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向补语结果意义
现代汉语补语的结构类别与意义类别
(1)后者可以收时间副词修饰,前者不可以。 例如:
马上爬得高高的 已经擦得亮晶晶的
﹡马上爬得高 ﹡已经擦得亮 (2)后者可以与“把”、“被”、“给”等介
词连用,前者不可以。例如:
把锅擦得亮晶晶的 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的
﹡把锅擦得亮 ﹡衣服被洗得干净 (3)后者可以作状语,前者不可以。例如: 擦得亮晶晶地放着 洗得干干净净地收着
所补语一类。 )
舒服得多 / 闹得慌 /
这一类与必须带“得”的状态补语相似,但 是它们没有相应的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两类。
① 动量补语:砍一刀 / 踢一脚 / 去三次 / 读两 遍/
② 时量补语:住三天 / 休息一个月 /
5. 时间、处所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
2.状态补语(情态补语)
充当状态补语的可以是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也可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还可以是主谓短 语。例如:
爬得高 / 爬得高高的 / 忘得一干二净 / 气 得发抖
热得满头大汗 / 说得一个钱不值 / 走得两腿 发直
单个形容词构成的状态补语,在形式上与结 果补语可能式的肯定式(可能补语)相同, 例如“做得好”既可以是状态补语,又可以 是结果补语可能式的肯定式(可能补语)。 区别二者的方法有三条:
补语的结构类别与意义类别
根据补语前用不用“得”,可以将补语分为三 类:不能用“得”的,如程度补语、数量补语; 必须用“得”的,如状态补语(情态补语); 用“得”(不)与不用“得”(不)构成平行 格式的,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如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在传统教材中被 称作可能补语。
A——V 累坏 / 忙坏 / 热坏 / 涨红 /
带上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述补短语,其语法 功能相当于一个动词,后面可
“过”+趋向补语
“过”+趋向补语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可概括为三大类: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
本文从28个趋向补语的常用意义出发,依次罗列分析能与动词“过”共同使用的趋向补语的使用情况。
另外,本文从现代汉语动词“过”和趋向补语的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分析和总结,分析归纳了可与动词“过”搭配的趋向补语及其特征。
标签:过趋向补语语义特征一、引言趋向补语是指用在动词后,由表示趋向的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以及由“来、去”和“上、下、进、出……”等组成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开去,到……来、到……去”等充任的补语。
①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三大类: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
多数趋向补语可以表达多种意义,但也有个别的趋向补语只表示一种意义。
通过调查整理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本文按照趋向补语的类别分别整理出了各类用例,以便对可以和“过”搭配的各个趋向补语所表示的意义进行分类阐述。
二、可以与动词“过”搭配的趋向补语(一)“过”+趋向补语”上”1.趋向补语“上”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低处向高处移动,没有确定的立足点。
②表示通过动作,人或物体向立足点移动——趋向立足点。
③表示接触、附着以至固定。
④表示实现了预期的或希望达到的目的。
⑤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2.关于“过”和趋向补语“上”的搭配(1)只要你舍得下脸皮,不久就可以过上香车宝马的上流社会生活!(《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2)除了封建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工农业生产,维吾尔族人民过上了繁荣幸福的新生活。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从字面上看,例句表示的意义既可以是“实现了预期的或希望达到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在解释趋向补语“上”的第四个义项时所举的例句为:(3)他终于买上了他喜欢的汽车。
现代汉语 补语
注意:
这类补语一般由形容词、形容词短语或者形 容词的重叠形式充当。
动词谓语后边有宾语的时候,需要重复动词 或者把宾语放到动词谓语前边。
否定形式是在“得”后用“不”。
格式:
一定句:他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他汉语说得很流利。
汉语他说得很流利。
否定句:他说汉语说得不流利。
他汉语说得不流利。
汉语他说得不流利。
宾语一定要放在动词谓语和结果补语的后边, 而不能放在它们之间。
我没写完作业。 你不写完作业,你就不能看电视。 你一定要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他没说清楚。 你不说清楚,我就不能帮你。 你一定要说清楚,否则我不能帮你。
否定形式一般用“没”,只有在表示假设或 者强调否定的时候的意愿的时候,可以用 “不”。
现代汉语 补语
定义
补语是附加在动词谓语中心或者形容词谓语 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进行的情况、结果、数 量或者性状的程度的成分。补语经常由形容 词、动词、副词或其他短语充当。按照意义 和结构特点,补语一般分为以下七种:程度 补语、状态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趋 向补语、数量补语和时间处所补语。
一、程度补语 (一)不带“得”
4)某种状态开始出现,并继续发展。重点是 强调开始出现。——形容词谓语。
动词谓语——动作从过去持续到现在。
V:跑、活、坚持、传、继承……
注意:
形容词谓语后面用“起来”、“下去”、 “下来”都表示继续,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
来到中国以后,她一下子胖起来了。 如果天气再冷下去,这些花儿就要冻死了。 这种减肥茶还是挺有效的,她已经瘦下来了。
写了完作业。 写完了作业。
看了清楚这个字。 看清楚这个字。
谓语中心和补语结合得很紧,中间不能插入 任何成分。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趋向补语是指在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的成分。
在语法上,趋向补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构成,用来补充说明动作或状态的方向、目标、结果等。
除了在语法上的基本用法外,趋向补语还有一些引申用法,本文将对这些引申用法进行探讨。
一、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在句子中,趋向补语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
例如:1. 我们努力学习,目的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2. 他们一直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两个句子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都是表示结果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结果,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二、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向。
