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合集下载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研究。

该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高质量的胶原蛋白,用于医学、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分离纯化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通常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技术。

其中,亲和层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亲和层析是利用某些化合物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目标蛋白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亲和层析柱包括镍柱、葡萄糖柱、硫酸盐柱等。

结构表征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结构表征通常采用质谱、核磁共振、圆二色谱等技术。

其中,质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序列等信息。

核磁共振可以用于确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圆二色谱可以用于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总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表征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重组蛋白质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蛋白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其在宿主中表达并纯化得到的蛋白质。

这项技术应用广泛,被广泛用于生物制药、医学研究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过程。

一、重组蛋白质表达过程1. 选择表达宿主重组蛋白质表达宿主的选择十分重要。

常用的表达宿主包括大肠杆菌(E. coli)、酵母(yeast)、哺乳动物细胞等。

不同的表达宿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大肠杆菌是最常用的表达宿主之一,具有高表达水平、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

2.构建表达载体表达载体是将目标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载体。

常用的表达载体有质粒、病毒载体等。

质粒是最常用的表达载体,它可轻松被细菌胞内扩增,并在细胞内产生大量目标蛋白。

3.转染和表达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实现转染。

转染有多种方法,如电穿孔法、化学法、微粒子轰击法等。

转染后,宿主细胞会开始表达目标基因,合成目标蛋白。

4.优化表达条件为了提高重组蛋白质的产量和纯度,需要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

常见的优化方法包括调节培养基成分、改变培养条件、优化诱导剂浓度等。

二、重组蛋白质的纯化过程1.细胞破碎与分离表达宿主中产生的重组蛋白质往往与其他细胞组分混合在一起,需要通过细胞破碎与分离来获取目标蛋白。

细胞破碎方法包括机械法、超声法、高压法等。

分离方法包括离心、电泳、柱层析等。

2.柱层析柱层析是常用的蛋白质纯化方法之一,它基于蛋白质在柱中不同吸附剂上的亲和力差异来实现分离纯化。

常用的柱层析方法有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

3.其他纯化方法除了柱层析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纯化方法可供选择。

例如,凝胶电泳、过滤、冷冻干燥等。

这些方法通常用于进一步提纯和去除杂质,以获得纯度更高的重组蛋白质。

三、重组蛋白质应用与挑战重组蛋白质的应用广泛,涉及到生物制药、医学研究、农业等领域。

例如,通过重组蛋白质技术,可以生产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如人胰岛素、白介素等。

蛋白质分离纯化

蛋白质分离纯化
• 支持介质:纸、纤维素粉末、淀粉、聚丙烯酰胺。
2. 3 等电聚焦
依据:在pH梯度中的平衡位置。
用两性电解质,多乙烯多胺与丙烯酸的同系多异构体 混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形成连续平滑的pH梯度, 而酶样品在其中也形成相同的等电点pH梯度。 分辩率高,pI相差0.01 pH的酶与蛋白质可分离 。
注意:在pI附近蛋白质容易沉淀,影响分离的数量和 质量。
1 蛋白质的分离方法
(1)以大小或质量为依据: 离心(300000g)、凝胶过滤(Sephadex交联葡聚糖、
Bio-Gel交联聚丙烯酰胺)、透析、超过滤
(2)以电荷为依据: 离子交换色谱(低离子强度、适当pH) DEAE-
Sephadex、 CM- Sephadex、 DEAE-纤维素、CM-纤维 素;电泳(电荷、分子大小、分子形状)、纤维素粉末、 淀粉、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pH梯度中的平衡位置)
(3)以溶解度变化为依据
3.1 盐析--改变pH(等电点沉淀法) 3.2 盐析--改变离子强度 3.3 PEG沉淀法
3.1 改变pH (等电点沉淀法)
调整pH至酶的等电点。
原理: 溶解度随分子引力加大而减小,其他条
件相同,当pH在等电点附近时,分子引力最大, 蛋白质就沉淀。
一般不单独使用,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3.2 改变离子强度
• 盐溶现象:加入离子有助于分散大分子上 所带的电荷而使溶解度提高。
• 盐析:离子强度提高到超过某一数值,带 电分子将会沉淀下来。
1.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蛋白质 的胶体性质,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称为盐 析。 2. 常用的中性盐有:硫酸铵、氯化钠、硫酸钠等。 3. 盐析时,溶液的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处效果最好。 4. 盐析沉淀蛋白质时,通常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重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

重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1)

重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摘要:90年代以来基因重组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基因工程产品的分离纯化的成本约占其全部成本的60%~80%,因此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越来越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沉淀、液液萃取、层析等常用分离重组蛋白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旨在为开展蛋白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重组蛋白质;分离;纯化;沉淀;液液萃取;层析;包涵体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基因工程产品,而作为基因工程技术的下游工程中的基因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技术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据有人统计,基因工程产品的分离纯化成本约占到其全部成本的60%~80%[1]。

