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

合集下载

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耿静嬛;韦素琼【摘要】基于福州市1997-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变动度、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变化及在福建省所处地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三个方面衡量福州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99-101)【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偏离度;偏离-份额分析法;福州市【作者】耿静嬛;韦素琼【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12007年,福州市GDP为1974.58亿元人民币。

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1]。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支撑和维系经济总量长期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2],也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对闽北、闽西、闽西北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其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城市的发展[3]。

为此,本文采用指标分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福州1997-2007年间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试寻求适合福州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科学途径。

(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含义是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4],偏离度越大,表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产业结构的效益越低,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为产业结构偏离度,Li为第i产业从业人数比重,Ci为i产业产值比重。

(二)产业结构变动度该指标主要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它表示某一地区一段时期内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值得绝对值之和[5],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为产业结构变化值,Qij为末期i次产业构成百分比,Qi0为基期同此产业构成百分比。

西部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西部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

西安石 油大学学报(会 学 ) 社 科 版
1 期 6 卷1
 ̄)2o 年) (o5 有关数据 , 除物价因素 , 剔 以产值表现产业结构, 计算得到 19 —2 0 年产值结构变动5 , =14 , M 9—0=O991 =15 。 .9 24 .9 19 0 3 .7全国 。9 24 .9 , 19 0 .3这表明 白19 — 04 99 20 年, 西部产业结构正在按专业化方向加速变动 , 变动速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专业化指数 s I P 可以从动态角度来测度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 ( s 1+兰 & 为第i 个产业部门的产值 比重, 是产业部门数,
s ls n
) 10 * 0,
介于 0 0 区间。 ~10 应用有关数据计算得到西部
地区 17 、9519、0020 、0220 98 18 、9120 、0120 、03年的专业化指数 S I分别为 54 、 .111、.4 3 P, .126 、.228 、. 4 、.2 45 , 140 、 .1 西部地区 2 0 、02 20 年的专业化指数较高 , 0 12 0 、0 3 这说明西部大开发 以来 , 西部地区产业 结构演变表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o ] 1( ” 2 () 2就业结构变动度。结构偏离度指产业结构中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是否处 于同步变化和 对称状态。偏离度越高, 二者变动处于同步和对称变化状态。结构偏离度 E = 说明 l 一而l( ,i =I2 3 o i ,,) Y表示各产业劳动力的比重, x 表示各产业的产值 比重 。通过计算 ,9 9 全 国、 19 年, 东部和西 部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 6 、14 7 . , 56 . 、9 1西部 的结构偏离度比全 国、 东部分别高 1 . 4 1和 1 . 。到 2 0 77 03 年, 全国、 东部和西部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 6 .、76 7 . , 8 6 5 . 、7 4 西部比全国、 东部分别高 88和 1 . 。可 . 98 见, 西部结构偏离度远高于东部和全国, 其产业结构成长还处于较低的阶段 。 ] 1 -2 [ (0 1 ) P2 0

海南省海洋产业结构状态与发展特点研究

海南省海洋产业结构状态与发展特点研究

海南省海洋产业结构状态与发展特点研究叶波;李洁琼【摘要】建省以来,海南省海洋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由于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海南省的海洋产业发展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单位海洋面积的海洋产值远远低于国内其他海洋省份,海洋产业结构低级化.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从静态、动态的层面对海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量化分析,呈现出海南省海洋产业的结构构成、工业化程度、第三产业弹性系数、工业集中化程度以及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依此总结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的特点,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奠定基础.【期刊名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9)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海洋产业;产业结构;产业特点;海南省【作者】叶波;李洁琼【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4;F127.9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新技术的运用、新能源的探索,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各沿海国家纷纷制定海洋开发战略和海洋发展规划,同时制定优惠的政策促进本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海洋经济和沿海地区的发展。

如2003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1],海洋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将裹挟着中国所有沿海区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海南省作为拥有中国最大海域面积的省份,将成为国家海洋开发的重点领域,这为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海南省的海洋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海洋产业发展处于低级阶段。

