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热点题型7 框图推断型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突破口分类例析

2018年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突破口分类例析

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突破口分类例析框图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是近年来中考必考的热点题型.在近年来各地中考中,框图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越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等能力,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而框图推断题的难点就是在于如何寻找推断的突破口,下面以中考化学试题为例,略谈一下框图推断题的突破口.一、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例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图中“一”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1)D的化学式.(2)C→D是化学方程式,说明反应能够发生的理由.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方程式,其微观实质是.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C的水溶液呈蓝色,因此C是可溶性铜盐; D是一种红色固体,B→D 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推出: D是铁锈(主要成分Fe2O3 ) , B是铁; A能够和铁反应,且能够转化为铜盐,因此A是酸,C和E可以相互转化,C是可溶性铜盐,则E应该属于碱.(1)D是铁锈的成分,化学式为Fe2O3(或Fe2O3·x H2O)(2)C→D的反应可以是可溶性铜盐和可溶性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的反应,碱与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碱和盐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可以是B 和C 的反应,也可以是B 和A 的反应.答案:(1)Fe 2O 3(或Fe 2O 3·x H 2O )(2)CuSO 4 +2NaOH===Cu(OH)2↓+ Na 2SO 4反应物碱和盐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Fe+CuSO4===FeSO4+Cu(或Fe + H 2SO 4=== FeSO 4 + H 2↑)铁原子和铜离子转变成亚铁离子和铜原子(或铁原子转变成亚铁离子,氢离子转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小结 常见物质的颜色主要是:二、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例2.A 、B 、C 、D 、E 、F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 、C 组成元素相同,D 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分别写出E 、F 的化学式:E , F ;(2)写出A 和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1)D 为红色固体单质,故D 为铜;A 、C 组成元素相同,则A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B 是氧化△铜;根据C 与E 反应生成A ,可知E 是碳,D 和F 反应生成B ,可知F 是氧气.(2)A 和B 反应生成C 和D ,是CO 和CuO 反应生成Cu 和CO 2,反应条件是加热.答案: (1) C O 2 (2) CuO+CO=== Cu+CO 2小结 组成元素相同,或某两者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主要有:CO 和CO 2、H 2O 和H 2O 2、SO 2和SO 3 、Fe 3O 4和Fe 2O 3、CuO 和Cu 2O.三、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例3.A ~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 、B 、C 、D 、E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 俗称纯碱, F 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1)写出A 、D 、F 的化学式:A , D , F .(2)写出B 物质的一种用途 , C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和推断问题的能力.(1)C 是纯碱,纯碱是Na 2CO 3的俗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F 是H 2O;由于这六种物质中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由Na 2CO 3和H 2O 的化学式可以推知这种元素是O 元素.由于F 可以与A 相互转化,而A 中必须含有O 元素,则A 是O 2.由于C ( Na 2CO 3)与B 可以相互转化,且B 可以由A (O 2)转化,则符合这一条件的常见物质是CO 2,由于A 、B 、C 、D 、E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则D 、E 应是酸和碱,而E 能由F ( H 2O)转化,则最常见的是Ca(OH)2,Ca(OH)2属于碱,则D 属于酸,因为必须含有O 元素,则最常见的酸是H 2SO 4. ( 2 ) CO 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可以用做制冷剂、人工降雨剂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可以用作气肥.C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3)图中F转化为A涉及分解反应,A转化为F、F转化为E涉及化合反应,D、E、C之间的转化涉及复分解反应,所以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答案:(1)O2H2SO4H2O(2)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剂、气肥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Ca(OH)2+ Na2CO3===CaCO3↓+2NaOH(3)置换反应小结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的主要有: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是N2和CO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物质,气体有CO和H2,固体有C;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加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为碳酸盐;加碱产生使酚酞变红的(或紫色石蕊变蓝)气体的物质为铵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有BaSO4和AgCl.四、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例4.