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谚语看中国传统时间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谚语看中国传统时间观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谚语的语言分析,寻找蕴含其中的中国传统时间观及其形成的原因。在分析中国谚语的同时,我们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中西方谚语及各自所表现的时间观的对比中,寻找中国传统时间观的特点所在。

关键词:谚语;时间观

中图分类号:h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时间概念的产生一般来自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两条途径。时间单位词则是表达时间单位的词语,属于量词范畴。带时间单位词的谚语本身可能并不表述时间,但从这些谚语中可以发现中国传统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来历,寻找在中国人心目中对于“时间是什么”的表达,下面笔者就从中国的谚语来探索一下中国传统的时间观。

一、从谚语看自然时间观

来自自然条件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等,每一个时间单位所对应的单位时间长度对各民族而言基本相似,然而时间单位词作为语言中的词汇,具有符号的特征,其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因而不同社会采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同一时间单位,从这种不同的名称中可见各民族文化的不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先民生活与太阳活动协调一致的证明。因而太阳成了计时的首选参照物。中国人将表太阳之意的

“日”自然引申为度量时间的基本单位“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日”脱离了“太阳”之意,完全成了一个纯粹的时间单位。而在英语中“day”(日)与“sun”(太阳)是截然区分的。第二个时间单位“月”也从天体“月”直接引申,“月怕十五年怕半,庄稼人怕误时限”中“月”既有“月亮”的含义,又有作为时间单位“月”的含义。而“知道二月风,便知六月雨”,“有煤烧在十冬腊月,有米吃在五黄六月”则在“月”前加数字,使之成为特定时间。而西方“moon”与“month”同样是两个不同形式与意义的单词。

中国时间单位“日”、“月”之称直接从天体名称引申,用具体化名词来表现抽象的时间单位,可见在中国传统中,时间被视为是落实、具体的实有。

与“日”、“月”从天体的本义引申而来不同,从谚语“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年”的由来体现了大地上诸种生命的周期变化。汉民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对谷物的一青一黄尤为关注。《汉字古今形义大字典》考证,“年”字从“禾”,本义五谷成熟,因中原十二个月谷熟一次,故将谷熟一次的周期用“年”来表示,因此“年”被引申为365天周期变化的时间单位。“不图今年竹,但图来年笋”。“竹”变“笋”的经历正是古人认为植物从种植到丰收所经历的“年”的周期。在谚语中还常用“秋”来代替“年”的表达,如“在外跑一秋,不如在家种条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里的“秋”是“春秋”

的省略说法,用“春秋”指代“年”是因为中国人认为春天代表耕种,秋天代表收获,这一循环也就与“年”的植物自然循环相一致了。

“年”和“春秋”的称呼源于耕作劳动和生物生长周期,这体现了时间在中国传统中所具有的生命脉动、创生繁衍的属性,体现了中国人通过劳动生产体会时间的观念。

二、从谚语看人为时间观

人为时间的单位也即从社会文化传统中产生的时间单位,这种单位各民族不仅名称各异,而且时间段长度的划分也不同。

在中国,从汉武帝实行太初历后,分一日即一昼夜为十二时或称十二时辰,因而有了时辰的单位。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谚语“一日相思十二时”中的“时,,即时辰,因此“十二时”也即全天。而在中国民间,由于生活中晚上“打更”的习俗,产生“更”这一特别的时间单位,从时间长度看它与“时辰”相仿,不同处在于“时辰”可用于全天,而“更”一般只用于晚上。这一点从谚语中可见,“吃一斤不如睡一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更”都用于晚上计时,可见它是专用于夜晚的一个时间单位。

在西方,最明显的一个人为时间单位是“星期”。这个单位的设定受上帝七天创世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从西方谚语“he that sings on friday will weep on sunday”(“星期五把歌吟,星期天泪沾襟”意为不该高兴时高兴,该高兴时便伤心)中看,西方人不仅将星期作为时间单位,而且还给其中每一天冠以具体名称,并

具有不同意义。如星期天是基督教中的礼拜天、安歇日,因而这一天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谚语中也特别强调为该是心情愉快的一天。而在中国传统时间观中就没有星期的概念,因而在中国谚语中几乎也找不到带“星期”这一时间单位词的谚语。

从上面分析的这些由文化而来的人为时间单位词看,不管是时间单位的名称或单位时间长度的设定,与西方重宗教不同,中国传统时间观重视人世的生活,因而表现出时间单位的设定与日常生活文化的紧密相关。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看来,体验时间就是体验实际生活,观察时间就是观察世间种种事缘。

通过对带有自然和人为两类时间单位词的谚语的分析可见,即使是抽象的时间单位,中国人或赋予其具象的称呼,或以适应生产生活为目而设定其单位时间长度,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对时间的传统认识:时间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连的实体,它存在于生产生活中,也只有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才得以体现。

三、从谚语看节日和其他时间名词

中国谚语中除了有带各种节气的时间名词外,还出现很多带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名词。与西方的“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圣诞虽好一年一遭)”,“easter solonged for is gone in a day (翘首久盼的复活节一晃而过)”等谚语不同,西方谚语中反映的节日都是休闲娱乐的日子,因而让人有一闪而过之感。而在中国谚语中,“过了八月节,夜寒白里热”,“月到中秋分外明”,“冷到寒食热到秋”,传统节日更多与天气、劳作相连。

此外,传统中很多带象征意味的特定时日或表现了中国人的习俗,如“五月端午驱病邪,家家门前挂艾叶”,“不等二十四到,二十三夜就要送灶”;或与中国人养生之道有关,如“病怕立春,花怕鸡进”,“冬吃甲鱼夏吃鳗”,“夏吃萝卜冬吃姜”,“冬忌生鱼,夏忌狗肉”;或有着某种神秘的预兆,如预兆天气“正月初一刮南风,屋檐底下躲虾公”,“七晴八不晴,九晴放光明”(意为若初七、十七或二十七晴,则后一天定雨,而再隔一天必晴),“下了七月七,阴雨连绵十月一”,预兆作物生长“八月大,蔬菜作肉包;八月小,蔬菜青袅袅”,“立冬若逢寅,来年高产枉费心”。在这些谚语中,都要求人类的活动要与具体的时日相协调,暗示着违背这些时日将受到惩罚。

不论从带节气、节日,还是从带有特定时日等词语的谚语看,都可以发现在中国传统中对时间的认识:时间与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而自然又是上天意志的体现,因此作物生长要守天时,人的活动也要守天时。谚语中体现的对正确处理天时与人事关系以达到两者和谐统一的关注,正是传统中人们遵从天意的反映。

总之,从以上对中国谚语的分析与中西谚语的比较中可见中国传统时间观受中国人重情感、重世俗思维与鲜明的辩证统一思维的影响,将抽象时间认作具象存在,并时时使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得以体现,而且在把握具体时间时,运用天人合一的观念,将时机置于首位去体验时间,这就是中国谚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时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