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人居环境
风水与建筑学
![风水与建筑学](https://img.taocdn.com/s3/m/78fe8de09b89680203d8256a.png)
论旨在了解风水思想在建筑学的潜在价值 。
1从黄帝陵看风水学的建筑价值
风水学的建筑价值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 实物可见于五千年前的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 。《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桥山,山势高拱,突出于陕北黄土高原;沮水河湾绕山而行,望之山似卧波之桥,故名桥山 。沮水河源自乾方子午岭的沮源关,将两岸划分为两仪,状如阴阳太极图 。水北为盘龙岗,为阳仪;水南为印台山,为阴仪 。盘龙岗南侧
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例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民居即是典型案例 。如今,在建设结合自然的人居环境方面,本着高效利用自然再生资源和人与自然共生的原则,可以从民居规划 、建筑设计及构造等层次入手,其中居住规划是结合自然的关键 。生态园林也是结合自然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以往居住区绿化都偏重于从美学角度出发,采用模仿传统园林的手法 。但生态园林从改善人们居住的小范围气候这一概念出发进行思考,特别强调绿色植物和水体等自然因素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提高绿化面积,减少建筑小品及硬地的数量,充分发挥绿地和水体遮蔽 、减噪 、减尘的功能,强化绿地水体的科学性 。将城市生态的重点放在城市空间环境单元细胞的层面上进行研究,让其具有较高的生态含量,并通过这种单元细胞间的整合,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城市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起到积极作用[ 7 ]。
论风水学在现代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论风水学在现代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d4d56f1eb91a37f1115c9f.png)
论风水学在现代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中的应用1、对新农村居住环境建设与风水学的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历史阶段和工作载体,即通过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生活质量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农村居住环境的建设,这对于农村特别是我国的农村,难免会考虑到风水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我国农民千百年来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建房,通常请“风水先生”来定朝向以求达到居住趋吉、避凶、纳福的目的。
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风水”理论对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科学指导道路的发展。
同时,对科学实施城市规划理论也有一定的羁绊。
风水思想其实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环境文化思想,它的文化前提源于“天人合一”的大地有机思考。
[1]众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风水学是一门有关人居环境选择的学问,它指导人们通过对地质、日照、气候、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进而选择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精神需要[2]。
中国的风水学迷信的外壳包裹着合理内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风水学的合理科学的成份提取出来,用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国有着特别现实的意义。
2、风水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3]。
在风水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分成两派即形势派与理气派。
形势派偏重地理形势,主要是以龙、穴、砂、水来论吉凶。
理气派主要是将地理方位与宅居或墓葬的主人与生俱来的生辰八字、姓氏名称等因素与星神、八卦、五行生克等因素相联系,更为复杂。
通过逐步实践,杨救贫等将风水的两派化为“地理五诀”,即“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择向”,并且与风水中的“气”归纳为风水六法。
风水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5a65bedd3383c4bb4cd24c.png)
风水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我国人民很早就注重居住和环境的关系。
“风水”一说在我国有很广泛的市场,到明清时候达到了高峰。
关键词:风水;天人合一;现代景观设计一、风水理论的涵义最早的风水定义出自晋代郭璞的《葬书》“葬者,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风水发展至今,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操作实际上,都有不同的见解,在其发展史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对于风水都有着独特的见地,可谓是春兰秋菊各有韵味,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景观设计,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但最后都会归宗到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人与自然谐调合同即“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追求中,在中国古代,外在自然的天,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和意义,并加以人类情感,成为具有道德意志以至情感内容的天。
由此,人与自然两情相洽的审美观照,很早便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由此演变发展为自然美。
而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充分发展而升华为自然美学,成为建筑、艺术、哲学的基础理论。
作为“山水之术”的风水理论,更倡言“而乃怡情山水,发其所蕴,以广仁孝于天下后世”。
其“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山水之情”以“人心巧契于天心”(《管氏地理指蒙》)地观照山川自然,细心审辨与选择;因地制宜且“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境”(《青囊海角经》)地巧加经营;遂使中国古代园林以其景观人文美同山川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显现出诗情画意,意象隽永,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实在美不胜收,并形成鲜明的中国园林特色。
古代风水学包括相地术,其与地理密切相关,还有占卜吉凶的迷信范畴,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是科学、或是迷信,而要实事求是的分析风水学说中的科学内涵和迷信成分。
正确的风水学定义应该是新西兰学者尹弘基撰文所说的那样“风水师为寻找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择的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成为迷信或者科学,这种独特的选择地点的中国系统,具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迷信的成分。
