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271d6cb7360b4c2f3f6443.png)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铜片、锌片和稀硫酸组成的铜锌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上有4.48 L气体(标准状况)放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外电路中转移电子0.2 molB.铜为负极,有12.8 g铜溶解C.锌为正极,有13 g锌溶解D.反应过程中消耗0.4 mol氢离子2.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碱性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 2e-===Mn2O3(s)+2OH-(aq)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 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铜片、锌片、导线和番茄组成的水果电池,锌片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4.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碳酸钙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 g(a、b相差不大,但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5.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活泼金属作正极,不活泼金属作负极C.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6.下列关于化学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电池放电之后还能再充电B.充电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电池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3+H2HCOONa+H2O。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6ce42b31126edb6f1a1078.png)
高二化学第二章练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改变2.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298K时△H=-92.2kJ·mol-1△S=-198.2kJ·mol-1·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B.298K时合成氨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298K时合成氨的反应速率一定很大D.298K时合成氨反应可自发进行3、已知反应mX(g)+nY(g)qZ(g);△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4.恒温条件下,把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N2O4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积减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会变浅C.体积减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2倍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5.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ΔH=-92.2kJ/mol。
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 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6.某温度下,反应H2(气)+I2(气) 2HI(气)+Q,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B.恒压,充入H1(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减小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D.恒容,充人H2,I2(气)的体积分数7.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 = 0.010 mol/(L·s)B.v (O2) = 0.0010 mol/(L·s)C.v (NO) = 0.0010 mol/(L·s)D.v (H2O) = 0.045 mol/(L·s)8.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一定温度建立如下平衡:2NO 2N2O4,此时平衡混合物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关系是( )A.x>yB.x<yC.x=yD.不能确定9.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反应X+Y2Z影响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Z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体C.X和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10.总压强为3.0×107Pa时,氮氢混合气体(体积比1:3)通入合成塔,反应达平衡时,压强为 2.5×107Pa,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 )A.35%B.30%C.25%D.20%11.将4mol气体A和24mol气体B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 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1.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2.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10~15 min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20 min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13、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O2和1gSO2,乙容器充入2gO2和2g SO2。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测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575a1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d.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习题一、单选题1.反应2NO+Cl2=2NOCl在295K时,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注:①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式为v(Cl2)=k·c m(NO)c n(Cl2)(式中速率常数k=Ae-Ea/RT,其中E a为活化能,A、R均为大于0的常数,T为温度);②反应级数是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浓度的指数之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2,n=1,反应级数为3级B.当c(NO)=0.200mol·L-1,c(Cl2)=0.300mol·L-1,v(NO)=0.192mol·L-1·s-1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途径,也可以增大速率常数k,而加快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的活化能E a,从而使速率常数k增大2.在2L的密闭容器中,2A(g)+B(g)2C(g)ΔH,将2molA气体和1molB气体在反应器中反应,测定A 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实线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A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ΔH>0A.反应2A(g)B(g)2C(g)B.X点的化学平衡常数大于Y点的化学平衡常数C.图中Y点v(正)>v(逆)D .图中Z 点,增加B 的浓度不能提高A 的转化率3.100mL6mol/LH 2SO 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碳酸钠(固体)B .水C .硫酸铜溶液D .硫酸铵(固体)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3224SO (g)H O(1)H SO (l)+=的ΔS>0B .1mol 2CO 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22S CO (g)<S CO (s)C .反应25222N O (g)4NO (g)O (g)=+H 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D .H 0∆<或Δ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5.合成氨反应为223N (g)+3H (g)2NH (g) 1ΔH=92.4kJ mol --⋅。