由此可见产品的分离纯化是获得目的产物的关键一步,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它标志着生物产业的高低。

纯化重组蛋白质和普通蛋白质的不同就在于要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因为表达系统决定了细胞培养过程中产物的性质以及可能产生的杂蛋白,而纯化重组蛋白质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杂蛋白质,通常对一种重组蛋白质的纯化会采用多个系统[2]。

但是重组蛋白有几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如细胞外的分泌表达;细胞内可溶性表达以及包涵体形式的存在,因此对于重组蛋白的纯化要依据其表达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纯化工艺。

与传统方式相似,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也是利用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即以分子的大小、形状、溶解度、等电点、亲疏水性以及与其它分子的亲和性等性质建立起来的。

目前主要的纯化方法有浓缩沉淀法,层析和电泳技术。

重组蛋白质在分离纯化的过程中,必须维持一定的浓度和生物活性形式,以及防止被降解。

因此从生物体中有效分离纯化重组蛋白质一直是个难题。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和工艺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和开发,将原有的纯化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并介绍近10 年来重组蛋白分离纯化中的新进展和一些新出现的技术。

1 沉淀分离技术1.1 盐析法其原理是蛋白质在高浓度盐溶液中,随着盐浓度的逐渐增加,由于蛋白质水化膜被破坏、溶解度下降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重组蛋白转染实验步骤

重组蛋白转染实验步骤

重组蛋白转染实验步骤
重组蛋白转染实验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克
隆到表达载体中,并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

表达出的重组蛋白需要进行纯化,通常采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2.重组蛋白的转染: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导入到细胞中,常用的转
染方法包括磷酸钙法、电穿孔法、脂质体法等。

转染时需要优化转染条件,如蛋白质浓度、转染时间、转染温度等,以提高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

3.细胞培养和观察:将转染后的细胞放置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进行
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

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免疫荧光等技术检测重组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的差
异,并评估重组蛋白对细胞生长、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重组蛋白转染实验需要遵循相关的实验室安全规定,如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以避免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

同时,实验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调研和实验设计,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方法选择的基因原则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方法选择的基因原则

多种分离纯化技术的联合运用
在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时,通常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技术,一般来 说,在选择分离纯化方法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应选择不同分离纯化机理的方法联合使用 应首先选择能除去含量最多杂质的方法 应尽量选择高效的分离方法 应将最费时、成本最高的分离纯化方法安排在最后阶段
合适分离纯化介质的选择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介质有Sephadex和Seperose。理想的分 离纯化介质应具有下列性质:
采用包涵体型战略表达重组蛋白,应先离心回收包涵体; 采用融合型战略表达重组蛋白,一般是胞内可溶性的,拟首先选 用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间隙中的蛋白质,应用低浓度的溶 菌酶处理,然后再用渗透压休克法释放重组蛋白。
针对不同性质的重组蛋白选择不同的层析类型
等电点处于极端区域(pI≤5 或 pI≥8)的重组蛋白应首选离子 交换法进行分离,这样很容易除去几乎所有的杂蛋白;
对目标蛋白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对目标蛋白不会造成变性 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价格低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离纯化过程的规模化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实验室工艺、技术、方法在大规模产业化过程 未必合适,如:
实验室方法在工程上可能难以实现(超声波破细胞壁) 实验室方法在大规模生产中可能成本过高(超速离心)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实验室的技术路线不等于生产工艺。
重组蛋白特异性的配体、底物、抗体、糖链等都是首选亲合层析 纯化方法的重要条件,原则是它们与目标蛋白之间的解离常数应在合 适的范围内(10-8- 10-4 mol / L);
疏水层析和反相层析是根据蛋白质的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的; 凝胶过滤层析是根据蛋白的分子量和体积差异进行分离的; 径向层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集层析分离和膜分离于一体的一种 复合技术,在流量、负荷量等参数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结构鉴定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结构鉴定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结构鉴定在生物医学领域中,重组蛋白质凭借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研究热点。

然而,要想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质,并对其结构进行准确的鉴定,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而细致的实验步骤。

本文将从表达、纯化和结构鉴定三个方面介绍重组蛋白质的研究过程。

一、表达重组蛋白质的表达是研究重组蛋白质最初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表达宿主。

首先,需要将目标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中,确保其与启动子、转录因子等相互配合,并携带一定的标签,如His 标签、GST 标签等。

接着,将修饰好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中,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目标菌株。

