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德不孤-必有邻”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
![中考材料作文“德不孤-必有邻”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80c50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2.png)
中考材料作文“德不孤-必有邻”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中考材料作文“德不孤,必有邻”审题指导及满分作文5篇中考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文章。
XXX:“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XXX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本资料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点拨】【技巧指津】【满分作文】【审题立意】作文材料“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且有通俗、形象的诠释,审题难度较低,是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落实在考试中的具体体现。
要求考生围绕“美德”“善行”进行写作,旨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对于考生而言,题目本身并不难理解,“有德行的人并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伴”,材料内容贴近考生生活,让考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可议。
但想写出深意,获得高分,并不容易。
1根据作文材料“德不孤,必有邻”,有如下两种理解可能,一是说要跟有德行的人交朋友,以提升自我的品行;二是有德行的人并不会孤单,他们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是谓“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前者从“邻”的角度切入,后者从“君子”的角度切入。
从“邻”的角度切人,可以多角度立意,如写跟有德行的交朋友,提升了自我品行;或从“君子”的角度切人,写有德行的人并不会孤单,君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还可以从综合的角度切人,写要用自己的德行去感染、影响边的人;我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用自己的涵养去影响身边的人。
这道题的材料很简单,但内在非常丰富。
名句“德不孤,必有邻”中,“德”可以是体现个人涵养的“仁义礼智信”,也能够是各行各业的品德规范。
“有邻”可以是受到品德的感化而追随的人或国家,也能够是同样有德、愿意同行的人或国家。
中考材料作文导写:“合理谋划,行稳致远”(附: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
![中考材料作文导写:“合理谋划,行稳致远”(附: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a6c48f64431b90d6d85c75b.png)
中考材料作文导写:“合理谋划,行稳致远”(附: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台球比赛中,两个选手轮流击球,一方只要持续进球,就一直拥有击球权,一旦失手,击球权就归对手。
因此,台球高手除了谋求这一杆进球外,还要谋划让击打后的母球停在合适的位置,为下一杆做准备。
正因为总在用心谋划下一步,比赛中他们很少遇到难度很大的击球,于是频频进球,直至赢得胜利。
台球高手的经验告诉我们:步步合理谋划,方能行稳致远。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文题材料包括事件和感悟,感悟点明了材料中心——步步合理谋划,方能行稳致远,所以审题没有什么障碍。
写作要求中说“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表明既可写记叙性文章,又可写议论性文章。
写记叙性文章,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如是如何步步谋划,实现设定的小目标的;也可写他人的经历,如名人成功的经历,亲戚朋友、邻居的人生经历等,表明“步步合理谋划,方能行稳致远”的道理。
当然,也可转变写作视角,把物拟人化,写某物的成长或者经历,表明主题。
如,“我”是一朵桃花,在生物学上属于“虫媒花”,也就是说需要依靠昆虫传播花粉,实现繁衍。
可以写“我”是如何一步步谋划,吸收阳光,散发香气,鲜艳颜色,吸引昆虫,实现传粉目的的……写议论性文章,要围绕中心论点选取材料,运用事例、道理、引用、对比等论证手法,证明论点。
构思示例议论文构思结构——层递式:个人→集体→国家(一)逻辑顺序:个人→集体→国家(二)运用素材:(三)名言: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3.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古代谚语)4.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哈佛大学校训)素材运用素材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核心要素:步步合理谋划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中考材料作文:“三尺巷”写作指导及范文《宽容别人,快乐自己》
![中考材料作文:“三尺巷”写作指导及范文《宽容别人,快乐自己》](https://img.taocdn.com/s3/m/73b965d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1.png)
(2023·广西·一模)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
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回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接到回信,命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也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世代友好。
请以选择一个角度,以你自己或周围人的生活为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例文:宽容别人,快乐自己宽容像一朵盛开的花,芬芳了整个春天;宽容像一棵茂密的树,清凉了整个夏日;宽容,像一片火红的枫,点燃了整个秋季;宽容像一场纷飞的雪,寂静了整个冬季。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同城另一个大户叶府主人与张英是同朝供职,两家因院墙而起了嫌隙。
张家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老夫人令家丁将墙退后三尺,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墙后退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以宽容之心谅他人之过,才能做世上精彩之人。
李连杰年轻时曾跟师父学习拳击,师傅教导他:“拳头只能用在比赛,在平常不能用拳,更不能伤人。
”李连杰谨记。
一日,李连杰正在一辆列车上跟朋友聊天,不知怎的惹怒了一个小伙子。
那个小伙子朝他的脖子上打了两拳,李连杰疼痛万分,他刚要抡起拳头向那个小伙子打过去,就想起了师父的教诲,“忍!一定要忍!”他心想着。
于是当小伙子下车时,他冲小伙子笑了笑,那个小伙子起初很惊讶,但也冲李连杰笑了笑。
李连杰虽然脖子疼了好几天,但心里却无比舒服,因为他从心里赢了那个小伙。
宽容如水般温柔。
在遇到矛盾时,宽容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
中考作文《有意思的问题》写作指导及范文
![中考作文《有意思的问题》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6248f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b.png)
