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及折旧管理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第一篇: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2013年可谓预算会计改革年。
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均自1月1日起实施。
此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关于“固定资产”要素的变动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了调整,即把“房屋和建筑物”调整为“房屋及构筑物”、把“一般设备”调整为“通用设备”、把“图书”调整为“图书、档案”、把“其他固定资产”调整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二是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即通用设备由500元提高到1 000元、专用设备从800元提高到1 500元;三是把“固定基金”修订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四是引入“折旧”因素;五是明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六是每月末把“基建账”数据纳入大账核算;七是明确了盘盈固定资产计价的方式方法,即依次计价的标准为:重置完全价值、按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及名义金额等。
调整后的“固定资产”账户的核算内容更能体现财政改革和业务处理的需要。
正是由于“固定资产”变化较大,就需要我们及时把握这些变化,及时进行会计处理。
其中,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就在于适应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需要,而形式上却采取了“虚提”的方式,即计提的折旧额不直接计入“支出或费用”,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本文拟就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年初“固定资产”要素新旧制度的衔接方法年初,适用新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根据新的固定资产标准对现有固定资产逐项进行重分类,并做账项调整。
新制度规定:凡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均列入“存货”管理,并要求各单位重新确定固定资产目录。
据此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按照新制度规定的标准转为存货。
转账时,应当根据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及其明细账进行分析调整。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异同点分析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异同点分析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统一部署和管理的事业单位,受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国有资产补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在中国,事业单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其会计制度进行了多次的改革。
其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规定也是有所不同的。
新旧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有何异同点呢?下面笔者将对比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经营活动而购置并自用的,形态保持相对稳定的物品和设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其使用寿命超过一年,原价超过(包括)5000元的,不易消耗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资产:用于出租或者赁赁给他人;用于经营租赁业务的;用于生产经营或经营管理。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计提折旧在新旧会计制度上均有所不同。
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是以使用寿命法为主,不同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折旧年限,按照这个标准计提折旧。
以一批电脑设备为例,如果其使用寿命为5年,则每年的折旧率为100%/5=20%。
新会计制度要求,固定资产在购置后应按照其原值进行登记。
在每一个计提的折旧年度,根据折旧率计提相应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资产的账面价值,来准确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
而在旧会计制度中,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是以年限平均法为主。
年限平均法从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时候,会将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与预计使用年限相除,以此来得到每一年的折旧额度,也就是所谓的满年折旧。
在旧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在购置后首先要进行折旧摊销,然后按成本进行上账,以此来记录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新旧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处理也有所不同。
在新会计制度中,折旧是连续的,资产账面价值不断地减少,反映了资产逐渐老化和磨损。
而旧会计制度中,折旧是平均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折旧后并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无法很好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化。
新旧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以下是这些变化的详细说明。
首先,根据新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更加规范和透明。
以前的制度中,事业单位往往没有具体的折旧政策和程序,导致折旧计提不规范,折旧资金使用不透明。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制定详细的折旧政策和程序,并定期公布折旧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折旧计提和使用的透明度。
其次,新制度下的会计处理要求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并根据这些参数计算折旧金额。
以前的制度中,事业单位往往根据实际情况随意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导致不同单位之间的折旧计提差异很大。
新制度通过统一的参数,确保不同事业单位之间的折旧计提更加公平和合理。
再次,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即按固定资产的原值、使用寿命和残值率计算每年的折旧金额。
以前的制度中,事业单位可以选择直线法或净残值法计提折旧,导致折旧计提方法不统一、新制度统一折旧计提方法,简化了会计处理。
此外,新制度下的会计处理要求事业单位将折旧资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更新。
以前的制度中,事业单位可以任意使用折旧资金,导致不少单位将折旧资金用于其他用途。
新制度通过明确折旧资金的用途,确保折旧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最后,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
以前的制度中,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工作不够规范和严谨,导致固定资产清查不准确,资产损失较大。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确保资产登记、盘点和账实相符。
总之,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更加规范、透明和合理,确保了折旧计提的公平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这些变化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财务稳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的分析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的分析揭玉珍摘要:为了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行为,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公共机构会计制度,明确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纳入财务制度。
本文基于新的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一、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存在的问题(一)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不明确财政部新颁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变了过去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核算,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不明确,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出台后引起了对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的分歧。
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特定的固定资产会贬值的处理方法尚不明确。
在会计准则中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但由于对项目整理进行计提折旧时的特殊性,这几种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
固定资产可以精确地确定其价值,并且固定资产的保值率并不难计算,用直线法建立固定资产保值率,管理行政部门的固定资产在政策形势的影响下在计算过程中会有偏差。
(二)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尚未完善,有效执行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需要强制性制度的要求下,建立一个与行业互补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解决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制度中存在的漏洞。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会存在丢失现象,所以在做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时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很容易忽视一些市值较低的固定资产,因此使用分离执行,避免税款征收与使用集中在同一国家机关手里,造成税收使用违法操作,不遵守程序的问题。
我国法律文件对程序设定了严格的程序,利于实现法治建设。
在传统税法理念看来,企业是行政机关的附属部门,认为企业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对企业的管理是主仆式管理,这种观念使得官僚意识深入机关职员内心,企业无奈妥协依附于政府机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法治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政府会计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其中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之一,其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要求、困难与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事业单位应当进行全面核算,准备完整的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
