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岁月
我的知青岁月作文
我的知青岁月作文央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知青》,让我也想起了许多知青时的往事,一幕幕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我看到知青探亲回来时,从家带来的食品,知青们那个高兴啊!在一起品尝食品时那幸福的场面,我不禁也想起了我探亲回牧场时的场面。
妈妈在家给我用猪肉炒的咸菜,还有用鸡蛋炸的大酱,到了宿舍知青们就把我围住了,姐姐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吃的啦,我说没有什么好吃的,就是咸菜和大酱。
那知青们也高兴啊!就连咸菜和大酱我们也吃不到的啊!两瓶子咸菜和鸡蛋酱,被知青们吃剩了一半。
这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啊,但是我知青还笑得那样的开心!我们牧场的条件很差,牧民们有自己家的小园,可以种一些蔬菜吃,我们知青的食堂是看不见蔬菜叶的,我们五分场主要是以养牛主,再有就是种的大田了。
那时要想吃到一顿蔬菜,就好像过年一样的。
我记得我们的宿舍是牧场的卫生所,白天营业,夜晚我们住宿,我们的宿舍有两个老师和一个调剂,那个调剂是总场赵书记的女儿,她的妈妈经常给捎来一些蔬菜,我们的宿舍有锅,她自己做饭菜吃,有一次她用油炒豆角,把我们两个老师馋的啊!当时在想如果我们也可以吃上一顿豆角,那该有多好啊。
看到这熟悉的马车,看到这一张张笑脸,我仿佛又回三十八年前,我们天津和齐市的知青,坐在马车上去总场办事的场面,齐市的知青王福友手拿长长的鞭子,在空中一甩那枣红马飞奔而跑,我们几个知青坐在马车上,开心的笑着,齐市的知青王淑杰,是有名的百灵鸟,那甜美歌喉美丽动听,一路上欢声笑语。
四十多里的路,在她的歌声陪伴下,我们真是开心快乐极了。
观看电视剧回忆我的知青岁月,真是非常的感慨!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知青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苦中也有乐!艰苦的环境锻炼了我们的坚强的意志,锻炼了我们能吃苦耐劳的精神。
弹指一挥间,三十八年过去了,知青的往事确永远的`铭记在了我的脑海里!知青美丽的名称,我们经过了艰苦的锻炼,才懂得知青的艰辛,这部电视剧创作的非常的好!让我们再一次的去回忆那知青生活,让下一代的孩子们,可以了解父母们当年知青的艰辛,对孩的成长和人生是有好处的,这部电视剧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2019年我的知青岁月征文范文
在那物质、精神贫乏的年代,在那偏离城市的乡村,在那棉田里白手创业的艰苦劳作之余,这位曾生活在大都市的知识青年,常常带来一曲曲悠美的歌声,尤其是他酷爱而擅长的外国民歌,令人感怀。一曲深深的海洋,似乎让人触感到一颗如不平静海浪的心;三套车又将人带到冰雪遮盖的伏尔加河上;卖花姑娘的声声低唤催人泪下;莎妮楠蒂却掩饰是尘埃吹进了我的眼睛;哎呀,妈妈;我仿佛看见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依稀听到那歌声好象明美的春光- - - - - -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
:我的知青岁月
20xx年腊月23我和我的同学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冒着凛冽的寒风,乘坐大卡车离开了离开了家,去一个我们未知的村庄下乡插队。天快黑的时候,大队党支部书记把我和四个同学带到了当时最贫困的山区庙岭沟。因为贫困这个仅有40户、200人口的小村庄,不够接收知青的条件,但因为贫困大队又很想要知青,就这样我们来到这里,到饲养处我们第一个就认识了当饲养员的杨大爷,他那慈祥的面容,和蔼的话语,顿使我们减轻了许多心中的劳累和寒冷。
当时因交通不便,学生不愿去外村上学,所以村里成立学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间房子当作教室,大队安排我担任村小学教师,1-4年级总共二十几个学生,四个年级,每天我不停的讲课,口干舌燥,这些我都能克服,可学生经常缺勤,上课随便说话,有时气的我掉眼泪,想辞掉教师工作,杨大爷知道后,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村里因为没有文化人,才要你们几个知青,你既然来到这里,就帮大队这个忙吧,后来他来到学校,帮我教育学生,动员家长让学生坚持上学,使我们的学校一直坚持办下去,我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
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篇一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读完《我的知青岁月》这本书,我心里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也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知青岁月是那么遥远,又那么陌生,但这本书却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那个特殊年代的青春与热血。
我觉得吧,那些知青们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们告别城市的繁华,投身到艰苦的农村。
