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脊神经MRI成像技术的应用进展
MR成像技术在腰骶部神经根及神经节中的应用
9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9月 第2卷第17期腰腿痛位中老年常见临症,多由腰骶部神经根、神经节损伤或压迫造成。
有证据显示[1],腰骶部脊神经走行复杂,故腰骶部病变,如椎体、椎间盘等病变均可影响神经根走行而引发神经根性症状。
MR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利用神经根及神经节成像对腰腿痛进行诊断[2]。
由于神经根走行迂曲、形态复杂,常规MR检查序列难以全面显示神经根全貌,如何全面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根成为临床影像科难题。
本研究以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腰腿痛患者为例,探析MR成像技术在腰骶部神经根及神经节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5月—2017年12月共78例腰腿痛患者前来我院就诊,其中男33例、女45例;年龄27~78岁,平均(58.21±7.94)岁;患者均存在腰腿痛或伴一侧(或双侧)下肢发麻与疼痛,症状持续时间2个月~4年,平均(2.6±0.71)年。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MR检查,所用设备为西门子Verio Dot 3.0T,用TIM多通道脊柱表面线圈。
常规扫描包括T1矢状位、T2矢状位、椎间盘T2横断位。
在常规扫描基础上加做冠状位3D-FS-FLASH序列、STIR序列和3D TrueFISP 序列。
①3D-FS-FLASH加脂肪抑制冠状位扫描:TR:10.3,TE:min fill,矩阵:320×256;层厚1.2~1.6mm;层间距:0;FOV:22cm;②STIR脉冲序列冠状扫描,TR:3500ms;TE:40ms;层厚:2mm;层间距:0;FOV:22cm;③3D TrueFISP序列:TR:4.2ms;TE:minimum;层厚:1.2~1.6mm;层间距:0;FOV:22cm。
将所得图像数据传至ADW 4.2后处理站,作多平面MPR重建、最大强度MIP显示神经根、神经节。
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并给出最后结论。
腰骶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eurographyofthelumbosacralplexu...
腰骶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eurographyofthelumbosacralplexu...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拥有500例病例征象+讲座来源:jxradiologyHongWei ZHAO 译Learning objectives本文是为放射技师,放射科医师和住院医师提供一种关于腰骶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的实用方法。
具体说,就是讨论MRN的成像规范,伪影和误区,以及临床应用。
Background腰骶丛(LSP)由腰丛和骶丛组成。
腰丛由TH12,L1,L2,L3和L4神经根的腹侧支组成,而骶丛包括L4,L5,S1,S2和S3的腹侧支组成。
腰骶丛支配大部分骨盆及双下肢结构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诊断腰骶丛病变主要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和肌电图(EMG)检测,而CT用于评估肿瘤并指导活检。
MR神经影像(MRN)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技术,用于周围神经的评估。
由于其优异的软组织对比度,MRN提供了其他成像无法获得的解剖信息(图1,2)。
图1:DWI-STIR序列的冠状位和矢状位薄层MIP图,b值为800s/mm2。
MRN可以最佳地展示LSP的神经根和分支,提供用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解剖信息。
图像是在1.5T MRI采集。
图2:冠状位薄层MIP 3D DESS(A)和矢状位薄层MIP 3D DESS(B)。
这些重组图像清楚地显示了LSP及其组成,提供了很好的解剖细节。
图像是在3.0T MRI采集。
目前,MRN在评估腰骶神经丛及其相关病理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要归功于近期硬件、软件和新的成像技术的发展。
尽管如此,由于技术限制,如磁场不均匀性,大FOV和强的血液信号,可能模糊或模仿病理(图3),对腰骶神经丛的MRI检查仍然具有挑战性。
图3:冠状位薄层MIP 3D-STIR。
来自流动血管的高信号可以模仿或遮盖病变。
图像是在1.5T MRI采集。
Findings and procedure details成像参数场强•3T MRI是首选,与1.5T相比,它们提供更高的信噪比SNR,这可以产生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和/或更快的采集时间。
3d stir space序列ce-mri腰骶神经根成像在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
J Med Imaging Vol. 29 No. 11 2019
3D STIR SPACE 序列 CE ̄MRI 腰骶神经根成像在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
值
杨月萍ꎬ周忠洁ꎬ徐 雷ꎬ程建敏ꎬ赵晓君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影像科 浙江 温州 325000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protrusion.
