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标准精选(最新)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标准(新版)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标准(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bd9909011ca300a6c390f4.png)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标准(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标准(新版)总则1.1为了规范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系统电力生产安全评价工作,加强电力生产安全基础,确保火力发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有关标准、导则以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所颁布的规程、规定、反事故技术措施和规章制度等,制定《火力发电厂安全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2《标准》针对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设备及管理和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三个方面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以防止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及频发事故为重点,用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危险辨识。
1.3安全评价采用自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基层单位自评价,上级单位组织专家评价。
1.4安全评价工作应实行闭环动态管理,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评价内容,以1~2年为一个周期,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的过程循环推进,即按照本评价标准开展自评价或专家评价,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危害程度对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和分类,按照评估结论对存在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1.5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系统所属各发电企业。
1.6《标准》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设备及管理(锅炉设备、汽轮机设备、燃机设备及燃料供应系统、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及其他、热工设备、信息网络、化学设备、燃料贮运设备及系统、环境保护设备)、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
火力发电机组快速减负荷控制技术导则-最新国标
![火力发电机组快速减负荷控制技术导则-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e4b830d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c.png)
目次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2)4 RB技术要求 (4)5 RB试验 (5)6 RB的验收 (6)7 FCB技术要求 (7)8 FCB试验 (7)9 FCB验收 (8)附录A(资料性附录)RB动作过程中机组主要参数记录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机组总体RB动作/试验情况一览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FCB动作过程中机组主要参数记录表附录D(资料性附录)机组总体FCB动作/试验情况一览表火力发电机组快速减负荷控制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快速减负荷控制的技术要求及试验和验收内容、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300MW及以上等级煤粉锅炉火力发电机组,其它类型的火力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863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DL/T 655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3 术语、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GB/T 268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686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协调控制系统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将锅炉(包括常压循环流化床)-汽轮发电机组、或燃气轮发电机组-余热锅炉-蒸汽轮发电机组、或反应堆-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协调锅炉(包括常压循环流化床)与汽轮机组、或燃气轮机与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组、或反应堆与汽轮机组、或在自动状态的工作,给锅炉(包括常压循环流化床、余热锅炉)、反应堆、汽轮机、燃气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发挥机组调频、调峰的能力。
[GB/T 26863,6.29.1]3.2模拟量控制系统 modulation control system;MCS实现锅炉(包括常压循环流化床、余热锅炉)、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及辅助系统参数自动控制的总称。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厂用电指标)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厂用电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34e8ddd2f5335a8103d22079.png)
空预器烟气侧出入 口差压大 脱硫设备出入口差 压过大 引风机入口负压过 大
⑻节 能技 术改 造
《火力发电厂节约 能源规定(试行)》 (能源节能 [1991]98 号)第 52 条
检查节 能技改 项目验 收报告
5
技改项目达不到规 定指标
送
风
2. 机 3耗
45
电
率
检查试
未与国内同类型设
验报告、 3 备先进水平比较分
验
( 能 源 节 能 记录
2
未进行磨煤机最大 出力试验
[1991]98 号)第 37
条
2 磨煤机出口温度低
检查制
2
磨煤机进出口压差 大
⑷制 粉系
粉系统 优化运
2
未合理启停、减少 空转时间
统优 化运
行措施, 运行记
2
中间储仓制粉系统 未合理调度
行
录,现场 检查
1
直吹式磨煤机风煤 比曲线未经优化
2
输粉绞龙故障每次 扣1分
启停 行时间
行日志
理调度方案
锅
炉
辅
2机
230
耗
电
率
磨
煤
2. 机 1耗
60
电
率
检查试
未与国内同类型设
验报告、 4 备先进水平比较分
⑴磨 煤机 节能 潜力 分析
技术总
结、报 表、节能
3
潜力分
析报告、
技改方 3
析 未对磨煤机节能潜 力分析
未提出降低磨煤机 耗电率的技改方案
案、运行
或措施
记录
⑵大 小修 对磨 煤机 和制
⑴引 风机 节能 潜力 分析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181421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1.png)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Thermal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design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s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设计防火标准,是根据《建筑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有关防火设施的规定,结合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的特点,经过科学计算,确定的防火设施设计标准。
The design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substations are the design standards for fire protection facilities determined by scientific calculation,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of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substations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Code (GB50016-2006).一、火力发电厂防火标准I.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1.火力发电厂防火标准,主要包括:1. The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mainly include:(1)火力发电厂的建筑物防火标准,主要包括:(1)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building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mainly including:A.建筑物的结构要求,要求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并且符合相关的防火规范。
A.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s, requiring that the structural materials of buildings have good fire resistance and comply with relevant fire protection standards.B.建筑物的隔离措施要求,要求建筑物的隔离措施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并且符合相关的防火规范。
GB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doc 12页)
![GB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doc 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319dc0b83d049649b665893.png)
GB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doc 12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Quality criterion of water and steam for steam power equipment发布 1999-03-23 实施 1999-10-0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于1989年12月首次制定颁发,制定至今已有八年之久。
