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同步记录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同步记录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同步记录

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图形输出

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第四组生物信号波形

实验名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同步记录 实验日期:

2013-12-02

实验评注:

心室细胞动作电位 心电图

最大值:-154.01(mV) 最大值:0.19(mV)

最小值:-167.68(mV) 最小值:-0.06(mV)

峰峰值:13.68(mV) 峰峰值:0.25(mV)

平均值:-161.26(mV) 平均值:-0.01(mV)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

姓名*** 系年级********* 学号*********** 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蛙类斯氏离体心脏灌流 【实验目的】 1. 学习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法; 2. 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 3. 观察Na+、K+、Ca2+离子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收缩的特性,可以用人工灌流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及特点;还可以观察灌流液成分的改变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材料】 1.材料:蟾蜍。 2.器具:常用手术器械,解剖盘,蛙板(木质),毁髓针,玻璃分针,手术剪,手术镊, 铁钉,蛙心套管,套管夹,双凹夹,滑轮,蛙心夹,支架,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小烧杯,棉线,张力传感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3.试剂:任氏液,5%NaCl溶液,1%KCl溶液,2%CaCl2溶液。 【实验步骤】 1. 暴露动物心脏 取一只蟾蜍,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只手持手术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向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颌角方向剪开皮肤。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入(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2. 斯氏蛙心插管 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壁上剪一斜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成盛有少量(套管内2~3cm高度)任氏液(内含葡萄糖)的斯氏蛙心套管,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口)。此时可见血液冲入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上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用滴管吸取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线紧

不同离子对蛙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不同离子对蛙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08科2 摘要: 本次实验采用用蛙类斯氏离心心脏灌流法,采用1%、2%、4%三种不同浓度的钾、钠、钙溶液分别进行灌流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氯化钠能够使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幅度均减小,但心脏频率基本山不变;KCl使蛙心活动减弱,甚至停在基线处。并且浓度越大,减弱越快,基线越往上移动;氯化钙使蛙心收缩力和舒张增强,心率明显加快,且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 关键字:蛙心灌流不同离子浓度心脏活动影响 前言 蛙心离体后,用理化因素类似于两栖类动物血浆的任氏液灌注时,在一定时间内,仍保持有节律的舒缩活动,而改变灌流液的理化性质后,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亦随之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心脏活动的必要条件。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兴奋和收缩。兴奋以离子为基础,因此细胞外或血浆内的离子浓度变化对心脏有重要影响,其中钾钠钙最为重要。因而,我们设计不同浓度的钾、钠、钙溶液对心脏进行灌流的实验。初步研究这三种离子对心脏兴奋性的影响,以期加深对心脏正常功能的了解和初步探讨异常功能的形成原理。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蛙 1.1.2实验器材:生物机能系统或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张力换能器,探针,外科剪,小手剪,烧杯,滴管,蛙心套管,蛙心夹,铁支架,试管夹,眼科镊,丝线,双凹夹,蛙板,蛙足钉等。 1.1.3实验药品:任氏液,氯化钠(1%,2%,4%),氯化钙(1%,2%,4%),氯化钾(1%,2%,4%),生理盐水等。 1.2【方法】 (1)取蟾蜍1只,使头向下,将蛙针于枕骨大孔处向前插入颅腔左右摇动,破坏脑组织,再将针插入脊椎管,以破坏脊髓,动物全身软瘫。 (2)仰位固定于蛙板上,先用普通剪刀将胸部皮肤剪开,再将胸部肌肉及软骨剪去,用虹膜剪剪破心包膜暴露心肌。 (3)于主动脉干以下绕一线,左右放平,备结扎用。在主动脉右侧分支下,再穿一线,尽量在远心端扎紧,左手提线,右手以眼科剪于左主动脉上向心剪一V形切口,将盛有任氏液的蛙心套管,通过主动脉球转向左后方,同时用镊子轻提动脉球,向插管移动的反方向拉,即可使插管尖端顺利进入心室,用主动脉干下的线结扎固定。 (4)剪断两根动脉,轻轻提起蛙心套管,再在静脉窦以下把其余血管一起结扎,在结扎下方剪断血管使心脏与蛙体分离,立即以滴管吸去蛙心套内血液,以任氏液反复冲洗数次,直到离体心脏无存血为止。最后套管内任氏液限定1ml。

