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内容资料_六五普法宣传资料
“七五”普法工作材料汇编(27篇)
![“七五”普法工作材料汇编(2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90541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7.png)
“七五”普法工作材料汇编(27篇)1. 《宪法》是根本大法2. 《刑法》维护社会秩序3. 《民法》守护人民权益4. 《行政法》维护行政公正5. 《经济法》促进经济发展6. 《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益7. 《知识产权法》保护知识权益8. 《环境保护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9. 《食品安全法》保障人民饮食安全10. 《消防法》确保火灾安全11. 《交通安全法》保障道路交通秩序12. 《教育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13. 《国家安全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14. 《反腐败法》打击腐败行为15. 《社会保障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权益16. 《规划法》促进城市规划建设17. 《土地管理法》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18. 《医疗安全法》确保医疗安全19. 《网络安全法》保护网络安全20. 《军事法》维护军事安全21. 《侵权责任法》维护公民权益22.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23. 《执法监督法》改进执法工作24. 《社会治安管理法》维护社会安全秩序25. 《禁毒法》打击制毒贩毒26. 《反恐怖主义法》打击恐怖主义活动27. 《律师法》维护公正司法环境普法工作是指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素养的一项工作。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做好普法工作,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确保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下面将逐一介绍《七五普法工作材料汇编》中的27篇内容。
首先,《宪法》是根本大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该篇介绍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强调了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并宣传了宪法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刑法》维护社会秩序。
刑法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规范。
该篇重点介绍了刑法中各类犯罪行为的法律定义和对应的刑罚,帮助公民了解犯罪的性质和后果。
第三篇《民法》守护人民权益。
民法是调整人民生活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文章介绍了民法中涉及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帮助公民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七五普法知识
![七五普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0964c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4.png)
七五普法知识“七五”普法主要目标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七五”普法基本原则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导向和凝聚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习惯。
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渗透到法治建设各个环节,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坚持需求导向,面向群众。
坚持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使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为党员群众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3、坚持融合发展,多元参与。
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与基层自治工作深度融合,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与法律服务深度融合,正确处理好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的关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吸引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普法,形成普法“大家唱”格局。
4、坚持学用结合,实践引领。
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法治镇(单位)创建、诚信守法企业创建、依法治校等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在推进依法治理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使各类对象在法治实践中接受法治熏陶、提升法治素养。
5、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实效。
坚持将创新作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发展的引擎,把实效作为衡量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标准,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从普及法律知识向培养法治信仰转变,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
七五普法知识
![七五普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0bb06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c.png)
七五普法知识【原创实用版】目录1.普法背景2.普法意义3.普法内容4.普法成果正文一、普法背景在我国,普及法律知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我国于 1985 年开始实施“七五普法”计划,即在五年内对全民进行一次普遍的法律知识教育。
此后,我国陆续开展了多次普法活动,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普法意义普及法律知识对于国家和人民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普法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
其次,普法能够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法律,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最后,普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矛盾纠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普法内容“七五普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宪法:普及宪法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家的根本制度,增强宪法意识。
2.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遵纪守法。
3.婚姻法、劳动法、土地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普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普及法律实施与监督方面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法律的运行过程,提高法律意识。
四、普法成果自 1985 年实施“七五普法”计划以来,我国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全民法律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识不断加深,遵纪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
同时,普法活动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普及法律知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法历程 一五至七五普法
![普法历程 一五至七五普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bce740a32d7375a5178016.png)
一、普法历程●“一五”普法(1986年—1990年)内容:主要是“十法一条例”,即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试行)、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二五”普法(1991年—1995年)内容:以宣传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这标志着普法活动开始转向学用结合、依法治理的轨道。
●“三五”普法(1996年—2000年)内容: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理论;继续开展宪法知识和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以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着重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
●“四五”普法(2001年—2005年)内容:继续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宣传与公民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以及与维护社会稳定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保障和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等社会发展迫切要求的各项法律法规。
●“五五”普法(2006年—2010年)内容: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和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以及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文化品位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六五”普法(2011年—2015年)内容: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深入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继续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依法理。