例如:1. 他们一路向南,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 我们一直往前走,终于看到了那座山。
在这两个句子中,“向南”和“往前走”都是表示方向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方向,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
例如:1. 他们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到了终点。
2. 我们努力学习,终于考了个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飞快”和“好成绩”都是表示程度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程度,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四、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时间。
例如:1. 我们一直等到天黑,才回家。
2. 他们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完成了任务。
在这两个句子中,“天黑”和“深夜”都是表示时间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时间,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五、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状态。
例如:1. 他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战胜困难。
2. 我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才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这两个句子中,“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都是表示状态的趋向补语。
它们说明了动作或状态的状态,起到了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
六、表示目的的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目的。
趋向补语详细讲解
过去
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到达说话人希望到达的地方
他给老人送过去一些日常用品。
孩子向妈妈跑过去了。
表示侥幸通过,动作完毕。常用:瞒、遮、骗、混、应付、遮掩、掩盖、蒙骗、隐瞒等动词
你蒙混不过去的。
他连警察都骗过去了。
表示失去原来的,正常的状态。常用:晕、死、昏、醉、睡、迷糊、昏迷等少数动词
下来
表示某人或某事物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
他从楼上走了下来
你的改革方案已经批下来了。
表示分离。常用:撕、摘、拔、割、拆、剪、切、夺、打、落、脱落等动词
热了,就把衣服脱下来吧
他把零件拆了下来
表示固定
下课后,老师把她留了下来
你今晚就在这里住下来吧
表示开始出现并继续发胀
入夜,校园里安静下来了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
他的那篇论文终于被选上了
表示达到一定数量
我想在这里住上几个月
他写上不到百字,就又去玩了
下
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
他一脚踩空了,滚下了楼。
你快坐下休息休息吧
表示容纳一定数量。常用坐、放、摆、装、容、盛、住、站、停、躺、睡等动词
这个会议室能坐下一百人吗?
书包能装下这么多书吗?
表示固定
老师的话我都记下了
大家应该团结起来。
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收起来吧。
表示开始并继续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他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表示估价、评价。常用:吃、看、摸、听、闻、算等动词
这件衣服穿起来更漂亮
老人看起来也就六十来岁
表示回忆有了结果
我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
我终于记起来了他的电话号码
表示动作的进行
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区别方法
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的区别方法
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是汉语中两种不同的补语类型,它们在用法和意义上都有所不同。
以下是区别这两种补语的方法:
1. 意义不同: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趋向,如“进来”、“进去”、“拿走”等。
可能补语:表示动作的可能性或能力,如“会”、“能够”、“可能”等。
2. 用法不同:
趋向补语:通常用于描述动作的方向或趋向,与动词一起使用来描述动作的变化或移动。
例如,“爬上楼梯”、“走进房间”等。
可能补语:通常用于描述动作的可能性或能力,与动词一起使用来描述动作的可能性或能力。
例如,“他会游泳”、“这台电脑可能坏了”等。
3. 结构不同:
趋向补语:通常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表示动作的方向或趋向。
例如,“跑过来”、“跳上去”等。
可能补语:通常由助动词“能”、“会”等充当,表示动作的可能性或能力。
例如,“能够完成”、“可能会下雨”等。
4. 语境不同:
趋向补语:通常用于描述动作的移动或方向变化,强调动作的过程。
例如,“他从楼上走下来”、“她从房间里面跑出来”等。
可能补语:通常用于描述动作的可能性或能力,强调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例如,“他可能会迟到”、“这台电脑可能坏了”等。
综上所述,通过理解意义、用法、结构和语境等方面的不同,可以更好地区别趋向补语和可能补语。
现代汉语中几种常见补语的分析及判别
现代汉语中几种常见补语的分析及判别补语是现代汉语语法学习的难点之一,不同的教材对补语有着不同的定义。
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程度。
从语义上,可以把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7种。
结合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教材和语法学研究著作,对现代汉语中几种常用的补语,从语法意义、语法形态、语法规则以及语义关系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及判别,总结出5种常见补语的结构形式及其区分特征。
标签:补语类型分析判别补语是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补充说明动作或行为的结果、程度、状态、可能、趋向、数量和处所的作用。
在《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教材中,补语可以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在《现代汉语》(张斌主编)教材中,补语按照语义可以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而《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一书则按照补语的结构中有无“得”分为:无“得”的数量补语、有“得”的情态补语、可有可无“得”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尽管语法学界对补语有一定的界定和认识,但是补语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词语语义指向的不固定性仍反映出不少的语法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通过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与归纳。
