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近现代德国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3-3
![高三历史德国史(PPT)3-3](https://img.taocdn.com/s3/m/219d69860242a8956aece435.png)
二:完成统一,社会转型
(19世纪70年代)
工业革命发展要求结束分裂 (根本原因)
1、条件
普鲁士具有统一优势 (实力强、民族纯、政
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交活)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2、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1864年,普奥联合对丹麦 1866年,普奥战争 1870—1871年,普法战争
3、影响:
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 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是难点。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 残余对德国的政治有较大的影响,富于侵略扩张性,成为两 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也是受害者,联系当今世界两大 主题,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它具有蛋白酶、EC增殖和肿瘤生长抑制活性,能使鲨软骨抵抗多种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的入侵。 [] 鲨体表分泌物的 生理活性成分 美国科学家从双唇鲨体表分泌物分离出一种超强抗癌因子,该因子可迅速阻止恶性癌细胞生长扩散并切断癌细胞与周围组织联系,其组成及分
子结构正在研究中。鲨体;跨境旅游 跨境旅游 ; 表分泌物也含有蛋白多糖,具有抗凝血、降血脂、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 [] 应用 抗肿瘤物 以姥鲨鱼肝油中的角鲨烯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综合成分研制成口服乳剂,能明显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经组织学研究表明,能趋向性进入癌细胞
内使癌细胞退化和坏死。鲨鱼中的角鲨烯与一些抗癌配伍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 [] 降低血脂物 鲨软骨酸性黏多糖有阻滞脂蛋白透过动脉壁,有澄清动 脉壁脂质的作用,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功能,作为降低血脂的物。酸性黏多糖可抑制磷酸二脂酶,增加CAMP浓度,激活脂蛋白酶,加速脂质的分 解。鲨鱼油可以和EPA、DHA、精制卵磷脂、维生素E等制成乳剂、鱼油胶丸等,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效果明 显。 [] 抗炎症和抗病毒物 资料表明,鲨软骨硫酸软骨素对大鼠心肌、主动脉的结缔组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能保护红细胞,减少细胞破裂。酸性黏多糖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水肿、抗肉芽肿、解热和镇痛。机体免疫机能与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而酸性黏多糖可通过多方面作用影响免疫机能,能与炎症递质, 如组织胺、-羟色胺、缓激肽及白细胞趋化因子等结合,保护血管内皮,减少渗透,抑制炎症反应。 [] 防止和治疗视觉和听力疾病 鲨鱼皮和软骨中的透明质 酸,有保护、润滑皮肤作用,防止细菌感染及外力的伤害,临床用于眼科手术、外伤性关节炎等。从鲨鱼眼提取制成的眼灵注射液,对初期老年性白内障有 效率达到8%以上。硫酸软骨素对于链霉素引起的听觉障碍,冠心病和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 其他应用 鲨皮胶可制成止血海绵,并治疗肾虚滑精等。鲨鱼肝 油酸钠有杀死精子的作用,作节育用。鲨脑制备成口服牛磺酸片,可治偏头痛,含有牛磺酸的用软膏可治疗牛皮癣。 [] 主要价值 重要的食用鱼类 大部分鲨 鱼可鲜食、蒸食、腌制,或做为鱼香肠、鱼膏、鱼罐头等的原料。鲜食时,由于肉中含有尿素,可用柠檬酸或柠檬汁或蕃茄汁除去尿素,以提高肉的质量。 此外,鲨鱼鱼翅(鳍),鱼唇又是海产八珍中之两珍。 [] 由于鲨鱼属于海洋食物链高级消费者,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是汞在鲨鱼体内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3025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d.png)
A.打破欧洲力量均衡 B.结束长久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第12页
2. (宁夏辽宁文综,30)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要求: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普遍和直接选 举产生。”此要求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标准产生 D.其产生方式含有民主特征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 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它国王和宰相, 同时又是帝国皇帝和宰相。
第7页
2.性质: 保留封建残余资产阶级宪法。
3.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②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 大,帝国议 会(下议院)权小; ③带有浓厚封建性和军事性。