最后,将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大规模培养,促使目标基因在细胞内表达。

二、纯化获得表达目标蛋白的菌株后,需要将蛋白从细胞中纯化出来。

首先,采用超声波或高压颠破细胞壁,释放出蛋白质。

接着,通过离心等手段将蛋白质与其他细胞组分分离。

此时,可以利用目标蛋白质特异性的亲和层析柱,如镍柱、葡聚糖柱等,吸附目标蛋白质,并通过逆向洗脱等方法,得到高纯度的目标蛋白质。

三、结构鉴定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质后,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NMR)、电子显微镜等。

X射线晶体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通过将蛋白质结晶并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蛋白质的高分辨率结构。

NMR则通过测量蛋白质中核自旋的相对位置和相互作用关系,获取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信息。

电子显微镜是一种能够获得蛋白质高分辨率结构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研究大分子复合物和纤维形态的蛋白质。

除了上述常用技术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一些新的结构鉴定方法,如质谱联用技术、光学显微镜成像、负染电镜等。

这些方法的出现,为蛋白质结构鉴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重组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和结构鉴定进行了简要介绍。

事实上,研究重组蛋白质的过程还包括目标基因的设计与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等环节。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技术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技术

重组蛋白质的表达与纯化技术蛋白质是生命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命体的生长、繁殖和免疫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重组蛋白质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工合成的外源基因导入到特定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表达和纯化技术得到的转录翻译产物。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天然蛋白质,还可以生产人工合成的新型蛋白质,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新药的研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蛋白质表达技术蛋白质表达是获得大量重组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选择适当的宿主细胞和表达载体是获得高水平表达的关键。

常用的宿主细胞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

1.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生长快、表达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重组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

其表达载体主要有pET和pBAD两种,pET系统一般用于产生可以形成包涵体的重组蛋白,pBAD系统用于在分泌表达中产生滞留蛋白。

2.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包括SF9、Sf21、HighFive等细胞系,常用的表达载体为pIB/V5-His、pFastBac等。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通常用于表达大分子蛋白质,如糖蛋白、膜蛋白等。

3.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是目前表达规模最大、表达产物最接近人体蛋白质的一种表达系统。

其表达载体主要有pCDNA3.1、pCI 等,常用于表达与人体有关的蛋白质,如抗体、生长因子等。

二、蛋白质纯化技术蛋白纯化是重组蛋白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得到高质量的、纯度较高的蛋白质样品。

常见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逆流式层析法等。

1.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是指因与载体中固定的亲和剂相互结合而纯化目标蛋白质的一种方法。

亲和剂通常是与目标蛋白质有特异性结合作用的化合物,如亲和标签、酶底物、抗体等。

常见的亲和层析方法有亲和柱层析、亲和膜层析等。

2.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是根据蛋白质带有正或负电荷的差异性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离子交换层析的柱填充物常为离子交换树脂,其一般分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两种。

基因工程的下游技术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分析

基因工程的下游技术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分析
重要性
基因工程的下游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产品开发的关键环节,对于生 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工程下游技术的分类与流程
01
02
03
04
05
分类
1. 目的基因的克 2. 重组载体转化 3. 表达产物的分 4. 表达产物的分
隆和…
宿主…
离和…

基因工程下游技术主要包 括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 和分析等技术。
根据宿主细胞的偏好性, 对重组蛋白基因的密码子 进行优化,以提高重组蛋 白的表达水平。
载体优化
通过改造载体,增加重组 蛋白的表达量和稳定性, 如使用分泌型载体、融合 标签等。
培养条件优化
通过调整培养基成分、温 度、pH等培养条件,提高 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
03 重组蛋白的纯化
重组蛋白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详细描述
纯化是重组蛋白制备的关键步骤,通常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如离心、过滤、沉淀、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 以去除杂质并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案例二:重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 总结词:重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是了解蛋白性质和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 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解析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一步揭示其 生物学功能。
重组蛋白纯化的优化策略
选择合适的亲和配基
针对目的蛋白的特性选择特异性结合的配基,提高亲和 色谱的纯度。
结合多种分离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分离技术,如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色谱等 ,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回收率。
ABCD
优化离子交换色谱条件
通过调整离子强度、pH等参数,提高分辨率和纯度。
优化缓冲液和添加剂
选择合适的缓冲液和添加剂,如稳定剂、还原剂等,保 持目的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

重组蛋白分离与纯化技术 ppt!!!