要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大力促进海洋产业发展,而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则是海洋产业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海洋各产业构成和产业联系之间内在比例结构特征,从生产结果上反映了这一地区该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地位。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 武 汉 市产 业 结构 各 项 指 标 评 价
1 1 各 产业 生产 总值 及构成 .
度 系数 H 一0 5 9 . 4 .H 值 比较 小 , 明武 汉 市 产 业 说
结构 速度 变动 比较 缓 慢 , 产 业 结 构 发展 得 比较 完 其 善, 产业结 构也 日趋 合理 化. 和武 汉市 近些 年来加 这 大产业 结构 的调 整等 举措 有密 切关 系. 产业 结 构是指 国民经济 2 0 2 1 ) ,0 9年 武 汉 市
内部 的构 成 和相互 关 系 , 决 定 经 济 增 长方 式 的重 是 要 因素 . 据 2 1 根 0 0年武 汉 统计 年 鉴 , 将武 汉 市 产 现 业结 构 的生产 总值 与起 所 占 比例 比较分 析 如表 1 . 从产 业结 构变 化 趋 势 看 , 汉 市 与 国际 产 业 结 武
慢发展 到 飞速发 展. 武 汉 市 三类 产 业 结 构 变 动轨 从
迹 来看 , 基本 符 合产业 演变 规律 . 1 2 产 业 结构 变动速 度 H 值 系数 .
政 收入 等也大 幅度 上升 [ . 产业 结 构 仍存 在 一 些 [ 但 ¨ 问题 : 武汉 市 经济结 构偏 向重 工业 , 第三 产业 即服 务
衡量 武汉 整 个地 区产 业 结 构 转 换速 度 的指 标 , 建 构 产业 结构 转换 速度 系数
、 .
体 规模 小 , 内部 结构发 展不 平衡 ; 动力就 业结 构存 劳 在二、 三产业 失衡 的现 象.
利 用上式 可求 出 2 0 0 2年 一2 0 年 产 业 结构 变 动 速 09
20 年 的 3 2 09 . %左 右 . 汉 市 人 均 GD 全 口径 财 武 P、

新疆产业结构及其合理性分析

新疆产业结构及其合理性分析

新疆产业结构及其合理性分析【摘要】近年来,新疆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本文对新疆1998—2012年的三次产业总值及各产业比重与内部的结构数据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一些启示和建议,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疆产业结构贡献率产业结构变动值一、引言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它是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2012年,新疆生产总值7505.31亿元比去年增长895.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

在“十二五”期间,全新疆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新疆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1320.57亿元,比2011年增长181.54亿元。

新疆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3481.56亿元,比去年增长255.66亿元,产业内部结构逐步协调优化,工业、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改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快于传统服务业。

在“十二五”期间,新疆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2012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2703.18亿元比2011年增长458.06亿元,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金融、贸易、电子通信、房地产、文化教育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经济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同时,全新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796元比去年增长3709元。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显著性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显著性分析
( ) 末北地区 1
h L 82 4 9 0 4 3—1 1 0 5 n67 E一0,8 2 S 'K . 6 8 7I ' R ' 0 2 7I / R
三 、结 论 与启 示
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动方 向、产业结构 变 动速 度 对就 业效应 进行 动态 分析 与检
验 ,得 出 如 下 基 本 结 论 : () 1我国第 一产业就业 已经达到饱和 , 一 并开始排斥劳动力 ,第二产业吸纳劳动 力 就业仍有一定空 间,第三产业也 已成为吸 》转 4 6页
表 。产 业结 构变 动 的 K 值 计 算 公 式 为 :

