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精选)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64086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c.png)
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精选)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精选)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精选)公务员考试作为我国选拔公共服务人员的一种常见方式,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
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
![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https://img.taocdn.com/s3/m/9465413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b.png)
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在欣赏范文的同时汲取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才是进步的可取之道,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善”字始终贯穿着中国优良传统文化。
古有“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今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友善”理念。
太阳之所以能比风更快地让老人脱下外套,也是因为友善的态度更能温暖人心,使其渐渐改变敌对想法,这是一味咆哮和猛烈攻击等强硬作为所望尘莫及的。
可见,用强硬解决问题,也许一无所获。
但若用友善取而代之,最后则会令人喜出望外。
友善对待同事,用付出换团结。
古人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即善良如水者,泽被万物而不争。
它能化解尖锐矛盾和溶解坚冰的有力武器,友善也能为芸芸众生带来温暖的人情美,更能促进社会民族之间的大和谐。
同样,初入职场的我们,各方面还不适应和熟悉工作环境。
因此,处理上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时,要抱有低姿态、怀着无我而利他的信念,积极主动地完成分内和分外的工作,少一些强硬态度、多一些友善处之。
友善对待客户,用真诚换理解。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诚信知礼,与人为善”的国度。
立足国内,明朝中期的郑和下西洋便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友善之旅;28年间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友善形象。
放眼世界,而当今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接连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
在国际上声名狼藉,国家形象也一落千丈。
可见,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友善的心。
友善对待下级,用宽容换信任。
正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所说的那样,“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
”善良始终融化坚冰的利器,宽容对待下属,而非一昧打击和施压也是我们需要的。
以人为本申论作文范例
![以人为本申论作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cc84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6.png)
以人为本申论作文范例以下是一篇以人为本的申论作文范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几千年来,以人为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古代,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国家治理上,也深深融入了社会伦理和个人行为之中。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和体现。
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国家一直将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中国政府通过推行扶贫政策、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等一系列行动,努力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此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以及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可以说,中国政府一直以人为本,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和谐的社会。
其次,在社会伦理和个人行为方面,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亲情、友情和爱情,鼓励人们关心、照顾他人。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被视为一种美德,我们常常见到孝顺的子女为年迈的父母操劳,用心陪伴。
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对于其他弱势群体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
许多志愿者组织和公益项目层出不穷,人们积极参与其中,力图改善他人的生活条件。
最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领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一直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
学校和教师通过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同时,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和配备,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之,以人为本是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秉持的价值观。
在国家治理、社会伦理和个人行为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
我们相信,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将更加公正、平等和进步。
以人为本申论范文
![以人为本申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60bf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6.png)
以人为本申论范文“以人为本”,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有点高大上,但实际上,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体现在那些最平凡、最真实的瞬间。
前阵子,我所在的小区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
这本来是件好事,大家都盼着小区能旧貌换新颜,环境更舒适,设施更完善。
可改造工程一开始,问题就来了。
施工队为了赶进度,一大早就开始干活,电钻声、敲墙声此起彼伏,吵得居民们没法好好休息。
特别是那些上夜班的、家里有小孩和老人的,更是苦不堪言。
居民们纷纷找施工队理论,可施工队却不以为然,说这是规定的施工时间,没法改。
这时候,社区的工作人员站了出来。
他们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一家一家地走访,了解居民们的诉求。
他们认真地记录下大家的意见,还安慰大家别着急,一定会解决问题。
然后,社区工作人员就开始和施工队协商。
他们没有用强硬的态度,而是摆事实、讲道理。
他们跟施工队说,老旧小区改造是为了让居民生活得更好,如果因为施工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那就违背了改造的初衷。
而且,施工队长期这样不考虑居民感受,以后在这个小区干活也会处处受阻。
经过几番沟通,施工队终于做出了让步。
他们调整了施工时间,避开了居民们的休息时段。
社区工作人员还不放心,每天都来监督施工情况,确保施工队按照新的时间安排进行作业。
这事儿看起来不大,但却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以人为本”的力量。
如果社区工作人员不管不顾,任由施工队随意施工,那居民们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大家对老旧小区改造这件事也会充满怨言。
但正是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积极解决问题,才让这次改造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让居民们能够真正受益。
还有一次,我去一家商场购物。
逛着逛着,突然内急,就赶紧找厕所。
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发现厕所的环境简直糟糕透顶。
地面湿滑,马桶脏得没法看,洗手池也堵了,水漫得到处都是。
我心里那个郁闷啊,这商场看起来高大上,怎么厕所这么差劲。
我出来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个保洁阿姨在打扫卫生。
2020南平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天地之性 人为贵----以人为本 推动城镇化发展
![2020南平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天地之性 人为贵----以人为本 推动城镇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94182b6a32d7375a41780e5.png)
2020南平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推动城镇化发展“人是万物之灵”的思想被中华典籍广泛记载和延续,“民本”思想以及“人为贵”的理念成为历代统治者所遵守的治世准则。