第9页
4、对德意志帝国宪法评价
进步性:
①建立了含有资产阶级性质帝国,德国历史进 入新历史发展时期。 ②使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 主义强国。
不足: ①确立是一个不彻底和不完善代议制; ②保留了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妨碍了资 产阶级民主改革彻底完成。
第10页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相同点:
第14页
4.(江苏,16)近代以来,英、德 两国经过不一样方式,先后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 同点叙述,正确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专制色彩
第15页
德意志诗人席勒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 不到那块地方。”席勒朋友歌德说,没有一个城市,甚 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假 如我们在维也纳这么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假如我 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第12页
2. (宁夏辽宁文综,30)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要求: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普遍和直接选 举产生。”此要求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标准产生 D.其产生方式含有民主特征
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 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它国王和宰相, 同时又是帝国皇帝和宰相。
第7页
2.性质: 保留封建残余资产阶级宪法。
3.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①行政权与立法权没真正分开; ②议会中,联邦议会(上议院)权 大,帝国议 会(下议院)权小; ③带有浓厚封建性和军事性。
第9页
4、对德意志帝国宪法评价
进步性:
①建立了含有资产阶级性质帝国,德国历史进 入新历史发展时期。 ②使资本主义工业快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 主义强国。
不足: ①确立是一个不彻底和不完善代议制; ②保留了君主制度和军国主义传统,妨碍了资 产阶级民主改革彻底完成。
第10页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相同点:
第14页
4.(江苏,16)近代以来,英、德 两国经过不一样方式,先后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 同点叙述,正确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专制色彩
第15页
德意志诗人席勒感叹:“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 不到那块地方。”席勒朋友歌德说,没有一个城市,甚 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假 如我们在维也纳这么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假如我 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7.2《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7.2《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2d9d0d866fb84ae45c8d77.png)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纳粹党煽动反犹太人的原因有哪些?
莫言:“把所有的人当人来看”
‚厄玛•格丽斯‛们没有把 犹太人 当人来看; ‚厄玛•格丽斯‛们把 希特勒 当神来看;
‚厄玛•格丽斯‛们放弃自己的 理性 ,放弃了
独立的 思考 ,成为他人的工具。
惩罚篇
当罪犯被处以根据报应原则所得出的同等数量的刑罚时, 其便永远不能抱怨不公正。 ——康 德
我们呼唤着理性与良知。
感谢您的聆听!
厄玛•格丽斯
“奥斯维辛女魔”
“罪 与 罚”
——‚奥斯维辛女魔‛的启示录
罪恶篇
1942年,年仅19岁的厄玛•格丽斯成了拉文斯布吕克集 中营的一名女看守。 1943年3月,她被调往奥斯维辛集中营
鸟瞰奥斯维辛集中营
请将下列纳粹集中营的罪行与图片对号入座
奴 役 监 禁 灭 绝 掠 夺
85岁的诺曼·库柏曾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英军战俘。她向记者回忆 了集中营中最可怕的梦魇…… ‚她(厄玛•格丽斯)不是人,她是一个妖魔。她总是穿着厚重的皮靴, 带着一根鞭子和一把手枪。我们经常看到她残忍地殴打那些女囚犯的场 景。有时你能看到她手中的鞭子都被打断了。挑选她看不顺眼的囚犯送 入毒气室处死,当格丽斯对囚犯施展的暴行越残酷时,她嘴角的笑意也 就越浓。还残忍地射杀过许多犹太囚犯,此外,她对在犹太囚犯身上进 行的可怕人体医学实验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嗜好。‛ ——据英国《每日镜报》2011.1.26报道
人皮灯罩
一个女人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残忍?
1923年10月7日,厄玛•格丽斯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的 农户家庭,曾经的她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
1934年,11岁的厄玛•格丽斯加入了希特勒青年队。
厄玛•格丽斯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加入这一组织的?
