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基础大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介绍ppt课件.ppt

铸造工艺介绍ppt课件.ppt
胶)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 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 解模型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对铸模多次加以高温焙烧,增强硬 度浇入熔融物质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2014-8-28
9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铸造简介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考工记》中记载了六种器物的不同含锡量,称之为“六齐”。
合金名称 钟鼎之齐 斧斤之齐 戈戬之齐 大刃之齐 削杀矢之齐 鉴燧之齐
含铜比例 5╱6 4╱5 3╱4 2╱3 3╱5 1╱2
14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
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 ②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 ③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 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较厚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 ⑤应尽量减少型芯的数量 ⑥要便于安放型芯、固定和排气
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 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2.4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注入高速旋转的铸型内,使金属液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铸型和形成铸件的技术和方法。
2014-8-28
10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特种铸造
特种铸造是一种特殊的铸造方法,它 使用非传统的方法和材料来生产铸件 。
特种铸造的缺点是成本较高,技术要 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
特种铸造的优点是可以生产出传统铸 造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高性能的铸 件,同时还可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和性 能。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流程包括熔炼、 浇注、冷却、落砂、清理
等步骤。
浇注是将熔化的金属液注 入模具中,形成铸件。
落砂是将凝固后的铸件从 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清理
和加工。
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化 成液态,然后进行精炼和
除渣。
冷却是指铸件在模具中冷 却凝固的过程。
清理是去除铸件表面上的 残渣和毛刺,保证铸件的
质量和外观。
PART 04
铸造缺陷与质量控制
REPORTING
脱模剂
用于使铸件易于从铸型中 脱出,如石墨粉、滑石粉 等。
PART 03
铸造工艺
REPORTING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法 之一,它使用砂型作为模具来 生产铸件。
砂型铸造的优点是成本低、工 艺成熟、适用范围广,可以生 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砂型铸造的缺点是生产周期较 长,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 成一个铸件,且生产效率相对 较低。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铸造技术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智能化铸造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铸 造工艺相结合,实现铸造过程的 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铸造
发展环保、节能、低碳的铸造技 术,降低铸造过程的环境污染和
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性能材料铸造
研究和发展高性能、高强度的新 型铸造材料,满足高端装备和新

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工艺基础
1.3 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热应力形成过程示意图
铸造工艺基础
1.3 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1)热裂 热裂的形状特征是裂纹短,缝隙 宽,形状曲折,缝内呈氧化色。热裂 是铸钢和铝合金铸件的常见缺陷。
14
铸造工艺基础
1.3 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2)冷裂 铸件所产生的热应力和收缩应力 的总和,若,大于该温度下合金的强 度,则产生冷裂。
铸造工艺基础
1.3 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收缩应力是由于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受 到铸型和型芯的阻碍而产生的。
铸造工艺基础
1.3 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铸件产生收缩应力示意图
铸造工艺基础
1.3 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
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各部分壁厚不同、冷却 速度不同、固态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
预防热应力、减小铸件变形的基本途径是 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的温度差,使得其均匀冷 却。
1.1 液态合金的充型
铸造工艺基础
流动性是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它是影响充型 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流动性仅与金属本身的化学 成分、温度、杂质含量以及物理性质有关,其中以 化学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它是熔融金属本身固有 的属性。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的能力即为:充型能力。充 型能力是考虑铸型及工艺因素影响的熔融金属流动 性。
1.2 铸件的收缩
铸造工艺基础
(1)
化学成分
(2)
浇注温度
(3)
铸件结构与铸 型条件
1.2 铸件的收缩
铸造工艺基础
1)缩孔的形成
圆柱体铸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缩孔形成示意图
铸造工艺基础
1.2 铸件的收缩
2)缩松的形成
圆柱体铸件中缩松形成示意图