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b66c79b84ae45c3b358cbd.png)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 向2L密闭容器里充人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等于0.6mol/L B.小于0.6mol/LC.等于0.8mol/L D.大于0.8mol/L2. 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3. 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4. 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D.v(D)=1 mol·L-1·s-15. 反应A+B →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 c (A) c (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
当c (A) = c (B) = 1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增大c (A)时,v也增大B.只增大c (A)时,v值不变C.只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D.只升高温度时,k值变小6. 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经2 s后达到平衡,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6 mol·L-1。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6eb44b14e852458fb57b0.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决定,若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可逆反应A(g)+ B(g)⇌C(g)+Q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 =。
5.反应:HIO3+3H2SO3→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3+H2SO3 → HIO2+H2SO4(慢反应),(2)HIO2+2H2SO3 →HI+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在298K温度下,将1摩尔SO3放入1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摩尔的SO2,其K C是,K p是。
(R = 8.314 kPa·L·K-1·mol-1)。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 ×10-3;S(s)+O2(g)⇌SO2(g),K c= 5.0 ×106;H2(g) + SO2(g)⇌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为。
8.简单反应A= B + C,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A、B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与V B。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e-Ea/RT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1.某温度下2N2O5= 4NO2 + O2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V = 1/2V N2O5= 1/4V NO2= V O2 。
新课标人教A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课标人教A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7b1e56f47c1cfad6195fa7fc.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常用煅烧硫铁矿或硫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硫B.为提高氨的产量,合成氨工业应采用低温高压的反应条件C.氯碱工业中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D.高纯度的石英可用于制光导纤维2.下列反应中能起到固氮作用的是( )A.NO与O2反应生成NO2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由NH3制碳铵和硫铵D.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3.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选项正确的是()A. 氨氧化制HNO3:合成塔、空气、铂铑合金、8000CB. 合成氨:沸腾炉、焦炭、铁触媒、5000CC. 生产水泥:回转窑、石灰石、粘土、高温D. 接触法制硫酸:氧化炉、硫铁矿、V2O5、4000C~5000C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增加氧气的量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向氯水中加食盐不利于氯气的溶解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高压条件有利于合成氨反应5.合成氨()工业中,常采用500℃的温度条件。
有下列关于选用该条件的叙述:①加快反应速率;②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③提高原料转化率;④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
其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A、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6.N2+3H22NH3合成氨反应中,在下列情况下,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加入氮气B.减小压强,扩大容器体积C.加入催化剂D.适当升高温度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O2=2NO,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A.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8.由于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利用KClO3固体加热分解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B.加热H2O2水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C.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制氯气,需加入MnO2固体加热D.锌与盐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稀硫酸9.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A.快B.慢C.相等D.无法判断10.在2A+B 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A )=0.5mol/L · sB .v (B )=0.3mol/L · sC .v (C )=0.8mol/L · sD .v (D )=1mol/L · s11.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2SO 2+O 22SO 3 B .CO+H 2O (g )CO 2+H 2C .CO 2+H 2OH 2CO 3D .H ++OH -H 2O12.反应C(固)+H 2O(气) CO 2(气)+H 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C 的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N 2D. 压强不变充入N 2使体积增大13.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 ·L -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 2总量的是( )①石墨 ②CuO ③铜粉 ④铁粉 ⑤浓盐酸 ⑥无水乙酸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 可逆反应:A B+322C D +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 mol L s ()./()=⋅015 ②v B mol L s ()./()=⋅06 ③v C mol L s ()./()=⋅04 ④v D mol L s ()./()=⋅045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A. ①B. ②和③C. ④D. ①和④15.在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 Q 中,为了有利于A 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适当温度、高压16.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称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 .恒温、恒压时,充入NH 3B .恒温、恒容时,充入N 2C .恒温、恒压时,充入HeD .恒温、恒容时,充入He17.以焦炭为主要原料合成氨,为了使通入合成塔的N 2与H 2保持1∶3的体积比,则焦炭(不计燃烧中的消耗)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 .1∶3B .3∶2C .6∶5D .4∶3 18.在800℃时,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 (g )+H 2O (g )CO 2(g )+H 2(g),已知CO 和H 2O (g )的初始浓度为0.01mol ·L -1时,H 2平衡浓度为0.005mol ·L -1。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bcdb5243a5e9856a5712604d.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一、判断题(正确请画“√”,错误的画“×”)1.当温度接近0K时,所有的放热反应可以认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2.△S >0的反应,必定是自发反应。
