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因素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0bd8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d.png)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女性在早孕期(妊娠<28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的状况。
该病病因复杂,目前研究者对其病因学的了解还有待深入,以下是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在复发性流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染色体异常是由父母双方染色体结构异常或者亲属关系导致的遗传性问题。
染色体异常根据突变类型分为平衡性、非平衡性和染色体重排等,其中非平衡性染色体重排是复发性流产中最常见的异常类型。
二、子宫异常子宫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病因,包括子宫发育畸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这些异常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导致妊娠的终止。
三、内分泌问题内分泌紊乱也是复发性流产的常见病因。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内分泌问题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胚胎的发育。
四、免疫因素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胚胎母体免疫反应的紊乱,导致胚胎的排斥和终止。
五、血液凝固异常研究发现,血液凝固异常也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之一。
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凝血因子缺陷等都会增加孕妇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导致胎儿的缺血和营养不良。
六、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复发性流产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电磁辐射、药物暴露、重金属污染等都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流产的发生。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的研究现状表明,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染色体异常、子宫异常、内分泌问题、免疫因素、血液凝固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病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保障女性的生育健康。
但是目前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其潜在机制。
课程资料:复发性流产常见问题与对策
![课程资料:复发性流产常见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9c959c3aaea998fcc220ef3.png)
在孕早期采用新的(亚甲减)诊断标准进行TSH检测,发现不少
孕前甲功正常者在孕早期都出现TSH异常。
※ATA(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孕早期TSH在2.5~10.0mIU/L之间,
FT3、FT4正常,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对策4:
建议对于RSA患者即使在非孕期检查甲功正常,在孕 早期仍应复测,以便及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时 给予治疗,减少流产及孕期并发症。
※妊娠前及妊娠6周前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至理想状态。
对策6:
建议在孕前将HbAlc水平控制在≤7.5%。 若降至≤6.6%,还可避免除流产以外的其他妊娠不良 结局。
4、免疫因素
自 身 免 疫 型 RSA 主
与免疫有关的RSA
要包括:抗磷脂抗
体综合征(APS)、系
1/3
统性红斑狼疮(SLE)、 干燥综合征等自身 2/3
3
其中三体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对策1:
选择最佳生育年龄(25-30),优生优育, 计划生育。 对伴有染色体结构异常的RSA夫妇进行胚胎 植入前诊断(PGD)。
2、解剖因素
在RSA的病因中,生殖道解剖异常约占8%~16%,包括先天性
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
先天性子宫畸形
纵隔子宫、双角子 宫、弓形子宫、双 子宫、单角子宫
免疫性疾病导致的
自身免疫型 同种免疫型
流产。
同 种 免 疫 型 RSA (原因不明型), 指母胎间免疫平衡 失衡所致的流产,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 清楚,诊断主要是 在排除其他流产病 因的基础上建立的。
APS是目前惟一被证明与RSA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型RSA
与RSA有关 的自身抗体
与RSA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1cf2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e.png)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1. 引言1.1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两次或更多次妊娠在16周孕检前胎停育。
其发病率约占总孕次的1%-2%,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生理和经济压力。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其病因学显得尤为重要。
复发性流产可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等。
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可能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流产;免疫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胎盘或胚胎而引发流产;解剖学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能影响胚胎植入和发育而导致流产。
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现状,已有许多研究投入其中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尚需进一步探究。
对复发性流产病因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其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诊断和治疗策略,有效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育率和生育质量。
通过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流产的定义和分类流产是指怀孕在20周之前自然死亡或者被迫终止的情况。
根据流产的原因和症状,流产可以分为不完全流产、完全流产、晚期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等不同类型。