在今天,民本思想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仅要求治国理政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也要求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时代更富有生机与活力,也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能实现发展为了人民。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初衷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蕴含了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然而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诸多忽视民众利益的乱象层出不穷。
一些领导干部无视百姓利益,不顾现实与开发商沆瀣一气,在土地流转和承包中侵害农民权益;部分地区过度进行商业开发,使得地方特色乡愁文化失去凭依、文化根脉支离破碎。
这一切的背后直指民本思想的缺位,使得城镇化发展背离了为人的初衷本质。
故此,要扭转当前态势,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实现一切发展为了人民,真正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能实现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一切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财富创造的主导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用智慧双手创造了无数物质和精神财富,不论是GDP总值的逐步增长,还是军事实力的稳步增长,亦或是文化软实力的日渐提升,都生动地展现了民众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伟大的。
在新型城镇化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可或缺,这既是当前的必要需求,也是群众路线的思想精髓。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当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活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依靠人民的创新力,让人民成为新型城镇化日趋向前的强劲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能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同志曾强调:“要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做到让一切成果由全民共享。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https://img.taocdn.com/s3/m/6db9fba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4.png)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通过建立完善的治理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保障尊崇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以及实施有效的政策,才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
首先,应加强对社会责任的贯彻和执行,各级政府都应该行使其有关职责,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维护公共秩序,更好地服务人民。
其次,完善立法制度,拟定关于社会善治的有力法律,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稳定,营造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
同时,要在政策措施的实施中不断调整平衡,减少社会不公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环境。
为了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应加大调节社会利益的力度,加强对贫困及特殊群体的保护。
例如,可以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提升贫困民众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此外,要全面开展扶贫大计划,建立有效的金融及社会服务体系,帮助贫困地区、农村落后地区脱贫,减少其经济负担。
此外,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包括儿童、孤独老人、残疾人等,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和事项,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权益。
另外,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还应强化法律执法力量,对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的治安环境。
各级政府除了做好法律保护工作外,还应该及时出台处罚有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政策,当实施公正、有效的执法,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可持续性。
此外,应加大宣传力度,将社会文明、常识等法律知识全面宣传普及,加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创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最后,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还应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我们要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如城乡交通、教育、医疗、隔离防控等,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为实现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必须坚持以法治为核心,重视人民的福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有基本的法律等保护权利,共同构建一个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民族精神家园。
申论作文以人为本
![申论作文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f520cb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3.png)
申论作文以人为本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受到重视。
人们开始注重将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强调以人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以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然而,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需要口号喊得响,更需要在各个领域中贯彻落实。
教育领域是实施以人为本的重要领域之一。
过去,教育往往以追求分数和知识的掌握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个性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满足学生的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医疗领域是以人为本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打造健康中国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将人的健康放在首位。
医疗服务应该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了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培训,还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只有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才能建设起一个健康、幸福的社会。
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要在社会治理、就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贯彻。
社会治理应该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扶持。
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要真正以人为本,不能仅仅追求数量的增加,还需要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环境保护中也不能忽视人的需求,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我们需要在教育、医疗、社会治理、就业、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努力贯彻落实,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和幸福感。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进步的社会。
申论范文大全:以人为本,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申论范文大全:以人为本,提升社会治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77f904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0.png)
申论范文大全:以人为本,提升社会治理水平1500字以人为本,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实现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幸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人为本是非常关键的原则。
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以人为本的治理思维,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
首先,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益。
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福祉,因此,必须把人民的权益放在首位。
政府应该依法保障人民的生命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基本权益,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治体系,确保每个人在社会治理中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权益。