【 Key words】 lumbar sacral nerveꎻ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ꎻ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ꎬ压迫或刺激
晰显示腰骶神经根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ꎬ是目
到相邻腰骶神经引起的腰痛、下肢痛及麻木等症状ꎬ
前检查腰骶神经的最佳方法ꎮ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
病灶ꎬ而其临床症状却很明显ꎬ影像与临床不符给临
和讨论 3D STIR SPACE 序列 MRI 增强扫描技术对
of the operation site clearly. Conclusion 3D STIR SPACE sequence MRI enhanced scanning technique can accurately and intui ̄
tively display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of lumbosacral nerve rootꎬ its integrity and signal changes. It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ion
YANG Yuepingꎬ ZHOU Zhongjieꎬ XU Leiꎬ CHENG Jianminꎬ ZHAO Xiaojun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神经根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磁共振神经根成像技术研究进展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普通CT和MRI 常规断面成像不能明确诊断,通常需要行磁共振腰骶脊神经根成像来明确。
通过磁共振脊神经根成像,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腰骶部脊神经局部解剖信息,非常清晰而且直观地显示腰骶部脊神经根走行,明确神经根受压情况,避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漏诊。
本研究综述了磁共振神经根成像技术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标签:磁共振;神经成像;神经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痛苦大,如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均可造成较大影响。
多数患者有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常见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详细准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腰椎X线片及定位准确和高分辨率CT扫描和MRI即可明确诊断。
但如遇到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型和椎间孔外型),则容易漏诊或误诊。
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诊断困难Wang等[2-3]研究显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是指突出或脱出的髓核或碎裂的纤维环等椎间盘组织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椎弓根外缘以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同序数的神经根,造成同序数的神经根支配区域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同时伴有受损神经根支配区域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
它属于一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分为椎间孔型和椎间孔外型。
过去,部分患者有明显坐骨神经痛症状,但普通CT扫描和MRI常规断面成像未能明确显示腰骶神经根受压,Aaron等[4]认为这类患者因而被误认为“梨状肌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L4~5、L5/S1,多伴有椎间盘的退变,Buirski[5]报道有66%的椎间盘在磁共振T2加权像中信号强度下降,以低信号为主。
腰骶神经MR成像技术
弥散加权磁共振神经成像
在DWI原始图像中脊神经显示为高信号, 神经节信号高于神经根。原始图像对节前 神经根的显示较好。MIP重建后节后神经 显示良好
结合STIR、EPI及SENSE,能获得质量较 高的体部周围神经DWI图像
a
b
c
突出椎间盘把右侧S1神经根推移
a
b
腰神经根显示腰3神经鞘瘤