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各种问题。
有学业上的问题,也有学业以外的问题。
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令我们有新的认知和收获。
请以“有意思的问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600字左右。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有意思的问题今天,我一放学就兴冲冲地跑回家,因为在科学课上老师提出要我们回家与家人做一个实验。
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到家,我丢下书包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写作业。
今天的作业有点多,可我为了做实验,改掉了慢吞吞的习惯,字在我的笔尖下行云流水般地出来了。
一小时,作业大功告成了。
这时,爸爸看见我作业写完了,就走过来说:“儿子,作业写完了,来和爸爸一起做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吧。
”听见爸爸的话,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说:“好,快,我们快开始。
”只听爸爸说:“问你一个有趣的问题,你相信纸能托住水吗?”我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纸当然托不住了,纸碰水就会破了。
”爸爸笑笑说:“呆会儿你就会相信了。
”只见爸爸拿出一只玻璃杯、一张平整的纸还有水,然后往杯子里灌满了水,将平整的纸慢慢地盖在瓶口上,并让纸紧紧地与瓶口粘合在一起,再拿起杯子,将杯子迅速地倒转过来。
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水竟然没有流出来,而是被纸稳稳地托住了。
我看得目瞪口呆而又不得不相信这是事实。
“这真是像变魔术似的,我要亲自试试。
”我说。
爸爸说:“好啊!”于是我照着爸爸的样子,往杯里倒了一些水,然后将纸慢慢地盖在瓶口上,并让纸紧紧地与瓶口粘合在一起,再拿起杯子,将杯子迅速地倒转过来。
这时,奇迹没有出现,水竟然“毫不客气”地流了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疑惑地望着爸爸。
爸爸笑笑,拍拍我的脑袋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要仔细观察,刚才我明明就是往杯里灌了满满的一杯水,而你只灌了约半杯水,水当然会流出来了。
”原来是这样啊,都怪我太马虎了。
于是,我又重新做了一遍实验,这次我更仔细了。
果然,这次实验成功了,水并没有流出来,而是被纸稳稳地托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急忙问爸爸。
中考材料作文“想做与该做”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
![中考材料作文“想做与该做”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f367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5.png)
中考材料作文“想做与该做”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法材料作文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句子,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抓住关键点。
在审题时,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句子提取出来,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展开论述。
3.角度转换法有时候,材料作文的题目可能比较宽泛,难以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角度转换来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材料中提到的问题,或者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补充。
【满分作文】做自己想做的还是做自己该做的?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这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其他人或未来的影响。
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情违反法律、会损害他人利益或不符合社会规范,即使我们再想做也不能做。
因此,我们要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规则之间进行权衡,做到既尊重自己的想法,又不违反规则,不伤害他人。
其次,有些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哪怕我们不太想做。
这些应该做的事情是我们的分内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事情做好。
比如,在疫情期间,我们应该坚持在家自我隔离,不出门乱逛,不散播谣言等。
这些行为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负责,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最后,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情恰恰是我们该做的,那就要心怀信念不怕前路艰难,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比如,我们想研究一门特长或者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
只要我们有信念,有毅力,就能够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是不好的,但是我们要在做事情时考虑到规则、他人和未来的影响,做到既尊重自己的想法,又不违反规则,不伤害他人。
同时,我们也应该勇敢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尽管前路可能会艰难,但只要我们有信念,有毅力,就能够克服所有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们的人生应该由我们自己主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让自己亮得不平凡。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获奖教案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ef00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0.png)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中考作文中获取高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2. 材料作文的结构安排与思路。
3. 材料作文的选材与论证。
4. 材料作文的语言表达与修辞。
5. 材料作文的修改与润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材料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方法,让学生掌握关键步骤。
3. 示范:以一则材料为例,展示如何进行结构安排与思路拓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素材,进行实战演练。
5. 点评:选取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分析其优点与不足。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习作,评估写作水平。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评价。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五、课后作业1. 选取一道中考材料作文题目,进行练习。