近年来,大容量、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和直流炉以及新型水处理设备相继投入运行。
以 300 MW 机组为主力机组的迅速发展,使水处理及热力设备防腐防垢技术和水汽品质监控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提出了新的科研成果和总结了新的经验,给修订该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依据国标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对GB 12145-1989 的体例等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版本主要修订如下内容:──增加了前言。
──为了与国际标准 ISO编写法接轨,将第一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改为范围。
──增加了超临界机组(直流炉)有关控制的指标。
──增加了直流炉给水的中性处理和联合水处理有关控制的指标。
──把水内冷发电机的冷却水质量标准与发电机运行规程、透平型同步电机的技术要求(GB/T7064-1996)统一,以便现场运行控制。
──增加了水汽质量劣化时的处理内容。
与电力部制定的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有关内容统一,强调化学监督的全过程管理,贯彻化学监督“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为保证炉水水质,炉水控制增加了电导率的参考控制标准。
──为保证除盐水质量,增加了澄清池出水浊度的水质标准。
──参考了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水汽质量标准或导则,日本JIS8223:1989《自然循环式锅炉给水和炉水水质,直流锅炉给水水质标准》,德国大电厂技术协会 VGB-R450L:1 988《68 bar 以上锅炉的给水、炉水及蒸汽质量标准》,前苏联火电厂直流炉的给水规范,美国电力研究所 EPRI-CS-4629:1986《火力发电厂化学运行管理导则》,以及国内几个引进机组和超临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7e7b8658fb770bf78a55d6.png)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 50530-1996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
楼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的女儿墙或栏杆。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产生有毒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
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氯气中和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当联氨由贮存罐移到溶液箱时,宜采用真空虹吸法。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7.2.3.1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室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排风装置。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
当围沿有排放措施时,可适当减小其容积。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燃料指标)
![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标准(燃料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bb1ec0365ce050877321379.png)
来油、储油与用油不对应
2
燃油分析化验人员未持证上岗
2
未按要求对来油的各类指标进行分析化验
2
无燃用油台帐
(5)节油管理制度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国电发[2001]477号)第十四条
查阅管理制度节油措施、投油记录以及节油奖励情况
2
没有节油管理制度、节油规划以及年度计划
2
未制定(启停、稳燃)节油措施
2
无点火用油统计
《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国电发[2001]477号)第十一条
2
有锅炉炉底加热系统的机组在启动时未投用
(4)油务管理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试行)》(电安生[1993]457号)7-14条
现场核查燃油台帐,查阅来油统计以及油质分析报告
2
生产燃用油用作非生产用
(4)入厂煤化验
检查相关记录,测试频率
3
未对每日每批来煤进行全水分、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及固定碳)、全硫含量及发热量测定。每缺一次扣1分
3
未对入厂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按各矿别累积混合样的工业分析、发热量及全硫含量测定。每缺一次扣1分
3
对入厂新煤源未增加测定元素分析、灰熔融性、可磨性等指标。每缺一次扣1分
2
机组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未达标
2
未进行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试验或没有低负荷不投油稳燃报告
2
在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未达标情况下未制定达标方案
2
未记录低负荷投油稳燃情况
(3)机组启停过程中的点火用油;
《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能源节能[1991]98号)第19条
查阅机组开停机记录以及点火用油统计情况
火力发电行业排放标准
![火力发电行业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f937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b.png)
火力发电行业排放标准一、颗粒物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颗粒物排放标准如下:1.颗粒物浓度排放限值:烟尘颗粒物浓度应低于50mg/m³(标态),其中单个颗粒物浓度应低于10mg/m³。
2.颗粒物排放速率限值:颗粒物排放速率应低于50kg/h(标态)。
二、气态污染物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气态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1.SO2浓度排放限值:烟气中SO2浓度应低于200mg/m³(标态)。
2.NOx浓度排放限值:烟气中NOx浓度应低于200mg/m³(标态)。
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地区环境容量和电厂具体环境条件,制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指标:根据燃煤类型和煤质,制定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指标。
三、废水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如下:1.废水排放量限制:火力发电厂废水排放量应低于1.5L/kWh(标态)。
2.废水中有害物质限制:废水中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噪声污染排放标准火力发电行业噪声污染排放标准如下:1.厂界噪声标准:火力发电厂厂界噪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声源噪声控制标准: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噪声设备的位置,采取消声、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五、固体废物处理标准火力发电行业固体废物处理标准如下:1.废物分类处理: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处理。
2.焚烧处理要求:对不能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应采用焚烧处理,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填埋处理要求:对不能焚烧处理的固体废物,应进行安全填埋处理,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废物转移管理:严格执行废物转移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废物转移。
六、节能和资源利用标准火力发电行业节能和资源利用标准如下:1.能效指标:火力发电厂能效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3.余热利用:加强余热回收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f7e964844769eae009ed88.png)
火力发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综合规定《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 50530-19966.2.2 发电厂的楼梯、平台、坑池和孔洞等周围,均应设置栏杆或盖板。
楼梯、平台均应采取防滑措施。
6.2.4 上人屋面应设置净高大于1.05m的女儿墙或栏杆。
6.2.5 凡离地面或楼面高1m以上的高架平台,应设置栏杆。
6.2.6 发电厂烟囱、微波塔和冷却塔等处的直爬梯必须设有护圈,其高度超过100m以上的爬梯中间,应设置间歇平台。
6.2.7 当发电厂煤场需设置地下受煤斗时,斗口处必须设有煤箅子。
7.2.2 产生有毒物质场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 加氯间宜布置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当与其他车间联合布置时,必须设隔墙,并应有通向室外的外开门。
室内采暖设施不宜靠近氯气瓶和加氯机,照明和通风设备的开关应设在室外。
7.2.2.2 加氯间应设有漏氯检测仪及报警装置,并宜设置氯气中和装置。
7.2.2.3 液氯瓶、联氨贮存罐应分别存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7.2.2.4 联氨必须采用密闭容器贮存,当联氨由贮存罐移到溶液箱时,宜采用真空虹吸法。
7.2.2.5 联氨设备周围应有围堰和冲洗设施。
7.2.2.6 加联氨的蒸汽,不应作生活用汽。
7.2.2.7 加氯间及充氯瓶间、联氨仓库及加药间、电气检修间的浸漆室、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操作间,均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生活污水处理站操作间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7.2.2.8 调酸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少于每小时5次。
7.2.3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符合下列要求:7.2.3.1 SF6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及检修室,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室内空气不允许再循环。
室内空气中SF6含量不得超过6000mg/m3。
SF6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室应设事故排风装置。
