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1.3 北方的民族融合课件(共3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讲解
结合上述例子,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民族融合”的含义。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 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 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新课讲解
十六国和黄河流域的统一
十六国时期的 战乱
新课讲解
北魏建立 时间:386年 民族:鲜卑族(拓跋部) 都城:平城(大同)
施是( D)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 D.使用汉语 21世纪教育网
巩固提升
C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②③
新课讲解
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
哪些事物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今天我们普遍能看到的蒸馍、烙饼、
馅饼、面条和油炸饼等食物,原是北方
少数民族的食物,后来,中原的汉族也
普遍食用,又逐渐传到南方,成为受欢
迎的饮食。比如我们的坐姿、高脚凳、
裤装等。旗袍以前是我国满族贵族的服
饰,现在已成为我国服饰的典型代表。
初中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
第一课 三国两 晋南北朝
第3课时 北方的民族融合
新课讲解
上节课学习到,南方 地区由于东晋、南朝 政局变动情况,江南 地区得到开发。但是 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又 陷入了割据混战的局 面。在这个过程中, 民族也在不断地融合。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
新课讲解
民族融合的表现
西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南 朝 晋 东晋
宋齐梁陈
隋 朝
南方
统一
短暂 统一
政权分立
统一
你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政权更替迅速说出来吗?
巩固提升
B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巩固提升
C 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蒙古族 ④满族 ⑤羯族 ⑥越族 ⑦
氐族 ⑧羌族
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
21世纪教育网
巩固提升
C 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巩固提升
“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 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 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
新课讲解
饮食融合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 在中原却很风行。
新课讲解
zhe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新课讲解
服饰融合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 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 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 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 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 闲装,在南朝时盛行。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课堂总结
北 方 民 族 大 融 合
北魏统一:结束了十六国 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 孝文帝迁都:为孝文帝进 一步改革奠基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21世纪教育网
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治理 国家
新课讲解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
改 ②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
鲜;卑语
革 ③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 服饰;
措 ④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姓氏;
施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
联姻;
⑥采用 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 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 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新课讲解
评价孝文帝
孝文帝改革对历史发展促进作用,利于 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且其自觉、 主动、积极学习汉文化,因此是一个有 胆识的改革家和政治家。
新课讲解
21世纪教育网
你发现左图与右图中的服装有什么区别吗? 右图的服装具有明显的汉族服饰宽袍大袖的特点;
左图的服饰为对襟、窄衣、小袖、袒胸的胡服。
新课讲解
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受到汉 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新课讲解
北魏黄帝的谥号又说明了什么? 孝文帝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新课讲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③魏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新课讲解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 卒于499年,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 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 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 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 奥······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 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新课讲解
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 自主学习
内容:1)孝文帝迁都
议一议: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孝
文 帝
①客观原因:气候干燥;平 城出产的粮食不足。 ②根本原因:位置偏北,不利 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 族先进文化
平城 洛阳
新课讲解
(2)汉化措施
说汉语
穿汉服
新课讲解
改汉姓
通汉治国
治国。他以后的皇帝均已“孝”为谥号,说明 北魏皇室已接收了儒家思想。
新课讲解
影响:
⑴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⑵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⑶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新课讲解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民族的文化更 加灿烂;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各民族 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时间:东汉、 魏、晋时期
五胡:匈奴、鲜卑、 羯、氐、羌
五胡 规模:关中地区少数民族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新课讲解
民族逐 渐融合
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融,民族界限 日益模糊。
找一找: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
新课讲解
融合的表现
洛阳东汉时期的墓 室壁画。
胡床
方凳
新课讲解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这是一种很不舒 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 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 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 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分汉人的欢迎, 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
新课讲解
北魏的分裂
南北朝
新课讲解
南北朝的对峙
新课讲解
534--550 550--557
386--534
东魏
北齐

北朝:北魏
535--557 557--581

南 北
西魏
北周


朝 420--479
502--557
南朝:宋 齐 梁

479--502
557--589
新课讲解
北方
东魏 汉蜀

北 朝 东魏 北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