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碘量法测定黄连素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黄连素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一、实验原理市售的黄连素片(糖衣片、胶囊)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檗碱(C20H18CLNO4·2H2O·M1=407.85),又称盐酸黄连素,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物。
主要治疗胃肠炎、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它具有还原性,且能与K2Cr2O7定量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的计量关系为nK2Cr2O7:nC20H18CLNO4=1:2。
由于K2Cr2O7的还原产物Cr3+呈绿色,终点无法辨别出过量的K2Cr2O7的黄色,而且又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可先加入一定量且过量的K2Cr2O7标准溶液,使盐酸小檗碱完全反应,剩余的K2Cr2O7标准溶液再用间接碘量法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
根据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可求出过量的重铬酸钾的物质的量,进而可测出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二、仪器和试剂仪器:酸式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250mL、100mL容量瓶各1个,50ml烧杯1个,玻璃棒,10mL、5mL、25mL移液管各1支,碘量瓶4个、玻璃漏斗1个。
试剂:基准物质K2Cr2O7、200g/L KI溶液、5g/L淀粉指示剂,0.1mol/L Na2S2O3滴定液、浓盐酸。
①200g/L KI溶液:称取KI100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②2.5 g/L淀粉指示剂:称取淀粉0.5g,加热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③0.1mol/LNa2S2O3滴定液:称取 Na2S2O315.8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至500ml④4.6mol/L HCI溶液:量取浓盐酸250ml,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三、操作步骤0.02000mol/L、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K2Cr2O7预先在120℃烘干2h,准确称取1.4709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然后定量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0.1mol·L-1 Na2S2O3溶液的标定(1)准确移取K2Cr2O7标准溶液10.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3mL 6mol/L HCI溶液、5mL 200g/L KI溶液,摇匀,放在暗处5min;(2)待反应完全后,加入50mL蒸馏水,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淡黄色,然后加入1mL5g/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呈现亮绿色为终点。
分析盐酸小檗碱含量判断方式
分析盐酸小檗碱含量判断方式盐酸小檗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从黄连素中提取出来的。
盐酸小檗碱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它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炎和解热作用。
但是,要想使用盐酸小檗碱来制作药品或保健品,就必须先了解所含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因此,分析盐酸小檗碱含量判断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判断方式又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类。
定量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而定性方法则包括薄层色谱法和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精确分离、准确分析优质分子的方法。
由于其高效性、灵敏度和准确性,HPLC已广泛用于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在HPLC中,样品与流动相通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纤维状或颗粒状固体柱进行分离。
样品在强化电荷区分和反相作用下进行逐渐分离和洗脱。
通过测量在紫外区域发生的吸收峰强度,可以确定分子的存在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鉴定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在盐酸小檗碱的定量测试中,样品必须首先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然后制备成蒸发试剂。
通过用高温气流将其转变为气体,然后通过质谱仪来检测分子的存在情况,从而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
由于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被广泛用于药物检测中。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且经济的分析方法。
在盐酸小檗碱的测定中,首先需要将样品溶解于透明溶剂中,然后通过紫外光谱测量波长在263nm处释放的光量。
由于盐酸小檗碱在这一波长范围内具有特征吸收率,因此可以根据其光谱图形得出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值。
薄层色谱法可以检测许多化学物质。
在盐酸小檗碱的定性测试中,样品首先要与试剂进行反应,然后制备成薄层。
这样制成的薄层就可以通过将它们放置在化学涂层的对面,测量它们通过涂层的速度来判断盐酸小檗碱是否存在。