此外,政府还应当关注并解决人民的实际需求,提供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权益。
其次,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让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和民主性。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包容性的社会治理机制,让人民通过选举、参与民主决策、提供意见建议等方式参与社会治理,让人民的声音听得见,想得到。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提供真实、透明的信息,让人民对社会治理有更多的了解和投入。
再次,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心和保护弱势群体。
社会治理要真正实现公平和正义,就必须关心和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政府应加强对贫困人口、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机会、福利保障等,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分享社会发展的果实。
同时,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打击歧视和暴力,维护他们的尊严和平等的权益。
最后,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治理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政府应该营造公平的发展机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申论范文:坚持为人民服务 画出最大同心圆
![申论范文:坚持为人民服务 画出最大同心圆](https://img.taocdn.com/s3/m/0f4bb1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f.png)
申论范文:坚持为人民服务画出最大同心圆申论范文:坚持为人民服务画出最大同心圆一、开头部分近年来,我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推进民生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党和政府以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重,迅速采取一系列举措,坚决防控疫情、保障民生,充分展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内涵。
然而,我们也应认清当前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思考如何画出最大同心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问题。
二、主体部分1. 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工作重点。
在这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人民享受到基本民生保障。
比如,在教育方面,应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医疗方面,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在住房方面,要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减少居民的住房困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人民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部门要以为人民谋幸福、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其次,要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深化政府与市民的互动交流,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
最后,还要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农村人民提供更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首先,要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6.17
![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6.17](https://img.taocdn.com/s3/m/0471b08adaef5ef7ba0d3c99.png)
申论资料(6.17)(1).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受经济领域矛盾尖锐化和各种观念交错影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具有“贞观之治”美誉的唐太宗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本。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多数原因都是由于政府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予以弥补。
导致在群众不满的情况下,被一些非法分子肆意操纵,借机制造事端。
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要关注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利益协调。
禁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惩治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
加强与民交流,密切联系群众。
及时向群众发布政府真实信息,防止造谣信息传播最终引起群众对政府误会的事件发生。
此外政府更要深入基层,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他们的诉求,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
杜绝领导干部在遇到社会群体事件时,随意动用暴力机关,暴力镇压群众的抗议。
在处理不善的群体性事件上来看,领导干部不注重与民沟通解释,而是一味动用暴力,最终导致处理失当。
《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如何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孟子说,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成就大业,是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攻破的。
申论写作示例:以人为本
![申论写作示例:以人为本](https://img.taocdn.com/s3/m/8aca3f0a77232f60ddcca1fa.png)
申论写作示例———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创造新事物,是最能激发人内驱力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激发了工人朋友的劳动热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现在新时代下,工人的创造力却被抹杀了,计件工资,流水线操作,缺少自由,无人问津。
企业更多的把工人当成机器,试想一下,这样的环境下,工人怎么可能有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企业又如何生产出创新性的新产品呢?所以,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赋予经济发展以活力,还需要重视工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给予工人尊重和认可,是激发工人创造力的要求。
工人朋友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建设了我们的城市,但现在,他们自己却无法栖身于其中;他们缔造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但却没有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个社会好像并不属于他们,一时间,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追求是什么,是简单做一个“机器人”,还是有感受、有温度的去生活。
其实,我们对工人是亏欠的,我们应该向工人朋友们致敬,向他们说一声谢谢,给予他们尊重和认可,让他们看到我们离不开他们,整个社会的进步更离不开他们,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内心的驱动力。
以人为本,发挥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是助推企业产业转型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公司。
但是,现如今这类企业已经难以为继。
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靠使用廉价劳动力资源而节约成本的方法,将陷入经营困境。
而这一状况也将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而愈发严重,甚至将企业拖入破产的泥潭。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毫无创新性的低端制造业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小。
所以,企业必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内部用制度激励工人自主研发与创新,提倡工匠精神,发挥每个工人个体的创新作用,推动企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行列迈进。
以人为本,提高工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实现基业长青的保障。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竞争、技术创新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
联考a类申论大作文
![联考a类申论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69c36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8.png)
联考a类申论大作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老旧小区。
它叫做幸福小区,这个小区可真是有年头了,楼体的墙皮都开始脱落,小区里的道路也是坑洼不平。
曾经这里住的都是工厂的老职工,大家也算相安无事。
但近些年问题渐渐多了起来。
小区里老年人特别多,连个像样的休闲活动场所都没有。
