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一、职业意识境界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职业意识境界。
职业意识境界是指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对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和人生追求。
高校教师具有职业意识境界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热爱教学事业,把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生命事业来看待。
2.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积极承担校园工作,在注重自己的同时,也注重团队协作。
3.关注教育环境变化,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二、师德境界高校教师还需要具备师德境界。
师德境界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中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和行为。
高校教师具有师德境界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秉承“以德为师”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2.遵守道德底线,不挑战法律法规,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遵循规范文明的职业习惯。
3.尊重学生个性和利益,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功。
三、学识境界高校教师还要具备学识境界。
学识境界是指高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有前瞻性和深度。
高校教师具有学识境界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牢固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必备条件。
2.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在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问题。
3.注重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参与行业会议和交流,不断学习、成长和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的职业境界涵盖职业意识、师德和学识三个方面。
高校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坚持职业信仰和人生追求,才能让自己更加成长和提升,同时也为学生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工作的三重境界
教师工作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用力教书。
教师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去教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没白没黑,拼死拼活。
以时间战、消耗战、题海战、模拟战为模式,以认知结果的堆积为取向,以应付考试为归依,其结果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这种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教师消耗了自己的内存与身体,学生消耗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吃力不讨好。
教师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心智能力在退化,学生只做不思,苦不堪言。
这种方式形成的理念是:老黄牛无私奉献精神。
这种理念提倡的教师形象是:带病坚持工作,最终累倒在讲台上。
第二重境界:用脑教书。
教师要提高工效,必须改变上述用力教书的状况,即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机制。
告别高强度,追求高效率,从过去“增强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向“提高劳动效率”转变,用脑子,即想点子,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通过自身智力因素的开发,从而全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激活思维,挖掘潜能。
这种方式形成的理念是:千里马的效率,效率决定一切。
这种理念提倡的教师形象是:风风火火,快马加鞭。
第三重境界:用心教书。
“牵学生的手,用心比用力好”,脑力与高效率是有一定限度的,脑力需要心力去呵护去支撑。
2003年度“全美教师团队”当选者的第一特征就是“工作激情及感召力”,这种激情与感召力来源于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他们在用脑教书、方法创新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教师自身的非智力因素,从观念到态度,从情绪到情感,从毅力到意志,从意义到价值,多层面全身心介入教师这项职业中,从而获得激情与感召力的源泉,最终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使教学工作实现由技术向艺术的转变,由方法向思想的转变,教者不仅把自己当成活生生的人,而且还要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到相互走进内心世界,心心相印,息息相关,生机勃勃,其乐融融,这才是真正的充满智慧、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这种方式形成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这种理念提倡的教师形象是:德艺双馨,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怀的引路人。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爱心、责任和慧心。
首先,爱心是美好教师的第一重境界。
他们充满爱心,对学生充
满关怀和关爱。
无论学生是优秀还是脆弱,他们总是给予温暖、耐心
和理解。
他们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尽情发展。
其次,美好教师具有责任心,这是他们的第二重境界。
他们将教
育事业视作己任,对学生的成长负有坚定的责任。
他们致力于提供优
质的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领
导才能。
最后,美好教师拥有慧心,这是他们追求卓越的第三重境界。
他
们不断学习进取,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和求知欲。
他们深入了解学
生的需求和特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促使他们
取得优异成绩。
综上所述,爱心、责任和慧心是构成美好教师三重境界的关键要素。
只有具备这三种境界的教师,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
导和帮助。
他们的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门崇高的事业。
美好教育的三重境界
美好教育的三重境界吴志翔教育其实一直在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成全。
美好的教育需要“看见”,需要懂得,需要用一颗心感受另一颗心,需要放下不自觉的偏执和成见。
美好的教育是柔软的,美善的教育效果几乎都是曲折实现的。
美好教育的第一重境界:“吹面不寒杨柳风”——施以适度的压力。
柔软绝不意味着没有压力,人都是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下长大的,适度的压力可让人产生动力,保持兴奋度,并在克服压力和挑战后收获真正的满足感。
批评也是施加压力的一种方式。