第二篇第1章铸造工艺基础课件

第二篇第1章铸造工艺基础课件
当进一步冷至更低温度时(t2-t3),两杆均进入了弹性状态,粗杆I
的温度较高,还要进行较大的收缩,细杆II的温度较低,收缩已趋于 停止,因此粗杆I的收缩必定受到细杆II的阻碍,在内部产生拉应力; 而杆II则受到杆I因收缩而施与的压应力(图d)。直到室温,残留热 应力一直存在。
热应力预防方法: (1) 壁厚均匀 (2) 同时凝固: 将浇道开在薄壁处。 有时在厚壁处安放 冷铁。
第一篇 铸造
绪论
一、铸造(金属液态成型技术)
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 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生产 方法. 称为铸造。
用铸造方法制成的毛坯或零件称为铸件。 铸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金属熔炼、铸型制造、 浇注凝固和落砂清理等。 铸件的材质有碳素钢、合金钢、铸铁、铸造有色合 金等。
铸造成形的原理
二.铸造方法
液态成型工艺
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手工造型
机器造型
金属型铸造 熔模铸造 压力铸造 低压铸造 陶瓷型铸造 离心铸造
2019/11/25
4
(一)砂型铸造 1、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
整模造型:整体模,分型面是平面时,整模两型造型 分模造型:分开模 三箱造型:铸型由上中下三型构成,分型面是平面 活块造型 挖砂造型 刮板造型等
2 影响收缩的因素
1) 化学成分: 铸铁中促进石墨形成的 元素增加,收缩减少. 如: 灰口铁 C, Si↑, 收↓,S↑ 收↑.因石墨比容大,体积膨胀,抵 销部分凝固收缩. 2) 浇注温度: 温度↑ 液态收缩↑ 3) 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 铸件在铸型中收缩会受铸型和型芯的阻 碍.实际收缩小于自由收缩. ∴ 铸型要有好的退让性.
1)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范围小: 凝固区窄,愈倾向于逐层凝固 如: 砂型铸造, 低碳钢 逐层凝固;高碳钢 糊状凝固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38页PPT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38页PPT

缩孔易出现的部位
缩松的形成 P43
原因: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足,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 金呈糊状凝固,凝固区域 较宽,液、固两相共存,树枝晶发达,枝 晶骨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定向凝固
定向凝固的缺点和应用: 缺点——铸件成本高,加大铸造内应力(易变形、开裂)。 应用——体收缩大的合金,如铸钢、铝青铜和铝硅合金等。
二、铸件的变形与防止: P46
对于厚薄不均匀、截面不对称等铸件,内部 会产生变形来达到平衡。受拉伸的部分会产生压 缩变形,受压缩的部分会会产生拉伸变形。
框形铸件变形
T形梁铸钢件变形
铸件的变形
有的铸件虽无明显的变形,但经切削加工后, 破坏了铸造应力的平衡,产生变形甚至裂纹。
圆柱体铸件加工后的变形
表面被加工 掉一层后
砂型 砂型 砂型 砂型
铸钢 C=0.4%
砂型 砂型
铝硅合金(铝硅明)
金属型(300℃)
镁合金(含Al及Zn)
砂型
锡青铜(Sn=10%,Zn=2%)
砂型
硅黄铜(Si=1.5~4.5%)
砂型
1300 1300 1300 1300 1600 1640 680~720 700 1040 1100
1800 1300 1000 600 100 200 700~800 400~600 420 1000
1. 各种成形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2. 各种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 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
第一章
铸造工艺基础
铸 造 生 产 过 程
P37
铸造优点:
1)易制造形状复杂制件
– 液态金属流动性→复杂外

– 型芯 →复杂内腔

铸造工艺基础分解.pptx

铸造工艺基础分解.pptx

第15页/共39页
影响凝固的主要因素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小, 凝固区域越窄,越趋向于逐 层凝固。在铁碳合金中普通 灰铸铁为逐层凝固,高碳钢 为糊状凝固。
*铸件的温度梯度:
在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已定的
前提下,凝固区的宽窄取决于
铸件内外层之间的温度差。若铸件内外层之间
的温度差由小变大,则其凝固区相应由宽变窄。
第8页/共39页
铸造工艺基础
5.1 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充型能力的概念: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 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 的成型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 不足
浇不足
冷隔
夹砂
气孔
夹渣
气孔缺陷
10/9/2024 11:53 AM
第9页/共39页
合金的充型能力
测试合金充型能力的方法:
如右图,将合金液浇入铸型中, 冷凝后测出充满型腔的式样长 度。浇出的试样越长,合金的 流动性越好,合金充型能力越好
L
L+A
A
Ld
F+A
P L'd
金属的液态成形 (铸造) 概述:铸造的优缺点
10/9/2024 11:53 AM
第7页/共39页
铸造
第5章 铸造工艺基础
教学内容
5.1液态合金的充型 5.2 铸造合金的凝固与收缩 5.3 铸造内应力、变形与裂纹
5.4 铸件的气孔与偏析(自学) 液态合金的工艺性能
教学要求:
5.2 液态金属的凝固与收缩
5.2.1 铸件的凝 固
在铸件的凝固过程 中,截面一般存在三 个区域,即液相区、 凝固区、固相区。对 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 主要是液相和固相并 存的凝固区的宽窄。 铸件的凝固方式就是 依 据 凝凝固固区方式的有宽:窄 来 划 分 的逐。层凝固