孟大爷就是其中一位老人,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下下棋。
可是以前只能在楼门口摆个小桌子,要是碰上个下雨天就只能干瞪眼。
小区道路坑洼,老人小孩摔倒的事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每次向物业反映,得到的回应总是慢慢来。
究其原因啊,那就是小区管理太不以人为本了。
物业公司只想着节省成本,收物业费的时候倒是挺积极,办事却是百般推脱。
就像这个小区一样,当今社会许多地方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些城市的规划只管建高楼大厦,却不考虑绿地空间和居民的休闲需求。
有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员工的权益,加班加点不给加班费,工作环境又差。
这都是因为没有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如果想要构建和谐社会,那就必须得以人为本。
就拿幸福小区来说,后来换了一批有想法的业主委员会成员,他们知道大家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十分强烈。
于是和物业沟通,要求首先要把道路平一平,给老人们在树下腾出块空地,摆上长椅和石桌,专供大家休闲娱乐。
物业一开始还不太乐意,业主委员会就拿着征集来的绝大多数居民的签字意见找物业理论,物业一看民意不可违,只得照办。
从那以后啊,小区里的气氛变好了不少。
老人孩子摔倒的事极少发生,孟大爷也可以每天开开心心下棋了。
所以啊,整个社会也是如此,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企业管理,方方面面如果都能够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考虑人的舒适、人的权益等,和谐社会就能逐渐构建起来,人们也会像幸福小区里的居民一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多元与包容:现代社会的活力之源》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一条小街上,有个特别的角落,那里有一家小小的餐厅,这家餐厅叫“聚味居”,它简直就像是一个小联合国。
餐厅老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叫老王。
调研报告(坚持以人为本__构建和谐社会)
![调研报告(坚持以人为本__构建和谐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50d8b6f1bd64783e08122b57.png)
调研报告(坚持以人为本__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理念,对于我们城管执法部门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理念,要求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是一种高水平、严要求的执法,对城管执法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城管执法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城管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执法方式、手段与行政执法任务及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宣传教育不深入、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水平不够高等问题,难以达到日益提升的城市管理工作要求,影响了群众对城管执法队伍的认知度。
因此,我中队把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作为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调研课题。
通过近半个月的走访暗访、调查问卷、个别谈话、座谈讨论,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亲民、文明、和谐”执法理念,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形成报告如下。
一、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近两年来,在局和大队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中队城管执法工作正逐步向规范化轨道迈进。
但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现有法律对工作保障滞后,职能和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等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执法依据不足,法律法规保障不到位。
虽然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城市管理缺乏一部高效、规范的管理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给集中执法以强有力的支撑,因此给我们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造成了执法难的尴尬局面。
例如《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但省条例中所有管理处罚依据的城市容貌标准至今未出台,对各级责任主体的责任不明确。
二是市场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违章占道经营现象与依法整治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我县创建省卫生城市中较为突出。
2020国考申论优秀范文:天地之性 人为贵
![2020国考申论优秀范文:天地之性 人为贵](https://img.taocdn.com/s3/m/e707508c4693daef5ff73d29.png)
国考申论优秀范文:天地之性人为贵——坚持以民为本理念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刘杨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够平衡公共资源分配,还能合理布局城乡空间发展,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
然而推进过程中却面临巨大挑战:有的存在唯GDP论政绩观,有的不惜损害人民权益,还有的地方以破坏文脉根源为代价......凡此种种都折射出城镇化工作没有坚持以民为本。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就告诉我们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推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要保住记忆中的“乡愁”。
“一脉问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从古至今能延续不绝的只有文化的传承。
然而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传统文脉支离破碎的现象: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青城镇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令人扼腕叹息;被称为“活着的艺术”的山西剪纸文化在商业合作的巨大冲击下,导致手工剪纸难以为继,让人惋惜;被誉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的报京大寨,由于城镇化加速推进,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空心村”,导致传统建筑无人维护、传统文化无人继承,更是令人痛心疾首。
可见“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是有意无意中破坏传统文化根脉的“罪魁祸首”。
鉴于此,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更好的保护民俗文化,留住文脉根源。
坚持以人为本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权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可见必须把维护人民权益摆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仍然存在忽视和损害人民权益的现象:有的把城镇化等同于“数字化”政绩,有的干部仍然存在“拍脑袋决策”的现象,还有的以牺牲当地百姓的生活环境换取GDP......这与忽视人民权益不无关系。
往小了说,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往大了说,必然影响到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往深了说,抹黑降低政府的光辉形象和公信力;往远了说,影响到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
![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https://img.taocdn.com/s3/m/29ecaf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9.png)
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我国推行“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理念,在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以人为本的内涵、意义、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阐述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
以人为本,是指国家治理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
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是国家责任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
以人为本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起首,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设者、进步的根本力气,只有将人民摆在中心位置,尊重人民的主体权利,才能真正凝聚人民的力气,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推行。
其次,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全面进步。
国家治理需要关注人民的物质条件、精神需求、知识水对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为人民提供公正、合理的进步机会,创设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使人民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和幸福。