3.对于一个反应如果△H>△G,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4.△Gθ值大,平衡常数Kθ值就愈大。
5.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
6.对于△H<0的反应,提高温度速度常数k值减小。
7.对于△Hθ>0的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平衡常数Kθ值增大。
8.NO的△f Gθm(298.15K)>0,空气中的N2和O2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共存。
但在高温常压时能发生反应,说明该反应是△Hθ>0, △Sθ>0的反应。
9.反应CO(g) = C(s)+1/2O2 (g)的△G>0,正向非自发,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活化能,则反应正向进行。
10.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体积和温度不变,则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变。
11.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系统中某组分的浓度或分压,平衡不移动。
12.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13.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α值增大,则在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值也一定增大。
14.对于一个复杂反应,当总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Gθ总=△Gθ1+△Gθ2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θ总=Kθ1+Kθ215.单质的△f Gθm(298.15K)值一定为零。
16. 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17.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具有较小的活化能。
18. 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 其它条件固定时,活化能小的反应,其反应速度快。
20. 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21.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小。
22.平衡常数Kθ值小于1,则△Gθ>0。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高二化学单元第二章测试题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高二化学单元第二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c0ab2dbed5b9f3f80f1c02.png)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题A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在273 K、1.01×105Pa时可转化为固态,在373 K时则又可转化为气态。
若分别用S(g)、S(1)、S(s)表示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S(g)<S(1)<S(s) B.S(g)>S(1)>S(s)C.S(g)>S(1)= S(s) D.S(g)>S(s)>S(1)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 D.v(D)=1.6 mol·L-1·min-13.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υ正(N2)=υ正(H2) B.υ正(N2)=υ逆(NH3)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4.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5.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05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2SO4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6.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c3f6c219e8b8f67c1cb96b.png)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课 化学反应速率〖例题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中“单位时间”和“物质浓度的变化”两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
若忽略了“单位时间”只考虑氨气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会误选C ,只考虑氨气的浓度的变化,会误选C 。
若将反应速率误认为是以单位时间内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会误选A 。
正确的计算是:υ(NH 3)= 4mol-2.4mol 2L ×5s=0.16mol /(L ·S)〖点评〗对化学公式、化学量的学习与掌握要注意其内涵与外延,注意单位的取用或限制。
概念题的计算就要依据公式全面分析,准确判断。
【例题2】解法一:N2 + 3H 2 2NH 3起始浓度(mol ·L -1) 2 5 02min 后浓度(mol ·L -1) 1.8 4.4 0.4变化浓度(mol ·L -1) 0.2 0.6 0.4则υ(N 2)= min2L mol 2.01-∙=0.1 mol /(L ·min) υ(H 2)= min2L mol 6.01-∙=0.3 mol /(L ·min) υ(NH 3)= min2L mol 4.01-∙=0.2 mol /(L ·min) 方法二:在求得υ(N 2)= min2L mol 2.01-∙=0.1 mol /(L ·min) 后利用υ(N 2)∶υ(H 2)∶υ(NH 3)=1∶3∶2则很易求得υ(H 2)=0.3 mol /(L ·min),υ(NH 3)=0.2 mol /(L ·min)〖点评〗对此类题的解答要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始态和终态,依据化学计量数准确求出变化浓度,严格解题的规范,便能顺利求解。
〖例题3〗方法一:由反应速率之比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较后作出判断.由化学方程式 A +3B =2C +2D 得.υ(A)∶υ(B)=1∶3,而υ(A)∶υ(B)=0.15∶0.6=1∶4,故υ(B)>υ(A),从而得②>①.υ(B)∶υ(c)=3∶2,而υ(B)∶υ(C)=0.6∶∶0.4=3∶2,故υ(B)=υ(C),从而得③=②.υ(C)∶υ(D)=2∶2=1∶1,而υ(C)∶υ(D)=0.4∶0.45,故υ(D)>υ(C),从而得④>③.故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方法二:将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速率数值的大小.若以物质A 为标准,将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为用A 物质表示的速率,则有:υ(A)∶υ(B)=1∶3,则②表示的υ(A)=0.2mol/(L ·s)υ(A):υ(C)=1∶2,则③表示的υ(A)=0.2mol/(L ·s)υ(A)∶υ(D)=1∶2,则④表示的υ(A)=0.225mol/(L ·s)故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④>③=②>①.〖点评〗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多种物质,在中学化学里,通常笼统地说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时,往往是对整体化学反应而言,定量地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是对某种具体物质而言。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二章
![大学化学:练习册习题及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bcdb5243a5e9856a5712604d.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一、判断题(正确请画“√”,错误的画“×”)1.当温度接近0K时,所有的放热反应可以认为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2.△S >0的反应,必定是自发反应。
3.对于一个反应如果△H>△G,则该反应必定是熵增的反应。
4.△Gθ值大,平衡常数Kθ值就愈大。
5.平衡常数K值越大,则反应速度越快。
6.对于△H<0的反应,提高温度速度常数k值减小。
7.对于△Hθ>0的可逆反应,提高温度平衡常数Kθ值增大。
