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规划与分配管理.pptx
合集下载
《利润与分配管理》课件

结论
1 利润分配的重要性
合理分配利润是企业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利润分配的前景
利润分配的前景和企业所 处的行业、市场、国家有 关。3 可持续利 Nhomakorabea分配的建
议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行 业、市场情况等因素,实 现合理利润分配,实现可 持续发展。
《利润与分配管理》PPT 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程。利润和分配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在企 业运营中合理分配利润。
概述
什么是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易中 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它是企 业盈利的衡量标准。
公司追求利润的原因
公司期望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增加股 东的投资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利润分配对象
常见的利润分配对象包括股东、员工、社会公众等。
3
利润分配的原则
利润分配的原则包括收益原则、费用原则、资本保护原则、公平原则等。
利润分配方法
现金分红
公司从自有资金中支付一部分现 金给股东。
股票分红
公司以新发行的股票形式向股东 支付回报。
再投资
利用利润投资扩大产能、提高效 率或研发新产品。
3
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管理者采取合理的利润分配政策,满足各股东、员工和社 会组织的利益。
利润分配的案例分析
典型的利润分配方案
销售额分成,销售人员和公司分 成销售额的不同比例。
利润分配方案的影响
利润分配方案将影响企业的经济 效益、股价、投资者信心等。
优化利润分配方案的思路
企业应分析其自身实际情况来制 定最优利润分配方案。
利润分配的决策因素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影响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因素。
第11章利润与分配管理PPT精品文档56页

二、利润分配的原则
1.依法分配原则 2.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3.积累和消费相结合原则 4. 投资与受益对等原则
第一节 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
三、利润分配的程序(EBIT观)
1.支付利息
①支付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企业亏损
②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税法3规.缴定纳,纳所税得人税发生年税度法亏规损定的,,③纳提税取人公发积生金年度亏损,延
——分配方案: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确定投资方案所需资本
确定按照最佳资本结构,为满足资金需求所需 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
税后利润首先满足资金增加需求,剩余部分 发放股利
(1)剩余股利政策
例:某股份公司2019年末的总资产为2000万元,年末资 产负债率为50%,企业想继续保持这一资本结构。预计2019 年将有一项良好的投资机会,需要资金700万元,如果公司 采取剩余股利政策。要求计算: 1.若2019年的净利为200万,公司可发放多少股利?2019年 需追加的对外筹资额是多少?
公司的净利润是股利分配的基础和最高限 额,是股利的唯一来源。
第二节 股利理论
二、股利理论
探讨股利的支付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理论
研 股利的支付是否影响企业的价值;
究
内 容
股利的支付如果影响企业价值的话, 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股利支付率是多少。
第二节 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二)股利相关论
(二)股利无关论
lft
作业2.某公司提取了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本年税后净利为 150万元,下年拟上一个新项目,需投资200万元,公司 目标资本结构为负债与权益之比为2:3,公司流通在外 的普通股为100万股,如果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问:
设下资,跌者那。的么不股确利定政性策,和他股们票愿价意格是
1.依法分配原则 2.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3.积累和消费相结合原则 4. 投资与受益对等原则
第一节 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
三、利润分配的程序(EBIT观)
1.支付利息
①支付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企业亏损
②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税法3规.缴定纳,纳所税得人税发生年税度法亏规损定的,,③纳提税取人公发积生金年度亏损,延
——分配方案:
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确定投资方案所需资本
确定按照最佳资本结构,为满足资金需求所需 增加的股东权益数额
税后利润首先满足资金增加需求,剩余部分 发放股利
(1)剩余股利政策
例:某股份公司2019年末的总资产为2000万元,年末资 产负债率为50%,企业想继续保持这一资本结构。预计2019 年将有一项良好的投资机会,需要资金700万元,如果公司 采取剩余股利政策。要求计算: 1.若2019年的净利为200万,公司可发放多少股利?2019年 需追加的对外筹资额是多少?