2. 对照优秀习作,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语言表达与修辞能力。
3. 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年中考材料作文真题,让学生了解材料作文的出题规律和评分标准。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练习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写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作文的基本概念、写作技巧和评分标准。
2. 示范法:以具体案例为例,展示如何进行材料作文的写作。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教材。
2. 案例:历年中考材料作文真题和优秀习作。
中考材料作文“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写作指导及范文
![中考材料作文“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写作指导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e2f0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9.png)
(2020·浙江湖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选自塞林格《麦田守望者》)根据你的生活体验,选择上面四个分句中的一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范文1:记住该记住的我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
”2020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曾让我们猝不及防、焦头烂额。
几个月过去了,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当初的痛苦和迷茫?我们曾经痛苦,日记是最真的记录!作家周国平曾在非典之后讲过一句名言:“最可怕的不是瘟疫,而是灾难之后一切照旧。
”疫情刚刚好转,我就看见一些人拥挤着进入餐馆,肆无忌惮地打着喷嚏,毫无顾忌地闲话聊天,似乎这场可怕的新冠疫情从没有发生过一样。
抗疫是持久战,人民战,永不可懈怠!记住该记住的,这是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历史负责。
我们不但要记住钟南山爷爷和李兰娟奶奶当初的谆谆教诲:“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在公共场合一定要适当保持距离……”,更要记住那些为抗击疫情而牺牲的白衣战士和无名英雄们。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又怎能轻易忘记?您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我们将永远缅怀!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年因抗击非典疫情而牺牲的那位女护士长——叶欣烈士,如今她的雕塑就矗立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内,供人们缅怀和瞻仰。
雕塑就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不要忘记那些不该忘记的人,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经历的磨难和绝望。
难忘的疫情,难忘的网课!作为师生,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学期面对电脑屏幕的“钉钉网课”,学生第一次在网络上升旗,老师第一次在网络上答疑解惑,大家第一次闭门不出被限制自由,学生第一次上学不用背书包……这一切,是那样的刻骨铭心!学生开始想念老师和学校,老师也开始期盼正常的教学生活。
中考模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中考模拟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dda0dfa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4.png)
(2023·浙江杭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治,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民日报》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里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上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史铁生做你喜欢的事情,有热爱,练习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累。
——谷爱凌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如有需要,请用“×××”代替。
例文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觥筹交错,案牍累累,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望而却步;独寻那阡陌交通,田园之乐。
透过宦海的沉浮,人间的俗恶,我从你——陶渊明的身上,读出了一种境界,那就是你超脱尘世的人生追求——淡泊。
即使是“环堵萧然,不敝风日”,即使是“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又怎能纠结你的心灵?终究是过往烟云,“晏如也”。
是因为淡泊!何谓淡泊?淡泊是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是朱熹“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品节详明德性坚定”的随和,亦是郑燮“难得糊涂”的豁达。
这样看来,淡泊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然而,当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里,被功利所包围的我们,人们忙忙碌碌,沉迷于欲望而不能自拔,进而丢失了自己。
谁人又能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淡然?世上的诱惑有千千万万,但只要淡泊一切身外之物,就能取得好的成就,只因为心静。
太过看重身外之物,只能徒增烦恼与羁绊。
心灵最美之处,叫淡泊。
有一种美丽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物欲所扰,不为世俗所知,他来源于人的内心深处,是心灵最美光辉的闪现,这种美丽叫淡泊。
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淡泊明志,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中考满分作文10篇(含指导及详解)
![中考满分作文10篇(含指导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09c96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9.png)
中考满分作文10篇(含指导及详解)目录一、写作 (2)梦想,点亮了我的青春 (2)【详解】 (3)二、写作 (4)成长的滋味 (4)【详解】 (6)三、写作 (6)我们应当追逐什么样的明星 (7)【详解】 (8)四、写作 (9)成长背后的故事 (9)【详解】 (10)五、写作 (11)日出的魅力 (11)【详解】 (12)六、写作 (13)成长,因挫折而精彩 (14)【详解】 (15)七、写作 (17)奋斗浇开成功花 (17)【详解】 (19)八、写作 (20)向往那些有书的日子 (20)【详解】 (21)九、写作 (23)走近,才能发现美 (23)【详解】 (24)十、写作 (25)在“诗”的舞台上 (26)【详解】 (27)中考满分作文10篇一、写作生命像东流的春水,一路欢歌,一路奔流。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给予力量的父母,有启迪智慧的老师,有温暖相伴的同学,还有引领成长的书籍,鼓舞人生的伟人……他们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挑战,学会了珍惜……也因此点亮了我们。