重组蛋白分离与纯化技术 ppt!!!
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水程度不同,故盐析 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调节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 中性盐浓度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

影响盐析的因素
1)温度:除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在低温(4度)操作外,一般 可在室温中进行。
2)pH值:大多数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在浓盐溶液中的溶解度最 低。
周质蛋白质浓缩
收集菌体,重溶细胞沉淀于 30mM Tris-HCl pH8.0 20%的蔗糖中。加入EDTA, pH8.0(终浓度 为1mM)。加入磁力搅拌棒,室温下缓慢搅拌10分 钟。
离心收集细胞,去除上清液。 加入预冷的5mM MgSO4 中彻底重溶沉淀,在冰上
缓慢搅拌悬液10分钟。此时周质蛋白被释放入缓 冲液中。 收集上清以备活性分析

注意: 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 超声破碎细菌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溶液变澄清即可停止破碎

蛋白质的盐析
中性盐对蛋白质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一般在低盐 浓度下随着盐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此
称盐溶;当盐浓度继续升高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不 同程度下降并先后析出,这种现象称盐析。
蛋白质技术专题
重组蛋白分离与纯化技术
Mcstone


重组蛋白的富集
原核表达(pET载体)
诱导时间 诱导体积(溶氧量) 温度 IPTG用量 转速
酵母表达
温度 时间

分泌蛋白质浓缩
指溶质 从半透 膜的一 侧透过淀法
用与水可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醇或丙酮,可 使多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析出,此法分辨力比盐 析高,但易导致蛋白质变性,应在低温下进行。
蛋白质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改变了介质的介电常 数。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目的

重组蛋白纯化基本策略

重组蛋白纯化基本策略

重组蛋白纯化基本策略捕获阶段:目标是澄清、浓缩和稳定目标蛋白。

中度纯化阶段:目标是除去大多数大量杂质,如其它蛋白、核酸、内毒素和病毒等。

精制阶段:除去残余的痕量杂质和必须去除的杂质。

分离方法的选择根据蛋白质的特殊性质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蛋白质的性质方法电荷(等电点)离子交换(IEX)分子量凝胶过滤(GF)疏水性疏水(HIC)反相(RPC)特异性结合亲和(AC)每一种方法都有分辨率、处理量、速度和回收率之间的平衡。

分辨率:由选择的方法和层析介质生成窄峰的能力来实现。

总的来说,当杂质和目标蛋白性质相似时,在纯化的最后阶段分辨率是重要因素。

处理量:一般指在纯化过程中目标蛋白的上样量。

如上样体积、浓度等。

速度:在初纯化中是重要因素,此时杂质如蛋白酶必须尽快除去。

回收率:随着纯化的进行渐趋重要,因为纯化产物的价值在增加。

在三阶段纯化策略中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性见下表:技术主要特点捕获中度纯化精制样品起始状态样品最终状态IEX高分辨率高容量高速度低离子强度样品体积不限高离子强度或pH改变。

样品浓缩HIC分辨率好容量好高速度高离子强度样品体积不限低离子强度样品浓缩AC高分辨率高容量高速度结合条件特殊样品体积不限洗脱条件特殊样品浓缩GF高分辨率(使用Supedex)样品体积(<总柱体积的5%)和流速范围有限制缓冲液更换(如果需要)样品稀释RPC高分辨率需要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中,有损失生物活性的风险提示:1、通过组和各种方法使纯化步骤之间的样品处理减至最少,以避免需要调节样品。

第一个步骤的产物的洗脱条件应适宜于下一个步骤的起始条件。

2、硫酸铵沉淀是常用的样品澄清和浓缩方法,所以HIC是捕获阶段的理想方法。

3、 GF很适宜在由浓缩效应的方法(IEX、 HIC、 AC)后使用,凝胶过滤对上样体积有限制,但不受缓冲液条件的影响。

4、在捕获阶段选择对目标蛋白具有最高选择性或/和处理量的方法5、如果对目标蛋白的性质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可采用IEX-HIC-GF的方法组合作为标准方案。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方法策略及案例介绍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方法策略及案例介绍
简介 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亲和标签是纯化重组蛋白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以 GST 能够偶联在介质上的谷胱甘
肽配体结合为基础。同时,带有 GST 的蛋白与配体结合是可逆的,能够在温和,非变性的条件下通过加入还原型 谷胱甘肽被洗脱下来。
材料 BL21 感受态细胞 PGEX 表达载体 LB 培养基 Amp(氨苄青霉素) IPTG 蛋白酶抑制剂 缓冲液 1(100mmol/L Tris,PH 8.5,500mmol/L NaCl) 缓冲液 2(100mmol/L NaAc,PH 4.5,500mmol/L NaCl) PBS 缓冲液(100mmol/L NaCl,2.7mmol/L KCl,10mmol/L Na2HPO4,1.8mmol/L KH2PO4) 洗脱缓冲液(50mmol/L Tris,PH 8.0,10mmol/L GSH) 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 超声波破碎仪 高速冷冻离心机 GST 柱
由上表可知选择将所表达的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或周质空间可避免破碎细胞的步骤,而且细胞外和周质空间内的 蛋白种类较少,目的蛋白易纯化;而在细胞质内表达重组蛋白时,重组蛋白通常是可溶性表达,但也易形成包涵体。 可溶性蛋白往往需要复杂的纯化步骤,而包涵体易于分离且纯度较高,但回收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却变得相当困 难,通常需要对聚集的蛋白进行变,复性,而通常情况下活性蛋白的得率比较低。德泰生物凭借多年的蛋白表达服 务操作经验和相关的技术,可以提供可溶性重组蛋白保证型服务和更高纯度的上清蛋白。
分离纯化原则总结: 1 应尽可能利用蛋白质不同物理特性选择所用的分离纯化技术,而不是利用相同技术多次纯化; 2 不同的蛋白在性质上有很大区别,每一步纯化步骤都应当充分利用目的蛋白和杂质成分物理性质差异; 3 在纯化早期阶段要尽量减少处理体积,方便后续纯化; 4 在纯化后期阶段,再使用造价高的纯化方法,有利于纯化材料的重复使用,减少再生复杂性。