黄廖本《现代汉语》中补语被归纳为7大类,张斌《现代汉语》中少了可能补语,将可能补语细化到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即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胡裕树《现代汉语》同许多学者有着相似的观点,认为“程度也是一种情态”,未提及程度补语。
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范本,参照各版本《现代汉语》教材及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对补语及其各种类型进行系统整理、归类,并总结不同补语类型的一般结构形式,结合语料进行分析,力求从语法、语义等方面分析各类补语。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最早提出“补足语”概念,吕叔湘在《语法学习》中讨论了“附加语”——即现在所说的“补语”。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The Simple directional Complement难点:一、多数趋向补语意义十分复杂;二、一个动词可以和哪个趋向补语的哪一个意义结合是固定的、有限制的,特别是结果意义,学习者几乎需要逐个记忆。
1.简单趋向补语“来”或“去”放在特定动词后充当补语,表示动作趋向。
1)v.是上、下、进、出、回、过、起咱们过去看看。
(肯定)他在河那边等我们,咱们过桥去吧。
他们上楼去了吗?(一般疑问句)我没有回家去。
(否定)你回不回公司来?(正反疑问句)✓可以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必定是处所宾语,放在中间;✓否定形式用“没有”;✓正反疑问句是并列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
2)v.是一般动词你带照片来了吗?2.复合趋向补语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等后边加上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以后,可以作别的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构成复合趋向补语,对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
1)v.是一般动词他很快地跑上去了。
老师走进教室去了。
我又买回来一些书和磁带。
/我又买回一些书和磁带来。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来一盘磁带。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一盘磁带来。
可以不带宾语;带处所宾语时,放在中间;带一般名词宾语时,中间和后边都可以。
2)v.是一些本身暗含方向的动词,如:安排、发,报告、交、反映老师:下课后,我会把成绩发下去。
(从上到下)学生:现在就发下来吧。
老师:下课后,请同学们把作业交上来。
(从下到上)学生:我的作业已经交上去了。
上级:我安排下去的事你做好了吗?(从上到下)下级:您安排下来的事我当然做好了。
上级:那么问题报告上来了吗?(从下到上)下级:我们会把问题报告上去的。
3.其他特殊情况一般名词宾语我买来了两斤水果。
/ 我买了两斤水果来。
(简单趋向补语)他们搬进来一张桌子。
/ 他们搬进一张桌子来。
(复合趋向补语)?动作还没有发生晚上朋友聚会,我想带一些巧克力去。
周末妈妈会打电话来。
表示命令或要求我渴死了,快倒水来。
你们搬一张桌子进来。
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造句
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造句(最新版)目录1.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2.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用法示例3.如何灵活运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4.结论: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重要性正文一、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在汉语语法中,补语是用来补充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或趋向的成分。
补语分为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两种。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状态的补语。
它用来说明动作的结果,常常由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短语充当。
2.趋向补语:表示动作或状态趋向的补语。
它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的发展趋势,通常由介词短语、动词短语或副词充当。
二、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用法示例1.结果补语的用法示例:(1)我吃完了饭。
(“吃完了饭”是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吃”的结果)(2)她哭得稀里哗啦。
(“哭得稀里哗啦”是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哭”的结果)2.趋向补语的用法示例:(1)他走得很快。
(“走得很快”是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走”的趋势)(2)她笑得合不拢嘴。
(“笑得合不拢嘴”是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笑”的趋势)三、如何灵活运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1.在描述具体情境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使句子更加完整、生动。
2.注意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使用频率和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在书面语中,要力求简洁明了,适当使用补语;在口语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补语,使表达更加自然。
四、结论: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重要性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是汉语中重要的语法成分,它们能够补充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使句子更加完整、具体。
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研究趋向补语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法成分,它在句子中用来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方向、趋势或结果。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进行研究,并讨论其功能、特点和语法结构。
一、趋向补语的定义与分类趋向补语是指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用来表示主语运动或目标方向的成分。
根据其功能和语义特点,趋向补语可以分为方向趋向补语、结果趋向补语和动态趋向补语三种类型。
