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管理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管理

一、品种选择1.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

优良品种应具备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2. 引进抗病、抗倒伏、抗盐碱等特性较强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

二、播种技术1.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以秋季播种为宜。

播种前要深翻土地,确保土壤疏松、肥沃。

2. 选用优质小麦种子,并进行消毒、催芽处理。

播种量要适中,避免过密或过稀。

3. 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提高播种精度,确保每株小麦都有充足的空间生长。

三、水肥管理1. 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搭配适量氮、磷、钾肥。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2. 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小麦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

3. 追肥要合理,一般分为拔节肥、孕穗肥和灌浆肥。

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四、病虫害防治1. 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喷施。

3. 实施病虫害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等多种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五、收获与储藏1. 收获时机要适宜,一般在小麦籽粒成熟后及时收获。

2. 采用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损失。

3. 储藏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霉、防鼠害,确保小麦品质。

六、绿色小麦种植技术1. 推广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从源头上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

2. 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3. 实施病虫害生物防治,降低农药使用量。

总之,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管理需要从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以及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营养丰富而被广泛种植。

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展开探讨。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选用质量好、种皮薄、品质优良的种子,种子表面无病害及杂质,是小麦高产的基础。

2. 土壤改良:小麦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根系发育,有助于养分的吸收和土壤通气透水。

3. 合理施肥:小麦栽培要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合理施肥。

发芽前追施氮肥,促进小麦生长;拔节期追施磷钾肥,有利于小麦抗逆性和养分成熟。

4.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度适中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提高空间利用率,但是密植度过大会导致小麦间的竞争加剧。

5. 水分管理:小麦在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控制好水分的供给,要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以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

6. 种植技术:在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整地、耙平,保证良好的均匀性和透气性。

播种后及时覆土,压实,促进种子发芽。

7. 控制病虫害:小麦生长期间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对小麦产生影响。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小麦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锈病、秆基腐病等。

为了防治病害,可以采取喷洒杀菌剂、及时清理病害部位、提前消灭病害携带者等有效措施,减少病害对小麦的伤害。

2. 虫害防治:小麦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螟虫、病蝗等。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喷洒杀虫剂,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控制病虫害的危害。

3.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害对小麦的伤害。

在小麦种植上,选用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4. 轮作栽培:适当进行小麦轮作,避免连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保障小麦的产量。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1. 引言1.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这些技术和措施旨在优化生长环境,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小麦高产栽培,首先需要选育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

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施肥,合理用肥也是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养分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密植,适时定苗也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适时定苗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稳定,提高产量。

除了以上几点,及时防治病虫害和科学灌溉也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方面。

小麦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及时进行防治可以保证小麦的产量。

科学灌溉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技术和措施,可以实现小麦的高产栽培,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选育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在选育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方面,首先需要考虑小麦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土壤类型、气候特点等。

在选育过程中,可以通过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等技术手段,增加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其适应性。

选育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还需要具有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能够在干旱、高温、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长良好,保持较高的产量稳定性。

而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品种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在选育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时,也需要考虑其品质特性。

优质的小麦品种不仅能够提高面粉的加工品质,还能增加小麦的综合利用价值。

通过不断改良和选育,可以培育出适应性强、高产稳定、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从而实现小麦的高产栽培目标。

2.2 科学施肥,合理用肥科学施肥,合理用肥是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广泛,产量较大。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土壤改良1.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旺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施肥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在春季播种前,可适当施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长期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及时施入氮、磷、钾等肥料,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2. 耕作措施:合理的耕作措施对于土壤改良至关重要。

在种植小麦前,可进行深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保水性。

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适时的中耕、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土壤透气性。

3. 秸秆还田:小麦秸秆是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适当的秸秆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小麦产量。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二、精细管理1.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但密植也需注意适度,以避免影响光照、透气等环境条件,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2. 水分管理:小麦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的水分管理对小麦高产至关重要。

春季播种后,需要注意及时灌溉,保证小麦的生长需要。

在生长期间,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者不足造成小麦歉收。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观察小麦的生长状态,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造成小麦减产。

三、科学耕作1. 优质品种选择:选用适地适用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确保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保障。

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避免施肥过量或者不足。

3. 调节生长期:及时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如修剪、追肥、移栽等,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育种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育种选种1. 选育优质抗病品种小麦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育种工作首先要选育出耐逆境、抗病害的优质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了许多高产的小麦品种,各地种植者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 种子处理在种子处理方面,可以进行浸种、干热处理等措施,使种子消毒、消毒,增加种子的萌发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小麦产量。