8.NO的△f Gθm(298.15K)>0,空气中的N2和O2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共存。
但在高温常压时能发生反应,说明该反应是△Hθ>0, △Sθ>0的反应。
9.反应CO(g) = C(s)+1/2O2 (g)的△G>0,正向非自发,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活化能,则反应正向进行。
10.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体积和温度不变,则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不变。
11.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系统中某组分的浓度或分压,平衡不移动。
12.一定温度下,对于△υg≠0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保持总压力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13.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率α值增大,则在该条件下平衡常数K值也一定增大。
14.对于一个复杂反应,当总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为:△Gθ总=△Gθ1+△Gθ2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θ总=Kθ1+Kθ215.单质的△f Gθm(298.15K)值一定为零。
16. 反应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17. 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具有较小的活化能。
18. 基元反应是指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9. 其它条件固定时,活化能小的反应,其反应速度快。
20. 化学平衡是指系统中正逆反应活化能相等的状态。
21. 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越小。
22.平衡常数Kθ值小于1,则△Gθ>0。
化学反映原理第二章期末练习
![化学反映原理第二章期末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9ea0b389011ca300a7c39071.png)
《化学反映原理》第二章期末练习高二化学《化学反映原理》第二章期末练习1一、选择题:一、以下反映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二、在2A+B 3C+4D反映中,表示该反映速度最快的是( )A、v(A)= mol?L-1?s-1B、v(B)= mol?L-1?s-1C、v(C)= mol?L-1?s-1D、v(D)=1 mol?L-1?s-13.把 a mol X和 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映X(g)+2 Y(g)2 Z(g),达到平稳时,假设它们的物质的量知足:n(X)+n(Y) n(Z),那么Y的转化率为 ..4.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50℃达到以下平稳:CO(g)+H2O(g)CO2(g)+H2(g) ,K=,假设反映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别离为mol/L和 mol/L,那么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 % % %5.某温度下,N2O4(g)2 NO2(g);△H>0。
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加压时(减小体积),将使正、逆反映速度增大,平稳向逆反映方向移动B.维持体积不变,加入少量NO2,将使正反映速度减小,逆反映速度增大,平稳向逆反映方向动C.维持体积不变,加入少量N2O4,再达到平稳时,颜色变深D.维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稳时颜色变深六、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如下反映:2Ag+Bg3Cg;经 2 s后达到平稳,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mol?L-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物质A表示该反映的平均反映速度为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该反映的平均反映速度为 mol?L-1?s-1③平稳时物质A与B的转化率相等④平稳时物质B的浓度为 mol?L-1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7.以下转变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说明的是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I二、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8.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映存在:FeCl3+3KSCNFeSCN3+3KCl。
八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 反应现象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 反应现象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9e2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c.png)
八年级上册化学第二章反应现象测试卷(带答案)I. 选择题1. 下面哪个现象不是化学反应的证据?A. 气泡产生B. 温度变化C. 颜色改变D. 形状改变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反应的表征?A. 反应物消失B. 新物质生成C. 能量释放D. 密度改变答案:D3. 化学反应常常 beginalign:math:`\ce{A + B -> C + D + E}`,那么下列哪个是正确的?A. A,B是中间物质B. A,B是反应物C. C,D,E是反应物D. C,D,E是中间物质答案:B4. 下面哪个不会导致化学反应的发生?A. 加热反应物B. 溶解反应物C. 搅拌反应物D. 排列反应物答案:C5. 下列哪个不属于物理变化?A. 冰融化为水B. 铁锈生成C. 水沸腾D. 水结冰答案:CII. 填空题1. 化学反应的标志是__________。
答案:新物质生成2. 颜色的改变是化学反应的表征之一,通常表明了物质的__________。
答案:成分的改变3.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反应的表征?答案:形状改变4. 化学反应常常 beginalign:math:`\ce{A + B -> C + D + E}`,则A和B是__________。
答案:反应物5. 下列哪个操作不能促进化学反应发生?答案:闻气味III. 简答题1. 请解释一下化学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并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反应物消失,新物质生成,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物质性质的改变。
2. 请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答案: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外观发生改变,但其内部的组成没有改变,如水沸腾、冰融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如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3. 请举例说明几种化学反应的现象。
答案:例如,铁锈生成、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都是化学反应的现象。
参考答案I. 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D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BII. 填空题1. 答案:新物质生成2. 答案:成分的改变3. 答案:形状改变4. 答案:反应物5. 答案:闻气味III. 简答题1. 答案已在问题中回答。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侧试题及其答案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侧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249f3de009581b6ad9eb3e.png)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一二章自主测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压力一定时,放热的熵减小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温度、压力一定时,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C.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进行的惟一因素D.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熵变无关2.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A.恒温、恒压时充入氨气B.恒温、恒容时充入氮气C.恒温、恒容时充入氦气D.恒温、恒压时充入氦气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B.有不少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C.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高温下一定也不能自发进行D.焓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因素5.1mol X气体跟a rn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Y(g)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a=2,b=3 B.a=2,b=1C.a=2,b=2 D.a=3,b=26.下列吸热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