重组蛋白药物制备上游技术

重组蛋白药物制备上游技术

重组蛋白药物制备上游技术
重组蛋白药物制备上游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基因表达、分离纯化等多个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上游技术:
1. 细胞培养:将重组蛋白表达在细胞中,通过培养细胞来获得大量的重组蛋白。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国仓鼠睾丸细胞(CHO-K1)、人类293细胞(HEK293)等。

2. 基因表达: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合适的细胞系中,使其产生相应的重组蛋白。

常用的基因表达系统包括酵母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等。

3. 分离纯化:将产生的重组蛋白从细胞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出来。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疏水相互作用、亲和色谱等。

4. 制剂配方:根据重组蛋白的性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配方和添加剂,制备成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

5. 质量控制:对重组蛋白药物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蛋白质含量、纯度、分子量、电荷、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上游技术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重组蛋白药物的质量
和产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组蛋白药物的制备工艺还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重组蛋白亲和层析方法

重组蛋白亲和层析方法

重组蛋白亲和层析方法重组蛋白亲和层析方法(Recombinant Prote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引言:重组蛋白是一种在基因重组技术的帮助下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重组蛋白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用于诊断、治疗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而亲和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

在重组蛋白纯化过程中,亲和层析常常被用于分离特定的重组蛋白,并以高纯度进行后续研究。

原理:重组蛋白亲和层析的原理依赖于蛋白质与其特异性结合物质之间的亲和力。

一般来说,亲和层析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亲和树脂的制备和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亲和树脂的制备通常包括两个关键步骤:首先,树脂选择。

树脂的选择应基于目标蛋白的特异性结合,通常是通过蛋白质与特定分子的化学键合实现。

其次,树脂修饰。

进行化学修饰可以调整树脂表面的性质,提高亲和层析的选择性和纯度。

常用的树脂包括:亲和树脂(如青蛋白树脂、GSH-Sepharose 树脂等)、离子交换树脂(如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和柔性多色树脂(如 GST树脂等)。

亲和树脂的制备后,开始进行蛋白的分离纯化。

这一步骤通常涉及到样品预处理、样品加载、非特异性结合物的洗脱和目标蛋白的洗脱。

样品预处理有时需要去除杂质、浓缩样品以及调整pH和离子强度等。

样品加载是将样品加载到亲和树脂上,通过和树脂上的结合物发生亲和作用而保留目标蛋白质。

非特异性结合物的洗脱可以采用缓冲溶液的洗脱,使其与树脂脱离。

目标蛋白的洗脱可以通过减少亲和性配对或者改变条件,从而使其与亲和树脂解离。

优势:重组蛋白亲和层析是一种高选择性和高效的纯化方法。

相比于其他方法,它具有以下优势:1. 高纯度:由于亲和层析是一种特异结合的方法,因此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纯化目标蛋白,得到高纯度的蛋白样品。

2. 高产量:使用亲和层析可以在一次操作中纯化大量目标蛋白,从而提高蛋白的产量。

3. 高效性:亲和树脂具有高结合容量,可以吸附大量目标蛋白,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蛋白的分离纯化。

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技术研究

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技术研究

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技术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表达与纯化技术在医疗、工业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重组蛋白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技术是蛋白质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几种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技术,以及它们的新进展与应用前景。

一、背景介绍重组蛋白指的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引导到细胞中,使其在受到特定刺激后大量表达特定功能蛋白的一种新型蛋白质。

由于其具有高度专一性、易制备性以及更高的效力和安全性,越来越多的药物被开发为基于重组蛋白的生物制剂。

二、重组蛋白表达技术1. 原核表达系统原核表达系统是将DNA片段导入大肠杆菌等细菌中,在其形成菌落的过程中进行表达。

该系统的优点在于表达速度快、操作简便、表达产量高。

但同时,由于原核表达与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相比,它对于蛋白翻译辅助因子和蛋白修饰等生物特征的模拟程度较差,不利于蛋白的正确折叠,因此该系统表达的蛋白质通常需要经过重新折叠处理。