公司的净利润是股利分配的基础和最高限 额,是股利的唯一来源。
第二节 股利理论
二、股利理论
探讨股利的支付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理论
研 股利的支付是否影响企业的价值;
究
内 容
股利的支付如果影响企业价值的话, 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股利支付率是多少。
第二节 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二)股利相关论
(二)股利无关论
lft
作业2.某公司提取了公积金和公益金的本年税后净利为 150万元,下年拟上一个新项目,需投资200万元,公司 目标资本结构为负债与权益之比为2:3,公司流通在外 的普通股为100万股,如果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问:
设下资,跌者那。的么不股确利定政性策,和他股们票愿价意格是
利润分配管理powerpoint55页

三、利润分配的顺序1.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本年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负数则不进行后续分配。)2. 计提法定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此处的计提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按本年税后利润计提(年初累计未分配利润,不再重复计提盈余公积,但年初未弥补亏损要减去)3.计提任意公积金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四)差别税收理论代表人物:Litzenberger和Ramaswamy观点:股利收入所得税税率高于资本利得所得税税率,所以,公司留存收益而不是支付股利对投资者更有利。或者说,对这两种所得均须纳税的股东会倾向于选择资本利得而非现金股利即使两者的所得税税率相同,但是,由于资本利得税要递延到股票出售时才发生,因为货币时间价值,将来支付的一元钱的价值要比现在支付一元钱的价值小,这种税收延期的特点给资本利得提供了另一种优惠因此,公司应采用低股利政策
总结三
本章主体框架:对一个公司而言:发放股利对公司到底有没有影响?股利无关论股利相关论股利政策分配形式股利支付政策与股利支付形式相类似的股权增减变动股票回购(类似于现金股利)股票分割(类似于股票股利)
第二节 股利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代表人物:Miller & Modigliani (MM)】基本假设资本市场具有强式效率性:股价反映了所有已公开或未公开的信息,任何人包括内部人也无法在股市上赚取超额报酬无个人和公司所得税无交易费用公司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是彼此独立的,等
(四)债务合同约束
(三)股东因素
第三节 股利支付的程序和方式
一、股利支付程序遵循法定程序。一般先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才能进行分配。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分配预案后,要向股东宣布发放股利的具体方案,并确定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项目利润及分配管理(ppt 37页)

财务管理7
项目
2011年
销售净利率
10%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2
)
2
权益乘数
2012年
7% 1.2 1.8
财务管理7
• 要求: • (1)计算B公司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 • (2)计算B公司2012年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 • (3)利用因素分析法依次测算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
益乘数的变动时B公司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
财务管理7
• 要求: • (1)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收益的增加额。 • (2)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应收账款成本增加额。 • (3)为B公司做出是否应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财务管理7
• 6、C公司是一家冰箱生产企业,全年需要压缩机60 000台,均 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每次的订货费用为100元,每 台压缩机仓储费率为30元,每台压缩机的进价为1000元。根据 经验,压缩机从发生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 储备量为1000台。
财务管理7
• 要求: •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经营付现成本; • ②运营期1~5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和总投资收益率; • ③建设期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及该项目净现
值。 • 运用净现值法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财务管理7
• 2、B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公司2012年财务报告显示, 该公司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为4.8%,较2011年大幅降低,引起 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为此,某财务分析师详细搜集了B公司 2011年和2012年的有关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 公司DPS的最初设定必须适当。过高难以达到,过低没有吸引力。 优点是投资者可较准确预知投资报酬中的DPS,缺点是股利的支 付不能随留存收益的变化而调整,股利政策失去应有的弹性
项目
2011年
销售净利率
10%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2
)
2
权益乘数
2012年
7% 1.2 1.8
财务管理7
• 要求: • (1)计算B公司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 • (2)计算B公司2012年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的差异。 • (3)利用因素分析法依次测算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
益乘数的变动时B公司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
财务管理7
• 要求: • (1)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收益的增加额。 • (2)计算信用条件改变后B公司应收账款成本增加额。 • (3)为B公司做出是否应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财务管理7
• 6、C公司是一家冰箱生产企业,全年需要压缩机60 000台,均 衡耗用。全年生产时间为360天,每次的订货费用为100元,每 台压缩机仓储费率为30元,每台压缩机的进价为1000元。根据 经验,压缩机从发生订单到进入可使用状态一般需要8天,保险 储备量为1000台。
财务管理7