“七五”普法(2016年—2020年)内容:2016年5月26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
二、法律六进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决定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学法用法的新高潮。
“七五”普法知识问答
![“七五”普法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6b18f3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3.png)
3“七五”普法知识问答1.什么是“七五”普法?“七五”普法是2016—2020年第七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是指从“一五”普法开始到现在正经历第七个五年的普法教育。
2.“七五”普法的规划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第七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从2016年开始实施,至2020年结束。
3.“七五”普法总体目标是什么?第七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更加优化,全媒体多元化法治宣传教育平台更加完备,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更加牢固,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4.“七五”普法的工作原则是什么?——坚持服务大局、融合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实效。
——坚持治理主导、以用促学。
——坚持规范发展、全面覆盖。
5.“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二)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三)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五)深入学习宣传服务保障新福州、新马尾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八)畅通公民参与法治实践渠道(九)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6.“七五”普法对象包括哪些?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通过抓好重点对象带动全民普法深入开展。
7.“法律六进”指的是哪六进?“法律六进”指的是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8.“七五”普法规划提出怎样的工作措施?健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法律六进”长效机制健全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3。
普法黑板报内容资料
![普法黑板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112bdedddccda38376bafba.png)
普法黑板报内容资料普法黑板报图片1普法黑板报图片2普法黑板报图片33)开创“六五”普法新局面,建设法治幸福新扬州。
5)立身明法,办事依法,维权用法,诚信守法,和谐有法。
6)莫道行路难,守法路自宽。
7)您不依法,法不依您。
8)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争创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地区。
10)普法促文明,守法构和谐。
法官的本职是审理案件,同时结合案件审理来普法,这是法官的社会责任所在,二者相得益彰。
法官普法需要融入整个诉讼过程中,融入百姓的生活中。
法官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耐心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减少当事人之间的抵触情绪,自觉服从司法裁决的结果,这叫以案释法;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走进群众家中,发放法律资料、解答群众咨询,这叫送法上门。
诸如此类,形式不一,但效果相同。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日前在河南高院调研时颇有感触地谈到普法工作,他说:“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深入群众,巡回办案,让人耳目一新,也能让群众充分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参与社会管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普法宣传不仅仅是那种说教式的、填鸭式的、条文式的普法。
因为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西方法谚)。
我们不仅要告诉百姓杀人要偿命、欠债要还钱,而且应该让其树立独立的法律意识,在法律中体现优良的传统美德,在道德中升华正义的法律。
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爱波斯坦教授所说的那样:光有法治对于一个理想的文明社会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德行的建设。
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卖馒头的不吃自己家做的馒头,养猪的从来不吃猪肉……如果这些无良的商家稍有一点道德良知的话,就不至于冲破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亚伯拉罕·林肯说,法律是显性的道德、道德是隐形的法律。
其实,法律内在的价值内涵了道德的终极追求。
普法如同修德,任重而道远。
领导干部普法修德守纪心得我区的普法教育通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六五普法主要内容
![六五普法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fd5b43b0912a216147929b3.png)
书院社区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期间西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工作要求,全面突出法制宣传教育。
二、主要目标:通过深入扎实的依法治理法治实践和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社区良好的法治氛围,进一步促进法制宣传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五个原则:1.全力服务大局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3. 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
4. 不断改革创新的原则。
5、突出法治实践的原则。
四、宣传教育的对象(一)宣传教育对象。
一是社区干部。
二是相关单位、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
三是本辖区居民。
(二)宣传教育内容。
——宪法和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
——廉政法律法规。
公务员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例等。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文件。
——WTO各项规则以及相关国际法、国际惯例、国外法律制度。
——其它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等。
五、主要任务和要求(一)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
1. 成立领导小组。
2. 健全普法工作机构。
3. 制定工作规划与计划。
4. 保障经费。
5. 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
(二)全面推进法律知识培训。
1. 全员学习、全员培训。
2. 全面学习、全面培训3. 重点学习、重点培训。
4. 建章立制,考试考核。
5. 加强监督,加强考评。
(三)继续深化“法治六进”等主题活动。
(四)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依法行政。
(五)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培训形式。
认真学习宣传“六五”普法规划宣传标语一、深入学习、大力宣传“六五”普法规划二、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意义三、宣贯好“六五”普法规划,提升质监系统法治化管理水平四、抓好“六五”普法规划实施,全面建设法治质监五、认真学习“六五”普法规划,全面掌握规划主要内容六、广泛宣传“六五”普法规划,努力营造贯彻规划浓厚氛围。
六五普法宣传资料3篇
![六五普法宣传资料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d0de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b.png)
六五普法宣传资料3篇知法守法用法,和平和美和谐之六五普法宣传我国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从1986年开始对全民进行普及法律知识的活动。
到现在已经是26年了,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这为我们依法治国方略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下面为大家带来六五普法宣传资料,快来看看吧。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六五普法宣传资料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普法宣传标语篇一1、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
2、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3、赚金山,赚银山,法律法规是靠山;你有理,他有理,学法守法是真理。
4、日忙夜忙,学法不忘。
5、正确行使宪法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6、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7、健康发展,依法经营,与时俱进,步步为赢。
8、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普法宣传简介篇二1986年开始,党中央宣布全国普法开始,每五年为一个制定周期。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五五”普法总结表彰暨“六五”普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启动“六五”普法工作,要求各级发展改革和物价部门要普治并举,加快推进依法行政。
"六五”普法规划确定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十项主要任务。