b
c
a
多发性骨髓瘤所致的S2、S3神经根侵犯
淀粉样变性神经病 Amyloid neuropathy : diffuse LS plexus and sciatic nerve enlargement
Skeletal Radiol (2012) 41:257–271
基于T2的MR神经成像
3D傅立叶成像技术能够提高层面选择方向的 空间分辨力,为高分辨高对比MRI提供了良 好的平台,在周围神经成像中具有重要意义
容积数据采集,无层间距限制,能在层内和 层面选择方向上保持同样的分辨力,可以实 现真正的高分辨力各向同性扫描
可任意方位重组,而不受观察方向的限制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IDEAL Iterative Dixon water-fat separation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DEAL是通过不对称回波将水及脂肪分 离的技术
T2W-IDEAL-FSE在肌肉脊髓的信噪比 较高,达到类STIR效果,同时其信噪比 升高,从而提高神经成像图像质量及分 辨率。
SPACE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
骶神经的MRI显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疆 医 科 大 学 一附 属 医院 骨科 , 三 附 属 医 院 骨 科 ,。 一 附 属 医 院 核 磁 室 , 疆 新 第 第 第 新 乌鲁 木 齐 801) 3 0 1
摘 要 :目 的 : 讨 展 现骶 神 经 的 MR 扫 描技 术及 其 正 异 常 MR 解 剖 特 点 , 探 询 其 对 临床 手 术 的指 导意 义 。 探 I I 并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URNAL OF X N I O I JANG M E I AL UNI RSTY 2 0 u . 3 ( ) DC VE I 0 8J n , 1 6
73 0
骶 神 经 的 MRI 显像 技 术 及 其 临 床应 用 研 究
骶神 经损 伤是 骶 骨 骨 折 最 常 见并 发症 , 发 病 其 率可 达 2 ~6 , 2 O 但骶 神经 损 伤 的误 诊 漏 诊率 却
非常 高 , 原 因是 多 方 面 的 。 目前 各 种 常 规 的影 像 其 学方 法不 能将 骶神 经理 想地 展现 , 而导 致诊 断 ( 从 定
Ur um q 0 11,Chi a) i 83 0 n
Ab ta t sr c :Ob etv :To e p o ean w meh d t 阱 e ral h e t y o a r l e v h o g RIme h d j cie x l r e t o a p a l t eln h fs ca r et r u h M t o O n
方 法 : 择健康志愿者 2 选 o例 , 神 经 损 伤 患者 2 骶 o例 , 别 行 两 种 技 术 的 MR 扫 描 , 到 骶 骨 的 斜 冠 状 位 影 像 , 分 I 得 并 将 正 异 常影 像 进行 分 析 对 比 。 结 果 : 两 种 不 同 的 扫 描 技 术 , 到 的 骶 骨 斜 冠 状 位 影 像 均 可 将 骶 神 经 清 晰 展 现 。 经 得 结 论 : 骨 斜 冠 状 位 MR 可 理 想 展 现 骶 神 经 , 较 理 想 定 位 、 性诊 断骶 神 经 损 伤 、 常 的影 像 学 技 术 。 骶 I 是 定 异 关 键 词 : 神 经 ;核 磁 共 振 ; 骨 ; 经 损 伤 骶 骶 神
不同脉冲序列在3.0T MRI腰骶丛神经成像技术上的应用
2 . 0 m l q r l , 层间距 : 0 。将 采 集 到 3 D 图像 的原 始 数 据 在 A D W
临床工作者认可 。由于 3 . O T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 对 中 枢神经和周 围神经成像具有 临床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地诊 疗 脊神经根神经症状疾病 , 国内外 学者 不断地 探讨脊 神经根 的 影 像学 检查 方 法 。本 文 通 过采 用 3 D . F R F S E( 重 1 2) 冠状、 S T I R冠状 、 3 D — S P G R冠状 三种脉冲序列探腰骶丛 神经讨成像 显示 以比较其 图像质量 。
层厚, 得到 多角度 、 多平面的脊髓神经图像并观察其解剖形态 , 并进 行图像 质量分析评 分 , 评分标准为脊神 经的显示情况采用三等级评分包括 : 1 级, 腰骶丛神 经各 部分 完全清晰可见( 神经根 、 神经节) 且边缘 锐利 ; 2级 , 腰骶丛神经各部分 ( 神经根 、 神经节 ) 边缘模糊 , 但其各部分结 构可辨认 ; 3级 , 腰骶 丛神经显示 不 良, 难以辨认。对所得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 若 P< 0 . 0 5 , 则视 为有 明显 区别 。结 果 对 3 D S P C R、 S T I R、 3 D . F R F S E ( 重3 " 2 ) 、 冠状位 的成像图像显示 , 由两名 放射 诊断医生进行腰骶丛神经等级评 价 , 对其所 得评价 的
.
技 术 ・方 法 .
