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90e7012fccbff121dd368348.png)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奥秘、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崭新问题,并为我们指出了努力方向。
一、教学民主,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思维、引导思维、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启迪创新思维。
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有情感的,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才能活跃。
教师应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有效地创设情境,提供诱因,激发学生的潜力,变学数学为实实在在的需要,从而学好数学。
教师的催化、启动、加速功能突出表现在教师如何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激励的语言使学生对知识发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钻教材,把握重难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过渡语和导语,自制一些直观的教具,借助录像、投影、演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充分运用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怎样创设这样的氛围呢?我主要有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自制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兴趣教具的使用是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是服务于数学教学的,我积极主动地设计和准备教具,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使用教具时,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恰当地予以出示,努力做到适时、适度、适当。
例如:在讲解概念教学《图形的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的时候,我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经常见到的长、正方形的物品;然后,再出示长方形,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秘密吗?请你们用手中长方形的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有什么小秘密?”…第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的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f46ff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0.png)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一、引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教师则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然而,研究表明,仅仅靠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因此,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创设情境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的概念创设情境是一种通过构建具体场景、模拟实际问题和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情境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构的,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情境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创设情境的方法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创设情境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情境的策划者和引导者。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创造适合学生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
2. 情境的设计创设情境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
情境应该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情境还需要与所学知识内容相吻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3. 学习任务的设置在情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是个体活动或合作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创设情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学生对于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和挑战感到好奇和有挑战性,积极主动地主动参与学习。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和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造情境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
![创造情境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88ad52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9.png)
创造情境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如何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探索、学习,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造情境来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初识情境教育情境教育是一种以创设情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或者创造特定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情境教育的优势激发兴趣:情境教育能够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其中时感到愉悦和享受。
提高参与度: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孩子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综合能力:情境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增强记忆: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在特定情境下学到的知识更容易被记忆和理解。
如何创造情境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1. 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化教学等方式设计各种情境,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提供具体实践机会除了理论知识外,给予孩子具体的实践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在艺术课上进行手工制作等,让孩子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内容。
3. 引导问题解决在创造的情境中设置问题和挑战,引导孩子去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鼓励自主探索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选择和决策权。
鼓励他们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5. 肯定成就和进步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认可他们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结语创造情境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f34f1b3fd0a79563c1e72fa.png)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泗皋小学孙维生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
如何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高境界。
例如:在教学生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几个是3的倍数的数。
学生说出几个简单的数。
如:6、9、18等。
再进一步提问:能不能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学生立即回答有一定困难,过一段时间有的同学陆续说出123、963等。
师:就123这个数,我又能连续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如:132、213、231、321等,学生一一验证结果正确,这时全班学生情绪异常活跃,同时又感到不解,教师接着说:“不论同学们举出一个什么样的整数,我都能立即判断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许多数,教师一一作了判断,学生验证,果然准确,这时,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急切想悟出这其中的奥妙,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积极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这样处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借以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以悬念,激发了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使其跃跃欲试,欲罢不能。
二、引导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人们常说课堂教学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参与过程的优化则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结合的集中反映。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与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还应该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悉心指导,把静态的东西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
幼儿园游戏教育的情境创设与自主学习
![幼儿园游戏教育的情境创设与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d66791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e.png)
幼儿园游戏教育的情境创设与自主学习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接触学习的场所,游戏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情境创设,幼儿园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游戏教育的情境创设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情境创设是幼儿园游戏教育的基础,它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能够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游戏,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情境创设,幼儿园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体验,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二、情境创设的实施方法1. 创设具体的场景:幼儿园可以通过布置教室、操场等环境,创设具体的场景,如超市、医院、银行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真实的生活场景。
2. 提供丰富的教具和材料:幼儿园可以准备各种教具和材料,如玩具、图书、工具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自由探索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设计情境化的活动:幼儿园可以设计情境化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自主学习的培养情境创设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幼儿园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1. 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幼儿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通过自主选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2. 鼓励主动探索:幼儿园可以鼓励孩子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主动探索,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幼儿园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让孩子们进行思考和解决。