1. 方向趋向补语方向趋向补语是表示动作或状态方向的成分,常常由动词短语、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充当。
例如:他走进了房间。
小狗跑向了花园。
2. 结果趋向补语结果趋向补语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结果的成分,常由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或副词短语充当。
例如:他吃饱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
3. 动态趋向补语动态趋向补语是指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进行中或状态变化的成分。
常由动词短语、名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充当。
例如:她在读书。
这个火车在行驶。
二、趋向补语的功能1. 强调方向或结果趋向补语可以用来强调动作或状态的方向或结果。
通过趋向补语的加入,可以让句子更加具体和明确。
例如:他飞往了纽约。
我终于找到了这本书。
2. 表示动作或状态发展变化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发展变化。
通过趋向补语,可以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正在进行中或正在发生变化。
例如:他正在学习。
天气正在变得越来越冷。
3. 表示位置关系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主语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通过趋向补语,可以告诉听话者主语的位置或移动方向。
例如:他站在门口。
小鸟飞过了天空。
三、趋向补语的语法结构趋向补语的语法结构主要由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构成。
根据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语义需要,趋向补语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
1. 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可以用来充当趋向补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方向、趋势或结果。
例如:他跑回了家。
他慢慢地走向了前面。
2. 名词短语名词短语可以用来充当趋向补语,表示主语运动的目标方向或位置。
例如:他走进了房间。
我跑到了学校。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上、下类趋向补语的意义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绪论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趋向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趋向补语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点之一。
另一方面,趋向补语意义的丰富性使得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汉语知识和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是对学习者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趋向补语的研究方面,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趋向补语的本体论或者趋向补语的发展史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相对来说数量较少。
当今,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认知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深入各个学科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对外汉语的教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人在以往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趋向补语的基本义较容易掌握,并不会出现过多的偏误,但涉及趋向补语的引申义时学生则较难理解。
另外,目前有些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外国留学生对趋向补语引申义的理解问题。
本文根据HSK语料库的材料搜集情况分析,发现“上”“上来”“上去”“起来”“下”“下来”“下去”等趋向补语的语料较丰富,且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可知,以上所提到的趋向补语均为甲级词汇,学生接触的时间较早,出现的偏误也较多,笔者据此制作了关于该类趋向补语的调查问卷进行进一步地分析,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上”“上来”“上去”“起来”“下”“下来”“下去”等趋向补语的意义进行讨论,以期对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重要理论(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现状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
更多的研究学者尝试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成果研究语言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尤其是尝试通过观察具体语言现象规则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后总结出语言的教学方法。
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一文可看作认知语言学在国内传播的开端。
1999年之后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发展速度加快,杨正运,张立庆(2008)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他们认为中国的语言学者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语言习得、外语教学等实践中去,对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趋向补语——精选推荐
一、涵义(一)趋向补语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都用趋向动词充当。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二)由趋向补语“来、去、进、出、上、下、回、过、起、来”等充任的补语叫趋向补语。
例如:“走进、跳出、爬上、滑下、拿来、送去、寄回、飞过、撑起、打开”。
趋向补语总是读轻声。
(《语法讲义》朱德熙)(三)趋向补语指: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的趋向动词。
其中有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以及“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与“来、去”构成的复合趋向补语“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开去、到……来、到……去”。
趋向补语共有二十八个。
(《趋向补语通释》刘月华)二、趋向动词(一)1、趋向动词:表示移动趋向,有单音的、双音的。
限于下列这些2、在趋向动词里,“来”“去”可以做其它几个动词的补语,例如: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北京话里没有跟“起来”“开来”相配的“起去”“开去”。
