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俊“通因通用”法治疗慢性泄泻经验
通因通用——精选推荐
通因通⽤ 通因通⽤语出《黄帝内经》的《素问·⾄真要⼤论》,是中医反治法之⼀。
通因通⽤是指⽤通利的药物治疗泻下的疾病。
有泻下症状,⽽仍然⽤通下⽅法治疗;有出⾎症状,⽽仍然⽤活⾎⽅法治疗。
也就是说本来是腹泻病,应该⽤⽌泻药治疗,但有部分病⼈体内有瘀热,所以要⽤泻药将瘀热排出,腹泻就得到有效的治疗。
此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奥妙。
⽉经来潮同时发⽣的⿐出⾎,在医学上称之为“代偿性⽉经”中医则称之为“倒经”。
其实,这种出⾎并不是⼦宫内的⾎液倒流⼊⿐腔,⽽是⼀种周围性的⼦宫外出⾎。
现代医学认为,⿐腔黏膜与⼥性⽣殖器官之间有着肯定的联系。
某些哺乳动物的嗅觉神经与性中枢的联系密切,所以⼀些学者将⿐黏膜视为原始的性器官组成部分。
⿐黏膜的某些特定区域对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反应⾮常敏感。
实验研究发现,给猴⼦注射雌激素可使它们的⿐黏膜充⾎、发红,⾎管随之改变。
有的患者有经前期紧张症,其⿐黏膜可出现过度充⾎、⽔肿及⿐溢现象,⿐出⾎则是这种变化加剧的表现。
正常的⽉经来潮是由于雌激素的周期性变化⽽使⼦宫黏膜皱缩,⼩动脉极度弯曲及收缩,内膜表层⾎运停滞,缺⾎坏死,乃⾄出⾎,⽉经就这样形成了。
由于⿐黏膜对这⼀激素变化的敏感,也发⽣上述⽣理改变,这就导致了⿐出⾎的周期发⽣。
中医认为,倒经⼀证,亦⽈逆经,乃有升⽆降,倒⾏逆施,多由阴虚于下,阳反上冲,⾮重剂抑降,⽆以复其下⾏为顺之常。
于是,我采⽤通因通⽤的治法,给患者开出了活⾎调经的红花、当归、⾹附、⾚芍、益母草为主,配合⽞参、⽣地凉⾎,再配合⽜膝、代赭⽯引⾎下⾏的⽅剂。
嘱患者于⽉经前⼀周服药七剂。
连服三个⽉经周期,此患者的⿐出⾎再没有发作。
胡国俊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介绍
胡国俊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介绍张洁;朱慧志;胡国俊【摘要】胡国俊治疗感染后咳嗽临证经验丰富,辨证选方用药有其独到见解.胡国俊认为感染后咳嗽初期以风邪为主导,后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7(048)010【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感染后咳嗽;名医经验;胡国俊;经验【作者】张洁;朱慧志;胡国俊【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 23003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8胡国俊教授出生于皖南中医世家,年逾七旬,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载,潜心研究中医经典,深谙医理,尤擅治疗肺系疾病。
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临床上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其病程多在3~8周,但不超过3个月。
祖国医学并无与感染后相对应的疾病诊断名称,现代医家多将其归为“外感咳嗽”“久咳”“顽咳”等。
胡师在从医过程中,接诊的此病患者颇多,从理论到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该病的审证求因,选方用药上造诣深厚。
笔者有幸跟从胡师学习,收益匪浅,现将胡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感染后咳嗽为亚急性咳嗽,经治后症状不典型,表证不突出。
初期多与失治误治有关,如疏于解表,过于清泻,为求速效频投镇敛之品,致表邪不解,宣降失调。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感外邪,损伤肺脏,好为咳嗽。
此期病位主要在肺,乃六淫之气从口鼻及皮毛入,肺气被遏,失于宣降,壅滞不畅,肺气上逆作声。
《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
”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他邪多随之引导侵及人体。
感染后咳嗽初期以风为先导,风邪上袭或夹寒、夹热、夹燥、夹湿。
刘铁军教授运用经典方剂辨证组合治疗泄泻经验总结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49210刘铁军教授运用经典方剂辨证组合治疗泄泻经验总结宫嘉莲1,熊壮2,杨新月1,韩佩珊1,施雯琪1,刘铁军2△(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摘要: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泄泻已成为临床最为常见的胃肠病,西医学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多以此为临床表现。