对于固定资产来说,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包括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原值、折旧情况等信息。
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严格的程序和流程来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和处置,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了事业单位应当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要求更加严格和全面。
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
由于固定资产数量大、种类繁多,事业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开展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
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岗位,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全面核算和管理。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过程中还面临着信息化水平低、人力资源短缺、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给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事业单位不能回避,而是要积极应对,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探讨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
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流逝和技术进步等原因而逐渐失去使用价值的过程,它是会计上对固定资产进行费用摊销的一种方法。
折旧是指按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性、物理性和技术性的耗损,按一定的依据和方法,在一定的期限内摊销数额。
在过去的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主要以“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为主要方法。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会计处理要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改变,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变化。
1. 折旧政策的变化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将更加注重科学合理和公正公平。
折旧政策将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残值的评估,以更准确地折算出固定资产的递减价值。
折旧政策将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技术变化,以更科学地确定折旧的年限和数额。
折旧政策将更加注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维护,以更合理地确定折旧的期间和方法。
2. 折旧计提的灵活性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将更加注重公正公平和合理有效。
折旧政策将更加注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更贴近实际状况和反映经营成果。
折旧政策将更加注重会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以更利于管理决策和监督审计。
折旧政策将更加注重会计监管的规范性和依法性,以更有力地约束行为规范和保障公共利益。
1.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将更加依赖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2023年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2023年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一、背景2023年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旨在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运用,提高资产的效益和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撑。
二、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的规定1. 记账方法(1)固定资产应按照其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包括购置成本、直接开支和预计的清理费用等。
(2)在资产建成之前发生的已确认的借款利息及其他资金费用,应作为资本化利息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3)资产盘存中未扣除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的,应在固定资产原值中扣减。
2. 评估方法(1)对于取得的土地,采用权属确认方式核算,不采用其他评估方法。
(2)对于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物质固定资产,应采用市场价格评估方法,并定期进行评估。
(3)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应根据其可信度确定使用年限,同时应对无形资产进行定期评估。
3. 折旧期限(1)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应根据实际使用期限和评估结果确定。
(2)固定资产的初次计提折旧须在使用之日开始,并按照预计使用期限平均折旧计提。
(3)对于已达到折旧限额而仍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继续计提折旧,并在折旧准备金累计额超过固定资产原值时停止计提。
4. 固定资产清理(1)固定资产的清理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安排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固定资产清理后的资产价值应按照原值扣减方式进行处理。
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为更好地贯彻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固定资产档案(1)建立全面、准确的固定资产档案,明确资产名称、编号、型号、规格、存储地点、使用状况等信息。
(2)编制固定资产台账,并及时更新、核对资产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调配等环节符合监管要求。
(2)规范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制度,确保折旧计提的公正、准确。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处理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处理前言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及处理也有了更新和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及处理。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计量根据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是指预期在使用年限内用于生产、出租、出借或经营的资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新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计量方面规定了两种方法:1.成本模型。
所谓成本模型,是指以资产成本为基础,按照其预期有用寿命进行折旧,计量资产的方法。
2.市值模型。
所谓市值模型,是指按照市场价格计量资产,而不是按照其成本计量。
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量方面,一般采用成本模型进行计量。
资产的入账行政事业单位在入账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费用化、资本化标准。
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费用化标准更为严格,即只有完全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才能够进行资本化:–相关支出是固定资产的成本;–可能产生经济利益,即未来可以使企业现金流净额增加的利益。
2.资产成本的确定。
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代表着投资的总费用。
直接成本是指资产的原始成本,如购物开发费用、场地改造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资产相关的其他费用,如利息、租赁费用等。
资产的折旧摊销资产的折旧经常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应当符合企业的会计政策,但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折旧总额应当与资产原始价值相等;2.折旧应当在资产预期使用期内平均发生。
其中,资产的预期使用期由其预计使用年限决定。
在企业预测使用年限时,需要考虑直接使用与与其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年限。
资产的处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方面,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1.报废:当资产达到折旧年限时,可以选择对其进行报废或者出售。
在进行资产的报废时,需要注明资产的折旧年限和被报废的原因;2.减值:如果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对其进行减值。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长期使用和生产经营的资产,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财务运作。
本文将就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做一探讨。
1. 变更固定资产的分类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发生了一些变化。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第22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应当分为房屋及构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其他设备、文物和陈列品、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等项目。
这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需要审视自己的固定资产,对其进行重新分类,以符合新的会计制度要求。
2. 加强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披露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披露,包括对固定资产的详细登记记录,以及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进行披露。
这将增加事业单位的信息披露透明度,也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3.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资产评估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固定资产的评估,这意味着对于固定资产的价值要进行更加精确和全面的评估。
这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也意味着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估体系,以保证固定资产评估的公正和准确。
3.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1.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2.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登记和披露,这也意味着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也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水平。