实验二 理化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二理化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学习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Na+,k+,Ga2+三种离子、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温度、酸碱度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心脏的自律细胞能自动地产生有节律的兴奋。离体心脏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持心脏的舒缩活动。心脏的正常节律活动有赖于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改变离体心脏灌流液的理化成分,会影响心脏的舒缩活动。细胞外 爷中的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激素及相应药物都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兴 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任式液,0.65%NaCl溶液,2%GaCl2溶液,1%KCl溶液,0.001%乙酰 胆碱溶液,0.01%肾上腺素溶液,3%乳酸溶液,2.5%NaHCO3。BL-420 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张力换能器,铁支台,试管夹,蛙类手术器械, 蛙心插管,滴管,大烧杯,棉线,双凹夹,滑轮。 【实验步骤】1.离体蛙心制备 (1)暴露心脏 (2)心脏插管 (3)摘取心脏 2.连接实验装备 3.观察项目 (1) 记录正常心搏曲线并分析其疏密、规律性、幅度、顶点及基线的含义。 (2) 观察Ga2+、K+离子浓度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3) 观察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4) 酸碱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Na+浓度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结果:当把全部任式液换成等量0.65%NaCl溶液时,心脏收缩曲线幅度明显降低。之后换以任式液恢复正常。 分析:加入Na+心室收缩能力显著减弱,这是因为细胞外Na+浓度上升,Na+平衡电位升高,导致整体平衡电位升高,当静息电位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部分Na+通道不经激活而直接进入失活状态,引起兴奋阈值的升高和兴奋性的降低,最终导致心室收缩幅度减小。洗脱Na+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恢复正常,Na+通道恢复活性,兴奋阈值降低,兴奋性升高,心室收缩恢复原来强度。 (2)Ga2+浓度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简答题生理

1.呼吸过程中胸内压有何变化? 答:胸内压等于肺内压减去肺回缩力,是一个负压。吸气时,肺扩张,回缩力增大,胸内负压更负;呼气时,肺缩小,肺的回缩力减小,胸内负压也相应减少。 2.胸腔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答:(1)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不致于在呼气之末肺泡塌闭; (2)对胸腔内各组织器官有影响,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作用于全身,有利于呕吐反射。 3.肺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功能? 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能动态地对肺泡容量起稳定作用。吸气时,可避免因吸气而使肺容量过分增大;呼气时,可防止因呼气而使肺泡容量过小。 (2)防止肺泡积液,保持肺泡内相对“干燥”的环境。 4.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2)滤过压。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量中,任一力量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5.大量饮清水后尿量为什么增加? 答:大量饮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肾脏重吸收水分减弱,使多余水分以稀释尿形式排出,尿量增多。 6.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尿液,将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2)对机体的渗透压、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 (3)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7.机体如何维持正常体温? 答:畜禽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 8.什么叫基础代谢?应在什么条件下测定动物的基础代谢? 答:基础代谢是指动物在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测定动物的基础代谢的条件是:(1)清醒;(2)肌肉处于安静状态:(3)适宜的外界环境温度;(4)消化道内食物空虚。 9.微生物为什么能在瘤胃内生存? 答:瘤胃内具有微生物生存并繁殖的良好条件: (1)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地进入瘤胃,供给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2)节律性的瘤胃运动将内容物搅和,并后送。 (3)瘤胃内容物的渗透压接近于血液渗透压。 (4)瘤胃内温度高达39~41度。 (5)PH值变动于5,5~7.5(6)内容物高度缺氧。 10.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1)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2)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 (3)有一定杀菌作用; (4)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一.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心电图有2种类型: 1.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1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致。 2.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倒置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分期 1、急性期 急性期心电图典型表现是:出现病理性Q波,损伤性ST段抬高,缺血型T波倒置,病理性Q波可呈,Qr型、QR型、QS型、ST段呈凸面向上,弓背抬高的单向曲线、伴T波倒置。 2、衍变期 上升的ST段开始逐步下降,回到等电位线,倒置的T波逐渐加深呈冠状“T”,然后又由深变浅,异常Q波、QS波仍存在,有些患者Q波可能逐渐变浅或出现胚胎r波,此期约3-6周。有的病例ST段不能回到等电位线,若ST段仍上升可能合并心室壁瘤。 3、慢性稳定期、陈旧性心肌梗死 随着梗死的恢复,倒置的T波恢复正常或长期变化(即仍倒置),个别病例异常Q 波或QS波,随着梗死的修复,Q波可变窄或消失) 总之,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主要诊断依据,ST段抬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急性期,ST段回到等电位线标志衍变期的开始。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 1.前间壁在V1—V3。 2.前壁在V3—V5。 3.前侧壁在V5-V6.I、aVL。 4.广泛前壁在V1-V5或V2—V6。 5.下壁在Ⅱ、Ⅲ、aVF。 6.正后壁在V7—V9,可伴有V1—V3的R波增高。 7.右室在V4R—V6R有ST抬高0.1毫伏以上,也可能伴有病理Q波。