批评有“棒喝式”的,有“泰山压顶式”的,但总体而言,批评时僵硬、生气、失控、崩溃的样子是最无效甚至反效的,因为它让学生直接看到了你的“无能”和“失败”。
马卡连柯说,能用15到20种声调说同一句话(如“到这儿来”)才算好教师,而且声调要保持柔和、轻快。
美国学者艾博·梅拉比安发现,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体态语言,这也就是说,一挥手、一瞪眼、一皱眉,其破坏性(或者警示性),要遠远大于说的内容。
所以,不要让“寒冷”的态度,背叛了你想要传递给孩子的正面的信息!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的“敲打”是一种激励,但孩子从你失望无奈的表情和语气里得到的信息,是嫌弃和放弃。
美好教育的第二重境界:“千万春风好抬举”——给予精准的赏识。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
”这几乎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即赏识可以是“自我实现”的。
也就是说,当教师持续地夸赞一个孩子行,孩子“不行也行”;不断地贬低孩子不行,孩子竟会“行也不行”。
但赞赏也是有艺术的,那种老好人式的、泛泛的夸赞,其实是廉价的,未必能入孩子的心,有时候还会产生副作用。
比如有一个男孩,有一次球打得并不好,妈妈激情洋溢地当众夸他“真棒”,孩子反而觉得妈妈让他在同伴面前丢脸了。
知名班主任郑英曾经总结一些奖励和赏识孩子的艺术,其中有“变换花样”“反向奖励”“悄然奖励”“精神熏陶”等等,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孩子的性格“痛点”,让人感受到教育的无穷智慧。
教师人格修养的三种境界
教师人格修养的三种境界
教育话题
09-02 15:18
1.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
所谓“经师”,就是像传道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
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在下海的人大把数钱时不眼红,在歌星、影星受人吹捧时不发烧,也就是要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
所谓“能师”,就是指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性的教师。
他们既重视经验的积累,为学生倾尽心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能做一个有心人,表现出自觉的理论追求,对教学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他们对教育教学内在规律有较深刻的认识,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在教育教学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3.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
所谓“人师”,就是指德行、学问等可以为人表率的教师。
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人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风格或体系,完全进入了教育的自由王国——达到不教之教,可以醉人而不知,可以育人而不觉。
人师把教育当作一种艺术,通古晓今,博采众长,能把最恰当的事例信手拈来,融入课堂,天衣无缝,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汲取知识芬芳,不再有学习之苦。
这样的境界,是每个为师者都追求的,但欲达到,非经年积累不成,而一旦达成,享受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则心中喜悦,万难形容。
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巧,还需要具备一种深深的情感和责任感。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会经历三种境界,这些境界体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介绍教师的三种境界,并探讨每种境界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种境界:传道者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传道者的境界。
传道者将教育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他们将知识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感的人。
传道者深刻理解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传道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这种境界的教师,常常是学生的榜样和导师,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种境界:启发者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一些优秀的教师逐渐达到了启发者的境界。
启发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探究精神。
启发者的课堂充满了创造性和活力,他们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者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启发者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既有讲解,又有讨论和实践,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三种境界:启示者启示者是教师境界最高的一层次,他们不仅具备传道者和启发者的特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和人生观。
启示者通过超越课本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全球视野。
他们善于抓住教育的机遇,使教育与现实相结合。
启示者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他们鼓励学生面对挑战,追求卓越。
启示者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他们为学生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和有爱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幸福。
教师的三种境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传道者让学生从小就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他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启发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的五重境界经典摘抄
教师的五重境界经典摘抄以下是关于教师的五重境界的经典摘抄:第一重境界:功利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教师将教学视为一种职业,以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为目标。
他们追求的是工资、福利和其他物质利益,因此他们的工作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的奖励和压力。
这种境界的教师往往缺乏内在的动机和热情,教学效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
第二重境界:道德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教师将教学视为一种道德使命,以服务学生和社会为目标。