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为,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是反应.(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填化学式).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则B为氢氧化钙,E属于酸类,则E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此反应属于复分解(或中和)反应.(2)与硫酸反应的物质只有氢氧化钙和铁,根据图中与E(硫酸)相连的实线可推知,C为铁,而铁还能与氯化铜反应,由C与D的连线(实线)可推知,D为氯化铜,C与D的反应,即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3)A(二氧化碳)、E(硫酸)、D(氯化铜)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是H2SO4→CO2,如硫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水和二氧化碳,B(氢氧化钙)和C(铁)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答案:(1)H2SO4Ca ( OH ) 2+H2SO4===CaSO4+2H2O 复分解(或中和)(2)Fe+CuC12===FeC12+Cu (3)H2SO4CO2小结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的主要有:常用的灭火剂是CO2;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工业上常用于金属除锈的为盐酸和稀硫酸;人体胃液中用于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可用作生活调味品的是氯化钠;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常用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有氧化钙、氢氧化钠,液体物质有浓硫酸.五、以化学反应的特殊条件为突破口例5.已知铜绿[Cu2( OH )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G,H.(2)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特殊条件为突破口的推断题.Cu 2( OH )2CO 3受热分解可生成CuO 、H 2O 、CO 2,在三种生成物中,通电能分解生成两种气体的是H 2O ,故A 为H 2O.根据相关物质的元素组成可推知红色物质G 为Cu ,因B 与气体E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G ,可知B 为CuO, E 为H 2. 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浊,C 为CO 2 , H 为CaCO 3. C →气体F 的反应,应为CO 2与木炭(X )在高温下生成CO 的反应,F 为CO. B 与气体F 的反应,是CuO 与CO 的反应.C →H 的反应是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答案:(1) H 2O CuO Cu CaCO 3(2)CO 2+Ca( OH )2===CaCO 3↓+H 2O小结 以特殊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的主要有:可燃物燃烧时的反应条件大多数为“点燃”;水分解时的反应条件为“通电”;用氯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需用“催化剂”;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H 2,C 与金属氧化物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等.六、以化学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例6.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 为黑色固体,H 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l)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 H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 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3)写出D →F 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的推断题.A高温分解生成B和C,故A为碳酸钙,B为氧化钙,C为二氧化碳,B(氧化钙)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H是蓝色沉淀,H 为氢氧化铜,E为黑色粉末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L)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CaCO3, G为CuSO4, H为Cu(OH)2;(2)物质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会放出热量.(3)D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4)E为氧化铜,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答案:(1)CaCO3CuSO4Cu ( OH ) 2(2)放出(3)Ca ( OH)2+Na2CO3=== CaCO3↓+2NaOH△(4)CuO+CO===Cu+CO2小结以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的主要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的是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即白色固体的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或淡蓝色)火焰、CO、CH4;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的气体是H2色火焰的是硫;遇水变蓝的固体物质是无水CuSO4;通入CO或H2,或加入C,加热,由黑色变红色的物质是氧化铜.七、以化学反应的不同途径为突破口例7.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 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由D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不同途径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根据A是紫红色金属可以确定A是铜,A、B、C、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为难溶性碱,因此D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由于C能够和氢氧化铜相互转化,且C能够转化为铜,因此C是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等,因此由C转化为A可以是铁与硫酸铜等发生置换反应.