十三、体表心电图产生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基础

心电图临床应用已经一百周年,对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肌缺血损伤以及心肌梗塞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对于心电图波形发生的原理,多年来一直处于理论上的推断。近十年来,由于采用了同时记录心肌细胞电活动和跨壁心电图( transmural ECG )的方法,进入了心电图波形产生原理的实验研究阶段,跨出了可喜的一步。以下简单介绍心电图波形的产生原理: P 波:反映右、左心房先后的激动兴奋。节律性兴奋自窦房结发出后,兴奋右心房,同时通过心房内的优势传导通路 BAChmann 束将兴奋传导到左心房,其传导速度达到 0.8 ~ 1.0 米 / 秒。右、左心房的兴奋历时约 100mS 。 P 波的前半代表右心房兴奋,后半代表左心房兴奋,所以右心房肥大造成 P 波波幅高耸,左心房肥大引起 P 波时间延长或伴有 P 波切迹(切迹前代表右心房兴奋,切迹后代表左心房兴奋)。 心房的复极化波称为 T 波,一般重合于 P-R 段及 QRS 波群而被掩盖,在房室完全传导阻滞、房室脱节或者心房肥大时,有时在心电图上可以见到 T 波。 P-R 间期:窦性节律兴奋一方面兴奋心房,另一方面通过心房内的优势传导通路,将兴奋传给房室结、希式浦肯野系统,一直到心室壁内层。在这个兴奋传布过程中,耗时最多的是房室结,因为一方面它们产生的是慢反应动作电位,另方面房室结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稀疏,所以传导速度仅为 0.1 米 / 秒,兴奋通过房室结耗时约 70mS 。 P-R 段的时间大多消耗在房室结内,造成房室延搁。 QRS 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兴奋激动过程。心室内兴奋的传布,依赖位于室壁内的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它们的细胞膜上具有高密度的快钠通道,传导速度很快,使两侧心室很快兴奋激动。在心室的兴奋过程中,最先兴奋的是室间隔的左侧,然后兴奋循左、右束支的行进方向,引起心尖部位室壁由心内膜下传向心外膜下心肌的兴奋,心室最后兴奋的部位是左心室心底部的心外膜下心肌。因此,在心室兴奋过程中,表现为在短时间内心电的合力(因为合力有方向、有大小,故称为心电向量)多次迅速改变方向,因而形成心电图上幅值较大、多次改变方向的 QRS 波群。各个导联(肢导联、胸导联)由于在心电的电场中位置不同,所以不一定都显示 Q 、 R 、 S 三个波。但是,由于心电兴奋的发生、传布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所以在同一个人、同一个部位记录到的 QRS 波群形态有极强的可重复性,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说明在心室内兴奋的扩布出现异常的变化。 起源于心室以上(心房、房室交界区)的早搏称为室上性早搏。由于它们下传到心室的途径和正常的窦性兴奋相同,所以这类早搏的 QRS 波群形态和正常的窦性心律相同或十分相似。反之,起源于心室内的异位节律如室性早搏,由于它在心室内的兴奋扩布途径和速率和正常窦性心律完全不同,因此 QRS 波群宽大畸形,和正常的完全不同。 ST 段:相当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2 期的前半部,这时各部分心室肌细胞之间没有电位差,因此正常心电图的 ST 段应该位于等电位线即基线上。 ST 段是一个极敏感的心电图指标,如果各部分心室肌的复极化略有先后快慢之分(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 Brugada 综合征)或者心肌有缺血、损伤,

二、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离子流的基础

1 、慢反应细胞:如窦房结细胞和房室结细胞。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细胞膜上的快钠通道比较稀少,动作电位去极化由 I Ca-L 引起,幅值小,去极化速率慢;由于 I K1 通道贫乏,复极过程无平台,不存在 2 、3 期之分(见表 1 )。 表 1 窦房结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的动作电位特点 窦房结房室结 细胞直径 5 ~ 10 m m 5 ~ 10 m m 最大舒张电位- 50 ~- 60 mV - 60 ~- 70 mV 最大去极速率 1 ~ 10 v / s 5 ~ 15 v / s 动作电位超射20 mV 20 mV 动作电位射程100 ~ 200 mS 100 ~ 300 mS 2 、快反应细胞:如工作心肌和浦肯野细胞。 细胞膜上 I K1 通道和 I Na 通道充分表达,动作电位去极化由 I Na 内流引起,幅值大,去极化速率快; I K1 通道的内向整流特性使心室肌和浦肯野细胞复极化过程呈现平台。心房肌 I to 通道比较发达, I to 影响到动作电位 2 期,使之不能形成平台。 I Na 通道密度在浦肯野细胞和心室壁中层 M 细胞高,所以它们的去极化速率比较快。延迟激活钾流的慢成份 I Ks 通道在室壁中层 M 细胞密度低,所以 M 细胞复极化慢,其动作电位时程长于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的心室肌细胞(表 2 )。心脏各部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图形及其与心电图波形的时间关系见图 4-1 。 表 2 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特点 心房肌心室肌浦肯野细胞细胞直径10 ~ 15 m m 10 ~ 20 m m 为心室肌 3 倍 静息电位- 80 mV - 80 ~- 90 mV MDP - 90mV 最大去极速率100 ~ 200 v / s 100 ~ 200 v / s M 细胞 300 v / s 可达 800 v / s 动作电位超射30 mV 30 ~ 40 mV 40 mV 动作电位射程 100 ~ 200 mS 无平台,无 2 、 3 期之分 200 ~ 300 mS M 细胞最长,心内膜 下细胞次之,心外膜 下最短。 200 ~ 500 mS