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APCI-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检测具有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化合物。
在盐酸小檗碱检测中,样品必须被喷涂到装有化学试剂的分离棒上。
化学滴定法测定黄连素片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化学滴定法测定黄连素片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摘要】黄连素片为众所周知的市售家庭必备药,其有效成分为盐酸小檗碱。
作为启智创新夏令营的实验课题,笔者指导学生以化学滴定法对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测定。
在巩固分析化学课堂和实验教学知识的同时将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黄连素;盐酸小檗碱;化学滴定;实际应用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
黄连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目前已分离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黄连碱等。
其中小檗碱的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盐酸小檗碱(分子式为C20H18ClNO4·2H2O,相对分子量Mr = 407.85)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盐酸小檗碱的结构式盐酸小檗碱又称为盐酸黄连素,是一种常用的杀菌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对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也有疗效。
此外它还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市售的黄连素片(糖衣片、胶囊)是家庭常备药物,其有效成分即为盐酸小檗碱,它在药品中的含量直接决定着厂家所生产黄连素片的药效高低。
因此,测定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化学物质含量的测定属于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它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即为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各种组分的含量是多少以及这些组分是以怎样的状态构成物质。
是化学研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领域之一,也是化工、制药、轻化、材料、环境等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按照分析方法分类,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两大类,两者相互补充,而标准分析结果常通过化学分析法获得,化学法可以说是仪器法的基础。
化学滴定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分析法,由于方法成熟,操作简便,省时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度较高,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重要的例行测试手段,即使在仪器分析法快速发展的今天,化学滴定分析法仍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从黄连中提取盐酸小檗碱,并对提取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掌握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和相关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盐酸小檗碱是一种季铵型生物碱,能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盐酸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将其从黄连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黄连(_____g)、浓盐酸、乙醇(95%)、石灰乳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圆底烧瓶(_____mL)、回流冷凝管、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玻璃棒、烧杯(_____mL、_____mL)、容量瓶(_____mL)、移液管(_____mL)、pH 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黄连的预处理将黄连粉碎,过_____目筛,备用。
2、提取称取_____g 黄连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_____mL 95%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_____小时。
回流结束后,趁热过滤,滤液置于烧杯中。
3、酸化向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调节 pH 值至_____,此时有黄色沉淀析出。
4、过滤将上述混合液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黄色沉淀。
5、重结晶将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然后溶于适量热乙醇中,趁热过滤。
滤液放置冷却,使盐酸小檗碱结晶析出。
再次抽滤,得到盐酸小檗碱的结晶。
6、干燥将结晶置于干燥箱中,在_____℃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盐酸小檗碱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经过干燥后,得到盐酸小檗碱成品的质量为_____g。
2、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熔点测定、薄层色谱分析等),对所得盐酸小檗碱的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纯度为_____%。