二、田间管理1. 种植密度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过大或者过小的密度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在每亩750-900株之间为宜,株距在10-15cm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小麦的产量。

2. 水肥管理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及时进行水肥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表土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秸,可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3. 施肥小麦生长初期需要施加磷、钾肥,中后期需要施加氮肥。

在肥料施用方面,应做到量少、多次,适时施肥,避免一次施入过多肥料造成短时间内的快速吸收,从而引发病虫害的滋生。

4. 田间杂草管理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田间的除草工作,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杂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5. 栽培措施在小麦生长初期,要加强耕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中后期要合理控制浇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防范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抗病能力,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合理间作在田间管理中,可以适量种植一些对害虫有防治作用的植物,例如:黄秆根、百善草等,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小麦的危害。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农民朋友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和改良小麦喜欢温和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

选择土壤是种植小麦的首要问题。

一般来说,小麦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湿度适宜,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最为适宜。

如土壤酸碱度不够适宜,可适当施加石灰进行中和。

在土壤改良方面,通常采用有机肥、磷肥、钾肥等进行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供应。

2. 种子选择和播种时机小麦的种子选择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小麦种子,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播种时机上,一般以秋季播种居多,一般在10月份左右为宜。

在冬季播种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避免出现大风、大雪等极端天气条件,影响小麦的生长。

3. 种植密度管理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小麦的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种植密度过密容易造成小麦的蓬松度不够,通风性差,叶面积之间无法很好的向阳光面摄取,导致小麦产量下降。

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产量。

4. 病虫害防治针对小麦的常见病虫害,可以在播种前选用抗性品种,勤换地、轮作,冬季埋蚀鼠害。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排查病害、害虫,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5.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期需要的养分较多,在生长初期对种子生根生长期和苗期进行追肥,迅速吸收大量养分,对养分供应足够的头期作物方兴未艾特别重要。

立夏前后应尽必要技术措施尖养分的喷施,抓紧小麦的吐丝抽穗期至穗粒饱满成熟期。

6. 合理灌溉小麦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对于小麦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灌溉,使得小麦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水分,避免出现干旱或者过分湿润的情况。

以上就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介绍,通过合理的土壤选择和改良、种子选择和播种、种植密度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溉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一直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和施肥水、控制病虫害等方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就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的田间管理1.合理的排水排灌。

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同时也需要排水良好,防止水涝,使土壤保持适度的湿润。

所以在小麦田间种植的时候,需注意做好排灌工作。

2.合理的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保护土壤,提高小麦产量。

3.合理的密植。

合理的密植可以占地面积,提高土壤利用率,增加小麦的产量,但过密植也会降低小麦的产量,所以需要根据小麦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密植度。

4.合理的深松。

小麦喜欢疏松的土壤,深松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二、合理的施肥技术1.合理的基肥施用。

小麦生长初期对营养物质需求量较小,因此需要提前合理施用基肥,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2.合理的追肥技术。

小麦生长中后期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因此需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及时合理追施氮、磷、钾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

3.精准施肥。

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精准施肥,提高施肥利用率,减少浪费。

4.有机肥的应用。

合适的施用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三、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并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2.加强病虫害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和防治技术水平。

3.做好防治药剂的保存和使用,确保使用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小麦种植 高产技术

小麦种植 高产技术

小麦种植高产技术小麦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主食。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关键问题之一。

以下是一些小麦种植的高产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基础。

在品种选择上,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水分条件,选择适应性良好的品种;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各种品种的优点和缺点,选择高产、稳产、耐倒伏、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严格控制播期小麦的播种时间是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小麦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北方地区小麦最适合的播种时期是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初,南方地区是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初。

三、控制密植小麦的密度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密度过大,既会导致空间竞争,造成小麦植株之间的养分、光照、水分等资源的互相竞争而影响产量。

如果密度过小,则会浪费水、肥料和劳动力。

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栽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合理施肥小麦的施肥是保证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既要注重基础施肥,又要注重追肥。

基础施肥要分地区、分品种进行,充分发挥土地肥力,使小麦在生育期间能够充分吸收并利用现有的养分。

追肥应根据小麦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在保证小麦居于较好的生长状态的前提下,适当使用速效肥和缓效肥的组合,配合用草炭、稻草等有机肥,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五、科学防治病虫害小麦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到的危害最大的是病虫害。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常见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