风水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
![风水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c531dfc1c708a1284a44ae.png)
风水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实例分析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争议很大。
一个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容否定的是,风水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姑且不论其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对人们的居住心理、生活习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其中很多观点也被现代的科学理论证实有相当的合理因素。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在人居环境的营造中,风水的因素不容忽视。
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中,风水的理念,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应该是开发商和设计师不能不考虑的重要环节。
笔者多年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房地产策划工作,对风水理论多有涉猎,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设计工作,风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在此试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风水如何融入园林景观设计。
成都“边城水恋”项目自开盘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园林景观环境类各项大奖,项目自推出之后销售火爆,开盘当年一跃成为成都市房地产市场知名品牌楼盘,一百四十亩占地,近十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部售罄,创下成都房地产市场奇迹,项目开发商天祥公司也因此一举成为成都知名品牌房地产公司,驶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笔者在主持该项目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即充分考虑了风水因素,使之在居住环境的营造和开发商经营操作上都充分贯彻风水原理。
举例如入口广场。
“边城水恋”入口广场以音乐喷泉水景为主要特色,传统风水思想中,有“聚水为财”之说。
广场西侧为主入口大门,东侧为售楼部,售楼部为弧面,围合成以水景为主题的扇形广场。
大门的创意源自湘西山区的山民用剖开的竹筒作槽从山中汲取泉水的生活方式,唤起对原始、古朴的乡野生活的温馨回忆。
大门古朴、粗旷、雄伟,上部是玻璃底面的水槽,人从下面可仰视槽中的水流,夜晚配以灯光,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水自大门东侧的出口流出,倾泻而下,流入湖面的一个圆形仿古石缸中,溢出至湖面。
售楼部广场采用大小结合、点线交错的音乐喷泉,圆形湖面环绕售楼部,人流穿过湖面的玻璃水晶桥进入售楼大厅,水自玻璃墙下流入室内,以玻璃砖的水槽和小溪的形式在座椅间穿行,在售楼部后面形成跌水,汇入居住组团湖面。
中国传统风水学与客家居住环境关系简述
![中国传统风水学与客家居住环境关系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5b2e3b1b6bd97f192279e92d.png)
中国传统风水学与客家居住环境关系简述一、住宅的选址中国传统风水术的操作依据是恋头形势和方位空间,以现代理论来理解,即是“气”与“场”,故风水术的核心工作是空间环境气场的优选和优化组合。
气的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为地气,一为门气。
地气与门气皆旺,家族方可昌盛。
我们知道,“气”与“场”是以无形之态而存在于空间环境中,那么风水术中又如何辨认气场之优劣呢?风水理论云:“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
”山环水抱格局,通俗来说,其形状是:北有连绵高山群峰为屏障,南有远山近丘遥相呼应;左右两侧有低岭环抱护卫,前方空间开阔,内有良田,河流潺湲,婉转有情。
概括地说,即后背左右三面环山,前面环水,中间较为开阔的盆地形局。
此种形局,气场良好,风水学中称为“四神地”。
客家山区多壶形盆地,其中得“风水”真趣者,诚可谓“壶中天地,逍遥洞天”。
此种风水模式在客家族谱中多有描述和记载.。
[5]1 寻龙——形势钟灵见真龙寻龙是相地立基的第一步骤。
所谓龙脉,即地表连绵起伏、地中生气相互贯通的山脉。
“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6]借龙之全体,以喻夫山之形真。
山之绵延走向谓之脉,如“人体脉络,气血之所由运行”。
[7]论龙脉原起,则以“祖宗父母”称名。
寻龙要先寻祖宗之山,再寻父母之山。
祖宗之山为群山发脉处,父母山则为穴场所在山脉的入首处。
“起祖宗而见父母胎息孕育,然后成形。
”则可“以形取穴”。
[8]龙脉有分支、大小、长短,故谓龙犹树,有大干、小干、大支、小支之分。
然天地造化,风物各异,故成就山川之格局有别,风水理论以龙脉的聚结,即山水的聚结来进行考察,有大中小三种“聚局”:大聚为都会,中聚为大郡,小聚为乡村、阳宅及富贵阴地。
2 察砂——砂山环卫聚生气风水学中的“砂”,是指与主龙相伴的小山,尤指穴场周围层层环绕的山体,其作用在于护卫穴场,屏风聚气。
砂山按方位、远近及功用的不同,具体可分为四灵砂山、朝山、水口山等。
砂山与特达尊崇的来龙呈隶从关系,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不低不压,不折不窜,环抱有情,故云:“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
中国古代民居的环境营造
![中国古代民居的环境营造](https://img.taocdn.com/s3/m/602eaa1efc4ffe473368ab43.png)
1中国古代民居环境观念的内涵
受传统“堪舆学”(俗称“风水”)的影响,我国古代民居的营建大都按风水师的建议去择址建屋。风水术中对民居住宅地的选择、民居外形环境、以及宅内空间布局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古人营建民居环境的生态意象。托名于人文始祖黄帝所传的《宅经》中“凡修宅次第法”一节有“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林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之语,观点精辟,堪称我国古代对居住环境最早、最权威的注释。这句话清楚地表达了古人勘察地理、相地择居的传统规划思想和环境观,对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左右着传统民居的格局形态。古汉语词义与现代汉语有差别,从文中“宅——以舍屋为衣服”可以推断,当时“宅”字的含义,应为居住区域,居住环境。人的肉体是生命的载具,是各脏器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宅经》将居住环境中地形、风水、植被、房舍、入口等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人的身体各部与服饰,十分贴切。凡人不可无衣服冠带,但服饰与身体相比,轻重自有分别。服饰可以随意更换,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改变。中国人历来造屋多用土木少用石材,并不刻意追求房舍长久存在,这是因为宅邸在古人心目中如黼黻衮冕一般,可以随主人身份的变化而更换。房舍与门户除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之外,还应满足显示等级、门第、身份之要求。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锡”中,就有朱户、纳陛两种宅邸元素,这正是中国历朝都把宅第纳于舆服的写照。《宅经》认为在人与居住环境之间,应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宅经》认为:“宅吉则人荣”,“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又说:“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并有“故不可独信命也”的结论。《宅经》认为居住环境的各要素组织在一起,作用既各不相同,又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犹如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主次分明,但缺一不