《铸造工艺基础》PPT课件

《铸造工艺基础》PPT课件

上一页 下一页 后 退 退 出
19
ppt课件
三、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合金性质——合金流动性:决定于合金种类 与化学成分。
合金种类
根据“螺旋型试样长度”实验: 灰铸铁和硅黄铜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最好; 铝硅合金其次; 铸钢最差。
上一页 下一页 后 退 退 出
21
ppt课件
化学成分
同一种合金,化学成分不同,合金流动性也有不同。 因为化学成分不同,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结晶特性 不同。
❖ 根 据 生 产 经 验 , 常 用 铸 造 合 金 的 浇 注 温 度 为 : 铸 铁 1230 ~ 1450C;铸钢1520~1620C;铝合金680~780C。对薄壁及复 杂铸件取浇注温度的上限,对于厚大铸件可以取其下限。
上一页 下一页 后 退 退 出
23
ppt课件
充型压力
❖ 浇注时,金属所受的充型压力越大,充型能力就越 强。
❖ 非共晶成分的合金的结晶过程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进行, 凝固时铸件存在两相区,其中既有没有凝固的液态金属,还有 已经凝固的小的树枝状结晶体,称为糊状凝固,树枝状的小晶 体和粗糙不平的凝固层的内表面使得液态金属的流动阻力增大, 因此这种合金的流动性较差。合金的结晶范围越宽,则两相区 越宽,合金的流动性也就越差。
合金种类
根据“螺旋型试样长度”实验: 灰铸铁和硅黄铜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最好; 铝硅合金其次; 铸钢最差。
上一页 下一页 后 退 退 出
18
ppt课件
化学成分
同一种合金,化学成分不同,合金流动性也有不同。 因为化学成分不同,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结晶特性 不同。
❖ 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结晶是在恒温之下进行,此时金属 液的凝固是从金属件的表面开始向中心逐层推进,称为逐层凝 固,凝固层的内表面比较平滑,对还没有凝固的液态金属阻力 较小,合金的流动性较好;

铸造工艺知识PPT课件

铸造工艺知识PPT课件
第10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砂• 二型、种砂类型的种类确的定确定
• 用于砂型铸造的铸型有湿砂型、表面烘干型、干砂型、自硬砂型等几 种。
• 1.湿砂型:以粘土做粘结剂,不经烘干可直接进行浇注。应用最广泛。 大型、臂厚、形状复杂的铸件不适用。
• 2.表面烘干型:浇注前,用适当的方法对型腔表面进行烘干。在中、大 型铸件中(1~5吨)得到广泛应用。
第12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一个好的铸造零件是经过以下设计步骤完成:功能设计;依铸造经验修改和简化设计;冶金设计(铸
件材质的选择和适用性);经济性分析。
第13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件 结对构产品的零铸件进造行工审查艺、性分析分有析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第二,
第9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造型(制芯)方法的确定 • 2.机器造型
• 机器造型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铸件质量比较稳定。但它需要的工艺装备复杂、生产准备时间长,因此 机器造型主要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机器造型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有采用机器造型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降低成本,至于采用哪一种机器造型方法,要根据车间现有条件、生产批量和铸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2件)取结消构铸件的外铸侧凹造。工 艺 性 分析
第24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3件)改结进构铸件的内铸腔结造构工以减艺少性砂芯分。析
第25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 4件)减结少构和简的化铸分型造面工。 艺 性 分析
第26页/共47页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铸造培训PPT课件课件