对这些病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治。

六、多种农业措施综合运用提高小麦产量不是单一的措施所能解决的。

需要通过多种农业措施的综合运用来实现。

如合理的轮作技术、田间管理措施、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土壤环境等。

只有通过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小麦的高产。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1. 前言在农业生产中,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2.1 地块选择和土壤改良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块进行种植,合理施加有机肥和矿质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

2.2 种子选择和播种技术选择高产、抗病性强的种子,采用精密播种技术,控制好播种深度和密度,保证出苗率和均匀性。

2.3 合理施肥和施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小麦生长期需求,科学施肥,保证氮磷钾的比例协调;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减少损失。

2.4 科学灌溉和排水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分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小麦逝去或减产;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避免积水。

2.5 种植方式和密度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如条播或秧苗移栽,控制好种植密度,避免密植或疏植导致产量下降。

3. 田间管理措施3.1 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减少杂草对小麦的竞争,保持光热条件;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3.2 控制植株生长和灌浆管理采用适时的修剪措施,控制植株生长,促进穗粒充实;加强灌浆管理,保证籽粒灌浆充分,提高单穗产量。

3.3 科学收获和储存采用机械化收割技术,保证收获效率和品质;合理储存小麦,避免霉变和虫害,保持粮食品质。

4. 总结与展望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小麦的生产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将继续关注小麦种植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则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将针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展开深入探讨,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主题。

一、优质种子的选择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必须从选种开始。

优质种子是高产的基础,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耐旱、抗病的小麦品种非常重要。

要注意种子的纯度和活力,避免使用劣质种子影响产量。

二、科学施肥技术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施肥技术也是关键。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小麦的生长需求。

还需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避免施肥不当导致的生长不良或肥料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合理的灌溉管理针对不同的生长期,制定合理的灌溉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旱季要做好保墒工作,及时补充土壤的水分;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因为水浸造成的小麦逝去或减产。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产量损失。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并在发现病虫害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情扩大影响产量。

五、合理密植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密植技术也能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

通过合理的株行距和穗行距,增加单株穗数和有效穗数,进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六、留种管理在收获之后,合理的留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收获后及时选种,挑选具有良好生长状况和较高产量的植株作为下一年的种子,从而保证下一年的小麦能够继续高产。

总结回顾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不仅需要科学的栽培技术,同时也需要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

优质种子的选择、科学施肥技术、合理的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技术和留种管理都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

只有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下,小麦的高产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农业专家,我深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小麦的高产。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食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小麦的产量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我们急需探索和应用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以实现小麦的超高产栽培。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土壤改良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第一步是土壤改良。

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其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小麦前,我们必须对土壤进行全面的改良。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施肥。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肥力,并为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2.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深松耕作、耕地改良、翻耕等方法,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

3.调整土壤酸碱度。

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情况,适当添加石灰或者其他中和剂,使土壤的酸碱度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二、良种选择选择优质的种子是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关键。

良种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原则:1.适应性强。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高产性。

选择高产、早熟、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优质性。

选择具有良好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三、科学种植科学的种植技术是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密植。

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但是密植过密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密植的密度。

2.避季生长。

选择适合的种植季节,可以避免小麦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科学施肥。

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提高小麦的成活率和产量。

4.合理灌溉。

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小麦的生长需求,采取合理的灌溉手段,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需要,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 业产值
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 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 业机会
小麦种植的未来发 展
小麦种植的科技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精准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
生物技术的应用:通过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改良品种,增强抗逆性、抗病性和适应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广生态种植模式,促进小麦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和共生,提高土壤质量和 生态效益。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国南 方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麦种类:冬小麦、春小麦、 硬质小麦、软质小麦等
硬质小麦:主要分布在中国 北方地区,如华北、东北等

软质小麦:主要分布在中国 南方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

小麦生长的环境要求
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
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小麦 的生长
水分: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80%
智能灌溉技术:通过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 水肥一体化,提高水 分利用效率,促进小 麦生长。
无人机植保技术:利 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 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和效率,减少农药使 用量。
信息化管理技术:通 过信息化手段,实现 小麦生长全程监测和 数据化管理,为科学 决策提供依据。
高产栽培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提高 农民收入
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变化,调整种植品种和面积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高效、环保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产业融合:将小麦种植与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结合,实现全产业 链的可持续发展
THANK YOU
汇报人:
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 的土壤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小麦种植的意义和价值
粮食安全:小麦是 全球最重要的粮食 作物之一,种植小 麦可以保障粮食安 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但由于受到气候、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的产量并不稳定。