【高中·历史】第25课 当代德国
![【高中·历史】第25课 当代德国](https://img.taocdn.com/s3/m/2c41127da26925c52cc5bffa.png)
1.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 凯恩斯说: 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 C 建立在煤和铁上。 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强调 ( )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2.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 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 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 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 德国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这主要是由于( 德国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这主要是由于( C ) A.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实现的 B.德国统一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C.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的传统 D.德意志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
2004年 2004年1月26日生效的《柏林州学校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 26日生效的 柏林州学校法》 日生效的《 规定: 规定:学校的目的是使培养出的人有能力坚决抵制纳粹意识形态 和其他追求暴力统治的政治学说,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 和其他追求暴力统治的政治学说,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 自由、人类尊严、 自由、人类尊严、男女平等基础上并与自然和环境相和谐的国家 和社会生活。 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的思想观已被明确 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据了解, 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据了解,德国其他联邦州也都有类似 的法律。 的法律。 德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 时期历史的内容。 时期历史的内容。 1994年 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规定, 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规定,不 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格禁止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 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格禁止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即 使是否认德国在战时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言论与行为也将受到 严惩。 严惩。
2004年 2004年1月26日生效的《柏林州学校法》第一章第一条明确 26日生效的 柏林州学校法》 日生效的《 规定: 规定:学校的目的是使培养出的人有能力坚决抵制纳粹意识形态 和其他追求暴力统治的政治学说,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 和其他追求暴力统治的政治学说,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 自由、人类尊严、 自由、人类尊严、男女平等基础上并与自然和环境相和谐的国家 和社会生活。 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与纳粹意识形态作斗争的思想观已被明确 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据了解, 列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据了解,德国其他联邦州也都有类似 的法律。 的法律。 德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历史教科书必须包含足够的有关纳粹 时期历史的内容。 时期历史的内容。 1994年 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规定, 1994年,德国议会通过的《反纳粹与反刑事罪法》规定,不 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格禁止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 准以任何形式宣传纳粹思想,严格禁止使用纳粹标志的行为,即 使是否认德国在战时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言论与行为也将受到 严惩。 严惩。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专题复习(通用版)课件:专题六 第4讲 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共19张PPT)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专题复习(通用版)课件:专题六 第4讲 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8d1c7eddccda38376bafc9.png)
③议会:联邦议会:由君主任命,权力较大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权力较小 议会只享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职能,对政 府没有监督权
产 生
行 政 权
皇 帝
世袭
权 力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有权任免官员,有召集和解散 议会的权力和决定对外政策.
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 负责
宰 皇帝任命 相
联 由各邦代 邦 立 议 表组成 法 会
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审批法律 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它通过 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 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
权 帝 由成年男
国 子选举产 议 会 生
阅读《德意志帝国宪法》主要内容,思考一下问题。
以下材料摘自俾斯麦《思考与回忆》
“我坚信:统一的德意志是普鲁士的德意志,是威廉一世 的德意志,只有坚持君权神圣,才能够实现这一点!” 皇帝:权力巨大,任命首相,召集、解散议会, 宪法是如何体现俾斯麦这一思想的? 签署法律,统率军队。 “我是威廉一世陛下任命的,不是联邦议会或者帝国议 会选举出来的,但是我还担任着联邦议会的议长。因而我只 需听命于皇帝,一切政府(内阁)只需听命于我!” 帝国首相的产生方式、权限? 首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共产主义者说我们的议会是“粉饰门面的”,这简直 毫无道理!他们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代表了民意;同样 具有立法权!” 如何认识德国议会的产生和拥有的立法权? 议会:选举产生;立法权,受皇帝制约。
(一)确立的背景
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二)确立的法律标志
——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 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 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 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 37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 37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06a3f26bd97f192279e9fc.png)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 际法的发展
课程标准
知识体系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 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 的发展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背景
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削弱,_中_央__集__权___加强 宗教改革运动,不仅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各国的 世俗权力也得到强化,国家和__民__族_认__同____观念日益显现 路易十四(1638~1715)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 制王权国家 这一时期,国王往往就是国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 发生改变
3.(2020·上海奉贤中学月考)从 15 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 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 的本质内涵是( D )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解析 “新君主国”是指实行君主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D 项正确;“新君主国”利用各种方式将权力集中在君主个人手 中,统一国家,削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A、B 两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新君主国”是指实行君主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并非议 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 C 项。
【知识延伸】 格老秀斯关于国际社会的思想和对国际法在 国家间关系的论述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国际社会的讨论在英国学派那里得到了详尽的展开,而国际 法和国际制度的作用则在自由主义,尤其是国际机制理论和新自 由制度主义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阐述和发挥。