4. 强化内部控制和监督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和监督,这也是事业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1. 引言1.1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质量和稳定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旨在加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各项会计核算和报告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项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通过规范固定资产的登记、评估、使用和处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和效益。
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也能够为事业单位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单位长期稳定运转和创新发展。
正确理解和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1. 更加规范的管理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加规范和严格的管理要求,包括固定资产清查、评估、折旧核算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2.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鼓励事业单位合理使用和保护固定资产,不仅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还要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
4. 推动资产信息化: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固定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2.2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1. 资产登记规范: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台账,确保资产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每一笔资产交易都应当有相应的凭证和记录,以便审计和监督。
2. 资产清查与盘点: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确保固定资产的全面、准确和安全。
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折旧(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折旧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折旧的概念、核算方法、政策调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折旧的概念折旧是指企业在使用资产过程中,由于自然磨损、技术进步等原因,使资产的价值逐渐减少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在事业单位,折旧同样适用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折旧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折旧对象:事业单位的折旧对象主要是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设备、车辆等。
2. 折旧原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磨损、技术进步、使用年限等因素。
3. 折旧目的:事业单位进行折旧核算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合理分配固定资产的成本,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折旧的核算方法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折旧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年限平均法:按照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将固定资产原值平均分摊到各个会计年度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使用年限。
2. 工作量法: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将固定资产原值分摊到各个会计年度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实际工作量 / 预计总工作量。
3. 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双倍,将其分摊到各个会计年度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预计净残值)× 2 / 预计使用年限。
4. 残值递减法: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递减的方式,将其分摊到各个会计年度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预计净残值)× 递减率。
三、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折旧的政策调整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折旧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折旧年限: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规定的折旧年限。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更加严格地管理固定资产,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精准和透明,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和稳健。
本文将从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概念、政策要求、核算方法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概念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长期使用并且产生经济利益的资产,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是指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保管、维修、报废等过程进行系统的监控和记录,以实现资产的精准管理和保值增值。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概念不仅包括对固定资产的量化核算,还要求对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进行实时跟踪,并提供相应的财务报告。
这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设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二、政策要求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程序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执行,要做好购置申请、评审、审批、登记等工作,确保每笔购置都经过合法程序。
2. 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要规范,建立健全的资产使用登记制度,与实际使用情况相符。
要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盘点,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增值管理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按照确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核算,避免“漏折旧”和“虚增值”等情况的发生。
4. 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要做到定期、及时、专业,确保资产长期有效使用。
5. 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要依法依规,进行报废审批、评估和清理工作,确保报废资产及时出清。
6. 固定资产的资产清查工作要规范进行,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详实的核实和盘点,确保资产账实相符。
以上政策要求,需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讨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壮大,其固定资产规模也日益增加。
而固定资产的折旧一直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出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意义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其经济效益逐渐消耗或者超过其经济效益期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在特定会计期间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的合理性,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其原始成本逐年转移到损益表的一种费用核算方法。
折旧是企业会计中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意义在于:在企业内部反映出固定资产被使用、消耗和递减的过程,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折旧费用的计提也可以减轻收入确认期间的会计成本,维护资产的完整性,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
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明确的分类和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资产的性质、用途和数量等特征,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将不同分类的固定资产进行独立核算。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对固定资产的损耗进行合理的计提折旧,并应当根据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按照一定比例计提折旧费用。
新政府会计准则还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对资产的残值进行合理计算,并在资产的折旧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针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要求,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具体实施方法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贯彻新政府会计准则,提高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1. 直线法直线法是最常见的折旧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在整个使用寿命内按照相同的折旧额度来计提折旧。
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为:年折旧额=(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直线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且折旧费用具有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地衡量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但直线法也存在着缺点,即不能充分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对资产的经济效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低估。