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因此他们的工作动力来自于内在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境界的教师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并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第三重境界:科学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教师将教学视为一种科学探究,以追求知识和真理为目标。
他们追求的是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他们的工作动力来自于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究。
这种境界的教师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深入浅出的教育服务,并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第四重境界:艺术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教师将教学视为一种艺术创作,以追求完美和个性化为目标。
他们追求的是对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他们的工作动力来自于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
这种境界的教师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教育服务,并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五重境界:幸福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教师将教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以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为目标。
他们追求的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他们的工作动力来自于对幸福的追求和体验。
这种境界的教师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并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生活幸福感。
这些经典摘抄强调了教师的五重境界,从功利到道德、科学、艺术和幸福,展现了教师职业的不同方面和追求卓越的过程。
这些境界不仅体现了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也展示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好教师的三个标准
好教师的三个标准好老师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标准。
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
好老师的标准至少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有爱心,有耐心,有学识。
1.有爱心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点燃学生心底真情的火炬。
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承认有“差异”、没“差生”。
信任学生,就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师对学生有了爱,学生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2.有耐心耐心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学生知识积累、思想意识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需要一种怀着期望的等待和引导,需要一种诚恳的帮助。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等待教育时机,就是一种耐心。
“诲人不倦”也是耐心的体现。
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等学生慢慢地理解、慢慢地领悟,慢慢地成长。
教师要磨练自己的性子,修炼自己的耐心。
教师的耐心,其实是一种守护,守护着学生的心灵,守护着学生成长,让学生顺乎天性地成长,在正确引导下健康地成长。
3.有学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有扎实学识。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我国自古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要求教师应在学识上高人一筹。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体现了深厚学识是好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
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老师,必须具备精深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要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并灵活运用新知识。
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和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转)
教师追求的三个境界和专业成长的四个阶段(转)作者:丁玉祥一位成熟教师所走过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成长的足迹充满了艰辛和执着.如果想成就为社会认可的名师,学生爱戴的人师,我们必将树立自己职业的追求.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努力的方向要经历三个境界和四个阶段。
1.教师应该追求三个境界: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所谓经师指,教师要象传教士布道一样,严肃、严谨、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一个不“误人子弟”的、合格教师。
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
所谓能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能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有出色的教学效果,有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书立说。
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
这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人师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和感化。
这种境界也是教师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享受境界。
2.教师专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那么,从教师成长的过程看,我们可以粗略的把教师专业成长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调整磨合期——前3年新教师刚迈上工作岗位,有很多的理想和冲动,有让人羡慕的激情。
但是,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的过程中,缺乏对教师岗位和职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
因此,在工作中会常因为缺乏经验,或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产生一些困难,更为主要的是对教育对象和教学过程缺乏完整的了解,因此可能出现暂时的困难。
这是一个正常的阶段,这需要其他教师的扶持和善意的指导。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的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他属于他的道路。