不 同脉 冲序 列 在 3 . O T MR I 腰骶 丛 神 经 成像
技 术 上 的应 用
顾 美芳 包雪平
【 摘要 】 目的 探讨 比较 3 D — S P G R T 1 、 3 D . F R F S E ( 重1 2 ) 、 S T I R脉 冲序列冠状 位显示腰骶 神经的优 劣 。方法 采用 G E 3 . O T S I G N A — E X C I T E 成像 扫描仪 , 对3 0 例腰腿痛患者的腰椎行 M R I 检查 , 每例都行腰
脊髓神经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脊髓神经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作者:王伟东,孔抗美,******[摘要]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脑功能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脊髓fMRI研究也在逐步展开。
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发现fMRI可对相应脊髓神经功能区进行定位,突破了既往仅在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格局,对刺激后脊髓神经活动有了新的发现和深入理解,并在临床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关键词]脊髓;功能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是利用脑组织被激活时血氧水平尤其是磁敏感性的变化导致T2弛豫时间的变化来成像的[1~4],并成为研究正常脑功能活动及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关于应用fMRI研究脊髓神经功能的报道不多。
这主要是由于脊髓本身的结构形态细长,伴有明显的脑脊液搏动效应,加上心脏和呼吸的影响,相关功能研究受到技术****。
Yoshizawa等[5]通过手运动刺激对健康志愿者进行颈脊髓的功能成像,fMRI检测到颈脊髓功能激活区域和理论对应区域相一致,并认为用fMRI技术检测脊髓神经功能是可行的。
后续研究提示合理应用fMRI技术将有望对脊髓功能定位、疗效监测、治疗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正常脊髓的fMRI研究11 运动刺激的脊髓fMRI特征上肢运动刺激可引起颈脊髓灰质中间外侧区域的激活,同时也引起脊髓前角的信号轻度增强。
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最大力度握拳(频率2Hz)实验,以第7颈椎为中心行15T_fMRI研究,提示血氧水平依赖(BOLD)效应图像信号强度值约为48%[5]。
激活区域位于同侧脊髓中部和前角灰质,包括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的终端神经轴突和供应脊髓神经元的毛细血管。
Stroman等[6]应用30T_fMRI技术研究颈脊髓的BOLD效应成像,发现运动刺激时颈脊髓功能激活区信号增强值约为70%,静息时信号恢复正常。
有认为运动刺激可以单独或同时激活同侧C6~T1脊髓前角或后角神经功能区。
Madi等[7]用15T_fMRI 技术对运动刺激后颈脊髓神经功能激活的成像进行分析,发现激活区域与颈脊髓的实际解剖位置相一致,并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脊髓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脊髓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周文超,张 浩,孙柏峰,刘 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上海 200003【关键词】 脊髓;颈椎病;磁共振成像;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 814.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2957(2017)01-0052-05【DOI】 10.3969/j.issn.1672-2957.2017.01.010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spinal cord functionZHOU Wen-chao,ZHANG Hao,SUN Bai-feng,LIU Yang*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Changzheng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3,China【Key Words】Spinal cord;Cervical spondylosi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eview literatureJ Spinal Surg,2017,15(1):052-056·综述·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任意切层、多参数成像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备受欢迎。
但其单一地呈现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疾病诊断的需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应运而生。
fMRI是在普通MRI的基础上,着重反映某一特定神经组织功能状态的成像技术,最早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疾病研究[1-2]。