知识点 3 20 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 战争为__反__人_类__罪___,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战后,战胜国建立了_凡__尔_赛__—__华_盛__顿_体__系__,成立了国际联盟。 此后,各国还签订了非战公约。 (3)但是,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没有美国,苏联也很晚加 入,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又规定形成决议的“___全__体_一__致____” 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
课程标准
知识体系
了解近代西方民族国家 的形成情况,以及国际法 的发展
知识清单
知识点 1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背景
15 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削弱,_中_央__集__权___加强 宗教改革运动,不仅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各国的 世俗权力也得到强化,国家和__民__族_认__同____观念日益显现 路易十四(1638~1715)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 制王权国家 这一时期,国王往往就是国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 发生改变
3.(2020·上海奉贤中学月考)从 15 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 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 的本质内涵是( D )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解析 “新君主国”是指实行君主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D 项正确;“新君主国”利用各种方式将权力集中在君主个人手 中,统一国家,削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A、B 两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新君主国”是指实行君主专制的统一民族国家,并非议 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 C 项。
【知识延伸】 格老秀斯关于国际社会的思想和对国际法在 国家间关系的论述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国际社会的讨论在英国学派那里得到了详尽的展开,而国际 法和国际制度的作用则在自由主义,尤其是国际机制理论和新自 由制度主义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阐述和发挥。
知识点 3 20 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 战争为__反__人_类__罪___,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战后,战胜国建立了_凡__尔_赛__—__华_盛__顿_体__系__,成立了国际联盟。 此后,各国还签订了非战公约。 (3)但是,国联被英国和法国控制,没有美国,苏联也很晚加 入,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又规定形成决议的“___全__体_一__致____” 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课件(23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课件(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66474cd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2.png)
(2)概况 ①正面战场:___淞__沪__会__战____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企图;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大 捷重创日军,歼敌两万人。 ②敌后战场:消耗和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 (3)意义 ①到1938年10月,日本____速__战__速__决___的战略计划破产。 ②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 A
探究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材料一 “三头怪兽”漫画
[探究思路] 漫画式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及对历史知识 的 综合迁移能力。第(1)问观察漫画中的三个头像可知分别代 表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同一个身体说明三国勾结在 了 一起。第(2)问中的“狗”关键通过其身上的国旗判断是英国, 然后结合教材内容综合回答即可。 [尝试答题] (1)现象:德、日、意法西斯建立了同盟(三国轴心同盟)。 影响:法西斯势力走向联合,使新的世界大战日益迫近。 (2)英国。因为英国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二、西班牙内战 1.爆发 (1)背景: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上台执政,共 和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击保守势力。 (2)爆发:1936年7月,_____佛__朗__哥____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 爆发。 2.国际力量的介入 (1)德、意公开派军援助叛军,进行武装干涉。 (2)苏联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 (3)“___国__际__纵__队___”开赴西班牙,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三、学习延伸(教材P53) 依据以上材料,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论。想一想日本发动全 面侵华战争的原因还有哪些? 提示:作者认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有:日本 掠夺中国市场和资源的需要;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 反侵略精神;转嫁国内危机的需要。这些观点有一定道理, 但并不全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为实现蓄谋已久的吞 并中国,霸占亚洲,称雄世界的侵略方针的必然结果。1936 年所谓“国策基准”的出台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加 重,德、意、日勾结扩大侵略,都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的重要原因和背景。
德国近代现代历史的系统整理和答题技巧 PPT课件 通用
![德国近代现代历史的系统整理和答题技巧 PPT课件 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d6d4e03186bceb19e8bb4f.png)
(高考题,难度中)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 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8分)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 久维持世界和平。(4分)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4分) 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互 相争夺。(2分)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 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的 争夺,等等。(2分)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2分) 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 同支配中国等。(2分)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 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 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4分)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后又出兵菜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 中国,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 解。(4分)
例1:德 意 志 统 一
原因
1864年
经济发展
背 景
旗帜 俾斯麦
过 程
1866年 1870年
影 响
欧洲格局
扩张欲望
例2:年代跟随记忆法
一、法西斯的建立 1、1932年 2、1933年 3、1934年 4、1935年 二、二战中的德国 1、1938年 2、1939年 3、1940年
4、1941年
5、1942年 6、1945年
结合德意志完成统一建立帝国时的历史特点和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说明纳粹党 上台执政的原因,并指出法西斯统治的具体表现。 (13分) (高考题,难度中) 原因: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 义的传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一战战败,受到战 胜国制裁,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魏玛政府软 弱无力;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统 治阶级倾向建立独裁统治。(6分) 表现:取缔纳粹党以外所有政党;希特勒集大权于 一身;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推行国民经济 军事化;严密控制文化;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 战,退出国联。(7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e5a0546edb6f1afe001f18.png)
德方:空军数量处于优势,但在他国领 土作战,且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1、东非意军败北
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驻有50万 人的庞大兵力,而英军仅有5万人。 但意军前进缓慢,士气低落,指挥 不灵。1940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 东非发动反击,意军接连败北。第 二年春天,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光 荣复国,东非意军20余万人向英军 投降。
(1)这位新任首相是谁?