3、结果分析(1)产量方面,影响盐酸小檗碱产量的因素可能包括黄连的质量、提取时间、乙醇用量等。
如果产量较低,可能是提取不完全,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
(2)纯度方面,若纯度未达到预期,可能是在提取过程中引入了杂质,或者重结晶的操作不够完善。
HPLC法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度
2.8.3 回收率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 8、10、 12 mg,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分别按处方量加入辅料,用流动
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相当于 80%、100%、120%浓度 的样品,按照“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高、 中、低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77%、98.47%、99.03%,RSD= 0.55%,详见表 1。
RSD/% 2.10 1.98 1.47
3 讨论
常用的溶出介质有蒸馏水、0.1 mol·L-1 盐酸溶液及不同 pH 值的缓冲液等。因 0.1 mol·L-1盐酸溶液较接近于人体胃部 环境,因此本试验选择人工胃液(0.1 mol·L-1 盐酸溶液)作为 溶出介质。
综上,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黄连素片的 质量控制。
取“2.2.1”项下对照品溶液 10 μL,连续进样 6 次,测定峰面 积。结果,峰面积的 RSD=0.47%。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批号:080716)5 份,按样品测定法测定,按 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样品含量平均值(n=5)为 100.2%,RSD=0.49%。 2.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适量,按照“2.3”项下色谱条件在放置 1、2、 4、8、24 h 各测定 1 次。结果,放置 1 h 和 24 h 的含量测定结果 误差为 0.78%,峰面积 RSD=0.8%(n=6),说明供试品溶液在 24 h 内基本稳定。 2.8 溶出度测定 2.8.1 溶出方式确定 以经脱气处理的 0.1 mol·L-1盐酸溶液 1 000 mL,转速为 120 r·min-1,溶出温度为(37±0.5)℃,取 6 片 样品按“2.1”项下条件操作,在 45 min 时取 10 mL 溶出液,滤 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2.0 mL 置于 10 mL 容量瓶中,加入 0.1 mol·L-1盐酸溶液至刻度,摇匀,采用 0.45 μm 滤膜滤过,滤液 照“2.3”项下方法测定每个样品的溶出量。 2.8.2 空白辅料干扰 取 6 片空白辅料片,按“2.1”项下方法 操作;另按处方比例取空白辅料适量置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 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按照“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 果显示,空白辅料对试验几乎无影响。
分析化学--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2019/11/13
4
二、实验目的
• 学习和掌握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的原理和方法
• 学习和掌握返滴定法 • 学习和掌握重铬酸钾法 • 学习和掌握碘量法
2019/11/13
5
返滴定法
当试液中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很慢,或者用滴定剂 直接滴定固体试样,反应不能立即完成,故不能用 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此时可先准确地加入过量标 准溶液,待反应之后,在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 余的标准溶液。
I
3
络离子;
2.避免光照;
3.控制溶液的酸度。
2019/11/13
21
参考文献
[1]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武汉大学.分析化学.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傅强主编.药物分析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8.7.
滴定必须在中性或酸锌溶液中进行。因为 I 2 在碱性
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2.防止 I 2 的挥发和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加用入碘过瓶量,K不I的要可剧以烈使摇动I 2,形以成减I3少络的I 2离子挥,发I且,滴定被时空使气
氧化的反应,随光照及酸度增高而加快。因此,在反
应时,应置于暗处,滴定前调好酸度,洗出I 2 后,应
定至溶液呈亮绿色为终点。
2019/11/13
14
C20H18ClNO4 %
2(6 CK2Cr2O7
V C K2Cr2O7
Na 2 S 2O3
m 1000
VNa2S2O3
) M K2Cr2O7
100 %
2019/11/13
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Cheng et ttsiao) 或 云 连 (Coptis teeta Wal1) 1%盐 酸 甲 醇 溶 液 约 150ml, 6O℃ 水 浴 加 热 5.7O% 一
的:f燥 根茎。其主要牛物活性 成分为小檗碱 。 15min,超声 30rain,加 甲醇 稀 释 至 200ml,摇 采用 薄层 色谱一荧 光分光 光度法测定黄连药材 幻 ,静置后取 上清液作为供 试品溶液 精密吸
RF一540型荧光分 光光度仪 ,CS一930双波 声 20rain, 离 心 1Omin (4000r/min), 吸 取 L 量 分 析
长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
清 液 0.8ml于 试 管 内 ,加 入 甲醇 2m1和 1mol/L
参 考 文 献
1.2试药
氢氧 化钠 溶液 75txl,摇匀 ,测 定荧 光 强度 , f1] 中国 药典 中药 薄层 色谱 彩 色 图集 [z].
2.1对 照 品溶 液 的 制 备
取 已知 小 檗 碱 含量 的黄 连 约 材 5份 ,精 密 含 量 『j1.药物 分 析 杂 志 ,1986,6 (2):100.
