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_4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_4](https://img.taocdn.com/s3/m/19e639bdcfc789eb162dc87b.png)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一、上合组织面临的问题1.区域内经济贸易及投资差异方面。
一方面,经验数据表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各国的GDP以及人均GDP 相差较大,中国与俄罗斯是该组织中的领头羊,相对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其余四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均与中俄两国有较大差距。
2011年,中国企业对俄非金融类投资18.9亿美元;对哈萨克斯坦投资额5.82亿美元;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额为1.45亿美元;对塔吉克斯坦投资额为2.31亿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额为1.56亿美元。
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的投资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且俄罗斯吸引中国资本进入的能力远远大于其余四国,各国经济实力的差距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提升了不平衡与不稳定性。
同时,中俄对其余四国的投资数额总体来讲都比其余四国对中、俄两国的投资数额大,甚至吉、塔、乌对中的投资为零。
各成员国对外投资能力弱将制约相互投资和发展,影响区域投资促进措施的效果。
2011年各国排列前5位的主要投资伙伴国(地区)2.合作内容方面,能源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前景最广阔的领域,也是将各国安全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纽带。
但能源合作目前依旧缺乏国家之间的多边协调机制,成员国、观察国及对话伙伴国中一些国家能源政策尚不稳定,个别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为尖锐的利益冲突,在合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和摩擦影响到了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简历大全/html/jianli/3.政策机制方面。
上合组织的多边协调机制相较于双边协调机制,发展十分不完善和不健全,多边合作形式重于内容,使得项目进展缓慢。
同时双边合作在进程中也存在着摩擦与分歧,例如中俄两国在双边合作内容中由于战略视角、利益驱使的不同,使其在能源金融谈判的问题中出现多次反复。
4.基础及环境建设方面,依旧普遍存在的贸易与投资壁垒阻碍了上合组织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各成员国往往会设置某些关于贸易及投资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及制度法规。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9849c508de80d4d8d15a4f26.png)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在 政 治 、 事 、 全 以 及 经 济 领 域 的 全 面 军 安
合 作 及 其 在 国际 政 治 经济 格 局 中 所 处 的 位 置 , 利 于 其 自身 有 逐 步 发 展 成 为 区 域一 体 化 组织 。 因 此 , 国深 化 在 上 海 合 作 中 组 织 框 架 下 的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有 利 于 推 进 中 国 参 与 国 际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的进 程 。 1政 治 、 事 、 . 军 安全 合 作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的 前 身 是 “ 海 五 国 ” 首 会 晤机 制 , 最 上 元 其
进 入 2 世 纪 , 经 济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发 1 在 区
变 做 好 准 备 。在 国 际 区 域经 济 一 体 化 迅 速 发 展 的今 天 , 政 在
治 、 事、 军 安全 领 域 合 作 中 日益 制 度 化 、 范 化 的 上 海 合 作 组 规 织 为 推 进 本 地 区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进 程 提 供 了 良好 的 政 治 安 全保 障。 2区 域 经 济 合 作 .
初 目的 是 解 决 中 国 与俄 、 、 、 四 国边 界 问 题 , 强 边 境 哈 吉 塔 加
2o o 6年 5月 , 罗 斯 电信 公 司开 通 了从 俄 罗斯 别 洛 戈 尔 斯 克 俄
和 布 拉 戈 维 申 斯 克 市 至 中 国 黑 河 市 间 的商 业 光 纤 线 路 。 同
时 ,贸 易 和投 资 也 是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近 年 来 致 力 发 展 的 领 域 。 据 中 国商 务 部 统 计 ,0 5年 ,中 国与 上 海 合 作 组织 其 他 五 国 20 贸 易额 接 近 4 O亿 美 元 , 0 比上 海 合 作 组 织 成 立 时 增 长 了 2 倍 多 ,中 国对 五 国 累计 实 际 投 资 总 额 近 8 0亿 美元 ,约 为 20 01 年 的 4倍 ; 塔 吉 克 斯 坦 统 计 委 统 计 ,0 6年 , 国 首 次 成 为 据 20 中 塔 第 七 贸 易伙 伴 国 ;据 四川 省商 务 厅 的 数 据显 示 ,截 至 20 05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b192c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a.png)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SCO)的作用如下:
1. 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中国作为SCO的创始成员之一,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加强了情报共享、边境安全合作和反恐怖主义行动,共同应对地区内外的威胁和挑战,有助于维护整个地区的安全环境。
2.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SCO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通过加强与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利合作,推动了区域内的繁荣与发展。
3. 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中国通过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人文交流。
中国积极推进成员国之间的人员往来便利化措施,并举办文化活动、教育交流等活动,增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友谊。
4. 推动区域安全治理:中国在SCO中提倡和推动区域安全治理的进程。
中国通过倡导国际法治精神、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和冲突等方式,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和平合作,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总而言之,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之一,中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通过增进成员国间的互信、加强安全合作和推动经济一体化,为地区
