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古代帝王学习之地叫明堂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官乡学叫庠,即地方所办学校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官府设立的学校叫官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馆1、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2、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3、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4、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5、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6、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

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7、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8、国子监(jia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9、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

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古代对学堂的称呼

古代对学堂的称呼

古代对学堂的称呼1. 哎呀,说起古代的学堂,那可有意思啦!咱们古人可讲究了,光是叫学堂的名字就有好多种,每个都有它特别的意思呢!2. 最常见的要数"书院"啦!这个名字听着就文气十足。

想想那些学子们在书院里读书的样子,手捧竹简,吟诗作对,那场景美得跟画一样!3. "学舍"这个称呼也很有意思,简单朴实,就是学习的房子嘛。

古人起名字有时候也挺接地气的,一听就明白是干啥的。

4. "私塾"可是很多人小时候的启蒙之地。

这地方一般都是在先生家里开设的,规模不大,但胜在教得细致。

就像现在的小班补习,老师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5. "庠序"这名字听着挺高大上的吧?这可是周朝就有的学校名称啦!在县里叫"庠",在乡里叫"序",这称呼可是有讲究的呢!6. "太学"就更了不得啦,这可是国家最高学府!就相当于现在的最好的大学,能进太学读书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学子。

7. "国子监"也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专门培养官员子弟的地方。

这就好比是古代版的贵族学校,不过要求可严格啦,不是有钱就能进的。

8. 还有个有趣的叫法叫"学宫",听着就特别威严。

古人觉得读书是件特别神圣的事情,所以用"宫"字来形容学习的地方,显得格外庄重。

9. "经馆"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主要是教授儒家经典的地方。

就像是专门研究古代典籍的研究所,整天都是些学问大家在那儿讨论。

10. "义学"是免费的学堂,专门给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用的。

这个制度可真是造福了不少寒门学子,让他们也有机会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11. "社学"是设在乡村的学堂,让住在乡下的孩子们也能读书识字。

这种学堂就像现在的乡村小学,为农村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

12. 说到最后,还有个"讲舍",就是专门用来讲学的地方。

古代文化常识:学校

古代文化常识:学校

古代文化常识:学校【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

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得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得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得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就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得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得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二)夏商周时期得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就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与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

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商朝就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就是用作祭祀得场所、3、西周得国学与乡学西周就是中国奴隶社会得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得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就是西周教育得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得局面、这种“学在官府”得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得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就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得学校,按照入学年龄与程度可分为大学与小学。

大学一种就是由天子设立得,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就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得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得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得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就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与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就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与部分庶民子弟设立得,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得司徒负责总得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得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据《学记》记载:“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上课用)古文化常识三教育科举

(上课用)古文化常识三教育科举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 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 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 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 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 都称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 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 《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
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 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 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 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 体事务。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 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 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 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 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 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 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 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 士。
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 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 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 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 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 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 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 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 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 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校的别称和雅称

学校的别称和雅称

学校的别称和雅称
学校的别称和雅称有:
1、庠序。

在殷商时代,人们上学的地方叫“庠”,《孟子·见梁惠王》中记载:“谨以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气”。

到了周代,就叫做序。

所以到了后来,故人依旧以庠序作为学校的代称。

2、左学。

相传殷代的小学,西周为国学之一种。

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

3、辟雍。

辟雍本为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4、成均。

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

原始氏族公社后期,氏族的规模逐渐扩大,并组成部落联盟。

社会生活也趋向复杂化,除家庭生活、生产劳动和与外敌作战的军事行动外,还有各种祭祀、庆典等集体性的礼仪活动。

5、太学。

封建时代的教育机构与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时代或设立太学,或设立国子监,名称不一,制度有变,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学府,生员被称为“太学生”或者“国子生”。

6、国子监。

汉魏时代设立的太学,西晋改为“国子学”,隋朝的时候改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就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的学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机构。