那条件,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没有舒适的床铺,没有美味的食物,每天面对的是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
这要是搁我身上,可能一天都受不了。
可他们呢?咬着牙坚持下来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书里描述的那些劳动场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也许你会问,我咋能想象出来?嘿,咱这想象力可不差!想象着他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心里就一阵发酸。
他们可能也迷茫过,也想过放弃,但是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佩服吗?不过,我也在想,这样的经历对他们来说到底是好是坏呢?一方面,他们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青春都耗费在农村了。
但另一方面,这段经历又让他们变得坚强、勇敢,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不是吗?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能像他们一样吗?我心里没底。
但我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都是我们需要的。
这一路读下来,感触颇多,我觉得自己好像也跟着那些知青们经历了一番风雨,这感觉,还真奇妙!篇二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我的知青岁月》,这书读得我是心情起起伏伏,像坐过山车一样!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这能有多精彩?”结果,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那些知青们的故事,就像一块块拼图,慢慢在我眼前拼凑出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说真的,我简直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累得半死不说,还吃不饱穿不暖。
这要是我,可能早就哭爹喊娘了。
但是他们呢?却有着一股“死磕”的劲儿,非要在农村干出个名堂来。
书里有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个知青为了抢救生产队的庄稼,在暴风雨中拼命地干,最后累倒在田里。
我的知青岁月(一)
我的知青岁月(一)背树西洞庭农场位于湖区,农场建场初期栽的树还没有成材,所以农场生产和生活所需木材,每年都要派人进山砍伐。
那一年刚插完早稻,连队派李班长和我以及另外几位同志一道,到离农场六七十里外的山上伐木。
与我们同时进山的还有其他连队的十几个人。
到了山上,我们二十几个人划分为二组,一组伐木,另一组将砍伐好的木材运到山下河边运走。
李班长分到伐木一组而我则被分配到背树这一组,背树有任务,每天每人必须完成一定的定额才能休息。
有一天大家差不多完成任务了,而我还差一趟没有完成,我选择了六根,每根长约2米做锄头把的树坯子,如果这些是风干了的锄头把坯子,六根最多也就是五十来斤,可是这是刚砍下来的湿树坯子,大约有一百多斤。
我将这六根锄头坯子捆扎紧,扛起就走。
天已经是后半晌了,我要赶到太阳下山之前返回宿营地。
山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在树丛中就自然形成了一条小路。
下山的路有七、八里,山路弯弯曲曲,我背着这捆锄头把坯子,小心地向山下走。
背树不仅是一个力气活,而且是一个技术活,不仅要有一把力气,还要掌握好肩膀上的树的平衡。
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我肩膀上还扛着一百多斤,由于力气小把握不住肩上树坯子,一不小心就撞到了路边的树枝上,由于捆扎的不紧,撞几次把子就撞散了,只好停下来重新捆扎,七八里山路我不知停下来多少次,将撞散把子重新捆扎好,走走停停,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
人背时老天爷也跟你作对,我快到河边时天突然下起雨来了,肩上的锄头坯子越背越重,浑身上下湿透了,我也分不清身上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迎着风,冒着雨我迈着艰难的步伐向前进,谢天谢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时躲在舱里避雨的船老大看见我吃惊地说:怎么还有一个?!这时天已经已经快黑了,我冒着雨赶紧往回走,因为这里离宿营地还有七八里山路。
走了没多久天就渐渐黑了,而雨却越下越大,根本无法行走,我突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亮光,走近一看原来是一间乡村榨油房,我仿佛看到了救星,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跑进去避雨。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赏析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赏析导读: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相关高中作文范文分享给各位同学学习。