请以《________,点亮了我的青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考场佳作】梦想,点亮了我的青春青春是一张白纸,当你挥洒色彩时,它就有了一个名字叫梦想。
——题记“我想考重点高中”,夏日燥热的宁静被打破了。
我是一名初中生,成绩不算太好,但在这个偏远的山区中,也不需学习太好,反正长大后都要帮父母干农活,这是这个村子中的“习俗”。
我所在的学校也不过是几个不同大小的孩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而所有的课程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罢了。
没有人理会我,母亲正坐在院子里洗衣服,父亲和哥哥去地里干活了,而姐姐正忙着准备午饭,所有人都忙碌着,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很闲。
我默默的拿起书,蹲在角落里不吭声了。
傍晚,太阳收起最后一丝光辉,将整个村子带入黑暗,但唯有我家,灯泡发出的昏弱的灯光在黑夜之中却显得格外的刺眼。
我,正在挑灯夜读。
直到母亲过来催促我去睡觉并强行将灯关掉,我才不舍地放下书本。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别样的青春风景(12篇,含解题思路+选材立意)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别样的青春风景(12篇,含解题思路+选材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8bfe743a172ded630a1cb60e.png)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指导:别样的青春风景(12篇,含解题思路+选材立意)【真题回放】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
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风景。
请从上面材料中选取两三个关于青春的关键词,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别样的青春风景”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题解】要求“从上面材料中选取两三个关于青春的关键词”,表达你对"别样的青春风景”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这些词语是“梦想、友谊、亲情、个性” “孤独、迷惘、挫折、叛逆” 等。
此题看起来好像无从下手,实际上是给出了写作范围。
可根据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从中选出三个你最熟悉印象最深最有话说的两三个词语,通过这两三个词语所代表的材料内容,来表达出"别样的青春风景”的意思即可。
写记叙文,一定要有具体的事件。
要注意有两点,一是围绕着所选词语的含义来选择具体事件;二是选题干的词语时,只选两三个,切忌贪多,否则就会出现多主题的现象。
这是写作大忌。
【选材立意】材料作文怎样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1.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中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理解所给材料,主题引发共鸣
![中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理解所给材料,主题引发共鸣](https://img.taocdn.com/s3/m/f760535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e.png)
中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理解所给材料,主题引发共鸣(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考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理解所给材料,主题引发共鸣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是写作的依据,材料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
中考材料作文“萤火虫”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多篇
![中考材料作文“萤火虫”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dfa93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5.png)
中考材料作文“萤火虫”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多篇2019年重庆B卷中考话题作文“萤火虫”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2篇2019年重庆B卷真题再现: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白拟题日,写一篇文章。
萤火虫小小流萤,在黑沉沉的幕色里,你多么欢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你点亮了自己的灯。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却并不渺小,因为宇宙同一切光芒,都是你的亲人。
【教你审题】题目二的材料作文是一首小诗,需要考生根据诗歌内容提炼观有,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内容去表达所要阐述的观点。
题目二的材料是由三句话构成的一首小诗,每一小节都1能提炼一个观点。
第一小节可以提炼出“我很快乐,因为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小节可以提炼出“我有自己生命的光彩,因为我很勇敢”,第三小节可以提炼出“我不渺小,因为我一直微笑着面对生活”。
其中有一句话最容易让考生有所感触——“你微小,却并不渺小”,切合考生实际。
这首小诗就是引导考生从自身出发,找到自己的优势,书写自己的人生态度,树立目标,迎接即将来临的高中生活,明确自己的志向。
这个题目有似曾相识之感,还记得2016年那朵雏菊吗?“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
”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了我。
”雏菊自怨自艾,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
另有2017的那棵枫树: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季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
另有2018年那朵玫瑰:一直认为自己骆驼刺的这株玫瑰这时才认识到自己也是一株玫瑰。
后来也开出了花。
这里是智者对于萤火虫的安慰,引导它的价值。
“微小,却并不渺小”就是这个意思。
2雏菊命运的隐喻是不要脱离群体,否则你甚么都不是。
萤火虫的隐喻则是要充分肯定自我,与枫树的隐喻相同。
2024年上海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学案)
![2024年上海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e088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f.png)
2024年上海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写作任务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来认识这滩水。
