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公开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第一课时
袒 腹 东 床
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轶事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 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 少并佳,然闻至信,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 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比佳婿 邪!”访之,及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生 性 爱 鹅
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朱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全文总结 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 文,有什么感触?
文本特点
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 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 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 无的思想倾向,宣扬积极的生死观, 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阅读思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聚会人多
天气晴朗 景色美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活动雅洁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阅读思考
“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文本特点
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 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 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 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 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
文本特点
3、多用短句,节奏简洁明快
传统习俗
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 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 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日。 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
排列 旁边
盛况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课文研读
第2自然段
的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繁多 用来 放开 穷尽 乐趣
信可乐也。
实在
阅读思考
朗读1、2自然段,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时间: “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 “……兰亭……” “群贤……少长……” 人物: 环境: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活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气: 感受: “……信可乐也”
1、总结聚会的情景
2、突出情感——“乐”
第二课时
课文研读 朗读课文,翻译梳理第三、四段。
课文研读 通“晤”,面对面 第3自然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相交往 依,随 放纵 有的人 之于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通“趋”,趋向 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课文研读
第1自然段
“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会”,状语后置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助词,无义 会集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的 高 使……流
作诗 都
都 映衬、围绕 作为
喝酒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 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 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作为文章的体裁,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如《兰亭集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如《送东阳 马生序》。
状语后置
等到 到达
暂时
附着 因 过去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 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长
怎么
自然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到
课文研读 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原因 明白 本来 像 面对 悲伤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的书法圆转凝重,王羲
之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作品真迹已难得见,我们
所见皆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等
体皆能,如楷书《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代表性。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 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 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求市未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 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 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 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 幼时从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 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痛哉!人生无常!
情感把握 悲
感古今:为何而悲?
悲古人 ——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悲今人 ——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悲后人 ——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死生之大!
情感把握 悲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情感把握 悲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 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 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 做些实事,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字词正音
癸丑( 修禊事( 流觞( ɡuǐ xì ) ) 会稽( kuài jī ) 激湍( 骋怀( tuān )
shānɡ )
chěnɡ )
放浪形骸( hái ) 嗟悼( jiē dào )
趣舍万殊 ( qū ) 彭殇( shānɡ )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 (叙事、写景)概述兰亭集会的情况 和作者心情。 第二部分( 3、4自然段 ): (抒情、议论)抒发作者乐与忧、生 与死的感慨。
全文总结 全文总结
朗读全文,理清作者情感线索的变化。
乐
天地
痛 人生
悲 古今
拓展延伸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 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 交流。
拓展延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把…看做一样(相等) 短命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一个个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即使
情趣
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阅读思考
找出语段中体现作者情感线索的字词。
岂不痛哉——痛 悲夫 ——悲
情感把握 痛
论生死:为何而痛?
俯仰一世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修短随化 老之将至 —— 情随事迁 —— 已为陈迹 —— 终期于尽 —— 人生苦短之痛 世事无常之痛 往事不再之痛 生死难测之痛
王羲之
第一课时
袒 腹 东 床
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轶事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 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 少并佳,然闻至信,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 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比佳婿 邪!”访之,及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生 性 爱 鹅
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轶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
——朱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全文总结 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 文,有什么感触?
文本特点
1、立意高远,蕴藉深长
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 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 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 无的思想倾向,宣扬积极的生死观, 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阅读思考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 聚会人多
天气晴朗 景色美丽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活动雅洁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阅读思考
“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文本特点
2、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 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 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 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 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
文本特点
3、多用短句,节奏简洁明快
传统习俗
元宵:元月十五,赏灯吃汤圆。 修禊:三月三日,临水宴饮、洗涤不祥。 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火寒食。 端午:五月五日。 七夕:七月七日。 中秋:八月十五日。 重阳:九月九日,登高、赏菊、饮酒、敬老。
排列 旁边
盛况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课文研读
第2自然段
的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这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繁多 用来 放开 穷尽 乐趣
信可乐也。
实在
阅读思考
朗读1、2自然段,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时间: “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 “……兰亭……” “群贤……少长……” 人物: 环境: “此地有……,又有……” “引以为流觞曲水……” 活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气: 感受: “……信可乐也”
1、总结聚会的情景
2、突出情感——“乐”
第二课时
课文研读 朗读课文,翻译梳理第三、四段。
课文研读 通“晤”,面对面 第3自然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相交往 依,随 放纵 有的人 之于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通“趋”,趋向 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课文研读
第1自然段
“于会稽山阴之兰 亭会”,状语后置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
助词,无义 会集
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
的 高 使……流
作诗 都
都 映衬、围绕 作为
喝酒
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补充介绍
补充介绍:当时与会者 共有42人,饮酒赋诗一 共写下了37首诗,后来 王羲之将这些诗汇集成 册,并写了一篇序文, 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
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 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 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作为文章的体裁, 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如《兰亭集序》。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如《送东阳 马生序》。
状语后置
等到 到达
暂时
附着 因 过去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 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长
怎么
自然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到
课文研读 第4自然段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原因 明白 本来 像 面对 悲伤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其书
王羲之的书法圆转凝重,王羲
之被后代尊为“书圣”。
王羲作品真迹已难得见,我们
所见皆摹本。王羲之楷、行、草等
体皆能,如楷书《黄庭经》、草书
《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
行楷《兰亭集序》最具代表性。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 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 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求市未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 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 少,琅邪临沂人。官至右军将军, 故后世称为“王右军”。王羲之 幼时从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 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 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 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痛哉!人生无常!
情感把握 悲
感古今:为何而悲?
悲古人 —— 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悲今人 —— 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悲后人 ——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死生之大!
情感把握 悲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情感把握 悲
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 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 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 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 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 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 做些实事,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字词正音
癸丑( 修禊事( 流觞( ɡuǐ xì ) ) 会稽( kuài jī ) 激湍( 骋怀( tuān )
shānɡ )
chěnɡ )
放浪形骸( hái ) 嗟悼( jiē dào )
趣舍万殊 ( qū ) 彭殇( shānɡ )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2自然段 ): (叙事、写景)概述兰亭集会的情况 和作者心情。 第二部分( 3、4自然段 ): (抒情、议论)抒发作者乐与忧、生 与死的感慨。
全文总结 全文总结
朗读全文,理清作者情感线索的变化。
乐
天地
痛 人生
悲 古今
拓展延伸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 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 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 交流。
拓展延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把…看做一样(相等) 短命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一个个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即使
情趣
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阅读思考
找出语段中体现作者情感线索的字词。
岂不痛哉——痛 悲夫 ——悲
情感把握 痛
论生死:为何而痛?
俯仰一世 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 修短随化 老之将至 —— 情随事迁 —— 已为陈迹 —— 终期于尽 —— 人生苦短之痛 世事无常之痛 往事不再之痛 生死难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