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模式的选择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模式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c52b6d9240c844769eaee47.png)
区域 资 源 , 贸 易 投 资 创 造 有 利 条 件 , 为 以逐 步 实 现 货 物 、 资 本 、 务 和技 术 的 自由流 动 ; 服 中期 内 (0 0年 前 )任 务 21 , 是 共 同努 力 制 订 稳 定 的 、 预 见 和 透 明的 规 则 和程 序 。 可 在 上合 组 织 框 架 内实 施 贸 易投 资 便 利 化 , 以此 为 基 础 在 并 《 海 合 作组 织 宪 章 》 《 海 合 作 组 织 成 员 国 政 府 间关 上 和 上
制 订 顺 序 和 办 法 ; 现 代 化 的组 织 和 技 术 水 平 上 建 立 和 在 发 展 经 贸 投 资 的信 息 空 问 ; 定 共 同 感 兴 趣 的 经 贸 合 作 确
现 状
20 0 2年 6月 7日签 署 的 《 海 合 作 组 织 宪 章 》 一 上 第
条 、0 1 6月 1 20 年 5日通 过 的 《 海 合 作 组 织 成 立 宣 言 》 上
式发 展 路 径 。
关 键 词 : 海合 作 组 织 ; 上 区域 经 济合 作 ; 法律 模 式
中 圈分 类 号 : F 1 D 45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o O 50 一 (00 O 一o 6 ~ O 1 o 一 1 2 21 )2 0O 5
一
、
上 海 合 作 组 织 区 域 经 济 合 作 的 基 本 目标 和 发 展
作 者简 介 : 不都 热 合 曼 ・卡 德 尔 ( 9 0)男 , 吾 尔族 , 疆 伊 宁 人 , 阿 1 7~ , 维 新 新疆 财经 大 学 讲 师 , 国人 民大 学 博 士 研究 生 。 中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f98e589751e79b8969022602.png)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区域性组织,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有必要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从宏观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推进中国参与国际区城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从微观收益来看,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培养新的出口市场,平衡国?染?济发展,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区城经济一体化;上海合作组织;收益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各种区域性组织相继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建立的区域性组织。
从长远来看,该组织的发展趋势是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推动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有必要在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发展上起到“发动机的作用”,而且从中国自身的短期现实收益和长期潜在收益来看,中国有必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一、推进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军事、安全以及经济领域的全面合作及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其自身逐步发展成为区域一体化组织。
因此,中国深化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推进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1.政治、军事、安全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其最初目的是解决中国与俄、哈、吉、塔四国边界问题,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中亚滋生蔓延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活动日益猖獗,经中方积极倡议和大力推动,于2001年6月15日,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决定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2年,圣彼得堡峰会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为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进机制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并为其职能由打击“三股势力”逐步向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转变做好准备。
上海合作组织的职能范围
![上海合作组织的职能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513890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8.png)
上海合作组织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典范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SCO)已经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国际组织,其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作为一个涵盖多领域、促进各国合作与发展的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职能范围1.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在贸易方面,各成员国通过签署合作协定,逐步实现了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
此外,上海合作组织还积极推动能源、交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为成员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人文交流上海合作组织重视人文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增进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上海合作组织举办了众多活动,如文化年、旅游年、教育交流等,为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平台。
3.社会事务上海合作组织关注社会事务,积极参与解决地区内社会、环境、人权等问题。
在反恐、禁毒、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成果1.经贸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各成员国通过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人文交流上海合作组织在人文交流方面成果显著。
各国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
此外,上海合作组织还积极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学术、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为各国人民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1.地区安全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在反恐、禁毒、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成员国共同应对地区安全威胁,为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展望未来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七讲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1].ppt - 第八讲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
