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
毕业
题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学号:姓名:
专业:年级: 20XX
指导教师:职称:
办学单位:
完稿日期:年月日
提要
上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运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发生变革,新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产品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

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各个国家都在加紧确定和调整发展战略,其重点就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指标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

世界著名企业管理学家,美国华盛顿大学资源教授W.费尔德莱发表评论指出,任何企业离开现代,很难承认它是一个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问题发展的关键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并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总之,适者生
存,中小企业问题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

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截止20XX年底我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240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的60%,纳税占国家的税收总额的50%,进出口70%,承担就业达到80%。

仅中小外贸企业中国就拥有将近500万家,占据对外贸易总额的60%,在轻工、纺织、玩具、机械、电子零部件等领域崭露头角。

仅以海南为例,目前海南中小企业约10.7万家,注册资本近4000亿元,分别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1.8%和77.6%,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26.5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91.6%。

20XX年前三季度全省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体经济产值占同期全省的GDP总量的48.8%。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问题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问题发展最突出的因素。

中小企业问题技术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总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发展的规模、频率,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了国家繁荣富强的程度。

创新按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提供产品的生产技术、工作方式、装备及工作
流程的创新,包活知识和机能的进步。

技术创新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更为有效,有时甚至使得生产过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就是运用新发明、新设计、新工艺等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获取更大效益的经济行为。

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时代的来临,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大,知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但是,知识的作用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的实现仍要靠技术创新。

没有活跃的技术创新,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就缺少相应的载体。

面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小企业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大潮,以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决策和敏捷的反应迎接新的挑战,才能保持领先的竞争优势。

技术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灵魂。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发展趋势,任何国家、地区和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成为世界经济整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今我国已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许多行业已经走出或即将走出保护期,这无疑将给我国工业发展特别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以往单一跟踪式发展和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将受到冲击,准以为继。

西方国家出于保持其国际竞争优势需要而进行的各种限制表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壁垒呈现不断强化趋势。

因此,技术资源已成为新的短缺资源,我国经济的发展已受到“技术瓶颈”的制约。

技术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技术创新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技术创新时,往往忽视了中小企业的作用,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大企业较中小企业而言在某些方面如资金、技术开发力量等方面确实具有较强的能力。

但是综观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小企业历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世界各国,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美国为例,美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在数量上占到全国总量的55%,如个人电脑、激光扫描器、录音机、速冻食品等均由中小企业发明。

中小企业是当代创新活动的生力军,各种创新活动中都活跃着众多的中小企业,而技术创新又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因此,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相关理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创新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1912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根源于创新。

从内涵看,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简言之,创新就是科学技术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商业化”,把有创意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

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创新就是科学--技术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新组合”,既是用知识再造经济,也是用经济再造知识,实质是知识与经济的互动[1]。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使创新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20世纪70年代(以下均指20世纪)中期以后,迪隆(Dilion,20XX)、多西(Dosi,20XX)、厄特贝克(Utterback,20XX)等人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组织、决策行为、学习能力与营销以及内外部
因素相互作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指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好上述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2]。

在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管理的内部要素集成思想已经逐渐明朗。

在创新理论中,更高层次的集成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由分化走向融合的趋势是在创新进化论提出后出现的。

80年代美国学者纳尔逊(R.Nelson)和温特(S.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通过对创新过程机理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创新进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使得人们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又开始向熊彼特的初始定义回归,即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总体的概念,它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内容。

当然,这种整合性的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定义回复,而是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统一。

此后,许多学者如弗里曼(Freeman,1976)、多西(1998)等在更广的范围开展了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从而促使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国内研究综述
中国人民大学李宝山(20XX)教授等人在《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一书中对集成、集成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认为,集成从管理角度来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的思维。

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这样的过程才称为集成。

我国著名的技术创新专家傅家骥、许庆瑞(20XX)等人对于影响创新结果的因素、机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
索,从中得出了不少蕴含集成思想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集成管理研究的内涵。

浙江大学许庆瑞教授(20XX)等提出基于核心能力的组合创新概念,认为组合创新包括核心的产品和工艺创新,以及外围的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石定寰(20XX)和柳御林(20XX)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把国家创新系统视为“创新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集成体系,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

江辉(20XX)等提出集成创新是技术集成加知识集成加组织集成的概念。

庄越、胡树华探讨了现代企业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原理与方法,认为产品创新是多项技术、信息、管理(人力资源、过程、组织、企业联盟)的集成。

陈劲(20XX)提出企业集成创新分析的新框架:战略集成层面、知识集成层面、组织集成层面。

金军突出了集成创新的自主创新性,概括总结出一个内涵相对丰富和广泛的集成创新的基本定义,本文采用了这个定义。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集成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见解。

目前国内有关集成创新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概念描述阶段,缺乏深层次的系统性研究,尤其缺乏的是,在企业层次上的、结合中国技术创新实践的、基于实证分析的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尝试在企业层次上、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结合实证分析对集成创新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进行理论性概括,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体系。

1.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2.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3.当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4.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2、研究方法
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总结国内外,特别是我国微小企业的发展实践,梳理现有促进微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规范理论分析,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中小企业外部支持体系的实证研究。

比较分析的方法:在概念界定、标准选择、体系架构等诸多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注意借鉴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政府扶持和外部支持系统的可操作行和实效性,力求在具体的框架构建和政策建议上做到切实可行。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企业是指那些占有较少的市场份额,对市场上的价值、数量影响力较小的企业(石定寰,20XX)。