(2)A 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A为氧化钙;A与水化合得B,B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是白色难溶固体,因此C是碳酸钙,由D转化为C是产生碳酸钙的反应,D中含有可溶性的Ca2 因此可以是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的反应,也可以是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答案:(1)Cu ( OH )2CuSO4+Fe===Cu+FeSO4(或CuC12+Zn===Cu+ZnCl2等)(2)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 CaC12+Na2CO3===CaCO3↓+2NaC1[或CO2+Ca(OH)2===CaCO3↓+H2O等]小结此类推断题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物质可以发生几种反应,几组物质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进而可分别化解之.八、综合性推断题例8.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红色金属单质,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D为黑色粉末,F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G为难溶性物质,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用化学式表示:D,G;(2)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典型特征以及各物质相互间的反应,并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推断.A 为红色金属单质,故A是铜;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B是二氧化碳;C、D为黑色粉末,故C和D为氧化铜和碳;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F是氢氧化钙;E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故G为硫酸钡,X是硫酸,C是氧化铜,D是碳;H 为难溶性蓝色物质,故H是氢氧化铜,I是硫酸钙.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1)C BaSO4(2) CuSO4+Ca( OH)===CaSO4+Cu(OH)2↓(3)C6H12O6+6O2===6CO2+6H2O小结在解决综合性推断题时,切忌把各种类型的方法分开使用,往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即题中可能存在多个突破口,几种方法必须齐头并进.有时也可用一种方法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用另一方法来检验推断的结果,这样的解答过程就具有了“双重保险”的功效.。

中考化学探究专题复习——推断题的解题技巧ppt课件

中考化学探究专题复习——推断题的解题技巧ppt课件
3.根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确定 其他相关物质。
4.将最终推出的结果代入原框图, 并检查能否符合题干的每一个要求。
根据答题要求进展解答
二、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
常见物质用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食盐
二氧化碳 氯化钠
盐酸 硫酸
盐酸
熟石灰
生石灰
铁粉 小苏打
酒精
碳酸钙
元素、物质之最
O O N2 C
金刚
石 H2 O
练习:167页 4 168页 7、8 〔1〕步骤①的操作称号是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
〔2〕由步骤②实验景象推知,甲班同窗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响物是_____〔写 化学式〕;
〔3〕由步骤④所得溶液参与氢氧化钠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4〕由步骤③产生的气体判别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写称号〕;综合步骤③④ 景象推理,固体中还能够含有的物质是_____〔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别固体是_____〔写化学式〕。
①甲+乙 B ②甲+丙 A
③A+D→C+B ④C+E→Cu(OH)2↓+NaCl
回答以下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乙 ;B 。
〔2〕反响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响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常见推断题类型及其解法
实验型推断题
第172页 7
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复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 液缸里。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窗进展了如下图的探求。请回答:
(1)B 的俗名是__________,C 的称号是__________。 (2)写出 D 遇到 A 后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该反响属于______反响。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PPT课件 人教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推断题PPT课件 人教版

淡黄色
绿色
S粉பைடு நூலகம்
Na2O2
Cu2(OH)2CO3 CuSO4· 5H2O KMnO4
蓝色
紫红色
1. 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2)沉淀颜色 Cu(OH)2 蓝色 红褐色 Fe(OH)3 白色 BaSO4、AgCl、Mg(OH)2、Al(OH) 、 3 MgCO3、BaCO3 、 CaCO3
1. 以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3. 以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10)不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 AgCl、BaSO4 (11)白色沉淀溶于酸而且有大量气泡产生: Ag2CO3、BaCO3、CaCO3、MgCO3等碳 酸盐
4.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突破口
(1)常见的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 H2O2、KClO3、KMnO4、H2O、CaCO3等
(3)溶液颜色 蓝色溶液: 含Cu2+的溶液 浅绿色溶液: 含Fe2+的溶液 黄色溶液:
含Fe3+的溶液 紫红色溶液:含MnO4—的溶液
2. 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
通电: 催化剂:
有O2参加的反应
电解H2O KClO3、H2O2分解制O2
高温:
CaCO3分解;C还原CuO;
C或 CO与 Fe2O3反应