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60a28033687e21af45a9f3.png)
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空间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经济是城市的实力,文化是城市的魅力。
“风水”之术的核心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直接观察并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寻求对理想环境认知的结果,是与阴阳八卦的形态密切相关的。
而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的,二者的这些共同之处,可以在具体的规划项目中进行运用,使规划更具有合理性和文化内涵。
笔者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浅析风水学在当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水学;当代城市规划;应用1风水的内涵风水,《辞海》定义为:“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风水”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语出晋代郭璞传古本《葬书》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明代《地理人子须知》中论说风水谓:“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与止聚云尔。
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风水之名。
”由此可知,风水是一门察生气来聚藏的术数,追求的是“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理想环境。
而笔者定义的风水则是与传统迷信思想剥离,将其作为自然科学进行深刻挖掘和研究。
风水学是涵盖天文、地理、气象、地质、水文、环境、规划、建筑、园林等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自然科学。
风水学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城市营造、建筑选址、功能分区、建筑布局等有关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包括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园林景观等都受其整个体系的约束和影响。
除了一些变量如政治体制与管理制度,风水学的这些特性恰好与当代城市规划学科有着高度一致的契合之处,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将风水学定义为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理念,从而指导了无数城池的营建。
2风水学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影响2.1促使城市整体规划观念得以加强不管是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还是理论,都有较长的时间历程,从田园城市到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都充分显示了风水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评述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理论与方法
![评述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理论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840a1ef18583d0496459c6.png)
评述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理论与方法摘要:对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风水”思想进行简析,并探讨了在其观念影响下的传统人居环境规划以及这种思想对今天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关键词:天人合一、风水、人居环境、规划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地表空间,也是经过人类主观改造的自然空间。
换句话说,人居环境就是人通过与自然环境产生紧密联系后产生了物质性与文化性的作用效果,使自然环境“人化”。
1. 天人合一思想从人类脱离原始社会,建立等级社会即夏朝开始,人们就开始了人居环境的建设。
然而,早期的等级社会并没有理论性的指导,只是人们凭着感觉去建造。
而周朝的建立,《周礼》的完成,使人们开始有迹可循,建筑有了理论指导。
这时候的思想只是简单的概括人居环境,并未真正产生“天人合一”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大解放、大发展,这一时期,儒、墨、名、法等百家争鸣,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极大地进步,建筑理论亦然。
儒、道两家思想对人居环境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儒家信奉天是人的根本,人性的极致就是追求天性。
故而孔子认为“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于予”人能够效法天道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孟子也主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万物皆备于我矣”。
而汉代的董仲舒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更是将“天人合一”大胆的提了出来。
道家主张“无为”,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顺其自然,不以人力大力更改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接触道。
虽然这些思想的诞生并不是为了建筑而诞生,但是历代统治者将这些思想传播的时候,一些建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这些思想。
这些我们可以从天坛、园林、乃至民间百姓的建筑中看出。
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在建筑学中,则是大大小小的建筑。
虽然我们的先人们处于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古人在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超出了我们许多。
无论是散布在郊野的乡村建筑还是在都城、皇宫、园林等的建筑中,处处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风水科学内涵与生态住宅区设计
![风水科学内涵与生态住宅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f33b3ca32d7375a41780d8.png)
一
、
生态住宅区的内涵
自然和环境保 护 、 生态 良性循环 、 景观
和生态文化 五大主题 中 . 其 每一主题
由于 目前我 国尚无统 一的 、公认
的或法定 的 生态住 宅和住 区” 具体标 个 中性 名词 。生态住 宅和 生态住 区只 包含 若干具体 内容 、措施和 要求 ,而
准, 而学者的观点 又见仁见智 从不同 是人们对生态关 系 良好 的人居环境 的 且 , 这五大主题 中的多种成分 , 技术和
区 只强调 了物理 环境 流通环境和经
济环境 ,即在硬件方 面: 在生物 环 而
境. 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 则表现 严重不足 .软件和心件 与硬件 的耦 合 还较 欠缺 。 也就是说 , 多 生态住 宅 许 区 还没 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工程。
气 地表崩落侵蚀情况 植被的长势.