我国界定中小企业的标准归纳起来大致有:从业人员、资本金、总资产、销售额等。

目前我国主要考察的指标是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

大型企业标准定为: 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中型企业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万元以上;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为90以上。

(二)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是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

即创新就是科学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商品化”,把有创意的科技成
果转化为获利的商品及产业。

融资型中小企业俱乐部机构设置图1-1示
图1 融资型中小企业俱乐机构设置图示在我国,所谓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过程。

技术创新是一项技术经济活动。

技术创新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的实用技术,即技术发明的实用化;二是新的实用技术的应用,即实用技术的商业化。

技术创新必须是两者的结合。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小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

中小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必须依靠高质量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成为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欧美各国非常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并采取措施防止大企业垄断整个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越来越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劲,20XX)。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存在以下特点:
1、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我国大型企业多为国有,而中小型企业则是多种投资主体并存,国有中小型企业、民营中小型企业成为中小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兴起的一种新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体经济群体。

我国三资企业也多为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是带动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党和政府的鼓励下,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2、行业分布面广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许多行业和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 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行业产值的 80%以上,木材和家具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在对外贸易领域,一些经营相对灵活,新技术新工艺吸收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更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近两年,我国每年出口总额中的 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其中大宗商品大多是由中小企业生产的。

3、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一直依靠资金和劳动力的追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众多的中小企业设备达不到其所在行业的先进水平。

目前,技术含量低、设备陈旧落后的问题,在中小企业尤为突出。

因此中小企业产品结构
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

产品结构的状况直接反映着企业占领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实力。

一些中小企业在较大程度上缺乏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这也是一些企业难以得到银行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中小企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有调查显示,1988 年之后成立的中小企业,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分别占 72.32%和 27.68%,发达地区远远高于欠发达地区。

按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的数量东部和中部各占42%,西部占15%,而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 66%,中部占 26%,西部占 8%,这说明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大约是中部的 2.5倍、西部的3倍。

中小企业占各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部为66%,中部为67%,西部为55%,西部比重明显偏低。

5、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缺乏活力
国有中小企业不仅存在非国有中小企业的企业物耗大、资金短缺等一般问题,而且还承担着许多沉重的包袱:债务负担、财政负担、社会负担。

往往企业越老,矛盾越突出,严重削弱了中小企业的活力。

产权不清也是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来进行,而企业所拥有的权利却不明确,也严重阻碍了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中小企业以创建股份合作制为突破口,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的改制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改革不配套;二是未改制企业和改制后集体控股企业仍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情况;三是改制企业资产评估后的增值资产,经营承包后的利润留成等归谁所有,还未有定论;四是企业改制发展不平衡;五是改制过程中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六是操作不规范,方法简单,有的地方干脆一卖了之。

这些问题严重
制约了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

6、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常是由科学家、工程师、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来自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创办的科研生产一体型企业,具有高度灵活性,富有创新开拓精神,在技术创新中往往能居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在推动经济增长,还是促进就业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占中小企业总数比例 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了专利的65%,新产品的80%。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

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其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

1、缺乏技术创新所需资金
据有关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认为目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是资金缺乏,这既包括市场融资困难,也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资信程度不高等弱点,而银行从降低贷款的风险出发,不愿过多经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1)资金获取来源过于单一,融资渠道越来越少
由于直接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要求较高,限制较多,而且我国资本市场也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安排,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
资的障碍大,从而转向间接融资方面。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有65.7%的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各种金融机构。

但目前,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向大型化、城市化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少。

(2)银行信贷政策偏重于大企业
随着国有银行的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为降低不良的资产比例、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各银行纷纷推出各自的信贷政策。

当前银行信贷主要向个人贷款和建设项目集中,对工业贷款减少。

且在对工业贷款的份额中,90%的新增贷款投向数量不足5%的AA级大型企业。

而对中小企业问题的贷款,银行普遍认为大多数是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工作量大,融资服务成本高且收益少,加上信用担保机制及其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当前银行的信贷政策并没有向中小企业倾向。

2、缺乏技术创新人才
技术人才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技术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人才的作用尤为重要。

但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是世界各国都极为普遍的现象。

我国中小企业问题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人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训练。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迄今为止,大部分中小企业问题对于各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仍然缺乏吸引力,与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问题在人才竞争上仍然明显处于劣势。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人才即是中小企业发
展的关键。

然而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人才极为匮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又一大因素。

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却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外,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均为家族式的管理,使得它们难以吸引外部人才和大胆起用外来人才,进而形成了不良的企业文化,严重挫伤了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另有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不能看到技术创新人才所带来的长远利益,不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与储备,对现有人才培训重视不够,使得许多创新人才觉得无用武之地,这也是一部分人选择离开的又一主要原因。

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直接给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造成了重创。

3、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信息,信息是创新的源泉。

而中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极度缺乏。

市场信息缺乏,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同样也是广泛而深刻的,缺乏市场信息,企业无从寻找创新机会,更无法保证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

企业只有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科技信息,才能了解和洞察国内外同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和方向,作出快速反应。

我国的中小企业缺少完整支持其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在科研与生产的连接问题、技术成果的转化问题、风险资本的运营问题方面缺少中介机构的咨询和帮助,大多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无法专注于产品创新,分散精力,技术创新成功率低。

四、当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