再次,以人为本照顾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家治理要关注人民的实际利益,为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要保障人民的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要营建充盈机遇和期望的社会环境,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理念在我国得以广泛提议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国家治理更加民主、法治、科学,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我国已经确立了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政策和制度,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坚持正确政绩观等,不息提升国家治理的效能。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使国家治理更加重视民生需求和问题解决。
我国乐观推行重大改革举措,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照顾的突出问题,如深化教育改革、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打击腐败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切实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当然,以人为本的国家治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人民的多样化需求和利益冲突的增加,对国家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人民对治理的参与度和满足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600字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378ee5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f.png)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600字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概念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实现社会善治,就是一种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而人们正是这种和谐的根本保证。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政策和治理的利用效率,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有基本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实现领导和被领导者的平等依法治国。
其次,加强社会教育,推广社会正义意识,让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充分的机会发展,建立公平竞争、劳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修养,为学习科学文化和实践劳动提供必要的环境。
最后,要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努力改善社会贫富差距,实行有序的社会管理,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得到社会的有效保护,改善社会状况,消除社会腐败。
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政策,健全法律法规,增强社会秩序,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
从各方面看,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是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只有全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完善人权保障机制,提高人民素质,有效实施社会善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应对挑战,推动社会进步。
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
![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https://img.taocdn.com/s3/m/fc5e7e4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c.png)
申论范文大全:与人为善,和谐共处1500字与人为善,和谐共处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的交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人为善,和谐共处是我们应该践行的基本原则,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都需要我们展现出友善、宽容和善解人意的品质。
首先,与人为善可以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起点和归宿,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与人为善就是要尊重家庭成员的意愿和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随意冲突或指责。
在家庭中,要温和待人,尽力去理解和包容亲人们的缺点和不足,用爱和关怀去填充彼此的生活,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其次,与人为善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学校氛围。
学校是一个集体,每个学生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与人为善就是要在学校中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的差异,不歧视、不欺负任何一个同学。
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其他同学,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在学校中,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和公益事业,与他人一起奉献爱心,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校园。
再次,与人为善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是有助于人们生活幸福的社会。
与人为善就是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社会中,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在面对社会矛盾和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对话和沟通解决问题,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然而,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迎合他人的意见和需求,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量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在与人为善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坚守原则,不妥协自己的价值观和底线。
与人为善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还能培养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与人为善,和谐共处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观念,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原则。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我们都需要尊重他人、宽容善良、关心帮助他人,营造出一个和谐、友善的环境。
2023国考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
![2023国考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https://img.taocdn.com/s3/m/9ec6220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3.png)
2023国考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2023国考申论范文:以人为本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关键之举。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应成为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不仅是国家治理的方针,更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国家治理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
首先,以人为本体现了对人民的尊重和关怀。
国家治理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国家的基石。
以人为本将人民的利益和需求置于首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的贯彻,体现了政府对人民权益的保障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实现了治理过程中的民主、公平和正义。
其次,以人为本是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表现。
社会在不断变化,人民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国家治理从“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预防”,通过预测和分析社会问题,提前研究解决方案,积极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
只有主动适应人民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第三,以人为本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人们期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而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的现象。