![第七讲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1].ppt - 第八讲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89711e95bb68a98270fefa28.png)
乌兹别克斯 51
8
坦
104 27
147 200
172 403 230 451
吉尔吉斯斯 77 坦
42Biblioteka 146 56245 69
493 110 867 105
结论,中亚四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 作中具有重要和特殊的战略意义。中亚四国经济 的发展既需要以俄罗斯强大的经济为依托,也有 赖于中国发展的带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应 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处理彼此之间的利益,以发挥 中亚的通道作用为主要努力方向。在能源合作的 基础上,以交通、旅游为中心的服务业应该成为 中国与中亚合作的优先领域,这些特色领域的溢 出效果,必须会增加中亚国家对参与上海合作组 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浓厚兴趣。
一、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
的概况
1.上海合作组织起源是由维护边境安全 2、上海合作组织产生的必然性 (1)初创起步阶段,安全合作占主导地位。 (2)稳定发展阶段,经贸合作正式成为上合组织
的主要议题。
(3)全面合作阶段,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入。 3、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性质 4、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 5、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目标
外设机构的国别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地点 阿拉木图 莫斯科 阿拉木图 莫斯科 北京 上海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机构性质 子银行 代表处 银行 银行 代表处 代表处 代表处 代表处 代表处 代表处
4、区域金融合作滞后的原因分析 (1)文化的差异。 (2)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低。 (3)金融监管的障碍。 5、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的措施 (1)借鉴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成功经验。 (2)借鉴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成功经验。 (3)建立区域国际金融合作中心。 (4)建立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6)发挥中国区域金融合作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5fbbd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d.png)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作用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是中亚地区最重要的多边机构之一,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上合组织以经济合作为基础,涉及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重要平台。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致力于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推进区域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共同安全,促进文化和人文交流。
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作为上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一直在加强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不断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2018年,上合组织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份额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组织成员合作,在交通、能源等领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二、维护共同安全上合组织还致力于维护地区的安全稳定,成员国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边境安全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
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积极推动反恐合作,组织成员国开展联合军事演习和情报交流,打击“三股势力”等非法组织。
此外,中国还提出“亚信”倡议,旨在加强区域安全对话合作框架,在缓解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
三、促进文化和人文交流上合组织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成员国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增进了民间友好往来。
中国在上合组织中提出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计划,加深成员国间的文化交流,推进民间友好合作。
同时,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文化合作倡议,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丰富了上合组织的文化内涵,增进了成员国民间友好往来。
四、进一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不断推进上合组织的合作进程,争取实现以和平、发展、公正、合作为核心的区域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了“上海精神”和“上海精神石景山宣言”,强调成员国间要坚持政治互信、合作共赢、文化交流、安全合作等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拓展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拓展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25c7073087c24028915fc348.png)
CA REE H0R I R Z
l
0
{
地区人才基地 ;保 护绿洲生态环境 ,不断提高地 区环境
质量。
3培养和增强 “ . 两头在外”企业的规模 , 着力发展外 向型经济 , 打造中亚地 区制造业中心的平台。 培养和增强
“ 两头在外”企业 的规模,就要充分利用好 “ 两个市场” 、
新疆进 出口商品整体结构得到改善 ,以改变新疆商品长
期 以来产品科技含量低 、质量低和竞争力低 的局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源”和 “ 两个市场” ,逐步形成我国西部的国际原材料下
场交易中心 ;多渠道 筹集资金 ,引进 国内外人才,建t
目
维普资讯
专 题 探
~ 一 一 …
发展 。因此,毫 无疑问 ,新疆通过参与 中亚区域经济