7、书院。

唐宋至明清时代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

一般都是私人建立,聚徒讲学,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有四大书院。

明代的时候,我们所熟知的有东林书院,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东林党人士。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书院、精舍、私塾、司徒、学官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书院、精舍、私塾、司徒、学官

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学校:书院、精舍、私塾、司徒、学官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精舍:又称精庐,系汉代的私立学校,后泛指私家书斋、学舍,也就是集生徒讲学之所。

宋代以后,有的非官办书院也称精舍。

此外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也称精舍。

私塾:古代民间教读书的地方,未死血的一种。

一般都是富有的人家在自己家里设立书馆,教授自己的子女或同宗族的孩子学习。

学习的课本是《童蒙训》[1]。

司徒:官名,相传少昊始置,唐虞因之。

周时为“六卿”之一,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时成为“三公”之一。

东汉起改称“司徒”,历代因之,明代废。

学官:又称教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也是官学教师的统称。

周代设有专职教育官师氏(或尊称师),掌教武艺。

有大师、小师的级别。

教师的职责是教授音乐、射箭、道德、礼仪等,这是早期的专职教师。

学校的古代称谓

学校的古代称谓

学校的古代称谓2006年4月21日下午,连战为厦门大学题词:“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

这里的黉(hóng)宫是指古代的学校。

《后汉书·仇览传》载:“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

在我国古代,对学校还有哪些称谓。

成均:传说中五帝时代的学校。

《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引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庠近是也。

” 郑玄解释:“均,调也。

”均乃韵字之古文,古代声教民,口耳相传。

按照古代字书的解释,“成均”的本义是指平坦、宽阔的场地,并且是经过人工整修的,很可能是指原始氏族部落居住区内的广场。

这类广场在夏秋收获季节用于堆积收获物,同时,也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某种规模较大的宗教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氏族首领教令及决定的场所。

可见学校是由社会公共活动和宣教场所演进而来的。

“成均”西周时为天子学乐之所。

庠(x iáng):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

氏族社会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供养。

《礼记·王制》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耆老皆朝于庠。

”《注》曰:“此庠,谓乡学也。

” 庠是指古代的乡学。

旧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

明清时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庠生。

《促织》中有:“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邑庠,即县学。

按《礼记·明堂位》的解释:“庠,有虞氏之米廪也。

”养老于米仓自然便利,不过老人也不是白吃闲饭的,他们要将自己丰富的阅历、经验和技能,对下一代进行传授。

可见学校是从养老场所的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演进而来的。

“上庠”西周时为天子学书之所。

“党庠” 西周时为500家的学习场所。

汉代设在乡的学校称为“庠”。

序、校:夏代的军事教育学校。

《礼记·王制》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序”是射的意思。

金文的“序”字,象人在“个”中射箭的样子,以表示习射之所。

教室古语称呼

教室古语称呼

教室古语称呼一、庠这是个特别古老的对学校或者教室的称呼啦。

在古代,庠可是专门用来指代地方学校的哦。

你想啊,那时候的学子们就在庠里读书学习,听先生讲学。

庠就像是一个充满知识气息的小天地,大家在里面摇头晃脑地背诵着经典呢。

二、序序也可以表示教室的意思哦。

这个字听起来就很有秩序感,在古代的教育体系里,序也是学子们接受教育的场所。

想象一下,一群穿着古朴衣服的学生整齐地坐在序里,等待先生传授知识,那画面还挺有趣的呢。

三、塾塾这个称呼就比较常见啦,我们经常听说私塾。

私塾呢,一般是私人开办的教育场所,可能就在某个小巷子里,或者是某位先生自己的家中。

塾里的布置可能很简单,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但是却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那些想要读书识字的孩子就会到塾里来,跟着先生一笔一划地学习写字,诵读诗书。

四、学宫学宫可就比较高大上啦。

它是那种规模比较大的官方办学的地方,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公立学校。

学宫里面的教室肯定也很气派,而且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在学宫的教室里,可能会有很多的学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都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聚集在这里。