2. 原核表达系统与原核表达系统相比,真核表达系统更接近真实情况中的表达方式,对于全长的蛋白大多数时候能够实现正确的折叠。

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常用的系统包括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以及酵母菌表达系统等。

其中,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能够实现高产量、高质量的蛋白质表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制备。

三、重组蛋白纯化技术1. 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是一种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该技术的依据是一种特定的与目标蛋白质具有相互作用的配体分离柱。

在该技术中,目标蛋白质与配体分离柱上的特定功能团结合,非特异性的蛋白质能够在洗脱过程中被去除。

2. 总体分离法总体分离法是将目标蛋白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采用离心、可溶性和非可溶性的分离方法。

其中,在采用可溶性分离的方式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相法、分配层析等。

四、新兴技术及应用前景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生物医疗领域,并开始用于制备组织工程器官和人造蛋白质等领域。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原理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原理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原理重组蛋白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其表达出目标蛋白。

重组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药物研发、生物制药、农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原理。

一、基于物理性质的提取纯化原理1. 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基于蛋白质表面电荷的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静电吸附作用,将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离子交换层析适用于分离电荷差异较大的蛋白质,但对于电荷差异较小的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差。

2. 凝胶过滤层析凝胶过滤层析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孔径大小的凝胶过滤树脂,将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凝胶过滤层析适用于分离分子大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但对于分子大小相近的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差。

3. 亲和层析亲和层析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的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亲和树脂上的配体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将目标蛋白分离出来。

亲和层析适用于分离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蛋白质,但对于没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差。

二、基于化学性质的提取纯化原理1. 氢氧化铝沉淀法氢氧化铝沉淀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表面亲水性的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铝与蛋白质表面的羧基和氨基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将蛋白质分离出来。

氢氧化铝沉淀法适用于分离亲水性较强的蛋白质,但对于亲水性较弱的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差。

2. 盐析法盐析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表面电荷和溶液离子强度的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盐对蛋白质表面电荷的影响,使蛋白质在高盐浓度下发生沉淀,从而分离出来。

盐析法适用于分离电荷差异较大的蛋白质,但对于电荷差异较小的蛋白质分离效果较差。

三、基于生物学性质的提取纯化原理1. 亲和纯化法亲和纯化法是一种基于蛋白质与其特异性结合分子之间的亲和性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特异性结合分子与目标蛋白之间的亲和性结合作用,将目标蛋白分离出来。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分离纯化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的表达与分离纯化实验目的:1.了解基因工程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筛选方法;2.掌握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机理;3.掌握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学会使用SDS-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原理:将外源基因克隆在含有lac启动子的pET-30表达载体中,让其在E.coli中表达。

先让宿主菌生长,lacI产生的阻遏蛋白与lacI操纵基因结合,从而不能进行外源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此时宿主菌正常生长。

然后向培养基中加入lac操纵子的诱导物IPTG,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则DNA外源基因大量转录并高效表达。

表达蛋白可经SDS-PAGE检测。

实验器材:1.仪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SDS-凝胶电泳仪、水浴锅、抽滤装置、AKTA液相色谱仪等;2.材料:LB培养基、溶菌酶、缓冲液A和B、氨苄青霉素、IPTG诱导剂、10%SDS等;实验内容:1.灭菌:①配置LB培养基20 ml*2 +100 ml*6(配方:酵母粉 0.5%,NaCl 1%,胰蛋白胨1%);②黄、蓝枪头各一盒;2.菌体活化及扩培:①每瓶20 ml LB培养基中加入20 ul Amp后,再加入30~40 ul DH5α菌液,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12~16 h;②活化后,在六瓶100 ml LB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0 ul Amp后,再从20 ml活化后的菌液中取2 ml,置于37℃恒温箱内扩大培养,至少培养2.5 h以后加入IPTG 200ul,37℃,培养14~16h;3.细胞破碎及蛋白分离:①将菌液用大离心管收集,配平后,4000r/min,离心15 min,收集菌体;②用20 ml BufferA重悬菌体,4000r/min,再离心15 min,收集菌体;③用4 ml BufferA重悬菌体,加入溶菌酶40 ul混匀,静置15min;④再加入4 ml BufferB,混匀,75℃水浴保温1 h;⑤用高速冷冻离心机在4℃的条件下,8000r/min,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⑥将上清液分装入几个浓缩管中,4℃,3000r/min浓缩一段时间至终体积为5-10ml,做好标记,备用;⑦实验过程中,配置五种AKTA液相色谱仪所需液体,并抽滤2遍;4.AKTA液相色谱分析及SDS凝胶电泳:①首先学习AKTA仪器的相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仪器进行排气,平衡缓冲液冲洗等操作(该部分由老师操作演示);②取5 ml浓缩后的液体过滤后上样,观察屏幕上紫外吸收曲线的变化,适时用离心管收集每个峰的样品,做好标号,备用。