投资环境;二是随着 中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
成,区域 内随着市场的扩大, 风险与不稳定性降低, 不仅
作 ,将会不断提高其在 中亚贸易中的战略地位。
会吸引 国厂 成员 商增加 新的 投资, 而且原有的 也会 厂商
增加投资,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随着 中亚
的 战略 目标 。具体措施有 :加快大通道的建设 ,逐步瑟 成现代交通综合运输的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的网当 化 ,为大流通服务 ;兴建大型调水 、蓄水工程 ,引进 增加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设施 ,扩 大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夫
模 ,促进绿色产业、绿色食品走向和扩大在上述地 区自 市场份额 ;大力发展 原材料工业,充分利用好 “ 两种i
交、经贸等领域 的互利合作。后来由于乌兹别克的加入, “ 上海五国”适 时转成 “ 上海六国” 。上海合 作组织框架 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对扩大、深化 中国新疆同 中亚国家的 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这无疑会对加快中亚区域经济 合作产生重大影响。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8f1a2661eb91a37f1115cb8.png)
1 亿 吨 ,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 l 6 万亿立
方米 ;土库曼斯坦 8%的领土蕴藏着丰 0 富 的石 油 、天 然气 ,石 油探 明储 量 达 54 亿桶 ,天然气探 明储 量达 28 万亿 . 6 .6
立 方米 ,约 占世界 天然 气储 量 的 2 。 % 据 资 料 表 明 ,乌 兹 别 克 斯 坦 6 %以 上 的 0 地 区 有 勘 探 开 发 石 油 天 然 气 资 源 的
赵 雪 冉
(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 五 家渠 8 10 ) 33 0
【 要】文章 以新疆维吾 尔 自治 区在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战略地位为逻辑起点 ,分析 了上海合作组织对新 疆与周边 国家区 摘
域 经 济 合 作 的影 响 。 文章 最 后 重 .z- 了上 海合 作 组 织框 架 下 新 疆 与周 边 国 家 区域 经 济合 作 的战 略 意 义 。 a t . e究 , . 【 键 词 】区域 经济 合 作 ;战略 思 考 ;上 海合 作 组 织 ; 中国新 疆 与周 边 国 家 关 【 图分 类 号】 F 44 中 1 .6 1 【 献 标 识码 】 A 文 【 编 号 】 1 0 — 3 X 2 1 )6 0 8 — 3 文章 0 2 7 6 (0 00 — 1 9 0
2 1年第 6 00 期
改 革 与 战 略
REFORM AT1 0N & S TRATEGY
NO. 201 6, 0
第 2 卷( 第 22 ) 6 总 0期
( u l i l,O22 C muav yN . ) te 0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 下新疆与周 边 国家 区域 经 济 合 作 的战 略 思 考
( ) 中 国 未 来 能 源 进 口的 重 要 安 一
上海合作组织(SCO)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研究
![上海合作组织(SCO)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91a525b4daa58da0114ab8.png)
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和 巨大 的发展潜力 , 这也 是促进区域内成员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其成立定位上以保障地 区安全为主 , 促进经济发
展为辅 。然而 , 惊世界 的“ l ” 震 9・ l 恐怖 袭击事
[ ] P6 2 (S ) Nhomakorabea、_
件和随后美国对 阿富汗 的军事打击 , 使整个 国际
[ 中田分类号】 F 1 l 4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0 - 2 (06 0-16 6 07 45 20 )200 - 6 0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于 20 年 6月 1 日, 01 5 由
1各成员国间在贸易、 . 投资 、 能源 、 交通 等领
中、 、 、 塔 、 俄 哈 吉、 乌六 国组成 。上海合作组织在
理第 四次会晤更加明确了加强 区域经济合作仍将 是上海合 作组 织未 来 的工 作 重点 之一 。总 之 , “ 贸与安全合作相辅相成 、 经 相互促进 , 是推 动区 域合作与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 … ”
一
坦的经济出现了负增 长, 但从 19 9 9年起 , 、 俄 哈、 吉、 塔四国逐渐摆脱了危机的束缚 , 各国经济开始
单位 : % 塔 吉克斯坦
17 . 53 . 37 .
中国
88 . 78 . 7 1 .
俄 罗斯
18 . —4. 9 54 .
哈萨克斯坦
16 . 一1 9 . 27 .
吉尔吉斯斯坦
99 . 2 1 . 37 .
乌兹别克斯坦
2. 5 2. 1 34 .
政府总理会晤上 , 经济合作被 提升到重要 的支柱
保持着较高的增 长速度 ; 19 从 9 6年起 , 、 、 哈 吉 乌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29ed27453610661ed9f410.png)
古、 巴基斯坦 、 朗 、 伊 印度等 国家观察 员地位 , 充分 展示 了 自
身 的和平 、 合作 、 开放 的国际形象 , 也进一 步体现 了上海 合作
组 织 的 向心 力 、 引 力 和 凝 聚 力 。 吸
上合组织无论从 区域 内经济合作 的水平还 是层次来说 , 都 比建立时有 了质 的飞跃 。在经 贸合作 领域 方面 , 上海 合作 组织极大地推动 了双边经贸合作 。以中俄贸易额 为例 , 双边 贸易额 由 20 年 的 17亿 美元 增 长到 20 01 0 0 6年 的 34亿 美 3 元; 中国与 中亚 四 国的 贸易额 总体 上 也有 了较 大 幅度 的增 长 , 贸合作 的种类不 断增 多。短短 1 时间 , 经 0年 上合 组织成
关 键 词 : 海合 作 组 织 ; 济 合 作 ; 约 因素 ; 策 上 经 制 对
中图分类号 : 14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5 2 (0 9 0 -0 30 F 1. 6 A 10 -4 4 20 ) 1 7 -3 O
一
、
上 海 合作 组 织 的发 展 历 程
二 、 海 合 作 组 织 在 经 济 领 域 取 得 的显 著 成 就 上
问关于开展 区域经济 合作基 本 目标和方 向及 启动 贸易 和投
便利化合作方面 , 目前在 经贸部长会议机制 下已成立 了电子
商务 、 海关 、 质检 、 投资促进 、 发展过境潜力 五个专业工作组 , 分别由中 、 、 、 、 俄 哈 塔 乌牵 头 , 已启 动制订本领域便利化 的 并 具体措施。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 ,0 4年 比什凯克总理会议 20
刘庆 岩 , 新蜀 , 龚 李 枫
( 河子 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 , 石 新疆 石河子 82 0 ) 30 0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成就、启示与前景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成就、启示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1e329e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9.png)