导师刘铁军教授博采众方,尤擅用经典方剂,为泄泻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用药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及诊疗思路,其用药之精准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赞扬。
关键词:经典方剂;辨证组合;泄泻;经验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9.141本文引用格式:宫嘉莲,熊壮,杨新月,等.刘铁军教授运用经典方剂辨证组合治疗泄泻经验总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210,221.0 引言刘铁军,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1954年出生,从事中医药科研、教学、临床工作40余年。
长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教师,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在跟随导师出诊的过程中,每每看到导师对经典方剂的娴熟运用,无不感慨中医药之神奇。
现将刘铁军教授运用经典方剂辨证组合治疗泄泻部分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1 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柴胡疏肝散出自《证治准绳》,主要功效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主要功效为柔肝健脾,祛湿止泻。
导师认为本病基础病位虽然在大肠,但和肝脏密切相关,主因肝气郁结,木乘克土,脾气虚弱,无力运化,致积热蕴结大肠而发,因此在本证治疗中应注意从肝论治,健脾不忘疏肝[1]。
吴深涛运用通因通用法治疗泄泻验案二则
余国俊 中医师承实录
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1泄泻5个月现代医疗掩盖了什么?泄泻5个月 (1)2 阳痿1年顺则凡,逆则仙的真谛——阳痿1年 (3)3 高热寒战1个月面对不典型的矛盾病机——高热寒战1个月 (5)4 小儿盗汗2年必用此方,驾轻就熟,屡用不衰——小儿盗汗2年 (8)5 崩漏重证高效专方一用就灵——崩漏重证 (10)6 喉痒呛咳2个月一首高效验方的发现——喉痒呛咳2个月 (12)7 小儿高热7天冲出常规治疗“三步曲” (14)8 慢性胆囊炎多年为病之易反易复、缠绵难愈所困惑——慢性胆囊炎多年 (16)9尿石病1年“千载之缺憾”怎样造成? (18)10 痰病重症师傅以身试药的发现——痰病重症 (21)11 视物变形半年不耻下问而茅塞顿开——视物变形半年 (23)12 咳嗽3个月——咳嗽3个月 (25)13 双下肢瘫痪14天治疗旷世疑难重症——双下肢瘫痪14天 (27)14 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胀半年不被西医病名束缚——胸胁隐痛、胃脘满闷、小腹灼热(月真)胀半年 (29)15 呕吐2个月——呕吐2个月诊断现场 (31)16 太阳穴、眉棱骨、眼眶胀痛2个月太阳穴、眉棱骨、眼眶胀痛2个月 (33)17 脐痛1个月--脐痛1个月 (35)18 咽痛半年——咽痛半年 (36)19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 (38)20 乳癖乳癖 (40)21左小腿剧痛25天左小腿剧痛25天 (42)22 咳喘1个月咳喘1个月 (45)23 心悸8年从前医中避免重蹈覆辙——心悸8年 (46)24 口苦半年简便廉验的专方专药——口苦半年 (49)25顿咳1个月冲出教科书的“樊笼” 18——顿咳1个月 (51)26 咯血反复发作3年,加重28天经过千锤百炼的方剂——咯血反复发作3年,加重28天 (53)27尿道口渗血反复发作3年明察疾病的各阶段——尿道口渗血反复发作3年,加重2个月 (55)28鼻塞、嗅觉迟钝3年速效增强患者信心——鼻塞、嗅觉迟钝3年 (57)29 眩晕17年面对繁杂的多病因——眩晕17年诊断现场 (59)30 胁痛3年医者自治悟妙方——胁痛3年 (61)1泄泻5个月现代医疗掩盖了什么?泄泻5个月诊断现场吴X X,女,7个月余,1990年2月8日下午诊。
慢性泄泻治验
第3 煎外洗患处 1 mn d .酌情减量。忌食辛辣刺 5 i, xL i 激、鱼腥海味,禁热水 、盐水烫洗。治疗期间,停止 其他 相关性 治疗 ,治疗均 以 1 5d为 1个疗程 .观察 2 3 疗程 。 个
—
