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卢青青左斌
一、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国内外各种尖锐矛盾,
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用行政手段组织生产和分配,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是必要的,它调动了积极性,
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保卫了革命果实。
但是,在和平条件下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多方面的矛盾。以1921年喀琅施塔得的水兵暴动为导火索,宣告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已无时效性,国内外出现严重的危机。
于是,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认识到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国家必须迂回渐进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其主要内容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交换,支持小农经济,允许私有私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二、新经济政策过早结束的原因
(一)受反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
首先,新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政治危机的产物。基于消灭剥削、铲除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领导了十月革
命顺利夺得政权。
随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运而生。然而此政策并不适合小农占多数的俄国国情,直至1921年农工暴动愈演愈烈,苏维埃政权面临最大的政治危机,于是列宁于
同年3月提出新经济政策。
列宁说:“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并且毫不隐瞒,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1](P8)
既然是为了摆脱危机的应急措施,那么布尔什维克党就没有做好转变观念的
准备,意识形态的核心仍是反市场经济的。
其次,未处理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列宁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发现小生产占大多数的俄国不能完全排斥市场、商品和货币。而斯
大林时期,受马克思传统观念束缚,教条地说:
“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
消除商品生产。”[2](P604)
“并且也用逐渐过渡的办法使产品交换来代替商品流通,使中央政权或别的什么社会经济中心能够
掌握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以利于社会。”
[2](P650)
致力于使国家成为市场的主体,而非市场秩序的监督者和护卫者。结果,斯大林慢慢地使苏俄经济步上畸形发展道路。
(二)缺乏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层解读
新经济政策从实施起就被苏共党和领导人就有关社会
主义理论和建设等问题争论着。党内不少人主张保持共产主义纯洁性,反对开放和退却,抵制市场和贸易自由。而列宁指出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但是他却始终认为市场经济、商品买卖和自由贸易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并且只把它们看作
可利用的形式,没有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另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上盲目冒进。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赶超战略,
并把实现全国电气化当作重点。列宁逝世后,
斯大林继续执行赶超战略。为了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党和政府从1926年开始,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1929年12月,斯大林表示新经济政策已经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种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做法无疑是有害的,使人民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这些认识上的缺陷最终导致新经济政策的夭折。
(三)新经济政策的施行缺乏法律和体制的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并没有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意向,反而致力于消灭资本主义。所以,苏联党和领导人在执行新经济政策的时候具有很大随意性,对政策的认识也没有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就无从谈起对新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了。不健全的民主法制、对法制建设问题的不重视、加之斯大林的独断专行等,使一贯处在行政强制力下的新经济政策不具备实施的持久性。
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俄国恢复了经济生产,也恢复了政治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但是实施新经济政策后,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并没有转变,反而被加强。强化一党专政并宣布俄国共产党是国内唯一合法政党。并且对其他政党进行镇压和取缔,取消了政治自由。国家政权强力干预经济,
使经济失去活力,危机频发。
由于没有政治体制外衣的保护,新经济政策最终被取消以期消除经济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对我国建设的启示
(一)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列宁说:“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共产党员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一粟而已……而自己能向资产阶级学习,使
资产阶级走共产党员要走的道路。”[1](P96)
他在《论粮食税》中明
确指出: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
苏俄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摘要]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俄国从此踏上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之路,从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虽然新经济政策由于反市场思维、缺乏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层解读和它的施行缺乏法律和体制保障等的影响而较早结束了,但却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
党史8
(上接第7页)
/党史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3](P225)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必须批判的继承前一阶段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也如此。一方面它要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和腐朽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继承资本主义一切东西。1985年,邓小平指出:“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4](P130)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正确判断姓“社”姓“资”问题的新标准,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P29)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我们都可以广泛的利用,比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让制和证券制度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赶超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并把实现全国的电气化当作赶超战略的重点。最初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问题上存在着急于求成和盲目冒进的思想,这种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的倾向给社会主义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危害。新经济政策的诞生是列宁将马克思的一般原理和俄国具体国情有效结合的产物。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直至采取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列宁探索了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但它不是教条。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4](P27)所以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我国建设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要想改革就必须开放,开放就必须改革,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改革和开放互相促进,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取而代之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导致后来的苏联只有改革,缺乏对资本主义的开放,使社会主义的改革最终失去活力,苏联也以解体而告终。1988年5月25日,邓小平表示:“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4](P265)“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4](P13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4](P371)我国的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的始终,而决不是权宜之计。所以改革开放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变。
虽然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不长,但给我国的建设带来宝贵的财富。正如邓小平所说,“也许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当然我们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给社会主义建设增添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4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斯大林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龚育之.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1.卢青青(1986-),女,江苏沭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2.左斌(1984-),男,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46。
【责任编辑/韦丹丹】
七、李汉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新时期以来,对李汉俊的研究不断开拓和深化,大家对李汉俊的认识也在持续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再接再厉。
首先,李汉俊作为中共早期党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对其研究只是零散的一些论文,并没有形成李汉俊研究的专著。其次,与其他早期重要人物相比,李汉俊的研究明显存在一些空白点,很多方面例如情感世界等很少有人来做。最后,有一些问题例如李汉俊脱党原因、对李汉俊的评价等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
[参考文献]
[1]苗体君,窦春芳.李汉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党史纵览,2008,(2).
[2]赵魁浩.李汉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2).[3]别国庆.李汉俊在建党前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J].湖北档案, 2007,(6).
[4]李毅.李汉俊对组建中国共产党的贡献[J].文史天地,2007,(12).
[5]金英豪.试述李汉俊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贡献[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6).
[6]陈绍康.浅论李汉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与失误[J].党林,1991,(12).
[7]徐云根.建党时期李汉俊思想述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2).
[8]张玉菡.论李汉俊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J].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8,(4).
[9]姚松蛟.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功与过[J].炎黄春秋,1996,(2).
[10]张同.李汉俊脱党原因之我见[J].炎黄春秋,1998,(10).
[11]徐云根.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1).
[12]田子渝.李汉俊与犹太新文学[J].新文学史料,2003,(5).
[作者简介]赵惠芬(1988-),女,山东惠民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天津300074。
【责任编辑/韦丹丹】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