∑ , 一
() 4
其 中: . q. 表示 i 产业在 t G 期 DP比重 ,
q 表示i 产业在基期的GD P比重 。 我们 以
1 7 年 为 基 期 ,计 算 历 年 值 。数 据 来 源 于 98 历 年 的 中国 统 计 年 鉴 。 4 实证 检验 与结果分析 我们用 E iw 计量软 件对 方程 () ve 3 进 行估计 与检验 ,得到 四个地 区的 回归模 型 分 别 为 :表 1 2 、4 ( 、 、3 ) 从统计学 角度看 , 东部和 西部地 区的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相关系数 、 值均 比 t 较 理 想 。 回 归结 果显 示 ,东 中西 部 地 区 劳 动 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 向( TRE) S 正相 关, 与产 业 结 构 变动 的速 度 (T K) S R 负相 关 。 东 北 地 区 的 经 济 以 工 业 为 主 ,尤 其 是 重 工 业 的 比重 很 高 。 同 时 ,东 北 平 原 是 我 国最大 的商 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 ,农业机 械 化程 度 高 。而 中部 地 区优 势 产 业 主要 集 中在煤炭采选业 、有 色金属采选业 、黑色 金属采选业等能源原材料采选业以及能源 原 材 料 的后 续 加 工 产 业 领 域 。 同时 中部地 区承 担 着 国家 粮 食 安 全 和 能 源 安全 的 “ 双 基地 ”建设任务 ,第一产业的 战略意义比 较 大 ,因 而 分 析 结 果 不 具 有 显 著 性 。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影响的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影响的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行 实证研 究。研 究结果表明: 产业结构的变动 , 特别是 第三产业 中的现代服 务业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另外 , 第一 、 二 产 业 的就 业人 口逐 渐 向 第三 产 业转 移 , 现 代服 务 业 的就 业 吸 纳 能 力 高于 传统 服 务 业 , 而工 业 、建 筑业 和 农 业在观察期 内对我 国就业促进作 用相 当有 限, 第三 产业的发展是推 动我 国经济与就业增 长的关键 因素。 关键词 : 产 业结 构 ;经济增 长 ;就 业 ;V A R 模 型
以上研究 丰富 了学 术界对 我国产业 结构调 整对经济 和就业 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 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 。 增 长之间 内在 机理的认识 , 但并没有结合产业结构对经济和就业 从 表2 可 以看 出 , 在5 %的显 著性水平 下 , 对 于零假 设r =0 、
的综 合影响进行分析 。鉴于此 , 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 r ≤1 、r ≤2 、r ≤3 、r ≤4 检验 的概率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 . 0 5 , 长、就 业的联合模型 , 将产业 细分 为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传统 所 以这 四个零假设 都被 拒绝。但对 于r ≤5 , 检验 的概率值为大于 服务 业和现代服务业五个部分 , 从实证上探讨产业结构对经济增 0 . 0 5 , 不能拒绝此假设 。检验结果说明VA R( 2 ) 模型 中的变量之 间
运 用VAR理论进行实证分析要求各变量均为平稳变量 , 如果 引言及文 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 比重不断变化。在 此期 间, 不平稳 , 则要求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 所以首先对变量进行平稳 我国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 长 , 而就业率却有所下 降。产业结 构的 性检验 。检验序列是否平稳的通常做法是单位根检验中的AD F 检

产业经济学(第四篇第7章产业结构)

产业经济学(第四篇第7章产业结构)
场; 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
产和销售; 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
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 开发。
12
7.3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7.3.1 三大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考察分析指标 1. 三大产业GDP变动趋势-三大产业GDP比重 2. 三大产业劳动力变动趋势-三大产业劳动力比重 3. 比较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
第四篇 产业结构
1
第7章 产业结构演进
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 ——H▪钱纳里
2
7.1 产业结构的基本内涵
7.1.1 产业结构的含义
~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 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 关系。
“质”的角度——狭义产业结构理论 “量”的角度——产业关联理论
克拉克在其研究成果之上,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 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 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 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
7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7.2.3 库兹涅茨法则-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高、低效率产业比重,判断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高效化的相对 水平。 b. 纵向比较方法 即:对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产业结构效率水平的比较。
29
2. 产业结构高效化
(2) 产业结构高效化过程
a. 存量资源转移
钱纳里的验证:
Gy a0a1(Y1)a2GLa3X3a4XA a5XEa6XFa7XD
7.4.2 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离及优化策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离及优化策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离及优化策略杨丽华谭珉威【摘要】产业-就业结构的过度偏离,会造成就业的不稳定,从而不利于新发展格局下效率和公平双重目标的实现,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速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1997—2020年中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偏离进行了测度,发现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负,存在大量隐性失业;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且第二产业偏离度(均值为0.69)比第三产业(均值为0.28)更大。