3. 以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CO2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____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 CO/H2 ,固体是_______ 体是________ 。 C 空气 ,燃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____ O2 ,使火焰熄灭的气体是 烧得更旺的气体是____ CO 2或____ ___ N2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 O2。 H2O 。 (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是______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部分 热点题型7 框图推断型课件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2部分 热点题型7 框图推断型课件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CuSO4+2NaOH===Cu(OH)2↓+Na2SO4
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寻考法】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 酸与碱的反应等。意在考查金属、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2/9/2021
E、G、F
第七页,共四十三页。
【寻考法】 【探解法】
近十年来,河北中考第31题均为框图推断题,其难度在整个 化学卷面上属于最难题之一。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一氧化 碳的还原性(与A、C反应),以及金属的置换反应(E、G、F的 转变关系),意在考查一氧化碳和金属的还原性及金属活动性 顺序。 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题给信息:“A、B、C、D都是氧化物, E、F、G都是金属”,由此可知A转变为E,需要B作还原剂, 则B应该是一氧化碳,再根据E、F、G的转变关系以及A、G 为红色可知,A是氧化铁,E是铁,G是铜,F可能是银,剩 下的就很容易推知,C是氧化铜,D是二氧化碳。
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 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tiáojiàn)已略去。
12/9/2021
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tiáojiàn)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_____C_,O2H________。Cu
(2)实验室常用E制取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的化学式为_______,D的化学式为分__解__(_f_ēn_j_iě;)反应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N式H为3 ____________________C_O__2_____,其实际应用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框图推断题课件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题型突破(五)框图推断题课件
盐溶液 __F_e_S_O_4__、__F_e_C_l_2__等亚
铁盐溶液 _F_e_2_(_S_O_4)_3、___F_e_C_l_3_等铁 盐溶液
题型解读
河北题型探究
题型突破(五) 框图推断题 (续表)
沉淀特 蓝色沉淀
____C_u_(_OH_)_2___
征及颜

红褐色沉淀
_____Fe_(_O_H)_3___
题型突破(五) 框图推断题
题型突破(五) 框图推断题
题型解读
1.框图推断题的特点: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含量大、 知识联系紧密、知识覆盖面广等,是一种既考查知识,又考查 能力的综合题目,是近几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的保留题型。
2.一般解题策略 (1)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把题目的关键信息标注在题中。然 后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推理(顺藤摸瓜),得出结果。 (2)在常见物质中选择或推测,所得答案一般是常见或较熟悉 的物质。
② “点燃”(一般有O2参加的反应): 如铁丝燃烧: ______3_F_e+ __2_O_2=点_==_燃=_=F_e_3O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燃烧: ___4P_+__5O_2_=点=_=燃_==_2_P_2O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烷燃烧:__________C_H_4+_2_O_2=点_==_燃=_=_CO_2+__2_H2_O 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解读
题型探究

题型突破(五) 框图推断题 ③“催化剂”:
a._2K_C_l_O3_=M_=△n=_O=_2=2_K_C_l+__3_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3C_O_+_F_e_2O_3=_高=_=温_==_2_F_e+__3_CO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课件

中考化学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课件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 (2)能熟练掌握解框图推断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 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7)小苏打: NaHCO3 ;
(8)纯碱、苏打: Na2CO3 ;
(9)酒精: C2H5OH ;
(10)醋酸: CH3COOH;
Ⅱ物质的主要成分
(1)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 ; (2)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 ; (3)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 (4)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K2CO3 ; (5)煤气的主要成分: CO ; (6)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 CH4 ;
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
碳酸盐
可溶性碱
(1)物质B的化学式: CO2 ;
CO2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C或O2
复分解反应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
CO Cu Cu(NO3)2
Cu(OH)2
(三)自主探究: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LOGO
(1)B的化学式:___C_O__2 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化__合_反__应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3_C_O_+_F_e_3_O_4__高_温____F_e+_3_C__O_2__。
(五)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
1、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 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 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方法】