五、泮宫泮宫是很有特色的一种教室称呼。

它一般是和祭祀等活动相关的学校建筑。

在泮宫的教室里,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可能还会有一些和礼仪、祭祀相关的教育内容。

学子们在泮宫里面,不仅要学富五车,还要懂得礼仪规范呢。

六、黉舍黉舍也是古代对学校、教室的一种叫法。

这个词听起来就很有文化底蕴,感觉在黉舍里的都是很有学问的人。

那时候的黉舍可能会有很严格的入学要求和教学制度,在里面学习的学生也都以能够进入黉舍为荣,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栋梁之材。

古代教室雅称

古代教室雅称

古代教室雅称古代教室雅称古代教室,作为知识传授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教育的尊重,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文化特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古代教室的多种雅称,并解析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古代教室的通用雅称庠(xiáng)●定义:古代学校的通称,也特指养老与教育并重的场所。

●历史背景:在夏、商、周时期,“庠”已成为学校的一种称谓,且在不同朝代名称有所变化,如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庠作为一种教育机构,最初的设立是为了培养贵族子弟,使他们能够继承家族的荣耀与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庠逐渐演变为一个更为普遍的教育场所,接纳更多的学子。

●文化内涵:“庠”字本义为礼官养老处,后引申为学校,体现了古人将学校视为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同时,“庠”作为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更高的学校,反映了古代教育体系的层次性。

庠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强调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

序●定义:与“庠”并称,泛指学校。

●历史背景:在周朝,“序”成为学校的另一种称谓,与“庠”共同构成了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序的设立通常与宗庙、祭祀等活动相结合,成为贵族子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序不仅教授知识,还注重礼仪与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术与品德上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文化内涵:“序”字本义指房屋的东西墙,引申为场所,作为学校的别称,体现了古人对教育场所的尊重与重视。

同时,“序”也象征着秩序与规范,反映了古代教育对学子品德与行为的严格要求。

序的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修养。

学●定义:古代学校的另一称呼。

●历史背景:“学”作为学校的称谓,在古代文献中广泛出现,是古人对教育机构的一种通用称呼。

学的设立通常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场所。

学不仅教授经典知识,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文化内涵:“学”字本义为学习、求知,作为学校的雅称,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古代的校园叫什么?

古代的校园叫什么?

古代的校园叫什么?学校在中国古代叫什么各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学 ... 地方一般叫痒,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而周朝的时候私人学校刚开始设立,而设立的人一般是诸侯豪门为了培养人才,于是叫“学宫”,比较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

春秋战国及以后其他王朝也有类似的“学社”“文社”“诗社”等,宋以后的“书院”盛行,成为相对于“太学院”的学生学 ... 地方。

当然,古代士人也大多会寓居在寺院道观中(感觉古人非常注重经文的研究),所以学生们住的地方也有些类似的味道。

至于吃饭的地方,根据明代的文献,说那时候的老师是不管饭的--去求学是求人家的,要自己找旅店住(送东阳马生序)。

而一般来说,古人会将他们的与学习有关建筑物起很文雅的名字,什么这个堂那个馆或者什么什么阁的(文渊阁)。

至于老师开会,这个就更加复杂了:战国时候是百家争鸣,而且那时候叫“子”的往往有势力,可不想我们想的那样一群温文尔雅的学者。

而很多是暴力崇拜,像墨家和鲁班,纵横家,兵家。

而墨家本身又有为争夺“拒子令”内斗的记载。

儒道法家虽然不崇尚“武斗”,但学术间也是“剑拔弩张”的相互诋毁,而儒家本身后来又八分,反正是打到乱七八糟的。

所以那时候一般开会就是争斗大会,辩经论法的,在道观举办的比较多(佛教在汉后期才在中国兴起)。

古代的学校有几种称呼?古代帝王学习之地叫明堂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设的大学叫辟雍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叫泮官乡学叫庠,即地方所办学校国家设立的学校叫国学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官府设立的学校叫官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地方叫蒙馆古代的学校叫什么各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学 ... 地方一般叫痒,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而周朝的时候私人学校刚开始设立,而设立的人一般是诸侯豪门为了培养人才,于是叫“学宫”,比较有名的是齐国的“稷下”。

