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名师精品教学课件
《公开课论语十则》课件

应用价值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增强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
课件评价
评价标准
内容准确性:是 否符合《论语十 则》的原文和含 义
讲解清晰度:是 否易于理解,讲 解是否清晰
互动性:是否鼓 励学生参与讨论 和提问
课件设计:是否 美观、简洁,易 于阅读和观看
评价方法
内容评价:评价课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形式评价:评价课件的视觉效果、互动性和创新性 教学效果评价:评价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和反馈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课件的评价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
公开课《论语十则》PPT课 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课件介绍 3 课件内容 4 课件设计 5 课件应用 6 课件评价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课件介绍
课件背景
课程名称:《论语十则》 课程类型:公开课 课程目的:介绍《论语》中的经典篇章,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思想 课程内容:包括《论语》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其中的经典篇章和思想
课程总结
课程内容:《论语十则》的讲解和赏析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
课程效果:学生能够理解《论语》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观,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课件设计
课Hale Waihona Puke 风格简洁明了:使用简洁明了的课件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生动有趣:使用生动有趣的课件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性强:设计互动性强的课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内容丰富:设计内容丰富的课件,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论语》十则.精品PPT教学课件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重视品德修养: 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 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才能有所得
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 国两千多年,其精华 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 神财富。
圣府大门
相传孔子出生地: 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一角 后堂楼内景
孔
子
嫡孔
系 子
府
——
孙
居
住
地
孔庙——祭孔之所
孔陵——孔氏家族
专用墓地
朗读课文,注意以下词语:
• 不亦说乎 不 愠 • 三省吾身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诲 汝 是知也 • 弘 毅 死而后已 后凋
2020/12/6
9
再读课文,注意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2020/12/6
10
再读课文,注意节奏
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已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已,不亦/ 远乎?”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理解各则语录。 4、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学以致用。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 思 想家之首。
论语十则完整优质课教案ppt课件

返回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 内自省也。”(《里仁》)
[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 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 他相似的毛病。”
第六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返回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子罕》)
[译]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 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第九则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返回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 行之者乎?”子曰:“其 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
每日多次 反省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
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 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第二则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返回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论语》十则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8/45
《论语》
儒家经典 道德规范
9/45
文学常识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男人,是男人美称。普 通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 是敬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 《春秋》
四书、五经是儒家主要经典著作。
10/45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 2、掌握重点词句,了解十则语录意思并背诵。 3、学习正确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4、初步掌握古代文言文学习方法,掌握实 词意义。
(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3/45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闲人, 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忙人, 更是一个处处碰壁、从不回头强人。
4/45
有些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 算是有思想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 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中国人。
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宣言
展览。
3、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首
先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
打算?
43/45
自我检测:
1.以下句子朗诵中,停顿处理不正确一项是( )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依据提醒,用课文原句填空。 (1)真正有涵养君子应含有格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与“思索”辩证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____________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择其 善/者 而从之,其 不善者/ 而改之。”
《论语十则》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论语》的背景与意义,并详细解读了其中的十则,涵盖了 学习、仁爱、快乐、施舍、友谊和教导等重要主题。
《论语》背景与意义
《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它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思想、礼仪和道 德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四则:殷勤好施,神人共佑
这则论语强调了善行和慷慨的重要性,认为行善会得到神灵的保佑,让人们 获得成功和幸福。
第五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
这则论语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好友远道而来的喜悦以为师矣。”
这则论语强调了温故而知新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不断回顾和学习经典,可以 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
这则论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倡导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并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达到满足和 快乐的境界。
第二则: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则论语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真诚的重要性,认为言辞虚伪、表情虚假的人无 法具备真正的仁爱之心。
第三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 枕之岂不欢乐至死?
这则论语倡导简朴的生活方式,主张适度满足生活需求,并通过简单的生活 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语文版论语十则ppt课件