此外,“开来”是粘着形式,只能做别的动词的补语(打开来、分开来),不能单用。
(二)所有的趋向补语的主要语法意义可以归入三大类:趋向意义、结果意义、状态意义。
全部趋向补语都具有趋向意义,大部分趋向补语有结果意义,少数趋向补语有状态意义。
1、趋向意义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是基本意义,也就是作为趋向补语的趋向动词本身所表示的意义。
趋向意义是方向意义,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在空间的移动方向。
2、结果意义有相当一部分趋向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
即具有结果意义。
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结果意义与非基本结果意义。
(1)基本结果意义基本结果意义一般来说是每一个具有结果意义的趋向补语所必有的。
它通常表示动作的一种自然结果,与其趋向意义有内在的联系。
比如“关上门”、“闭上眼睛”,“上”表示“关、闭”的自然结果。
“门”与“门”或“门框”、“上下眼皮”的接触;把两根绳子接起来”、“把水和牛奶混起来”中的“起来”表示动作“接”、“混”的自然结果——“两根绳子连接”、“水和牛奶混合(结合)”。
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造句
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造句
摘要:
一、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定义与区分
二、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造句技巧
三、实例分析与练习
四、总结与建议
正文:
一、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定义与区分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都是汉语中常见的补语类型,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补充说明作用。
结果补语主要用于表示动作的结果,强调动作的完成程度;而趋向补语则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位置变化。
结果补语的结构一般为“动词+得/不+结果补语”,如:“喝得酩酊大醉”、“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趋向补语的结构为“动词+趋向补语”,如:“走过来”、“跳下去”。
二、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造句技巧
1.使用结果补语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果补语形式,如“得”和“不”等。
同时,要根据动词的性质和语境选择合适的结果补语。
2.使用趋向补语时,要根据动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趋向补语,如“过来”、“下去”等。
同时,要注意趋向补语与动词的搭配,避免搭配不当造成语义混乱。
三、实例分析与练习
1.实例分析:
(1)他跑得满头大汗。
(2)她向我走来。
这两个例子中,第一个句子使用了结果补语“满头大汗”,表示跑的状态;第二个句子使用了趋向补语“走来”,表示动作的方向。
2.练习:
(1)他____(喝/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2)她____(走/跳)过来。
答案:
(1)他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
(2)她走过来。
四、总结与建议
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在汉语句子中起着关键作用,能使句子更加完整、准确。
要学会根据动词性质和语境选择合适的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提高句子的表达效果。
趋向补语结果意义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8年第12期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关于补语复合教学的文章摘要: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进行研究。
首先对通行的对外汉语教材中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编排进行分析,探讨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安排,最后对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复合趋向补语趋向意义引申意义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现阶段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际的教学效果还不太让人满意。
主要原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具有复杂性。
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中把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称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结果意义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
例如“出来”的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如:“我想出来办法了。
”状态意义表示动作、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
例如“起来”的状态意义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如:“他哭了起来。
”趋向意义的立足点较难把握,引申用法则由于数目繁多、意义虚化等特点而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的难中之难。
一、复合趋向补语的教材安排分析(一)《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对语法点的要求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均是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导,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大纲》对复合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安排:1.一年级(1)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复合趋向补语句式:动词+“上”+来/去;复合趋向补语的肯定/否定式/正反疑问句;运用复合趋向补语时宾语的位置;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后,多表示已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用于祈使句;处所宾语,在“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
论汉语“出”类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郭珊珊朱乐红【摘要】:根据分布分析原理,区分"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的形式标准应为:1.从……里/中/下/上往外VP;2.从……里/中/下/上VP到外面。
趋向补语总结及练习