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 ,加入 甲 称定 ,加入与小檗碱 含量相 当的对照 品溶 液 ,
醇制 成 ling/m!贮 备液 。用 前取 备液 适量用
一 180—
3 讨 论 采 用 的薄 层 展 开 条 件 优 于 文 献 报 道 方 法 ,
中小 檗碱 的 含量 。
取 对 照 溶 液 4, 8ul及 黄 连 提 取 液 2ttl点 于 同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能够将小 檗碱与其他成
1仪 器 与 试 药 1.1仪器
一 硅 胶 G板 上 ,展 开 ,将 板 上 相 应 斑 点 刮 入 分有效分离 ,且斑点 圆整 ,无拖尾现象 。适用 离心管 中,加 入 甲醇 1ml,振摇 约 15rain,超 于小檗碱的痕量 分析及复方制剂中小檗碱 的含
实验三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三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在高等植物中分布比较广泛的、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
主要存在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中草药中。
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微生物、抗原虫的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即盐酸黄连素)治疗细菌性感染如痢疾、急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等症。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
teetoides C。
Y。
Cheng)的根茎,含有小檗碱(1)、巴马汀(2)、黄连碱(3)、甲基黄连碱(4)、药根碱(5)等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小檗碱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黄连中。
目前制药工业提取小檗碱主要以三颗针为原料。
三颗针来源于小檗科小檗属(Berberis)多种植物,其根皮含生物碱约2%,主要含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等生物碱。
R1 R2 R3 R4 R51R1OR2OR5£-OR3OR4+3 CH3 HCH2CH3 CH3 CH3 CH3 HCH2CH2CH2CH23H CH3 CH3 CH3 H2345小檗碱 (Berberine)属异喹啉类生物碱,自水和乙醇中结晶出来的小檗碱为黄色长针状结晶,含5个结晶水,在100℃干燥时即失去结晶水,转为棕黄色,加热至110℃时,其颜色加深变暗色。
Mp.145℃至160℃即分解。
OCH3H3NHOCH3OH小檗胺H3COHCH3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在热水及热乙醇中易溶,而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为1:100,但难溶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
醇式和醛式小檗碱则具有一般生物碱的通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小檗碱的盐类除中性硫酸盐、磷酸盐外,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均较小。
小檗碱及其盐类在水、乙醇中的溶解度如下表:小檗碱还能与苯、氯仿、丙酮等溶剂结合成分子缩合物,有完好的结晶状态,可作为小檗碱的识别之用。
实验十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
实验十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一)目的要求学习提取精制和检识黄连中的小檗碱,通过实验要求:1.掌握小檗碱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2.熟悉浸渍法、盐析法、结晶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3.了解盐酸小檗碱的检识方法。
(二)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性质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oideaC.Y.ChengetHsiao、峨嵋野连Coptisomeiensis(Chen)C.Y.Cheng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根茎。
黄连的根状茎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素),约5%~8%,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木兰碱等。
叶含小檗碱1.49%。
小檗碱(berberine):分子式(C20H18NO4)+,分子量336.37。
系季铵生物碱。
游离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乙醚),mp.145℃,能缓缓溶于冷水(1∶20),可溶于冷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难溶于丙酮、氯仿、苯,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盐酸小檗碱(C20H17NO4·HCl·2H2O),为黄色结晶,微溶于冷水(1∶500),易溶于沸水,几乎不溶于冷乙醇、氯仿和乙醚。
硫酸小檗碱((C20H18NO4)2·SO4·3H2O),溶于水(1∶30),溶于乙醇。
重硫酸小檗碱(C20H18NO4·HSO4)为黄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1∶150),微溶于乙醚。
NOCH3OCH3OO+N+HOCH3OHOCH3OCH3CH3小檗碱木兰碱(三)实验原理根据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小檗碱的硫酸盐水中溶解度较大。
因此,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小檗碱时常用稀硫酸水溶液浸泡或渗漉,然后向提取液中加入10%的食盐,在盐析的同时,也提供了氯离子,使其硫酸盐转变为氯化小檗碱(即盐酸小檗碱)而�1�7�1�7�1�7出。
荧光光谱法测定两药片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仪器 与试 剂 .