不完全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只有一部分被排出,有时候还会残留在子宫内。
完全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完全被排出子宫,子宫内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物。
晚期流产是指孕期在20周至28周之间发生的流产。
而习惯性流产是指一个女性在怀孕的早期连续三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定义有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一定调整,比如有些研究认为连续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就可以被称为习惯性流产。
了解流产的定义和分类对于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习惯性流产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流产病因学研究时,对流产的定义和分类的清晰了解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分析流产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或同一个女性在连续妊娠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自发性流产的现象。
精子形态学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探讨
![精子形态学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501186c27d3240c8447ef7b.png)
·临床研究·精子形态学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探讨徐广立,张富青,孙宏跃(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异常与复发性早期流产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丈夫精液,同时选取正常妊娠孕妇丈夫的精子作为对照组,精子检测方法采用第四版WHO 精液分析技术规范。
结果精液的常规动态分析与精子的总畸形率与流产无显著相关性,但精子畸形的空泡畸形与复发性流产有相关性。
结论精子形态学检测对孕前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精液质量分析;形态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近几年,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关于病因的研究也较深入。
目前研究较明确的病因有解剖因素(女性生殖系统畸形)、内分泌因素、生殖系统感染、染色体异常、抗磷脂抗体异常、免疫紊乱(封闭抗体缺乏)等几个方面[1]。
但是作为胚胎的另一半-男性精子质量,一直有较大的争议。
有研究认为男性精液质量与流产有相关,也有文献分析未发现精液质量与不良妊娠有相关性[2,3]。
作为人类胚胎的另一半,其质量好坏一定与胚胎的发育有关系,只是可能用常规的动态分析或畸形率检测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了解精子质量与流产的关系。
因此,采用何种检测手段在受孕前提供精子的确切状况来指导受孕显得非常必要,尤其是在辅助生殖时,如何通过检测精子的状态来选择受精时机或在ICSI 时指导选择精子,是提高受精率关键的步骤。
我们通过对复发性流产的妇女丈夫与正常妊娠的妇女丈夫精子的分析,来探讨精子形态学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排除受孕前有感染、内分泌、解剖、染色体、免疫抗体等因素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丈夫的精液检查记录96份(流产组),条件要求孕前半年内有两次动态及形态分析且结果一直(活率波动在10%内,畸形率波动在3%以内),同时选取在门诊围产保健的受孕3个月以上的,未发现胎儿异常的孕妇丈夫的孕前精液检查指标共141,条件要求如流产组,两组孕妇年龄均在20 35岁之间,男性在20 40岁之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免疫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cac366c48d7c1c708a145d7.png)
系 , 遍认定 流产 将会 造成 免疫 排斥[ 笔 者在 文 中重 点研 究 普 2 1 。 了导 致复 发性 流产 的原 因 , 以及 怎样 选择 科学 合 理 的治疗 方
法。
止 了妊娠 。从 医学角 度分 析 . 产从 医学 本质 上来 说就 是 出 流 现 免疫 排斥 的表 现 , 味着 同种移 植物 没有 成功 。 意
一
定 的差异 性 , 响 了妊娠 能否顺 利 进行 影 。
毒基 是从蟾 酥 中分离 出来 的单 体化 合物 , 大量 的研 究表 明其 具有 抑 制肿 瘤 细胞 增殖 、 导肿 瘤 细胞 凋 亡 和分 化 、 伤 肿 诱 杀
瘤细 胞 、 制肿 瘤 血 管生 成 、 强 机体 免 疫 力 等多 方 面 的作 抑 增 用 , 示 出确切 的抗肿 瘤 活性 , 以具 有 较 高 的研 究 价 值 和 显 所 临床应用 前 景
4 :6 — 7 . 389 7 9 4
[ 张建 国, 永 华 . 蟾 酥 毒 基 药 理 作 用 及 剂 型 研 究 进 展 【. 江 中 医药 8 】 苏 华 J浙 】 大 学 学 报 , 0 ,34: 8 60 2 93 () 0 — 1 . 0 6
[] 王 南瑶 , 苏 宜 , 伟 , 华 蟾素 联 合 三 氧 化 二 砷 抑 制鸡 胚尿 囊 膜 血 管 9 李 赵 等.
合体 、 滋养 层 及 丈夫 B淋 巴细 胞等 , 于致 敏 T细胞对 胚 胎 对
的攻 击能 起到 预 防作用 ; 母一 接触 面相 关影 响原 因 ; ② 胎 ③母 体内出现各种免疫抑制因子产生的效果; 胎儿本身存在的 ④ 生 理 因素 。 以上 所 捉到 的各 种原 因 。 只要 发 生 了某 一 项都将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c634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4.png)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复发性流产指的是连续三次及以上怀孕结束于自然流产,临床上十分常见。
目前认为,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遗传因素:复发性流产的一些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已被确认。
例如,血液凝固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和调节血压和代谢的基因都与流产有关联。
此外,染色体畸变、缺陷的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也可能导致流产。
遗传因素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应重视家族史以及基因检测。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导致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患者体内存在抗胚胎抗体、自身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从而导致免疫攻击到胚胎和胎盘,使之出现损伤。
这些免疫因素的异常往往与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感染等有关。
生殖道因素:生殖道因素是导致流产的一个常见因素,例如卵巢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
这些因素往往使得卵巢排卵障碍、子宫环境失配、营养供给不足等,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在移植后不能存活。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化学物质污染、电磁波辐射、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引起流产。