(2)他讲话时,英国面临着什么形势?
(3)这篇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和决心?
决心誓死保卫国土,抵抗德军的进攻。
三、不列颠之战
计划 “海狮计划”
“空中闪电战”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没达成目的?
英方:空军数量处于劣势,但本土作战 ,民心士气高涨:政府抵抗决心坚定:军事 设施先进。
隆美尔
(“沙漠之狐”)
本课小结
习题演练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
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
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
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B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习题演练
◆1940年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不列颠之战开始。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 目的是( D )
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法军固步自封,迷信阵
地战和马奇诺防线 ,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⑤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
宣战,起了决定性作用 ⑥法国统治阶层内部分裂
以及投降派的叛国行动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⑥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1、东非意军败北
意大利在北非和东非驻有50万 人的庞大兵力,而英军仅有5万人。 但意军前进缓慢,士气低落,指挥 不灵。1940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 东非发动反击,意军接连败北。第 二年春天,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光 荣复国,东非意军20余万人向英军 投降。
(1)这位新任首相是谁?
(2)他讲话时,英国面临着什么形势?
(3)这篇演说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和决心?
决心誓死保卫国土,抵抗德军的进攻。
三、不列颠之战
计划 “海狮计划”
“空中闪电战”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没达成目的?
英方:空军数量处于劣势,但本土作战 ,民心士气高涨:政府抵抗决心坚定:军事 设施先进。
隆美尔
(“沙漠之狐”)
本课小结
习题演练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
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
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下列哪个国家的史
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B )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苏联
习题演练
◆1940年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不列颠之战开始。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主要 目的是( D )
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 ③法军固步自封,迷信阵
地战和马奇诺防线 ,忽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
④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⑤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
宣战,起了决定性作用 ⑥法国统治阶层内部分裂
以及投降派的叛国行动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⑥
德国新历史学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德国新历史学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fdc87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1.png)
(6)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旳特殊地位和作用,宣传国家旳超 阶段性.新历史学派以为.人们之间有比个人间和阶段间更基本旳一 种道义结合。国家就是这种道义结合旳详细机构。他们探讨了国家 旳发展、职能等,并赞美和推崇当初旳普鲁士帝国,把它说成是在 阶级之上,为整个社会利益而奋斗旳社会王国。
新历史学派不但提出理论,而且热衷于提出多种政策主张。他们 提出旳改良主义政策涉及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 纷仲裁、某些行业旳国有化、城市土地私有权旳限制、财政赋税改 革等。
德国资本主义旳迅速发展引起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旳发展。 德国在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后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旳中心,马克思主义 得到广泛传播。德国工人运动发展促使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阶级进 一步结合,它们一方面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又展开改良性旳 社会改革运动,力图经过自上而下旳改革,加强国家对社会政治、经济 旳干预、控制,以预防无产阶级革命旳发生。
威尔纳·桑巴特
威尔纳·桑巴特(1863年~1941年)德国社会 学家,经济学家。早年在柏林和罗马学习法 律、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1888年获柏林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90~1923年任布雷斯 劳大学副教授。192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1931年退休。
◆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旳总结 1.精神原因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形成旳原动力 2.强调建立与新制度相适应旳新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旳必要性 3.提吃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主要作用 4.强调企业家是当代经济主体 5.阐明了市场形成和经济学说旳特点
(1)新历史学派怀疑经济学者是否真旳能揭示经济规律.尤其否定 古典旳抽象演绎法。他们提出并论证历史归纳法,以为只有在搜集大 量资料后来,利用历史归纳法才干得到某些正确结论。
(2)新历史学派根据统计学旳发展,强调用历史统计措施来分析和 考察现实经济问题。他们把旧历史学派旳措施称为历史旳生理学,主 张用历史统计法来取代。
新历史学派不但提出理论,而且热衷于提出多种政策主张。他们 提出旳改良主义政策涉及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 纷仲裁、某些行业旳国有化、城市土地私有权旳限制、财政赋税改 革等。
德国资本主义旳迅速发展引起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旳发展。 德国在70年代巴黎公社失败后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旳中心,马克思主义 得到广泛传播。德国工人运动发展促使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阶级进 一步结合,它们一方面对工人运动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又展开改良性旳 社会改革运动,力图经过自上而下旳改革,加强国家对社会政治、经济 旳干预、控制,以预防无产阶级革命旳发生。
威尔纳·桑巴特