趋向补语总结及练习一、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趋向补语是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补语,它表示动作的趋向,包括“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等。
趋向补语通常紧跟在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的方向、位置或结果。
趋向补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义的多样性:趋向补语的语义不仅仅表示空间的趋向,还可以表示时间、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2、与动词的搭配:不同的动词与趋向补语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制。
3、语法功能:趋向补语可以在句中充当补语、谓语等成分。
二、常见趋向补语的用法1、“来”和“去”“来”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移动。
例如:“他向我走来。
”“去”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
例如:“他转身走去。
”2、“上”和“下”“上”表示由低处到高处,或者添加、合拢等意思。
例如:“他爬上了山顶。
”“关上窗户。
”“下”表示由高处到低处,或者脱离、取下等意思。
例如:“他走下楼梯。
”“摘下帽子。
”3、“进”和“出”“进”表示从外向里移动。
例如:“他走进房间。
”“出”表示从里向外移动。
例如:“他跑出教室。
”4、“回”表示回到原来的地方。
例如:“他回老家了。
”5、“过”表示经过某个地方或某种经历。
例如:“他走过这座桥。
”“我经历过很多困难。
”6、“起”表示动作开始并持续。
例如:“他唱起歌来。
”三、趋向补语的语法结构趋向补语与动词结合时,常见的结构有:1、动词+趋向补语例如:“跑出去”“拿进来”2、动词+宾语+趋向补语例如:“把书拿出来”“把衣服挂上去”四、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1、趋向补语可以表示结果。
例如:“他累倒了。
”“绳子断了。
”2、趋向补语可以表示状态的开始或持续。
例如:“天气热起来了。
”“雨一直下着。
”五、趋向补语的练习(一)选择题1、他从书包里()一本书。
A 拿出B 拿进C 拿去2、小鸟()树枝上飞走了。
A 从B 往C 向3、她()房间,关上门。
A 走进B 走回C 走出(二)填空题1、请你把垃圾()。
(扔出去)2、太阳()了。
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两个句子
趋向补语和结果补语的两个句子1. 趋向补语就像是人生路上的指向标,告诉你方向。
比如说“我走进那间充满回忆的屋子,走进就是趋向补语,它让我离过去的美好又近了一步,那种感觉就像漂泊的船儿驶向温暖的港湾,你难道不想体验一下这种确切方向的指引吗?”2. 结果补语呢,好似给事情画上个句号,干脆利落。
我跑累了,这个“累”就是结果补语,就像一场激烈的比赛,跑到终点的时候,身体发出信号告诉你不行了,哎这结果补语可真是毫不含糊啊!3. 趋向补语像一阵风,推动着动作的发展。
“他爬上山顶,爬是动作,上就是趋向补语,那感觉就像探险家向着未知的高峰努力进发,每一步都离目标更近,你能想象那种朝着梦想不断靠近的兴奋吗?”4. 结果补语是动作的结局汇报员。
“她唱好了那首歌,好了就是结果补语。
就如同厨师精心烹饪一道菜,最后尝一尝味道正合适一样,这结果补语把动作的最终状态清楚地呈现出来,是不是很奇妙呢?”5. 趋向补语仿佛是行动的导航仪。
我游向对岸,向对岸就是趋向补语。
这就好比游子朝着故乡的方向前行,每划动一次水,就更接近心中的目的地,哇塞,这样的感觉超棒的呢!6. 结果补语如同给故事一个结局。
“小明考砸了,砸就是结果补语。
这就像辛苦搭建的积木突然倒了,满心的期待一下子落空,哎,这结果补语带来的沮丧也是很明显的呀。
”7. 趋向补语像一束光,引导动作的走向。
“小鸟飞进树林,进就是趋向补语。
就像孩子扑进妈妈的怀抱,那么急切又那么自然,你不觉得这趋向补语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吗?”8. 结果补语是动作的成果展示牌。
“爸爸修好了那辆破自行车,好了是结果补语。
这就跟艺术家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作品一样,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感觉真不错!”9. 趋向补语宛如一条路,引领着动作的进程。
“我们走进电影院,走进这个趋向补语就像带着我们踏上一场视觉之旅的起点,就像探险家迈进神秘的洞穴,充满期待,你想不想也踏上这样有趣的旅程呢?”10. 结果补语恰似检验动作的镜子。
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研究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是汉语语法中具有特殊功能和形式的一类补语,它通常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向、趋向或结果。
趋向补语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修饰和限定作用,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因此,对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的概念和分类。
趋向补语主要分为地点趋向补语、方向趋向补语和结果趋向补语三大类。
地点趋向补语主要用来表示动作的到达地点,如“到北京”、“在学校”。
方向趋向补语主要表示动作的方向,如“往前走”、“向南开”。
结果趋向补语则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状态,如“成为了老师”、“变得更好”。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语法功能也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趋向补语通常位于动词之后,与动词构成谓语,用来限定和修饰动作的方向、结果或状态。
趋向补语还可以和动词构成固定搭配,具有特殊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趋向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另外,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现象和用法,需要我们加以深入研究。
例如,趋向补语在口语中常常省略或简化,表达更加简洁和流畅。
趋向补语还可以与动词一起构成独立的小句,具有独立的语法结构和意义。
这些特殊现象和用法反映了汉语语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和运用趋向补语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与其他语法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
趋向补语与定语、补语、状语等其他语法成分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或替换,产生不同的语法结构和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语法结构中趋向补语的使用差异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语言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成分,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趋向补语的概念、分类、位置、语法功能、特殊现象和与其他语法成分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补语