• 要求: • (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 • ①使用新设备每年折旧额和1~5年每年的经营付现成本; • ②运营期1~5年每年息税前利润和总投资收益率; • ③建设期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及该项目净现
值。 • 运用净现值法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并说明理由。
财务管理7
• 2、B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公司2012年财务报告显示, 该公司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为4.8%,较2011年大幅降低,引起 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为此,某财务分析师详细搜集了B公司 2011年和2012年的有关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 公司DPS的最初设定必须适当。过高难以达到,过低没有吸引力。 优点是投资者可较准确预知投资报酬中的DPS,缺点是股利的支 付不能随留存收益的变化而调整,股利政策失去应有的弹性
利润及其分配的管理概述(PPT 46张)

税费 (税费率 3.3%) 264000 330000 工程结算 净收入 7736000 9670000 变动费用 总额 (72%) 5760000 7200000 固定费用 总额 2470000 2470000 利润或亏 损 -494000 0
工程结算 收入(施工 产值) 8000000 10000000
章利润及其分配的管理
§8.1企业利润的作用及构成 §8.2工程结算利润的预测 §8.3产品销售利润的预测 §8.4利润的分配
第八章 利润及其分配的管理
§8.1
一、利润的概念: 1. 利润:企业在一定期间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也就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相抵后的余额。 2. 施工企业的收入:工程价款的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 二、企业利润的作用:
值或损失值得大小进行决策,对落选的方案画上//表示舍
弃,最后决策点上只留一条,即为最优方案。
§8.2 工程结算利润的预测
例:某施工企业对甲、乙两项工程进行投标,如果投甲不中
标损失500元,投乙不中损失600元,其有关情况如下表所示:
方案 甲高 甲低 乙高 乙低 不投标 中标的概 率 0.3 0.6 0.3 0.6 投标情况 乐观 悲观 乐观 悲观 乐观 悲观 乐观 悲观 估计利润(元) 5000 1500 3000 -500 8000 2000 5000 -1000 -1000 概率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8.2 工程结算利润的预测
2. 根据工程结算收入减去税费、变动费用总额和固定费 用总额:
工程结算利润=工程结算收入-税费-结算工程变动 费用总额-结算固定费用总额 =工程结算收入×(1-税费率-变动费 用在工程造 价中的比例)-固定费用总额 工程结算利润=施工产值×(1-税费率-变动费用在工 程造价中的比例)-固定费用总额 所以: 施工产值= 工程结算利润+固定费用总额
工程结算 收入(施工 产值) 8000000 10000000
章利润及其分配的管理
§8.1企业利润的作用及构成 §8.2工程结算利润的预测 §8.3产品销售利润的预测 §8.4利润的分配
第八章 利润及其分配的管理
§8.1
一、利润的概念: 1. 利润:企业在一定期间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也就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相抵后的余额。 2. 施工企业的收入:工程价款的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 二、企业利润的作用:
值或损失值得大小进行决策,对落选的方案画上//表示舍
弃,最后决策点上只留一条,即为最优方案。
§8.2 工程结算利润的预测
例:某施工企业对甲、乙两项工程进行投标,如果投甲不中
标损失500元,投乙不中损失600元,其有关情况如下表所示:
方案 甲高 甲低 乙高 乙低 不投标 中标的概 率 0.3 0.6 0.3 0.6 投标情况 乐观 悲观 乐观 悲观 乐观 悲观 乐观 悲观 估计利润(元) 5000 1500 3000 -500 8000 2000 5000 -1000 -1000 概率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8.2 工程结算利润的预测
2. 根据工程结算收入减去税费、变动费用总额和固定费 用总额:
工程结算利润=工程结算收入-税费-结算工程变动 费用总额-结算固定费用总额 =工程结算收入×(1-税费率-变动费 用在工程造 价中的比例)-固定费用总额 工程结算利润=施工产值×(1-税费率-变动费用在工 程造价中的比例)-固定费用总额 所以: 施工产值= 工程结算利润+固定费用总额
第七章 利润与分配管理-72页PPT资料

16
➢(一)销售利润的预测方法
➢1、比例预测法
产品销售 = 利润预测值
产品销售 × 上年( 或最近几年平均)
收入预计值
的销售利润率
在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测算的公式为:
企业利润 = 企业权益 × 上年( 或最近几年平均)
总额预测值 资本预计值 的权益资本利益率
17
➢2、量本利分析预测
量本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按照与业务量的关系划分 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销售成本、 销售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定已知其中 两个因素来推测另 一个因素,以寻求最佳方案。 ➢ 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可用下列公式测算其利润数 额:
12
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 销 销率 售 售净 利 10额 润 % 0
○ 式中,销售净额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 收入中扣除当期的销售折扣、销售折让、 销货退回等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 一般说来,销售利润率愈高愈好。该指标 愈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愈强。
13
○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利润率 成本费用总额 100%
○ 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每百元成本费 用的获利比例。它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中资金耗费的经济效益。
14
3、权益资本利润率
权益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权益资本周转率 ○ 权益资本利润率,表明每百元权益资本所实现
的利润,反映企业权益资本运用的经济效益。 ○ 权益资本利润率是综合反映能力很强的指标。 通过该指标的计划和考核,可以促使企业采取各 种措施,努力提高权益资本利用率,力求以较少 的或同样的权益资本占用,提供更多的盈利,加 速企业的成长。
11
(二)相对数指标(利润率指标 )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额与营业(或销售) 收入、成本费用、权益资本的数额等的比率, 形成了企业的营业(或销售)利润率、成本 费用利润率和权益资本利润率等指标。
➢(一)销售利润的预测方法
➢1、比例预测法
产品销售 = 利润预测值
产品销售 × 上年( 或最近几年平均)
收入预计值
的销售利润率