一是要求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尤其不能忽略对一 些物质特性的了解,比如一些固体的颜色以及溶液和沉淀的 颜色,再比如,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气体、导电性最好的金 属、最小的有机物、最常见的金属等。二是要求熟悉各类物 质间的反应关系。
【答题技巧】 首先要找出题干或框图中的一些“题眼”,然后在 “题眼”的引导下依据反应关系顺藤摸瓜、逐一判断, 解答时,要求思维缜密,找出题目中的“问题”与所学 “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MnO2
中考预测1
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或两种元素 组成,其中:A、B、D、H均为单质;F可用作大棚蔬菜生产中的 气体肥料;H在B、F、G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 分为Cu2(OH)2CO3]。图中“─”表示两 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 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 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CO2 , H________ Cu 。 (1)写出化学式:F______
2H2O2===== (2)实验室常用E制取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H2O+O2↑ 。 ______________
MnO2
置换反应 。 (3)反应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中考预测】 鉴于河北中考“稳定为主,稳中求变”的整体命题 策略,2018年的中考依然会延续此种命题方式,甚至题 号依旧,正所谓“旧瓶装新酒”。
案例题型1 复杂型
(2017•河北)A~G表示初中化学常 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 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 和G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 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 问题:
2 2H2O2======2H 2O + O2↑ ; (3) 反应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
MnO
同,都是置换反应; (4)A→C的反应为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点燃
案例题型2 连线型
(2016•河北)A~J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在铅酸蓄 电池中,G是最清洁的燃料,H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 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合反应 。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 2H2O2=====2H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O+O2↑
MnOபைடு நூலகம்
【解析】 A俗称生石灰,则A是CaO;C是最常用的溶剂,则C是 H2O;C与F元素组成相同,则F是H2O2;F可转化为水
Fe2O3 。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uSO4+Fe===FeSO4+Cu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G、F 。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
【寻考法】
近十年来,河北中考第31题均为框图推断题,其难度在整个
化学卷面上属于最难题之一。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一氧化 碳的还原性(与A、C反应),以及金属的置换反应 (E、G、F
的转变关系 ),意在考查一氧化碳和金属的还原性及金属活
动性顺序。 【探解法】 解答此题的突破口是题给信息:“A、B、C、D都是氧化物,
H2+Cl2=====2HCl (4)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点燃
【解析】
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F为二氧化碳气体、H为金属铜、B
为氧气、G为水、E为过氧化氢、D为铁、A为氢气、C为氯
化氢、I为氧化铜。故(1)F物质的化学式为 CO2;H物质的化 学式为Cu;(2)实验室常用E制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热点题型七
框图推断型
【命题规律】
以框图或思维图的形式来考查化学原理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试题, 是河北中考年年必考题型之一, 近几年来均呈现在卷面的第31题
中,涉及的知识主要集中在各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及其特性(“题眼”
知识)等方面,不仅考查知识点多,而且难度也最大,在考试说明 的要求中属于C层次。
【命题意图】 试题命制的意图,从知识层面来说是考查学生对常 见的各类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认识,从能力层面来说是 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E,则E是O2;A可转化为B,则B是Ca(OH)2;又因为 D能转化为水和氧化钙,则D是CaCO3。(1)C的化学式
是:H2O;(2)D是碳酸钙,碳酸钙可作建筑材料,也可
用作补钙剂。故D的一种用途是作建筑材料(或补钙剂); (3)A→B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基本反 应类型是化合反应;(4)F→E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E、F、G都是金属”,由此可知A转变为E,需要B作还原
剂,则B应该是一氧化碳,再根据E、F、G的转变关系以及 A、G为红色可知,A是氧化铁,E是铁,G是铜,F可能是
银,剩下的就很容易推知,C是氧化铜,D是二氧化碳。
针对训练1
(2017•江西)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 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 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 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 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H2 O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 (或补钙剂)。 (2)D的一种用途是作建筑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
H2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或铜锅 、铜像等) 。 (2)E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 CuSO4+2NaOH===Cu(OH)2↓+Na2SO4 。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