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进行具体介绍。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与改良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小麦,酸碱度适中,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利用翻耕、施肥和灌溉等手段,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状况,增加小麦的产量。

2. 种子选择选择抗逆性强、叶绿素含量高、生长势旺盛、抗病虫害的小麦种子进行种植。

在选择种子的要注意保证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提高种植效率。

3.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要避免密植过度导致小麦植株生长不良。

一般来说,小麦的密植范围在25-30万株/亩之间比较合适。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且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小麦的营养需求,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以及微量元素,增加小麦的生长力和抗逆能力。

5. 种植期和栽培措施选择适宜的种植期,避开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时段,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

在栽培方面,及时耕耘、中耕、松土、排水等措施可以帮助小麦根系生长,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湿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注意清除病虫害隐患,定期喷药防治病虫害,避免对小麦的危害,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二、田间管理措施1. 土壤保护在小麦生长期间,要注重土壤的保护和管理,避免土壤侵蚀和流失。

采取覆盖、植被保护、排水排渍等措施,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小麦的栽培和生长。

2. 水分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小麦的灌溉工作,保证小麦的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要采取节水措施,避免水分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5. 空气流通保证小麦田的通风良好,避免病虫害滋生,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6. 理顶和掐顶适时进行小麦的理顶和掐顶,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促进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占据了粮食种植的重要地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和农业技术手段,最大化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下面,介绍一些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调理小麦喜欢在富含养分、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在小麦栽培前,应对土壤进行调理。

首先,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其疏松,有利于通气和排水。

其次,施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

最后,根据土壤酸碱度,适量添加石灰和其他土壤改良剂,调整土壤pH值。

2. 种子选择和处理选用高质量、高产量的小麦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前提。

同时,在小麦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浸泡法、热水处理法、种子包衣法等。

3. 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小麦的播种时间和密度直接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底到11月初,南方地区为11月中旬到12月初。

同时,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300公斤左右,种子行距为25-30厘米,植株株距为14-16厘米。

4. 施肥技术小麦的施肥应该结合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需要,采用分期施肥和配施有机肥、矿质肥等多种肥料的施肥方法。

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施肥也应有所区别,如在孕穗期和拔节期应增施氮肥,增加籽粒的质量和数量。

5. 病虫害防治小麦容易受到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影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小麦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病虫害调查,科学选择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小麦品种、精准施药、合理轮作等。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我国农业领域中,小麦属于十分关键的粮食作物,也具备很高的种植效益。

但是小麦想要获得高产,那么对于生产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小麦种植农户,必须要为其提供理想的生长条件,如此才能实现小麦的高产增收。

因此,农户需要加强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运用,同时完善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小麦能够健康顺利地生长,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由此可见,探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1、选择适当的小麦种子在进行小麦种植以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选种工作,始终秉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河南省淮滨县的具体情况,淮滨地处豫东南地区,全县耕地有一半左右,是地势低洼的稻田地。

充分考虑其自然条件、气候类型以及土壤特点等,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完成选种工作,保证所选的小麦种子能够与其实际生长环境相贴合。

另外,种植小麦的农户还应当尽量挑选出抗病能力强且耐涝的小麦品种,例如:扬麦13、郑麦004、扬辐麦2号、扬麦15、宁麦13等。

另外非稻田地可种植些高产优质抗病的强筋品种,如此方能达到预防病虫害和增加收入的效果。

2、合理选地与施肥选好了小麦种子以后,就要进行播种,在此之前必须要开展选地工作,尽量挑选土层较深厚,排水与灌水都比较方便,且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土壤。

接下来,农户还应当完善整地和施肥的工作,在整地时要确保其深度在25厘米左右,与此同时还要保障土壤表面平整,内部疏松多孔,利于空气的流通,给小麦健康生长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在小麦田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深度较浅并且板结严重的土壤地块。