铸造培训PPT课件课件

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02
关注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
个人需要关注铸造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和
新材料的应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03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未来铸造行业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个人需要注重学习机
械、材料、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03
铸造工艺与操作
熔炼工艺与操作
01
02
03
04
熔炼设备选择
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的熔炼 设备,如电弧炉、感应电炉等

熔炼材料准备
准备好所需金属原料、熔剂、 燃料等,并进行预处理。
熔炼过程控制
控制熔炼温度、时间、气氛等 参数,确保金属液质量。
熔炼安全操作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注意防火 、防爆、防烫伤等。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使铸造行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 发展,采用低污染、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材料,推动行业 可持续发展。
个性化定制与柔性生产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将促使铸造企业向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 产方向转型,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01
持续学习与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个人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
铸造培训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铸造基础知识 • 铸造设备与工具 • 铸造工艺与操作 • 铸造缺陷分析与防止措施 • 铸造安全与环保要求 • 总结与展望
01
铸造基础知识
铸造定义与分类
铸造定义
铸造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或非金 属材料,并将其倒入模具中冷却 凝固,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 的工件的制造方法。

铸造工艺基础大全完整版.ppt课件.ppt

铸造工艺基础大全完整版.ppt课件.ppt
精心整理
§2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凝固—金属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个转变期 称为凝固期。
一 .铸件的凝固方式
实验:做几个直径相同
的球铸型,一次同时浇注
经过不同时间,先后拔掉
泥芯。倒出液态金属,
测量硬壳厚度,画出
凝固厚度—时间曲线。
泥 芯
精心整理
厚度 3 2 1
1--φ75
2—φ125
3—φ260
精心整理
3 . 中间凝固---凝固区介于1、2之间。大多数合 金的凝固方式属于这种凝固方式。
精心整理
铸件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凝固过程实质是金属的结晶过程,它从两方 面影响铸件的性能: 1)形成的金相组织-----晶粒的大小、形状及晶 粒的内部缺陷等影响合金的机械性能; 2)金属的致密度-----液态金属结晶为固态,引 起的体积收缩所形成的孔洞,若得不到液态 金属的补缩,将产生铸造缺陷,影响合金的 致密性及强度。
精心整理
σ σ
精心整理
Al---Si 合金的高温强度
σ 500℃
固相线精心整理
T℃
影响热裂形成的因素 (1)合金性质
合金结晶温度 T℃
范围越宽,
热裂倾向性
越大。




精心整理
线收缩 开始温度
固 相 线
此外,合金中的一些其它元素对其热裂 倾向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碳素钢中的S、
P、Si, Mn 四种因素对热裂性的影响。
精心整理
2 .机械应力(收缩应力)
由于收缩受阻,产生的都是拉应力或剪应力。
因为是产生在弹性状态下,落砂后随着产生弹 性变形而消失,为临时应力。(但产生弹性变 形的应力仍然留在弹性体内)

铸造工艺学课件(全)

铸造工艺学课件(全)
σ压:湿型40~60KPa; 活化膨润土砂型60~100KPa; 干砂型0.6~0.8MPa。
k:安全系数1.3~1.5
特殊定位芯头
铸造工艺流程图: 砂箱制 作准备
型砂准备
模型制 作准备
芯盒制 作准备 芯砂准备
芯骨制作
制芯
合箱检验
造型
下芯
合箱
浇注
冷却凝固 落砂开箱 去除浇冒口
熔炼
热处理 铸件
清理打磨 去毛刺
砂箱高 度过高
多箱造型控 制砂箱高度
例5: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消弱铸 件结构强度。
例6: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
砂芯设计
➢砂芯本体设计 ➢芯头设计
本体设计的典型实例
分盒面2
分盒面1
1、能制作出来;
2、能进行烘干;
3、如果自硬,则不 需烘干,在型内干 后直接取出使用。
砂芯本体设计的基本步骤
4、作业:抄画教材图,并说明选择图中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原因。
5、确定下面铸件的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浇注位置的确定
判定浇注位置的优先次序为:
保证铸件质量→凝固方式→ 充型→工艺操作
例1:铸件主要加工面或重要加工面,应尽 量置于下部或垂直放置。
重要面
重要面
图 3-2-36
例2:能保证顺序凝固。例如,厚大部分在上部,或 按一定次序厚大部分靠近冒口。
确定砂芯总体形状 定位形式初定(芯头位置) 制作过程(分盒面确定) 砂芯分解 分解后砂芯之间的定位
砂芯放置方式(考虑烘干或相关制作过程) 再定各砂芯间的定位方式 确定砂芯组合方式 终定砂芯
例1:保证铸件内腔尺寸精度:铸件内 腔尺寸较严的部分应当由同一半砂芯 形成,避免为分盒面分割。