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
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读《我的知青岁月》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段充满热血与艰辛的特殊历史时期。
读到知青们离开城市,奔赴偏远农村的那些片段的时候,我真的很震撼。
他们那时候的那种勇敢和对国家号召的响应热情,是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
这让我想起现在的我们,在选择职业或者生活环境的时候,都是朝舒适、便捷的方向走。
可是知青们面对艰苦的农村环境,没有丝毫退缩。
特别触动我的是,书中描写知青们在农村参与劳动的时候,每天都要干很多重体力活。
像种地、砍柴这些活计,对于在城市长大的他们来说异常艰难,但是他们咬牙坚持着。
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不仅仅是那段知青岁月的艰苦,更是在传递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比如说书中提到的知青们教农村孩子识字这件事。
在那个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能想着给孩子们带去知识,这是非常可贵的。
这让我开始思考现在教育资源丰富了,可是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珍惜学习的机会。
再想想那些知青,他们在那么困难的时期还能竭尽全力做这件事,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省。
不过,书中也有一些我不太理解的地方。
比如知青们初到农村,面临巨大的城乡差异,他们在心理上到底做了多久的斗争才真正适应呢?书里讲述的更多是一些表面的适应,关于心理深层次的转变感觉没有描述得太细致。
后来我明白了,也许那个时期大家都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如何与艰苦的环境做斗争,如何生存和奉献上,没有太多心思去仔细剖析自己的心理。
通过阅读这本书,对我的未来也有很大的启发。
当我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像知青们一样勇往直前。
而且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600字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600字每一个知青的经历,或许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这样的故事,共同折射出当年的时代印记。
它令人回忆,引人思索,给人启迪。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久远了,但这一代人的深刻印象永远都不会淡漠。
小编收集了我的知青岁月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的知青岁月接受再教育的具体形式是用锄头、扁担、粪桶等原始劳作用具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绝非青春的想象和激情。
——题记公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伟大领袖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历时十年牵动数千万个家庭和个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从此拉开序幕。
一九七四年初,仅有初中学历的我被当时的眉山磷肥厂勒令退“工”(“土儿工”),理由:属下乡对象。
一九七四年四月十二日,眉山城区一派节日气氛。
县级各机关、工矿、学校、街道群众共八千余人,敲锣打鼓,热烈欢送当年春季首批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
一九七四年六月四日,一个改变我命运的日子,我背着背兜,只有母亲一人陪着,来到眉山县象耳公社农林大队三生产队插队落户。
时年不到l7岁。
激情、忠诚、无奈……说不清楚。
下多的第一课是种红苕。
第一天的劳作便颇尝艰辛之苦。
其实我并非是怕吃苦之人,可孱弱的身体确实使人感到严酷的现实好象一块砧板。
记得当时的工分值是十分二角多钱,我虽为男人,却因只能挑八十来斤而列入妇女中的最低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打谷子、割麦子、栽稻秧、挑粪、担土……社员们说,这几年是农村劳动最艰苦的时期。
“双季稻,双脚跳”,此话一点不假。
每繁重的体力劳作之后,不得不使人对诗情画意的天空而是对吃饭睡觉等实质性问题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因为生存比很漫更重晏。
2017年我的知青岁月征文
2017年我的知青岁月征文在人生的旅途中,许多往事都可以渐渐淡漠,唯独那段知青岁月,却叫人不能忘掉。
小编收集了我的知青岁月征文,欢迎阅读、第一篇:我的知青岁月40年前,历史在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相识相知一起工作学习的机会。