早期因脊髓周围的解剖结构和运动伪影等问题而使脊髓fMRI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研究的深入,脊髓fMRI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本文就fMRI技术在脊髓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 背景脊髓为人体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一,支配机体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动,无创、有效、直观的检查对于脊髓相关性疾病临床诊断、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门之一,如何及时地、准确地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对于治疗和预防该类疾病至关重要。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中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利用医学影像学中的一种技术,使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身体内部的脑部、骨骼、肌肉和软组织等图像。
它不需要使用X射线,因此能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辐射。
磁共振成像技术是非侵入性的,也不需要注射任何物质,因此可以在无痛、无创、无副作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内部器官进行清晰的成像。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于脑、脊髓、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等领域的疾病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诊断结果。
常见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诊断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检查患者颅内的病变,比如肿瘤、缺血、出血、脱髓鞘症等,同时评价脑部的结构和功能状态,评价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等疾病。
2、神经系统肿瘤和其他疾病的诊断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辅助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治疗方案;此外,它还能够检测脑部炎症、象限综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3、神经系统的炎症和反应性疾病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对白质病变、多发性硬化、脑血管炎、细菌感染等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清晰的成像与诊断。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1、精确性高: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的病变组织,精确的定位病变的范围和位置,不仅可以确认病灶的大小和分布,还能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
2、无创性、无放射性:相比于其他医疗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无需注射任何放射性物质或化学物质,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副作用和威胁。
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中扩散加权神经成像的应用
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中扩散加权神经成像的应用【摘要】目的:讨论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中扩散加权神经成像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5名接受腰骶部检查的病人进行研究,让病人分别接受MRIPROSET检查和DW MRN检查。
结果:MRI PROSET对腰骶丛神经显示率为100%,在显示效果上明显强过DW MR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腰骶干与骶神经的显示效果上同样强于DW MRN,不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PROSET可清楚的展现腰骶神经根,神经根病变。
DW MRN在腰骶丛神经受累增粗和信号增高方面具有显著的敏感性,通过MIP所构成的3D图像能够清除的展现腰骶丛节后神经。
结论:采用DW MRN 能够全方位的展现腰骶丛神经和节后神经。
PROSET联合DW MRN进行使用,可让腰骶丛神经病变在准确成像下直接进行诊断。
【关键词】腰骶丛神经;磁共振成像;选择性激励技术;扩散加权成像很多专家都在研究腰骶丛神经影像学方法。
PROSET普遍使用在神经根、胰腺和血管成像种,属于腰骶丛神经MRI的常规序列。
DW-MRN是在背景信号均匀遏制的同时,显示附近神经,图像对比噪声高。
接下来,本文对25名接受腰骶部检查的病人进行研究,就DW-MRN使用到腰骶丛神经成像的价值进行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对25名接受腰骶部检查的病人进行研究,其中男女病人分别有17名和8名。
年龄在18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6±4.56)岁。
还包括16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女志愿者分别有8名,年龄在22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8±5.68)岁。
腰骶丛病变病人有9名,其中男女病人分别有5名和4名,年龄在18岁到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6±2.57)岁。
