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制药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saru Kato, et al. Anal. Chem. 2005, 77, 1813-1818
4、酶和细胞的固定化载体
(1)吸附载体:无机物和有机物,见P224表6-1。 (2)包埋载体:卡拉胶、海藻胶 (3)共价结合载体:纤维素、琼脂、琼脂糖。 载体应具备的条件: (1)固定化过程中不引起酶变性; (2)对酸碱有一定的耐受性; (3)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4)有一定的亲水性和稳定性; (5)有一定的疏松网状结构,颗粒均匀; (6)共价结合时有可活化基团; (7)有耐受酶和微生物细胞的能力: (8)廉价易得。
固定化方法:
1.载体结合法 2.交联法 3.包埋法
4.选择性热变性法
⒊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
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
载体结合法
交联法
包埋法 网格型 微囊型
物理吸附法 离子结合法 共价结合法
热处理(细胞)
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1)载体结合法:将酶结合于不溶性载体上的固定化 方法。
A、物理吸附法:用物理方法将酶吸附于不溶性
一. 化学酶工程 固定化酶:运动受到限制 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
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 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
三.酶工程的基本过 程可以概括如下
人工模拟酶:利用有机化
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 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
蛋白质分子。
二.生物酶工程 工程酶(克隆酶) 突变酶 设计新酶基因
四.生物工程各分支领 域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酶的生产菌
1.优良菌种的条件 ① 繁殖快、产酶量高、酶的性质符合使用要求,而 且最好能产生分泌到胞外的酶,产生的酶容易分 离纯化。 ② 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产酶性能稳定,不易受噬菌 体的感染侵袭 ③ 易于培养,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进行酶的生产, 并且发酵周期短。 ④ 菌种不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与病原体无关, 不产生有毒物质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⑤ 不产或尽量少产蛋白酶。
二、酶的来源
1)直接从动植物获得,即从生物体中分离和 提纯 不足:生产周期长,来源有限,还要受一些自 然条件的限制。 2)化学合成方法 不足:一般只适用于短肽的生产,实际应用还 需相当长的时间。
3)工业微生物发酵,即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或 固态发酵,是工业上酶的主要来源。 其优点如下:
① 微生物种类繁多,制备出的酶种类齐全
载体上的固定化方法。
优点:操作简单,可选用不同电荷和不同形状
的载体,有可能固定化和纯化过程同时实现,酶失 活后载体仍可再生。 缺点:最适吸附酶量无规律可循,吸附量与酶活 力不一定呈平行关系,酶与载体结合力不强,酶易
于脱落,导致酶活下降并污染产物。
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B、离子结合法:
酶通过离子键结合于具有离子交换基的水不 溶性载体上。 优点:操作简单,处理条件温和,酶的高级结
② 微生物繁殖快,生产周期短
③ 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可 以通过适应、诱导、诱变以及基因工程等 方法培育出新的高产酶的菌株。
微生物细胞产生酶的分类(按生成条件) 结构酶: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出于其自身需要 而表达。 诱导酶:加入相应的诱导剂后才会表达,诱导 剂一般是该酶所催化反应的底物或产物。 野生型微生物经过遗传改造后变为高产酶菌株 的方法: ① 物理诱变育种 ② 化学诱变育种 ③ 基因工程构建
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2)交联法: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与酶或细胞 与细胞之间交联的方法。 分为:交联酶法、酶与辅助蛋白交联法、吸附交 联法和载体交联法。 常用的交联剂:戊二醛、双重氮联苯胺-2、2-二 磺酸、1,5-二氟-2,4-二硝基苯。 (3)包埋法: A、网格型:将酶或细胞包埋在高分子凝胶细微网 格中。 常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 光敏树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明胶、胶原、 海藻胶、角叉菜胶。多用于固定化细胞。