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未涉世事、素未谋面的粤海知识青年,在懵懵懂懂中,从五湖四海来到了那个偏远荒凉又让人刻骨铭心的地方——海南东岭农场。
正是在那让人终生挂念的农场,我们学会了生存,懂得了人生,认识了做人的道理。
正是在风雨共舟的辛勤劳动中,我们磨练了意志,也结下了真诚的友谊,那是此生最为难得的缘份。
正是在那荒山野岭和橡胶林中,我们沿着崎岖的小道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起来。
农场生活的岁月,十分漫长,却又十分短暂。
我们的事业和征程,正是以农场为起点的,农场生活是我们丰富人生的重要乐章。
回首农场往事,我们在失去的同时收获,在遗憾的同时庆幸,在伤感的同时快乐。
农场永远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灵的第二故乡,正是她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今天,我们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现在。
明天,我们回忆现在,是为了继续创造将来。
虽然,我们已经年近花甲,但年轻时农场的生活将永远刻录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我们也将步入老年,老年就像陈年的酒,老年的酒更香,老年的情更浓,老年有温暖的爱,老年是不了的情,老年的时光象夕阳一样红。
虽然,我们没有更多的东西留给下一代,况且今天的世界千变万化,日新月异,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哪就是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永远是成就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怀念农场的场友,我就深深祝愿,希望场友们更加珍惜友情,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健康,珍惜农场生活美好的回忆。
怀念农场的场友,我想套用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诗送给他们:卅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夕阳道,秋山又几重。
第二篇:我的知青岁月对于我们今天已经步入中年,已经走向事业成熟或已擎起社会栋梁的一代人来说,知青大返城无疑是我们过去人生舞台上一个高潮的谢幕,一支命运交响曲的辉煌的断章。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本文是关于我的知青岁月征文2000字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
为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与者和见证人的亲历、亲见、亲闻,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为后人留存史料,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
江山市举行了我的知青岁月征文,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我的知青岁月征文,欢迎阅读。
我的知青岁月如今,皮鞋、旅游鞋、休闲鞋走俏,城市里,很少有布鞋出售,更别说纯手工做的布鞋了。
就连乡下,手工缝制的布鞋也越来越少见了。
时间无情地吞噬掉过去的许多东西,诸如茅屋、纸窗、怀表、油灯等等。
我们对这些不再有相应实物现身的词语日益陌生,遥远的恍如隔世。
一双布鞋闪烁着钻石之光,在记忆之河里晶莹可鉴。
那是我亲手缝制的一双布鞋。
说来奇怪,不擅家务,一根缝衣针拿在手上,不亚于铁棒般沉重,至今尚未缝纫、编制过什么,一动手的露出弱智本性的我,却为自己做过一双颇为像样的布鞋。
如此的不可思议,又是今生唯一做过的事情,就印象特别深,又幽梦般悬浮。
悖逆本性,却开出旖旎的花儿,深嵌着那个错乱年代无法绕过的苍凉与悲伤。
当然,也有人性的温情,在寒冷的冬日里燃烧,使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还有一缕光亮仍绕心间,引我前行。
那是知青时。
一个山清水秀、闭塞贫困的山村。
每日劳作之余,无书可读,我就到社员家串门,以打发寂寞难耐。
常去的是顾大婶家。
大婶四十多岁。
人长得干干净净,家也收拾得整洁清爽。
她性情温和,眼角眉梢时常堆着笑意,咧开的嘴巴里露出当地人少有的白洁牙齿。
我一直喜欢干净的人,和大婶性情相合,和她的走动就多了起来。
冬天昼短夜长,收工早,晚饭也吃得早,农活也不累,血气方刚的我们,谁也不想早早钻进被窝睡大觉。
闲来没事,我就常往顾大婶家跑。
一天晚上,我俩坐在暖融融的炕头有一句无一句地东扯西拉,大婶不耽误手里的活计,飞快地纳鞋底。
乡村女人忙完队里就是家里,每天只有睡下才得闲。
只见她右手握住的锥子飞快地往左手捏住的鞋底“嗖”地一下扎出孔眼,随之将针插入,牵引麻绳“刺刺”地穿行其中。
20我的知青岁月征文范文
2017年我的知青岁月征文范文知识青年本义是泛指有知识的青年或特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但通常说的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小编收集了我的知青岁月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我的知青岁月1969年腊月23我和我的同学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冒着凛冽的寒风,乘坐大卡车离开了离开了家,去一个我们未知的村庄下乡插队。