7.3.3 卸酸、碱泵房,酸、碱库及酸、碱计量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7.3.3.1 酸、碱贮存设备地上布置时,周围应设有防护围沿,围沿内容积应大于最大一台酸、碱设备的容积。
GB5022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标准
![GB5022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988b52b7f1922791788e883.png)
1 总则为确保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和变电所运行中的平安,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幸免或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平安,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的3~600MW机组的新建、扩建发电厂和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地上变电所。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形,踊跃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平安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标准的要求。
2 发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品级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品级应符合表的规定。
注:①除本表规定的建(构)筑物外,其他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品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有关规定。
建(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标准》的有关规定。
繁重构件为不燃烧体的主厂房及运煤栈桥,其非繁重外墙为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该小于;为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该小于。
汽轮机头部油箱及油管道周围的钢质构件应采取防火爱惜方法。
非繁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繁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1h。
当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或运转层楼板开孔较大时,其对应钢屋架的耐火极限应为。
集中操纵室、主操纵室、网络操纵室、汽机操纵室、锅炉操纵室和运算机房的室内装修应采纳不燃烧材料。
集中操纵楼内的集中操纵室、运算机室与其他房间的隔墙应采纳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该小于1h。
主厂房中电缆夹层的外墙及隔墙应采纳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烧体。
电缆夹层的顶棚为外露钢梁时,其耐火极限不该小于1h。
主厂房的地上部份,防火分区的许诺建筑面积不宜大于6台机组的建筑面积;其地下部份不该大于1台机组的建筑面积。
当屋内卸煤装置的地下部份与地下转运站或运煤地道连通时,其防火分区的许诺建筑面积不该大于3000m2。
GB50229_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标准
![GB50229_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b255b419e8b8f67c1cb991.png)
1 总则1.0.1为确保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和变电所运行中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或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订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燃煤的3~600MW机组的新建、扩建发电厂以及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地上变电所。
1.0.3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要求。
2 发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2.0.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注:①除本表规定的建(构)筑物外,其他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的有关规定。
2.0.2建(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的有关规定。
2.0.3承重构件为不燃烧体的主厂房及运煤栈桥,其非承重外墙为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25h;为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
2.0.4汽轮机头部油箱及油管道附近的钢质构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非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0.5h,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1h。
当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或运转层楼板开孔较大时,其对应钢屋架的耐火极限应为0.5h。
2.0.5集中控制室、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汽机控制室、锅炉控制室和计算机房的室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0.6集中控制楼的集中控制室、计算机室与其他房间的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2.0.7主厂房中电缆夹层的外墙及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烧体。
电缆夹层的顶棚为外露钢梁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2.0.8主厂房的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宜大于6台机组的建筑面积;其地下部分不应大于1台机组的建筑面积。
(完整版)GB5022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完整版)GB5022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e87defc01f69e3142329408.png)
1 总则1.0.1为确保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和变电所运行中的安全,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防止或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燃煤的3~600MW机组的新建、扩建发电厂以及电压为35~50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的新建地上变电所。
1.0.3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发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2.0.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2.0.1的规定。
注:①除本表规定的建(构)筑物外,其他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0.2建(构)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0.3承重构件为不燃烧体的主厂房及运煤栈桥,其非承重外墙为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25h;为难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
2.0.4汽轮机头部油箱及油管道附近的钢质构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非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0.5h,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为1h。
当汽轮发电机为岛式布置或运转层楼板开孔较大时,其对应钢屋架的耐火极限应为0.5h。
2.0.5集中控制室、主控制室、网络控制室、汽机控制室、锅炉控制室和计算机房的室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0.6集中控制楼内的集中控制室、计算机室与其他房间的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2.0.7主厂房中电缆夹层的外墙及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不燃烧体。
电缆夹层的顶棚为外露钢梁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2.0.8主厂房的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宜大于6台机组的建筑面积;其地下部分不应大于1台机组的建筑面积。
火力发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
![火力发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026a07d1ed9ad51f01df229.png)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9323a1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c.png)