实验二 理化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讲解学习

实验二理化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二理化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学习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Na+,k+,Ga2+三种离子、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温度、酸碱度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心脏的自律细胞能自动地产生有节律的兴奋。离体心脏在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下能较长时间保持心脏的舒缩活动。心脏的正常节律活动有赖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改变离体心脏灌流液的理化成分,会影响心脏的舒缩活动。细胞外爷中的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激素及相应药物都可以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药品和器材】任式液,0.65%NaCl溶液,2%GaCl2溶液,1%KCl溶液,0.001%乙酰 胆碱溶液,0.01%肾上腺素溶液,3%乳酸溶液,2.5%NaHCO3。BL-420 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张力换能器,铁支台,试管夹,蛙类手术器械,蛙心插管,滴管,大烧杯,棉线,双凹夹,滑轮。 【实验步骤】1.离体蛙心制备 (1)暴露心脏 (2)心脏插管 (3)摘取心脏 2.连接实验装备 3.观察项目 (1) 记录正常心搏曲线并分析其疏密、规律性、幅度、顶点及基线的含义。

(2) 观察Ga2+、K+离子浓度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3) 观察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4) 酸碱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Na+浓度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结果:当把全部任式液换成等量0.65%NaCl溶液时,心脏收缩曲线幅度明显降低。之后换以任式液恢复正常。 分析:加入Na+心室收缩能力显著减弱,这是因为细胞外Na+浓度上升,Na+平衡电位升高,导致整体平衡电位升高,当静息电位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会有一部分Na+通道不经激活而直接进入失活状态,引起兴奋阈值的升高和兴奋性的降低,最终导致心室收缩幅度减小。洗脱Na+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恢复正常,Na+通道恢复活性,兴奋阈值降低,兴奋性升高,心室收缩恢复原来强度。 (2)Ga2+浓度对离体心脏收缩的影响 结果:加入一两滴2%GaCl2时,心脏收缩曲线幅度升高,甚至出现强直。

生理学(课后习题)

选择题: 1、生理学研究需要阐明的问题是(B) A、机体的组织结构 B、机体的功能活动 C、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D、疾病的发生机制 2、在分析生理学实验结果时,正确的观点是(B) A、离体实验结果最可靠最准确 B、急性实验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整体生命活动规律 C、动物和人的生理完全相同 D、慢性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多而价值低 3、对一个体重为60kg的正常成年人,细胞外液量约为(B) A、6L B、12L C、18L D、24L 4、生理学中视为内环境的机体组成部分是(B) A、细胞内部 B、细胞外液 C、体腔内部 D、循环血液 5、下列对调定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工作点 B、即为许多正常值的均数 C、在负反馈控制中都有 D、在正反馈控制中都有 6、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B) A、血液凝固 B、体温调节 C、排尿反射 D、胎儿娩出 7、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控制的是(A) A、血液凝固 B、维持正常血压 C、躯体运动 D、心脏泵血 8、火焰灼痛皮肤引起受刺激肢体回撤动作的调节形式是(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9、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内代谢活动的主要调节形式是(B)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10、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前长度可增加肌收缩力的调节方式是(D)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11、下列物质的跨膜转运中,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的是(A) A、O2 B、Na+ C、葡萄糖 D、乙酰胆碱 12、经载体易化扩散所不具备的生理特性是(C) A、特异性 B、饱和性 C、门控性 D、竞争抑制性 13、存在于神经细胞膜中的钠通道是(B) A、非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化学门控通道 D、机械门控通道 14、产生和保持细胞内、外Na+、K+浓度不均衡分布的膜蛋白是(C) A、载体 B、通道 C、离子泵 D、受体 15、一般情况下,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所引起的物质跨膜转运是(C) A、2个Na+出细胞,3个K+入细胞 B、2个Na+入细胞,3个K+出细胞 C、3个Na+出细胞,2个K+入细胞 D、3个Na+入细胞,2个K+出细胞 16、肠腔内葡萄糖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的转运方式是(D) A、经载体易化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17、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跨膜转运方式是(D) 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膜泡转运 18、参与细胞信号转导最普遍的膜受体是(A) A、G蛋白耦联受体 B、酪氨酸及酶受体 C、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D、通道耦联受体 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C) A、cGMP B、IP3 C、G蛋白 D、Ca2+ 20、与霍乱毒素引起严重腹泻有关的肠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是(B)