通过解决问题,孩子们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3179e019ec3d5bbfd0a74dc.png)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数学情境教学提倡运用“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采用以启发式为核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小学数学教学焕发出新活力。
一是多措并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爱学,才能以最大限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形象生动,有意识地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求知欲望,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境,重新组织教材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时应增加问题情境设计,激起课堂高潮。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情境设计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情境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b3e96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1.png)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情境设计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指的是学生自己主动、主导地进行学习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情境设计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学生往往对充满挑战的任务更感兴趣,因为挑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项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解决。
这样的任务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其次,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协助,既能够提高学习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如实验、实地考察、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感到充满热情和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信息,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个性化的学习目标。
总的来说,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合作学习机会以及适时的指导支持,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具有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62a4428ed630b1c59eeb5c2.png)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造成一种气氛,使学生为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所吸引,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课,从而诱发他们产生从中得到发现的心理状态。同时,形成积极的学习志向,愿意动脑筋想问题,并为有条有理有根据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8、80、8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思维十分活跃。有的说加上元、角、分,有的说加上分米、厘米、毫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就是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也和同桌同学讨论开了,争先恐后地说:8元=8.0元=8.00元,8米=8.0米=8.00米,……当学生听到老师的热情赞语后,觉得自己就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从而也消除了“数学可怕”的心理,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下面的操作活动:把一块底面是三角形的积木在沙上面按一下,就出现了一个三角形;把小圆印章盖在纸上就是圆;把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底面描下来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教学“9加几”时,一上课,我就对大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王国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首先,我们来到了智慧山,每座智慧山上都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这三个数的和。”等同学们解答完后,抽拉掉智慧山的第一题中的1,说:“调皮的小猴子把‘1’偷偷藏起来了,只剩下9和2这两个数了,你们会算9﹢2=□吗?想不想知道怎样算呢?”这时学生兴致盎然,非常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学生有了兴趣,就能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学习效果自然就好。
创设情境注重操作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注重操作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b01a90c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d.png)
创设情境注重操作自主学习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线上教育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抱自主学习模式,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提高技能,这种能够让每个学习者根据自身需求、进度和兴趣实现个性化、差异化、自主化的学习模式成为未来重要的趋势之一。
在自主学习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习者参与进来,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主动性,让学习更加有意义,更加深入。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在创设情境上注重自主学习的操作。
一、情境创设需要具备的条件1.充分理解学习者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情况等,只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才能准确有效地创设情境。
2.明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探索和实践的空间,因此需要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情境。
3.借助现实情境或虚拟情境现实情境是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情境,例如一次考察自然生态的旅行或是去参观博物馆等。
虚拟情境则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上的环境,例如在在线课程中使用虚拟实验室或模拟行业案例等。
二、创设情境的方式1.应用案例教学法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将概念课程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实际案例,将概念性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性的技能,为学习者提供可以实践的空间,让学习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体验式学习。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学习的核心,因此,在创设情境上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让他们通过学习、分析、理解,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3.设定虚拟学习情境利用现代技术,创建虚拟情境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不错选择。
在虚拟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交互式游戏、模拟实验等方式,了解并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速度和兴趣。
4.组织学生参与个人或小组项目学生参与项目能够让他们采用主动学习方式,利用创意解决问题。
创设多样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多样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e108b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c.png)
创设多样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其逐渐成为高水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然而,要想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做到,需要结合各种情境进行创设,以下就是几个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建议。
一、图书馆自主学习情境图书馆是一个富有知识氛围的场所,学生在这里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学习。
这种情境可以创设在学校中,让学生有一个放松、自由的环境来探索知识、研究问题。
在这个情境中,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讨论会、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
另外,在图书馆中可以设置自习室,让学生有专门的学习场所,可以更安心、专注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科研探究情境科研探究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探究能力。
这种情境可以在课程中进行创设,例如让学生从感兴趣的主题出发,自主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科学研究或探究。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承担团队合作、数据收集、分析比较等多种任务,从而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社会实践情境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实践中,从实践当中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方式。
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农村、自然保护区等场所进行实践,让学生观察、体验、学习实际的社会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游戏体验情境游戏体验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它在游戏中建立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
这种情境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创设,通过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体验、虚拟操作等方式,来达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目的。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电子游戏、模拟器等设备,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操作和体验,从而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五、课题研究情境课题研究是一种结合实践操作和理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主研究、调查、分析、探究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7fb2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1.png)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问题。