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能源及能耗管理标准精选(最新)G1028《GB/T1028-2000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2587《GB/T2587-2009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2588《GB/T2588-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2589《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3484《GB/T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3485《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4272《GB/T42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5623《GB/T5623-2008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6422《GB/T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6425《GB/T6425-2008热分析术语》G7119《GB/T7119-2006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8174《GB/T8174-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8175《GB/T8175-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8222《GB/T8222-2008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10201《GB/T10201-2008热处理合理用电导则》G12021.3《GB12021.3-2010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2206《GB/T12206-2006城镇燃气热值和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12452《GB/T12452-2008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12723《GB/T12723-2008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13234《GB/T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13471《GB/T13471-2008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13611《GB/T13611-2006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性》G14909《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G15316《GB/T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15318《GB/T15318-2010热处理电炉节能监测》G15320《GB/T15320-2001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15512《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G15587《GB/T15587-200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15910《GB/T15910-2009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15912.1《GB/T15912.1-2009制冷机组及供制冷系统节能测试第1部分:冷库》G15913《GB/T15913-2009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监测》G16614《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16615《GB/T16615-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16616《GB/T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16618《GB/T16618-1996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16664《GB/T16664-1996企业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665《GB/T16665-199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666《GB/T16666-2012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16667《GB/T16667-1996电焊设备系统节能监测方法》G16780《GB16780-2012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16802《GB16802-1997城镇燃气调压器》G17166《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17167《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17357《GB/T17357-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G17896《GB17896-2012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7981《GB/T17981-2007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18709《GB/T18709-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18710《GB/T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18820《GB/T18820-2011工业企业产品取水定额编制通则》G18870《GB/T18870-2011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18916.1《GB/T18916.1-2012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G18916.2《GB/T18916.2-2012取水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G18916.3《GB/T18916.3-2012取水定额第3部分:石油炼制》G18916.4《GB/T18916.4-2012取水定额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G18916.5《GB/T18916.5-2012取水定额第5部分:造纸产品》G18916.6《GB/T18916.6-2012取水定额第6部分:啤酒制造》G18916.7《GB/T18916.7-2014取水定额第7部分:酒精制造》G18916.8《GB/T18916.8-2006取水定额第8部分:合成氨》G18916.9《GB/T18916.9-2014取水定额第9部分:味精制造》G18916.10《GB/T18916.10-2006取水定额第10部分:医药产品》G18916.11《GB/T18916.11-2012取水定额第11部分:选煤》G18916.12《GB/T18916.12-2012取水定额第12部分:氧化铝生产》G18916.13《GB/T18916.13-2012取水定额第13部分:乙烯生产》G18916.14《GB/T18916.14-2014取水定额第14部分:毛纺织产品》G18916.15《GB/T18916.15-2014取水定额第15部分:白酒制造》G18916.16《GB/T18916.16-2014取水定额第16部分:电解铝生产》G19573《GB19573-2004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19762《GB19762-200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0901《GB/T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0902《GB/T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0943《GB20943-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1056《GB/T21056-2007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G21248《GB21248-2014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49《GB21249-2014锌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0《GB21250-2014铅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1《GB21251-2014镍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2《GB21252-2013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6《GB21256-2013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7《GB21257-2014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258《GB21258-2007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39《GB/T21339-2008港口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340《GB21340-2008平板玻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1《GB21341-2008铁合金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2《GB21342-2013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3《GB21343-2008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4《GB21344-2008合成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5《GB21345-2008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6《GB21346-2008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7《GB21347-2012镁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8《GB21348-2014锡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49《GB21349-2014锑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50《GB21350-2013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51《GB21351-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67《GB/T21367-2008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68《GB/T21368-200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69《GB/T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1370《GB21370-2008炭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1377《GB21377-2008三轮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21378《GB21378-2008低速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G21392《GB/T21392-2008船舶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393《GB/T21393-2008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方法》G21454《GB21454-200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5《GB21455-2008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456《GB21456-2008家用电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