离体蛙心灌流(精)

离体蛙心灌流 实验目的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观察钠、钾、钙三种离子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观察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 动物:蟾蜍 器材:斯氏蛙心套管、套管夹、常用手术器械、任氏液、张力换能器、蛙心夹、0.65%NaCl 溶液、5%NaCl溶液、2%CaCl2溶液、1%KCl溶液、1:5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00u/ml肝素溶液 实验方法与步骤 1、离体蛙心的制备:双毁髓→左主动脉结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活结备用→剪口,插 管(管内盛任氏液与肝素)→结扎备用线(套管+左右主动脉)→剪断动脉→结扎并剪断静脉。 2、固定套管并用任氏液换洗血液;进入RM6240系统。 3、观察并记录正常心搏曲线; 4、向套管内分别加入以下溶液(0.65%NaCl溶液2d 、5%NaCl溶液2d 、1%KCl溶 液1-2d 、2%CaCl2溶液1d 、1:5000肾上腺素溶液1-2d 、1:10000乙酰胆碱溶液1-2d ),观察并记录曲线变化。 实验结果 此图为蛙心正常心搏曲线

由波形图可知,Nacl可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导致心率曲线幅度减小。 有波形图可知,向任氏液中加入5%Nacl之后心搏曲线的幅度大大降低。

KCl导致心脏肌细胞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 此图为加入Cacl2溶液后蛙心收缩曲线的变化 可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心率加快,导致心率曲线幅度由上图可知,CaCl 2 增加。

由波形图可知,肾上腺素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 此图为加入乙酰胆碱后蛙心收缩曲线的变化 由上图可知,乙酰胆碱可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率减慢,导致心率曲线幅度降低。 实验结果分析 离体蛙心仍可具有揭露性收缩,是因为作为蛙心正常起搏点的经脉都(其功能相当于人体心脏的窦房结)能产生自动节律,通过传导系统维持心脏的波动,心脏正常德节律性兴奋和收缩活动必须在适宜的礼花环境才能维持,一旦适宜 的环境被干扰或破坏,心脏后东就会受到影响。

心室肌动作电位全过程

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全过程包括除极过程的0期和复极过程的1、2、3、4等四个时期。 1、动作电位上升支 大于或等于阈刺激→细胞部分去极化百→钠离子少量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钠离子内流与去极化形成正反馈(钠离子爆发性内流)→基本达到度钠离子平衡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因有少量钾离子外流导致最大值只是几乎接近钠离子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下降支 膜去极化达一定电位水平→钠离子内流停止知、钾离子迅速外流。 0期:心室肌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百+30mV 左右,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为除极过程(0期)。它主要由Na+内流形成。 1期:在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度到0mV左右,主要由K+ 外流形成。 2期:1期复极到0mV左右,此时的膜电位下降非常缓慢它主要由Ca2+内流和K+ 外流共同形成。 3期:此期心室肌细胞膜复专极速度加快,膜电位由0mV左右快速下降到-90mV,历时约100~150ms。主要由K+的外向离子流(Ik1和Ik、Ik也称Ix)形成。 4期:4期是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心肌细胞已处于静息状态,故又称静息期。Na+、Ca2+ 、K+的转运主要与Na+--K+泵和Ca2+泵活动有关。关于Ca2+的主动转运形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a2+的逆属浓度梯度的外运与Na+顺浓度的内流相耦合进行的,形成Na+- Ca2+交换。 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各期形成的离子基础。(6分) 去极0期:Na内流, 复极1期:瞬时外向K电流; 复极2期:平台期,钙缓慢内流和少量K外流; 复极3期:K外流; 复极4期:Na-K泵,Ca泵 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主要离子流是:(Ca2+内流,K+外流) 特点: 1、“全或无” 只有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钠通道开放所致,因此刺激引起膜去极化,只是使膜电位从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与动作电位的最终水平无关。版因此,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这就被称之为“全或无”。 2、不能叠加 因为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因此动作电位不可能产生任何意义上的叠加或总和。3、不衰减性传导 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其形状与幅度均不发生变化。