此外,饮食不良、生活压力、睡眠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孕育。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流产。
例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使得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月经不调和流产等。
同时,一些患者可能由于对流产的畏惧,从而导致压力过大,心理紧张,影响再次怀孕。
综上所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极为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对于每个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治疗。
早期全面检查,是应对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策略,对于相关病因的诊断和处理必须足够重视。
同时,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流产也十分重要。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临证思路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临证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0a05c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16.png)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临证思路【摘要】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两次以上自然流产的情况,给患者心理和身体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针灸、中药等疗法来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失衡,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避免过劳与精神压力,同时药物治疗与食疗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根据脏腑辩证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病因和病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有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疗效,未来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关键词】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临证思路、辨证施治、中医疗法、注意事项、调理方法、药物治疗、食疗、脏腑辩证、疗效评估、总结展望1. 引言1.1 复发性流产概述复发性流产,指的是同一对夫妇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
这种情况常常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困扰。
根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流产的平均发生率为15%,而复发性流产的概率仅为1-2%。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女性子宫形态结构异常、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复发性流产并不只是女性的问题,男性因素如精子质量也可能对流产产生影响。
在现代医学中,复发性流产多采用荷尔蒙治疗、手术矫正、体外人工受精等方式进行干预。
这些方法往往只是解决了表面问题,未能根本解决病症。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则更注重从整体和根本上调节患者的身体状态,通过辨证施治,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调理等方法,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效果,从而达到预防复发及保胎的目的。
在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优势和对症治疗方法。
1.2 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优势1. 个性化治疗: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针对病因进行调理,提高治疗效果。
2. 以调理为主:中医治疗复发性流产重视调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激活体内的自愈能力,达到预防病情再次发作的目的。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性精子质量的相关性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性精子质量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bba1b54dfd0a79563d1e725d.png)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Sep30(18)•3195-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性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戚青林(萍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江西萍乡337000)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性精子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科就诊的配偶具有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史的男性80例为URSA组,正常生育的男性80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精液常规、精子DNA完整性、精子正常形态率和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的差异。
结果两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率、精子前向运动比较,无显著差异(Q 0.05);URSA组精子正常形态、精子DNA碎片率及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和男性精子正常形态率、DNA完整性和精子核成熟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增强男性精子质量对减少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帮助,临床需重视男性因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流产发生的影响。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男性;精子;质量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19)18-3195-02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是指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妊娠周期小于28周的自然流产,到目前为止对于自然流产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山。