在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测算的公式为:
企业利润 = 企业权益 × 上年( 或最近几年平均)
总额预测值 资本预计值 的权益资本利益率
17
➢2、量本利分析预测
量本利分析法是在成本按照与业务量的关系划分 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销售成本、 销售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定已知其中 两个因素来推测另 一个因素,以寻求最佳方案。 ➢ 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可用下列公式测算其利润数 额:
12
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 销 销率 售 售净 利 10额 润 % 0
○ 式中,销售净额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 收入中扣除当期的销售折扣、销售折让、 销货退回等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 一般说来,销售利润率愈高愈好。该指标 愈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愈强。
13
○ 2、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利润率 成本费用总额 100%
○ 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每百元成本费 用的获利比例。它表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 中资金耗费的经济效益。
14
3、权益资本利润率
权益资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权益资本周转率 ○ 权益资本利润率,表明每百元权益资本所实现
的利润,反映企业权益资本运用的经济效益。 ○ 权益资本利润率是综合反映能力很强的指标。 通过该指标的计划和考核,可以促使企业采取各 种措施,努力提高权益资本利用率,力求以较少 的或同样的权益资本占用,提供更多的盈利,加 速企业的成长。
11
(二)相对数指标(利润率指标 )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额与营业(或销售) 收入、成本费用、权益资本的数额等的比率, 形成了企业的营业(或销售)利润率、成本 费用利润率和权益资本利润率等指标。
《利润及其分配管理》PPT幻灯片

4
3、量本利分析法
• 量本利分析法是利用产成本、销售量与 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莱预测企业产品销 售利润的。其基本步骤如下:
• (1)预测盈亏分界点 • (2)预测销售利润 • (3)预测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5
企业销售利润的多少,会受到销售量、 售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诸因素的影 响。利用利润计算的基本公式,具体测 算各有关因素对最终利润的影响,对于 正确在进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二)公司因素
• 1、变现能力 • 2、举债能力 • 3、经营状况 • 4、投资机会 • 5、资本成本
15
(三)股东因素
• 1、稳定收入 • 2、股权稀释 • 3、避税
16
四、股利政策的实施 • (一)剩余股利政策 • (二)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 (三)固定发放率政策 • (四)固定低股利盈利观点 • (二)努力增产节约,提高盈利水平 • (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 (四)实行利润目标管理
3
第二节 利润预测
• 一、营业(销售)利润的预测 • (一)产品销售利润的预测 • 1、直接测算法 • 直接测算法,是指在商品销售收入一定
的情况下,根据目标成本、销售费用和 既定的税率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 • 2、比例测算法
11
第四节 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
• 一、研究股利政策的意义 • (一)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 (二)股利政策与投资、融资决策的关
系
12
二、股利政策理论
• (一)股利无关理论 • (二)“在手之鸟”理论 • (三)差别税收理论
13
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 (一)法律因素 • 1、资本限制 • 2、公司积累 • 3、净利润
3、量本利分析法
• 量本利分析法是利用产成本、销售量与 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莱预测企业产品销 售利润的。其基本步骤如下:
• (1)预测盈亏分界点 • (2)预测销售利润 • (3)预测有关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5
企业销售利润的多少,会受到销售量、 售价、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诸因素的影 响。利用利润计算的基本公式,具体测 算各有关因素对最终利润的影响,对于 正确在进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14
(二)公司因素
• 1、变现能力 • 2、举债能力 • 3、经营状况 • 4、投资机会 • 5、资本成本
15
(三)股东因素
• 1、稳定收入 • 2、股权稀释 • 3、避税
16
四、股利政策的实施 • (一)剩余股利政策 • (二)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 (三)固定发放率政策 • (四)固定低股利盈利观点 • (二)努力增产节约,提高盈利水平 • (三)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 (四)实行利润目标管理
3
第二节 利润预测
• 一、营业(销售)利润的预测 • (一)产品销售利润的预测 • 1、直接测算法 • 直接测算法,是指在商品销售收入一定
的情况下,根据目标成本、销售费用和 既定的税率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 • 2、比例测算法
11
第四节 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
• 一、研究股利政策的意义 • (一)股利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 (二)股利政策与投资、融资决策的关
系
12
二、股利政策理论
• (一)股利无关理论 • (二)“在手之鸟”理论 • (三)差别税收理论
13
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 (一)法律因素 • 1、资本限制 • 2、公司积累 • 3、净利润
利润分配管理概述powerpoint39页

3.提取公益金(按扣除1项后的5%~10%提取,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等)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留存收益
(1)支付优先股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3)支付普通股股利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一)非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三)股东意愿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公司的长期债务合同中通常都包括限制性条款,对股利支付比例、偿债能力指标等加以限制,以维护债权人利益,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必然受此限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 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其他因素