介绍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介绍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15T10:03:53.4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7期供稿作者:李树学周波康天济陈飞仲维娜陈莹宋春燕[导读] 心脏的张力反映心脏的收缩舒张等情况,观察心脏的功能活动以及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同时能够分析其离子调节情况。 李树学周波康天济陈飞仲维娜陈莹宋春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是一套恒温恒压、受外界干扰因素较少的科研、教学实验装置,此实验装置能够排除在体实验中机体的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可控制性强,可以复制出不同的实验模型,也可运用于生理荮理病理生化等科研和实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所学的知识和学生创新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将此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关键词】Langendorff 离体实验教学应用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是一套为小动物(如家兔、大鼠和豚鼠)心脏灌流而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此装置对于心脏的内、外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生理、电生理、病理生理、药理以及生物化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应用于学生的实验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应用于实验教学的背景 1.1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的简介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是一套为小动物(如家兔、大鼠和豚鼠)心脏灌流而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在离体心脏灌流系统中,心脏被保存在具有温度控制系统的浴槽中,通过不同的控制环境(如一定的灌注压力、温度、酸碱度等)及各种因素(如营养物质、缺血、缺氧及药物等)观察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还可以观察对冠脉流量的影响等,研究心脏功能的生理、电生理、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和药理学实验,对心脏的内外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的现状及优势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在南方著名的大学(如四川大学等)已经运用于科研及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对离体心脏的生理、病理、药理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对学校的科研进展、新药研发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有着不可铭述的功勋。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在于此装置的用途广泛且能够用于研究学科的一些前沿研究。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可以运用于八大实验模式,都包括恒定灌注压力循环和非循环方式langendorff心脏系统实验和工作心脏系统实验;恒定灌注流量循环和非循环方式langendorff心脏系统实验和工作心脏系统实验,此八大实验模式能够满足所有离体心脏的科研以及实验教学,同时对学校的科研能力及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的发展发挥先进生产力的作用。 2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在生理及电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2.1.1 离体心脏表面心电图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能够反映心脏的正常活动和异常活动,用于判断心脏的功能情况及心脏疾病,简洁方便准确,正常在体心电图早已投入临床使用供广大医师用于疾病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然而,离体心电图的引导比在体心电图困难,且研究发展较晚,但是离体心脏的心电图在判断离体心脏的情况以及诊判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判断心脏用药、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都有重要意义。 心脏表面心电图的引导方法如下,待离体心脏稳定灌流后,用铜丝缠绕于主动脉根部,用两根心电电极(Langendorff 装置自带),一极接于缠绕主动脉根部的铜丝(这样能够除去外界电波的干扰,同时能够使电极与主动脉根部紧密连接以记录准确的心电图),一极接于心尖部,再通过心电导联线接于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以模拟临床心电图标二导联的形式记录离体心脏表面心电图,实时反映心脏的功能情况及其模型复制、药物作用等情况。 2.1.2 左室单相动作电位 单相动作电位分心室壁单层单相动作电位和多层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即跨膜动作电位,引导方法如下: 左心室外层单相动作电位的引导方法如下,待离体心脏稳定灌流后,采用自制的铂金丝吸附电极引导左心室外层单相动作电位,吸附电极能够准确的记录外层单相动作电位,插入式电极会因为手术者的操作等原因导致记录的不是外层单相动作电位,同时铂金为惰性电极,几乎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干扰,记录准确的单相动作电位。 跨膜动作电位的引导是同步记录心室壁三层单相动作电位(MAP),具体方法如下,设计跨心室壁三层单相动作电位(MAP)同步记录电极,以改造的12号不锈钢针头为外鞘,按先后顺序将彼此绝缘的外、中、内膜电极依次与外鞘组装,经过绝缘性、电导通性检测后,待家兔离体心脏稳定灌流后,记录了跨左心室壁内、中、外膜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此法能够清晰、有效的记录离体心脏跨心室壁各层的动作电位,可用于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的离体实验研究。 2.1.3 左室内压 在此装置中,对离体心脏左心功能的检测主要采用球囊检测器压力等方法,本实验研究采用自制乳胶球囊通过左心耳进入左心房在进入左心室,连于压力换能器传感器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并分析左心心功能。 2.1.4 心肌张力 心脏的张力反映心脏的收缩舒张等情况,观察心脏的功能活动以及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同时能够分析其离子调节情况。在生理实验中,有一个经典的离体心脏实验—蛙心灌流实验,此实验主要的目的是观察离子及药物对心脏活动的影响。本研究模仿蛙心灌流实验,用蛙心夹夹住家兔离体心脏心尖,通过压力传感器与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电脑相连,观察离体心脏的心肌张力以评价心脏的功能。 2.1.5 冠脉流量 本研究采用记滴器实时记录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此方法有别于以往的用量筒量取流出液的体积来计算冠脉流量,这样能够记录每一时刻心脏流出液的变化情况,同时也采用量筒量取心脏流出液的体积的办法计算冠脉流量,较以往的方法更加精确同时更有说服力。