成长,就是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同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取水”方式。
请以“我也是个取水人”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 不得抄袭。
一.看透题目好立意审题指导(1)审导语。
导语材料首先构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比喻:将“世界”比作“一滩无形的水”,这一设定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人如何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
接着,材料强调了“成长”的过程,即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个体可能经历的种种变化一一拓宽眼界、增长才干、发现规律等,这些都是成长的具体表现。
最后,材料指出,在这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寻找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取水”方式,这里的“取水”方式实际上是指个体学习、认知世界的方法和途径(2)审题目关键词。
“我”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结合自身经历,阐述自己作为“取水人”在探索世界、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悟。
“也是”:有比较呼应之意,可能需要联系他人的“取水”经历来凸显自己作为“取水人”的特点。
“取水人”这是核心词汇,“取水”象征着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取水人”则代表积极主动去探索世界、追求成长的个体。
(3)审写作要求。
字数要求在 600 字左右,需要合理安排篇幅,确保内容完整而不冗长。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不得抄袭,必须保证文章的原创性。
选材构思立意:每一次努力都可能带来新的灵感和技艺的提升从最初对色彩的好奇心,到尝试不同的画风,再到参加艺术比赛,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在无形的水中摸索,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勇敢面对,发掘自身潜力:通过参加学校的辩论社,逐渐克服公共演讲的恐惧,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在一场重要的辩论赛中发挥出色,赢得认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1d69b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6.png)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篇一:说明文写作指导及思路说明文是中考最常见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求考生向读者介绍、解释某个事物、现象或过程。
下面是写作指导及思路:1. 熟悉问题。
在写说明文之前,考生需要对所要写的事物、现象或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并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确定要写的内容。
2. 清晰的结构。
说明文需要具有清晰的结构,要写清题目和大纲。
可以根据题目和大纲的要求,确定写作的角度和格式。
3. 正确的语言描述。
说明文需要使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以免造成读者困惑。
4. 适当的插图。
有些说明文需要插图以辅助说明,考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插图。
5. 注意逻辑关系。
说明文需要注意叙述的逻辑关系,要有层次感,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所写的内容。
思路示例:主题:如何学会游泳内容:选择适当的场地;了解基本的泳姿;掌握呼吸技巧;练习一个动作至少一百次;多参加游泳训练等。
结构:引入游泳的重要性;具体介绍选择场地的注意事项;逐一介绍学习游泳的步骤;总结游泳的好处。
篇二:议论文写作指导及思路议论文是中考作文题目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对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以下是写作指导和思路:1. 确定立场。
在写议论文之前,考生需要对所要写的话题有自己的立场,可以通过了解相关信息、观察现象和思考等方法来确定立场。
2. 有力的论据。
一个好的议论文需要有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列举事实、引用权威资料、举例说明、结合个人经验等方法来给出理由。
3. 逻辑清晰。
议论文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可以分段来进行论述,每段包括一个主题,在每个段落中进行有逻辑关系的观点和论据的展开。
4. 充分的阐述。
论述时要全面、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片面或夸大的观点,以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信服力。
5. 总结归纳。
最后要对所写的观点和论据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一句简短、有力的结论。
思路示例:主题:手机对学生的影响立场:手机对学生的影响有正有负论据:正面影响:提供学习工具;方便与家人和朋友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负面影响:沉迷游戏和社交媒体;对眼睛和身体健康有影响;影响学习效果结构:引入手机的普及和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分段阐述手机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总结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结论。
中考作文《有一种甜》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2篇
![中考作文《有一种甜》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3dc6f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9.png)
中考作文《有一种甜》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2篇审题立意:本题要求写一种甜,不仅是味觉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在构思时,应着重落在“甜”的比喻意义上,选取自己最为刻骨铭心、最为挥之不去、感受最为甘美甜蜜的内容人题,呈现出“甜”的心路历程,同时要注意由苦到甜的转变。
素材点播:1.亲情、友情、师生情、自然情中的甜蜜事情;2.具有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特定人物、特定事件、特定感悟的甜蜜事情;3.从苦涩到甜蜜的转变过程;4.自己亲身经历的甜蜜事情。
技巧指津:1.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波澜曲折、引人入胜;3.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甜”的味道;4.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简洁。
满分作文1:有一种甜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采摘果子。
那些鲜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甜甜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边采摘边品尝,那甜蜜的味道让我忘却了一切烦恼。