天快黑的时候,大队党支部书记把我和四个同学带到了当时最贫困的山区——庙岭沟。
因为贫困这个仅有40户、200人口的小村庄,不够接收知青的条件,但因为贫困大队又很想要知青,就这样我们来到这里,到饲养处我们第一个就认识了当饲养员的杨大爷,他那慈祥的面容,和蔼的话语,顿使我们减轻了许多心中的劳累和寒冷。
那时我们是在“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全部青春和力量”的口号下来到农村的,可来到农村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顿时使我们无比困惑,情绪一度低落。
这时候杨大爷看出我们的心事,他告诉我们来到农村首先要适应环境,然后要学会生活,你们来这里不是一天两天,在杨大爷的谆谆教导下,我开始了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
那时大队给我们知青一块菜地,由于不会耕种,地里的秧苗黄总是很稀少,杨大爷看在眼记在心里,有一天下雨,我们在屋里休息,雨停后我走出门去菜地,远远看见杨大爷正在我们的菜地里补栽秧苗,雨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泥巴裹满他的裤腿,这一切他全然不顾,我担心他会因此而感冒,劝他进屋休息,可杨大爷说:“没关系,我习惯了”从此我们的菜地里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当我们吃着新鲜的蔬菜,总是充满感激的想起杨大爷。
在农村烧柴也是个大问题,当我们为此而发愁的时候,杨大爷经常不声不响的把大队给饲养处烧炕的柴禾给我们送来,而自己却睡在冰凉的炕上,当时因为长期吃白薯面,引起胃酸过多,我患了反流性食道炎,食道灼痛非常痛苦,杨大爷拿来家中仅有的几斤小米,十几个核桃,让我熬稀粥喝,在他的关心下,我的病很快好了,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年关于我的知青岁月征文
在南京知青上山下乡40周之际回首命运的与众不同真是感慨万千,现仅选取其中的一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来展示那段火热的知青生活
(一)参加第一次劳动
xx年的灌云还是一片荒芜,置身于老牛梨地、炊烟飘渺、茅草小屋的乡间田野,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热情的公社干部操作浓重的海灌方言以苏北人的豪爽接纳我们,多少让我们这些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知青们些许欣慰。但短暂的客人资格随即中止,我和几个知青随后就被分配到插队的知青安置点灌云县沂北公社红旗大队三队。第二天天色蒙胧我们就在生产队长大嗓门的男女劳动力男女知青上工了的吆喝声中揉着惺忪的睡眼,步履蹒跚地走到地里干活,记得很清楚那天是xx年10月18日(因为那天是我姐姐的生日)!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庄稼上挂满露珠,蚂蚱、青蛙在脚下乱跳,耳边的蝈蝈声此起彼伏。我和几个知青被分在三个组里由队长、指导员和会计三人带领。那天的早工是翻山芋秧(那时的山芋秧都要翻,要不它发达的气根就扎进土里,把营养分散,主根上就结不出山芋来,必须过一段时间就翻动一下,把这些根须弄断,这样营养才能集中到主根的山芋上),这活虽然不重但很累人,弓腰探臂,双手贴着山芋垄子把山芋秧子操起来翻到山芋垄的另一边,像摸鱼一样,很快浑身的衣服全都湿透沾裹在身上难受极了,鞋子里灌上土粒、露水滑叽得不跟脚,一垄不到头腰就直不起来了,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重!到收工时已是太阳高照(大概8点多钟吧。那时生产队没人有手表或闹钟,时间只靠生产队长的经验猜测、判断,记得一次公社召开知青会议,要求知青早上7点到会,队长考虑走路的就时间就提前叫醒我们,当我们一脚高、一脚低走到公社礼堂时月亮还挂在天上,等了好半天鸡才叫!),吃过玉米面粥就盐拌小瓜菜又去干活,上午的活是捉棉铃虫,下午是折棉花公枝,我们知青没有经验,往往不能确定公枝母枝,要不断地询问队长、指导员、会计等人,他们也不厌其烦地指导,但次数多了也就没有耐心了,就不要我们干了,让我们唱歌给他们听,其实唱歌比劳动还累,早上喝的两碗稀粥两泡尿就没了,根本没有劲唱。晚上其他社员要上晚工,而我们知青却有特殊任务排节目演戏!也算是一天难得的休闲了。我会很多乐器,就当伴奏和导演,那是我下放到农村参加的第一个文艺节目京剧《打虎上山》。
《我的知青岁月》赏析
《我的知青岁月》赏析《〈我的知青岁月〉赏析》咱今天就来说说《我的知青岁月》这本书哈。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装满回忆的大盒子,一打开,各种故事啊、情感啊就都跑出来了。
你看,书里描写的那些知青生活,就像一幅幅特别生动的画。
比如说描写他们住的地方,那可能就是几间破破烂烂的小屋子,就像风一吹就能倒似的,墙皮都掉得差不多了,里面的床啊、桌子啊都是摇摇晃晃的,就像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
这让我一下就仿佛看到了那些知青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开始他们的生活。
我记得书里有个情节,一个知青去田里干活,那太阳就像个大火球,烤得人都快冒烟了。
他拿着锄头,一下又一下地锄着地,汗水不停地流,就像小溪似的从脸上淌下来。