交联法 可用的交联试剂多,技术 简易,酶的结合力强,稳 定性高 包埋法 包埋材料、包埋方法可选 余地大,固定化酶的使用 面广,包埋条件温和
交联条件激烈,机械性能差
仅可用于低分子量的底物, 不适用于柱系统,常有扩散 限制问题
酶的固定化方法
• 酶分子;(a)酶分子之间用双功能基团的化学交联试剂相互交联成水不溶性
微囊化包埋:将酶定位于具有半透膜的微小囊内。半透
膜厚约20nm,膜孔径40 nm ,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
包来自百度文库酶量也多。
(3)交联法制备技术:向酶液中加入多功能试剂,在一
定的条件下使酶分子内或酶分子间彼此连接成网格人结
PH、离子强度、温度和反应时间有关。 0°C,24h即完成反应。
构而形成固定化酶。反应速度与酶的浓度、试剂的浓度、
⑶交联法
用多功能试剂对细胞进行交联的固定 化方法。 交联剂戊二醛等对细胞有毒性,很少 用。
⒉固定化酶的特点
具有生物催化剂及固相催化剂的功能。
(1)可以多次使用,酶的稳定性提高; (2)反应后,酶与底物和产物易于分开,产 物中无残留酶,易于纯化。 优 (3)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转化反应的 点 连续化和自动控制; (4)酶的利用率高,单位酶催化的底物量增 加,用酶量少; (5)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B、微囊型:将酶或细胞包埋在高分子半透膜中。 通常为直径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球状体。颗粒比网 格型要小得多,比较有利于底物与产物的扩散,但
反应条件要求高,制备成本也高。
(4)选择性热变性法:将细胞在适当温度下处理 使细胞膜蛋白变性但不使酶变性而使酶固定于细胞 内的方法。此法专用于细胞固定化。
如:0.2%的木瓜蛋白酶和0.3%的戊二醛在pH5.2--7.2,
酶和细胞固定化模式
二、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⒈固定化细胞的定义
将细胞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位置的方
法称为细胞固定化技术。
被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位置的细胞称
为固定化细胞。
⒉固定化细胞的特点 有细胞特性,生物催化剂功能, 固相催化剂特点。 ①无须进行酶的分离纯化 ②保持酶的原始状态,酶回收 率高 优 ③比固定化酶稳定性高 点 ④细胞内酶附助因子可再生 ⑤细胞本身含多酶体系 ⑥抗污染能力强
的固定化酶;(b)酶分子被偶联到水不溶性载体上形成水不溶性的固定化酶
图 7-11 酶分子之间共价交联和与水不溶性载体共价偶联
胶格包埋法
首先被采用的胶格包埋法是:
• 固定化胰蛋白酶 • 木瓜蛋白酶 • -淀粉酶 Enzyme+N, N-甲叉双丙稀酰胺, 丙稀酰胺
引发剂--inactiation
包埋法(Entrapment)
5、固定化酶的制备技术
(1)吸附法制备技术:将酶的水溶液与具有 高度吸附能力的载体混合,然后洗去杂质和 未吸附的酶即得固定化酶。
(2)包埋法制备技术:
凝胶包埋:先将凝胶材料与水混合, 加热使之溶解,再降至其凝固点以下的温度, 然后假如预保稳的酶液,混合均匀,最后冷 却凝固成型和破碎即成固定化酶。
5、固定化酶的制备技术
固定化细胞的缺点:
(1)必须保持菌体的完整,防止菌体自溶, 否则,将影响产品纯度。 (2)必须防止细胞内蛋白酶对所需酶的分解, 同时,需抑制胞内其他酶的活性止副产物 的形成。 (3)细胞膜、壁会阻碍底物渗透和扩散。
⒊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技术
⑴载体结合法 是将细胞悬液直接与水不溶性的载体 相 结合的固定化方法。 载体:主要为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 换纤维素、聚氯乙烯。 优点:操作简单,符合细胞的生理条件, 不影响细胞的生长及酶活性。 缺点:吸附容量小结合强度低。 ⑵包埋法 将细胞定位于凝胶网格内的技术。与包 埋酶法相同。
2.生产菌的来源
a、菌种保藏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获得; b、大量要从自然界中分离筛选;自然界是产 酶菌种的主要来源,土壤、深海、温泉、火 山、森林等都是菌种采集地。 筛选产酶菌的方法:采集、菌种的分离 初筛、纯化、复筛和生产性能检定等。 菌种改良的途径:应用遗传学原理进行 基因突变、基因转移和基因克隆。
固定化酶的缺点:
(1)酶固定化时酶的活力有所损失。同时也增
加了固定化的成本,使工厂开始投资大。
(2)比较适应水溶性底物和小分子底物。
(3)与完整细胞比较,不适于多酶反应,特别 是需要辅因子的反应,同时对胞内酶需经分 离后才能固定化。
酶和细胞固定化: 定义:通过载体等将酶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的
空间位置,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运动 受到限制,而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方 法 总 结
⑴载体结合法 ①物理吸附法 ②离子结合法 ③共价结合法 ⑵载体结合法 ⑶包埋法 ①网格型 ②微囊型 ⑷选择性热变性法