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详细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在她人的帮助下,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尽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调整磨合期教师的特征:能基本适应班主任工作的要求;初步了解课程标准内容;基本熟悉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能指导基本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独立指导活动小组活动;能主动接受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并有固定的指导教师。
教师的三个境界
教师的三个境界当代作家池莉的一篇《三境界》。
那么你对教师的三境界了解吗?下面就有店铺来讲解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师的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就是说,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他看什么事情都是以单纯的眼光来看,感觉什么都很新奇,在他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
在这个阶段的人还没有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与生活中诸多的无奈与烦恼,这个阶段的人是理想主义者。
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就是如此:“看工作是工作,看学生是学生”。
大家踌躇满志,满怀热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时刻准备干出一番大事业,当个好老师。
这时他们对周围的人与环境都感觉很单纯,很好奇.很坦然,想用自已一颗年轻向上的心去感化周围的一切;用朋友般真诚的爱面对学生,用火一样激扬的情面对工作,用水一样纯净的心面对同事。
但是他们也会对周围许多老师的许多做法,感到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大家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甚至亲如兄弟姐妹。
班级管理也尽量把自己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理念贯穿其中。
教师的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人生的历程中,当每个人告别天真单纯的少年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有问题了。
自己所看到的现实与想象中的世界是迥然不同的,有很多事情想不通,很多事情看不惯:为什么自己四处碰壁?为什么工作中自己很优秀而老板并不重用?等等。
这时,内心有太多的牢骚与不满,迷茫与困惑。
这时,人看什么都变样了。
于是郁闷,仿徨,甚至骂爹骂娘。
这时,人的心态是激愤的、警惕的、敏感的、偏执的、狭隘的。
于是,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
人就会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胜好强,与人计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教师的三种境界心得体会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启迪智慧之光的园丁。
在我看来,教师的职业成长可以划分为三种境界,即知识的传授者、心灵的塑造者、生命的启迪者。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三种境界的深刻体会。
一、知识的传授者作为教师,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认识。
在这一境界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精通所教学科,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学习。
2. 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在这一境界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善于运用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传授者。
二、心灵的塑造者当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在塑造他们的心灵。
在这一境界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塑造。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潜能。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这一境界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努力成为一名心灵塑造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三、生命的启迪者在教育的最高境界中,教师是生命的启迪者。
教师成长三境界
教师成长三境界
第一种境界----成长初入教门,原以为所学的间接经验在实践中会所向披靡,又谁知几多挫折,必多丧气,几乎灰心,几经磨砺,几番挣扎,终获得直接经验,也幸得前辈指点,教育教学总算能够应对。
第二种境界----成功不满足已获得的直接经验,寻求理论指导,于是博览群书,寻找原则,探究原理,总结规律,跳出属于本能的“原我”,形成实现价值的“自我”。
第三种境界----成熟不断进取但不争强好胜,成果累累但不张扬,教育教学游刃有余,忘却了虚荣浮华,把机会让给后生,在不断反思中感悟到教书育人的真谛,步向至善至美的“超我”。
教师的三重境界
教师的三重境界(454)教师的三重境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韩愈在⼀千多年前对教师职业的注解。
实际上,“授业、解惑、传道”的顺序更恰当,这也应该是教师职业的三重境界。
第⼀重境界:授业,也就是教知识,教技能,以及⼤脑⽀配下的记忆和模仿。
这应该是我们⼤多数⽼师每天的样⼦,按照教材的内容备课,按照课标的要求组织课堂,考试要考的,就细细地讲,反复的学,直⾄千锤百炼。
考试不考的,就轻描淡写,束之⾼阁。
每天想的是考试成绩,每天追求的是三率。
这样的⽼师把教学当成了⼀种职业,每天⾟⾟苦苦,忙忙碌碌,让⾃⼰成了⼀名教书匠。
这是⽬前⼤多数教师的⽣命样态,所以,他们都是平凡的⽼师。
第⼆重境界:解惑,也就是教⽅法,教思维,以及如何使⽤脑并成为智慧。
这样的教师善于总结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与规律,善于运⽤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他们重视教,也重视学,懂得去刻意培养学⽣的预习、探究、思维等能⼒。
这样的教师把教育当成了⼀种事业,或者展⽰⾃⼰能⼒的⼀种平台,他们的教学成绩优异,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幸福宝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名师。
第三重境界:传道,也就是教态度,教精神,以及拓宽⽣命、化育⼼灵。
这样的教师淡化了教学,把育⼈放在了⾸位,他相信只要有春风,花⼉迟早会开的。
他尊重,他容错,他唤醒,他陪伴。
这样的⽼师把教育当成了⼀种理想、⼀种享受,他追求的不是⼀时的教学成绩,⽽是未来⽣命的意义。
这样的⽼师少之⼜少,他们是教师的最⾼境界——⼤师。
授业、解惑,是术、是法,他们的最终⽬标仍然是成绩和分数。
⽽传道则不同,他是⼈格的构建、品质的形成、精神的提升,乃⾄⼼灵的⽣长,这也是教育之所以神圣的真谛。
⼀般的⽼师在授业,优秀的⽼师在解惑,卓越的⽼师在传道。
教师的三重境界,我们在⼏重?我们的⽬标是⼏重?。
教师境界的三个层次
教师境界的三个层次一、初级教师境界:传授知识,引领学生初级教师境界是每位教师在教学生涯的起点,也是成长的基础。
在这个层次,教师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和技能。