《铸造基础知识》课件

《铸造基础知识》课件

铸造工艺能够生产出形状复杂 的零件,且具有节约金属材料 、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02 铸造材料
铸造用金属材料
01
02
03
铸钢
用于生产承受较大载荷和 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的 机械零件,如齿轮、曲轴 等。
铸铁
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减 震性能和耐磨性能,广泛 应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 汽缸体、底座等。
铝合金
流程
主要包括造型、制芯、熔炼、浇注 、冷却和落砂等步骤。
特种铸造
定义
特种铸造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和 材料的铸造方法,如消失模铸造
、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特点
特种铸造能够提高铸件质量、减 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适用 于生产复杂、高精度和高质量的
铸件。
流程
各种特种铸造工艺的流程略有不 同,但通常包括模具设计、材料
质量轻、耐腐蚀、导热性 好,常用于制造轻量化要 求的零件,如汽车发动机 缸体、缸盖等。
铸造用非金属材料
树脂砂
以树脂为粘结剂的型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 性,主要用于生产复杂形状的铸件。
陶瓷砂
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特性,适用于生产 耐磨、耐腐蚀的铸件,如轴承、密封件等。
石墨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润滑性能,常用于 生产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铸件。
《铸造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铸造简介 • 铸造材料 • 铸造工艺 • 铸造缺陷与质量控制 • 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铸造简介
铸造的定义
01
铸造是一种通过将液态金属倒入 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形成固 态零件的工艺。
02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 、航空、船舶、轻工等工业领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再结晶温度以上时,金 属处于塑性状态,不产
生应力。 再结晶温度以下时 ,金属处于弹性状 态,将产生弹性变 形从而形成应力。
28Leabharlann 结论: 1)铸件的各部分截面积差越大,产生的应力 差越大。 2)当厚大部分进入弹性状态时,厚薄部分温差 越大,产生的热应力越大。 3)冷却慢的部分,残余应力为拉应力;冷却快 的部分,残余热应力为压应力。
止流动,其流程L为:LVT
V---在液态金属的静压头H(直浇道的高度)平 均流速。
因此可以认为: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外部 条件是通过两个途径发生作用的:
1)流动时间T----T=T浇 - T凝 ,即液态金属在铸型 中的热交换条件决定流动时间T。
10
浇注温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流动性
合金温度高,液态 时间长、粘度低....
T熔
浇注温度
流动性与浇注温度的关系 11
2)平均流速V-----它与液态金属的流体性质有关 如:粘度、表面张力等有关。还与流体压力H、
以及流动阻力(浇注系统、型腔截面积)有关。
流动阻 V 力 l
12
从浇注条件及填充条件来看,影响充 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1. 浇注温度 (T) Tl 2.充型压力(H—V)H V l 3. 铸型的蓄热能力 蓄 热 散 热 l 4.铸型温度(热交换—延长T) 5 . 铸型中气体(阻力—V)
4
在相同的浇注 工艺条件下, 将金属液浇入 铸型中,测出 其实际螺旋线 长度。浇出的 试样愈长,合 金的流动性愈
好!
5
6
铸铁的流动性
铸 钢 的 流 动 性
7
由以上图表可见: 合金的充型能力是由合金的流动性决定,同
时又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铸型、浇注条件、 铸件结构........ 结论:合金流动性越强,充型能力越高。 设计零件时,尤其是结构复杂、壁厚薄的铸件, 一定要选流动性好的合金。
铸造工艺基础大全优秀课件
1
第二节 铸造
第一 铸造工艺基础 铸造----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形 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 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 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合 金的铸造工艺性就是主要因素之一。
2
铸 造 生 产 过 程
3
§1 液态合金的充型 充型----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 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 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 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一 .合金的流动性 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8
合金流动性的决定因素------具有共晶成分的 合金、纯金属流动性好。 铸铁类-----含碳量在4.3%C 附近的铁合金、
多数QT的(不含铬)流动性较好。 有色金属类-----硅黄铜、硅铝明(铝—硅系 铸造铝合金)的流动性好一般。 铸钢----流动性很差。
9
二 .浇注条件 在“铸造工艺学”中,引用了热力学和流体力 学的理论来研究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 设:液态合金进入水平浇道后,经过时间T停
3 . 中间凝固---凝固区介于1、2之间。大多数合 金的凝固方式属于这种凝固方式。
19
铸件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凝固过程实质是金属的结晶过程,它从两方 面影响铸件的性能: 1)形成的金相组织-----晶粒的大小、形状及晶 粒的内部缺陷等影响合金的机械性能; 2)金属的致密度-----液态金属结晶为固态,引 起的体积收缩所形成的孔洞,若得不到液态 金属的补缩,将产生铸造缺陷,影响合金的 致密性及强度。
应力。 内应力发生在铸件凝固以后的继续冷却过程中, 一般认为由下列三种情形产生: 1)二次结晶时,新相与旧相体积不同,膨胀与收缩将 产生----相变应力。 2)温度分布不同,各处收缩量不同时,内部互相制约, 产生---热应力。 3)收缩时受到铸型、型芯的阻碍,产生----收缩应力。
26
应力状态------拉应力和压应力、剪应力。 应力性质-----分为临时应力和残余应力。 1 .热应力----由于铸件的壁厚不均匀、各部分的 冷却速度不同,使得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 分收缩不一致而引起的应力。
13
§2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凝固—金属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个转变期 称为凝固期。 一 .铸件的凝固方式 实验:做几个直径相同 的球铸型,一次同时浇注 经过不同时间,先后拔掉 泥芯。倒出液态金属, 测量硬壳厚度,画出 凝固厚度—时间曲线。
泥 芯
14
厚度 3 2 1
1--φ75 2—φ125 3—φ260
时间
15
温度 液相线