然而,这种甜不仅仅是味觉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因为一些小事闹了矛盾。
后来,我们在老师的调解下,和好了。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甜蜜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来自于和解,更来自于友情的珍贵。
还有一次,我在自然中感受到了甜蜜。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一个人去爬山。
一路上,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闻到了清新的空气,听到了鸟儿的歌唱。
当我站在山顶上,远眺着整个城市,我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甜蜜,这种甜蜜来自于自然的美好。
从苦涩到甜蜜的转变过程也让人感受到了甜的味道。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是我并没有放弃。
我努力研究,不断进步,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由苦到甜的转变,这种甜蜜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这种甜蜜的味道,让人感到舒服的、快乐的、幸福的、惬意的、满足的、美好的等积极的感受与体验。
它是一种记忆,是美好的。
这种甜蜜的味道,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满分作文2:有一种甜在我记忆中,有一种甜蜜的味道,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中考材料作文“时针和指南针”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
![中考材料作文“时针和指南针”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5c14f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7.png)
中考材料作文“时针和指南针”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时针和指南针的不同态度时钟对指南针说:“你总是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这段材料让人联想到人们在生活中的态度。
有些人像时钟一样,总是随波逐流,听从别人的指点,没有自己的主见。
而有些人像指南针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别人的眼光所动摇。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需要像指南针一样,坚定自己的方向,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研究中,我们也需要像指南针一样,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不受其他人的影响。
有些同学为了追求高分,总是盲目地跟随老师和同学的研究方法,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而那些像指南针一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规划的同学,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指南针一样,坚定自己的生活方向,不被他人左右。
有些人为了追求虚荣和面子,不顾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过着不健康的生活。
而那些像指南针一样,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惯的人,往往更加健康和快乐。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像指南针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方向,不受其他人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写材料作文时,需要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通过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在审题时,有些材料作文中的语句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学生应该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以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对于散乱的材料作文,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不仅可以着眼于某个事物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或者联系多个事物的关系立意。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牵涉许多人和事,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的,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做自己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生活态度。
撒切尔夫人和陶渊明都是坚持做自己的典范。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材料作文练习(共8道中考真题,附参考范文和写作指导)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材料作文练习(共8道中考真题,附参考范文和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cfbcbc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9.png)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2023·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湖水对青山说:“我给你照了一张相,不知你是否满意?”“满意,很满意——”青山说,“谢谢你!还得谢谢白云,我从不知道,和白云在一起,我是如此的美丽。
我很喜欢这张合影。
”题目一:记忆中,你一定也有喜欢的合影,你的合影是否也如青山白云的合影一般美丽?是否还藏着难忘的故事?请以《合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目二:读完材料,你有哪些感悟?从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2023·安徽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2023·安徽中考真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材料作文呢?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
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
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
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
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
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把握材料寓义当前中考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中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提取出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作。
因此,审题立意成为写作的首要问题。