这十项任务的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六五”普法规划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开展法治城市(区、县)创建,做好法律六进活动,提升法治文化的作用,开展与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创新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建立配套考核验收机制,落实督察责任制,深入全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通俗的说,就是给公民普及一些法律知识。
普法作文篇三10月18日星期六,河南商丘“4.5普法”文工团到我校来做法律宣传,给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看,用心地倾听。
其中有一个节目,使我深受感动。
普法宣传队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懂法,特意带来一个罪犯,名叫“张东方”。
七五普法知识
![七五普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3e8fe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6.png)
七五普法知识摘要:一、普法背景与意义二、普法内容1.宪法2.刑法3.民法4.行政法5.经济法6.社会法三、普法宣传与实施四、普法的作用与成果正文:一、普法背景与意义“七五普法”是指我国在1985 年至1988 年间开展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全称为“全国第七个五年普法教育活动”。
这次活动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法律知识普及不足的问题。
为了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我国决定开展七五普法活动。
普法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从而维护国家法制的权威和稳定。
通过普法教育,使法律知识深入人心,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普法内容七五普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普及宪法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维护国家法制、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石。
2.刑法:普及刑法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犯罪行为及其法律后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远离犯罪。
3.民法:普及民法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事权益和义务,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4.行政法:普及行政法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行政管理活动及其法律依据,提高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能力。
5.经济法:普及经济法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6.社会法:普及社会法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普法宣传与实施为了使普法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我国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如举办法制讲座、发放法律书籍、制作普法宣传资料等。
同时,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参加普法教育活动,使法律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在普法实施过程中,我国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保障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七五普法教育宣传内容
![七五普法教育宣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4c563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b.png)
七五普法教育宣传内容
普法目标:法治社会,从我做起!
1. 法律法规普及
了解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学习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2. 公民权利与义务
作为公民,我们享有权利,同时也有一系列的义务。
了解并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3. 法治观念培养
培养法治观念,意识到法律是保护每个人的利益的基石。
通过法治观念的培养,我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维护自身权益。
4. 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法律知识不仅存在于法庭上,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法合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5. 参与普法活动
积极参与普法活动,通过座谈会、讲座、宣传栏等方式,促进法治观念在社会中的传播。
守法,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
法治社会,人人有责。
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守法、公正、和谐的美好社会!。
“六五”普法学习资料
![“六五”普法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2dec5265ce05087732133c.png)
“六五”普法学习资料1.目前我国实施了几个五年普法规划?答:我国从1986以来,已完成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活动,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2.什么是“六五”普法?答:“六五”普法是2011—2015年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是指从“一五”普法开始到现在正经历第六个五年的普法教育。3.“六五”普法的规划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答:“六五”普法的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2015年组织考核验收。共分三个阶段:2011年上半年,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检查验收阶段。4.“六五”普法总体目标是什么?答: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通过深入扎实的法治实践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服务社会的水平,推进法治广安建设。5.“六五”普法的工作原则是什么?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治并举,同步推进;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全民参与。6.“六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法治广安”建设,推进依法治市。7.“六五”普法对象包括哪些?答:全市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8.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哪些?答:(1)观看电视法制栏目。(2)接受普法资料和学习法律知识。(3)参加法律咨询活动。(4)因买假货向消协投诉进行维权。(5)阅读报纸的法制报道。(6)遇到法律问题向律师、法律热线12348进行咨询。(7)观看法制专栏、板报。(8)参加普法考试等法律知识测试。(9)参加乡村或社区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10)观看法制文艺演出。(11)浏览普法网站。(12)中、小学生参加法律课、听法制讲座等。9.“法律六进”指的是哪六进?答:“法律六进”指的是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把法律知识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做到法律宣传资料进乡村、法制文艺进乡村、法律服务进乡村。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围绕法治校园建设,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推进基层单位法治化管理水平。10.“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由来是什么?答: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11.“六五”普法规划提出,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什么活动?答:(1)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2)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3)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4)依法治校示范校、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12.法制宣传教育责任主体包括哪些?答: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普法规划的实施工作。各部。
“七五”普法工作资料汇编
![“七五”普法工作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ff5a7d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2.png)
“七五”普法工作资料汇编目录一、重要素材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二、领导讲话全省“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讲话摘编全市“七五”普法工作验收部署视频会议讲话摘编全市“七五”普法验收工作部署会议讲话摘编全区“七五”普法检查验收动员会议讲话摘编全县“七五”普法终期考核验收动员会讲话摘编三、工作方案“七五”普法终期督查方案“七五”普法终期督导检查工作方案1“七五”普法终期督导检查工作方案2“七五”普法终期检查迎检方案“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终期考核验收方案四、工作报告县区“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报告1县区“七五”普法工作情况报告2教育局“七五”普法工作总结报告审计局“七五”普法工作总结报告市场监管局“七五”普法工作总结报告五、自查报告“七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1“七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2“七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3六、工作纪实“七五”普法工作纪实1“七五”普法工作纪实2“七五”普法工作纪实3七、交流发言“七五”普法工作经验交流发言1“七五”普法工作经验交流发言2“七五”普法工作经验交流发言3八、工作要点2020年普法工作要点12020年普法工作要点22020年普法工作要点3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全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2011-2015年)顺利实施完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深入宣传,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不断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五”普法应知应会学习内容