三、股利种类
股利支付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最常见的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股利股票股利
财务信号论(信号传递理论)财务信号的作用依赖于市场上财务信息的不完善或信息的不对称。股利能够传递公司盈利能力的信号或信息,从而股利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股利政策的定位与变动,反映着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对公司未来发展认识方向的信号,投资者可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股票价格也反映着股利的变化。因为股利信息可以反映会计收益没有合理反映的公司经济效益状况,而股利的变动可以通过股票价格作出反映所得税差异理论许多国家税法中规定长期资本利得所得税率低于普通所得税率。因此,许多投资者愿意少支付股利而以较多的保留盈余再投资,以期提高股票价格,将股利转化为资本利得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以每股股利支付额固定的形式发放股利。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认为企业的盈利确已增加,而且未来的盈利足以支付更多的股利时,企业才会提高每股股利支付额。 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盈利稳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稳定的股利政策可消除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感。 股利的支付与盈利相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股利,这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留存收益
(1)支付优先股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3)支付普通股股利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一)非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二)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分配程序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三)股东意愿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公司的长期债务合同中通常都包括限制性条款,对股利支付比例、偿债能力指标等加以限制,以维护债权人利益,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必然受此限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制 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其他因素
三、股利种类
股利支付形式一般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最常见的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股利股票股利
财务信号论(信号传递理论)财务信号的作用依赖于市场上财务信息的不完善或信息的不对称。股利能够传递公司盈利能力的信号或信息,从而股利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股利政策的定位与变动,反映着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对公司未来发展认识方向的信号,投资者可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股票价格也反映着股利的变化。因为股利信息可以反映会计收益没有合理反映的公司经济效益状况,而股利的变动可以通过股票价格作出反映所得税差异理论许多国家税法中规定长期资本利得所得税率低于普通所得税率。因此,许多投资者愿意少支付股利而以较多的保留盈余再投资,以期提高股票价格,将股利转化为资本利得
一、股利分配政策类型
以每股股利支付额固定的形式发放股利。只有企业管理当局认为企业的盈利确已增加,而且未来的盈利足以支付更多的股利时,企业才会提高每股股利支付额。 这种股利政策适用于盈利稳定或处于成长期的企业。 稳定的股利政策可消除投资者心中的不确定感。 股利的支付与盈利相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股利,这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利润及利润分配PPT课件

12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账务处理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发生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转销
13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一)营业外收支的内容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企业取得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在“营业外收 入”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在“营业外支出”账户核算。
5
三、利润的结转
表结法 账结法
6
第二节 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利润分配的核算 亏损弥补的核算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1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在年终决算后,如果发现有遗漏或会计 处理不妥的事项,就需要对这些会计事项进 行调整。对于不影响损益的事项的调整,调 整方法与正常会计处理方法相同;对于影响 损益的会计事项,则直接通过“以前年度损 益调整”账户进行核算。该账户核算企业本 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然后 将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下的各个明细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账户。
9
三、亏损弥补的核算
弥补亏损的渠道大体有三条: 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三是用盈余公积弥补。
10
三、亏损弥补的核算
盈余公积补亏的核算 借:盈余公积—生了亏损,如同实现净利润一样,均从“本年利润”账 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利润分 配——未分配利润”的借方余额,即为未弥补的亏损,第二年实 现了净利润,用同样的方法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 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自然抵减了上年转来的借方 余额,即弥补了亏损,无需作专门的会计分录。