如何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可以尝试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本文将探讨创设情境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
一、创设情境的意义创设情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学习场景中,让他们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独立学习意识。
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真实性。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情况,而教科书上的知识往往是抽象的,难以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情境中,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从而增强学习的真实性。
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独立学习意识。
在创设情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需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独立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如何创设情境那么,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呢?以下是一些创设情境的方法和策略。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创设情境的首要任务是要找到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情境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从而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推理和解题,从而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尝试多种不同的情境,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授语文知识时,可以创设阅读、写作、演讲等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独立学习意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ea40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d.png)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希望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因为这不仅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必备技能。
要想培养起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并非易事。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和教材的习惯,缺乏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动力。
我们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独学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我们需要从学习环境入手,创设一个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室布置要温馨舒适,有足够的自习空间和资源。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出问题,不怕被嘲笑,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发现和实践。
学校可以建立学习角,配备各类书籍、工具和资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成为独立学习的主人,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只有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从而愿意主动学习。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喜欢的领域中,增加学习的乐趣。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实践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老师可以采用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觉得学到的东西都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通过设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辨、总结和应用。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不去思考。
老师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倡导自主学习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需要倡导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自发地去进行学习。
在学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和找到答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和讨论,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
![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https://img.taocdn.com/s3/m/9f06df3701f69e3143329442.png)
创设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学,之后让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评价,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评价的时候首先要肯定答案中好的方面,再针对欠缺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负责接受知识,而且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能随意接话。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常都是教师提问以后,找一个学生回答,之后便给出正确答案。
这种模式中,学生对问题缺乏思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产生惰性,也就不再愿意思考了。
这种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气氛变得沉闷,而且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进行提问,可以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解答,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再进行解答。
(五)在课堂中引入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图片和音乐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9fe79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7.png)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讲解,但学生在被动听取知识的过程中缺少主动探究的机会。
因此,需要通过创造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讨论如何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一、概述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个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创造逼真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
情境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情境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掘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同时增强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情境教学要求教师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场景中,创造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
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同时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情境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它需要各个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整合,使学生能够在多种角度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情境教学还可以将多种资源与信息融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逼真的情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创设情境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找到合适的主题创设情境的主题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同时,主题还应具有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性。
举个例子,高中语文老师想要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
他可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红楼梦中的五十个人物,你是其中的一个,请找出和你有关系的人物,并描述你们之间的关系。
”2.制定合适的任务创设情境不仅仅是指创造一个场景,还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任务。
任务可以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在情境中自由发挥和探究,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3.提供必要的资源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还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是书籍、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可以在情境中自由探究。
4.进行引导和激励创设情境后,教师需要进行引导和激励。
引导是让学生能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走极端,得出正确的结论。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dac236a5acfa1c7aa00ccfd.png)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主学习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直观动态情境、迁移思考情境、再现内容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是教学改革中语文教师应该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参与活动体验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陷入了一个咬文嚼字、单调、枯燥、乏味的误区。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因为它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
然而由于应试,致使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而使其失去了本色。
在大力推广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顺应新的课改已成为了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要面对的课题。
笔者认为动手能力是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
创造能力是21世纪最合格、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人才素质。
往往创造的最后一道工序是需要用手来完成,所以手在知识完成由掌握到运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难,只是人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素质教育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美国一所小学自然常识课,课题是蚯蚓。
一开始上课,请同学上来取蚯蚓,然后请同学仔细观察,说出蚯蚓的外形和特点。
学生经过观察,纷纷举手发言:学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他会爬。
另一学生:不对。