的原 则。3 生态住 区建设需要配套 的 .
硬件 ( 康 的建材 、设备 和生态 技术 健
等) 、软件 ( 优化 的系统综 合规划与设
计 体制 、法制 管理服务体系 ) 和心
件( 生态文 明 、 行为诱导 、 生活方式 、 能
多样性和 民族性 内涵 本文试图将 中
国风 水学 中的科学成分 .结合 生态住
Mac 20 r h 05 3 1
维普资讯
工 房 豳 洛 地
的风水林的保护 ,常常把风水林的好
坏看作 家族或村落 兴衰 的标志 ,以致 中国的古 村落周围都保 留有 非常茂盛
的森林 。从 生态学和地理 学来说 .如 围绕 山体 的烟霞之气 空 中漂浮 的云
——— —— ——— —— 。 。— —— —— ——— —— —— ’ 。。 。。 。。 。。 。。。 。。 _ __ __ __ ___ __ __ __ -_ _ __- __ __ __ _- — — — — 。 — — — — — ’ 。 。 。 。 。 。 _ _ _ _ _ _ _ _ - _ _ _ - _ _ —
易经中的风水与居住环境
![易经中的风水与居住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478261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e.png)
易经中的风水与居住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经是一本古老而深奥的经典著作,它不仅是哲学家们思考世界运行规律的权威之书,也给人们提供了一套判断吉凶祸福的方法。
风水作为易经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布局和设计来调整室内外环境,以获得健康、幸福和成功。
1. 风水的基本原理风水是一门观察自然和人为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学科。
它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会对人的福祉产生直接影响。
风水学家通过考察地势、水系、土壤、建筑朝向等因素,来判断一个地方的好坏,进而为人们提供不同的布局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摆放家具、种植植物、选择房屋朝向等。
2. 风水与居住环境在易经中,有许多关于住居环境的古老智慧。
比如,根据八卦和五行理论,山水环境对人的运势具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山水布局可以调整环境的能量流动,为人们带来好的运气。
此外,民居的朝向和布局也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南北朝向的房屋能够接收更多阳光,形成良好的能量流动。
同时,起居室、卧室等空间的布局也应考虑到人们的舒适感和能量流动。
3. 风水与家居布置除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风水还将注意力转向室内的布置。
合理的家居布置可以影响室内环境的气场和能量流动。
根据风水的理念,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良好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积聚新鲜的能量。
- 光线充足:选择明亮的灯光和大窗户,让阳光充满屋内,有助于活跃气场。
- 家具摆放:避免家具摆放杂乱,保持空间的整洁和流动性。
- 生命力植物:在室内摆放一些富有生机的植物,能够增加自然的能量流动。
- 良好的色彩搭配:不同颜色的搭配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 避免尖锐物:根据风水的理念,尖锐物体会带来负面的能量,因此应尽量避免。
4. 风水的影响力尽管现代科学无法证明风水效应的科学性,但风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信不信,人们对风水的认知和追求源远流长。
风水给了人们调整环境和构建理想生活的方法。
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
![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99a3d0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一、风水的起源和基本概念风水,又称堪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古代的中国。
风水的概念源自《周易》中关于“风生水起”的哲学思想,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风水学注重环境布局、方位选择、建筑设计等各个方面,以谋求居住环境的和谐与平衡,从而带来幸福和吉祥。
二、风水和现代人居环境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风水观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虽然并非所有人都深信不疑,但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布局。
现代人在选择房屋、办公场所或者布置家具时,往往会考虑到风水的因素,以期获取更好的运势和财运。
三、风水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影响1. 房屋选择和布局根据风水理论,房屋的方向、朝向、布局等因素会影响到人的运势和健康。
在现代人居环境中,许多人在购房时会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南北通透、光线充足的房子,或者在布置家具时避免直线对正等。
这些做法虽不具有科学根据,但却是现代人对传统风水思想的一种延续。
2.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风水理论强调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水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过程中,也会考虑到风水的影响。
例如,有的城市规划会避开坟葬地或划定绿化带,建筑设计中也会避免一些凶煞之地,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3. 室内装饰与家具摆放风水理论也对室内的装饰和摆放有着一定的要求,比如门的朝向、家具的摆放位置等。
现代人在布置家居时,可能会参考一些风水的原则,比如客厅的主位、卧室的布局等,希望能够给家人带来好运和平安。
四、现代人对风水的态度虽然风水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对风水持怀疑态度或者不屑一顾。
现代社会注重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许多人更愿意相信科学数据和实证研究,而非依赖传统迷信。
因此,对于风水这一主观臆测的学科,现代人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五、结语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4def4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a.png)
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起源于古代中国社会的农耕时代。
风水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通过布局和装饰,以及结合地形、水文、道路和建筑等因素,来达到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追求幸福、健康与繁荣。