3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账务处理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发生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转销
13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一)营业外收支的内容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企业取得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在“营业外收 入”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在“营业外支出”账户核算。
5
三、利润的结转
表结法 账结法
6
第二节 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利润分配的核算 亏损弥补的核算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7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1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企业在年终决算后,如果发现有遗漏或会计 处理不妥的事项,就需要对这些会计事项进 行调整。对于不影响损益的事项的调整,调 整方法与正常会计处理方法相同;对于影响 损益的会计事项,则直接通过“以前年度损 益调整”账户进行核算。该账户核算企业本 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然后 将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下的各个明细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账户。
9
三、亏损弥补的核算
弥补亏损的渠道大体有三条: 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 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 三是用盈余公积弥补。
10
三、亏损弥补的核算
盈余公积补亏的核算 借:盈余公积—生了亏损,如同实现净利润一样,均从“本年利润”账 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利润分 配——未分配利润”的借方余额,即为未弥补的亏损,第二年实 现了净利润,用同样的方法自“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 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自然抵减了上年转来的借方 余额,即弥补了亏损,无需作专门的会计分录。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利润管理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收入抵减全 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表示为亏损)。
•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第二节 利润分配管理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一)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构成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
固定成本额
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 固定成本额 = 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率 贡献毛益率
盈利额=超过保本点的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二)倒求法 它是根据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改善集体福利、
增加投资分红的需要,匡算出企业税后利润额,从而倒 求出目标利润的方法。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 如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则有: 产品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y=a+bx
bx
平均单位总成本
平均单位变动成本
a
平均单位固定成本
0
业务量
0
业务量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一)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利用商品销售量(额)、
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变动规律对 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凡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 系的即变动成本。
税后利润=提取公积金+分红利润+未分配利润
▪ 利润来源的稳定可靠性(主营业务利润及其所占
比重大小)
▪ 利润来源的时间分布(时间分布不同,其内涵质
量也不同)
▪ 利润的现金保障能力(应计现金流入量能否转化
为实际的现金流入量)
一个良好的利润状况,应是利润数量与质量 的协调统一,当然要使两者达到完全一致是不可 能的。因此企业应从全局权衡利弊,实现利润数 量与利润质量的最佳匹配关系。
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存 在着一定的“相关范围”,即在相关范围内它们保持 严格的正比例关系,超出范围,它们之间往往是非 线性关系。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 凡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但不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既不能简单归于变动成本,也不能归于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叫混合成本。
• 回归直线法
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 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 其作为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
b
n • xy x • n • x2 ( x)2
y
a y b x
n
n=年份 x=业务量 y=混合总成本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成本金额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对利润质量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
投入产出比率
销售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 经营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净资产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例:某企业每年的固定成本为10万元,生产一 种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120元,单位变动成 本为80元,已知年度计划销量为3000件,则 预期的利润是多少?