而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很多考生把握不了材料所透视出来的中心.往往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
请看下面的作文题: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紧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
才有那万顷碧波。
//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要求:①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则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你要注意最符合命题意图、最能体现材料指向的意义。
上例所给材料是一首诗,理解诗的主旨才能确立写作的主题。
这首诗的主旨体现在最后两句: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
根据材料中的这个关键句,可以提取出生活需要合作、和谐相处才有美好生活、团结就是胜利、集体就是力量等写作话题。
三、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
寓义性材料的题旨和意图是隐含的、不外露的,只有更深一层地理解分析它的寓义,才能正确地把握题旨和意图。
如以下材料:一群刺猬冬眠,天气寒冷,他们相互之间挨得很紧,结果相互之间刺伤了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离得远了,就感觉不到温暖。
最后他们选择了一个不远不近的恰当距离,相互之间既不刺伤对方,又能互相得到温暖。
这则材料主要意思是刺猬之间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但仅仅看到这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找到所对应的现实生活:父母与子女应该保持恰当的距离,朋友之间也需要保持恰当的距离,个人与金钱、权势之间也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这样与现实生活一比较、对应,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依据和基础。
四.选择恰当角度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
如下面一则材料: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当你遭遇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及时调整心态、改变自己,机会迟早会眷顾你的。
材料的中心是豆子.并不是犹太人。
而有些考生则认为这则材料反映的是犹太人做生意精明,结果从这个角度人手.作文严重脱离材料主旨。
因此,在把握材料题旨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角度进行写作,是这类材料作文写作成功的保证.五、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对材料必须先展开发散思维,思维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如下面一则材料: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
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伤。
妈妈又急又疼,可晶晶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痛的就是左边!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
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五岁的晶晶摔疼了左手,却从此获得了分辨左右的本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为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广空间。
考生既可沿着题目中的提示打开思路,选择立意,比如:立意一:痛苦中包含着收获。
立意二:事物总是辩证的,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立意三: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
立意四: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还可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历等的情况,发挥自身的优势,拓展思路,比如:立意五:亲身体验的事,留下的印象最深,给自己的帮助也最大。
立意六:有时不幸也是福.立意七:苦难往往带来甜果。
六、使用材料,恰当巧妙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七、读清要求,规范写作。
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
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研读,这样才会写出符合要求,主旨的好文章。
题型阐释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
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1.单一型材料作文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2017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
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
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
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
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
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
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
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
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
比如2017年重庆綦江县中考作文题材料: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友情的一系列观点,如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友情来自朋友双方的情感投入友情忌讳功利,它的真谛在于责任与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友情珍惜友情是一种智慧与幸运等,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行文均可。
3.隐喻型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寓意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含义概括法审题构思,即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所给材料的基本思想,再立意选材与谋篇布局。
写惯了记叙文的考生多感性思维,容易被这类材料中的某一细节打动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这类文题恰恰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感知的思考能力。
比如2017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材料: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
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