C r El s V f n A r a a cpe( aa , mei )荧光 光谱 仪 ;i ;S y i i c pt计 C F一1 A超 声振 荡仪 ( 海超声 波仪 器厂 ) 电子 上 ;
收 稿 日期 : 0 9—1 20 0—3 ; 回 日期 :0 9—1 0修 20 1—3 O
K yw rsFur cnetr i ; e e n y r hoi ;C cri n ui n= ) otn m a r— e ok :l e ec ia o B r r ehdo l d os ttn bi c r e uub ( ) rs( 7 ;cn t es e t l e u
me nt
A s atT ebrei yrcl iecnetw sqat e s gccri( ) rs ( bt c:h ebr ehdoh r ot a uni d ui uubt n ui n=7 esin r n od n i f n l )sniz g ti
e e to h lo e c nc n t e c re tc s . Un e h o dt n fp = 2 0, f c fte fu rs e e i h ur n a e d rt e c n ii s o H o . :3 . 7 m , 45 0 n = 4 8. 7 n 1 e b rn y rc lrd h we o d ln a eain h p b t e 9 0 n .b r e ie h d o h oi e s o d a g o ie rrlt s i ewe n 2× 1 。 L L a d 1X 1 o 0一 mo/ n 0一
mo/L,t er c v r ae o a l s9 % l h e o ey rt fs mp ewa 7 frq aiy c n rlo h r p rto . o u l o to ft ep e aain t ~ 1 3% ,RS < 1 5 . T e eo e,t e meh d ma e u e 0 D . % h rf r h to yb sd
测定某样品中黄连素含量的国标分析方法
测定某样品中黄连素含量的国标分析方法
复方黄连素片处方为:盐酸小檗碱30g,木香116g,吴茱萸40g,白芍162g。
2005《中国药典》复方黄连素片含量测定项下:
盐酸小檗碱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
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除去糖衣,精密称定,研细,取1片的量,精密称定,置250ml烧杯中,加沸水约150ml使溶解,稍冷后加入稀盐酸3ml,搅匀,放冷,转移至2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离心(转速为每分钟4000转)精密量取上清液2ml,置25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文献报道的一般以盐酸小檗碱为含量测定的指标,如:
陈国强等文以酸性染料比色法对复方黄连素片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为420nm,样品用甲醇振摇提取。
何兴富等用hplc法测定复方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采用sp8810液相色谱仪,alltima c18 5 micron柱(150mm×4.6mm )。
色谱
条件为检测波长265nm,流动相为乙腈-0.0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40:60)。
用酸水解样品。
结果在4.0~40.0 μg/ml范围内盐酸小檗碱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七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及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CHOOCH33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OCH3N+OCH3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氧化性物质。
2019/11/13
8
三、实验原理
• 黄连素片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檗碱,其为黄色针状 结晶,它溶于热水,并且它具有还原性能和 K2Cr2O7
定量的反应, 量关系为nK 2Cr o2 7 / n盐酸小檗碱 1/2 但
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Na2S2O3 标准溶液溶液的标定
用移液管移取 K2Cr2O7 溶液10ml于250ml碘量瓶中,
加入3ml6mol/L的Hcl溶液,再加入5mlKI溶液
(0.5gKI)摇匀后放到暗处5min,待反应完全后加
50ml蒸馏水,立即用待标定的 Na2S2O3溶液滴定至
2019/11/13
9
滴定重铬酸钾所置换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 。
I 2 2S2O32 2I 2S4O62
根据碘的用量可求出过量的标准重铬酸解的 体积,进而可测出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量。
2019/11/13
10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 仪器:酸滴定管,铁架台,蝴蝶夹,50ml 烧杯,分析天平(万分之一),250ml碘量瓶, 2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
立即滴定。
2019/11/13
16
数据记录
• K2Cr2O7 的质量=
• 黄连素片的质量= • 黄连素片干燥失重=
2019/11/13
17
Na2S2O3 标准溶液的标定
Ⅰ
K Cr O CK2Cr2O7
2 2 浓7 度
Na2S2O体3 积初读数
滴定必须在中性或酸锌溶液中进行。因为 I 2 在碱性
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2.防止 I 2 的挥发和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加用入碘过瓶量,K不I的要可剧以烈使摇动I 2,形以成减I3少络的I 2离子挥,发I且,滴定被时空使气
氧化的反应,随光照及酸度增高而加快。因此,在反
应时,应置于暗处,滴定前调好酸度,洗出I 2 后,应
系为n重铬酸钾/n盐酸小檗碱=1/2.