药物对离体心脏的影响

药物对离体心脏的影响 实验报告 1.课程名称: 动物机能学实验 2.实验名称: 药物对离体心脏的影响 3.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离体蛙心制备的方法及灌注方法。 2.观察药物和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脏节律的影响。 4.实验原理 蛙心离体后,用任氏液灌注时,在一定时间内,仍然保持有节律的舒缩活动,当各种药物作用于心脏,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亦随之改变。此外,心脏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及某些体液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5.实验材料 ⑴.实验动物: 蟾蜍 ⑵.实验器械: BL-420E+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张力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蛙心插管、试管夹、铁支 架、滴管、小烧杯 ⑶.实验药品: 任氏液、2%CaCl2、1∶100,000乙酰胆碱、0.5%阿托品、0.5%毒毛旋花子苷K注射液 6.实验步骤及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步骤 ㈠离体蛙心制备:暴露蛙心→插蛙心插管→游离心脏。 ㈡连接实验装置:用试管夹将蛙心插管固定在铁支架上,并将蛙心夹上的棉线联接至张力换能器的受力片上,换能器连接BL-420E+生物信号分析系统。 ㈢软件操作:依次选择“实验项目”,“循环实验”,“蛙心灌流”,编辑标记条,做好每一步标记。 ㈣观察项目 ①:观察正常时的心搏曲线,上升表现心室收缩,下降支表示心室舒张,注意频率与幅度 ②:于灌注液中加入1~2滴0.5%毒毛旋花子苷K注射液,观察心搏曲线变化,并记录结果,用38℃ 任氏液冲洗3次,待心脏搏动频率与幅度接近正常时,再进行下一步。 ③:于灌注液中加入1~2滴2%CaCl2溶液,观察心搏曲线变化,并记录结果,用38℃任氏液冲洗3 次,待心脏搏动频率与幅度接近正常时,再进行下一步。 ④:于灌注液中加入1~2滴1∶100,000乙酰胆碱溶液,观察心搏曲线变化,并记录结果,用38℃任 氏液冲洗3次,待心脏搏动频率与幅度接近正常时,再进行下一步。 ⑤:于灌注液中加入1~2滴0.5%阿托品溶液,观察心搏曲线变化,并记录结果,用38℃任氏液冲洗 3次,待心脏搏动频率与幅度接近正常时,再进行下一步。

急性心梗心电图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孟小敏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心电图检查是本病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早期诊断手段,在鉴别诊断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一、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1)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2)ST段抬高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3)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另外,在背向心肌梗死区者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但aVR导联(有时还有V,导联)S:T段抬高。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各时期的心电图改变:(1)超急性期:约在梗死后10余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急性心肌缺血及损伤,多于发病后12h达最高峰。心电图表现为:①T波高尖:两支近乎对称,波形变窄振幅增高,顶端变钝,近似直立“冠状T波”为AMI最早期出现的改变;(如图1B)②急性损伤性阻滞:如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左或右双支传导阻滞;③损伤性ST段改变:

面向梗死部位的导联ST段呈背向上型抬高,损伤进展则ST呈单向曲线抬高;④由于心肌坏死尚可逆俨乙、肌膜电位不稳定,故可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2)心梗充分发展期:出现心肌梗死后1~4周,可持续3—6个月:①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与T波前肢相连呈单向曲线至ST段恢复到等电位线,其后半部可产生倒置T波;(如图1C)②进而出现坏死型Q波。(如图1D)(3)慢性期:梗死后数月至年,陈旧梗死期:①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 ②T波逐渐深倒或向上;③坏死性Q波可持久存在,亦可经数月至数午后自行消退或变浅;④R波振幅较前稍低。(3)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判断:目前采用30个以上的心前区导联进行心前体表ST段等电位标测法有助于判定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4)右心室梗死:心电图诊断较为困难。心电图 V1R~V6R的ST段抬高,可提示右心室梗死,偶尔V2、V3导联可出现ST段抬高,这一现象仅出现在左心 室下微小损伤时。左心室下壁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时,通常右胸导联ST段压低。V3R和/或V4R呈QS或QR型,亦可提示右心室梗死,但其准确性不如右胸导联的ST段抬高。(5)心房梗死:最常见的心电