2023年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23年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2023年新会计制度将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本文旨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合理管理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分类管理2023年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提出了不同分类资产的管理要求。
在新制度下,固定资产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不动产投资物不动产投资物是指事业单位所持有的用于生产经营、出租出借、管理和为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不动产。
这些资产在新制度下全部按照成本计量,如果资产价值下降,必须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减值处理。
同时,不动产投资物需要进行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隐患。
(二)生产性固定资产生产性固定资产是指能够持久使用并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固定资产。
例如,厂房、设备等。
相较于不动产投资物,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折旧期限更短,新会计制度要求按照实际使用寿命进行折旧,并在固定资产年度报告中明确折旧期限和方法。
(三)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事业单位是为获得租金收入和预期增值而持有的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和土地。
会计核算上,投资性房地产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算,并根据变动情况进行减值处理。
合理分类管理固定资产将有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了解自身资产状况,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的变化和损耗,防范损失风险。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处理2023年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更加严格、透明的核算处理。
具体提出:(一)建立明细账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并将全年增加、减少、变动等资产情况纳入全年总账,保证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准确、完整。
(二)不良资产的处理不良资产是指由于计量方式、资产估值等原因,导致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或账面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资产。
在新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及时调整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参照会计准则进行减值处理。
(三)资产检验事业单位需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以保证固定资产能够正常工作、有效发挥作用。
同时,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并进行积极管理、维护和保养,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讨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探讨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将受到新的影响。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资产,其折旧方法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
本文将围绕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展开探讨。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要求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政府会计准则强调了对折旧方法的选择和合理性要求。
新政府会计准则要求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动等因素,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并应当在会计政策中明确折旧方法的选择原则和折旧率的确定方法。
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当与其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即使选择直线法、年限法或双倍余额法等折旧方法,也应当考虑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更加注重实际情况和合理性,不能随意选取折旧方法,以免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二、直线法折旧方法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的应用直线法是一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其特点是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是固定的。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直线法折旧方法仍然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折旧方法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直线法折旧方法通常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较长,价值变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
对于这类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折旧方法可以使折旧额更加稳定和平均,符合资产的使用状况。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在选择直线法折旧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当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率,这将直接影响到直线法折旧额的计算;事业单位应当坚持使用直线法折旧方法的一贯性原则,即使在资产价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也应当尽量维持折旧额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分析
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分析引言: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需的长期资产,是其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础。
为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新制度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
一、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新制度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了规定,这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影响。
原先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法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和使用效益。
新制度下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使财务报表更加准确,为决策提供更有力的参考。
新制度下的折旧计提,侧重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将更加科学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耗损和衰退程度。
这有助于事业单位及时评估固定资产的价值,并对其进行维护、更新和更新,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善了资产计量、收入确认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制度。
这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基础。
二、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影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重要的非流动资产,其计提折旧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从资产方面来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额将减少,固定资产净值将降低。
这将减少事业单位的资本量和净资产额,对事业单位的经营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方面来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后,将减少事业单位的负债总额,净资产将减少。
这将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率下降,所有者权益比例提高,从而增强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从财务成果方面来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使事业单位的折旧费用增加,业务成本增加。
这将使事业单位的营业利润减少,净利润减少。
事业单位在决策和经营方面要合理利用固定资产,减少折旧费用,在降低营业成本的情况下增加盈利能力。
结论: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表现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财务状况的变化和财务分析的提升三个方面。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影响摘要:自从2007年实行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事业单位在执行会计准则时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新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做出新的调整和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变动是对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做出了新的规定。
本文主要阐述新的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原因及两种基本方法,分析和探讨新会计准则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造成何种一些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2007年出台,并在2013年得到全面执行,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核算水平和准确。
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做出了改进。
一、计提折旧的原因(一)基于会计计量准确性要求之前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采用历史成本法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会计处理,并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这种以历史成本计量固定资产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无法有效的反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价值,无法反应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损耗造成的资产价值减少,更无法通过会计核算在账面上得以体现。
伴随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对会计处理的重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的日益变得十分必要,以满足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需要。