[下] 趋向意义A: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下”后的处所词可以表示动作的起点,也可以 表示动作的终点: 跳下床=跳下地。当处所词表示的处所高于地平线时,它表示动作的起点,当处所词表示的处所为地平线或低 于地平线时,它表示动作的终点。 趋向意义B:表示通过动作,人或物体退离立足点。 结果意义A:表示分离以至固定。B:表示“凹陷”,[他瘦的脸颊陷下两个坑]。C:表示“容纳”,[这 间屋子坐不下一百人]。 状态意义:表示由动态进入静态,此时“下”没有“下来”常用。 [下来] 趋向意义A: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立足点在低处。 趋向意义B:表示通过动作,人或物体退离立足点,移动的人或物体不在立足点上。 结果意义A:表示分离以至固定,着眼于与主体分离的次要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B:表示“凹陷”。 C:表示完成一件费时、费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的动作行为,[三年中文学下来] 状态意义:表示由动态转入静态,比“下”更常用。可以和“下来”结合的一般是“暗、静、低”一类 的负向形容词。 [下去] 趋向意义A:表示人或物体通过动作,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立足点在高处。B.表示通过动作,人或物体 退离自足点,说话人在立足点上。 结果意义A:表示分离以至固定,着眼于主体或物体的整体。B.表示“凹陷”,比“下、下来”更常用。 状态意义A:表示由动态转入静态。下去VS下来:a.“下来”可以与“停、站”等动词结合,“下去” 不能;b.“下来”可以结合的形容词比“下去”广,“下来”可以与表示速度或人的态度、语气的形容词结合, “下去”不能;c.“下来”通常表示近距离的、眼前的变化,而“下去”更适合表示远距离的变化。 B.表示已经开始的动作状态继续进行或存在,可以构成可能补语。[说下去!]这一状态意义比A更常用。
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及带宾语的问题:
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的历时演变
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的历时演变
义趋向补语是汉语中的一种补语类型,表示动词的趋向。
在这个类别中,最常用的一个是“出来”。
这个补语在不同的时期中,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演变过程。
本文将对这个补语的历时演变进行探讨。
1. 古汉语时期
在古汉语时期,“出来”作为义趋向补语的使用比较复杂,有时表示动作的结束,有时则表示动作的结果。
比如,“梦醒而出”中的“出”,表示动作的结束,出门、出风头等表示动作的结果。
同时,在古文中,也有一种“不出来”的用法,表示不露出身形、不言语等。
比如:“眼见得他再不出来了,只好放过他过去”中的“不出来”,就表示不露出身形。
在古代汉语时期,“出来”开始变得流行起来,也开始有了更多的用法。
比如,“出来”开始用于表示由内部到外部、从某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
这种用法表现为动词+出来的形式,比如“吃出来”、“看出来”等。
此外,还有一些与“出来”相关的词语开始出现,比如“汇出来”、“退下来”等。
到了现代汉语时期,“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通用的义趋向补语。
在现代汉语中,“出来”常常用来表示动作的结束、动作的结果、状态的转变等。
此外,也可以使用“出去”来表示从内部到外部或者状态的转变,但是与“出来”不同的是,“出去”通常表示向外移动或者离开原处的动作,比如“出去玩”。
总结
“出来”作为义趋向补语,从古语到现代汉语,其用法和含义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表示动作结束到现在的通用义趋向补语,这个词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了解这个词语的历时演变对于正确使用汉语具有极大的帮助。
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的历时演变
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的历时演变作者:刘芳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32期摘要:趋向补语“出来”可以表示两种语法意义:趋向义、结果义。
结果义趋向补语是趋向义趋向补语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我们从结果义趋向补语的意义、句法格式、谓词的特点、宾语的情况、与动宾的位置方面等考察趋向补语“出来”历时演变的句法、语义特征。
关键词:“出来”;结果义趋向补语;句法;语义一、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的语义结果义趋向补语的“出来”语义逐渐由作谓语谓词的“出来”和趋势义趋向补语的“出来”虚化而来。
作谓语的“出来”有一个更真实的词汇意义,即“人或物本身沿着说话人的方向或说话人心理设定的方向从内到外移动”。
它包含诸如 [+位移]、[+动作行为]、[+立足点] 、[+方向]等语义特征。
然而,作为一种趋向补语,“出来”一词在词汇意义上已被弱化。
可以包括或排除[+位移]、[+方向]等语义特征。
由于表示动作的谓词的存在,“出来”的位移意义略有减弱。
因此,结果意义的补语在趋向义补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弱化,不能再表示具体的位移或者位移方向,而表示“由于动作行为而使事物或状态从无到有、由隐蔽而显现”的含义。
二、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进入的句法格式及频率(一)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进入的句法格式结果义趋向补语“出来”的用例和趋向义趋向补语“出来”的用例在我们检索到的语料库中无法区分出现的先后,我们都是在《敦煌变文集》中较早看到它们的用例。
这可能是由于两个词同时出现,因为当“出来”作趋向补语时,单音节趋向补语的三种形式(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都已成熟,“出来”可能套用了现成的句法格式。
也可能是由于我们调查的语料库的局限性,而使得我们无法确定它们的出现顺序。
然而,结果意义的“出来”不会先于趋向意义的“出来”,这是符合趋向补语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唐五代时期,我们在《敦煌变文集》中只检得1例:1. V+出来(4)不是鸟身受业报,并是弥陀化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08年第12期
谈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
关于补语复合教学的文章
摘要:本文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进行研究。
首先对通行的对外汉语教材中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编排进行分析,探讨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安排,最后对复合趋向补语的教学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复合趋向补语趋向意义引申意义
复合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现阶段虽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实际的教学效果还不太让人满意。
主要原因是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具有复杂性。
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2001)中把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称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结果意义不表示方向,而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
例如“出来”的结果意义表示从无到有,如:“我想出来办法了。
”状态意义表示动作、状态在时间上的展开、延伸。
例如“起来”的状态意义表示进入一个新的状态,如:“他哭了起来。