A.CaCO3(s)==CaO(s)+CO2(g)B.N2O4(g)==2NO2(g)C.2CO(g)==C(s)+O2(g)D.NH4HCO3==NH3(g)+CO2(g)+H2O(g)7. 反应2A(g)+B(g)2C(g)△H>0。
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
A. 低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8.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复习练习题2-1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复习练习题2-1](https://img.taocdn.com/s3/m/e5536a0cbb68a98271fefab3.png)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复习练习题(2—1)主编:左兵兵1.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g)+O2(g)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 )A.v(SO2)=4mol/(L·min)B.v(O2)=3mol/(L·min)C. v(SO2)=0.1mol/(L·s)D. v(O2)=0.1mol/(L·s)2.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N2和3molH2,发生下列反应:N2+3H2 2NH3,3min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v(H2)是( )A.0.2mol/(L·min)B. 0.6mol/(L·min)C. 0.1mol/(L·min)D. 0.3mol/(L·min)3.把下列四种X的溶液,分别加进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并均加水稀释至50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mL 2mol/LB. 20mL 2mol/LC. 10mL 4mol/LD. 20mL 3mol/L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C.混合气体的压强D.混合气体的总体积5.可逆反应aA(g)+bB(g)c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正(A)=bv正(B)B. bv正(A)=av逆(B)C. av正(C)=cv正(A)D. av正(A)=bv逆(B)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单元测试卷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c030913a45177232f60a2a7.png)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单元测试(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查德·赫克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钯催化交叉偶联”方面的研究。
下面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正反应速率B.催化剂通过升高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的反应热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是因为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改变,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和转化率。
答案:D2.将3 mol O2加入到V 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s建立了平衡体系:3O 2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n)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解析:O2为反应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O3为生成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增大。
达到平衡时n(O2)=2.1 mol>n(O3)=0.6 mol。
答案:C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A.5%B.10%C.15% D.20%解析:平衡时转化的H2的物质的量为:8 mol×25%=2 mol。
N 2+3H22NH3起始量(mol) 2 8 0转化量(mol) 23 243平衡量(mol) 43 643所以NH 3的体积分数为43mol 43 mol +6 mol +43 mol ×100%≈15%。
答案:C4.加热N 2O 5时,发生以下两个分解反应:N 2O 5N 2O 3+O 2,N 2O 3N 2O +O 2,在1 L 密闭容器中加热 4 mol N 2O 5达到化学平衡时c (O 2)为4.50 mol/L ,c (N 2O 3)为1.62 mol/L ,则在该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正确的是( )A .c (N 2O 5)=1.44 mol/LB .c (N 2O 5)=0.94 mol/LC .c (N 2O)=1.40 mol/LD .c (N 2O)=3.48 mol/L 解析: N 2O 5N 2O 3+O 2 起始(mol/L): 4变化(mol/L): x x x 平衡(mol/L): 4-x x xN 2O 3N 2O +O 2 起始(mol/L): x 0 0 变化(mol/L): yy y平衡(mol/L):x -y y y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 -y =1.62 mol/L x +y =4.50 mol/L 解得:x =3.06 mol/L ,y =1.44 mol/L.则: c (N 2O 5)=4 mol/L -3.06 mol/L =0.94 mol/L ; c (N 2O)=y =1.44 mol/L 。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c5fe5a9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4.png)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质量检测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 每题3分, 共5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1.下列反应中, 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A.2KClO3(s)====2KCl(s)+3O2(g) ΔH=-78.03 kJ·mol-1 ΔS=1 110 J·mol-1·K-1B.CO(g)====C(s,石墨)+1/2 O2(g) ΔH =110.5 kJ·mol-1ΔS=-89.36 J·mol-1·K-1C.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 =-444.3 kJ·mol-1 ΔS =-280.1 J·mol-1·K-1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ΔH =37.301 kJ·mol-1ΔS =184.05 J·mol-1·K-12.下列反应中, 熵减小的是()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C. MgCO3(s)=MgO(s)+CO2(g)D.2CO(g)=2C(s)+O2(g)3.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 = 0.010 mol/(L·s)B. (O2) = 0.0010 mol/(L·s)C. (NO) = 0.0010 mol/(L·s)D. (H2O) = 0.045 mol/(L·s)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 (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③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A. ①...B.①....C.②.....D.③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5.在2L 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mol, 在前10.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mol/(L ·s), 则10s 时, 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3..mo.. B. 2..mo.. C. 2..mo.. D. 1..mol6.100mL6mol ·l-1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 在一定温度下, 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 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7.