本文将从风水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应用范围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风水,音译自汉语词语,“风”指大自然的风向气流,“水”指大自然的地形水流。
风水学就是通过研究风和水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流动,以了解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进而应用于建筑、家居等方面,以达到调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二、起源与发展风水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古人的观念中,风水是与天地自然有关的事物,被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风水学的发展离不开周易六十四卦的启示,通过周易中的六爻变化规律,人们开始研究大自然的变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水学越发臻于完善,并渐渐应用于建筑、道路和人居环境等各个方面。
三、应用范围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涵盖了建筑、城市规划、农业和个人居住等多个领域。
在建筑方面,根据风水学的原理,人们选择合适的土地和方向,规划建筑物的布局,以谋求健康、富贵。
在城市规划方面,风水学也被用来选择城市的建设地点、规划道路和河流等。
在农业方面,了解地势和水系等因素,有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而在个人居住方面,风水学则根据家居环境的布局和装饰,提供了一些建议和规则,以使家庭成员个个安康快乐。
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不仅在建筑和规划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一方面,风水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自然规律和营造和谐环境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另一方面,风水学在人的行为准则、人际关系和东方哲学方面也产生了影响。
人们在生活中以风水学为指导,注重平衡、和谐和自然的观念。
这就反映在道德品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等方面。
居家环境学
![居家环境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25c8f9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03.png)
风水,是中国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或者有的人认为这是迷信,但是,风水学也是结合了很多科学在里面的。
下面这篇文章,是房屋风水的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房子不见光。
所谓不见光的房子,是指不管是白天太阳有多好,能照到房内的阳光始终很少很少,像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阴气加重,阴气加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脾气不好,容易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另一个也是最不利财。
第二,右高左低的房子风水上讲,左青龙,右白虎。
如果你居住的屋子右边有很高很高的房子,那么你的健康情况就要当心了,像遇上这样的房子,第一,不利财,第二,不利健康。
如果在住这个屋子之前你的运气一般,那么住进去之后你的运气则会更差。
像这样的房子是必须极早化解的,否则非常不利的。
第三、卫生间或是厨房以着门有句老话说的好,流水财留不住。
像卫生间或是厨房对着门的就形成了“上水”直通“下水”的格局了,是不利财的。
中心受污不宜。
这是指房屋的中心部位不宜用作厕所,同时,厕所也不宜位于房屋后半部的中心,刚好与大门成一直线,因为这很可能导致破财损丁。
厕所“四宜”:1.宜压在凶方,忌压在吉方。
2.浴厕宜隐蔽。
3.浴厕宜保持清洁。
4.浴厕宜保持空气流通。
厕所“四不宜”:1.厕所不宜开在南方。
2.厕所不宜开在房屋中间。
3.厕所不宜开在西南或北方。
4.浴厕不宜改为睡房。
第四、大门对着大门或厨房若是阳台正对大门或厨房,会使得家中的团聚功能减弱,丈夫易外遇、老婆会红杏出墙,小孩不受回家。
可将窗帘长时间拉上以作为阻绝。
出入大门的位置不要正对阳台,这形成了所谓的"穿心",家中会不易聚财,迭有破财事。
前通后通,人财两空。
解决方法:作玄关柜阻隔大门和阳台之间、在大门入口处放置鱼缸(命中忌水者不可放鱼缸,可以屏风取代)。
厨房之布置厨房炉灶要坐煞向吉才可达到风水原则。
如果位于吉方,则家中人口健康,夫妻感情融洽。
相反,婚姻骓得美满,经常争吵或体弱多病。
其次,厨房内的摆设,如灶位、洗碗盆、碗碟框等都要摆放正确位置。
风水与城市环境
![风水与城市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6d7798e83d049649b6658d4.png)
真诚,正直,值得信赖。
亥水--主赏赐、赠送。在人性方面,主憨直,生气勃勃,固执和助人为乐;亦 主不守本分之人、娼妓等。在物象方面,代表洗手间,歌舞厅,情色场所,洗 浴场所,暗疾(不愿为人所知的病)。
叠亥相见,主有一定的文字专长或文学才能(包括有书法绘画等)。
第一节 风水研究 ——知性好处
--易学的思维方法就是“类象”,八卦呾干支及其含义都是类象的结果。 对干支的理览不演绎也要通过这种思维方法来了览。 --干支含有种种特定信息,大无丌包,绅无丌化。例如:从性情来说,甲, 丧性刚直,自待严厉,具统帅之魄力,有威性,能被多数人信赖; 乙,外表懦弱谨慎,内心执拗,保守,拘泥二亊物等等。 --一滴水含三千大千丐界,每丧干支的含义有无数,丌能生硬地去理览。 生硬的结果,就是名实丌符,名实丌符就会造成混乱。了览干支, 就跟了览人性一样,知性才能好相处。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
第一节 风水研究
——干支四时
--干支纨年萌芽二西汉,始行二王莽,通行二东汉后期。 --干支纨年,一丧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叴为“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第事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丧周期;一丧 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干支纨月,每丧地支对应事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丨气)至下一丧节气, 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丧月期间,丌是农历某月刜一至月底。 --干支纨日,60日大致合2丧月一丧周期;一丧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 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纨日始二鲁隐公三年夏历事月己巳 日(公元前720年事月刜十)】
第一节 风水研究 ——历叱演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丨国古代纨年方法在汉武帝以前主要是使用干支纨年呾帝王纨年。 当时的干支主要是用在天文观测,历法呾年岁的命名上。
俗语: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建屋选址为啥这样说?