尤其是2015年以来,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剪刀差呈现扩大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第三产业更低、且呈现下降态势。

以美国与德国的产业发展模式为鉴,应提升产业升级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匹配度,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中国产业发展的就业创造效应、抑制就业破坏效应。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效应【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378(2022)12-0003-08一、问题的提出(一)现实背景在打造高质量经济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全新阶段,效率和公平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平衡的双重目标。

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经济的比例,是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解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1]。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伴随着产业升级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叠加市场分割与要素资源错配等因素,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趋势。

从分配角度来看,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技术进步整体上仍偏向资本[2],长期以来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了“低工资水平—低水平产业结构”的现象。

如图1所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基本保持在11.0%~16.3%的较低水平,且呈U型变化趋势,即在1986年至2007年期间劳动报酬占比呈持续下滑态势,从1986年的16.2%一直下降到2007年10.9%的历史低点;伴随着新《工资法》的实行,这一比重自2008年探底回升,2015年达到16.3%的峰值。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调整战略研究

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调整战略研究
图 1 山 东历 年 产 业 结 构 变动 ( K值 ) 资料 来源 : 1 表 。
对 表 1山东历 年 K值 分 析发 现 , 其产 业结 构 变 动 有 两 个 特 点 , 是 调 整 幅度 渐 趋 平 稳 , 度 K值 一 年
[ 金项 目] 基 本文是 山东省投入产 出协调小组办公室 2 1 重点课题 “ 0 0年 以产业结 构战略性调 整加快推动发 展方式 转变 ”
提升 , 17 年提 高了 2 . 个百分点H 。按照配 比 98 28 j 第一 克拉克定律 ,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 第一产业
国 民收入 和劳 动力 相对 比重 逐 渐 下 降 , 二产 业 国 第 民收入 和 劳动力 相 对 比重上 升 , 同时 第 三 产业 国 民 收入 和劳 动力 相对 比重也 开始 上升— — 山东产 业结
( 目编 号 :D R C T 00— 1 的阶段性成果 。 项 S T C K 21 0 ) [ 者简介 ] 作 山军 勇(9 8一 ) 男 , 16 , 山东 郓城人 , 山东省人 民政 府研究室 高级 统计师 。主要 研究 方 向: 产业经济 、 投入 产 出分析和宏 观经济政策。

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幅度 , 中 K值计算公式为 : 其

K = I 一q q 1 0 I
( .) 1 1
式 中 q和 q 分 别 为 i i 产业 在 报 构 总体 特征 与演变 特点
增加 值 比率或 就业 比率 』 。
改革开放 以来 , 山东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渐好 转。17 年第一产业就业 比重曾高达 7 .% , 1 98 92 2 0 0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 ; 行理论 ; 雁 投入产 出; 战略产 业
[ 中图分类号 ] 2 2 F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5—3 1 (02 0 04 0 29 4 0 2 1 )5— 16— 7

我国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与就业弹性的关系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与就业弹性的关系研究
( ) 型 设 定 一 模
我 国 产 业 结 构 各 项 指 标 评 价
( )比较 劳 动 生 产率 一
该指标衡 量的是劳动 力结构 与产值 结 构之 间是 否处于对称状态 , 离度越大 , 偏 体 现 出 劳动 力结构 与 产业 结 构越不对称 , 即产业结构的 效益越低 。 一般认 为 , 0 S= ,
◆ 中 图 分 类 号 :F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21 4
率差别达到最高 点后 ,农业部 门比较劳动 生产率又转而逐渐升高 , 从低于 1 的方向趋 于 1 非农业部 门比较 劳动生产率则趋于下 , 降, 从高 于 1的方 向趋于 1 。所 以,农业部 门比较 劳动生产率 的变动轨迹呈现 “ U型 ”
产 业 结 构 的 GD P结 构 与 就