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 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 在相同的条件下, bg(b<a)粉末状的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A B C D8.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里, 装有4molNO2, 在一定温度时进行下面的反应: 2NO2(g. N2O4(g),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0.25, 则平衡时该容器中NO2的物质的量.. ( ) A. 0mol B. 1mol C. 2mol D. 3mol 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十3Y(g)2Z(g)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与Y 的转化率之比为1∶2,则起始充入容器中的X 与Y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1∶3 C. 2∶3D. 3∶210.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X(g)和..Y(g),发生如下反应: X(g)+nY(g)2R(g)+W(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知X 和Y 的转化率分别为25%和50%,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 值为( )A. 4B. 3C. 2D. 111.可逆反应2SO.+O2 2SO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c 为浓度商)( )A.Qc 不变, K 变大, O2转化率增...B.Qc 不变, K 变大, SO2转化率减小损失质量O 损失质量损失质量损失质量OC.Qc变小, K 不变, O2转化率减...D.Qc增大, K不变, SO2转化率增大12.反应N2O4(g) 2NO2(g);△H.+5.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 3N2+3H2。
已知NH3起始浓度是 mol·L-1,4s末为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 (NH3)应为()A. mol·L-1·s-1B. mol·L-1 ·s-1C. mol·L-1·s-1D. mol·L-1·s-1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 mol /(L·s) B.υ(C)= mol / (L·s)C.υ(B)= mol / (L·s) D.υ(A)= mol / (L·s)3.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S== +23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4.可逆反应N 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6.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则B的反应速率是()A. mol / (L·s) B. mol / (L·s) C. mol / (L·s) D. mol /(L·s)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8.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压B. 减压C. 减少E的浓度D. 降温9.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10.已知反应mX(g) + nY(g) qZ(g) △H<0 m + n > 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11.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 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12.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3.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NO 2(g) CO2(g)+NO(g) ΔH<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判断17.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 mol·L-1,c(B2)= mol·L-1,c(C)= mol·L -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A. 2A 2+B22A2BB. A2+B22ABC. A 2+B2A2B2D. A2+2B22AB218.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 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19.已知450℃时,反应H 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 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50 B. C.100 D.无法确定20.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 和B都是4mol,10s后,测得υ(A)=·(L·s)-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B. C. D.21.在一定条件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气体和1mol B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则A的转化率为()A.67% B.50% C.25% D.5%22.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 ②⑧B. ⑦④C. ①③D. ⑤⑥23. 在反应N 2+3H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L-1·s-1,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A. s B.1 s C. s D.2 s2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一时刻,某种反应物的瞬时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速率为 mol·L-1·s-1是指反应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25.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D.用CaCl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26.已知:4NH 3(g)+5O2(g) 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 v(NH3 )、v(O2 )、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4v(NH3)=5v(O2) B.5v(O2)=6v(H2O)C.2v(NH3)=3v(H2O) D.4v(O2)=5v(NO)二、填空题27.对于A+2B(g) n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态。
(2)增压,平衡不移动,当n=2时,A为____态;当n=3时,A为______态。
(3)若A为固态,增大压强,C的组分含量减少,则n_________。
(4)升温,平衡向右移动,则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热反应。
28.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态。
29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2(g)+H2(g)CO (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_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三、计算题30.一定温度下,将3molA气体和1molB气体通过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 (g)xC(g)。
若容器体积固定为2L,反应1min时测得剩余,C 的浓度为L。
①1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x=________;②若反应经2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浓度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③平衡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为22%,则A的转化率是_________;31.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 2 (g) + O2(g) 2SO3(g) ,已知c(SO2)始=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哪个方向进行?(2)达平衡状态时, 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32、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 3C(g)+2D(g),开始时A为4 mol,B为6 mol;5 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