等经济合作领域,走出一条切合地区发展的新路,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政治互信,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诉求的内生动力,离不开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老问题,上合组织需要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保障,创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携手共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关 键 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作者简介〕阎德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助 理;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 心、周边中心研究员〔中图分类号〕D8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21)3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二十年来,在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合作“三大支柱”领域求真务实、团结合作,“树立了相互尊重、*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研究”(19FGJB001)阶段性成果。
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成为欧亚地区和国际事务中重要的建设性力量”。
[1]作为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柱,区域经济合作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建立共同繁荣的经济纽带,为地区合作持续注入内生动力,成为新兴经济体合作的典范。
一、经济合作成就斐然从2001年到2021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大框架下,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具体指导下,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积极努力,克服重重阻力,不断开拓合作新领域,创新合作新模式,在制度和机制化建设、贸易水平、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大大增进了各成员国的人民福祉和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一)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框架日趋完善首先,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基础不断巩固。
2001年9月,上合组织第一份区域经济合作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签订。
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下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下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03b229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4.png)
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下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摘要】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一,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国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机会,有效推动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但与此中国也需要面对来自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竞争和安全挑战。
中国在该组织中拥有重要地位,以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推动了诸多合作项目的开展。
中国应借助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战略,并在应对挑战时保持灵活应对,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未来,中国可通过加强与其他成员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经济,机遇,挑战,地位,合作项目,经验,启示,影响,展望,对策1. 引言1.1 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发起成立的地区性多边组织,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合作机制之一,上海合作组织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上海合作组织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通过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能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强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上海合作组织有助于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
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合作,包括反恐怖主义、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上海合作组织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
通过与其他成员国深化经济合作,中国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还为中国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平台。
可以说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的加入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遇,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中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背景中国于2001年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这一决定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地区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0db0400581b6bd97f19ea3e.png)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思考贾俐贞【内容提要】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选择之一,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率先提出的倡议,并一直在积极推动。
本文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结合中国和中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情况,对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中亚区域整合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作者简介】贾俐贞,1970年生,中央党校培训部讲师。
(北京100091)一构建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必然性: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中亚经济合作组织的相对脆弱性近年来,全球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