对URSA 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结还不全面,且病因学研究通常以女性因素为主导,多集中在胚胎和母体因素的探讨,亦有研究认为胚胎是由女性卵子细胞和男性精子细胞通过受精作用而成,男性精子细胞必然会对胚胎发育过程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其流产的发生闵。
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生殖健康科就诊的配偶具有URSA流产史的男性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精液进行常规及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DNA完整性及精子核蛋白组型等检测来进一步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男性精子质量的相关性。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生殖健康科就诊的的配偶具有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史的男性80例为URSA组,同时选择80例在我院其配偶已正常生育的男性为对照组。
复发性流产相关免疫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相关免疫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76f844477232f60ddcca11e.png)
斑狼 疮 ( S L E ) 及 其 他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3 ] 。AC A 与 R S A密 切相关, 抗 体 阳性 者 R S A 危 险性增 高。 Ak h l a g h i 等 发 现 R S A 患 者 的 AC A 水平 明显 高 于
正常 妊娠妇 女 。近来 有 学者认 为 AC A与 孕 晚期 R S A 密切 相关 , 如傅旭峰等L 5 研 究显示 , 自然 流 产 女 性 的
疾病。
2 同种免疫 因素
2 . 1 封 闭 抗 体
抗心磷 脂 抗 体 ( AC A) 是抗磷脂抗体 ( AP L A) 的
成分 之一 , 它是 一种 以血小 板 和 内皮 细胞 膜 上 带 负 电 荷 的心磷 脂作 为靶 抗原 的 自身抗 体 , 常见 于 系 统性 红
封 闭抗 体 ( B A) 是 HL A、 滋 养层 及 淋 巴细 胞 交 叉 反应抗 原 ( TL X ) 等 刺 激 母体 免 疫 系统 , 所产生 的 I g G 型抗体 。B A 的 主要 作 用 是 保 护 胎 儿 胎 盘 功 能 , 使 胎
妊娠 结局 。杨健 红 等 认 为 , AC A 可能通 过 结合 形成 复合
物, 干扰 卵子形 成 和 排 出 ; AC A 可结 合 精 子 的磷 脂 成
娠 时 间不 超 过 2 0周 , 发生率为 5 [ 1 ] 。其 中部 分 病
中西 医结 合研究 2 0 1 5 年 6 月第 7 卷第 3 期
R e s e a r c h o fI n t e g r a t e d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Me d i c i n e 2 0 1 5 J u n eV o 1 . 7Nr ^ 3
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
![配偶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7a510752ea551810a68768.png)
【 中图分类号 】 I9 .1 R 321. 【 文献标识 码 】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0 2) 1 O 8 — 2 17 — 5 3 2 1 O 一 12 0
诱生型淋 巴细胞免疫治疗组来说, 诱生型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组妊娠成功率 略提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5 。 (>O0 ) 表 1 非诱 生型 和诱 生型淋 巴细胞 免疫 治疗 两组 间妊娠 成功 率的 比较
引起 复发性 自然流产(e u r n r rp ttv p n a e u rc re t o e ei e s o tn o s i a ot n RS 的病 因较多, b ri , A) o 除遗传、 解剖 、 内分 泌及感染因素外 , 自身 免疫功能异常及不明原因引起的流产约 占反复性 自然流产 发生率 的 5 % 7 %, 0 一 0 是妊娠妇女常见的病症。 有研究证 明R A S 患者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出现失衡 , 大多数RS 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与调节性T 细胞减 少 ,型辅助性T 1 细胞(h1与2 T ) 型辅助性T细胞(h ) T 2间的平衡, hl NT / Th 2比值向T l h 偏移密切相关“。 l 对R A S 患者采用丈夫或无关第三男性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 已有较多 文献报道。 其治疗 目的是通过同种致敏反应, 促使患者产生个体特异因子 或封闭因子f调节T l 比值向11偏移, , h/ 1 2 抑制T 细胞识别胎儿抗原, 避 免母体对胚胎 的免疫排斥。 我院对这种免疫治疗已采用多年, 并且改 良出 加强方法即体外诱生型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以更好的治疗流产患者。
复发性流产与精子畸形率和DNA完整性的相关性分析
![复发性流产与精子畸形率和DNA完整性的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7dbd9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6.png)
组精子活率、
A 级百 分 比、精 子 浓 度、前 向 运 动 精 子
均高于流产组(
P <0.
05).见表 1.
定精子畸形率.样本吖啶 橙 染 色 精 子 DNA 染 色 体
2.
2 两组精子畸形率比较
波长测定 DNA 完整性.
(
P <0.
05),精 子 颈 部 和 中 断 两 组 无 差 异 (
42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年 1 月 第 29 卷 第 1 期 Ch
i
nJFam P
l
ann,Vo
l.
29,No.
1,J
anua
r
y2021
临床研究
复发性流产与精子畸形率和 DNA 完整性的相关性分析
姜丽丽1 罗 慧2 胡雅平1 李朝彬1 李 涛1 李 想1 冯永琦1∗
发性流产与精子畸形率和 DNA 完整性的相关性.结果:流产组精子活率、
A 级百 分 比、精 子 浓 度、前 向 运 动 精 子 均 低
于对照组,精子头部畸形率、尾部畸形率高于对照 组(均 P <0.
05),精 子 碎 片 率 (
DFI)高 于 对 照 组.Spe
a
rman 相 关 分
析显示,精子畸形率和 DFI与复发性流产呈正相关(均 P <0.
onandspe
rmde
f
o
rmi
t
a
t
eand
j
y
yr
DNAi
n
t
eg
r
i
t
t
hods:150 menwi
t
hr
e
cu
r
r
en
精子因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影响
![精子因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c0c5645fe4733687e21aa1b.png)
复 发 性 流 产 是 指 与 同一 性 伴 侣 连续 遭 受 2次 或 2次 以上 在 妊 娠 2 0周前 的胎 儿 ( 重 ≤50g 体 0 ) 丢 失 者 。是 育 龄 妇 女 的 常见 病 ,发 生 率 为 1% ~ 5 4 %。其 中近 一 半 的复 发 流 产病 例 的原 因不 明…。 0 目前 复发性 流 产 的病 因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女 方 , 男 而 性 因 素 的研究 很 少 _, 性 配 子构 成 胚 胎基 因组 成 2男 3 分 的一 半 。 精子 遗 传异 常 可影 响胚 胎 继续 发育 而 导 致 流产 。 然胚 胎 一半 的染 色体 是 由雄性 配 子提 供 既 的 , 发性 流 产 的病 因就 不 能排 除男 性 因素 , 究 复 研 报 道 精 液分 析 结 果 重 度 异 常 与 复 发 性 流 产有 相 关 性 [ . 目前 无 特 异 的精 子 质 量 指 标 来 揭 示 精 子 s 但 质量 与 复发 性 流 产 的关 系 。本 研 究 通 过 分 析 精 子 D A的完整性 、精子核蛋 白组 型来进一步研究男 N 性 精 子 因素 与 复发性 流 产 的关 系 。