从产业 结构 演变规律 来看 :在经济发
该指标表示某产业产值 比重与该产业的
就 业 比重 之 比 ,它反 映 1 %的 劳动 力 在该 部
表 1 我国 2 0 — 0 9年 比较劳动 生产 率变动情 况 0 02 0
年份 第一产业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 业 第三产业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率稳步上升 , 明我 国农业部 门的比较劳 说 动生产率位于 “ U型”的上升阶段 ,农业 的 就业人数与产 出比例正在 向着更合理的方向 发展 ;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近年来 表现 出缓步下降的特征, 明我国的第二产 说 业处于 “ U型”的下降阶段 ;第三产业的 倒 比较劳动生产率 总体来看还是在逐步下降,
我 国产业结构的 ̄ f以及分析其产业结构与 N , r
就 业 弹 性 的 关 系 , 出我 国产 业结 构 调 整 以 提 及 就 业 的 相 关 建议 。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3、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1)内部因素 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 供给因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 源 (2)外部因素 经济体制类型 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产业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产业结构高度化标准 “标准结构”法 “标准结构”是经济学家对大多数国家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 综合描述,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样本国家产业结构高 度化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进行统计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出能 刻画某一高度化阶段的若干指标,作为该阶段下产业结构演进的 “标准”型式。包括产值标准结构、劳动力标准结构、相对劳动 生产率标准结构。 经济发展阶段判断法 除了前述的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论和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 理论之外,还有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他 们根据人均国民收入,将工业化阶段划分为0,1,2,3,4,5,6等七 个阶段。收入水平对应着发展阶段,也划分出三种国家类型。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法
3、产业结构分析指标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指标: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Moore结构 变动值 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偏离度、 三大产业就业GDP弹性系数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标准结构”比较、产业结构相似系 数法 工业结构高度化综合指标:工业内部结构高度指标、产业链 结构高度指标、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系数
2、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二元结构”理论,也可以称为“二元经济”理论, 最早由荷兰社会学家伯克提出。 1954年,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题为 《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系统地提出 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 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所构成的二元经济 结构。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是指用来反映特定时间内经济部门结构变化情况的一种指标。

它可以刻画出一个经济系统在不同时期内所处的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出经济活力的增强与弱化所综合表现的形态。

下面分点详细说明:
1.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计算方式
计算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时,可以用一个时间段内不同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来衡量,该指标越高,说明经济结构变化越快。

2.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意义
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行业的产业结构演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当地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能力。

同时,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高低也反映出该地区或者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3.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1)政策因素: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持程度,例如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等;
(2)经济因素:经济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本、效益等因素;
(3)社会因素:人口结构、人才等方面的因素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4)国际因素:国际市场的需求、竞争和合作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影响。

4.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的应用
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在评估一个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制定产业政策及规划,确定投资方向等方面也有一定应用。

同时,该指标也可与其他指标相互联系,形成综合评价体系,来评估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

总之,产业结构变化系数指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帮助评估一个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我国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个 地 区经 济增 长是 生 产 结构 转 变 的一 个方 面 ,
劳 动 与 资本 会 不 断地 从 生 产效 率 较 低 的 产业 部
门 流 向生 产 效 率较 高 的产 业 ,从 而 可 以加 速 增 长, 因此 通 过产 业 结构 的优 化升 级 也成 为推 动 民
族地 区经济 发展 的重 要 途径 。
年 的 0 80 10 1 2 0 . :. :2 到 0 8年 的 0】 :.703 , 3 4 。 . 0 :. 6 4 7
第一 产业 比重下 降 ,第 三产业 增 长 了 l 百 分 6个
点, 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增长了 6 个百分点。
二、 民族地 区产 业结构 优化度 的测量
( ) 一 民族地 区产 业结构 变化测度 指标
人 民的生 活 水 平 , 现全 国人 民共 同富裕 。著 名 实
[ 作者简介 】 罗添元( 9 6 )男 , 1 8 一 , 湖北咸丰人 , 中央 民族大 学经济学 院硕 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资源 经济学与生态工 业
文 明创 新 。
X【 I NJ ANG ST E F RMs EcONo MY AT A
我 国 民族 三 大 产 业 的 比重 自改 革 开 放 之 后 出现 巨 大 变 化 ,特 别 是 实 施 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以 来, 民族地 区产 业结 构 得 到进 一 步优 化 。通 过 整 理八 省 区的统 计 年鉴 及 《 中 国 5 新 0年统 计 数据 汇 编 》 的 数 据 ,我 们 可 以大致 了 解 民族地 区 自 1 7 年 以来 三次 产业 变 动 的基本 情 况 。首先 , 98 民
2 1 ,0 o o1
新 疆 农
垦 经 矫