13 疗 效判 定标 准 痊 愈 :皮 损 恢 复 正 常 ,瘙 痒 完 . 全消失 ;显效:8%皮疹处于正常 ,余下皮损 渐愈, 5
轻度瘙痒 ;好转 :7 %皮疹恢复正常 ,余下皮损略有 5 肥厚 或极少 渗 出 ,痒感 尚能忍 受 ;无 效 :连续 治疗 2 w ,病情不见好转 ,皮损无变化。 k 14 治疗 蛄果 治疗 2个 疗 程痊 愈 8 . 4例 ,显 效 3 l
皮 、苦参 、地肤子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 :甘草调和诸
补脾 阳涩肠 止谒 .续方 5剂 。四诊 :诸证 皆除 .病告 愈 ,嘱 上方 再进 5剂 以巩 固之 。 例 3 女 .4 r 19 - .6初 诊 。腹 痛 泄 泻 1 9y。 93 42 0
行 1 2 .食 欲渐增 .肛 门灼热 已除 ,舌质尖 红 . — 次
作者单位 扛苒耆连云港 市第三^l 医院 2 0 1 乇 2 0 2 收藕 日期 2O -1 8 謦 回 日期 2 2 11 1l - 1 12 0 -4 00 6
药 。另外加外洗使药力直达病所 ,内外兼治 ,相辅相 成 。诸药合成共奏健脾 渗湿 、清热凉血 、祛湿止痒之 效 . 以取 效甚捷。又因此疗法 药物见 效快 .疗程 所 短、 治愈速 、使用简便 经济 ,临床 实践深 受病 人欢
迎。
例, 好转 9例,总有效率 10 0 %。未痊 愈的 4 o例患
蚕砂 、槟 榔 。用 法 :1 ・ ~,每 剂 药 前 2煎 内服 , 剂 d
通因通用法治疗慢性泄泻一则
收 稿 日期 2017-1卜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祛 阴寒 又能外散 风寒 ,具有 很好 的散寒止 痛作用 ;枳壳 破 气消 积 ;白芍柔肝 止痛 ,养血敛 阴 ;火麻 仁下气 降逆 , 补 中益气 ;炙甘 草和中缓急 ,调 和诸药 。根据患者具体症 状加减 用药 ,满 足个性 化治疗需要 ,疗 效更为确切 。
汪某 ,男 ,46岁 。2011年 11月 1日初诊 :有腹泻史 四 五年 ,日行 四五次 至六七 次不等 ,餐后必 泻 ,粪 质稀溏 , 质 黏滞 缸 ,泻后 有不尽 感 ,口有甜 味 ,右 上腹 时痛 ,便 后 手 纸上 有血 ,舌质红 、苔薄 白 ,脉 弦 。曾经做肠 镜检查 示 慢 性肠 炎 。望 之形体肥 盛 ,面有油 光 。曾服 中药 多剂 ,服 时有所 好 转 ,停药 则 仍然 如故 。证属 湿滞 肠腑 ,传 导 失 司 。先予 荡涤 ,通 因通用 。处方 :炒牵 牛子 6g,地榆 、煨 木 香 各 15g,苍 术 、獯 草 、补 骨 脂 各 30g。7剂 。11月 8日二 诊 :药后 大 便次 数减 为 日行 3次 ,起 床 及早 餐后 必 有 1 次 ,便后 仍然有 不尽感 。口甜 、腹 痛消失 ,便后 手纸上 有 血 现象 已无 ,舌 脉 同前 。治 宗前法 。前方 去地榆 ,炒牵 牛 子改 3g。14剂 。l1月 22日三 诊 :药后 大便 继续 好转 ,日 行 2~3次 ,便 后不尽 感 消失 ,舌 脉 同前 。予 健脾 清肠 化 湿 善后 。处 方 :党参 、茯苓各 15g,苍 术 、补骨脂 各 30g,煨 木香 12g,炙甘 草 6g,黄 连 、干 姜各 3g,乌 梅 lOg。14剂 。 后 随访 大便 日1~2次 ,嘱禁酒 、生冷 ,饮食少 油腻 。
21位国医大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撷菁_吴皓萌
Study on clinical experience of 21 Chinese medicine great masters in treating chronic diarrhea
健脾化湿 43
16.99 理气和胃
11
固涩止泻 43
16.99 消食通滞
8
百分比 14.62 11.85 11.46 9.88
7.90 4.34 3.16
表3 方剂频次
方剂
频次
方剂
频次
方剂
频次
参苓白术散 31 痛泻要方 24
仙桔汤
6
补中益气汤 30 膈下逐瘀汤 12
益胃汤
6
香砂六君子汤 29
乌梅丸
10 柴胡疏肝散 6
2868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3年 10 月第28卷第10期 CJTCMP , October 2013, Vol .28, No. 10
汤、参苓白术散。中气下陷型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虚 寒型用理中汤、小建中汤。脾肾阳虚型用附子理中 丸、四神丸、桃花汤。寒湿困脾型用平胃散。脾胃阴 虚型 用益胃汤、参 苓白术 散。肝 郁脾虚型 用痛泻 要 方、四逆散、归芍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气滞血瘀 型用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湿热蕴脾型用仙桔 汤、香连丸。若寒热错杂则用乌梅丸、左金丸、半夏 泻心汤等。
33
延胡索
112
苍术
32
生姜
112
当归
32
葛根
108
干姜
31
赤石脂
99 吴茱萸
31