工件

中心

固相线
时间
热电 偶
如图:沿铸件边缘向中心布置测温点,按 时间顺序记录各点温度。
16
图示 :铸件的凝固动态曲线。X/R--铸件表面向中心的距离比。
X/R 1
液相线
固相线
0
时间
17
三种含碳量的铸 铁的凝固方式
18
结论: 合金在凝固过程中,一般存在三个区域,即 固相区、凝固区、液相区。 按凝固区的宽窄,划分为: 1. 逐层凝固---凝固区不明显。 2 .糊状凝固---凝固区很宽。
20
对于凝固区宽的合金,结晶是在液--固两 相区进行的,从晶粒的形成---晶枝的长 大过程中,晶体连成骨架,存在于骨架 内的金属形成互相分隔的小“溶池”, 继续结晶后,收缩的体积得不到补缩, 形成微小的孔洞-----缩松。
21
缩孔形成过程
22
结论如下: 1)逐层凝固和窄凝固范围的合金,在凝固过 程中的体积收缩能得到补缩,倾向于最后形 成大的孔洞---缩孔。 合金的致密性好“热 裂”倾向小。 这类合金包括:共晶合金、纯 金属。 2)凝固范围越宽,形成缩松及热裂的倾向越 大。 这类金属包括:远离共晶点成分的合金。
23
防止缩孔和缩松的措施 1. 选择合适的合金成分。 2 . 工艺措施;
顺序凝固原则-----合理设置冒口。 同时凝固原则-----合理设置冷铁。
24
通过控制凝固顺序,使缩孔产生在冒口中!
25
§3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一 . 内应力的形成 铸造内应力---铸件在凝固收缩时,受到阻碍内部形成的
29
2 .机械应力(收缩应力)
由于收缩受阻,产生的都是拉应力或剪应力。
因为是产生在弹性状态下,落砂后随着产生弹 性变形而消失,为临时应力。(但产生弹性变 形的应力仍然留在弹性体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