21518《GB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19《GB21519-2008储水式电热水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20《GB21520-2008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21《GB21521-2008复印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1534《GB/T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术语》G22336《GB/T22336-2008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23331《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24489《GB/T24489-2009用能产品能效指标编制通则》G24560《GB/T24560-2009电解、电镀设备节能监测》G24561《GB/T24561-2009干燥窑与烘烤炉节能监测》G24562《GB/T24562-2009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G24563《GB/T24563-2009煤气发生炉节能监测》G24564《GB/T24564-2009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G24565《GB/T24565-2009隧道窑节能监测》G24566《GB/T24566-2009整流设备节能监测》G24789《GB24789-200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24848《GB24848-2010石油工业用加热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4849《GB24849-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4851《GB/T24851-2010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4915《GB/T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25323《GB25323-2010再生铅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4《GB25324-2010铝电解用石墨质阴极炭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5《GB25325-2010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6《GB25326-2010铝及铝合金轧、拉制管、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7《GB25327-2010氧化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5328《GB/T25328-2010玻璃窑炉节能监测》G25329《GB/T25329-2010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G25957《GB25957-2010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6281《GB/T26281-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G26282《GB/T26282-2010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G26657《GB/T26657-2011砂型烘干炉能耗评定》G26719《GB/T26719-2011企业用水统计通则》G26756《GB26756-2011铝及铝合金热挤压棒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6757《GB/T26757-2011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G26758《GB/T26758-2011铅、锌冶炼企业节能规范》G26916《GB/T26916-2011小型氢能综合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方法》G26922《GB/T26922-2011服务业节水型单位评价导则》G26923《GB/T26923-2011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G26924《GB/T26924-2011节水型企业钢铁行业》G26925《GB/T26925-2011节水型企业火力发电行业》G26926《GB/T26926-2011节水型企业石油炼制行业》G26927《GB/T26927-2011节水型企业造纸行业》G26928《GB/T26928-2011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G27681《GB/T27681-2011铜及铜合金熔铸冷却水零排放和循环利用规范》G27705《GB/T27705-2011BCTMP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6《GB/T27706-2011PRC-APMP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7《GB/T27707-2011草浆备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09《GB/T27709-2011带二氧化氯的四段漂白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1《GB/T27711-2011叠网造纸机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2《GB/T27712-2011非木浆多效蒸发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3《GB/T27713-2011非木浆碱回收燃烧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4《GB/T27714-2011废纸脱墨浆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6《GB/T27716-2011横管式连续蒸煮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18《GB/T27718-2011间歇蒸煮(立锅)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0《GB/T27720-2011卡米尔连续蒸煮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1《GB/T27721-2011磨石磨木浆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2《GB/T27722-2011木浆备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4《GB/T27724-2011普通长网造纸机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27《GB/T27727-2011筛选、CEHP四段漂白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32《GB/T27732-2011洗涤筛选、氧脱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736《GB/T27736-2011制浆造纸企业生产过程的系统能量平衡计算方法通则》G27737《GB/T27737-2011制氧站系统能量平衡及能量效率计算方法》G27883《GB/T27883-2011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G27886《GB/T27886-2011工业企业用水管理导则》G27969《GB/T27969-2011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评价体系和监测方法》G28284《GB/T28284-2012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28377《GB28377-2012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78《GB28378-2012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79《GB28379-2012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28380《GB28380-2012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8381《GB28381-2012离心鼓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28557《GB/T28557-2012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G28714《GB/T28714-2012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28736《GB28736-2012电弧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28749《GB/T28749-2012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G28750《GB/T28750-2012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G28751《GB/T28751-2012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29052《GB/T29052-2012工业蒸汽锅炉节水降耗技术导则》G29115《GB/T29115-2012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G29116《GB/T29116-2012工业企业原材料消耗计算通则》G29147《GB/T29147-2012钢铁生产余热资源计算方法涂镀》G29149《GB/T29149-2012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29435《GB29435-2012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29455《GB/T29455-2012照明设施经济运行》G29456《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29723.1《GB/T29723.1-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1部分:主要通风系统》G29723.2《GB/T29723.2-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2部分:主排水系统》G29723.3《GB/T29723.3-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3部分:空气压缩系统》G29723.4《GB/T29723.4-2013煤矿主要工序能耗等级和限值第4部分:主提升带式输送系统》G29725《GB/T29725-2013节约型企业评价通则》G29749《GB/T29749-2013工业企业水系统集成优化导则》G29870《GB/T29870-2013能源分类与代码》G29871《GB/T29871-2013能源计量仪表通用数据接口技术协议》G29872《GB/T29872-2013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集中采集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29873《GB/T29873-2013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G