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病疫情概况——全球 世界疫情分布——人间疫情
据报道,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布鲁氏菌病疫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布病发 病率超过1/10万的国家有19个,如蒙古、原苏联、希腊、意大利、阿根廷、阿尔巴尼亚、 老挝、黎巴嫩、匈牙利、伊朗、爱尔兰等。
布病疫情概பைடு நூலகம்——全球 世界疫情分布——畜间疫情
处理流出物 >10 /年 82
1.9-12 1.4-7.3
1.4-6.3 1.3-5.9 1.4-6.9
0.44-47.2 9.1-737.6
危险!!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接触多者发病多
流行时间分布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家畜流产、生产季节为多
流行地区分布 牧区>农区 农区>城市
人群分布
•职业:患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 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 工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男多于女。
消化道: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布鲁氏菌经口 腔或食道粘膜进入机体,国外报道喝奶感染 率50%,吃肉感染率13%,国内尚未见系统报 道。
呼吸道:常见于吸入被布鲁氏菌感染的飞沫及尘 埃。
传播因子
病畜流产物:60%的细菌是从流产物中分离。 病畜的乳及其制品:污染奶含菌可达100~5000个菌,
可造成城镇居民布病上升。 内脏和肉:以肝脾为主,尤其是脾脏,屠宰及食品
布病疫情概况——中国
布病疫情概况——中国
1950—2010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人间布病33772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 率为2.53/10万。
布病疫情概况——中国 2009~2010年重点省份布病发病数与发病率
布病疫情概况——中国
动物疫情 全国各省(区)都曾有不同程度的动物疫情分布。 20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有布病流行。每年有20多个 省(市、区)有动物疫情发生,阳性率波动在 0.160.63%之间。 总的来看,畜间疫情20世纪50~60年代较重,70年代 开始下降,到90年代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之后疫 情又有散在发生,并见回升趋势。
主要临床症状 1、发热
2、多汗 多汗为布病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 甚。特别是晚上增多。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 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 湿透衣裤,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 3、疼痛 呈游走型关节和肌肉疼痛。多为大关节,持续 性钝痛,过劳或气候变化加重。其他部位如头 痛、眼眶痛等。 4、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因睾丸炎及附睾炎引起睾丸肿瘤是男性患者常 见症状之一,多为单侧.
加工人员易被感染。 皮毛:制革工、毛纺厂职工、选毛工感染机率最大。 其它:病畜的排泄物污染土壤、水等(布病在粪便、
土壤、圈舍等介质中最长可存活4个月)。
布病感染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因素
95
宰杀病畜
4.7
照料病畜
3.2
喂养家畜
2.9
给羊接生
2.8
处理流出物 1-5 /年 3.1
处理流出物 5-10 /年 4.6
布病疫情概况——湖北省
• 1、疫情:从2010年开始,累计报告人感染布病 确诊病例532例,无死亡病例。
• 2、报告地区:全省11个市州有病例报告 • 3、疫情性质:三起局部暴发疫情,其余均为散
发。
布病疫情概况——湖北省 2011年-2015年3月26日湖北省布病报告病例月分布图
布病疫情概况——襄阳市
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例如:羊(山羊和绵羊)、牛、 猪、鹿、犬、豚鼠、小白鼠、家兔,随后波及人类;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部分地方—牛;
羊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 从羊体检出布氏菌,羊种菌占91.39%,从人体检出布氏菌,
羊种菌占84.54% 羊流产后1~3个月后在乳汁、尿、阴道分泌物检出布氏菌 羊布病疫区,职业人群感染率可高达42%,患病率高于7%
偶然宿主
布病流行病学特征 动物传染病
牛
牦
羊
牛
鹿 猪
狗
野
猪
职业接触 奶及奶制品 肉及内脏
?
可能途径
直接接触
污染的牧 草和水源
?
可能途径
牛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在牛布病疫区,职业人群的感染率达30%~40 %;
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人仅占0.3%~0.5%,且 症状轻微
牛布病主要在牛群中传播,可引起暴发性流产, 但对人的致病意义小于羊
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绵羊、山羊存在布病流行,主要集中于非洲和南美洲等;有101个国家 和地区的牛有布病存在,主要分布于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及欧洲南部等
布病疫情概况——中国
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曾经是危害极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 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 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 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 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 回升。 2001年这种回升趋势更加明显,2001~2005年发病率波动在 0.23/10万~1.50/10万之间,2005年全国报告新病例约2万人。 2009年以来,布病疫情主要发生在内蒙古、山西、黑龙江、辽 宁、河北、陕西、河南、吉林,其次是新疆、西藏、山东等。
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未发现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通过病人而感染引起 的病例,以及病人家庭和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病 例
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传播途径 接触:通过皮肤粘膜,常见于与病畜接触的畜牧
兽医、饲养放牧人员、挤奶工、接羔人员、 布病专业工作者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等职业人 群中,国外报道通过接触感染的病例占50%以 上。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对策
主要内容
一、布病疫情概况 二、布病流行病学特征
三、布病流行病学调查 四、布病控制目标
布病疫情概况
布鲁氏菌病() 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
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 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 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 自2012年报告首例病例开始,累计报告病 例47例,无死亡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起,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
• 发病年龄最小5岁,最大72岁,发病人数 最多30—60岁,以农民为主,男性34人, 女性13人,男女比2.62:1.
布病疫情概况——襄阳市
传染源 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以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布病往往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