通因通用法治疗顽固性泄泻验案2则
芎 1 g 当归 1 g 红藤 3 g 败 酱 草 3 g 0, 0, 0, 0 。以 1 为 病 . 是 久病 患 者容 易 出现 的并 发症 。泄 泻 经久 不 4剂 也
1 疗程 。常法煎 服 。
愈或 反 复发 作 , 形成 顽 固性 泄 泻 。我们 运 用 通 因通
服 用 1 疗程 后 下 腹胀 痛 缓 解 。带 下 减少 。 个 继 用法 治 疗 顽 固性 泄 泻 , 获 效满 意 , 选 验 案 2则 亦 兹 服 上方 2个疗 程后 症状 消 失 , B超 复查 子 宫 、 附件 未 如 下 :
而 致 崩 漏 , 宜 祛 瘀 止 血 , 防 闭 门 留 寇 , 患 无 治 以 后 穷 。久 漏 之 后 , 肾气 耗 损 , 诊 即 予 以补 肾益 气 固 二 冲 . 理 冲任 。后 随访经 水调顺 。 调
3 慢 性 盆 腔 炎
第 一 作 者 : 军 ( 9 8 ) 医学 士 , 任 中 医 师 , 医妇 科 陈 16 一 , 主 中 学专 业 。
社 , 9 4: 1 19 5
海螵 蛸 收 涩止 血 ; 七粉 为 化瘀 止 血之 圣 药 。全方 三
通 涩并用 , 以通 为主 , 寓攻 于 补 , 得益 彰阁 相 。患者 1 年 前经 水 未净 之 时游 泳 , 余血 未 尽 , 室 尚开 , 寒 血 受 而 致 血瘀 . 次 又 经 期 饮 冷 致 瘀 血 内阻 , 不 归 经 此 血
酱草 清 利湿 热 。本 方切 中病机 , 患者 治 疗 3个 疗 程
服药 后 血止 。后 以益 气养 血 , 肾 固冲 之方 固 后痊 愈 。现 代药 理研究 表 明活血 化瘀 中药 不仅 可改 补
善 微 循 环 和 血 液黏 聚状 态 ,还 可 调 节 机 体 免 疫 功 按 :将 军 斩 关 汤 由朱 南 孙 之 祖 父 南 山先 生 所 能 . 因此 中药 治疗 可有 效 预 防盆 腔 炎 的复 发 及后 遗
慢性泄泻疗效分析
慢性泄泻诊疗方案总结和分析针推科近2年来,我科采用辨证论治方法,结合壮医疗法治疗慢性泄泻病人9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一、定义泄泻名称始见于《内经》,称为泄;汉、唐时代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宋代以后则将两者分开,称此病为泄泻,痢疾则属肠偽,或滞下。
泄泻的病因病机,《内经》强调湿、热、寒、风等外邪致病。
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情志因素也可引起泄泻。
明代《景岳全书》在提出饮食所伤、时邪所犯、过食生冷致病的同时,强调“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医宗必读》在治法方面,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迄今仍为临床所采用。
西医的急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以泄泻为主要症状时,均可参照此病辨治。
二、病因病机泄泻的病因主要为风、寒、湿、暑、热之邪侵袭肠胃;或暴食、暴饮、过食油腻、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脾胃素虚,运化失司以及肾阳虚衰,不能帮助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等。
故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湿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则是发病关键。
慢性泄泻病程迁延日久,多为脾虚生湿,运化无权,或在脾虚的基础上,肝气乘脾,或肾阳虚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所致,多属虚证。
常见证型有:①肝气乘脾。
多有胸胁胀满,嗳气食少等肝郁症状,腹痛泄泻每因情绪波动时发作或加剧,舌质淡红,脉弦。
治宜抑肝扶脾。
②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治宜健脾益胃。
③肾阳不足。
黎明前泄泻,泻后则安(俗称五更泻),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
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慢性泄泻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临床上多是因为急性或者迁延性腹泻治疗不当,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蛋花样或者稀水样大便,伴有营养不良,腹痛、烦躁等症状。