威尔纳·桑巴特(1863年~1941年)德国社会 学家,经济学家。早年在柏林和罗马学习法 律、经济学、历史学和哲学,1888年获柏林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90~1923年任布雷斯 劳大学副教授。1923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1931年退休。
◆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旳总结 1.精神原因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形成旳原动力 2.强调建立与新制度相适应旳新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旳必要性 3.提吃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主要作用 4.强调企业家是当代经济主体 5.阐明了市场形成和经济学说旳特点
(1)新历史学派怀疑经济学者是否真旳能揭示经济规律.尤其否定 古典旳抽象演绎法。他们提出并论证历史归纳法,以为只有在搜集大 量资料后来,利用历史归纳法才干得到某些正确结论。
(2)新历史学派根据统计学旳发展,强调用历史统计措施来分析和 考察现实经济问题。他们把旧历史学派旳措施称为历史旳生理学,主 张用历史统计法来取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件2) (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3单元第4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课件2)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eb0fc5ce2f0066f4332203.png)
领导人的决心 (原因一):
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政府抵抗决心坚定
■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 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 眼泪和汗水。” ■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 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 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 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 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什么也 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 么也不能!我们决不谈判!q
波 兰 作 战 勇 敢 的 骑 兵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 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 “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 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 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 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思考:造成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 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 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 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 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 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 吉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丘吉尔著名的V字手势 思考: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何没有达到作战 目的? (领导人的决心、民心士气、军事战术)
2.原因
(1)法国战略战术落后,重守轻攻。(迷信马其 诺防线,忽视空军和装甲部队)
(2)德国、意大利的进攻。 (3)法、英、荷、比军队缺乏统一领导,有效的 配合。 (4)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1940.4
我的野心 是。。。
巴黎⊙
三、不列颠之战(1940.7—9)
三、不列颠之战 1、背景: 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 勒的劝降。 2、经过: (1)1840年7月,德国空袭英国军事设施 (2)英国轰炸柏林 (3)德国空袭伦敦等 3、影响: 德国“海狮计划”破产。
2020届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专题01 德国史-九年级国别史专题复习(共45张PPT)
![2020届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专题01 德国史-九年级国别史专题复习(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a234ad4afe04a1b171de35.png)
(2017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P84)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 者会,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有关中日关系问题时表示:“至于有人 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 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 如以二战后的德国做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 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 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我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 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中考链接
❖ 1、材料中外交部长王毅提到的1914年和 1894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
❖ 2、一战前和二战前的德国分别做出了哪 些举动?
❖ 3、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 一,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遭到了怎样的 惩罚?
❖ 4、今天的日本应当怎样以二战后的德国 为榜样?
参考答案
❖ 1、第一次世界大战;甲午中日战争。 ❖ 2、一战前:德国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三国
❖ 因为一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削弱加深了双方矛盾,埋下 二战种子。所以列宁说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 霸权。
试题详解
8、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列举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加入的军事集团及德国发 动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哪一部著作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A: 《共产党宣言》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是
B: 俄国十月革命
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 C: 李大钊
中考链接
❖ 1、材料中外交部长王毅提到的1914年和 1894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
❖ 2、一战前和二战前的德国分别做出了哪 些举动?