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教师:对。
学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教师:对。
学生:他身上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教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学生:老师,刚才我把它放在嘴里尝了尝,没味道。
教师:我很佩服你。
学生:老师,我用线把它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儿拉出来它还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同学,我还不如你”。
这种课堂模式,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它的最成功之处在于情境的创设和恰到好处的评价。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077b70eb52acfc789ebc9bb.png)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今天在互听课中我作了近似值(进一法、去尾法)应用一课,下面就本节课设计理念,及成功和不足之处反思如下:一、设计理念:创设生活情境,和故事情节学习领悟新知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同时把学生代入整个故事情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本节课亮点:1、注重基本功训练:计算是应用基础,尤其除法计算又是整个五年级计算中的难点,因此必须引起教师高度重视,每节课都应拿出一些时间,采用各种形式加强训练:本节课教师以口算接龙的形式进行大量的口算训练,并长此坚持,相信一定能取得较好效果。
2、以点连线贯穿全课:以小强过生日这点为线索,精心设计了小强、妈妈、爸爸、小伙伴、等角色,巧妙地把个点用幽默的语言贯穿在一起,让学生扮演了小强的小伙伴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整堂课都是在愉快中度过的。
3、教师语言出彩调动了学生学习胃口:如导入:教师的语言:小强今天也非常高兴,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哎怎么这点会晴转阴了,还焦急看表,难道他有什么心事,这样很自然引出迁移问题|:“我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我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
他的公司离家有70千米。
他下班坐的士回家,的士每小时行驶55千米。
我担心他不能准时赶到。
”你知道小强因为什么着急吗?能帮助他解决吗?又如:新知探索阶段:教师的语言:小强听了学生们的安慰兴高采烈来到厨房他看到什么:(1)王阿姨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上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
看小强妈妈王阿姨也有心事:她遇到什么难题了,从而很自然引出例10 ,王阿姨要将2.5千克香油分别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盛0.4千克。
需要准备几个瓶?在完成去尾法的认识后紧接着教师的语言:“同学们真棒,王阿姨准备了一些小礼物送给大家。
为了增加神秘感,她想把礼物包装一下。
准备了一些礼盒和红丝带但她不知道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同学们你们愿帮王阿姨算算吗?”这样自然过渡到:进一法: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整堂课教师都用自然亲切,幽默的语言把各个环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把学生代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使学生兴趣盎然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
创设教学情境 促进自主学习
![创设教学情境 促进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17b4a4fe4733687e21aaf6.png)
创设教学情境促进自主学习创设教学情境促进自主学习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策略,是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它能激起学生的思维浪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使学生勇于自主学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让学生发现和创造出新知识、新方法。
如《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通过以下的内容引入,“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订一根木条。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进而明白在上述问题中“斜订一根木条”的道理。
实践证明,多让学生参与探索、实践,手脑并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实验班八(7)班的学生吴静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以及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诱发他们自发的参与学习。
二、创设兴趣性情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创设故事性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爱听故事是小学的特点之一,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教学环境,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前,讲一个笛卡儿发处地引入一些名人趣事,介绍一些巧妙的解题办法,结合幽默风趣的提问,可以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譬如介绍陈景润钻研“歌德巴赫猜想”和爱迪生学鸡孵小鸡的动人故事。
又如介绍高斯在念小学时巧妙计算“1+2+3+……+100”的方法,在教圆周长和圆面积时,学生经常用到“π”为了使学生记牢“π”的近似值,我采用了一个笑话故事,很快使学生记牢了“π”的近似值。
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3.14159、26535、897、932、384、626)。
三、创设问题性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发问质题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交流的一个重要步聚,教学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要进行匠心独到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营造问题氛围,使学生有问题可提。
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fb552d6b9f3f90f76c61bbd.png)
创设情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指出,自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有效方式,数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情境是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纽带、桥梁;情境具有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情境具有导向性,能引导学生自我导向、自我调控。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
一、创设开放情境,培养探索能力开放是自主的前提,自主是开放的体现。
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要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由传授知识向学生探索知识转变。
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由他主到自主、由被动到主动、由授受到探索。
学生以各自的经验、知识,灵感,采取不同的途径,通过思考、归纳等活动探索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案例一: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
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学生有以下几种探索。
生1:由3∶2看出,把100公顷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100÷5=20公顷,大豆是20×3=60公顷,玉米是20×2=40公顷。
生2:由3∶2看出,把100公顷平均分成5份,大豆占3/5,玉米占2/5,大豆是100×3/5=60公顷,玉米是100×2/5=40公顷。
生3:因为3∶2=6∶4=……=60∶40=……,其中60+40=100,所以大豆是60公顷,玉米是40公顷。
数学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生1抓住了比与除法的关系,生2领悟出分数乘法的意义,生3巧用了比的基本性质。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探究能力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找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原型,以原型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情境为载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策略。
学生受情境的启发,以操作、交流等活动实施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案例二:圆的面积教师拿着伞(舞伞)走进教室,将伞放在讲台上。
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
![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3b599aa1eb91a37f0115cb8.png)
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材全面发展的需要。
这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情境,并建立新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自主学习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al and self-studyReng Changjuan【Abstract】Cultivate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are stud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required. This not only optimiz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on the creation of contex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evoked the curiosity of studen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enrich the imagination of students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tudy independently.【Key words】context; interest; self-study1创设想象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英语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情境与自主学习
发表时间:2009-05-18T09:41:14.717Z 来源:《新华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任长娟
[导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材全面发展的需要。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人材全面发展的需要。
这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情境,并建立新的教学策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兴趣;自主学习The creation of situational and self-study
Reng Changjuan
【Abstract】Cultivate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are stud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required. This not only optimiz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but also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on the creation of contex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eaching strategies, evoked the curiosity of studen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enrich the imagination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tudy independently.