30163《GB/T30163-2013高炉用高风温顶燃式热风炉节能技术规范》G30253《GB30253-2013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4《GB30254-2013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5《GB30255-2013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256《GB/T30256-2013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泵类液体输送系统》G30257《GB/T30257-2013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通风机系统》G30258《GB/T30258-2013钢铁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30259《GB/T30259-2013水泥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30260《GB/T30260-2013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G30261《GB/T30261-2013制冷空调用板式热交换器火用效率评价方法》G30262《GB/T30262-2013空冷式热交换器火用效率评价方法》G30715《GB/T30715-2014钢铁生产过程能量系统优化实施指南》G30716《GB/T30716-2014能量系统绩效评价通则》G30720《GB30720-2014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721《GB30721-2014水(地)源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30839.1《GB/T30839.1-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1部分:通用要求》G30839.4《GB/T30839.4-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G30839.41《GB/T30839.41-2014工业电热装置能耗分等第41部分:推送式电阻加热机组》G31276《GB31276-2014普通照明用卤钨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50627《GB/T50627-2010城镇供热系统评价标准》RB101《RB/T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RB102《RB/T102-2013能源管理体系纺织企业认证要求》RB103《RB/T103-2013能源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认证要求》RB104《RB/T104-2013能源管理体系交通运输企业认证要求》RB105《RB/T105-2013能源管理体系煤炭采选业认证要求》RB106《RB/T106-2013能源管理体系水泥企业认证要求》RB107《RB/T107-2013能源管理体系公共建筑管理组织认证要求》RB108《RB/T108-2013能源管理体系家电企业认证要求》RB109《RB/T109-2013能源管理体系人造板及木制品企业认证要求》J50151《JB/T50151-1999炼钢电弧炉炉座能耗分等》J50152《JB/T50152-1999炼钢平炉能耗分等》J50153《JB/T50153-1999锻造加热炉能耗分等》J50154《JB/T50154-1999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50155《JB/T50155-1999冲天炉能耗分等》J50156《JB/T50156-1999电瓷焙烧窑炉能耗分等》J50157《JB/T50157-1999棕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58《JB/T50158-1999工业锅炉房能耗分等》J50159《JB/T50159-1999压缩空气站能耗分等》J50160《JB/T50160-1999氧气站能耗分等》J50161《JB/T50161-1999发生炉煤气站能耗分等》J50162《JB/T50162-1999热处理箱式、台车式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63《JB/T50163-1999热处理井式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64《JB/T50164-1999热处理电热浴炉能耗分等》J50165《JB/T50165-1999感应熔铜炉能耗分等》J50166《JB/T50166-1999感应熔铝炉能耗分等》J50167《JB/T50167-1999熔铜燃料炉能耗分等》J50168《JB/T50168-1999熔铝燃料炉能耗分等》J50169《JB/T50169-1999碳化硅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70《JB/T50170-1999白刚玉冶炼电炉能耗分等》J50171《JB/T50171-1999陶瓷磨具烧成窑能耗分等》J50172《JB/T50172-1999树脂磨具硬化炉能耗分等》J50173《JB/T50173-1999火花塞窑炉能耗分等》J50174《JB/T50174-1999电镀工序能耗分等》J50175《JB/T50175-1999电碳焙烧窑和石墨化炉能耗分等》J50176《JB/T50176-1999绝缘材料制品加热工序能耗分等》J50177《JB/T50177-1999铅酸电池化成工序能耗分等》J50178《JB/T50178-1999电力电容器真空浸渍工序能耗分等》J50179《JB/T50179-1999木材蒸汽干燥室能耗分等》J50180《JB/T50180-1999蒸-空锻锤车间锤群能耗分等》J50181《JB/T50181-1999供热系统节能分等》J50182《JB/T50182-1999箱式多用热处理炉能耗分等》J50183《JB/T50183-1999热处理连续电阻炉能耗分等》J50184《JB/T50184-1999砂型干燥炉能耗分等》DL686《DL/T686-1999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DL738《DL/T738-2000农村电网节能技术规程》DL890.401《DL/Z890.401-2006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组件接口规范(CIS)框架》DL890.404《DL/T890.404-2009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高速数据访问(HSDA)》DL890.405《DL/T890.405-2009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通用事件和订阅(GES)》DL958《DL/T958-2005电力燃料名词术语》DL965《DL/T965-2005热力设备检验机构基本能力要求》DL1051《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1052《DL/T1052-2007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1053《DL/T1053-2007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SL304《SL/Z304—2004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验收规程》CJ260《CJ/T260-2007电子式热分配表》CJ271《CJ/T271-2007蒸发式热分配表》CJJ33《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YB4210《YB/T4210-2010彩色涂层钢带生产线焚烧炉和固化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YB4211《YB/T4211-2010热浸镀锌生产线加热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YB4242《YB/T4242-2011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YB4243《YB/T4243-2011钢铁企业冷轧板带热处理线和涂镀线工业炉环保节能设计技术规范》YS101《YS/T101-2002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2.1《YS/T102.1-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1部分:铅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2.2《YS/T102.2-2003铅、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2部分:锌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3《YS/T103-2008铝土矿生产能源消耗》YS105.1《YS/T105.1-2004锡、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1部分:锡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05.2《YS/T105.2-2004锡、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第2部分:锑冶炼企业产品能耗》YS119.1《YS/T119.1-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熟料回转窑系统》YS119.3《YS/T119.3-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竖式石灰炉》YS119.4《YS/T119.4-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高压溶出系统》YS119.5《YS/T119.5-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蒸发器》YS119.6《YS/T119.6-2008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脱硅系统》YS119.7《YS/T119.7-2004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管道化溶出系统》YS119.8《YS/T119.8-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气态悬浮焙烧系统》YS119.9《YS/T119.9-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流态化熔烧炉系统》YS119.10《YS/T119.10-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板式降膜蒸发器系统》YS119.11《YS/T119.11-2005氧化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单套管预热高压釜熔出系统》YS124.1《YS/T124.1-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1部分:回转窑》YS124.2《YS/T124.2-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2部分:罐式煅烧炉》YS124.3《YS/T124.3-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3部分:电气煅烧炉》YS124.4《YS/T124.4-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4部分:焙烧炉》YS124.5《YS/T124.5-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第5部分:石墨化电阻炉》YS131《YS/T131-2010炭素制品生产炉窑能耗限额》YS663《YS/T663-2007电解铝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