❖ 3、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 一,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遭到了怎样的 惩罚?
❖ 4、今天的日本应当怎样以二战后的德国 为榜样?
参考答案
❖ 1、第一次世界大战;甲午中日战争。 ❖ 2、一战前:德国与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三国
❖ 因为一战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削弱加深了双方矛盾,埋下 二战种子。所以列宁说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 霸权。
试题详解
8、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列举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加入的军事集团及德国发 动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哪一部著作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A: 《共产党宣言》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 革命是
B: 俄国十月革命
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 C: 李大钊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六单元国别史德国史课件新人教版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第六单元国别史德国史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ac537dcc7931b764ce1544.png)
3.思想文化 (1)德国古典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2)音乐:“乐圣”贝多芬架起了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桥梁。
四、现代时期(20世纪初以来)
1.经济:联邦德国接受马歇尔计划;阿登纳政府建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 市场经济”模式,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从1951年开始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 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和法德和解。 2.国内政治:1933-1945年实行法西斯极权统治→1945年后被战胜国分区占领,在 美苏冷战大背景下,德国和柏林分裂,两国分别实行代议制民主和苏式政治制度; 1990年在东欧剧变中,两德统一。 3.对外关系:20世纪上半期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下半期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与法国一起成为“双发动机”。 (1)发动两次世界大战,遭到沉重打击;一战后,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遭到宰 割;二战后,遭到正义审判,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
德国史
第六单元 国别史
一、中世纪时期
德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罗马教廷在德国的势力最大。
二、工业革命前
1.宗教改革运动中,德国成为首发和中心区域。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实质 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2.启蒙运动时期,康德提出“思想的自由”的观点: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独 立思考,理性判断;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 真谛。
2.政治状况 (1)内政 ①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 ②政治体制:通过王朝战争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帝国宪法通过,确立 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 标志。 (2)对外 ①争霸欧洲和世界:普法战争改变欧洲大陆格局,德法矛盾尖锐,组织三国同盟。 ②侵略中国:参与“三国干涉还辽”,占领胶州湾为租借地,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镇压义和团,签订《辛丑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二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 国人谈论建造大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 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 国…… 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 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2)材料二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 种意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6分)
1939.3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德国就为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1939.9入侵 波兰;
1940.4攻占北欧的丹麦和挪威;1940.5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攻; 1940.6进攻法国;1940.7发动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未得逞; 1940.9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1941.2入侵北非;到1941.6德国已经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 地区;1941.6.22入侵苏联。
战争责任;没有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
二战后: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施分区占领;召开国际军事法
庭进行审判;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的惩处 ;彻底根除德国
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影响:一战后的惩处使德国国际地位下降;和约的苛刻性和掠 夺性刺激了德国的民族自尊心和复仇情绪;为欧洲再次走向战 争埋下了隐患。
二战后,德国理性反思本国的战争责任,走和平发展之路,重 新崛起;缓和和欧洲国家的关系,推动法德和解和欧洲联合; 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及国际地位提高。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二战前至二战前期)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不非军事区; 1936—1939年干涉西班牙内战; 1936年10月,德意签订柏林协定,“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 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938.3德吞并奥地利;1938.9英法德意制造慕尼黑阴谋,德吞并捷 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材料二: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
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
般原则。
——雅尔塔会议内容节录
一(战1后):根在据没材有料德一国、参二加并的结情合况所下学召知开识巴,黎指和出会两,次后世又界强大迫战德后 国对接德受国苛惩刻处的的《不凡同尔之赛处和及约影》响;。要求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所有的
影响 二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11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 定》,后意大利加入
法西斯国家集团形成
1938.9 英法德意制造慕尼黑阴谋 德国实力增强,加速战争爆发
1939.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使德国免于两线作战,便于立即发动战争
1939.9
1942.7 —
1943.2 1944.6
1945.4
诗人歌德、海涅
音乐家贝多芬、舒曼、巴赫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材料一 1952年,联邦德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均已超过战前水平, 顺利实现了经济复兴计划,开始进入高度增长时期。在 1952—1965年的13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 长率和年平均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8%左右,增长速度一直居 西方国家前列。到60年代初,这两项指标的绝对数额均已超 过英国和法国。到1970年,经济实力居西方国家第二位。
——(英)霍布斯鲍姆(1994)
1、德意志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自主整理)
领域 哲学
