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两小儿辩日》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洛阳伊滨区诸葛镇司马小学张秀丽
10.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以“辩”为眼,初识“辩日”。
1、板书“辩”字,学生组词。
争辩辩论辩斗辩驳等
2、出示课件图片,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辩斗”的人是谁?辩斗的话题是什么?
3、适时补充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明确目标,回顾方法。
讲述:这是一篇文言文,之前学习《夸父逐日》时我们总结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谁来说一下?出示课件
1、读通全文
2、读懂意思
3、明晰道理
三、检查预习,读通全文。
1、指名朗读
2、正音;
孰为汝多知乎
3、听范读,注意断句、停顿。
4、学生试着练习读
5、同桌互读,评价。
6、齐读
四、深入理解,读懂意思。
1、提出学习要求:
讲述:课文你们读得真好,现在看书,结合书下注释和你自己查阅的资料,想想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总结方法: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这些句子的意思的?
学生:交流方法。(如结合课后注释,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有知识、多读等。)
4、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谁来帮帮他?(让学生知识资源互补。)
(学生回答时,教师课件出示“车盖”、“盘盂”图片、“汤”的拓展词语“赴汤蹈火”)
5、增加难度、讲述故事。
五、品读课文,明晰道理。
1、听师读,生找关键句。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生动。而这么生动的故事。我们的古人用简短精悍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我们中国的古文是多么的富有魅力。老师也想来读一读,既然辩斗的话题是“日”,那么现在,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划,找出文中写到“日”的句子。
2、师生交流,共议辩斗观点理由。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日始出日中
一儿(观点)
(理由)
一儿(观点)
(理由)
3、师讲述,指导学生辩斗。
讲述:怎么才是辩斗呢?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持一个观点,另一个人非和你对着干,你说东,他非说西,你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呀?假设你和同桌就是文中的两小儿,你们也来辩一辩,放开声音,把这辩斗的味儿读出来。
4、同桌互辩并展示。
5、师评价:他们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撑观点,讲起话来自然理直气壮,胸有成竹。这真是一场的辩斗啊!
(激烈精彩引人入胜针锋相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6、多种角度,升华辩斗。
师:两小儿这一辩,辩出了什么?(辩出了两小儿的童真,辩出了他
们的观点和思想,辩出了他们的善于思考,辩出了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疑惑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辩出了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六、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假如你在场,你支持谁呢?为什么?你能解释两小儿的问题吗?
2、指名学生解释或课件解释。
七、客观公正、评价人物。
1、师引导:孔子被尊称为圣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
何其高大,可是面对两个小儿关于太阳远近的辩论,竟然“不能决”
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2、学生从多方面评价。
3、小结。
八、板书设计:
10. 两小儿辩日
日始出日中
一儿近远
大(车盖)小(盘盂)孔子一儿远近不能决也
凉(苍苍凉凉)热(探汤)
《两小儿辩日》课后反思
围绕着高效课堂,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环节的精心设计
虽然这是一篇文言文,但我仍然精心设计了主线,围绕着“这是一场怎样的辩斗?”展开学习,使本课的环节清晰,教师易于把握,学生印象深刻。开课从“辩”字导入,为下文理解课文做铺垫。这个导入虽然没有什么花架子,却语文味十足,既检测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有效地将焦点聚焦到本课的重点上。
中间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以“这是一场_______的辩斗”串联,边理解课文,边引导学生得出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辩斗,这是一场针锋相对的辩斗,这是一场有理有据的辩斗。这样层层深入,既梳理了课文内容,又始终围绕主线进行,形散神不散。
最后水到渠成的引导学生总结,这场辩斗,辩出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多元化的解读教材
这篇文章故事虽短小,但蕴含的道理不少。除了两小儿活泼可爱,孔子实事求是的人物评价外,还关注了“宇宙无限,知识无限,学无止境”“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而这些道理的得出都是通过深入的文本学习,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自悟得出来的。尊重了学生多元化的知识体验,也使教材的意义得到了拓展,使德育渗透在本课的学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多种方法的朗读指导
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本课教师我采取多种方法常设情境,指导朗读。有指名读、听录音、齐读、辩论读、检查读等等,联系生活体验,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模仿古人吟咏的样子来有滋有味地读。通过这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古文的语言特点,积累语言,从而热爱古代灿烂的文化。
1、教师范读,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有样学样,体味朗读的韵味。因为小学生
模仿力较强,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精彩的范读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地传达出来”。本课老师的范读语言清晰,委婉悦耳,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点燃了学生的趣,活跃了学生的思,发展了学生的智,给人以美的熏陶,学的榜样。
2、读后点拨。把朗读指导与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边读边评,以评促读,在读与评中培养语感,提高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与领悟。在评价中,还做到了对语气、语调和语速不露痕迹的点拨,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做到教学无痕。
3、角色表演渗透朗读指导。课文很短,如果只是反复的指导朗读,必定非常枯燥,而教师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让他们演一演,参加表演的同学大胆创新,“添油加醋”,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他们对文言的感悟力,既锻炼了学生朗读能力,又实现了全员参与的目标。尤其在表演中,学生把自己置于两个小孩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参与辩斗,自然而然地就注意到了语气、语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