骶神经鞘瘤病人、骶客关节炎病人、臀部恶性血管外皮瘤病人、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各有1例,全部病人都通过了临床病例和随访证实。
腰骶部脊神经的解剖及磁共振成像的初步应用
总之,FRFSE-XL序列扫描获得的MRN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瘸灶与腰骶部脊神经的 关系,是较好的临床腰骶部脊神经相关疾病MRN成像序列;可作为‘‘种常规或补充序列应用于临床, 为临床诊治腰骶部脊神经相关疾病提供直观、完整的■维或三维影像依据。
近年来,随着MR成像性能的提高及脉冲序列的发展,使得直接腰骶部脊神经MR成像成为可能。
l、TlWI:用TIWI显示腰骶部脊神经及其分支,是利用Tl、Ⅵ显示组织结构 细节较好的优势,并且可进行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及神经鞘膜的强化。在TIWI像上,神经旱等TI 信号,包绕神经周围的脂肪呈高信号,与坐骨神经伴行的血管旱流空信号,通过这种良好的MR对比能 将神经很好地显示,所用的序列有2DOSE序列,3D-MPRAGE,3D.SPGR等。如国内外’。些学者利用以 梨状肌为定位点的双斜面定位扫描和3D密积采集重建成像研究坐骨神经走行、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 系,并应用于梨状肌出口综合征的诊断。虽然T1WI可清楚显示正常腰骶部脊神经走行,但对神经病变 如水肿显示不佳;而且,对于位于肌肉间隙内周同脂肪组织较少的脊神经形态无法显示。 2、T2WI:T2WI可较好显示脊神经水肿,从而对神经病变较敏感。所用的序列钉: 3D.FIESlIA.sPEcL气L,3D-CISS,3D.True FISP,3D.FFE.PROSET等,此类序列优点是成像速度快,空 间分辨率高,目前文献报道多用此类序列来研究腰骶部脊神经神经根鞘、神经节及椎体邻近区部分前支 的解剖结构及相关病变。但此类序列对于椎体及附件骨质内的脂肪信号抑制较好,但对于肌肉信号抑制 效果较差,在脂肪抑制图像上肌肉多旱等信号或稍高信号。故椎体附近周围脂肪组织较丰富的神经节段 在此类序列显示情况较好,但对于肌肉间隙内走行的脊神经节段,如果神经周嗣脂肪组织较少则没自.足 够的对比信噪比显示神经轮廓。 3、T2脂肪抑制技术:磁共振神经成像术(MRN)最早由Howe等于1992年首先报道,其利用阵列 线圈及脂肪抑制T2WI序列对外周神经进行选择性成像,使神经旱高信号,周同肌肉及脂肪组织旱低信 号,从而达到抑制背景信号显示神经轮廓的目的,较清晰显示外周神经分支走行。该类技术的主要优点 是可以较清晰、完整显示肌肉间隙内的脊神经分支。目前用于显示脊神经的MRN技术包括DWI技术及 T2、Ⅵ脂肪抑制技术两类。T2、Ⅵ脂肪抑制技术基本序列为SE与FSE序列,前者成像时间较长L较少使 用。常用脂肪抑制方式有FATSAT及STIR,如FSE.FATSAT技术。 4、DWI:扫描速度快,背景信号抑制较好,对脊神经信号改变敏感,但图像信噪比及空间分辨率 较斧,对于脊神经分支的解剖形态显示效粜不佳。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添加其它技术发展出来的‘些新技
腰骶部脊神经根磁共振PROSET成像探究
独创性声明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保护知识产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第四军医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第四军医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第四军医大学。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含电子版,保密内容除外),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并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内容的浏览和下载服务。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腰骶部脊神经根磁共振PROSET成像研究硕士研究生李春梅导师宦怡教授(主任医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陕西西安 710032中文摘要腰骶段脊神经根走形复杂,与周围组织缺乏对比,使其影像学直观显示一直很困难。
目前观察脊神经根病变多采用的脊髓X 线造影(椎管造影),或CT脊髓造影(CTM)、磁共振脊髓成像(MRM)等方法,都难以显示神经根走形的全貌,尤其是脊神经的节后段,从而不能明确区分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因此,这些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要求。
腰骶部疾病如间盘突(膨)出、结核、蛛网膜囊肿等疾病影响神经根走行,引起相应部位的神经根症状。
而且蛛网膜粘连、神经根(根鞘)炎等病变的诊断多年来也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
因此,寻求更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于提高这类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力具有较好的帮助。
近几年出现的磁共振PROSET技术能较清晰地显示神经根走形,尤其是脊神经节和部分节后段走形,改进了对脊神经病变的诊断效果。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外 侧 区域 , 则 难 以发 现 病 灶 l 5 i 。 临床 上 部 分 患 者 有 明 显 坐 骨
神 经 痛 症 状 .但 缺 乏 明 确 腰 骶 神 经 根 受 压 的 影 像 学 证 据 ,
第一作者简介 : 男( 1 9 9 0 一 ) , 研究生 , 研究方 向: 脊 柱 外 科
电话 : ( 0 2 1 ) 6 6 3 0 7 0 4 6 E — ma i l : g x f _ g x f _ g x f @1 6 3 . c o m