![俗语: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建屋选址为啥这样说?](https://img.taocdn.com/s3/m/8f8e4f7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0.png)
俗语: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建屋选址为啥这样说?在农村,门前有水,屋后有山,这样的民居环境叫“依山傍水”。
古人认为此种地理环境比较适宜人们居住,现在不管在农村还是城镇,只要条件允许,此种地理环境依然还是人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宜居环境之一。
那么,为什么农村流传的俗语说:“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1、这条俗语的出处民间传说,俗语“门前有水不是福,屋后有山灾祸足”出自刘伯温之手。
据农村传说,这条俗语出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刘基,字伯温),是刘伯温遗留下来的风“水口秘笈”之中的一句。
在我国农村,历史上有两位特别能神机妙算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是明朝的刘伯温。
在老百姓的眼里,两人都能精通天文地理,精通占卜术,预测将来之事。
也许是因为刘伯温距现实社会的历史时间要近,古代很多民间书籍中,将他描绘成一个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人。
过去农村,老人给年轻人讲古,说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两者相加就是前知一千年的事情,可谓是古代一个通晓天地之人,在一些方面比诸葛亮厉害。
刘伯温又被农村人描绘成古代的堪舆大家,即现在所说的“风水大师”,他对于地形的勘探和风水的推测都十分准确。
也就因为如此,从明朝中期开始,刘伯温“风水大师”的形象,为民间普遍接受。
因此,过去农村流传着许多与刘伯温有关,非常神奇的风水故事,同时也流传很多所谓由刘伯温遗留下来的“风水秘笈”,版本繁多。
然而,在正史《明史·刘基传》之中,并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过刘伯温具有堪舆方面的技能,只有明朝人写的野史、轶事等资料才提到过。
比如,明朝无名氏撰写的《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提到,明初朱元璋设置了三个都城,设立北京为开封,设立南京为金陵,凤阳定为中都,后经刘伯温相地,认为金陵是龙兴之地,龙盘虎踞,朱元璋才决心定都金陵。
民间流传一本比较著名的堪舆典籍,书名叫《堪舆漫兴》,据说是刘伯温撰写,但是,经考证,这本书并非出自刘伯温之手,而是后人假借刘伯温之名的作品。
风水旺宅6要素?看完秒懂!
![风水旺宅6要素?看完秒懂!](https://img.taocdn.com/s3/m/22f7c55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1.png)
风水旺宅6要素?看完秒懂!(一)依山傍水最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前有小河,后有山坡。
风水住宅讲究“藏风聚气”,前有小河弯弯则让明堂开阔,视野绝佳。
河流呈弧形围着楼宅,形同“玉带环腰”,与房屋、楼宇有情相绕,能带来财富和好运。
我们所说的“依山傍水”:必须是活水、好水。
风水中把水分成死水和活水两种,死水是指浑浊、污染、不流通的水,这样的水缺乏生命能量,易引导人堕落犯罪;活水是指流动的水,它有着丰富的生命能量,能为人带来活力和好运。
此外,风水学又极讲究水的形态,水流平缓的河流、湖水是好水,波涛汹涌的水会使财源不稳,大成大败。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二)前有公园楼宅前面有公园,符合“前有明堂”的标准。
公园在宅前,明堂开阔,且易纳气,带来财气。
从养生的角度,在水泥森林的都市,自家宅前有一片绿地十分珍贵,能使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工作事半功倍,当然就能生财有道,气运通畅。
如果面对的是杂草丛生、废弃荒芜的公园或环境,则不吉利;或者距离公园太近,在早晨容易受到晨练者的影响,也需慎重考虑。
(三)左右有靠如果楼宅左右有形态均衡的楼宇相邻,即为左右有靠,左右代表贵人,对事业发展有很好的寓意,意味着能得到朋友的帮助、领导的提抜。
如果左右的楼宅略有向前凸出,像是椅子上的扶手,则代表主人坐在一把太师椅上。
如果前方开阔,后面又有建筑物作为靠山,且住宅内部格局也不错,也属于都市住宅中的好风水。
(四)适中有度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
尽可能的接近至善至美。
要特别注意楼宅之间的距离,做到楼盘之间适中有度。
适中也即居中,中国古代的都城,九朝之都洛阳,原因是在于它位于天下之中心,山河拱戴,八方辐辏,便于控制全国。
现代社会更讲究居中,比如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五)富有生气在风水学上,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才能顺乘生气。
只有得到生气的滋润,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房屋的大门就是气口,如果把大门设在有路有水环抱的地方,代表得气,这样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馈信息。
风水
![风水](https://img.taocdn.com/s3/m/cf2fa613fad6195f312ba6ec.png)
风水学在古代的重要成就,一方面是其宝贵的哲学思想,有着强大的魅力,另一方面包括一些合理工程技术问题。
风水的科学性恰恰在于: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风水的原本概念在于营造和谐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
我国古代先民运用风水理念协调各种自然因素,营造实实在在的宜人的人居环境。
生态建筑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麦克哈格(I.L.Mcharg)指出:“建筑生态学的观点是革命性的,它揭示了人类行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建筑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上”。