司。
院生 殖 中心 就 诊 复 发性 流产 患 者 丈 夫 ( 发 流 产 复 组 )0例 , 6 年龄 2 3~4 0岁 , 均 (86±35 岁 。5 平 2. .) 2 例 正 常有生 育 男性 自愿 者 作为 对 照 ( 照组 )年 龄 对 ,
1 标本采集 受检者应禁欲 3 7 ,用手淫或 . 3 d 体 外 排精 法 收集 精 子 , 明采 集 的 时 间 . 3 ℃ 平 标 置 7 板 上液 化 后进 行检 测 。 1 S D实验 检测方法参照文献 『 - ] . C 4 5 6 。精液 标 本 用 磷 酸 盐 缓 冲 液 ( H 68 调 至 1 0/ p .) 0X 16mL i 0 mn离心 i i, 精 浆 , 子 沉 渣用 磷 酸 0r i 0 / 0mn 弃 精 盐缓 冲液 (H 68 调至 1 0 ~1 p .) ×16 0×16m , 0 L 取 / 03m _ L处 理 好 的 精 液 与 07mL1 低熔 点琼 脂 凝 . % 胶混匀 ,7 3 ℃孵 育 ; 吸取 5 上述精子混合液滴 O 在 经 过 06 % 正 常 熔 点 琼 脂 预 处 理 过 的 载 玻 片 .5 上 ,盖上 2 m×2 m盖玻片 4 2m 2m ℃放 置 5mn i。 精 子变性及裂解 。小心去除盖玻片 , 室温 (2C 2  ̄左 右 ) 标 本 载 玻 片 浸 入 00 o/ 将 .8m lL的盐 酸 内变 性
AJHG陈子江教授团队在复发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扩大诊断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AJHG陈子江教授团队在复发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扩大诊断方面取得突破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c7f1b7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c.png)
AJHG陈⼦江教授团队在复发性流产夫妇染⾊体异常扩⼤诊断⽅⾯取得突破进展2019年10⽉31⽇,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类遗传》(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Genetics,IF:9.968)在线发表了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副主编、⼭东⼤学附属⽣殖医院陈⼦江教授团队与⾹港中⽂⼤学蔡光伟教授团队合作的⼀项研究(Genome SequencingExplores Complexity of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Recurrent Miscarriage)。
该研究⾸次使⽤低深度⾼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miscarriage,RM)夫妇进⾏染⾊体异常诊断。
与传统核型分析相⽐,低深度⾼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显著提⾼了RM患者染⾊体异常诊出率,确定此类患者流产的遗传原因,为给予其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
我们特别邀请陈⼦江教授团队,将本研究的背景、选题的初衷以及研究的体会与读者分享,以期为⼤家带来⼀些科研启发。
01专注热点提出设想RM是指2次或2次以上连续性的⾃然流产,⼈群中发⽣率⼤约5%。
RM是⼀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其病因复杂多样,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给全球数百万对夫妇带来了沉重的⼼理和经济负担。
尽管各个国家与学会对RM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临床医⽣普遍认为其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宫解剖结构异常、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因素。
其中遗传因素较为明确,主要包括夫妇染⾊体异常和胚胎染⾊体异常。
约2%~4%的RM夫妇中⾄少⼀⽅携带异常染⾊体(如平衡易位、倒位),这明显⾼于⼀般⼈群中报道的携带率(0.3%),携带者在下次妊娠时可能发⽣流产的概率⾼达50%。
2018年《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发布的《胚胎植⼊前遗传学诊断/筛查技术专家共识》将RM确定为胚胎植⼊前遗传学检测的适应证之⼀,即临床医⽣可以通过植⼊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PGT-SR)帮助此类患者排除异常染⾊体的胚胎,降低流产率。
反复流产需要检查哪些
![反复流产需要检查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b34f1be6f1aff00bed51e8e.png)
反复流产需要检查哪些在生活中反复流产现象,就要及时的到医院接受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确定你是不是患有反复流产的现象。
那么,反复流产的检查是怎样的?1、常规病因筛查(1)胚胎染色体和配偶外周血的核型分析;(2)检查感染因素;(3)完成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测量(4)生殖器官超声检查;(5)自身抗体测试。
2、特殊的免疫学病原学考试(1)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2)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抑制试验。
大多数人认为胚胎与男人无关。
事实上,复发性流产与男性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应该检查染色体以查看核型是否异常。
通常存在染色体倒位,易位和多态性。
另外,精子DNA 碎裂率(DFI)也是容易导致流产的男性因素。
该检查涉及精子内遗传物质的缺陷。
因此,在进行流产检查的过程中,不仅要检查女性指标,还要检查男性相关指标。
反复流产怎么回事很多年轻的女性对于怀孕知识并不了解,出现流产之后以为是因为不小心造成的,这样是不对的,必须对反复流产的知识做一下了解。
那么反复流产怎么回事呢?反复流产表明胚胎本身可能不健康,或者子宫环境不利于胚胎生长。
目前,人们无法理解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所有因素。
人们只能逐一检查共同的因素。
胚胎在子宫内发育良好,需要胚胎健康,充足的营养,各种荷尔蒙的协调,并避免外界有害因素的侵入。
目前科学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了解胚胎发育的各种因素,体外模拟子宫环境,使胚胎在体外完全成熟,例如人们只能在体外对受精卵进行5〜6次受精天。
如果你继续训练,胚胎会逐渐死亡。
因此,试管婴儿的受精卵大多在第3天的第8天移植到体内,或者在囊胚期间注射到体内5到6天。
如果人类能在体外成熟胚胎,那将是一个奇迹。
反复流产原因有哪些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有很多种,能够了解疾病的原因,对于治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反复流产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其实关系最大的就是子宫。
(1)子宫畸形:10%-15%的复发性流产妇女存在先天性子宫畸形。
异常的子宫结构常常导致子宫内膜血管减少,炎症反应增加以及对类固醇激素敏感性降低。
2013-MTHFR-419-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新进展
