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
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文1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文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6页,共30小题,第Ⅱ卷为第7页至第8页,共2大题。
请将第Ⅱ卷答案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
下列各项中符合该学派观点的是A.“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B.“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而不义之辩乎?”C.“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3.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4.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5.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A. ①④B. ②③C.②④D.①③6. 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7.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反对任何社会变④主张以德治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2.“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一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D、法家实行法治思想3.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4.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的是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5.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
”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6.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有人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7.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8.下图人物当初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
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
这是因为(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9.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是皇权得以神话④儒家思想包罗万象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10.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A、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B、他给儒学注入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新内容C、他的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D、他是当时的鸿儒,影响巨大1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
山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本部分共48分,每小题只 (共32题;共48分)1. (1.5分) (2020高二下·江苏月考)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
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强调的是()A .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 . 法律应当由进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 .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 .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2. (1.5分)(2016·茂名模拟)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
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 . 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B . 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 . 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D . 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3. (1.5分)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4. (1.5分) (2019高二上·合肥期中) 宋代士人在热情参政的同时,又非常注重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积极追求经过道德自律的自由。
这反映出,宋代士人()A . 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B . 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C . 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D . 追求心外无物的理想5. (1.5分) (2020高二上·松原月考)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历史试题2023.10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为第8页。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60分钟。
7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
这反映出早期中国()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2.《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管蔡之乱说明了()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3.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4.西周形成了一种等级明确的社会结构,下层必须依赖上层分封的土地生存,而所有阶级都依赖作为土地最终所有者的周天子。
西周时期土地不是社会中个人拥有的资本,更不能作为买卖的商品,而是为天子所代表的国家所有。
这说明()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B.井田制与分封制紧密相连1C.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尖锐D.西周时期实行中央集权制5.柳宗元《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这一论述()证A .意在继承西周分封制B .肯定了皇权专制的合理性C .服务于加强中央集权D .论了汉承秦制的必然性6.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高三上·温州期末)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 .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 .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 .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2. (2分) (2020高三上·内江开学考) 汉初实行征兵制,但兵员由地方训练,中央的南军和北军由郡国轮流征调而来,汉武帝扩大了中央常备军的编制,还从边郡和少数民族中募兵,先后建立了“期门军”“羽林军”等,汉武帝这一措施()A . 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 使得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C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D . 全面解决了北部边患问题3. (2分)(2020·模拟) 王守仁是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据此可知,心学()A . 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倾向B . 体现出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C . 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D . 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4. (2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苏东坡因反对宋神宗改革而几乎按罪当诛时,宋神宗猛然想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最后只好强压内心的怒火、主动说服御史,把苏东坡贬官降级了事。
苏东坡也因这条老规矩从黄泉路上捡回了一条性命。
这反映了宋代()A . 文官政治的特点B . 重武轻文的风尚C . 以文治国的方针D . 兴文抑武的国策5. (2分) (2019高二上·赣县月考)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它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山东省高二历史10月联考试题
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1-2022高二历史10月联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1.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一看法 ( )A.抨击了法家的变革精神 B.肯定了道家的“无为而治〞C.表达了儒学的重德有礼 D.否认了墨家的“兼爱〞“非攻〞2.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指出:“〔仲尼〕志其典礼,合典法者褒之,违礼度者贬之。
上遵周公之遗制,使旧典更兴;下以明将来之法,令后世有那么,以此故修?春秋?也〞,这说明,孔子作?春秋?主旨在于( )A.德不孤,必有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从道家立场出发,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B.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C.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D.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4.古人有云:“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缺乏多〔称道〕。
〞这种思想精神( )A.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根底B.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C.成为中国进步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那么5.?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一局面( )A.导致汉初实行休养生息 B.难以适应大一统需要C.源于儒学成为思想主流 D.说明“积极无为〞效果显著6.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公开地宣扬“君权神授〞 B.说明儒学实现了哲学化的改造C.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D.实现了对君主权力的有效制约7.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作为必读教科书,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
高二历史月度模拟题(一)、10、8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孟子称:“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
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这反映出A.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D.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2.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3.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
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
由此看出两者都A.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B.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D.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5.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从中可以得知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6.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
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历史10月阶段测试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阶段测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5分,共7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法家、道家3.“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4.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其思想主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C.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D.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5.《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
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的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C.无为而治的思想D.天人感应的思想6.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7.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要依据是董仲舒()A.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B.认为君主施暴会受到惩罚C.主张民贵君轻 D.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8.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A.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B.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C.学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学”转移的趋势D.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9.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 分)1.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A. 宣扬复古守礼 B. 肯定汤武革命C. 追求仁政德治D. 主张重构秩序2.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举天下之万民,以法天子”,“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同上同于天者也”该思想家可能是A. 韩非子B. 董仲舒C. 墨子D. 李斯3.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