初级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简明扼要地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基础习题,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初级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 教学准备能力: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任务,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课堂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确保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参与度高。
3. 教学方法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评价能力: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中级教师境界:启发思考,引导探究中级教师境界是教师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这个层次上需要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角色。
中级教师应具备较深入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中级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案例分析、故事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 引导学生的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学习: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4.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倡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高级教师境界:育人为本,独具匠心高级教师境界是教师成长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的终极目标。
高级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教育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用心去育人。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教师乃教育之本。
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师。
一名好教师,大抵应该有这样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乐教。
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致会有三种基本态度:一为憎然,一为漠然,一为欣然。
所谓憎然,就是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时事事都不顺眼不顺心,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所谓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仅仅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已;所谓欣然,就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乐而忘忧。
显然,第三种情形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
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师,首先就应做一个乐教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必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世界事业的热爱的基础上,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
第二重境界,是懂教。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不少职业比较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其懂的程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教师这个职业,往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验证周期,甚至有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很不错甚至很有效的教育行为,却是与教育规律、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
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懂心理学,懂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所以,培养一名好教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开始。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师,衡量他懂不懂教育,有一个核心标准,那就是懂不懂心理学和教育学,懂不懂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如今的中小学教师,尽管他们在师范院校或者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时候都通过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考试,但考过不等于真正懂得,更不意味着深谙,他们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教师的教育生命成长犹如学游泳一般,下了水才是成长的开始。
第三重境界,是善教。
教师的三重境界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的重任。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不断探索、实践,逐渐领悟到了教师职业的三重境界。
这三重境界不仅是我个人成长的轨迹,也是我对教育事业理解的深化。
第一重境界:教书育人,夯实基础初入教师行业时,我处于第一重境界。
那时的我,将教学视为一项基本技能,致力于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在这个阶段,我注重备课、授课,力求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这个阶段,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境界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人格的塑造。
我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术成绩,还包括品德、情感、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意识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耐心、细心和爱心。
第二重境界:创新教育,激发潜能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进入了第二重境界。
在这个阶段,我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创新教育。
我开始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我意识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境界中,我学会了如何打破常规,如何引导学生走出舒适区,如何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我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明白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无限可能。