春秋战国及以后其他王朝也有类似的“学社”“文社”“诗社”等,宋以后的“书院”盛行,成为相对于“太学院”的学生学 ... 地方。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古代 教室的叫法

古代 教室的叫法

古代教室的叫法
在古代,教室的叫法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教室的叫法:
1.私塾:私塾是古代最常见的教育机构,教师通常被称为塾师或先生。

在私塾中,教师会
为学生讲授各种学科,如《四书》、《五经》等,并指导学生练习书法和作文。

2.书院:书院是唐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教育机构,通常是由士人或学者自行筹集资金、聘请
教师、招收学生而设立的。

在书院中,教师被称为山长或院长,学生则被称为生员或学徒。

3.官学:官学是由政府设立的教育机构,其教师是由政府任命并领取俸禄的官员。

在官学
中,教师通常被称为祭酒、博士或教授,而学生则被称为生员或进士。

4.家学:家学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通常是由家族中的长辈或富有学问的人担任教
师。

在家学中,教师通常被称为西席、宾师或家庭教师,学生则是家族成员或亲友。

在古代,教师的地位相对较高,他们被视为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楷模。

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主要是讲授和指导学生练习,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

总的来说,古代教室的叫法与现代教育机构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的是一样的: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

在古代,教师的责任重大,他们需要承担起传承文化、弘扬道统的重任,同时也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启迪学生、培养人才。

古代课堂的称呼

古代课堂的称呼

古代课堂的称呼
古代学堂的雅称有:私塾、书院、国子监等教育机构。

每种教育机构的职能不同,招收的学生也不同。

1、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清代地方儒学有名无实,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学塾里。

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

2、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

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3、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完整版)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完整版)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

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作者:————————————————————————————————日期: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学校、古代学官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学校、古代学官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学校、古代学官〔一〕古代学校【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瞽宗】古人以西为右,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 ,也叫右学.瞽宗是商代大学的名称.当时大学以乐教为主,乐教的教师也就是乐师.乐师在大学中祀其先祖为乐祖,大学也就成为乐师的宗庙,故称瞽宗.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指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 ,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那么,在太学已二年.〞【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那么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私塾】私塾是私学的一种,以经费来源区分,一为富贵之家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称坐馆或家塾;二为地方〔村〕、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称村塾、族塾〔宗塾〕;三为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的,称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二〕古代学官【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铳〔?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 ,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 又称国子助教.【夫子】源于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为对教师的尊称.。

古代学校的别称

古代学校的别称

周时期的学制:朝廷有国学(高等教育性质---大学---辟雍、东序、成均、上庠;初等小学性质)乡学(乡校、州序、党庠、闾塾)这些学校中辟雍是皇帝承师问道之处,与泮宫类似。

东序为习武之地;成均为习乐之所;上庠为学书之所。

这是分科教学。

国学中的小学主要接纳的是的孩子,入学资格等级名份为入学的首要条件。

王太子8岁时入小学15岁进入小学,学制为9年。

汉代:(、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隋唐:儒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古代地方官学的一种。

元代首创,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所。

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使子弟入学。

明承元制,农村普设社学。

)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初等私学(书馆、学馆,村学、村塾、冬学,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
1。

《小学教育学》精讲班第3讲:第二章小学教育(二)课件讲义讲义

《小学教育学》精讲班第3讲:第二章小学教育(二)课件讲义讲义

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建国后试行的学校类型主要有全日制小学和非全日制小学两种,非全日制小学有半日制小学、巡回制小学和季节性小学等。
(3)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是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它对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学、实施、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这是一部意义深远的法律,它的颁布和实施,揭开了中国教育史上以法治教的新篇章,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课程分必修科和随意科),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2、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2).学制改革试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的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初等教育阶段,由于我国个别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还很落后,学生小学毕业后开始实行分流,一部分人进入普通初中学习,另一部分人进入初等职业学校学习,学制3~4年,毕业后直接就业,直接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2)义务教育的内容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比如,14世纪以前,学校教育中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学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科不断的增加,教科书不断更新,力图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
(3)义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影响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教育对象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大力发展义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义务教育的功能。由此可见,义务教育的规模、质量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学校的称谓朝代版一、我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变历史(一)传说时代的学校1、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二书,名叫“成均”。