对此就可以使用深松机,对土壤实施深松处理。

在此过程中,需要把具体的深度掌控在25到35厘米之间。

此后再结合整地的情况,完善小麦施肥工作。

和其他农作物相比,小麦的生长期是比较长的,因此其也对肥力有着较高的需求。

若要确保小麦实现高产和增收,则农户就应当给予小麦足够的肥力支撑,确保其茁壮生长。

施肥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测土配方结果,拟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一般来说,要确保每亩地施加30千克的氮磷钾复合肥以及3000千克的农家肥,接下来再把肥料均匀拌和之后进行施加。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方法目录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3)1.1 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4)1.2 小麦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5)2. 土壤改良与处理 (6)2.1 土壤类型与小麦适宜性 (8)2.2 土壤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改良 (9)3.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0)3.1 品种的选择标准 (11)3.2 种子处理与贮存 (12)4. 播种技术 (13)5. 田间管理 (14)5.1 苗期管理 (16)5.1.1 苗期壮苗培育 (17)5.1.2 病虫害的防治 (18)5.2 分蘖期管理 (19)5.2.1 肥水管理 (20)5.2.2 杂草防治 (22)5.3 孕穗期管理 (22)5.3.1 养分供应 (24)5.3.2 气候条件的应对措施 (25)5.4 开花灌浆期管理 (26)5.4.1 水分管理 (27)5.4.2 人工辅助授粉 (28)5.5 收获期管理 (30)5.5.1 适时收获的重要性 (32)5.5.2 收获技术与机械化的应用 (32)6. 病虫害防治 (34)6.1 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 (35)6.2 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36)7. 营养管理 (37)7.1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平衡供应 (38)7.2 施肥策略与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 (40)8. 水分管理 (41)8.1 土壤水分状态监测 (43)8.2 干旱与湿害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44)9. 其他栽培技术 (46)9.1 节本增效技术 (47)9.2 高产栽培模式与集成技术 (48)10. 案例分析 (49)10.1 不同地区的高产栽培案例 (51)10.2 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估 (51)11. 持续改进与可持续发展 (52)11.1 栽培技术的持续更新与优化 (55)11.2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高产栽培 (56)1.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概述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

而要想获得优质高产的小麦,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土壤整理小麦生长适宜的土壤类型为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较不适宜硬壤或砂地。

在栽培小麦前,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包括耕翻、翻土和施肥。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对于优质高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生长期,选用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从而保证小麦的稳产性和高产性。

三、密植管理密植是一种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方法。

适当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在进行密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造成小麦生长空间的过度竞争,影响产量和品质。

四、合理施肥小麦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合理施肥对于小麦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施肥应该分为基础施肥和追肥两个阶段进行。

在基础施肥阶段,可以施入含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追肥阶段,根据小麦的生长状态和需求,适时进行追肥,补充养分,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小麦栽培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迹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六、灌溉管理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在干旱地区,要加强灌溉管理,保证小麦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

在进行灌溉时,要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因为过度灌溉导致水浸和缺氧,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七、及时收获小麦的收获时间对于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小麦的收获时间应该在成熟期,及时收获可以避免由于过度成熟导致小麦的质量下降。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等特点,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高产小麦的种子选用至关重要,应选择种子饱满、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使用长势弱、矮秆、病虫害严重的种子。

2. 合理施肥:小麦是一种喜肥作物,应在播种前充分施足底肥,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得土壤肥力更均衡,有利于小麦生长。

在生长期间,还需要进行追肥,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

3. 优良品种选用: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4. 合理密植:小麦的密植度对产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密植度,以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养分资源。

5. 控制病虫害:小麦病虫害较为严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间作、轮作管理,喷洒农药等,及时排除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6. 土壤管理:小麦喜欢吸收养分充足的土壤,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进行土壤管理,包括施肥、翻耕、水分管理等工作。

二、小麦田间管理措施1. 合理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统一培肥、播种、施肥、浇水等作业,确保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

2. 及时中耕:小麦生长期间需进行中耕作业,即翻耕和松土,松土有助于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3. 种植密度控制:在生长期内,需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适时的稀苗,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4. 浇水管理:小麦生长期间需注意及时浇水,保证适当的湿度,但又要避免水涝或者缺水的情况。

5. 病虫害防治:在生长期内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病害,可以有效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这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根据这些技术和管理措施,科学种植小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也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日益增加,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增加小麦产量,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适合当地环境的优良小麦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比如在干旱地区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在高寒地区选择耐寒性好的品种等。