![2013-MTHFR-419-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4e5b3ae0029bd64783e2c46.png)
综 述 Zongshu 《中国医学创新》第10卷 第35期(总第281期)2013年12月①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 河北 清河 054800通信作者:孙巧霞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学研究新进展孙巧霞①【摘要】 复发性流产共识的危险因素包括解剖结构畸形、遗传异常、内分泌疾病、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近年来新的危险因素逐渐被认识,文献关于凝血异常、男性因素对复发性流产影响的研究较多,本研究对当前的病因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相关病因; 免疫失衡; 研究进展 New Research Progress on Recurrent Abortion Etiology/SUN Qiao-xi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160-162 【Abstract】 A risk factor for recurrent miscarriage consensus including abnormal anatomical abnormalities, genetic, endocrine disease, immune factors, infection, etc, in recent years, a new risk factors known by people gradually, people of coagulopathy, male factors to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recurrent miscarriage is more,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auses of current 【Key words】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elated to the cause; Immune imbalance; Research progress on First-author ’s address:Qinghe County Central Hospital,Qinghe 0548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77 复发性流产(RM)是指连续自然流产2次及2次以上者,是临床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HLA_G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HLA_G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3865e381c758f5f61f67f3.png)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指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自然流产且不存在遗传、解剖、内分泌、感染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病因的流产。
URSA在育龄妇女的发生率达1%,不仅给期盼生育的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流产相关的多次手术操作也对生育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危害育龄妇女生殖健康[1]。
近年来研究表明,URSA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水平相关[2~20]。
本文将HLA-G与URSA相关性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HLA-G基因的特异性与经典的HLA-Ⅰ类分子(HLA-A、B、C)相比,非经典的HLA-G 具有以下特异性:①基因的多态性较低[3,4]。
目前虽已发现16个等位基因,且基因间相互差异不大,故母体与胎儿间的HLA-G差别不大,这也是HLA-G发挥妊娠免疫保护的机制之一。
②HLA-G的启动子是独一无二的。
所有Ⅰ类基因的5'端调控元件,包括增强子A、增强子B、干扰素反应元件和α位点在HLA-G启动子中均未发现。
③HLA-G具有限制多态性。
到目前为止,仅有几个HLA-G蛋白等位基因发生单个氨基酸的置换现象。
如在外显子2发现2个氨基酸的置换,外显子3和外显子4仅发现1个氨基酸的置换。
HLA-G的限制多态性主要发生在5'上游调节区/启动子区和3'非翻译区。
该2个区域对HLA-G的表达调控作用非常重要[4]。
国内外相继报道了不同人群或人种的HLA-G3'非翻译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妊娠的相关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14bp插入/缺失的多态性可能导致妊娠流产发病机率增加[5,6]。
Tripathi等[7]检测了HLA-G14bp缺失多态性在印度人URSA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的分布频率,显示URSA组杂合子(-14bp/+14bp)的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6.014,P<HLA-G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梁卓(综述),赵芳芳(审校)(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000)收稿日期:2011-07-15通讯作者:赵芳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16309医学信息2011年9月第24卷第9期Medical Information.Sep.2011.Vol.24.No.9临床医学0.01),而14bp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精子因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影响
![精子因素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81c458b71fe910ef12df87b.png)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10.17.027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090460816)作者单位:510120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曹晓敏为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在站博士后,林仲秋);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苏园园,何茜冬),泌尿外科(郑轶群)通信作者:林仲秋E-mail :linzhongqiu@hotmail.com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遭受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胎儿(体重≤500g )丢失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生率为15%~40%,其中近一半的复发流产病例的原因不明[1]。
目前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方,而男性因素的研究很少[2],男性配子构成胚胎基因组成分的一半,精子遗传异常可影响胚胎继续发育而导致流产。