成均的教学内容,以乐教为主。

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

2、虞庠之学传说虞舜时代的虞庠之学,兼作养老、藏米之所,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教学内容以养老为主,而老人有国老、庶老之别,敬养老人的场所也就有“上庠”、“下庠”之分。

(二)夏商周时期的学校1、夏序、商瞽宗之学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统治者为了对内镇压和对外征讨,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

《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朝是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更加丰富,教育已明显进步。

商朝人重视祭祀、崇尚礼乐,所以特别设立了“瞽宗”,由乐师瞽曚主持,进行乐教学习礼乐,同时也是用作祭祀的场所。

3、西周的国学与乡学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影响,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重要特征。

统治者明确规定,教育机构必须设于官府之中,形成了“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的局面。

这种“学在官府”的体制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央有国学,地方有乡学。

国学是专为上层贵族子弟设的学校,按照入学年龄和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

大学一种是由天子设立的,规模较大,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另一种是由诸侯所设,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即“泮宫”。

大学的年限为九年,教学服从统治者的需求,学大艺履大节,大学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

小学的年限为七年,强调德行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训练奴隶制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乡学是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

由管理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内容以德、行、艺为主。

据地方区域的大小不等,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闾塾、党庠、周序、乡校。

据《学记》记载:“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校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战乱,统治阶级难以维持,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下层,私人讲学之风盛行,私学遍及各地。

最典型的就有齐国的稷下学宫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1、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由官家举办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期最高学府;是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而来的教育机构,保持了尊重士人之学的特点,具有宽松的学习氛围;是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于一体,兼有咨询作用的高等学府。

2、孔子与私学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他一生在文化教育方面有两大主要贡献;一是首创私学,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二是编订“六经”,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四)秦汉时期的学校汉代在“独尊儒术”政策的指引下,各级学校蓬勃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以儒家经学主要内容的学校主要是中央的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和地方的郡国学;1、中央的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称。

汉代太学是在汉武帝时期。

太学的教师由博士担任,学生为博士弟子。

设置太学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以《五经》为统一御订教材。

鸿都门学始创于东汉灵帝元年(178年),学校设于皇宫鸿都门内,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以诗赋书画为教学内容。

东汉安帝时,由于主政的邓太后注重宫廷教育,又办起了专门的宫邸学校。

2、地方郡国学汉代地方官学以郡国学为主要形式,最初由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文翁兴办。

文翁送地方官去学习进修,学成后回到蜀郡或为官或教学,同时他还在成都设立官学,“受业弟子”跟随学官学习,毕业后委以一定官职。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校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由统一转为分裂和战乱的时期,这时学校废置无常,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和特点。

如西晋增设了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南朝时开办了一些专科学校,如宋的“四馆”和总明馆;以及北朝的地方官学相当发达。

1、西晋的国子学国子学的设立是我国古代在太学之外设立的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官学,使得中央官学形式多样化,等级更加明显。

国子学始创于西晋,据《晋书.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

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

”国子学限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方可入学。

2、南朝宋的“四馆”和“总明馆”南朝是继汉开唐的转化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在继承汉、晋的同时,也建立了适应这一时段的新的学校形式,最具特色的就是南朝宋的学馆。

学馆是以学者的学术专长为特色的一种新型学校教育形式,由国家主办,朝廷任命主持者。

最著名有宋文帝曾在京师先后开办的大学“四馆”,即雷次宗立的儒学馆,何尚之立的玄学馆,何承天立的史学馆以及谢元立的文学馆,儒、玄、史、文这四馆都按照各自的专业招收学生进行教学与研究。