二、合理施肥小麦是高产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也较高。

合理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保障。

在种植小麦前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

同时要根据小麦生长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进行施肥,及时补充缺乏的养分,避免养分不足影响产量。

三、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确保小麦高产的关键。

包括合理的密植密播,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

密植密播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及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小麦健康生长,避免产量损失。

灌溉要科学合理,保证小麦生长期间的水分需求。

四、适时适量施水小麦生长过程中,水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适时适量的灌溉可以保证小麦生长的需水量,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但是要注意避免过量灌溉,造成水分过多,影响小麦根系呼吸和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五、科学收获小麦成熟后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收获。

收获时间要选择在小麦籽粒充分饱满、含水率适中时进行,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影响产量和品质。

收获的方式要科学合理,避免损伤小麦植株和籽粒,保证产量。

通过以上几点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小麦的产量,关键在于科学种植管理。

只有在选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合理施肥、科学田间管理、适时适量施水、科学收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实现粮食生产的增产增效目标。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改进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具有充分利用光能、强病虫害抵抗力、耐寒性强等特点。

2.土壤改良:小麦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对于土壤酸性较高的地区,要进行石灰施用调整土壤pH值。

另外,密植和深耕也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

3.施肥管理:小麦的肥料需求较高,特别是氮肥。

合理施肥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播种前要进行充分施肥,种植过程中也要定期补充追肥。

4.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小麦的穗粒密度和单株产量。

根据小麦品种和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确定合适的密植程度。

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栽植穗数控制在500-600个之间。

5.控制病虫害:小麦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白粉病、锈病、蚜虫等。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合理选择药剂、轮作等,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6.善于田间管理:适时灌溉补充水分,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定期进行除草,及时去除杂草。

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

7.合理耕作技术:小麦是浅根作物,浅耕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小麦的灌浆期对水分需求较大,要避免在此期间进行田间深耕,以免破坏根系。

8.调控光合作用:适度剪除部分叶片,有利于小麦增加透光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产量。

9.穗分补充:对于产量高的品种,要适时进行穗分补充,保证小麦足够的养分供给,增加单株产量。

10.科学收获:根据小麦的生育期和气象条件,合理选择最佳的收获时机。

保证小麦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以上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的介绍,通过合理选择品种、施肥、抗虫害、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保证粮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第一章小麦介绍与种植现状第一节小麦简述小麦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

小麦播种季节不同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麦粒粒质可分为硬小麦和软小麦;按麦粒颜色可分为白小麦、红小麦和花小麦。

冬小麦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春小麦春季播种,当年夏、秋收获。

我国小麦以冬小麦为主。

小麦在我国种植区域广泛,全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所有农区无不栽培小麦。

目前,我国小麦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我国粮食作物第二位。

小麦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

《本草拾遗》中提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第二节小麦种植现状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小麦品质十分重视。

针对"农产品难卖"问题,国家一直在审视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政策正在转变职能,搞好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

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牵头主办的产销协调和供需见面会就已召开两届,去年在河南,今年在山东。

我国优质小麦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1年中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已经占小麦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进口量正逐年减少,以产顶进。

国家还准备将优质小麦方面的经验推广到大豆等每年进口量很大的农产品上。

我国小麦生产常年面积和总产量为粮食的25%和22%左右。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迅速。

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90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的小麦有3200万亩,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但是我国优质专用小麦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质的问题。

我国小麦质量的主要不足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短,我国小麦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

二是量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小麦需求总量在1.1亿吨以上,而全国小麦产量仅1亿吨左右,缺口1000万吨,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需求差距更大。

三是经营和成本问题。

我国小麦经营中介组织发育迟缓,经营机制、市场发育、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无力推动优质专用小麦产销衔接。

同时,小麦生产成本普遍提高,从1990年至2000年,我国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

为全面提升国产小麦的质量水平和生产水平,促进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农业部制订了"十五"期间我国优质安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每年总投资5亿元,重点建设三大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黄淮海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发展优质强筋小麦4100万亩,长江中下游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发展优质弱筋小麦1300万亩,大兴安岭沿麓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发展优质强筋春小麦600万亩。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良繁中心、品质检测监测及中试中心、标准化生产工程体系、商品生产基地和中介组织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二章小麦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小麦生物学特征1、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

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

2、这种植物的子实。

自花授粉.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

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

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3、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