2019/11/13
4
二、实验目的
• 学习和掌握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的原理和方法
• 学习和掌握返滴定法 • 学习和掌握重铬酸钾法 • 学习和掌握碘量法
2019/11/13
5
返滴定法
当试液中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很慢,或者用滴定剂 直接滴定固体试样,反应不能立即完成,故不能用 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此时可先准确地加入过量标 准溶液,待反应之后,在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 余的标准溶液。
近终点(即溶液呈黄色),加入0.5%的淀粉溶液
1ml,继续用Na2S2O3滴定至溶液呈亮绿色为终点。
2019/11/13
12
3.根据盐酸小檗碱溶于热水的特点,取若干黄 连素片(糖衣片剥去糖衣,胶囊取其内容 物),研细,准确称取本品粉末0.2g(同时 另取本品粉末,100C干燥,测量干燥失重), 置烧杯中,加沸水50ml使之溶解,放冷,转 移至100ml的容量瓶中,用干燥滤纸进行干过 滤,滤液即为氧化还原滴定的试剂。
定至溶液呈亮绿色为终点。
2019/11/13
14
C20H18ClNO4 %
2(6 CK2Cr2O7
V C K2Cr2O7
Na 2 S 2O3
m 1000
VNa2S2O3
) M K2Cr2O7
100 %
2019/11/13
15
注意事项
– 在间接碘量法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控制溶液的酸度
2019/11/13
6
重铬酸钾法有如下优点
•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或可以直接称量配制标准溶 液。
• K2Cr2O7标准溶液非常稳定,可以长期保存。
• K2Cr2O7的氧化能力没有高锰酸钾强,受其他还原性 物质的干扰也比高锰酸钾少。
2019/11/13
7
碘量法
• 碘量法是利用 I 2 的氧化性和 I 还原性来 进行滴定的方法。碘量法有两种:直接 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在这个实验中我 们用的是间接碘量法。 间接碘量法可用于测定
• 试药:重铬酸钾,碘化钾,0.2%(质量分 数)淀粉指示液,0.05mol/L硫代硫酸钠 滴定液。
2019/11/13
11
五、实验步骤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C1 6
K
2Cr2O
7
0.02mol L1
)
称取预先在120 。C 烘干了2h的 基准及或优级纯重
铬酸钾1.5g,精密称量,置烧杯中,加水溶解,然
4.用25.00ml移液管移去25.00ml上述溶液于锥 形瓶中,精密加入0.02mol/L重铬酸钾滴定液
2019/11/13
13
10ml,振摇5min ,然后加入3ml6mol/L 的Hcl溶液,再加入5mlKI溶液(0.5gKI)
摇匀后放到暗处5min,待反应完全后加 50ml蒸馏水,立即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 定至近终点(即溶液呈黄色),加入 0.5%的淀粉溶液1ml,继续用 Na2S2O3 滴
黄连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已分离的主要生物碱有
小檗碱、黄连碱等。其中小檗碱的含量最高,科大 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市售 的黄连素片(糖衣片、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盐酸小
檗 有碱还(原性C,20能H和18ClKN2OCr42O27 H定2量O 反;应M,r=反40应7.的85计),它量具关
是 K2Cr2O7 的还原产物Cr3 呈绿色,终点是无法
辨别出过量的K2Cr2O7 的黄色,而且又没有合适的 指示剂,因而此时可先加定量过量的 K2Cr2O7 标准
溶液。反应一定时间后,余下的 K2Cr2O7 标准溶液
再用硫代硫酸钠进行
Cr2O72 6I 14 H 2Cr 3 3I2 7H 2O
分析化学实验
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2019/11/13
1
Hale Waihona Puke 材料与化工学院 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八
实验类型:设计
第十一周
天气晴
应用化学102班
2019/11/13
2
实验题目
• 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2019/11/13
3
前言
•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ldesC.Y.cheng)的 干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