单元四: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检测

单元四: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检测

实验报告题目:单元四: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检测指导老师:王磊日期:2013/11/7-201311/9一.实验目的:1、学习亲和层析的原理;2、掌握亲和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技术与操作;3、了解和掌握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技术和原理;4、掌握SDS-PAGE分离蛋白质组分的操作方法;5、了解Western blotting的原理及其意义,掌握Western blotting的操作方法;6、应用Western blotting 技术分析鉴定经SDS-PAGE分离后转移到PVDF膜上的重组蛋白。

二.实验原理:(1)亲和层析:以普通凝胶作载体,连接上金属离子制成螯合吸附剂,用于分离纯化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为金属螯合亲和层析。

蛋白质对金属离子具有亲和力是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

已知蛋白质中的组氨酸和半胱氨酸残基在接近中性的水溶液中能与镍或铜离子形成比较稳定的络合物,因此,连接上镍或铜离子的载体凝胶可以选择性地吸附含咪唑基和巯基的肽和蛋白质。

过渡金属元素镍在较低pH范围时(pH 6-8),有利于选择性地吸附带咪唑基和巯基的肽和蛋白质。

在碱性pH时吸附更有效,但选择性降低。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在很大程度上,由被吸附的肽和蛋白质分子表面咪唑基和巯基的稠密程度所支配,吲哚基可能也很重要。

本实验用IPTG诱导表达的蛋白质GFPuv是和6His融和表达的,含有特定的组氨酸标签,这种可溶性蛋白质能用金属亲和层析法进行分离,且操作简单,快速,纯化效率高。

(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由丙稀酰胺单体(acrylamide)和交联试剂N,N’-甲叉双丙稀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改变单体的浓度与交联剂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孔径大小的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聚合的催化体系有两种:①化学聚合-催化剂采用过硫酸铵,加速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通常控制这两种溶液的用量使聚合在1h内完成;②光聚合-催化剂:核黄素,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可控制聚合时间。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流程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流程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重组蛋白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用于获取高纯度的目标蛋白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oreover , gel filtration is more generic, can be performed in any buffer condition, and can be used to resolve the oligomerization state of the target protein.
要分泌的多肽有一个疏水的氨基突出,它负责向内质网的转运 这个末端突出通常由大约20个氨基酸组成,并且在内质网中从成熟蛋白上剪切下来。 人们已经利用含有合适重组质粒的酵母细胞分泌了大量的非酵母多肽,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用
到了a-因子信号序列。
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通过运输或分泌的方式穿过细胞的外膜进入培养基中,即为分泌型外源 蛋白。
真核细胞表达体系
酵母细胞 昆虫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组织 植物细胞/组织
酵母细胞
可生产分泌型蛋白;有天然立体结构,有加糖修饰功能;可进行染色体整合型基因表达; 糖链与哺乳动物加工的不一致,培养上清多糖浓度高; 商品化表达体系: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 cerevisiae); 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 pombe)
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基因表达体系
1. 原核体系 2. 真核体系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遗传背景清楚,基因工程操作方便,商品化表达载体种类齐全,表达效率高; 基本不分泌,易形成包含体(无正确折叠的立体结构),无加糖等修饰
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Superdex 75 and Superdex 200 prep grade, XK 16/60 columns are most useful for 1-30mg of protein in a sample volume of up to 7.5 ml.
分泌型战略表达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策略
对pI=5的某酸性蛋白质 当蛋白质为阴离子时, 在pH5.5-9.0的范围内, 应首选DEAE纤维素; 当蛋白质为阳离子时, 在pH3.5-4.5的范围内, 应首选CM纤维素
离子交换介质的选择原则
+
等电点


吸附阴离子交换剂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吸附阳离子交换剂 -
pH < pI(+) pH = pI(0) pH > pI(-)
针对不同的产物表达形式采取不同的策略
采用分泌型战略表达重组蛋白,通常体积大、浓度低,因此应在纯化之前采用沉淀或超滤等方法 先进行浓缩处理;
采用包涵体型战略表达重组蛋白,应先离心回收包涵体; 采用融合型战略表达重组蛋白,一般是胞内可溶性的,拟首先选用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表达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的间隙中的蛋白质,应用低浓度的溶菌酶处理,然后再用渗透压休克
疏水层析和反相层析是根据蛋白质的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的; 凝胶过滤层析是根据蛋白的分子量和体积差异进行分离的; 径向层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集层析分离和膜分离于一体的一种复合技术,在流量、负荷量等参
数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
多种分离纯化技术的联合运用
在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时,通常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技术,一般来说,在选择分离纯化方法时应遵 循下列原则:
离子交换琼脂糖:
离子交换琼脂糖是携带DEAE或CM基团的Sepharose CL-6B
DEAE-Sepharose(阴离子型)和CM-Sepharose(阳离子型)的离子交换介质具有硬度大、性 质稳定,流速好,分离能力强等优点尤其是介质受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所引起的膨胀和收缩效应较 小,因此具有稳定的外形体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quilibration
anion exchanger bead
-
+
+
+
-
-+ +
-+
-
sample application and wash
--- --
-
+
+
+
-+ +