既然胚胎一半的染色体是由雄性配子提供的,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就不能排除男性因素,研究报道精液分析结果重度异常与复发性流产有相关性[3-4],但目前无特异的精子质量指标来揭示精子质量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本研究通过分析精子DNA 的完整性、精子核蛋白组型来进一步研究男性精子因素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1-12月来中山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复发性流产患者丈夫(复发流产组)60例,年龄23~40岁,平均(28.6±3.5)岁。
52例正常有生育男性自愿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年龄25~38岁,平均(29.4±2.8)岁。
其配偶至少有一次生育史且无自然流产史。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夫妇染色体检查均为正常核型。
1.2主要试剂与仪器ISAS 精子分析系统(西班牙)、NIKON E -1000荧光显微镜(日本)、NIKON E-200普通光学显微镜(日本)。
主要试剂:低熔点琼脂、标准琼脂、二硫苏糖醇(DTT )、联咪二苯吲哚(DAPI )、瑞氏-姬姆萨染液、吖啶橙等均购自美国Sigma 公司。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精子DNA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探讨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精子DNA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be8ad147fd5360cba1adbab.png)
付晓君 门波 孙自学 付澎丽 冯俊丽 梁卓△ 河南省中医医院生殖医学科,郑州 450002
【摘 要】 目的:分析与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精子 DNA完整性的相互关系。方法:精子 DNA 完整性的检验选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permchromatindispersion,SCD),以精子 DNA碎片指数(DNAfrag mentationindex,DFI)表示。将符合条件的 65例男性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配偶有正常妊娠史且无流产 史的 65例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分别测定两组男性精液相关参数和精子 DFI。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 较,在年龄、禁欲时间、精液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 DFI为(4089 ±1450),对照组的 DFI为(2289±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 精子 DNA损伤存在一定的关系。
·1 32·
中国性科学 2018年 3月 第 27卷第 3期 TheChineseJournalofHumanSexuality March,2018 Vol.27No.3
·生殖健康·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8.03.042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与精子 DNA完整性的 相 关 性 研 究探讨
【第一作者简介】付晓君(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为中医生殖。 △ 【通讯作者】梁卓,医师、硕士,Email:1272070129@qqcom
DNA碎 片 指 数,分 析 不 明 原 因 复 发 性 流 产 与 男 性 因 素 精 子 活 率、密度及精子 DNA完整性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bstract】 Objectives:Toanalyzeanddiscus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grityofspermDNAandun 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Methods:Sperm chromatindiffusionexperimentwasusedto testtheintegrityofsperm DNA,whichwasexpressedbysperm DNAfragmentationindex.65malepatientswith URSAwereselectedastheexperimentalgroup,and65malepatientswithnormalpregnancyhistoryofspousesand noabortionhistorywerechosenasthecontrolgroup.Thesemenparametersandsperm DFIofthetwogroupswere measured.Results: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age,abstinencetime,sperm count,sperm motilityand spermdensitybetweenthetwogroups(P>005).TheDFIoftheexperimentalgroupwas(4089±14.50)and theDFIofcontrolgroupwas(22.89±6.94),with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1).Conclusion: Thereisacertainrelationshipbetweenun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andtheintegrityofsperm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胞 浆 内单 精 子显 微 注 射 (C I , 过 精 液 和 细 胞 IS) 通 遗传 学 分析 , 现携 带 罗 氏 易位 男 性 AR 发 T的未 妊 娠 率显 著 增加 , 携 带 Y染 色体 长 臂 微 缺 失 和 其 他 染 而
色体 异 常 的患者 经 过 1— 2个 周 期 , R A T助 孕成 功 , 这些 结 果 强 调 对 于 反 复 AR T失 败 的 男 性 不 育 患 者
遗传咨询 。Fr 等对 R A夫妇通过病例分析和 回 aa r S 顾 性 研究 J其 临床 表 型正常 、 家 族流 产 史 和不 孕 , 无 病史 , 女方染色体核型正常 ; 运用细胞遗传学和精子 FS IH技 术 , 对男 方 行染 色体 核 型分 析发 现 , 断点 4个 的复 杂 染 色 体 重 排 ( C : ( 1 , 6 q 1 1 C R) t 5, 3 1 )( l . ,
病例对照 研 究 , 发现 在 以 8一l 自然 流产 者 多 见 , 0周 7 %的男性有染 色体结构异常 , 0 主要是 9号染色体臂 间
加 的趋 势 。 目前 国内外研 究认 为男 性 因素 在 R A 的 S
发 生 中也起 着重 要 的作 用 。本 文对 男 性 因素 与 R A S 关 系研 究进 展 的综述 如 下 。
受孕率下降, 而流产率、 婴儿出生缺陷、 子代常染色体疾
病 以及胎儿死亡率则增高 。 2 染 色体异 常
期; 在减数分裂时 , 染色体分离导致配子的染色体片
段重 复或 丢 失 , 正 常 配 子 结 合 后 导 致 胎 儿 染 色 体 与
结 构 异常 , 引起 R A。夫 妇 一 方 或 双 方 携 带 平 衡 易 S
因不 明¨ , 为不 明原 因性 复发性 流产 , 有逐 年 增 J称 且
常见 , 以 iv9 发 生频率 最高 , 群 中可达 1 。因 但 n() 人 % 无遗传 物质的增 多或 丢失 , 倒位 携带者可 无异常 表型。 有报道 , v9 个体 产 生的配子 二倍 体概 率高 , i () n 受精后 易形成三倍体 而造成流产 , J其导致生育遗传效应 的机 制可能与倒位 圈和位置效应有关 , 属稳定畸变可 向后代 传递 , 而造 成流 产 、 从 畸形 胎 儿或死 胎 。Msoi i v k c等 J 对有 1 次或多次 自然 流产 的 57对夫妇 进行 回顾性 的 6
医学杂志 2 1 9月第 3 卷第 9 Nnx M , P 0 2年 4 其 i i e : ga
! 丝 : !