风:吹风。名词作动词用。
翻译:(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 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 澡,在 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夫子叹了口气说:“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分析
(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
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 国两千多年,其精华 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 神财富。
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整理了《诗》《书》, 并且编修了《春秋》。对古 代文化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 大的作用。
据说,孔子一生接受的弟子有3000 多人,有72贤人精通“六艺”,著名的有 颜回、子路、子贡、曾参等。孔子学 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 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7岁的孩子 拦路,要他回答2个问题才让路。其中 之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 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 说:青蛙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 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 的学生们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 的老师啊!”
读准节奏,读出 分男、女生朗读 文言文的韵味。 分组朗读
研析前五则
你知道这五则《论 语》的意思吗?
每天,名词作状语 xǐng,反省
(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
谋划,商量办法 诚心诚意
交往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wèi,替
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信乎?传不习乎?
真诚,诚实
温习,复习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PPT教学说课电子课件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孔子思想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3.了解孔子与《论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文词语,培 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和 修身方面的方法和道理。
孔子是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他的思想 精髓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博大精深的中 国传统文化中闪烁着夺目的光芒。这节课, 让我们认识教育家孔子,诵读《论语》,探 寻其深邃的思想,感受古代典籍的魅力。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 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并称 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1.读准字音 不亦说(yuè)乎 曾(zēng)子 传(c
2.找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有”通“又”,用于整数 和零数之间。
不也……吗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转接连词
理解:这一则讲述学习的方 法、乐趣和为人的态度。
2.曾子曰:“吾日三 省吾身:为人
曾参
多次 反省
孔子的学生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出主意 忠实
诚实
理解:这一则可看
传不习乎?” 出古代治学人非常
《论语十则》ppt课件

xĭng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替别人出谋划策却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吗?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子曰:“见 贤
思齐焉,
孔子说:“ 看见德行优秀的人 要想着向他看齐
xĭng
见 不贤 而内自省也。”
虽执鞭之士,
即使是低微的官职,
hào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我也尽力去做。 如果不能获得,就从事我爱好的职业。”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 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
yuè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说:“ 没想到音乐的创作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点)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看见 不优秀的人 就要从内心反省自己。”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问:“ 有一句话 可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吗?
shù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孔子说:“是宽容啊!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 不弘毅,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 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
任重
而道远”
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孔子说:“财富和地位是人们向往的, 不凭仁义之道
wù 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 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讲仁义道德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该抛弃仁义道德。”
子贡问君子。
子贡请教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
国学课堂:《论语十则》名师公开课课件

论语十则传统国学新课导入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作者介绍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
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作者介绍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言虚词课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课文翻译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课件ppt

孔子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和特长。
启发诱导
孔子倡导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 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04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的伦理观
孔子的“仁”和“礼”
“仁”是孔子的伦理思想核心,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是一种道 德情感和道德要求;“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手段 和途径。
3
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的政治思想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
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
01
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德治,主张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对现代
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对现代人格培养的意义
02
孔子的政治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对现代人格培养有
积极意义。
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子张是孔子的另一位弟子,他以擅长外交和政治事务而 著名,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以擅长经商和外交事务而著 名,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论语的十则的意义
论语的十则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所体现 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包括仁爱、忠诚、诚实、谦虚、中 庸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主张人们应该自觉地遵守社 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论语》的概述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是儒家经典之一。
《论语》共分二十篇,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言 论、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对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指导。
《论语十则》课件

PPT课件适用人群
职场人士:PPT课件也广泛应用于职 场培训、会议演示、工作汇报等领域, 帮助职场人士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 成果和业务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师群体: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进 行教学设计、课程演示、学生互动等,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PPT课件可 以用来制作商业计划书、融资演示等, 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向投资人展示自己 的创业项目和商业价值。
测试与调整
检查PPT内容是否 完整、准确
检查PPT排版是否 美观、清晰
检查PPT动画效果 是否流畅、自然
检查PPT播放时间 是否合适,是否需 要调整
PPT课件发布与分享
发布平台选择
学校内部网络:方便学生和老师下载和观看 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扩大传播范围 教育类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提高课件的学术价值 视频网站:如优酷、爱奇艺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观看
正文:使用适中的字体大 小,如宋体或微软雅黑, 便于阅读
段落间距:适当增加段落 间距,提高阅读舒适度
字体颜色:选择与背景色 对比度高的颜色,如黑色 或白色,提高可读性
字体样式:根据内容选择 合适的字体样式,如加粗、 斜体等,突出重点
字体大小:根据内容重要性 和屏幕大小选择合适的字体 大小,如12-16pt,便于阅 读
色彩:使用柔和、淡雅的 色彩,避免过于鲜艳或刺 眼的色彩
图片:适当使用与内容相 关的图片,增强幻灯片的 视觉效果
字体:使用清晰、易读的 字体,避免使用过于复杂 或难以辨认的字体
动画:适当使用动画效果, 增强幻灯片的互动性和趣 味性
文字排版与字体选择
标题:使用大号字体,如 黑体或微软雅黑,突出重 点
《论语十则》精品课件(47张)