![“七五”普法应知应会学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715ad1eb8f67c1cfbd6b8f0.png)
“七五”普法应知应会学习内容1.目前我国已实施完成了几个五年普法规划?答:我国从1986以来,已完成了六个五年普法规划。
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法治进学校、法治进企业、法治进单位活动,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和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什么是“七五”普法?答:“七五”普法是2016—2020年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简称,是指从“一五”普法开始到现在正经历第七个五年的普法教育。
2018年是“七五”普法规划实施的第三年。
3.“七五”普法对象包括哪些?答:“七五”普法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
结合鄯善县实际,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宗教人士、基层群众和流动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
4.什么是“法治六进”?答:“法治六进”是指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
5.“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由来是什么? 答: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作出《关于设定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决定通过法律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
6.法治宣传教育责任主体包括哪些?答: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普法规划的实施工作。
各部门各行业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本部门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各级各类媒体要积极承担公益性法治宣传教育责任。
关于七五普法内容资料精选
![关于七五普法内容资料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b4852c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0.png)
关于七五普法内容资料精选关于七五普法内容资料精选2016-12-19浏览:分享人:白美叶手机版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七五普法内容资料精选,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
关于七五普法内容资料精选一:今年,我校普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总结和普法验收工作,启动“七五”普法,做到开好局、起好步;按照上级的部署,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六进”活动;继续加强干部学法,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我校依法治理工作,维护和促进我校稳定。
一、做好“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和“七五”普法规划及启动工作。
1、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做好“六五”普法的各项工作。
今年,按照区普法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做好“六五”普法及验收工作。
紧紧围绕全市普法活动要求和我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2、认真抓好“七五”普法的启动工作。
总结“六五”普法的好经验、好方法。
加强领导,抓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
要把启动并实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措施落实。
二、普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发展。
1、抓好《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通过法制讲座和板报等普法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促进我校各项工作依法开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加大专业法的学习和宣传力度。
坚持和完善我校的各项学法制度,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维护社会稳定、守法维权。
3、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要结合“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预防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一定时间,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法制学习活动,形成普法的规模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五普法内容资料_六五普法宣传资料
“六五”普法宣传资料 1.目前我国实施了几个五年普法规划?答:我国从1986以来,已完成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活动,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什么是”六五”普法?答:“六五”普法是2020—2020年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是指从“一五”普法开始到现在正经历第六个五年的普法教育。
3.“六五”普法的规划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答:“六五”普法的规划从2020年开始实施,2020年组织考核验收。
共分三个阶段:2020年上半年,宣传发动阶段。
2020年下半年至2020年,组织实施阶段。
2020年,检查验收阶段。
4.“六五”普法总体目标是什么?答: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广泛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
识和法律素质,促进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的形成。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治实践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履行职责、依法服务社会的水平,推进法治广安建设。
5.“六五”普法的工作原则是什么?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治并举,同步推进;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全民参与。
6.“六五”普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法治广安”建设,推进依法治市。
7.“六五”普法对象包括哪些?答:全市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
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
8.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主要有哪些?答:(1)观看电视法制栏目。
(2)接受普法资料和学习法律知识。
(3)参加法律咨询活动。
(4)因买假货向消协投诉进行维权。
(5)阅读报纸的法制报道。
(6)遇到法律问题向律师、法律热线12348进行咨询。
(7)观看法制专
栏、板报。
(8)参加普法考试等法律知识测试。
(9)参加乡村或社区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
(10)观看法制文艺演出。
(11)浏览普法网站。
(12)中、小学生参加法律课、听法制讲座等。
9.”法律六进”指的是哪六进?答:“法律六进”指的是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把法律知识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做到法律宣传资料进乡村、法制文艺进乡村、法律服务进乡村。
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围绕法治校园建设,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开展“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推进基层单位法治化管理水平。
10.“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由来是什么?答: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11.“六五”普法规划提出,扎实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什么活动?答:(1)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
(2)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3)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4)依法治校示范校、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
12.法制宣传教育责任主体包括哪些?答:党委宣传部门、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普法规划的实施工作。
各部门各行业负责本部门本行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本部门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各类媒体要积极承担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责任。
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