三、临床疗效分析(一)、治法:我科中壮医辨症分型治疗具体方法:针灸(选定相应穴位)、药物拔罐、壮医火功(主要用于虚证)、割治疗法(主要用于实证)和中药灌肠、熏蒸等(二)、疗效评定按照1994年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显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每次1~2次;有效:大便次数减少、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无效:大便及分水为改变,症状加重。
胡国俊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
二者 合 用治疗 肠 枯 便 结 之 便秘 , 效 果较 好 。对 于肠
燥津 枯 型便秘 , 不可用大黄、 芒 硝 之 类 下之 , 易 损其 津液 而 致燥结 愈 甚 。老年 人 由于 阳气 虚 衰 , 寒 邪 内
2 O 1 3年 1 2月 2 3日就 诊 , 曾 2 0 ~3 0 d一 行 , 自服通
便之 品缓解 症 状 。刻 下 畏寒 , 口臭 , 纳可 , 自觉 两 侧
腹部 发 冷 , 舌 淡红 , 苔 黄微 腻 , 脉 沉细 。此 阳虚 致湿
滞, 肠 失 传 导 之 职 。治 当益 气 助 运 , 化 湿 导 滞 。拟 方: 肉苁 蓉 、 生 白术 各 3 0 g , 黄芪 2 0 g , 枳壳、 厚朴 、 大
腹皮 、 瓜蒌 仁 、 怀 牛 膝各 1 5 g , 附子 、 大黄( 后下 ) 、 桃 仁、 柴 胡各 1 0 g 。治 疗 约 半 年 时 间 , 大 便 次 数 恢 复
正常 。
临厕 努挣 , 严 重者 导致 肛 门裂伤 , 给 老年人 带来 极大
痛苦 。老年 之人 , 本“ 五脏 衰 惫 ” , 阴 阳失衡 , 气 血精
津衰 少 , 加之 多种 疾 患 缠 身 , 脏 腑 功 能失 调 , 影 响 大
肠传 导 变化 职能 , 导致 便秘 。故 胡 国俊认 为 , 便 秘虽
由大肠 传导失 司所 致 , 但 与肺 、 脾 胃、 肝 肾 等 脏 腑 功 能失 调 密切相 关 。 1 滋 阴 温 阳 除 肠 痹
封 髓丹 、 左 归饮 、 左 归丸 之类 。胡 国俊喜 加用 生何 首 乌、 制何 首 乌 、 决 明子 3 0 g , 再 配 以滋 阴养 血 之 品 。 生 何首 乌润 肠通 便 , 制何 首 乌 补 益 肝 肾 、 滋阴养血,
金广辉应用仲景通因通用法治疗肠梗阻腹泻验案
中图分 类号 :R256_3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006—0979(2018)01.0032—01
金 广辉 主任 医师 为 内蒙 古名 中医 ,国家基 层名 老 中医药 专 菔子 50g,黑 附子 30g,干姜 30g,甘草 60g,三七 30g,黄 连 30g,白头
家 和 内蒙古 自治 区名 老 中 医药专 家 学 术经 验 继承 工作 指 导 老 翁 50g,乌 药 3O。加 工细 粉 ,每服 8g,每次用 水 150ml,煎 服 ,日2
150/85mmHg形体 消 瘦 ,痛 苦 面容 ,胸部 心肺 未 见异 常 ,腹 部胀 痛 不减 。此 乃少 阴病 阴盛格 阳证 ,口燥 咽干 腹 痛腹 泻 ,属 少 阴
满 ,按 之疼痛 ,腹 部听诊 有气过水 声 。腰痛 ,脊柱 四肢无 畸形 ,右 三急下 证 。其表 象 似虚 而泄 ,究 其根 源 是体 内邪 实盘 踞使 然 ,
量 效关 系 ,屡起 沉疴 。
状 的类 似 于 “虚证”,而 实 则 为 实性 的病 证 ,亦称 之 为 “以通 治
笔 者 有幸 成 为金 广辉 全 国基 层 名 老 中医 药专 家传 承 工作 i匝'’。《素 问 ·至 真要 大论 》,论 日 :‘‘逆者 正治 ,从者 反治 ,从少从
室 、第 二批 内蒙 古名 老蒙 中医 药专家 指导 老师 金广辉 传 承工 作 多 ,观其事 也 。”又说 ‘帝 日 :论 言治寒 以热 ,治热 以寒 ,而 方士 不
时 因子宫 肌瘤行 子宫 切除术 ,43岁 时又 因粘 连性肠梗 阻行 黏连 反 而 实则 归 一 的表 现形 式 ,正 治 法逆 其 表象 而 治 ,反 治 法顺 其
松 解术 1次 ,术 后 20年 来经常腹 痛不适 。50天 前 因右膝 关节增 生 表 象 而治 ,亦是 治 病求 本 之法 。《内经》中特 意提及 反 治 法并 非
颜正华施治慢性腹泻临证医案
颜正华施治慢性腹泻临证医案摘要】办颜正华教授在施治慢性腹泻的病证中,属中焦气机失常,治疗重在调理气机,颜老常选用木香槟榔丸加减;属湿热重者选用香连丸清热利湿止泻;属中焦虚寒者选用理中丸和四君子汤加减;属脾肾阳虚者选用温肾止泻的四神丸为主方进行加减。
“湿盛则濡泄”。
前人主张“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故颜老常用药物大剂量的茯苓利水渗湿、健脾,或泽泻、薏苡仁、白术等,不拘成方,加减变通。