第三重境界:灵魂塑造,传承文明在经历了前两个境界之后,我逐渐迈向了第三重境界。
在这个阶段,我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认识到,教育是一项关乎灵魂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
在这个境界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让他们懂得尊重、懂得感恩、懂得担当。
我通过历史故事、文化传承等途径,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治学三境界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教育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承载着传承文明、培育人才的重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治学之道至关重要。
近日,我深入学习了“教师治学三境界”的理念,深感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这一理念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治学的第一境界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一境界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温故而知新”,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我们要以诲人不倦的态度,关心学生的成长,耐心指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
在学习这一境界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引领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关爱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赢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
其次,教师治学的第二境界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一境界强调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坚定的信念。
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我们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这一境界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教师要以博学为基础,以审问为途径,以慎思为方法,以明辨为准则,以笃行为目标。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师治学的第三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境界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关心国家大事,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导读教师最大的使命,是力所能及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好的环境。
什么是好的环境?美好的教师自身。
一个美好的教师,有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
“教育即生长”,这一观点早已成为共识。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对于学生的生长,教师最大的使命就是力所能及为他们提供好的环境。
什么是好的环境?美好的教师自身。
只有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教材”时,教育才能实现。
我们不必夸大教师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每个教师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气质,能对学生产生长久的熏陶和濡染,尤其在精神世界里。
师者,范也。
可以说,教师自身就是一门课程,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会传承教师的某些精神基因。
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正如普罗亭诺斯说的,“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一个美好的教师有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
1 始境,形胜——形象上的悦目有这样一个故事。
杰米是个退伍军人,退伍后陷入了贫困、酗酒、流浪的窘境,精神漂泊,灵魂失所。
一家社会救助机构没有简单地给予他物质帮助,而是出人意料地邀请来造型师,为杰米精心打造一个全新的形象。
造型师为杰米理了一个绅士发型,并染出优雅的深棕色,然后给他刮掉胡子,换上衬衫,打上领带,穿上西装,还不忘在西服口袋处别上一方洁白的手帕。
顿时,杰米整个人都被提亮了。
最后,一面大大的镜子被推到了杰米的面前。
杰米看着镜中那个焕然一新的自己,错愕不已。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诚心诚意地说了声“谢谢”,并表示会努力戒酒,然后找一份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个更好的明天,重塑自己的形象。
美,是一种生产力,它唤醒了一颗麻木的心,让杰米的灵魂有了栖息之地,不再流离。
或许我们觉得人不是靠外在形象来定义的,但事实上,当我们将自己打理得得体且富有品位时,我们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连自己都会更加爱自己。
几年前,我同时要上三家杂志的封面,为了能有一个美好的形象,我精心挑选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并选择一家高档摄影馆,拍了一套个人写真集。
拿到杂志,看着封面上那个美好的人物形象,我一时难以相信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可就在那一刻,我觉得内心深处有种力量被唤醒了。
自此,在生活中我开始更加有意识地修饰和美化自己,努力以知性、优雅、灵气的教师形象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每一件衣服我都慎重挑选,既要符合自己气质又是心头好物,同时精心照料,保持它的形与质。
每天晨起,无论是假日还是工作日,我都会细致地化个淡妆,每一步都一丝不苟。
无论走到哪儿,我都神采飞扬、容光焕发,尤其在课堂上。
……面对学生,我也从不掩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有一次课间,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围着我,其中一个女孩看着我,问:“老师,您化妆吗?”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我。
我认真地回答:“我认为,一个女性,三十岁以前尽量少化妆,否则对不起自己;三十岁以后尽量化点妆,否则对不起别人。
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不修边幅的外表来发现你美不胜收的内在。
”孩子们听后哈哈大笑,旋即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我顺便告诉她们,形象传递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品位、修养和审美。
任何时候,整洁、端庄的仪表不只展示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位,更透露出他对人、对己的态度,折射出他的精神里子。
我同时指导她们,形象上的悦目可以通过化妆、衣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升:浅层一点的,可以通过得体的化妆和衣着等外在的修饰来凸显个性和气质,从而让自己变得精致、优雅;深层一点的,则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保持充足的睡眠,注重运动健身,从而改善气色、颐养精神。