生态建筑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在现有条件下,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利用并合理的改造自然,符合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寻求创造最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不仅要求用生态的意识进行设计,还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保护自然植被、原生土壤等,这种生态观念在中国风水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远不能达到如当代建筑学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在基本追求上却是一致的。
而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风水思想更注重人与自然在精神方面的两情相洽,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中国的风水观念,如果剥掉其封建迷信的外衣,从实质上看,它乃是一种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即在选择和营建人类的居住环境时,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考虑,考虑适于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态与景观。
当今,不少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西方学者对风水表现出了浓厚兴趣,都相继对此作了专题研究。
当代杰出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风水理论包含着显著的美学成份和深刻的哲理,中国传统建筑同自然环境完美和谐的有机结合而美不胜收,皆可据以得到说明”。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城市规划人员需要正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思想,从中寻觅人类曾一度丧失,却又为人类所必须的“天、地、人”和谐的追求,用风水理论中科学的观念去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和景观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与人居环境
(一)笼罩着迷信阴影的中国风水,是中国古代有关
建筑环境选址和处理的专门学术,它曾对中国 传统建设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在全国城乡建设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如许多城市命名就按 风水论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地”,沈阳、洛阳、贵阳、咸阳、辽阳、丹阳、莱阳、襄阳等 ,均为山南水北之城;“山北水南为阴地”,江阴、淮阴、山阴等,均为山北水南之城。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和宠儿,君臣父子、士农工商,上起皇帝、下到百姓,几千 年来传承不衰,没有人怀疑,很少人唱反调。
但从清末以来,西洋科技挟洋枪大炮长驱直入,国家饱受欺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莫此为甚。
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志士,痛定思痛,寻找原因,归咎于科举害人,必须改弦更张,废科举、兴学堂,非全国学习西方科技不可。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国粹的风水、阴阳五行,以西方科学技术的成就为比照,被看成是迷信 的同义词,于是一下子跌到最低谷,稍有些科学知识的人,都敬而远之,不再相信,只剩民 间还部分潜在地流行,已不成气候了。
所以《辞海》对风水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辞海》这个定义,实际上等于是给风水定了性。
奇怪的是,风水也似“六十年甲子团团转”一样,居然也有时来运转的时候。
从20世纪下半 叶以来,中国则迟至文革以后,风水这个古董,又慢慢地得到国内外的再认识和再评价,拨云雾而见青天,发现它还有未被认识的科学内涵,而且这种内涵还远未得到发掘和研究,不是个有待开发的定藏。
风水,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是就其早期起源而言,说复杂是它的几千年实 践、积累下来的精芜并存的经验,形诸文字记载的,汗牛充栋,难以理解研究的问题。
论风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的狩猎时期,那时人们就已经知道选择避风向阳的洞穴作住所,有利于保温、防潮、防兽、防火,可说是狩猎采集人已经知道选择穴居的风水。
云南傣族古歌谣还保留傣族祖先穴居采猎生活的歌辞。
到了原始农业时期,人们开始定居了,对环境居住条件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和理解。
从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来看,它们都遵循一个共同原则,即中华大地处于北半球温带的前提下,必然坐北面南,背山近水,或有壕沟环绕聚落,聚落以内,祭祀区位哪里,墓葬区在哪里,公共区在哪里,粮仓位哪里,都有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这就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风水。
风水的事,如果超越人类去观察,在动物界也存在。
譬如一些鸟类的筑巢,必选择悬崖峭壁的凹处,或高大的树梢上,显然有利于保证产卵、孵卵和喂饲雏鸟的安全。
狡兔三窟,不妨视为野兔保护自身安全的风水。