不仅如此,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情况,一遍及时补充固定资产,不妨碍公司对固定资产的使用。
(二)基于会计工作发展要求会计制度的制定和确立,由于对会计工作认识和了解的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些局限性和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最新颁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对原有旧制度的改进和调整。
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原有的旧制度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的要求。
因此,最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基于事业单位发展需要,而且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奠定了坚固的基础,通过会计制度的规范,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初探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初探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给会计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为此,本文将对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长期持有、使用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的,具有形体的、耐用的生产资料的总称,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家具、仪器、设备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产,是企业实施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其使用寿命和折旧方式的不同,分为折旧资产和不予折旧资产。
折旧资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使用、过期、磨损、技术更新或自然力的作用而逐渐丧失使用价值的那部分固定资产。
而不予折旧资产则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其价值仍保持不变或提高不应当继续提取折旧。
在过去,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存在较大的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
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对折旧方法和折旧额的计算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主观性。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不一,折旧方法的选择和计算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根据新政府会计准则,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当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直线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折旧计提方法,其计提标准是按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其残值,再将所得的净值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平均分摊到每一年。
该方法计提的折旧额相对较为稳定,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财务计划和资产管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率进行折旧计提也是符合新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
对于建筑物这类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适当提高折旧率以反映其长期使用的实际情况;对于机器设备这类易损耗的固定资产,应当适当增加折旧准备,以保障事业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及折旧管理
作者:韦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8期
摘要:旧的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其帐务处理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价值的损耗,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失真。
本文用叙述和举例的方式说明事业单位提取折旧的方法及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政策;方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209-01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分摊,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组织,会计制度多采取收付实现制。
根据原会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从购入到报废的整个期间都只反映原值,不计提折旧。
它不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损耗,从而导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失真。
根据财政部关于《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2013年度全面核查其原价、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并对这些固定资产补提折旧,自2014年1月1日起对这些固定资产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月计提折旧。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范围。
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除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和档案、名义金额计量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均计提折旧。
提高了计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标准:即通用设备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
(二)考虑影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一是原始价值:在使用寿命一定的情况下,其数值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计提折旧额的多少。
二是使用年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
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需注意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三)遵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政策。
计提折旧的政策主要有:一是按月提取:当月增加的从下月起提,当月减少的从下月起不提;二是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应当继续使用,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三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资产一致的政策计提折旧;四是发生后续支出致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延长的,需重新计算折旧额。
(四)掌握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额为其成本,一般应采取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1.年限平均法:(1)每年应计提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1)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总工作量(2)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五)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核查计价注意事项
部分事业单位资产种类繁多、专用性强,管理比较松散,根据估算结果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资产核查时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计价过程予以全程监督。
(六)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启用日期和使用科室等相关资料并不十分完善,因此就需要查找历史资料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期初数据整理工作,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并根据以前固定资产台账上记录的启用日期计算应计提的累计折旧。
把原来的“固定基金”修订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并引入“折旧”因素;对达不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为:借“存货——种类(或规格、报告地点)”、贷“固定资产——类别(或项目、使用部门)”,同时,借“固定基金”、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例如:某事业单位2012年1月购入单位价值为900元的打印机一台。
当年的帐务处理为:
借:事业支出——类别900
贷:银行存款900
同时,借:固定资产——打印机900
贷:固定基金900
按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处理即:
借:存货——打印机900
贷:固定资产——类别900
借:固定基金9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900、
对于达到新标准的固定资产的帐务处理为:借“固定基金——类别”、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
例如:某事业单位2012年1月购入单位价值为1800元打印机一台。
当年的帐务处理为:借:事业支出——类别1800
贷:银行存款1800
同时,借:固定资产——打印机1800
贷:固定基金1800
按照新的单位会计制度来处理即:
借:固定基金18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1800
同时,要把以前年度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次性提足。
假如电子设备使用平均年限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3年,若在2013年12月31日记帐时已使用两年则: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1200
贷:累计折旧——打印机1200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适同购入,按月提取折旧。
例如:某事业单位以融资租入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为40000~,分四期付清,每期支付租金10000元。
发生运杂费、安装费1500元,已通过银行付讫。
按照制度规定,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融资租入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41500
贷:其他应付款40000
银行存款1500
借:事业支出1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融资租入固定基金10000
借:其他应付款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自下月起提第一期折旧: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融资租入固定基金1000
贷:累计折旧100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EB/OL].2013-1-10.
[2]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