截至目前,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已超过330个,其中以自由贸易区(FreeTrade Area,FTA)为主要形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加快了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中国与中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其中一例。
地处内陆腹地的中亚国家1991年独立以后,普遍提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以使本国经济尽快走向世界。
1994年1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3国签署了在中亚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决定成立“中亚联盟”。
中亚联盟是最早在独联体范围内出现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
1994年7月,上述3国元首就经济和政治一体化问题达成一致,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和协定书。
1995年2月,哈、吉、乌3国总统签署成立跨国理事会、总统委员会和总理委员会的协议以及建立中亚合作与开发银行的协定。
1996年,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成为观察员国。
1998年3月,塔吉克斯坦加入该组织,中亚联盟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
2000年6月,该共同体4国元首签署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建立统一经济空间行动纲领的决议。
2002年2月,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准备通过增加政治和安全合作弥补经济动力之不足。
浅谈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浅谈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7b1071217375a417866f8f36.png)
浅谈中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主要范畴,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
其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联接并形成为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我国的区域经济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中国与东盟的10+3合作机制;二是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正在向经济领域合作的方向发展;三是东北亚经济圈,推进东北亚一体化,不仅有利于维护东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而且对于实施我国的“振兴东北”战略意义重大。
1999年1月,第三届东盟非正式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时,东盟十个成员国加上应邀与会的中国、日本及南韩三个国家元首,在会后发表共同联合公报,称为“东盟十加三”联合宣言。
宣言中明确表示十三国同意在六个经济领域进行合作,其重点包括强化信息科技和电子商务,以加速贸易、投资、科技转移与技术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必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它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它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
长期以来,关于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争论颇多,但一般意义上而言,多是从区域的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https://img.taocdn.com/s3/m/f12a3a3c0b4c2e3f5727633a.png)
者凯 思琳 ・ 林斯 认 为 ,新 地 区 主义 ” 及 中亚 ; 柯 “ 波 即
使经济行动方案将会 为经济和人 口带来 巨大的利 益 , 而 在 实现 大多 数 的地 区行 动方案 上 那 儿还 很 然
少获得 成 功【 ” 。
国实际国情的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模式 , 是一种较为 可取的做法。在确定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模 式后 , 以此作为基础 , 对上合组织 区域 经济合作各 个具体领域 , 包括货物贸易关系、 投资关系、 能源合 作关 系、 交通运输关 系 、 币金融关 系等方面 的法 货 律和政策进行协调与规制 , 并对 区域经济争端解决 法律制度作 出设计 , 从而建立 和完善上合组织 区域 经济合作法律机制。
2 1 年3月 00
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 ・ 文社会科学版 ) 人
M a.2 0 r,01
第3 8卷第 2期
J u a o ni gUnv r t( hlsp yHu nt s S ca Sin e) o r l f j n iesy P i o h , maie & o i c cs n Xi a i o i l e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 促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 促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7b3808355727a5e9856a617b.png)
xJN F Ac 4 丈选编 tI G I NE NA J 5 x N l r . e 目
2
8
囵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 促进新疆与中 域经济一 亚区 体化进程
陈德 峰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乌 鲁木齐市
摘
80 0 ) 30 2
两方面发 生了巨大变化。既存在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 的双 影响将更为直接。拥 有 1 7个对外开放 口岸 , 亚洲大陆地理中 边经贸关系升级 ,以新疆为重点的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 心 和欧亚大陆地理内心都在新疆境 内 ,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更
面推进 , 中亚国家经 济持续稳定增长 , 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 把天堑变成通途 , 使新疆成 为占据欧亚最 大商机的桥头堡 。 如 贸政策 法规 日益完善等诸多有利 因素 ;同时也存在着 中亚 国 果把新疆放 在欧亚洲 际区位背景中 ,它可成为世界上唯一的
大通道和现代物流 大通道 ,在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面对 化能源贮量分别达 3 . 3亿吨油当量和 4 . 亿吨油当 量;吉尔 41
外开放中更加 有所作为。
一
吉斯斯坦和塔 吉克斯坦石化能源贮 量分别为 59亿和 51 . . 亿 磷矿、 钾盐等。其水电潜力也十分巨大 , 年发电量相当于 10 40
贸易的发展潜力巨大 , 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新疆与中亚国家的 贸 、 能源 、 旅游市场 , 疆具有开发中亚 、 新 西亚、 南亚 、 俄罗斯 、 贸易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到一 个更高的层次 、更大的规模 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格局 中的地位
和更高的水平。 新疆要依托上海合作组织 , 充分利用与中亚 国 和作用将日益显现。
、