【关键词】慢性腹泻名医经验颜正华颜正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中医教育家、首届国医大师,既精通岐黄医术、又熟谙本草药性,临证擅于运用药性理论组方施治,治验甚众。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系统继承中医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是中医药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的传承方法和个体化诊疗体系”。
现将颜老治疗慢性腹泻临证特点予以整理,以促进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学术继承。
1 慢性腹泻的概念、历代医籍对本病的论述腹泻通常伴有大便次数增加。
正常人大便次数一般为每周3次至每日3次,每日粪便量一般少于200g,粪便含水量为60%~80%。
当粪便稀薄,且次数增加,可视为腹泻。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历代医籍对本病论述甚详,《内经》始称为“泄”,如“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
《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内经》有较详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湿胜则濡泄。
”《素问·举痛论》曰:“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 《素问·风论》曰:“食寒则泄。
”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泄泻40例
下, 虚实夹杂 。笔者在 临床中运 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 得满 意效 取
果 , 报告如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全部 4 0例 患 者 中 , 2 女 4例 , l 男 6例 , 为 门诊 均
方中 白术甘能补脾 , 能燥 湿 , 苦 温能和 中 , 药寒 泻肝木 , 敛逆 芍 酸
气 , 阴津 , 中J 痛 ; 风 辛 能 疏 肝 , 能 舒 脾 , 能 胜 湿 , 理 收 缓 卜 防 香 风 为
患者 , 龄最小 2 年 0岁 , 大 7 最 4岁 , 均 5 . 平 2 1岁 , 程 最 短 者 3个 病
治 疗 , 议 患 者禁 止 食 用 , 建 以免 复 发 。
参 考 文 献
劳累 、 饮食 、 绪等 而诱 发 , 作时 大便 溏 泻 , 痛肠 呜 , 后 痛 情 发 腹 泻
缓 , 里 急 后 重 , 粘 液 脓 血 便 , 者 因 长 期 生 病 , 情 急 躁 , 寐 无 无 患 性 夜 欠安 , 质 淡 , 薄 白 , 弦 。证 属 肝 气 郁 滞 , 拟 疏 肝 理 气 , 药 舌 苔 脉 治 中 以 炒 柴 胡 6g 炙 甘 草 6g炒 枳 壳 l 、 白芍 1 、 陈皮 6g 防 、 、 Og炒 2g炒 、
脾 虚 , 易造 成 肝 木乘 脾 土 , 此应 与 患 者 交 流 , 也 因 以解 除 患 者 的 , 床 检 验 正 常 。 随访 三 月 以 大 其 临
上末 复发 2 6例 , 好转 : 便次数 明显 减少 , 他症 状 改善 l , 大 其 2例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0— 4— 7
中医医案——慢性肠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健脾益气、疏肝温肾法治愈慢性腹泻病案:丁某,男,32岁。
主诉及病史:肠鸣、腹痛、腹泻反复发作5年,呈稀软便,伴有黏液。
在某医院诊为慢性肠炎,曾经多方治疗未效。
诊查:面容清癯,精神尚佳,大便日2~3次,质稀,便前腹痛,时有腹胀,纳食尚可,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气虚不固,水泛为湿之泄泻。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温肾。
处方:人参6g(亦可用党参15g)炒白术9g 茯苓9g 炒山药9g 炒扁豆6g 炒白芍9g 柴胡6g 台乌药6g 焦山楂9g 黄芪20g 甘草3g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日1剂。
二诊:服上方6剂后,便泻次数减少,腹痛肠鸣已止。
苔薄白,脉弦细。
继服上方20剂,腹泻止。
因届婚期,未再服药。
1年后其妻来诊月经痛,询及病情未复发。
按语泄泻一证,古人分型颇多。
泄有漏泄之意,为大便溏薄。
泻者,谓其势急,有倾泄之意。
按时间划分,有暴久之别。
暴泄者其1势急,多为水泄;久泄者其势缓,多为稀软便。
久泄又称慢性腹泻,有濡泄、飨泄、五更泄等。
本病比较顽固,时有复发。
笔者数十年临床经验证明,在辨证的基础上固本培正方可痊愈,且无复发之虞。
本病病机为气虚不固,水湿内停,病位在脾。
多由暴泄失治致脾气虚衰,运化失权,脾胃积湿不化,升降失司所致。