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实证研究

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实证研究

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30多年来,杭州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素质不断的提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是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进一步的明确。

选择杭州市1978年到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人口综合素质;同时收集杭州市产业数据,计算出产业结构变动k值。

最后运用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最后基于两者的关系为杭州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字: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因子分析;k值;相关性一、研究意义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决定竞争的实力,人口素质的高低将影响和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

为此我国一直实行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杭州市在基本国策的指导下人口素质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变动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以杭州市人口普查的资料为例,研究杭州市人口素质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

二、人口素质定义及评价指标描述中国对人口素质内涵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较早的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在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发展水平,总是体现为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人口具有多方面的质的规定性,一般认为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

本文作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三要素”论比较全面,思想道德素质有很大的作用,不能忽视;但是如果要从统计研究的角度看,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研究适宜采用”二要素”论的思想对评价人口素质的各个指标变量进行定量的研究,因为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缺乏必要的量化指标,给分析研究带来一定的不便。

所以,在以下的研究中将采用”二要素”的思想。

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作者:陈静怡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年第04期【摘要】论文主要分析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从而对升级扬州市的就业以及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提出合理化的见解和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Yangzhou City, and the factors made the development disharmony, and put forward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upgrading the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Yangzhou City and realize the economic growth.【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互动【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teraction【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53-021 经济转型背景下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从而引起产业与就业的变动。

1.1 扬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78年,扬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3.4:40.5:16.1,根据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GDP的比重将扬州市产业结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工业农业齐比肩,为“一、二、三”产业顺序,三次产业基本在小范围内变化。

湘西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湘西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湘西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一、国内外研究动态产业结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业部门的出现,人们用于研究产业的变化而创立的经济范畴。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类产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比例关系,主要包括区域就业结构和区域产值结构。

现代区域发展的过程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

)区域产业结构规律性认识国外学者通过考察世界各国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发现,随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其产业结构呈规律性变化。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二)、库兹涅茨法则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研究成果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

其主要内容为(1)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一、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罗斯托基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他的《主导部门和起飞》一书中,提出了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对主导产业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较强扩散效应(前瞻、回顾、旁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产业关联链上的各产业中,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影响的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李媛媛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影响的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李媛媛

Macroscopic economy宏观经济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影响的关联研究李媛媛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本文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全国1978~2010年间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的变动对于经济增长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另外,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口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传统服务业,而工业、建筑业和农业在观察期内对我国就业促进作用相当有限,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就业;VAR模型一、 引言及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断变化。

在此期间,我国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而就业率却有所下降。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与就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新的现代化产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旧的传统产业不断萎缩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增加。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及就业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王兵、陈雪梅(2006)对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导致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下降,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张浩然、衣保中(2011)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劳动力的重新配置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基础部门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个人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樊秀峰,周文博,成静(2012)研究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且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减弱,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其中批零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拉动就业作用最强。

以上研究丰富了学术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和就业增长之间内在机理的认识,但并没有结合产业结构对经济和就业的综合影响进行分析。

鉴于此,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就业的联合模型,将产业细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五个部分,从实证上探讨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以期对上述研究有所突破。

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显著性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显著性分析
l =C C l( 豫 E +C l( T K) e n 1- 2n S 4 ) 3n S R +