重点矿种是油气、 、 、 、 铬 、 、 铝土矿 、 铁 铜 铅 锌、 锡 金、 新 疆 与上 海合 作 组 织成 员 国开 展 区域 经 济 合 作 的 优 吨油当量。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探析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a22b18a2161479171128a3.png)
植技术等方面各有 比较优势 , 区域经济技术合 作 前 景广 阔 。对 新 疆 来 说 , 周 边 国 家建 立 高 与
效 运行 的区域经 济 合 作 机 制 , 利 于 为本 地 区 有 各 类优 势产 业提 供 更 多 的发展 空 间和 机 会 , 也 将 使其 更 为 有 效 地 拉 动 中 国其 他 地 区 商 品 出 口贸易 增 长 ; 新 疆 周 边 国家 来 说 , 成 与 新 对 促 疆 区域 经济 合作 活 动 的 制 度性 安 排 , 能够 大 幅
域经济 合作 具有 巨大 的发 展潜 力 和现 实意义 。
一
商 品互 补性 指数 大 多 在 10以上 , 现 出较 强 . 表
的 贸易互补 性 ; 新疆 与周 边 国家 在 能 源勘 探 与
开采技 术 、 金属 和 机 械 产 品生 产 技 术 和棉 花 种
构 建 新 疆 与周 边 国家 区域 经 济 合 作 机 制 的意 义
目前 , 界上 绝 大 多数 国家 和 地 区都参 与 了各 世
中 国其 他地 区的 出 口规 模 , 将更 顺 畅地 购 买 也 到中 国 生 产 的 轻 纺 、 电 等 产 品。因 此 , 机
作 者分别为新 疆石河子大学经 贸学院硕士研 究生
和 经 济研 究 院 中亚研 究 所研 究 员。
聂文元
李豫新
当前 , 济合作 与 安全合 作 成 为推 动 上海 经 合作组 织 不 断 前 进 的 两 大 动 力 。经 过 各 成 员 国共 同努力 , 海 合 作组 织 经 济 合 作 的工 作 重 上 点 已经 从 初 期 的合 作 规 划 制 订 进 入 务 实 执 行 阶段 。为 了加强 多 层 次 的经 济 联 系 , 上海 合 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与动力朱显平、邹向阳【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际经济层面和制度层面的进展情况并试用间接方法识别一体化的主导力量。
在实际经济层面,以区域内贸易总比重和均比重表征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是增加的,而用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来表征则是减小的。
在制度层面,一体化体现在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合作战略不断充实。
从时序和地域视角的间接证据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一体化在贸易领域具有明显的市场主导特点,而在投资领域则具有明显的制度主导特点。
【关键词】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制度一体化【作者简介】朱显平,1954年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向阳,1970年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
(长春130012)一引言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被广泛引用的有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和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的说法。
丁伯根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丁伯根还把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前者指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促进经济交易自由化;后者指运用强力改变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1]。
巴拉萨提出:“经济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
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实质层面,意指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其二是形式层面,意指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学术界也将前者称为功能性一体化,将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
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关系密切,既可相互促进,也可相互制约。
我们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的分析从实际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两个层面分别进行。
在实际经济一体化层面主要分析区域内贸易、直接投资等跨国经济活动障碍消除的程度。
在制度层面主要分析(1)明确、正式的承诺和组织机构,(2)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决策程序、准则、规则、共识、预期、咨询论坛、合作模式和政府间协议等的建立情况。
进而在这两个层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间接途径识别市场和制度在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相对作用。
二实际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一)测量方法测量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通常有两条技术路径可供选择[3]。
第一条路径是考虑经济一体化的先决条件的满足程度,通常采用评估不同国家国民间经济交易壁垒降低或消除的程度的方式。
然而,能够潜在地影响一体化的要素清单,现在扩展到远远超过诸如关税等简单的正式边境壁垒,包括了范围广泛的国内政策以及并不与政府政策直接相连,由市场结构、技术、地理、信息来源等衍生而来的各种影响力,甚至直接评估最简单壁垒的努力也受到测量和加总方法的不统一的困扰。
这些困难限制了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测量方法的应用。
第二种技术路径是研究经济结果,比如贸易、资本流的规模或产品、资产国家间定价模式,通过这些变量来间接显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
通常,我们可以选择区域内贸易、投资的规模、投资占总贸易、总投资的比重或区域内产品、要素价格趋同状况等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和趋势的指标。
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处在初级阶段,跨国实际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领域。
因此,我们选用区域贸易一体化指标来大致描述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和发展状况。
常用的区域贸易一体化指标包括:(1)区域内贸易总比重:,这里XAA和MAA分别代表区域A的区域内出口和进口,XA和MA分别代表区域A的总出口和总进口;(2)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这里XW和MW分别代表世界出口和进口;(3)区域内贸易均比重:,这里X AAi和MAAi分别代表i国区域内出口和进口,X Ai和MAi分别代表i国总出口和总进口,n为构成区域的国家数目。
这三个指示贸易一体化程度的指标各有特点。
区域内贸易总比重计算简单,但无法很好指示区域贸易的地域偏向,也容易受到区域内经济规模较大成员国的贸易地域模式的影响。
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可以指示区域贸易的地域偏向。
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等于1,表明属于该区域的贸易关系没有地域偏向。
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大于1越多,表明区域内贸易偏向越大。