哎呀,我就想啊,要是我在那样的情况下,我能行吗?也许我早就累趴下了。
这知青还得坚持着,为啥呢?因为这就是他们当时的生活,不干就没饭吃啊。
这就体现出他们那时候的不容易,比咱们现在可苦多了。
而且啊,书里那些知青之间的感情也很让人感动。
他们就像一家人似的,今天你没吃的了,我分给你;明天我生病了,你照顾我。
我就想,现在咱们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还跟同学闹别扭呢,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是不是有点太不懂事了?不过呢,我也有点不同的想法。
我觉得书里有些地方可能把知青生活写得太苦了。
也许实际上也有一些乐趣呢?比如说他们晚上聚在一起,没有电视看,没有手机玩,但是他们可以聊天啊,讲各种故事。
我听老一辈说过,他们那时候就讲鬼故事,一个个吓得晚上不敢睡觉,但是又特别想听,这种感觉是不是很有趣呢?就像我们现在围在一起玩恐怖游戏一样,又害怕又兴奋。
还有啊,书里写知青们努力改造农村的那些事儿。
他们教农村的孩子读书识字,这就像给黑暗的地方带去了光亮。
但是我又想,这会不会也有一些不顺利的地方呢?也许有些村民不理解他们的做法,觉得他们这些城里来的娃瞎折腾呢?我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
我记得我爷爷给我讲过他年轻时候当知青的故事,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他编来逗我的。
他说有一次他去喂猪,那猪可调皮了,就像故意跟他作对似的,把食槽拱得到处都是,他气得想揍那猪,但是又舍不得。
《我的知青岁月》史料,一篇篇自述故事
《我的知青岁月》史料,一篇篇自述故事文章标题:探寻《我的知青岁月》史料——回顾与思考一、简介在我国的特殊历史时期,知青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而《我的知青岁月》则是记录了知青们在艰苦岁月中的所见所闻,内心的成长与思考。
本文将从史料和自述故事两个维度,深入挖掘这一历史时期的价值与意义。
二、史料梳理1. 知青政策的背景在的背景下,知青政策被提出,大批城市青年被派往农村研究劳动、思想、政策,尝试实现城乡结合部的生产劳动与科技知识的结合。
这一政策带来了青年的意识形态改变,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环境、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2. 知青岁月的实际许多知青在农村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享受到了一些独特的乡村文化、人情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回忆。
这些真实的故事,成为了史料中的珍贵一环。
三、自述故事探究1. 知青的内心历程《我的知青岁月》中,我们能真实感受到知青们在农村的成长与思考。
他们对大山的孤寂、对农田的艰辛,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挑战,都是这一历史时期特有的心路历程。
2. 反思与回顾知青们参与这场大历史的也在这段岁月中展现了他们的青春与朝气。
回首往事,他们对这段经历的理解与反思,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也有了深刻的改变。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知青岁月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的时期。
史料中的观察与知青的自述故事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了那段岁月的真实面貌。
通过这些历史记载,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
五、总结《我的知青岁月》不仅是一部反映知青时代的历史史料,更是一部自述故事,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那个时代的风景和人心。
让我们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六、结语在时代的长河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其特有的色彩与魅力。
期待这些史料能够被更多的人关注,期待知青们的自述故事能够传承下去,留在历史长河之中,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记忆。
本文是一篇关于《我的知青岁月》史料和自述故事的探索与思考,旨在通过史料梳理、自述故事探究和个人观点与理解等不同角度的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意义和价值。
我的知青岁月扬玉祥美篇
我的知青岁月扬玉祥美篇扬玉祥,一个名字,一个传奇。
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奋斗,也充满了美丽和希望。
作为一位知青,他经历了那个特殊的时代,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扬玉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然而,由于家庭的贫困,他没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他追求梦想的脚步。