建 立数量 模型
() 2
() 3
( ) 究 假设 一 研 世界各 国工 业化 一般 趋势 表明 , 何一 个 国家 的工业 ,e 任 f t r 程 , 是 一种 产 业结 构 和 就业 结 构 的调 整 过 程 , 在 一 定 时 都 虽然
段敏敏 , 董炳南 , 丁建勋
( 岛理工大学 , 青 山东 青 岛 2 6 2 ) 6 50
摘 要: 通过 2o _ 2 0 0 o - 07年的面板数据 , 中国四大地 区数据进行 汇总, 出中国产业结构 变动对就业的 实证 将 得
检 验 。 业 结构重要 影响 , 业 结构 变动 方 向 与就 业 正 相 关 , 业 结构 变动 速 产 产 产 产 度 与就 业 负相 关 ; 业 结构 变动 的 就业 创 造 效 应 大 于就 业 破 坏 效 应 , 业 结 构 变 动 的 净 结 果使 就 业 增 加 。产 业 结 构 产 产
变动方向、 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地区性差异。
关 键 词 : 业结 构 ; 产 变动 方 向 ; 变动速 度 ; 业效 应 ; 区性 差 异 就 地 中图 分 类号 : 1 1 F2. 3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20 )7 0 1- 2 17 — 9X(0 9 0 - 0 6 0
本 文所有样本选择 l9 年 以后 , 20 - 2 0 96 即 0 0 0 7年的年 度 数据 。 1 动 投 入 ( )劳 动 投 入 用 城 镇 劳 动 就 业 总 量 表 示 。 . 劳 L ,
城镇从业人员数据来 自相关年份的《 中国统计年鉴》 。

传统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青岛四方区产业调整为例

传统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青岛四方区产业调整为例
传统工业基地产 业结构 调整研究
— —
以青岛四方区产 业调整 为例
鲁露 ( 科技大学) 青岛
摘要: 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 的规律 性, 随着经济发展传统 工业区的 点 。 产 业 结 构 变 化程 度 可 以看 出某 一 区域 产 业 结 构 变 化 的幅 度 , 从 产 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转变 , 同时出现了一系列 的问题 。本文 以青岛四方区为 业 结构 的调 整 应 根 据 经济 发展 水 平 来 确 定 ,过 快或 过 慢 的调 整 对 经 例, 从产业 结构 的总体演进和产业结构变动度 两个 角度分析 四方区的发展现 济 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衡量某时期 内产业结构的变化程度 ,可采用 状, 从而提出相应 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 业 结 构 变 化值 ” 定 量 分析 四 方 区的 产 业 结 构 的 变化 。产 业 结 构 产 来 关 键词 : 业 结 构 演 进 传 统 工 业 区 产 业调 整 产 变 化值 公 式 : , 、 1 产 业 结构 演 进 规 律 Z 一 0 ;