有趣的是,燕子喜欢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知道人们会爱屋及乌,是很可靠的“燕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诗很形象地形容燕子 也具有风水的本能。
在选择风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从头逐渐累积起许多的经验体会,于是产生了抽象的理论认识,以后又慢慢形成体系,这就成为风水或堪舆的理论,以及它们的流派。
清乾隆时修的《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专辟《堪舆部》,收集了历代有关风水的各种文献,达30卷之多。
可谓集中国堪舆文献之大成,里面充满了从阴阳五行八卦所演绎出来的风水理论和操作要领,并附有大量的图解说明,现代人看来,会觉得不知所云,难以理解。
主要是现代人生活在 科技知识的环境里,对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很难理解的《易经》、《河图》、《洛书》、阴阳、八卦、五行及其大量的阐释文献,非常陌生了。
(二)有专家预言
21世纪是城市化世纪。
城市生活,将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
城市居住区,也将成为主要的人居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迅速减少,第三产业大 幅度上升。
因此,在城市规
划中工业用地比例将不断减少,第三产业及生活用地比重大大增 加。
一般城市规划中,生活用地比重占城市用地总量的45%~55%。
其中,居住区(住宅用地)占生活用地应在50%左右。
还有50%左右的生活用地,包括公共建筑用地、公共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等。
由此可见,居住区是城市主要用地方式,是城市居民主要生息之地,其风水选址 事关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历代风水著作中,对居住地的选择极为严格,提出种种不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如《三白宝海 》中提出十种不适宜居住的“十恶之地”:“一雷霹地;二水冲沟;三穷山独峰,四面深陷之地;四八风交吹,四兽不附之地;五明堂狭窄,不容人立之地;六受死地,堂中浊水,四 时湿烂之地;七天囚地,明堂深陷之地;八天隔地,地深一尺见石,案山高逼,龙虎反高之地;九天都地,土质焦枯,草木不生之地;十天魔地,地深一尺见泥,土黑烂不干之地。
”
风水中虽然提出种种不宜居住之地,然而也未能明确提出哪些土地适宜作城市住宅用地。
也许古代城市规模不大,城市选址基本上就决定了城市居住区的大环境。
其城市内部布局上更多地考虑是礼制,如“前朝后市,左祠右社”等。
其次,古代城市工业大都为手工作坊,无今天这样“三废”污染企业。
因此,无需考虑城市内部的环境问题。
然而,今天的城市,无论在规模或环境问题上,都超过了古代城市。
为此,在居住区的选址布局上,都应结合现代生态环境的观点,否定那些不合理封建礼制。
在居住用地选址中可遵 循下列优选原则:
1.上风位、上水位、无污染优选原则
从城市风向频率图中,可以判定城市的风位地域;从水系图和水文地质资料中,可了解地面 和地下水的源头及流向。
当风向与水流方向逆向而行时,居住区用地,在理论上应回避垂直于流向布局上,应选择呈平行于风、水流向发展。
避免居住区被风、水夹击污染。
污染,这 里 包括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化学污染、核辐射污染等。
在布局,应远离污染源,与工业区保持一定的污染净化距离,并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
2.居住区周边干道走向取吉优选原则
风水形势宗或理气宗都强调建筑朝向,强调人与天地之间的和合关系。
传统“四合院”中称 南北房为正房,东西房为厢房、偏房。
其中正房为优选,供长辈居住,厢房、偏房作女子和 下人用房。
风水中认为,正子午线朝向不利一般居民,实正南在北方不是“热轴线”,南方不是夏季主风向,不利居室小气候的改善。
因此,居民住
宅在北方应选癸山丁向,即南偏西15°左右,有利取暖防沙;在南方应选壬山丙向,即南偏东15°左右,有利通风纳凉。
然而居住区的住房布局和朝向,取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交通布局,也就是居住区周边干道的布局规划,是决定居民住房朝向的关键。
因此,在城市干道规划中,尤其是居住区周边的干道设计中,应避开正子午卯酉向,即正南北、东西的走向。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这一点,从而造成许多居民小区住房呈正子午朝向,不利于人居环境优化。
3.用地完整交通顺畅优选原则
居住区是城市构成的主体,是居民生息之所。
在用地的风水选择中,应优选较完整的地区,而不宜选在支离破碎的地区。
尤其在大城市中,受交通阻断或公路、铁路严重分隔的地区, 地磁场被搅扰的地区(如立交桥附近、高架路、大转盘等),风水中称“路冲”,均不宜作居 住用地。
按风水学观点,居住区应自成一个太极体系,应有完整的功能项目地块。
例如,杭州市向东发展,被南北走向铁路所分隔,尤其是城站和南星桥火车站地区,人气难聚、车祸不断。
又如杭州城内立交桥、高架路附近地段,气场被高速运动的车流所破坏,噪音、扬尘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但是,居民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必须与城市的各项载能区有方便的交 通联系。
因此,居住区在交通上应有顺畅的交通网络,使其与城市其它功能区块构成有机整体。
高速干道、过境公路和铁路等对外交通,一般不宜穿过居住区。
只有那些交通终端、低速弯道处,选择居住区为宜。
但在城市干道转弯的反弓一侧,不宜作居住区,风水称道路亦 为“流水”,反弓犹如“流水反跳”,也是容易发生车祸的不利地段。
如果将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大太极”,那么50%左右的面积作为生活居住用地,即为“大太极”的“太阳鱼”;50%左右的土地作为工业、仓库、对外交通等,即为“大阴鱼”。
继而在生活居住用地中,又可分出50%左右的土地作为居住区(即住宅、为“小阳鱼”),而另50%土地作为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用地,即为“小阴鱼”,从而构成一个自成休系的“小太极”。
这就是所谓的用地完整性,达到“物物皆太极”的和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