国家治理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公正的机会和平等的权利,使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只有实现以人为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提升治理效能。
有效的治理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民众的参与和治理的透明度,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融入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民意,形成共治共建的局面。
人民对于治理是有智慧和智慧的,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的发展。
最后,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能力建设。
政府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服务和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行职责。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https://img.taocdn.com/s3/m/4ce5b35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0.png)
申论热点: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近年来,我国的社会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实现社会善治,需要以人为本。
只有在以人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下,才能使社会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
如何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首先,要以中心制度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居民自治水平。
居民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心制度的引领下,各社区应进一步加强居委会建设,完善社区治理机制。
通过居民议事会、居民代表会等形式,让居民在治理过程中参与决策、发言,使其成为真正的自治组织。
只有这样,才能使居民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和监督,发挥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其次,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党员干部“三服务”意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对党员干部服务社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督促其认真履行服务职责,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在实现社会善治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第三、要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权益。
公共服务在实现社会善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公共服务设置。
同时,逐步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在看病就诊、教育、安全等方面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从而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利益。
最后,要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善治的重要保障。
必须切实抓好道德建设,修身立德,从自身做起。
加强家庭、学校、社区等基础单位的道德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素养,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心中。
总之,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善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需要在中心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加强,不断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实现社会善治需要不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健全的法治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
谐之基
【背景材料】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
本原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世纪我国进入矛盾的凸显期,种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和威胁。
无论是台风、洪涝、干旱、地震自然灾害,还是火灾、交通事故、化学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都给人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了威胁。
近年来,抗击汶川地震、
应对甲型流感、处置矿难、查处黑砖窑和“三鹿”问题奶粉等事件,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各级政府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
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各
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必然选择,更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
要内容。
【习题】
阅读以上材料,从当前实际出发,围绕“以人为本”这个话题,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理解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字数很多于800字。
【范文】
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受经济领域
矛盾尖锐化和各种观点交错影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
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中国有
句古话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
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
拥护和支持。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本。
近
年来,频频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政府侵犯了人
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相对应的补偿机制予以补充。
导致在群众不满
的情况下,被一些非法分子肆意操纵,借机制造事端。
所以,各级政
府必须要注重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利益协调。
禁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惩治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
增强
与民交流,密切联系群众。
即时向群众发布政府真实信息,防止因为
造谣信息传播最终引起群众对政府误会的事件发生。
此外政府更要深
入基层,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他们的诉求,积极回应他们
的问题。
杜绝领导干部在遇到社会群体事件时,随意动用暴力机关,
暴力镇压群众的*。
在处理不善的群体性事件中,领导干部不注重与民
沟通解释,而是一味动用暴力,最终导致处理失当。
《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能够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如何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孟子说,让百
姓安居乐业而成就大业,是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攻破的。
当前在依法治
国的要求下,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核心不变,就能保证国家的安定,社
会的和谐。
■范文精讲
■ 点睛论点
文章由群体性事件、《尚书》和唐太宗的名言警句点明文章的总
论点,即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文章下文提出三个分论点,分别从服务理念、维护人民利益、执政方式方法三方面实行论述,既
体现了作者考虑问题的全面细致,又能具体入微地指导实际工作;既
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性。
■ 文章点评
题目没有规定文章题目,采取开放式的命题方式,考生能够自由
发挥自己所擅长知识领域的优势,以使自己的水平得以充分发挥。
本
文的立意是“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重点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理论和“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
而“以人为本”是当前中央政
府重点提倡的,这样立意有利于体现出考生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引
起阅卷人的注意。
文章以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开篇,引出“以人为本”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突显出“以人为本”和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性。
从而引出后面文章的总论点——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下文写作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