区域内贸易均比重可以减弱经济规模较大成员国贸易地域模式对区域贸易一体化表征的影响,更好地反映区域的整体情况。
(二)数据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1995~2006年的11年间,上海合作组织6国的区域内贸易总比重一直保持在4.6%~7.2%之间,区域内贸易均比重则在28.9%~37.9%之间波动。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比重的规模,从总比重来看,4.6%~7.2%这一数字小于同期非洲约10%、墨西哥外拉美加勒比国家约25%、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约40%的水平;从均比重来看,28.9%~37.9%这一数字则位列除EU-15、NATA、CIS外的全球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前[4]。
造成总比重和均比重数值相差悬殊的原因在于:上海合作组织经济规模最大的两个成员国——中国和俄罗斯的特定的地域贸易模式。
由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占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进出口总额的约40%,区域内贸易比重却只有2.0%~2.7%,而俄罗斯这两个指标均在10%左右,因此尽管有哈萨克斯坦的35%~58%、吉尔吉斯斯坦的44%~69%、塔吉克斯坦的35%~55%、乌兹别克斯坦的31%~47%的区域内贸易比重,仍然有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内贸易总比重不高且远低于均比重的结果。
图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前后区域内贸易比重变动趋势资料来源:作者基于“IMF,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计算。
1995至2006年间,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比重的变化趋势,无论是从总比重还是从均比重来看,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2001年组织成立后则缓慢上升。
总比重从1996年的最高点7.2%连续下降到2003年最低点的4.6%,随后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5.3%;均比重从1995年的最高点37.9%持续下降到2002年的最低点28.9%,随即一路上扬至2006年的32.3%。
从图2可以看出,现上海合作组织6国的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与前面的区域内贸易比重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呈现出持续下降的特点。
这一指数从1996年最高点的1.7持续下降,到2000年跌破1达到0.94,到2006年跌至0.52。
这表明,从上海合作组织还未成立的2000年开始,该组织内国家的对外贸易就已经呈现出区域外偏向,即使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也没有扭转这种趋势。
为什么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在区域内贸易比重止跌回升的情况下还持续下降呢?其原因在于上海合作组织各国的对全球贸易总额上升很快,它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的上升幅度超过了区域内贸易在其中的比重的上升幅度。
也就是说,上海合作组织的贸易一体化取得进展,但这种进展有深刻的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背景,它甚至落后于全球贸易一体化的速度。
三制度一体化的进展(一)制度和制度一体化的含义“制度”(institution)一词在不同背景下使用内涵变化较大,有的时候仅仅指有法律特许的正式官僚组织,有的时候指正式的规则和集体治理的程序,或者外加非正式的准则、预期和行为模式。
日常使用的“制度”一词的内涵甚至拓展到包括诸如货币、所得税、民主、婚姻等内容。
不同的学科对制度也有不同的理解。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定义为“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5]。
国际关系理论学者斯蒂芬.克拉斯纳把与“制度”同义使用的机制(regimes)定义为“在国际关系某一特定领域借以凝聚参与者预期的一套明晰的或暗含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6]。
这里我们关注的制度一体化,主要是指消除或有助于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制度的建构、各国规章、管理框架的协调、便利市场的法律、税收和政策的变迁,以及创建、执行共同政策的机制的形成,等等。
图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前后区域内贸易强度指数变动趋势资料来源:作者基于“IMF,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计算。
(二)制度一体化的进展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区域经济制度一体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机制建设和发展战略规划两个方面[7]。
1.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早在“上海五国”时,当建立边界安全和信任措施这一重任基本解决后,经贸合作就已经成为领导人重点讨论的话题。
2002年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中更是明确规定:“政府首脑(总理)会议通过组织预算,研究并决定组织框架内发展各具体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相互协作的主要问题”。
2001年9月,成员国总理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晤,正式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每年一次的总理会晤机制。
为了研究经贸领域相互协作的具体问题、落实总理会晤的决议并为总理会议做准备,2002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宣布正式启动经贸部长会晤机制和贸易投资便利化谈判。
为了商议经济合作的具体事宜,提出合作草案并为经贸部长会议做准备,成员国经贸部长在第二次会晤后(2003年9月)不久,经贸高官委员会和5个专业工作组相继成立:中国牵头的电子商务工作组、俄罗斯牵头的海关工作组、哈萨克斯坦牵头的技术规则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应用工作组、塔吉克斯坦牵头的投资促进工作组、乌兹别克斯坦牵头的发展过境潜力工作组。
2005年,又成立了俄罗斯牵头的能源工作组和吉尔吉斯斯坦牵头的现代信息和电信技术工作组。
高官委员会和专业工作组的成立,为实现各项区域经济合作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
与上海合作组织有关的还有3个民间合作机构,分别是实业家委员会、银行联合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论坛。
实业家委员会实际成立于2005年10月25日,是一个民间非政府机构,由各成员国的实业家委员会各派三名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让民间了解上合组织的决议和发展动向,让上合组织了解民间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充分调动民间力量,使民间广泛参与上合组织的活动。
银行联合体于2005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
该联合体是俱乐部式的合作机构,不设法律实体,由各成员国指定的开发性或商业性银行组成,根据市场原则对上海合作组织通过的区域合作项目组织银团贷款。
上海合作组织论坛是成员国建立的一个多边学术机制和非政府专家咨询机构,由各成员国具有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研究中心地位的权威研究机构组成,其主要职能是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