述而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的是粗食,喝 的是冷水,弯起手臂当作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它的乐趣 啊。至于那些用不合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不过 像是天边的浮云一样)。
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颜渊 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 巷子里,一般人都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忧愁,颜渊却能持 续地保有他的快乐。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
“仁”并不止步于道德自我完善,还要求“仁” 发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 挥有益的作用。 《论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礼” “礼”指的是外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社会规 范。“礼”的遵循还是要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 并且要以”仁“为心理基础。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14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 教育弟子,以此而终。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仁”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内涵:1、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的天性是 “仁”的根基。 2、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 范一举一动。 3、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 度端正、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 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之美, 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儒道互补:
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 大,却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 文的思想家往往建有这 两种思想。
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 《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 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 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 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论语》十则 课件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旧的(知识)领悟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凭 (这一点)做 了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 下一则 返回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有害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下一则
返回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 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 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 语》治天下”。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 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 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论语》十则
1 关于孔子
2 关于《论语》
2
3字词解释,内容理解
(1,2, 3, 4 ,5, 6, 7, 8, 9, 10)
4练习
5讨论
6文言文翻译方法
返回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返回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时
通“悦”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但 生气,发怒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吗?”
理解
返回
2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每天 泛指多次 反省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 不 习 乎?”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准字音
不亦说乎
yuè
人不知而不愠
yùn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xǐnɡ wǎnɡ
思而不学则殆
dài
诲女知之乎
rǔ
是知也
zhì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翻译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 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 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 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 气,不也是君子(高尚的人)吗?”
疾风知劲草 路遥识马力 时穷节乃见 国乱识忠诚 烈火见真金
逆境试强者
第10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 4 则,讲学习方法,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 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也;吾尝跂 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
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 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 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 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 (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 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 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 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 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 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 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 (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第8则,讲孔子思想体系的 核心:“仁”的概念。
“仁”主要是指“忠”和“恕” 两方面。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
民 族 、 民 生 、 孙民 中权
山
——
第9则: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 冬天,(这)才知道松树、柏树 是最后落叶的。”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 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 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 容。”朱熹引范氏曰:“小人之在治 世,或与君子无异,惟临利害,遇事 变,然后君子之所守可见也。”二说 大同小异。
第 5 则,讲学习态度, 言行要谨慎,要有谦虚的 学习态度。
第6则:子曰:“见贤思齐 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 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 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第7则: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 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 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 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推荐相关书籍
你知道“四书”“五经”吗?
“ 四书”指《大学》《中 庸》《论语》《孟子》四种书。 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五经” 指《易》《书》 《诗》《礼》《春秋》五种儒 家经书。
圣府大门
相传孔子出生地: 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一角 后堂楼内景
孔
子
嫡孔
系 子
府
——
孙
居
住
地
孔庙——祭孔之所
孔陵——孔氏家族
第8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 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 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 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 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 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 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 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 意志坚强励门人要一生为 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第6、7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 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 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 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 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 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善良的人可以做不善良人的老师; 不善良的人,可以让善良的人引以为戒。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几个与这 一则意义相近的成语或句子吗?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
门外菜市口刑场上,一位男子大义 凛然地向监斩官高喊:“你过来, 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 意刽子手立即行刑。这名男子面对 围观群众,大声说道:“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随后就倒在屠刀下。这个人叫谭嗣 同,跟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杨锐、刘 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后 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1.识记“说”“弘毅”等文言词语。
2.反复诵读,背诵全文。
3.理解《论语》十则所讲的学习、 修身的内涵。
关于《论语》
《论语》,记 录孔子和他的弟子 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是儒家经典 著作之一。
我国古代有 “半部《论语》治 天下”之说。
孔子像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鲁国 陬邑人。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被尊称为 “圣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 凭借(这一点)作为老师了。”
第 3 则,讲学习方法,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 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 危险。”
第 1 则,第一句讲学 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 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 (个人修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 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 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第 2 则,讲个人品德 修养。
• 荀子是鼓励学习,反对空想,成天 想我要学,但不去实践永远也学不 会。再有就是讲究方式方法,踮起 脚尖永远也不会比等高望的远。所 以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 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