阴离子交换层析:透析上清超过饱和吸附量上样后,目的蛋白主要集中在0.1mol/L NaCl洗脱峰, 但还含有很多杂质;在1mol/L NaCl 洗脱峰中只存在少量目的蛋白
超饱和上样的0.1mol/L NaCl 洗脱峰脱盐后再上样,目的蛋白集中在0.2mol/L NaCl 洗脱峰,杂质含 量已较少。
阴离子交换法
色谱条件: DEAE-Sepharose FF 阴离子交换填料;XK26/20色谱柱,体积89.32ml; 8ml/min; 0.2灵敏 度
A液: 5ommol/L Tris-Hcl (pH8.0) B液:50mmol/L Tris-Hcl+1 mol/NaCl (pH8.0) 以A液为平衡液,B液为100%洗脱液,各洗脱浓度由Pharmacia FPLC系统自动将A液和B液混合产生
法释放重组蛋白。
针对不同性质的重组蛋白选择不同的层析类型
等电点处于极端区域(pI≤5 或 pI≥8)的重组蛋白应首选离子交换法进行分离,这样很容易除去 几乎所有的杂蛋白;
重组蛋白特异性的配体、底物、抗体、糖链等都是首选亲和层析纯化方法的重要条件,原则是它 们与目标蛋白之间的解离常数应在合适的范围内(10-8- 10-4 mol / L);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1、重组载体的构建 特导引物设计,以pBV220-ALR质粒为模板扩增目的条带 构建酵母表达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 重组蛋白的表达及鉴定 rhALR的纯化
rhALR的纯化
菌液上清经低盐透析后,超过DEAE-Sepharose FF柱的饱和吸附量上样,洗脱组分脱盐后再上 DEAE-Sepharose FF 柱,然后再用Sephades G-75 柱进一步纯化。
昆虫细胞
可以病毒感染的型式在成虫中生产,也可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生产蛋白; 适合分泌型和膜蛋白的表达,有加糖修饰; 糖链有所区别,表达量有限; 作为药物宿主细胞未被FDA认可
CHO细胞
可进行分泌表达,有天然立体结构,加糖方式与人体蛋白质完全一致; 表达量不够高,培养成本较高
动物乳腺组织
应选择不同分离纯化机理的方法联合使用 应首先选择能除去含量最多杂质的方法 应尽量选择高效的分离方法 应将最费时、成本最高的分离纯化方法安排在最后阶段
合适分离纯化介质的选择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介质有Sephadex和Seperose。理想的分离纯化介质应具有下列性质:
对目标蛋白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对目标蛋白不会造成变性 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价格低廉
Protein purification
Preparation of the bacterial lysate
It is a critical step. Optimal conditions maximize cell lysis and the fraction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that is extracted while minimizing protein oxidation, unwanted proteolysis and sample contamination with genomic DNA.
外源蛋白以分泌型蛋白表达时,须在N端加入15~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signal peptides) 序列。信号肽N端的最初几个氨基酸为极性氨基酸,中间和后部为疏水氨基酸,它们对蛋白质分泌到细 胞膜外起决定性作用。当蛋白质分泌到位于大肠杆菌细胞内膜与外膜之间的外周质时,信号肽被信号 肽酶所切割。
What happens in ion exchange?
equilibration
sample application and wash
anion exchanger bead
--- --
-+
+
+
-
-+ +
-+
-
-
-
++
+
-+ -- +
+
-
elution
regeneration
-
- --
- -- -
样品进柱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操作
为了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进样量一般为介质交换容量的10-20% 为了避免进样溶液中的离子强度过高,样品浓度不宜太高
交换容量:离子交换剂中全部可交换的离子或功能基团的总数
样品洗脱
恒定洗脱 阶段洗脱 梯度洗脱
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操作
分子浓度 离子强度
pH值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体系选择
研究基因功能: 大肠杆菌, 裂殖酵母,昆虫细胞, CHO细胞
多肽药物生产: 大肠杆菌, 毕氏酵母, CHO细胞, 乳腺组织
疫苗: 大肠杆菌, 酵母, 大多数沿用细胞培养产物进行灭毒
单抗生产: 杂交瘤细胞 工业酶生产: 各种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