铝液保持炉》YS664《YS/T664-2007铝用炭素生产专用设备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热媒炉》YS693《YS/T693-2009铜精矿生产能源消耗限额》YS748《YS/T748-2010铅锌矿采、选能源消耗限额》JC428《JC/T428-2007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429《JC/T429-2007砖瓦工业隧道窑——干燥室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JC431《JC/T431-2012铸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JC523《JC/T523-2010纸面石膏板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限额》JC713《JC/T713-2007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JC791《JC/T791-2007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792《JC/T792-2007隧道式砖瓦干燥室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793《JC/T793-2007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HG3998《HG/T3998-2008纯碱取水定额》HG3999《HG/T3999-2008合成氨取水定额》HG4000《HG/T4000-2008烧碱取水定额》HG4186《HG/T4186-2011硫酸取水定额》HG4187《HG/T4187-2011尿素取水定额》HG4188《HG/T4188-2011湿法磷酸取水定额》HG4189《HG/T4189-2011聚氯乙烯取水定额》HG4190《HG/T4190-2011化工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4191《HG/T4191-2011石化企业能源审计规范》HG4192《HG/T4192-2011氯乙烯合成用低汞触媒》SY6422《SY/T6422-2008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HY045《HY/T045-1999海洋能源术语》MT1070《MT/T1070-2008煤矿在用主提升带式输送机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MT1071《MT/T1071-2008煤矿在用主通风机装置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JT306《JT/T306-2007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JT379《JT/T379-1998船舶燃料供应行业术语》JT384《JT/T384-1998港务船能源利用检测规程》JT711《JT711-2008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限值》JT719《JT/T719-2008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LY1062《LY/T1062-1992锯材生产综合能耗》LY1451《LY/T1451-2008纤维板生产综合能耗》LY1703《LY/T1703-2007实木地板生产综合能耗》F01002《FZ/T01002-2010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F01104《FZ/T01104-2010机织印染产品取水计算办法及单耗基本定额》F01105《FZ/T01105-2010针织印染产品取水计算办法及单耗基本定额》SB10427《SB/T10427-2007大型商场、超市空调制冷的节能要求》JJJF1261.4《JJF1261.4-2012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JF1261.5《JJF1261.5-2012自动电饭锅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JF1261.6《JJF1261.6-2012计算机显示器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G1261.12《JJF1261.12-2013微型计算机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F1356《JJF1356-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标准精选(最新)G12145《GB/T 12145-2008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DL245《DL/T 245-2012 发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单排管管束》DL292《DL/T 292-2011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振动控制导则》DL296《DL/T 296-2011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DL299《DL/T 299-2011 火电厂风机、水泵节能用内反馈调速装置应用技术条件》DL367《DL/T 367-2010 火力发电厂大型风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DL414《DL/T 414-2012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438《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9《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502《DL/T 502.1~3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DL552《DL/T552-1995 火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DL561《DL/T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571《DL/T571-1995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DL589《DL/T 589-2010 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DL590《DL/T 590-2010 火力发电厂凝汽式汽轮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DL591《DL/T 591-2010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DL592《DL/T 592-2010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条件》DL606《DL/T606-1996 火电厂能量平衡导则》DL606.3《DL/T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DL606.5《DL/T 606.5-2009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DL616《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654《DL/T 654-2009 火电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DL655《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656《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657《DL/T 657-2006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658《DL/T 658-2006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659《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665《DL/T 665-2009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DL673《DL/T673-1999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001X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DL674《DL/T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球化评级标准》DL677《DL/T677-1999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作化学仪表检验规格》DL701《DL/T701-1999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706《DL/T706-1999 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测定方法》DL712《DL/T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选材导则》DL715《DL/T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717《DL/T717-2000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中心孔检验技术导则》DL718《DL/T718-2000 火力发电厂铸造三通,弯头超声波探伤方法》DL752《DL/T 752-2010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771《DL/T771-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DL772《DL/T772-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标准工坐交换容量测定方法》DL773《DL/T773-2001 火电厂用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DL774《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775《DL/T775-2001 火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DL776《DL/T 776-2012 火力发电厂绝热材料》DL777《DL/T 777-2012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DL783《DL/T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787《DL/T787-2001 火力发电厂用15CrMo刚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DL794《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805.1《DL/T 805.1-2011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 1 部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DL805.2《DL/T 805.2-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锅炉炉水磷酸盐处理》DL805.3《DL/T 805.3-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3部分:汽包锅炉炉水氢氧化钠处理》DL805.4《DL/T 805.4-2004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 