形象,是人的第一张名片。
修饰形象,让形象保持清新悦目,这个过程也是悦纳自己、发现自己并滋养自己的过程。
2 又境,气胜——气质上的赏心气质,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人若精神粗糙、气质粗鄙,即便妆容精致、衣着考究,也会显得俗不可耐;反之,若品味高雅、心境明媚,即便装点不多,依然能滋养出旷日持久的美丽。
世上的一切表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有着深刻的内在缘由,人的长相亦如此,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形象上的美,能唤起一个人更大的自信,能透射出优雅、从容的气质。
塑造美,不能只在表象上下功夫,还要从内在里做改革,用隐性的丰富来支撑显性的悦目。
一个美好的教师,必定由内而外散发着知性和优雅,且独具个性。
可以说,他读过的书以及他的全部生活经验,都可能参与他的美好。
无怪乎有人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美好教师的气质里,当有书卷气。
书籍是活着的声音,“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文天祥),读有质感的书犹如与哲人对话,能滋养出精神上的万千气象,让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质地的书读多了,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但你的一举一动会蕴藏着神韵和气息。
所以说,读书养气。
读书,当是教师的一种常态,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在每天早上,沐浴着晨光,和着学生的琅琅书声,手执一卷,静静阅读;可以在每次出行时,放一本书在包里,把等候的间隙变为阅读的好时光;可以定期去书店,在书香里滋养精神……阅读,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姿势,一切有意义的阅读都是对教育的有力支撑。
为师者,因书香而致远,也因书香而动人。
美好教师的气质里,当有生活的气息。
一个真正美好的教师,必定从容、优雅,这源于其内在的洒脱和自在。
即便琐事繁多,也能把日子过得生动、精致,把一些寻常事经营得活色生香。
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都郑重而虔诚,把每一天过成典藏版。
工作时,执一颗进取心,全力以赴;生活中,执一颗悠然心,享受清风明月。
把进取心和悠然心按恰当比例搭配好,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诗和远方,由此酿造出的教师气质必定从容而优雅。
美好教师的气质里,还当有高雅之气,并透着不俗的审美力。
木心先生说过,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为了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我们可以走进广大的天地,因为天地有大美,能培育出敏感的性灵;可以走进博物馆,其中的收藏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证,传承着文化的血脉;可以走进歌剧院,接受美的熏陶……见识过美,便容易滋养出内在的生趣,从而拥有一种高雅之气,哪怕你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
3 至境,格胜——灵魂上的高贵在一切美的创造中,内在的质地永远是第一位的。
让内在的质地向美而生,才是在根上着力。
心地的善良、思想的丰富、灵魂的高贵,这些是一个人的内在美,可以穿透岁月,恒久如斯。
对于教师,这些尤为重要。
因为教育是灵魂的事业,师者的一举一动都有着自己人格的介入,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痕的濡染,如羚羊挂角,虽无迹可求,却有种内在的力量。
教师的内在华彩,立足于其心地的善良。
“至善方能至美”(柏拉图),一个善良而有悲悯心的教师,本身就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像煦暖的阳光照射到学生身上。
“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且让我们时时耕耘自己心灵的土地,使心地保持柔软,然后播撒下善良的种子,让这片土地生机绵延,成为一座花香袅袅的果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诗篇。
善良体现于具体的言行之中,是点点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在工作、生活中的渗透。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时时处处涵养自己的性情和品格,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教育,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修行,所以古人说“修道之谓教”。
教师的内在华彩,取决于其思想的丰富。
思想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对教师来说,其思想的高度不但决定了自己的人生高度,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精神高度。
只有教师自身思想丰富,他的学生才有可能思想丰盈;反之,如果教师自身思想孱弱,他的学生就多半精神懦弱。
一个思想丰富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材: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对知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对育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从而使自己的个性熠熠生辉。
教师,当努力做精神的巨人和思想的富者。
思想若要丰富,必须经历深刻的思考。
思考是一种艰巨、复杂甚至是痛苦的创造性劳动,“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托尔斯泰),同理,伟大的思想也无不历经思考的阵痛。
作为教师,我们未必要拥有伟大的思想,但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否则,就难以真正担负起启迪学生心智的责任,更难以促成他们精神的主动成长。
教师的内在华彩,根植于其灵魂的高贵。
世界上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也更高贵的东西了,因为美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没有美慧的灵魂,就没有超拔的境界,就难成高格。
“所谓高贵的灵魂,即对自己怀有敬畏之心。
”(尼采),所以,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面对任何考验都坚忍不拔。
灵魂上的高贵,不能因为他人的要求和舆论的裹挟而刻意追求,而应经由内心的省察、理性的思考而自觉拥有,它是美慧之心的自然流露。
诚于中,形于外,这样的品格才是丰盈动人的。
一个教师的内在美好,以及由此所能创造的美好教育人生,我希望是如下这般——追求上,不断探索价值,做教育的行者,行者不驻,故无疆——这是教育人生的长度。
学识上,精进专业素养,做教育的学者,学者乐学,故无涯——这是教育人生的宽度。
思想上,学会哲学思考,做教育的智者,智者善思,故无忧——这是教育人生的深度。
灵魂上,提升人格修为,做教育的仁者,仁者爱人,故无敌——这是教育人生的高度。
唯有这四个维度都不断增加,教师的教育人生才算丰盈。
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能走多远走多远。
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臻美的过程。
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经年之后再回首,你会发现,你已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这是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教师在某个阶段的终点。
这个过程需要汗水,甚至需要泪水,但最终会收获欣慰和快乐。
因此,任何一个追慕美好的人,都会追求一个更加美善的人生,并在这样的人生里感叹“生而为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