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营养成分的差别较大。

从蛋白质的含量看,生长在大陆性干旱气候区的麦粒质硬而透明,含蛋白质较高,达14~20%,面筋强而有弹性,适宜烤面包;生于潮湿条件下的麦粒含蛋白质8~10%,麦粒软,面筋差,可见地理气候对产物形成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面粉除供人类食用外,仅少量用来生产淀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后副产品均为牲畜的优质饲料。

第二节习性和种植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

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等,种下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

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10~11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长达180天左右。

大、小麦都是秋天种下,冬天成长,春天长叶,夏天结果实,具备了四季的精华,因此被称为“五谷之贵”。

有的地方比较暖和,春天就下种,夏天就可以收割了。

但这种麦子和秋天种的相比,没有经过四季的洗礼,有微毒。

北方人种麦子用漫撒的方法,南方人种麦子用撮撒的方法,所以北方的麦子皮薄但面多,南方的麦子则刚好相反。

据说,收割好的麦子和蚕沙放在一起,可以防虫。

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6~7%。

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有苏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第三节小麦的其他特性一、小麦营养分析:1. 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2. 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3.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

二、小麦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1. 适宜心血不足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多呵欠、喜悲伤欲哭,古称妇人脏燥(癔病)者食用,也适宜妇人回乳时食用;2. 患有脚气病、末梢神经炎者宜食小麦;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者,宜食浮小麦。

三、小麦食疗作用: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主治脏躁、烦热、消渴、泄痢、痈肿、外伤出血及烫伤等。

未成熟小麦还可入药治盗汗等。

小麦皮治疗脚气病第三章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我国秋播小麦的冬性程度:南方品种春性较强,向北推移增强,华南、长江流域的品种以春性为主,海拔高的地区有少数冬性品种,黄淮平原以半冬性和冬性为主,北部麦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多属强冬性,东北、西北、北部麦区品种属春性。

第一节、良种准备科技兴农,良种先行。

良种是获取增产的内因,是农业科技的载体,具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作用。

1、选用良种的原则: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

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

2、种子的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豫麦(郑农7号)1.品种来源:1982年由郑州市农科所用矮3号//(孟县201×牛株特)/豫麦2号杂交选育而成。

1994年审定命名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同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

1998年定为国审小麦品种。

2.特征特性:豫麦34号属弱春性大粒品种,分蘖力中等,千粒重45g,白粒角质,株高80cm左右,抗伏倒力强,早熟,成熟期同豫麦18号,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综合性状好。

熟相欠佳,易感蚜虫。

3.品质状况:豫麦34品质优良,其容量802g/l,蛋白质含量10.41%,湿面筋32.1%沉降值55.5ml,吸水率62.6%。

面团形成时间8.1分钟,稳定时间10.3分钟,面包体积732cm3,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面包小麦标准,与国外进中的加麦2号小麦相近。

4.栽培要点:豫麦34是一个高产、优质、晚播早熟新品种,适宜我省中北部地区中晚茬种植。

播期以10月10日左右为宜。

播量每亩7~8kg,晚播应适当增加播量。

返青、齐穗期注意用粉锈宁防治叶枯病,喷洒磷酸二氢钾及氧化乐果防治蚜虫。

辽春6号,扬麦5号,扬麦13,扬麦16,镇麦4号,郑麦9023,宁麦2号等第二节、整地准备整地是小麦生产的基本环节,施底肥与整地结合进行。

1、增施有机肥,平街施肥,增强地力肥沃的土壤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要保证小麦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品质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比较高。

整地时,一是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农家肥缺乏时,实行小麦、玉米秸杆还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二是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中高肥力地块,一般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磷酸钾15-20公斤,硫酸锌1-2公斤等。

2、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

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

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第三节、运用精播技术,建立最佳群体结构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等不仅能调控小麦的群体结构,还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1、适时播种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

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

播期过晚的缺点是:①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龄小,冬前营养生长量不够而形不成壮苗:②根系不发达,分蘖少,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性差;③发育延迟,穗分化开始晚,穗头小;④成熟延迟,种子形成和灌浆过程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千粒重降低,显著减产,影响品质。

不同地区条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

一般的小麦在10月5-10日播种,到12月10日,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进入越冬期,冬前大于0℃,积温600-650℃,能满足小麦形成壮苗的要求。

2、适量播种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

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

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

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量。

3、播种深度播深一般以3-4厘米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