在那个年代,知青是被派往农村插队劳动的年轻人。
扬玉祥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他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开始了他的知青岁月。
起初,扬玉祥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不适应。
他不习惯艰苦的劳动和简陋的生活条件。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适应并融入了这个集体。
在农村的岁月里,扬玉祥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
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扬玉祥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很快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他在农村的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
他带领大家改善了农田的灌溉系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除了工作上的成绩,扬玉祥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他组织了一支义务教育队伍,帮助农村的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
他还组织了文艺演出,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扬玉祥的美丽篇章并不止于此。
在他的帮助下,农村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提升。
扬玉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知青的价值和意义。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如今,扬玉祥已经年过古稀。
然而,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他的知青岁月,扬起了一片美丽的风景。
扬玉祥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美丽。
他的经历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美好的未来。
扬玉祥的知青岁月,是一段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旅程。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篇篇美丽的篇章。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
我的知青岁月读后感
我觉得那时候的知青生活啊,就像一场大型的“变形记”。
一群城里的年轻人,突然被丢到了农村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在农村,啥都得重新学。
种地就像一场和土地的“拔河比赛”,你得使出浑身解数,才能让那些庄稼听话地长出来。
作者书里写的那些下田的经历,我光看着都觉得累,什么挑粪施肥啊,那味道肯定不好受,但是他们还得咬牙坚持,这毅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而且啊,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可真是艰苦到让我这个现代人难以想象。
住的地方可能破破烂烂的,吃的也没什么花样,有时候可能还吃不饱。
但是呢,在书里我却看到了知青们的乐观。
他们能把那些苦日子过出乐子来,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分享一下从城里带来的小玩意儿,就好像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让我明白了,快乐有时候真的和物质没多大关系,关键是心态。
知青们之间的情谊也特别打动我。
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却在农村这个大集体里成了兄弟姐妹。
互相帮忙,一起面对困难。
谁要是病了,其他人就像照顾自己家人一样照顾他;谁在干活的时候遇到难题了,大家就一起想办法。
这种纯粹的感情,在现在这个快节奏、大家都各自忙各自的社会里,真的很难得。
读这本书还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时候的知青下乡,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时代的一个印记。
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撒在了农村这片土地上,带去了知识和新的思想。
同时,农村也磨炼了他们,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的知青岁月
院深 造学 习 , 在 他踌 躇 满 志 的 时候 , 曾料 想 天 有 正 谁 不 测 风云 , 华 正 茂 的他 因车 祸英 年 早 逝 , 人 惋 惜 风 令
