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名句与文学文化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它们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二、《史记选读》中涉及的一些文学文化常识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指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易》:周易的简称,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战国四公子:齐孟尝君田文、楚春申君黄歇、赵平原君赵胜和魏信陵君无忌。

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苏秦)

连横: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张仪)

刀笔吏:主办文案的官吏。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

血食:享受祭祀。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字任好)和楚庄王

三代:夏商周

三晋:韩魏赵

秦汉以前以右为上。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注释中的一种说法)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之前的三个帝王。

古代乐律中的五声: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

三、《史记选读》中涉及的的成语或典故

平易近人、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鲁周公世家》)

约法三章、运筹帷幄、暗度陈仓(《高祖本纪》)

对簿公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韦编三绝(《孔子世家》)

博闻强记、随波逐流、怀瑾握瑜(《屈原列传》)

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四面楚歌(《项羽本纪》)

怒发冲冠、完璧归赵、刎颈之交、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日千里、图穷匕见(《刺客列传》)

虚左以待、急人之困、一言半辞(《魏公子列传》)

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多多益善、逐鹿中原(《淮阴侯列传》)

四、《史记》警句格言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3.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8.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史记·高祖本纪》)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1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

1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史记》)

15.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7.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史记》)

18.《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注:此名句语出《论语》,《史记·李将军列传》引用。)

19.《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注:此名句语出《诗经》,《史记·孔子世家》引用。)

20.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注:此名句语出《孙子》,《史记·淮阴侯列传》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