・
93 ・ 5
文 章编 号 :0 1— 9 9 2 1 ) 9— 9 5— 3 10 5 4 ( 0 2 0 0 3 0
・
综 述 ・
男 性 因素 与 复 发 性 流 产 关 系的研 究 进 展
男性年龄的增大 , 液量 、 精 精子浓度 、 子活动力等呈 明 精 显下 降趋势 , 究人群 中吸烟者和非 吸烟者 的精 液参 而研 数 间无 明显差异 , 说明精 液质量 与年龄呈负相关 。此外 随着男性年龄 的增大 , 精子非整倍体 以及基 因突变 的概
率增高 , 精子 D A链易断裂 , N 精子质量 ( 尤其是活力 ) 和
1 年 龄
既往 仅 关 注 女 性 年 龄 对 生 育 结 局 有 重 要 影 响 。 H sa osi n等 选择 11 1 不孕夫 妇 , 2 对 男方 年龄 2 5 5— 5 岁, 包括吸烟者和非吸烟 者 , 通过 回顾性研究 发现 , 随着
倒位 ; 而进行家族 生育史 调查数 据表 明, 发生 自然流产
2 1 罗伯逊 易位 : 伯逊 易 位在 新 生 儿 中的发 病 率 . 罗 为 12% , 大 多数 罗 伯 逊 易位 的不 育 男性 为少 精 .3 o而
子症 患 者 , 们 在 辅 助 生 殖 技 术 ( R 中通 常 实 施 他 A T)
位染色体 , 都是高风险流产的原 因。C e hn等 通过
米
[ 关键词 ] 复发性流产 ; 子; 精 染色体
莹, 刘春 莲 , 徐
仙
[ 文献标 识码 ] A
[ 中图分类号 ] R 1 . 1 74 2
复 发 性 流 产 ( eurn p na eu b ro , R c r tS o tno s A o i e tn R A) S 是指 连续 发生 2次或 2次 以上 的 自然 流产 , 发 生 率约 占妊 娠 总数 的 1 … , 1 之 前者 多见 , % 孕 2周 称
究表 明 , 阵列 比较 基 因 组 杂交 ( r y—C H) 以 ar a G 可
筛选 2 染 色体 的非 整倍 体 , 时 可 以检 测胚 胎 不 4条 同
平衡 染 色体 。 22 染 色体倒位 : . 染色体倒 位可发生 于每号染 色体 , 较
为 早期 复发 性 流 产 ( R A) E S 。女 方 因素 主 要 包 括 染 色 体异 常 、 子宫 解剖 畸形 、 内分 泌 紊乱 、 生物 感 染 、 微 免 疫 因素 和血 型不 合 。但 5 % 以上 的 R其第一、 三代亲属发生自然流产的频率高于 二、 正常人群 , 追踪结果显示有 自然流产 家族史 的夫妇也 是
R A的致病 因素 。 S
2 3 平衡 易位 : . 平衡 易位 因无 遗 传 基 因 的 丢 失 , 平
衡 易 位 个 体 表 型 、 力 正 常 , 以 正 常 发 育 至 生 育 智 可
羊膜 穿刺 术 检 测 平 衡 易 位 及 胎 儿 畸 形 伴 随 非 整 倍
体, 发现羊 膜 穿 刺 术 进 行 平 衡 易 位 的遗 传 学 咨 询 仍 有 困难 , 因为 近 1 4的父 母 选 择 终 止 妊 娠 。在 此 情 / 况 下 进行 超声 检 查 和 A ry—C H 有 助 于 夫 妇 进 行 r 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