”这说明荀子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B.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C.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4.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大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大”改成了“妻子敬其丈夫”。
这种现象反映了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B.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息想C.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D.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5.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主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 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7.孔子相貌究竟如何?司马迁在《史记》里是这样描绘的:“其颡(额头)似尧,其项(脖子)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在他看来,孔子类似圣人,却又不及圣人。
而在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雍容大度,双手作揖,谦卑有礼,透出圣人的智慧。
山东省济南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考试高二(理科)历史第I卷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列论述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①敬鬼神而远之②长短相形,高下相倾③为无为,则无不治④弱之胜强,柔之胜刚⑤天法道,道法自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孔子和老子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分别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关于两者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主要研究人类社会B.老子主要探讨宇宙本原C.老子主张“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D.“道”的提出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与人们认识领域扩大的结果3.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4.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
上述论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5.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融合道家、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发展儒学C.新儒学从根本上放弃了“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D.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6.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xx.10.05说明: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范围:必修三第1~3单元。
要求用0.5mm黑色中性笔作答,超出边框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本卷为选择题,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荀子》:“君主像人民的源头。
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
所以,如果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让民众获得利益,却要求民众对自己亲近爱戴,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D.民贵君轻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4.《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主旨简约而容易掌握,事情少而成就大”的治国策略。
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下面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6.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7.“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8.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当指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高二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5. 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
13.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 律 条 文
出 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 宗法制度逐渐淡化B。 法律制度不断健全
2。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 《春秋》记事秉笔直书
C. 王位继承制度混乱
D。 外戚干政影响深远
【答案】A
【解析】
【分析】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外孙不能成为为合法的继承人,所以材料说“莒人灭鄫”,实质上体现出宗法观念的深厚,A正确;《春秋》显然是按照正史角度阐述,B错误;此时王位继承并不混乱,C错误;此时并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事情,D错误.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深泉高级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月度质量检测高二文科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班级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 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 .民贵君轻B .无为而治C .因材施教D .兼爱非攻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
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 3.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 .人情关系B .道德规范C .法制建设D .礼仪秩序4.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A .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B .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 .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D .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5.《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6.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7.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8.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9.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10.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专制皇权的加强11.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12.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学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
你会肯定何人的学说?()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13.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B. 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14.“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 格物致知B. 尊崇道统C. 心外无理D. 经世致用15.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理学代表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而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16.明万历年间,李贽在私塾讲学。
别人教书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的东西,还让学生猜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谜底竟是“君不君,臣不臣”。
这体现了李贽( )A.以“异端”自居,提倡工商皆本B.“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C.主张“私欲之中,天理所寓”D.鞭挞程朱理学,挑战正统思想权威17.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
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18.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1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认为,“最近三十年思想界之变迁,最初的原动力,是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
”材料中“残明遗献思想之复活”不包括( )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C.主张君主立宪D.批判程朱理学20.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及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
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这部作品应该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 D.《天下郡国利病书》21.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目录上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
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
这表明明代科学( )A.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特征C.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D.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22. 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造纸术的突破 B.科举制的完善C.印刷术的发展 D.图书买卖兴盛23.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
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B.注重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息息相关24.诞生于唐末五代的出书与卖书二合一的书坊,北宋至明清时期更加盛行,在大街小巷的书坊里,图书丰富多彩,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
这反映了( )A.封建文人有自由发挥之地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C.科举考试促进文化的繁荣 D.封建政府扶植文化产业25.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26.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A.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27. 某历史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下列结论明显错误的是( )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C.《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D.《授时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优秀的历法2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
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29.《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30. “京剧的形成是有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
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
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
”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第Ⅱ卷二、材料题(共26分)1、(13分)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1)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3分)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
……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2分)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2分)材料三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
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