C T及 MR I 平 扫 .通 过 C T横 断 面及 MR I 横 断 面 和 矢 状 面 罔像 , 一 般 都 能 够 比较 准 确 地 锁 定 责 任 椎 间 盘 , 从 而 为 相
响等 信 息 , 已成 为 诊 断 L D H的重要辅助检查之-[ 1 1 。 尽 管 如此 , MR I 常 规序 列 扫 描 仍 存 在 一 定 的局 限 性
肿 或 炎 症 信 号 及 与相 应 椎 问 盘 的 位 置 关 系 ,从 而 有 助 于
L D H 的 明 确 诊 断 。 笔 者 就 MR N在 L D H 诊 治 中 的应 用 及 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1 %~ 1 1 . 7 %, 因为突出的椎间盘有向外上移位的倾向 , 常 规
1 L DH 磁 共 振 常 规 序 列 扫 描 的 局 限 性 L D H好发于 I A / 5或 L 5 / S 1 节 段 ,多 伴 有 椎 问 盘 的 退
经 根 在 MR I T 1 加权像及 T 2加 权 像 呈 低 信 号 ,在 周 围 脂
肪组织高信号衬托下可清楚显示。 MR I 具 有 较 好 的 组 织 分 辨能 力 , 能够 提 供 椎 问 盘 突 出 大 小 、 位 置 及 对 脊 神 经 根 影
腰骶部脊神经根MRI检查技术探讨
椎间盘病变示意图
神 经 根 受 压 示 意 图
左L4神经病 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及冠状图像 显示左侧L4神经根(开放箭 头) 较右侧L4神经根(实心箭头)信号
强度增加
坐骨神经病变:冠状T2加权神经 图像显示弥漫性肿大,左侧坐骨 神经(箭头)的信号强度增加。
序列的设计及参数
成像基础 据文献报道,坐骨神经呈等T1信号,
SPACE序列采用3D冠状位采集方式, 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够完整地显
示包括L1~S1 水平的腰骶神经根,全面直 观地显示神经根形态、起源和走行,同时通 过三维重建技术,不需要采集各个方向的图 像,从而简化了图像采集时间。在SPACE
序列上腰骶神经根呈等低信号
3D
SPACE 序列
磁共振SPACE序列在腰骶神经 根成像中的应用
设备伪影
主磁场强度 软件质量 电子线路
磁场均匀度 电子元件 附属设备
主要取决于厂家,但也有人 为因素,如设备的安装、调 试及扫描参数的选择匹配不 当而出现伪影,而参数的选 择主要又与操作者有关,如 TR、TE、矩阵选择不当而 出现伪影
腰骶部神经根解剖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 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骶 丛由腰骶干(L4、5)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 支组成。腰骶神经根自上而下斜向走行,其周 边结构复杂,常规MRI和CT均很难对其完整清 晰显示
不压脂
压脂
T2_de3d MIP
坐骨神经检查的定位
原始轴位定位片斜冠状位扫 描线如图!平行于梨状肌长轴
斜冠状位像、斜矢状 位扫描线与梨状肌长
轴呈30~45度
斜矢状位像示S1及邻 近的坐骨神经
在扫描过程中,梨状肌个性差异较大,在斜 冠状面图像上,扫描线与梨状肌长轴的角度难以 把握,垂直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扫描方法, 可满意显示盆腔段坐骨神经。对梨状肌出口至股 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段坐骨神经显示率较高。可 作为梨状肌定位扫描的补充,
磁共振SPACE序列在腰骶神经根成像中的应用
磁共振SPACE序列在腰骶神经根成像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SPACE)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及其病变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采用1.5T磁共振行常规扫描后,另加3D SPACE技术作冠状面腰骶部神经根成像13例,所有3D原始图像均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
结果 13例SPACE序列成像病例中,患者均有腰椎间盘突出症,3D SPACE原始图像能很好的显示神经根的形态、走行及受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情况,MIP重建图像能多方位观察神经根。
结论 SPACE序列对显示腰骶神经根部位及病变具有独特优势,优于常规序列,为临床诊治腰骶神经根病变提供满意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腰骶神经根快速自旋回波 SPACE 可变翻转角【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05-02【abstract】 objective Magnetic resonance (NMR) 3 d fast spin echo (from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 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company's flip Angle evolutions, SPACE) sequence to show the value of lumbosacral nerve root and its pathological chang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USES the 1.5 T mri routine scan, plus a 3 d SPACE technologyfor coronal lumbosacral nerve root of 13 cases of imaging, all 3 d original image by the maximum signal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post-processing. Results 13 cases imaging SPACE sequenc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disease, 3 d SPACE, the original image canbe a very good show the morphology of nerve root, direction and oppressed by outstanding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nerve root can be observed multidimensional MIP reconstruction images。