DL806《DL/T806-2002 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用阻垢缓蚀剂》DL807《DL/T807-2002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201X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报废标准》DL869《DL/T 869-201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870《DL/Z 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DL882《DL/T 882-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DL891《DL/T 891-2004 热电联产电厂热力产品》DL901《DL/T 901-2004 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DL904《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L908《DL/T 908-2004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钠的测定 二阶微分火焰光谱法》DL924《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934《DL/T 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DL936《DL/T 936-2005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耐火及保温检修导则》DL950《DL/T 950-2005 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DL954《DL/T 954-2005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痕量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DL955《DL/T 955-2005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铜、铁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DL956《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DL957《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DL977《DL/T 977-2005 发电厂热力设备化学清理单位管理规定》DL994《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DL997《DL/T 997-2006 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L1012《DL/T 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1022《DL/T1022-2006 火电机组仿真机技术规范》DL1027《DL/T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DL1029《DL/T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DL1056《DL/T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1076《DL/T 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DL1078《DL/T 1078-2007 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DL1083《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1091《DL/T 1091-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程》DL1097《DL/T 1097-2008 火电厂凝汽器管板焊接技术规程》DL1111《DL/T 1111-2009 火力发电厂厂用高压电动机调速节能导则》DL1115《DL/T 1115-2009 火力发电厂机组大修化学检查导则》DL1132《DL/T 1132-2009 电站炉水循环泵电机检修导则》DL1138《DL/T 1138-2009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粉末离子交换树脂》DL1139《DL/T 1139-2009 燃煤电站齿索式输粉机》DL1141《DL/T 1141-2009 火电厂除氧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DL1144《DL/T 1144-2012 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L1150《DL/T 1150-2012 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验收技术规范》DL1175《DL/T 1175-2012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滤料滤袋技术条件》DL5001《DL/T 5001-2004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5004《DL/T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5022《DL 5022-2012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5032《DL/T 5032-2005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5035《DL/T5035-200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5041《DL/T5041-1995 火力发电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5043《DL/T5043-19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DL5044《DL/T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045《DL/T 5045-2006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DL5046《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5053《DL 5053-2012 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程》DL5065《DL/T 5065-2009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DL5068《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5072《DL/T5072-200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5136《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5142《DL/T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5145《DL/T5145-2001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DL5153《DL/T5153-2002 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DL5164《DL/T5164-2002 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DL5174《DL/T 5174-200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DL5175《DL/T 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182《DL/T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5187.1《DL/T 5187.1-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1部分:运煤系统》DL5187.2《DL/T5187.2-2004 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 第2部分:煤尘防治》DL5188《DL/T5188-2004 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DL5196《DL/T 5196-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5203《DL/T 5203-2005 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5204《DL/T 5204-2005 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DL5226《DL/T 5226-2005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227《DL/T 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5228《DL/T 5228-2005 水力发电厂110kV~500kV电力电缆施工设计规范》 DL5257《DL/T 5257-2010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程》DL5277《DL 5277-2012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339《DL/T 5339-2006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5366《DL/T536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DL5374《DL/T 5374-2008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5375《DL/T 5375-2008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5390《DL/T5390-2007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5403《DL/T 5403-2007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DL5417《DL/T 5417-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5418《DL/T 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5427《DL/T 5427-2009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5428《DL/T 5428-2009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5435《DL/T 5435-2009 火力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DL5436《DL/T 5436-2009 火电厂烟气海水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DL5439《DL/T 5439-2009 大型水、火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5454《DL 5454-2012 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