去甲肾上腺素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解读

去甲肾上腺素对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 08-12-24 10:46:00 ] 编辑:studa20 作者:马建伟赵兰平焦宏王雪芳陈立 锋 【摘要】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引导技术,记录离体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在此基础上,观察NE对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及酚妥拉明的拮抗作用。结果:100μmol/L NE可使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延长 (P<0.05),动作电位复极50%和90%时间(APD50 and APD90)明显延长 (P<0.05)。而100μmol/L酚妥拉明可使延长的APD、APD50、APD90明显恢复。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可明显延长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时程,而酚妥拉明可阻断此效应。 【关键词】心室乳头肌;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动作电位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repinephine(NE) on the action potentials of guinea pig papillary mucsles. Methods: By using conventional intracellular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the action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The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features and regularities of papillary mucsles for NE and phentolamine were investigate. Electr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examined were: resting potentials (RP), amplitude of action potential (APA), maximal rate of depolarization (Vmax), 50﹪and 90﹪of du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APD50 and APD90), du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APD). Results: Perfusion with 100μmol/L N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prolonging in APD (P<0.01)、APD50 (P<0.05)、APD90 (P<0.01); phentolamine (100μmol/L)completely blocked the effects of NE (100μmol/L) on APD、APD50、APD90 of guinea pig papillary muscles. Conclusion: NE can significantly lengthen the du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s of guinea pig papillary muscles and phentolamine could block the effects of NE. 【KEY WORDS】 Papillary Muscles; Norepinephine; Phentolamine action potential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ine,NE)作为心血管调节的体液因素,可与心肌细胞膜的β受体结合,引起正性变时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 [1],然而其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报道较少。本实验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引导技术,记录并分析NE对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并利用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进一步分析了NE对心室乳头肌α受体的作用。

豚鼠离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测定

豚鼠离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测定 【目的要求】 1.学习哺乳动物离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测定方法。 2.观察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 【基本原理】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活动,包括安静时的静息电位和兴奋时的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在安静时,细胞膜对直径较小的K+可以自由通透,膜内浓度较高的K+带着正电荷外流弥散所形成的电位差有抵制K+继续外流的作用,在达到电-化平衡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当离体心肌标本受到外来刺激或在位心脏的心肌受到传导而来的兴奋时,则可产生扩布性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本实验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豚鼠心室乳头肌单个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动物与器材】 豚鼠、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微电极放大器、示波器、电子刺激器、微分器、示波照像机、微电极操纵器、微电极拉制器、玻璃微电极(阻抗约为10—30MΩ,制备方法见第一章第三节“玻璃微电极”),刺激电极(Ag-AgCl乏极化电极,制备方法见第一章第三节“刺激电极”)、无关电极、不锈钢针若干、屏蔽箱、肌槽、恒温灌流装置、氧气、二氧化碳、台氏液。 【方法与步骤】 1.按图4-38 连接仪器。 2.标本制备用木锤重击豚鼠后脑使其昏迷,迅速开胸取出心脏,投入充有 95%O2+5%CO2 的台氏液培养皿中。快速剪去心房,取出右心室乳头肌。经台氏液稍加冲洗后,用不锈钢针固定于肌槽底部硅橡皮上。标本在肌槽内用95%O2+5%CO2 饱和的台氏液恒速(8—10ml/min)循环灌流。槽内水温恒定在35—36℃。 3.电极的安置记录电极和无关电极原则上都应通过台氏液-琼脂盐桥,学生实验可省略。即玻璃微电极通过Ag-AgCl 丝与微电极放大器探头直接连接;无关电极直接放入槽内台氏液中。也作接地电极。刺激电极为一对外套绝缘塑料管的乏极化电极,尖端裸露约0.5ml。使用微电极操纵器将刺激电极轻压心肌标本表面上。 4.调整仪器取阻值合适的玻璃微电极一根,固定于微操纵器上,转动粗调使电极尖端与液面接触。调节微电极放大器平衡旋钮,使示波器上两条基线重叠,此时输出为0。示波器为直流输入,整机灵敏度调至50mV/cm 或20mV/cm 为宜。刺激方波频率为60 次/min,波宽1—2ms,强度取阈强度的2 倍左右。 5.测定心肌单个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先转动微操纵器粗调,至快接近心肌标本时改用细调。当微电极尖端一插入心肌细胞,即可见到示波器上原先重叠的两基线之一向下跳动约80—90mV,此即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也即记录电极(细胞内)较无关电极(细胞外)负80—90mV。当给予电刺激时,可见静息电位极性反转(去极化),产生110mV左右的动作电位(图4-39)。注意观察动作电位0、1、2、3、4 各相期的特征。如要观察0 相期去极化最大上升速率(Vmax),可将动作电位经微分器处理后的脉冲信号输入示波器另一基线,进行分析和测定。6 +SD .测定十点不同位置的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用均值±标准差()X -表示(方法见附录三)。观察若干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测定其0 相期振幅和上升速率、动作电位的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