维普资讯 年 2月 ,当年 的知 青 队 长石 小 林邀 请 太 原
知 青 回插 队 乡 村—— 原 晋 祠公 社 王 郭 大 队去 看 望 老 连长王 命有 。 们 闻讯后 立 即欣 喜若 狂地 聚拢 到一 块 我
长 已年逾 古 稀 、 白发 苍 苍 , 身子 骨 硬 朗 , 神 矍 铄 、 但 精
风度翩 翩 , 军人 的风 采 依然 不减 。我们 举杯共 祝 老 连 长福如 东海 、 比南 山 。 宴间 , 寿 酒 我一 眼认 出 了当年 的 大 队会 计 王 智 ( 嘉 ) 苟 。他 平 时 幽 默 风趣 , 爽 而精 豪 细, 多年 主 管全 村 的财 务 , 3 0 在 0 0多 人 的 大村 子 里 , 账 目笔 笔 清晰 。如 今 王会计 已花 甲之年 然满 面 春 , 依 风 , 声 朗朗 。我 们 边 饮酒 边 思 源 , 到老 书 记 张 昌 笑 说
王郭 村 大 队部 , 二 天 , 第 我在 寺 院认识 了福 堂爷 爷 , 他 推荐 我 到科 研组 劳 动 。每天 下工 后 , 我再 到爷 爷家 仿 写 欧 阳询 的 《 宝塔 》 钟绍 京 的 《 飞 经 》 字 帖 。 多 、 灵 等
动形 象 、 诱人 眼球 。想 当年这 里是 我们 科研 组 的稻 谷
文 、 轻书 记 王风喜 、 年 副书记 牛 彩英 ; 起 我们 曾多 次 谈 看 望过 的知青 指 导员 张佗 寿 。 时 张指导 员 刚从 部 队 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知青岁月
我心中一直珍藏着一幅美丽的山居图,那是我青春的记忆。
皖南山区有个美丽的小山村——广德县砖桥瓦屋卡,是我当年插队的地方。
那里,蔚蓝的天空,祥云终日环绕,每当春日来临,桃花灼灼,莺歌袅袅,一溪山泉哗啦啦地唱着欢快的歌谣,清澈的小溪中,倒映着山影、树影和鸟影,大片清翠的毛竹,在微风的吹拂下,枝叶嬉戏,随风轻歌曼舞,如同一群长袖善舞的仙女,袅娜之态,洒脱之姿,令人心醉。
只要深深地呼吸,整个身体里满是清新和宁静。
每当傍晚,我们十几个来自上海、芜湖和广德的知青姑娘,常常依在窗前,如痴如醉地凝望门前的美景,不知疲倦,忘了时光,一天劳累,随之烟消云散,遇到雨天,我们干不了活,就在屋檐下摆一张桌子,端几条长凳子,静坐听雨,欣赏林间鸟儿的鸣唱,闲看彩蝶翩舞;有时,我们也在那净美的时光里,静心品读手抄本,清风拂过,片片桃花飘飞,落在书页间,落在我们的颈发间,轻柔,飘然,宛如一首清新的小诗,又如一首梦幻般的轻音乐,空灵委婉,清丽含蓄,空气里弥漫着点点的清香,若无若有,浸透了我们的心扉。
山居生活十分艰苦,我们插秧,割稻,样样都干,大寨田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山坡上留下我们的足迹;庄稼地里有我们洒下的辛勤汗水,印象最深的是在山上扛毛竹,生产队组织年轻力壮小伙子,穿着长筒衫袜,扛着又粗又长的毛竹,从山上往下冲,我们以为简单,毫不示弱地抢着干,有一次,我们俩人扛一根,谁知刚起步,由于惯性太大,我们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划破了衣服,摔伤了腿。
队长亲切地对我们说:“姑娘们,这活不是你们干的,要是摔伤了胳膊,折断了腿,叫我怎么向你们父母交代呀?”我们听了,傻乎乎地望着队长,显得谁也不在乎的样子。
尤其是晚上,我们在大寨田里干活,打着火把,推着小三轮来回奔跑,广播里唱着革命歌曲,冬天,飘着雪花,我们还是汗流浃背,干得热火朝天。
插秧也是一件技术活,其实就是在田里倒着走路,两只脚站在水田里,低头弯腰,左手拿着秧把,右手夹住秧苗往田里插,必须把秧苗垂直插进水田深处的淤泥里。
一天下来,手指疼,腰也酸背也痛,脸和眼睛全肿了。
中午,老乡家里送饭,也带我们吃一份,有时,太热了吃不下,我们就喝点儿粥充饥。
山里的清晨,即便是夏天,水还是浸骨头的,我们从清晨五点下田,到晚上五点收工,劳累了一天也没地方洗澡,实在没法只有擦擦身子,谁都不愿在老乡家里,洗他们一家人洗过的脏水。
因为农村人是讲规矩的,一锅水,男人洗了孩子洗,最后女人洗。
可想而知,干活的人家,洗过的澡水像米汤一样浑浊。
后来,我们就自己轮流拾柴、挑水,每天也能洗澡,大家自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我们很累,很苦,但我们深知,青春就是一场交付,在欢笑与哭泣里,我们交出了稚嫩、迷茫和懵懂。
经历了种种,从点点滴滴中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坎坎坷坷的路,磕磕绊绊地走,走过的是,比钻石还闪亮的一段路程,是青春的花絮。
从而,我们越发地明白了,独立、坚强,是敢于对于生活、对自己的担当。
现在想想,在那个远离世间繁华与嘈杂的小山村,人们过着简静质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在那里,憨厚的农民,淳朴善良,他们没有人世间的纷争,苦闷与烦忧。
在那里,其实,也算一种悠闲自在。
很久没有回到那个小山村了,想想那些让人流连的风景,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往事,每每都成了最终的记忆和念想。
世上有些东西想留也留不住,比如秋风,毕竟还要前行,惟有流连的美好,是装进行囊的回忆,山居岁月,如同一面清澈的瓦尔登湖水,时时刻刻,悬挂在我的心灵深处。
人生就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
阳古渡,落日烟霞,到终了,所有旁枝末节都会悄然隐退,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我只能用手中的笔,来为人生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