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虚弱,水湿内停,每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或起居不慎等而引发泄泻。
泄泻日久,脾虚肝乘,又可累及肾阳,故治疗除健脾益气,尚须疏肝温肾。
以上病例,以健脾益气为主,疏肝温肾为佐,使脾健、湿消、气充,既无下陷之患,又防肝气乘脾之弊,且不致肾阳受累。
但应注意,健脾药物均有利湿功效,而利湿药物未必有健脾之能,选方用药当须识此。
此外,健脾能助气血化生,但不等于益气,只有在健脾的基础上加益气之品,才能相得益彰。
病程虽长,但不宜妄用固涩之药。
因为固涩虽有暂时之效,终非治本,故难痊愈。
通因通用法治疗顽固性泄泻验案2则
医案医话
日量已减少。 舌苔薄、质紫红,脉沉细,乃出血已久, 肾气虚弱。 治宜补肾益气固冲。 处方:
太子参 30g,炙黄芪 20g,白术 15g,山药 15g,椿 根皮 15g,海螵蛸 20g,陈棕炭 15g,桑寄生 15g,狗脊 15g,煅龙骨 15g,煅牡蛎 30g。 5 剂。 常法煎服。
服药后血止。 后以益气养血,补肾固冲之方固 本善后。 如此调治 3 月后,经事调。
通因通用治疗慢性腹泻116例
通因通用治疗慢性腹泻116例
李红霞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6(019)001
【摘要】目的:观察用通下法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通因通用"的治疗原则,采用自拟通利方辨证加减治疗116例慢性腹泻患者,同时与对照组68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人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提示本方治疗久泻病人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李红霞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局新乡医院中医科,河南,新乡,4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4
【相关文献】
1.通因通用治疗慢性腹泻36例 [J], 范东芝
2.新安医家通因通用之法治疗产后恶露不尽验案3则 [J], 邢赛伟; 岳宏发; 王茎
3.新安医家通因通用之法治疗产后恶露不尽验案3则 [J], 邢赛伟; 岳宏发; 王茎
4.邓高丕运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子宫瘢痕憩室引起的经期延长 [J], 袁烁;邱嘉菡;邓高丕
5.通因通用法治疗膜性肾病蛋白尿 [J], 胡樱丽;唐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腹泻治肝疗胆拾萃
慢性腹泻治肝疗胆拾萃
胡国俊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5(22)6
【摘要】慢性腹泻之由肝胆病证而致者临床并非鲜见。
考肝胆之生发条达功能,
既可助脾胃之运化,也能调肠腑之气机,无论是生理、病理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故肝胆有疾,每可殃及脾胃肠腑而有泄泻之恙。
笔者通过利胆清湿热,疏肝达气机、健肝消积瘀,煦木温气阳,柔肝滋阴血等治肝疗胆之法,分别对由肝胆疾病而致之慢性腹泻,可谓疗效确切。
【总页数】2页(P253-254)
【关键词】腹泻;肝;胆;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作者】胡国俊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40.5
【相关文献】
1.对比分析对取石手于术肝与内肝胆部结分石切患除者术应治用疗胆的道临镜床下疗肝效胆管切开 [J], 管海杉;赵建勇
2.叶河江教授从胆论治玻璃体混浊经验拾萃 [J], 宿晓娟;叶河江
3.赵悦仁治肝经验拾萃 [J], 常秀生;矫燕;李凤玲;张涛;王彦
4.“肠病治肝”的理论探析与临床拾萃 [J], 毛艾琪;赵瑞成
5.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李素领运用柴胡温胆汤经验拾萃 [J], 丁玉霞;李素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诊 : 2 0 1 1 年 8月 7 E l 。患 者 诉 3剂药 罢 大 便
成形 , 每E l 1 ~ 2次 , 口干苦 稍 减 , 睡眠改善, 心 下 胀
闷感亦 减 轻 。仍 守 前 方 , 1 0剂 。并 嘱 少 食 油 腻 、 辛 辣刺 激食 物 , 以平淡 饮食 为主 。调 理三 月而 愈 。
胸汤( 黄连 、 半夏、 瓜蒌) 加减 。 义恐 寒凉 之 剂伐 土太 过, 佐 以少量 干姜 、 木香 以助 脾运 化 , 以泄 湿热 。 案 1 徐某 , 女, 3 7岁 , 因“ 大便黏稠不成形 l O
