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注射模具流道设计规则及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流道设计 1
流道是通过浇口连接主流道与型腔的桥梁,它的设计应保证在相同压力下使 各型腔同时充模,同时表面积/体积比,应尽可能小,其截面形状有圆形、 梯形、方形和抛物线形,据经验抛物线形是最理想的形状,它能减少热量损 失、在单边加工较容易并取出方便。其计算公式如下: W= 1.25D;D=S+1.5 式中W —— 截面最上端尺寸,mm;D一流道直径,mm; S 一零件壁厚,mm 分流道的形式有圆形和矩形两种,其中又分有完全平衡、部分平衡和完全不 平衡等结构布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用完全平衡的形式。
层流效应结果
层流效应导致了内外层胶料无法进行混合,所以温度差异将会随 着流动长度的增加而加大。随着注射的进行,温度不均匀的胶料 进入到各个模腔里。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流道分流效应
◆ 流道分流效应 由于流道外侧胶料的温度最高,当经过分流点时,高温胶料会一致地向内 侧的流道流动。中心部分的低温胶料流向外侧的流道。这样,高温胶料会 最终进入位于模具中央的高温模腔,低温胶料则进入外侧的较冷模腔。 模具多个模腔中的温度不均衡是很难改变的。即使对于模具整体,流道和 流道末端收口都有具有很好的热平衡性,胶料中不同温度部分带来的粘度 差异也会导致最终模腔中产品温度的不均衡(图4)。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层流效应
◆ 层流效应 图1与图2表明了流道中的胶料情况。由于对流道壁的粘性作用,中心区 域的胶料流动是最快的。胶料层之间的速度差异导致产生摩擦。在外层 胶料区域,相邻的胶料层间速度差异大,产生了高剪切力和急剧的升温。 在中心区域,相邻的胶料层流动速度相似,导致低剪切力和较少的升温。 结果是相对中心区域,位于外层区域的胶料获得了更高的热量。 层流效应真实地反应了橡胶的流动情况。无论是在注射单元中,CRB (冷流道)中或模具里都遵循着这一原理。同时,高温的流道壁也会将 热量传导给外层胶料。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流道设计2
流道采用抛物线流道, 见图4 , 这种截面可在上模单边加工,热量及摩擦损失 小,进料流道中心冷凝慢, 有利于保压。根据胶料性能选取截面参数为D = (1/ 6) S max + 1. 5 = 5.4mm , S max = 零件壁厚= 23. 25mm , W = 1. 25 D = 7mm。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流道分流效应结果
一种常见的调整方法是通过调节流道末端收口的尺寸大小来调节胶 料流速的高低。由于更高的胶料温度和更高的流动速度具有正相关 性,使得缩减收口虽然能带来流量的减少,但胶料温度也随之升高, 加剧了热不平衡。 多腔模具总是在同一时间打开所有的模腔(开合模的情况),所以 低温模腔决定了实际所需的硫化时间,而高温模腔决定了注射压力 和模具整体的温度上限。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层流效应分析
叠加的结果是:流道外层区域比中心区域的胶料温度要高的多,见图3。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橡胶注射模具设计之流道设计原理
石翠新
2012年02月23日
目 录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制约硫化时间的因素
制约硫化时间的因素 通过对注射过程中胶料流动状态的分析,不同位置的胶料受到的剪切和升温 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过热的现象,集中出现在一些固定的区域,导致胶料 因受过度剪切而性质退化或焦烧。一方面,这些集中的过热区域制约了对胶 料整体温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胶料中获得剪切作用少的部分,温度低。而 正是最低温的部分延长了硫化时间。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流道设计3
注浇道分为主浇道和分浇道。常用的断面形状有4种(见图3)。注浇道的断面 尺寸主要由胶料的流动性、焦烧时间、产品尺寸、模腔数及注浇道长短来确 定。胶料流动性好、焦烧时问较长、产品尺寸小、模腔数少时,R,h,a尺 寸小,反之R,h.a尺寸大(一般情况下R=2~3,h=3—4,a=4~6)。主浇道 尺寸比分浇道尺寸大20%~30%(是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其作用是当模具打开 后,将汴浇道的胶料留在预想的板面上)。
版权所有©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结束语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