”趋向意义的立足点较难把握,引申用法则由于数目繁多、意义虚化等特点而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复合趋向补语的难中之难。
一、复合趋向补语的教材安排分析
(一)《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对语法点的要求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均是以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为指导,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大纲》对复合趋向补语语法项目的安排:
1.一年级
(1)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
复合趋向补语句式:动词+“上”+来/去;复合趋向补语的肯定/否定式/正反疑问句;运用复合趋向补语时宾语的位置;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后,多表示已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一般事物宾语,在“来/去”前,用于祈使句;处所宾语,在“来/去”前,用于已然和未然。
论汉语“出”类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郭珊珊朱乐红
【摘要】:根据分布分析原理,区分"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的形式标准应为:1.从……里/中/下/上往外VP;2.从……里/中/下/上VP到外面。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概念结构理论, "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表示典型的"运动事件",可细分为"具体位移趋向义"和"抽象位移趋向义";结果意义可细分为"从隐到显的结果义"和"从无到有的结果义",不同的结果义对动词的选择有异。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补语出趋向意义结果意义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8YBA104)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目前学术界对趋向补语所进行的语义分析大体上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组具体的趋向补语进行语义分析,如卢英顺将作趋向补语的“下去”分为“下去位移”、“下
去延续”、“下去消失”和“下去状态”[1],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体现不同趋向补语的语法个性,
师大语言学资源库
/yuyanxueahnu
2、结果意义
有相当一部分趋向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或达到了目的。
即具有结果意义。
趋向补语的结果意义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结果意义与非基本结果意义。
(1)基本结果意义
基本结果意义一般来说是每一个具有结果意义的趋向补语所必有的。
它通常表示动作的一种自然结果,与其趋向意义有内在的联系。
比如“关上门”、“闭上眼睛”,“上”表示“关、闭”的自然结果。
“门”与“门”或“门框”、“上下眼皮”的接触;把两根绳子接起来”、“把水和牛奶混起来”中的“起来”表示动作“接”、“混”的自然结果——“两根绳子连接”、“水和牛奶混合(结合)”。
(2)非基本结果意义
有相当一些趋向补语具有不止一种结果意义。
基本结果意义以外的结果意义,我们称为非基本结果意义。
最重要非基本结果意义都与实现动作结果的主现条件或客观条件有关。
此类结果意义常以可能式的形式出现。
比如“住不上大房子”.“当不上干部”。
1.2.2本体研究上世纪80年代,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开始兴盛起来,出现了十来篇论文,90年代有二十篇左右。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展开,本世纪初研究势头增加,出现了二十余篇。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上、下ilt 0 O@eIP起来"这批词语附在动词(记为V)后时(记为Q)性质的论争:Q作补语时语法意义的梳\n归纳得更简明些。
他指出“趋向"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变化、发展,而变化与发展总有一个目标。
这是沟通“趋向补语本义与引申义"的一种尝试。
周永惠(1991)对14种复合趋向补语所表的趋向义进行一一的考察,同时对一些语法形式特点稍作说明。
史锡尧(1989)探索了作谓语“上斗、“下’’的使用心理基础;(1993)梳理了“上/下一作补语时的意义,“上一有6个义类;“下"有5个,二者在表趋向义和“隐喻义"时呈对称关系,表“完成”义时部份情况可以互换。
张华(2002)通过对“上/下"动词性组合,即作谓语和作补语时意义与用法的考察,梳理了其意义的变化、虚化过程。
指出“上/下一从一个句法成分发展到另一杨明珠个句法成分,体现了语法化的歧变原则。
最后,他将研究结果列成了一个简明的图表,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很有帮助。
1.2.2.2探索V、名词(记为0)与Q的组合一是对结构的辨析:如范继淹(1963)认为动宾组合带间接趋向成分的排列形式是vo Q,但VOQ有多种结构类型:当Q为订来’’类时有五种,Q为“上来"类时有三种。
当Q是主要动词时,该组合为连谓式;当Q表趋向成分时为“动宾结构加后接趋向成分"。
肖秀妹(1992)通过对“动+来+名"和“动+名+来"两种格式的比较,指出简单趋向补语与一般宾语的位置并不是任意的,前者是述补结构带宾语,后者是连谓结构。
周一民(1999)在谈趋向动词的规范时,否定了“进来深圳”和“前宾式"两种形式的规范性。
前者的不规范性是显然的。
后者(即VO Q)应该尽量避免,因为在北京口语中“基本上不出现”、“比较别扭”,它是南方方言语法格式。
这一看法和前人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但并没有提供实际的调查。
相比对“进来深圳"的否定来看,对“前宾式"规范性的否定有一定的讨论余地。
李强(\n景的角度梳理“进、进来/去"的句法、语义特点。
并用“现实经验中参照点的固定性’’解释了为什么“进来"不能衍生出“凹陷一义。
此外,有讨论趋向动词系统的:如辛承姬(2000)根据5个语法形式条件考察了趋向动词的范围,区分了典型与非典型趋向动词;孙绪武(2004)探索趋向动词的范围及意义。
有探索动后趋向成分轻声问题的:如范继淹(1963)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轻声问题,并和结构分析结合;周一民(1991)指出趋向动词作补语并非都读轻声。
有探索Q语法化问题的:如魏丽君(1996)<也谈动趋式的产生》;李建校、曹梦(2002)《趋向动词的语法机制》。
有探索趋向动词配价情况的:如王红旗(1991)《动趋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
1.3研究问题、理论与方法根据综述可以看出,本体研究成果不少,但尚是一个纷争的局面,对外汉语教学要采用哪种看法更有利于习得?一些语法现象尚没有人作出说明、解释。
如结果义0状态义与一般的结果补语、状态补语所表意义有何不同?为什么“进/出/回/杨明珠过”在动词后没有状态义?本文将对上面一些问题作出回答。
偏误分析则存在着语料、分析过程不够科学的问题。
比如往往只从句法层面分析而很少探求说话者的表达意图,即语义、认知层面上的分析。
比如把“我常常出去酒吧。
"和“我想我要再回来北京。
"都归为“来/去与宾语的错位”。
从表达意图来看,前者只是表达“去某目的地”,是趋向词语选择错误,即误代。
从认知上来看,可能在思维运算上同时关注起点和终点,“离开家"和“进入酒吧"都想表达出来。
采用的相关理论有:中介语理论及偏误分析;图式、隐喻认知理论;三个平面语法理论。
上世纪50年代,语言教学的研究重点从“教”向“学"转变,70年代开始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972年塞林格提出了“中介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