阴亏 虚 , 胃肠 失 传 导 之 职 。方 药 : 山药、 葛根、 麦 芽 ( 炒) 、 谷芽 ( 炒) 各 3 0 g , 瓦楞子 ( 煅) 2 0 g , 太子参、 石
2 脾 虚积 热 , 滋 补 尤 辅 消 导 唐容 川《 血 证论 ・ 男女异同论》 云: “ 脾阴不足,
水谷 仍不 化 。 ” 胡师 指 出 , 脾 阴不足 之泄 泻 临床常 见 。 《 索 问 ・六 节 藏 象 论 》 日: “ 脾 胃大 肠 小 肠 三 焦 膀 胱
者, 仓 廪之 本 , 荣之 居也 ” 。朱 丹溪《 格致 余论 ・ 鼓 胀 论》 云: “ 脾 土 之阴受 伤 , 转 输 之官 失职 。 ” 如 患者便 质
草) 加 减 。如 有 气 滞 不 畅 、 脘 腹 不舒 者 , 呵予 以 小 陷
因“ 大便 不 成形 1 年余 ” 前来 就诊 。患者诉 患慢 性 胃
肠 炎数 年 , 大便 细条 而 难 成 形 , 每E l 2 ~ 3次 , 纳差 ,
腹胀 , 口干 , 形乏 , 舌 淡红 , 苔花 剥 , 脉 细 数 。辨 证 : 脾
此 类 病证 多见 于 体 质 阳气 偏亢 之 体 , 患 者 恣食 不忌 , 或过食 肥甘 厚腻 , 伤及 脾 胃, 运 化失 司 , 湿 浊 渐 长 。阳 旺之 躯 , 邪从 热 化 , 留恋 于 阳 明 胃腑 , 湿 热 遂 成 。症 状 多表 现为大 便质 稀滞 下 , 臭秽 不堪 , 口干 口 苦, 渴欲饮凉, 口臭 烦 热 , 五 心蒸 汗 , 舌质偏红, 苔黄 腻, 脉滑 数 。治疗 予 以清 化 湿 热 、 以 泻代 清 之 剂 , 方 选三仁汤 ( 白豆 蔻 、 杏f _、 薏苡仁 、 石菖蒲、 半夏 、 通
We b s i t e h t t p : / / x u e b a o . a h 1 c m. e d x b b j b @1 6 3 . c o n r
安徽 中 医学 院学报 第 3 2 卷 第 4 期 2 0 1 3 年 8 月 J ( ) U R NA I O F A NH U I I ' C M ) I I E G E V o 1 . 3 2 N o . 4 A u g . 2 0 1 3
通调之 法 , “ 通 因通 用” , 清洁 肠腑 , 恢复 其传 导功 能 。
[ 关键 词] 胡 国俊 ; 慢 性泄 泻 ; 通 因通 用 [ 中图分类 号] R2 5 6 . 3 4 [ 文 献标 志码] A [ D( )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2 2 1 9 . 2 0 l 3 . 0 4 . 0 1 3
溏涩、 纳呆 、 神 色 疲惫 、 口舌 干 燥 、 形 体 消瘦 、 舌 红 少 苔、 脉细数 , 应 治从 养 脾 滋 阴 , 但 郁 热 积滞 往 往 伴 随 其 间 。胡 师 常 选 理 脾 汤 ( 山药 、 太子参 、 紫河 车 、 白 芍、 扁豆 、 茯苓 、 橘红、 甘草、 莲子 、 薏苡 仁 、 荷叶) 或六 神散( 人参、 白术 、 茯苓 、 甘草、 山药 、 扁豆) 合 葛 根 芩 连 汤或 白头翁 汤 滋 阴 益脾 , 同 时辅 山楂 、 鸡 内金 、 莱
菔子、 神曲、 谷芽、 麦 芽 等 消 积导 滞 。其 中 山药 为补
脾 阴之 要药 , 且药 食 同源 , 胡 师 多重用 至 2 0 ~3 0 g 。 案 2 吴某 , 女, 3 2岁 , 2 0 1 1年 7月 6 l初 诊 , E
草、 滑石 、 竹茹) 合 葛根 芩 连 汤 ( 葛根 、 黄芩 、 黄连、 甘
泄泻 是指 大便 次数增 多 、 完谷 不化 或便 质稀 溏 、 或 如水样 为 主的 病证 。“ 泄” 指 大 便 溏薄 而 势 缓 者 , “ 泻” 指大 便 如水样 而势 急者 。慢性 泄 泻多 属于 现代 医 学慢性 胃肠 炎 、 肠 易 激 综 合征 、 肠 道肿 瘤 的范 畴 。 治疗 上 多 以抗感 染 、 补液 、 维 持 水 电解 质 平 衡 、 手 术 等对 症治 疗 为主 。 中 医认 为 泄 泻 病 L 夫 J 繁杂 , 肝 郁 脾 虚 或脾 肾阳衰 、 湿浊 内渍 者 颇 多 。胡 国俊 是全 国第 四、 第五批 名 老 中医 药 专 家学 术 经 验 继 承 丁作 指 导 老师, 擅 长运 用 中医药 治疗 消化 系统疾 病 。 其认 为脾 虚 湿蕴 、 肾 衰腑 涩 、 水 泛毒 结 、 肠 胃积 滞 均 是慢 性 泄 泻 的常 见病 机 , 治 疗 时常用 “ 通 因通用 ” 法。
・
临床 经 验 ・
胡 国俊 “ 通 因通 用 " 法 治疗 慢 性 泄 泻 经 验
尹硕 淼 , 周 雯
( 安徽 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学 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3 8 )
[ 摘要 ] 胡 国俊认 为脾 虚 湿蕴 、 肾虚腑 涩 、 水泛 毒 结 、 肠 胃积 滞是慢 性 泄泻 的常 见病 因病机 , 治 疗应 常运 用 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