科学技术革、康德道出启蒙的 真谛、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马哈的唯 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爱因斯坦 相对论、普朗克量子论、施莱登和施旺创 立细胞学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现代汽 车之父卡尔·本茨等
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警惕历史重演;各国政府和人 民必须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 供了法律依据等。
用法律惩治犯罪,以公平培育正义,以理性巩固和平;
四、理性重生
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 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 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 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1)材料一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是因为什么 原因导致的?(4分)
一 历史溯源
• (一) 近代德国的政治体制 • (二) 近现代德国的经济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目 相同点
政府首脑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议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 生,享有立法权;③国家元首都是君主,世袭,任职终身。
内阁首相
宰相
政府产生方 式 不 行政权 同 点 立法机构
表现:工业企业大量倒闭,农业生产下降,银行等金融机构 崩溃,外贸剧减,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摆脱危机的途径:建立法西斯专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 外加紧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
二、疯狂的德意志
• (一)对外扩张 • (二)扩张的危害
1、 自主整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三、四十 年代德国对外扩张的主要表现
2、疯狂扩张的危害
苏美英法四国于1945年6月5日发表了《关于共同管制 德国的联合声明》。四国把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划分为四个 占领区,分别进行占领。
二战中德国有550万人死亡,约100万人失踪。…… 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许多城市成为一片废墟……战后大 约有千百万人无栖身之所。……战后德国经济陷入全面崩 溃,人民群众挨饿,生活十分困难。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 速发展的原因,其中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原因:德国统一和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市场和 制度保障;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使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领先;普法战争法国割地赔款使德国获得工业发展需要的资 源和资本;交通运输业和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发展
德意志民族号称“思想家和 诗人的民族” ,它曾诞生过康 德、马克思、恩格斯,也诞生过 贝多芬、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等, 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作为元凶之 一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 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时间 1933.1
事件 希特勒被任命为政府总理
议会选举产生 内阁首相 议会,下院权力大
议会产生方 式
国家权力中 心
国家元首、 议会、政府 之间的关系
下院由普选产生
议会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政府不对元首负责
皇帝任命
皇帝和宰相 议会,联邦议会拥有实权, 帝国议会作用小 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 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皇帝
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 责 ,皇帝主宰议会
1945.5.8
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 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战役 柏林战役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正式爆发
德国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局势发生根本变化
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 速反法西斯战争结束进程。 欧洲战场最后一场战役,德国失败, 希特勒自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
——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面对如此困局和如此罪 行,德国人会怎么做?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白骨
三、惩戒与反思
不可否认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 之一,因此,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都受到 了不同程度的惩治,但是之后德国却走上 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 材料一:列宁称《凡尔赛和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
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人民版教材
1、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因后果
材料一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 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 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 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 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材料二: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倍倍尔和 李卜克内西先生(两人均为德国工人运动著名的活动家)已经以叛 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 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 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 士兵营的企图。” 材料三: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 为“1918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基础”。 (1)材料一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是因为什 么原因导致的?(4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代议制确立的 影响。(8分)
——(德)霍尔斯特·罗力《欧盟超国家职能及德国在 欧洲统一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二战后德国重新获得 世人尊敬的表现。
主要可以从战后德国自身发展道路的反思(政治体制和经 济发展道路)、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法德和解推动欧洲 和平并走向联合、战后德国对破坏世界和平的反思以及对 受害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重新实现国家统一、加入联合 国等方面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 场份额相对小; 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列强间矛盾加剧,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扩军备战,导致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三 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 本主义世界。由于德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从而使德国经济 遭受的打击,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要严重得多。经济危机使大 垄断组织处于摇摇欲坠和破产的境地。中小企业处境最惨,破 产达几十万家。危机使农业生产下降30%,大批小农破产。 1931年7月,柏林一系列银行几乎全部关闭,对外贸易也急剧下 降,到1935年,出口总额减少了69.1%,进口总额减少了 70.8%。 ——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 (3)概括德国经济危机的表现,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德国为摆脱 危机采用了哪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