后来宋明帝设立总明馆,置祭酒,分社儒、道、文、史四科,是藏书、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机关。

(六)隋唐时期的学校在学校教育方面,隋朝主要是在中央设置的国子寺;唐朝在中央设立了“六学”“二馆”,而地方设有府、州、县学。

1、隋朝的国子寺隋文帝时提倡学校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建立学校,,号召人们学经习礼。

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

内设祭酒一名,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薄、录事各一名。

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五学。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在国子监中仍设有祭酒、主薄和录事,增加了司业一人,丞三人。

国子监一直沿用到清末。

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的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长官的开始。

2、唐朝“六学”“二馆”和府、州、县学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科学水平发达的基础上,学校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备,在我国和世界学校教育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

六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都隶属于是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

六学中前三学是属于大学性质的,后三学是属于专科性质的。

二馆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的,弘文馆归属于门下省,崇文馆归属于东宫直辖。

地方办理的学校,在各府有府学,各州有州学,各县有县学。

所有的府州县各学校统属直系,由长吏掌管。

地方官办理的各学校其性质属于中小学,毕业可以应“乡贡”,也可升入中央四门学。

儒家经典是各学校的基本教材。

总之,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

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选拔,使选才和有育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学校培养人才供科举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而科举是学校生员必经之路,成为支配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

(七)宋元时期的学校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教育事业在唐代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的提高,重视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官学教育进一步完善,除中央各类官学外,地方官学更为普遍。

同时私学勃兴,书院制度兴盛,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

1、宋代“三次兴学”过程中的官学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沿用唐制,官学由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各项制度都是在三次兴学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

北宋通过三次兴学,改革科举,振兴学校。

范仲淹倡导的庆历兴学改革太学,令州县立学,还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王安石的熙宁兴学,创立太学“三舍法”,整顿地方学校,设置了武学、律学、医学等一些专门学校;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以学校为今日先务”扩大了太学规模,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创办了更多的专门学校,全面实施“三舍法”,停止科举,通过学校取士。

2、书院的兴盛书院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

他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高于一般私学,积聚大量图书,学生自学读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形成了许多显著的特点,对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书院制度形成在于宋代。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朱熹创办的白鹿洞书院,他在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其学规成为以后各代书院学规的楷模。

(八)明清时期的学校明代吸取前朝统治经验,把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更向前推进一步,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中各项政策均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明初统治者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强调学校教育对于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曾一度规定学校毕业可以直接授官,后又有监生历事之举。

中央官学主要是国子监,不过明代国子监教育对象扩大,甚至用钱可以买到国子监生的资格和身份,即所谓的“例监”或“捐监”。

地方官学主要仍然是府州县学,又在防卫区设立卫学,乡村设立社学,还在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司儒学。

而这时期书院及其不发达,明末官方甚至“禁毁书院”。

清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沿用明代旧制。

中央官学设有国子监和特殊性质的宗学、旗学、觉罗学,还有算学馆以及俄罗斯学馆等;地方官职学设有府州县等“儒学”。

此外还有书院。

清代学校制度比较完整,但因特别重视科举,所以较之前代更加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但是到了鸦片战争以后,科举制度逐渐腐败,官学也名存实亡,私学也空疏腐化,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古代学校逐渐终止。

直到1905年,清政府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至此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彻底废除,这标志着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

历代对教师的称谓及出处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对教师的称谓也不同。

自孔子的门徒尊称孔子为夫子,后来“夫子”成为对教师的尊称。

师: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傅:《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西席、西宾、讲席:汉代对教师的称谓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对传授经济教师的称谓。

师保:《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谙德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归诸道者也。

”先生、老师:《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

”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韩愈《进学解》:“国于先生晨入大学。

”宗师:《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

”老师:《示侄孙伯安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几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称“老师”。

教习:学官名。

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

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也沿袭教习。

教谕: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