各种酶固定化方法的比较
方 法 优 点 缺 点
吸附法 制作条件温和、简便、成 结合力弱,对pH、离子强度、 本低、载体再生、可反复 温度等因素敏感,酶易脱落, 使用 酶的装载容量较小 共价法 载体与偶联方法可选择性 偶联条件激烈,易引起酶失 大;酶的结合力强,非常 活;成本高,某些偶联试剂 稳定 有一定毒性
目前常用的产酶微生物及所产生的酶
四、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 ----过 氧化氢酶 ---水和原子氧 -----无色的化合 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
2、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溶菌酶--分解病原菌的细胞壁--抗菌和消炎 作用;尿激酶;SOD 3、在药物生产方面的应用:青霉素酰化酶 4、在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多酚氧化酶传感器
酶工程主要包括内容
① 酶的大量生产和分离纯化及它们在细胞外的应用 ② 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酶反应器
③ 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酶制剂的生产与遗传修饰酶的研究
④ 酶分子改造与化学修饰以及酶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研 究
⑤ 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⑥ 抗体酶、核酸酶的研究 ⑦ 模拟酶、合成酶以及酶分子的人工设计、合成的研究 ⑧ 有机介质中酶的反应,新颖酶的发现、研究和应用
第二节 酶和细胞固定化
•自由酶 (Free Enzyme) 酶直接加入至溶液中,酶自身的空 间结构不发生改变,保持自己的生物特 性。
优点:酶解效率高、使用比较方便, 特别是在大批量样品处理时。
缺点:不能重复使用、自身酶解、寿 命短
第二节 酶和细胞固定化
水溶性酶 一、固定化酶的制备 ⒈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 : 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 间位 置的酶,具体来说,是指 固定化技术 经物 理或化学方法处理, 使酶变成不易随水流失即 运动受到限制,而又能发 固定化酶 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 (水不溶性酶) (细胞固定化、固定化细胞) 水不溶性载 体
构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易被破坏。
缺点:载体和酶的结合力弱,易受缓冲液种类
或pH的影响,离子强度高时,酶易脱落。
⒊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C、共价结合法:
酶以共价键结合于载体上。即将酶分子上非 活性部位功能团与载体表面反应基团进行共价 结合的方法。 优点:酶与载体结合牢固,稳定性好,不易 脱落。 缺点:载体要活化,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 杂,反应条件剧烈,酶易失活和产生空间位阻 效应。
Coating of the Silica Monolith with TrypsinEncapsulated Gel.
Synthesize silica monoliths
Mix with trypsin and a fully or partially hydrolyzed silane, SiOH4-n(OMe)n.
第六章
酶工程制药
第一节 概 述
一、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酶工程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 展而形成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是从应用 的目的出发研究酶、应用酶的特异性催化 功能,并通过工程化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
用物质的技术。
对酶的认识和研究历程
1. 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实践,人类几千年 前,都开始制作发酵及食品。 2. 1833 年,Pagon Persoz 从麦芽中得到一种能 水解淀粉的物质——淀粉酶。 3. 1878 年,Kühne 将这类生物催化剂统称为 Enzyme。 4. 酶工程的名称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 5. 1969 年人工合成牛胰核糖核酸酶。 6. 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提出酶工程的 主要内容:酶的生产、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 酶及固定化的反应器、酶和固定化酶的应用。 7. 1983 年,发现核酸的催化功能——1989 获诺 贝尔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