腰骶部脊神经根mri检查技术探讨 课件
1978年:英国诺 丁汉大学、英国阿伯 丁大学 获得第一幅人 体头部的MR图像
未来展望
快速扫描技术,时间可缩短至几毫秒, 运动伪影几乎忽略不计。
MRI血流成像使血管的形态鲜明地呈现 出来,测量血液的流向和流速成为可能。
MRI波谱分析可实现人体局部组织的波 谱成像,从而增加诊断的信息。
SPACE序列采用3D冠状位采集方式, 对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够完整地显
基本病理改变
1、椎间盘突( 膨) 出 2、肿瘤 3、炎症 4、外伤出血或神经损伤 5、囊肿
椎间盘突( 膨) 出
椎间盘突( 膨) 出是腰部好发疾病,常 见的椎间盘突出位于椎管内。
突出可分为凸出、脱出和髓核游离三 种类型
按横向定位分为中央型、中间型( 旁中 央型) 及后外侧型。
其中的中央旁型、椎间孔型都有不同程 度压迫神经根的临床症状。
T2 sag
T1 sag
定位线平行 L4、5后缘 连线
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SPACE)序列
属于快速自旋回波的一种变异,该序列主
要是通过在回聚脉冲使用可变翻转角,回波间 隔很短,相同的时间内允许采集更多的数 据 ,其图像也呈现TSE的特点,保证了图像的 对比度。实现了快速高分辨的三维TSE对比 成像
腰骶部脊神经根 MRI检查技术 探讨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放射科 王怀武
主要内容
一、MRI基础:(一)历史 (二)未来 (三)伪影的产生和对策
二、腰骶部神经根解剖及常见病理改变
三、腰骶部MRI检查方法、序列选择、图像后处理
MRI的历史 一、磁共振物理现象的发现: 194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洛克(Bloch) 美国哈佛大学的柏塞尔(Purcell) 1952年: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iMSDE MR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及其病变中的应用
iMSDE MR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及其病变中的应用孙春宁;李传亭;郑修竹;于金芬;王姗姗;王光彬【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6(026)002【摘要】目的探讨iMSDE MR神经成像( iMSDE-MRN)在腰骶丛神经的成像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与MR扩散加权背景抑制神经成像( DWIBS-MRN)对比分析. 方法收集20例健康志愿者及30例腰骶丛神经病变的病例,分别行常规MR检查、iMSDE-MRN及DWIBS-MRN神经成像序列检查,对L5 及S1、S2、S3、S4 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对比,观察分析30例腰骶丛神经病变两种神经序列上神经和病变的显示情况,显示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 iMSDE-MRN和DWIBS-MRN对L5、S1、S2、S3 的显示率达100%;iMSDE-MRN对S4 的显示效果明显尤于DWIBS-MR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30例腰骶丛神经病变iMSDE-MRN均能清晰地显示腰骶丛神经的结构、走行及信号特征,特别是可以显示细小的神经结构,能够清楚显示病变对神经的包绕、推压等特征. iMSDE-MRN较DWIBS-MRN能更清楚的显示相关神经的细微结构及病变的信号特点. 结论 iMSDE-MRN 可以清楚显示腰骶丛神经及病变的信号特点,特别是对细小的神经结构的显示优于DWIBS-MRN,为腰骶丛神经及其病变的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法 .【总页数】5页(P314-318)【作者】孙春宁;李传亭;郑修竹;于金芬;王姗姗;王光彬【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21;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2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4;R445.2【相关文献】1.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急性损伤的应用价值 [J], 徐万里;钱海峰;吴晓;刘东2.3 D MEDIC和3 D SPACE磁共振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根的一致性对比研究[J], 孙峥;孔超;鲁世保;陈海;笪宇威;张苗;卢洁3.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高龄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刘少朋4.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严金燕;刘祥5.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急性损伤诊断中应用价值 [J], 冯琳;曹在民;王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