预期利润=3000×(120-80)-100000 =20000(元)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保本销售量=
半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基数
0
固定成本
业务量
半变动成本模型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成本金额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y3 y2 y1
0 x1 x2 x3业务量
半固定成本模型
延期变动成本
0
业务量
延期变动成本模型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 混合成本的分解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高低点法、布点图法、回归 直线法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率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
=单位销售价格*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销量×(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二、目标利润规划的程序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争取达到的利润目 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财务、经营状况和经济 效益的预期目的。 (一)制定目标利润应考虑的因素 • 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 • 资本保值的需要 • 内外环境适应的要求 (二)目标利润规划的程序 • 考察上期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影响下期利润变 动的因素; • 确定初步的利润目标; • 通过综合平衡,最终确定目标利润。
收益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
支出
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二)财务利润与会计利润比较
• 会计利润的确认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与会计分期 假设的基础上,反映某一会计期间账面收入与 账面成本配比的结果,即体现为应计现金流入 。
• 财务工作更关注这种应计现金流量的质,包括 其稳定与可靠程度、时间分布结构、有效变现 比率以及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匹配关系。
0
固定成本的数学模型为:y=a 单位固定成本为: a / x
业务量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固定成本按其支出数能否因决策而改变,可分为 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化影响是有一
定条件的,即限定在“一定时期的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
成本金额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0
0
业务量
变动成本的数学模型: y=bx
业务量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的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即固定 成本。
成本金额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
0
业务量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收入抵减全 部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则表示为亏损)。
•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第二节 利润分配管理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一)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构成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
固定成本额
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销售额= 固定成本额 = 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率 贡献毛益率
盈利额=超过保本点的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二)倒求法 它是根据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改善集体福利、
增加投资分红的需要,匡算出企业税后利润额,从而倒 求出目标利润的方法。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 如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则有: 产品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y=a+bx
bx
平均单位总成本
平均单位变动成本
a
平均单位固定成本
0
业务量
0
业务量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一)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是利用商品销售量(额)、
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变动规律对 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凡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正比例增减变动关 系的即变动成本。
税后利润=提取公积金+分红利润+未分配利润
▪ 利润来源的稳定可靠性(主营业务利润及其所占
比重大小)
▪ 利润来源的时间分布(时间分布不同,其内涵质
量也不同)
▪ 利润的现金保障能力(应计现金流入量能否转化
为实际的现金流入量)
一个良好的利润状况,应是利润数量与质量 的协调统一,当然要使两者达到完全一致是不可 能的。因此企业应从全局权衡利弊,实现利润数 量与利润质量的最佳匹配关系。
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额之间的依存关系也存 在着一定的“相关范围”,即在相关范围内它们保持 严格的正比例关系,超出范围,它们之间往往是非 线性关系。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 凡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但不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既不能简单归于变动成本,也不能归于固定成本 ,这类成本叫混合成本。
• 回归直线法
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 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 其作为固定成本a和单位变动成本b。
b
n • xy x • n • x2 ( x)2
y
a y b x
n
n=年份 x=业务量 y=混合总成本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成本金额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对利润质量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
投入产出比率
销售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销售收入 经营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净资产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例:某企业每年的固定成本为10万元,生产一 种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120元,单位变动成 本为80元,已知年度计划销量为3000件,则 预期的利润是多少?
预期利润=3000×(120-80)-100000 =20000(元)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保本销售量=
半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基数
0
固定成本
业务量
半变动成本模型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成本金额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y3 y2 y1
0 x1 x2 x3业务量
半固定成本模型
延期变动成本
0
业务量
延期变动成本模型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 混合成本的分解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高低点法、布点图法、回归 直线法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率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
=单位销售价格*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销量×(单位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二、目标利润规划的程序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争取达到的利润目 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财务、经营状况和经济 效益的预期目的。 (一)制定目标利润应考虑的因素 • 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 • 资本保值的需要 • 内外环境适应的要求 (二)目标利润规划的程序 • 考察上期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影响下期利润变 动的因素; • 确定初步的利润目标; • 通过综合平衡,最终确定目标利润。
收益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
支出
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
一、利润构成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二)财务利润与会计利润比较
• 会计利润的确认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与会计分期 假设的基础上,反映某一会计期间账面收入与 账面成本配比的结果,即体现为应计现金流入 。
• 财务工作更关注这种应计现金流量的质,包括 其稳定与可靠程度、时间分布结构、有效变现 比率以及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协调匹配关系。
0
固定成本的数学模型为:y=a 单位固定成本为: a / x
业务量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固定成本按其支出数能否因决策而改变,可分为 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固定成本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化影响是有一
定条件的,即限定在“一定时期的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
成本金额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变动成 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0
0
业务量
变动成本的数学模型: y=bx
业务量
第一节 目标利润规划与控制
• 凡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的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即固定 成本。
成本金额
成本金额
三、目标利润规划的方法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
0
业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