பைடு நூலகம்
区 的基 础 设 施 投 入 不 足 , 工 业 区 生 态环 境 “ 、 、 ” 象突 出。 老 脏 乱 差 现 23 失 业 人 员聚 集 , 市 贫 困严 重 。 由于 老工 业 企 业破 产 倒 闭企 . 城 业 多 , 生 了 大量 失业 人 员 , 市贫 困 问题 在 老 工业 区得 到 集 中体 现 。 产 城 4 四方 区产 业 结构 调 整 策 略 3 青 岛 四方 区 产 业 结构 分 析 41 占领 产业 发展新高地 , 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 紧抓住 . 着 青 岛市经济经过改革 3 O年的发展 , 工业化和城市 化得到 了快速 建设蓝 色经济 区、 发展低碳经济 的契机 , 依托青 岛市地理 区位优越 、 发展 。 方 区是青 岛的传 统 工 业 区 , 期 以制造 业 为核 心 , 有大 中型 港 口体 系完 备 、 展 潜 力 大 等 综合 优 势 , 施高 端 、 四 长 国 发 实 高质 、 高效 产 业 发 企业 和职 工 较 为集 中 , 过 去 曾是 青 岛市 的主 要经 济 支 柱 。但 从 改 革 展 战 略 , 极 抢 占产 业 制 高 点 , 接 国 际 产 业 转 移 , 力 打 造 高 技 术 在 积 承 全 开放 以后 , 随着产业经济发展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变迁 , 化工、 机械等重 含 量 、 附加 值 、 高 高成 长 性 的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 型产 业 已经 不 能适 应 社会 和 经 济发 展 的 需 要 , 全 国 其他 的老 工 业 区 跟 42 发挥 老工 业 基 地 优 势 ,发展 高 端 制造 业产 业 集 群 和 高 新 技 . 样 , 为经 济 发 展 的洼 地。 然经 济 的 总量 呈 现 了较 大 的增 长 , 成 虽 但是 术 研 发 基 地 主 要 通 过 以 下 几 点 来 实 现 : 以青 岛前 哨 为依 托 , 展 ① 发 夕 目的产业 辉 煌 不复 存在 , 业 结 构 的优 化调 整 势 在 必行 。 产 精密仪器装备产业集群 。 以橡胶 新材料 为基础 , ② 发展新材料产业集 31 产 业 结 构 总体 演 进 四 方 区作 为老 工 业 区 , 产 在 四 方 区产 群。 以信息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 , . 二 ⑧ 发展信息化装备产业集群 。 ④推动 业结 构 中 占据 了很 大 比 重 , 三 产在 区域 经 济 中的 比重 一直 较 低 , 而 经 高校软控扩展研 发领域 , 建设 电子软件控制技术研发基地。 ⑤支持 四 过 多年 的产 业 结 构优 化 调 整 , 别是 传 统 老 工 业 企 业 的搬 迁 改造 , 特 四 方车 辆 研 究 所 发 展 , 设 轨道 交通 装备 新 技 术研 发基 地 。 建 方 的重 型 产 业 结构 有 了较 大 的改 观 。表 1 1显 示 了 四 方区 二 次 产业 — 43 依 托 制造 业 产 业 发 展 基础 , 展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四 方区 以 制 . 发 构成 的发展过程 , 依据 2 0 — 0 8年青岛的统计数据资料和客观实 造 业 为 主 的 产业 结构 , 发展 生产 性 服 务 业 提供 了基 础 。 的产 业 升 03 2 0 为 新 际, 四方区不存在第一产业 , 经济结构 呈现二产( 制造 业 ) 和三 产( 服 级 必 须 依 托 这一 基础 , 过转 移 产 业 链 中间 制造 环 节 , 伸 和 占领 技 通 延 务 业 ) 存 的 二元 结 构 。 并 术含量和附加值 较高的产业链两端 ,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强化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年~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分析
——K值指标
内容摘要:本文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结构效益、增进就业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
产业结构是经济资源配置的结果,在经济结构中起主导地位。

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影响,其合理性也关系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经济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产业结构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演化过程。

产业结构的有序度反映了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于目标结构的接近程度,可以作为测度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定量指标。

表一为1999年~2009年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4100.0 13.4 46.2 40.8 5.4 40.4 2005100.0 12.1 47.4 41.8 5.6 40.5 2006100.0 11.1 47.9 42.2 5.7 40.9 2007100.0 10.8 47.3 41.6 5.8 41.9 2008100.0 10.7 47.4 41.5 6.0 41.8 2009100.0 10.3 46.3 39.7 6.6 43.4
常规的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一般用K值来表示,K值指标是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
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

它用报告期产业构成比与基
期产业构成比差额绝对值的总和来度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指第it产业在即期的GDP比率或就业比率;
指第io产业在基期的GDP比率或就业比率。

以99年为基期00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2.8
以00年为基期01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 3
以01年为基期02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 2
以02年为基期03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2.4
以03年为基期04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1.6
以04年为基期05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2.6
以05年为基期06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1.9
以06年为基期07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1.9
以07年为基期08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0.3
以08年为基期09年为即期求得以下变动速度K=3.1
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波动下降趋势。

K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变动的幅度越大;反之,则产业结构变动的幅度越小。

K值越靠近于0,表示产业结构趋于不变。

按三次产业比重计算得到山东产业结构变动K值,见表1和图。

由表1所列K值数据和图可以看出,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十一五”规划期间,K值波动剧烈。

最低K值由2008年的0.3上升为2009年的3.1。

这表明我们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大,变动剧烈。

第二个特点是近十年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度结构变化趋于缩小。

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平稳的事实可以从10年期的K值变化中得到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