【Key words】context; interest; self-study1创设想象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英语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不易迅速掌握,而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
在课堂上要精心组织好教学材料,不断引入新奇的背景,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能听、能看、能触摸,完全置身于外语的环境中。
这样把学习乐趣放在第一位,寓教于乐,才能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多开口练。
教材本身最大特点就是采用“结构——功能法”,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
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借助图片、实物、多媒体等降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难度,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创造模拟出生活的语言情景,带着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语境中,避免机械操练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
如:在讲“ THANKSGIVING”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有关节日的课件,同时配上音乐和动画,让学生说出此节日的英文词语,如:New Year’s Day, Spring Festival, Women’s Day, Mother’s Day, Children’sDay, Teachers’ Day, National Day, Christmas Day, etc. 然后把自制的卡片分发给学生,拿到卡片的同学say something about it or act out a dialogue 如:拿到母亲节卡片的同学说: “Today is mother’s day, my mother is a teacher .She woks very hard, she often tells me to be honest and help others if they are in trouble .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要卡片,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样学习兴趣高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创设合作交流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
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的交互作用,对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有关键作用。
合作,主要是指伙伴之间的合作,当然也包括老师与学生的合作。
如何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组际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把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课堂活动是由众多的个体活动组成的。
为他们提供思维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在讨论话题“购物”时充分利用课堂内真人实物为素材来创设会话训练情境,教师先准备好一些水果和蔬菜,服装,手机等。
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设一名售货员,其余的人为顾客,进行分角色练习,然后选出代表到前面表演。
如:SA: What can I do for you?
S B: May I have a look at the coat?
SA: The blue one or the yellow one?
SB: The yellow one .
SA: Here you are!
SB: Thank you.How much is it?
SA: Two hundred and eighty yuan,please.
SB: OK, I’ll take it.
SA: Bye!
以上对话为学生自编自演,语言流畅,内容详实。
通过练习和表演,使他们能学以致用,学有兴趣,学有效果。
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了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设讨论式情境,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讨论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思维碰撞,有利于自我启发与相互启发的结合,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教学中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如: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份在北京召开,我们中国人为此而振奋,请同学们讨论:“ The 29th Olympic Torch will get to Daqing on July 15th, If you want to be a torch bear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or the Olympic?” 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十分激烈。
其中一组的同学代表说:“I am going to practise English every day, because lots of visitors will come here to do some sighting, I want to talk with them. I am going to take them around TieRen Square,Children’s Park……”
通过这样的合作表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在讨论中得到了探究。
因此,他们自主学习劲头足了,创新意识加强了。
学生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4创设会话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近年来提出的“交际能力” 这一观点大大地促进了语言教学,外语教学正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目标进行探讨和改革。
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
这就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
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
例如,学过有关问路的对话之后,教师将学校所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商店、车站、邮局等建筑物画成一幅示意图,用不同标志表示对话者的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并随时将其变换方位,让学生分别扮作旅客和民警,进行问路、指路的情景对话进行角色表演:为此,教师设置了如下对话情景:T: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
S: Go along this road,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left,you will find a tall building, the post office is on the opposite. T: Thank you.
S: You are welcome.
T: Good-bye!
S: Bye!
以上对话源于生活,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操练表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何问路,怎样应答,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及答语。
这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大大加强,同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感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许多学生从起初的不学到参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我由衷的高兴。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