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所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居建筑群
大鹏所城有近十万平方米的明清 民居建筑群,古建筑鳞次栉比,古色古 香。其街道格局,民居风格都是明清时 期遗存,其中窄街小巷,石板铺就,或 大厅大堂,或小门小窗,据调查统计, 城内有具重要文物价值的民居建筑十七 座 (间)。大鹏古城雄伟庄重、风格古 朴的城门(南门、东门、西门)和明清 时期民居保存完好;狭窄蜿蜓的小巷以 青石板铺就,宁静古朴
独特民俗
大鹏话 初听是白话和客家话的混合体,虽然在语音、语法、词汇、措辞等方 面和广州话很接近,又有和客家话类似的地方。大鹏话至今还保留一种独 特语调,当地人称“千音”。因为所城原因,来自北方的将士及家属和当 地人在交往中逐渐形成当时的“普通话”,也就是后来所谓“军语”。 婚俗 大鹏婚俗的基本程序有:媒人介绍、验算生辰八字、下聘金、择吉、 迎亲、拜堂、宴客、闹洞房、回门等。有的过程不同于其他地方。“九” 字凡是以记数的以九字 为吉利,寓意长久。做衣服要九套,做鞋子做九 双。“哭嫁歌”女子出嫁前往往要唱哭嫁歌,从上午到半夜,由伴娘陪着, 边哭边唱。内容有父母养育恩,兄弟姐妹 情,孝敬公婆礼,敬重丈夫义 等。少则哭三天,多则哭七天。“对歌”闹洞房要对歌,男方的歌手在屋 内,女方的歌手在屋外,一方提问一方答,要问得对方无语可 答。 风味小吃 元龙、喜糕、煎丸、粽子、豆腐花、发糕、红茶果、菜头角、海胆 盎等。
大万世居是曾姓家 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 地方,保留了客家人的 许多珍贵的历史民俗遗 物和文化精粹。身临其 中,让人感受到一股浓 郁的客家文化氛围,体 验到客家人的生活习俗, 可以说它承载的是一部 客家近代史,是展现客 家文化的生动的活化石。
建筑特色
“大万世居”四个阳文大字赫然醒目。 门上飞檐高挑,门额浮雕上的各式人物、 飞禽花鸟雕画得栩栩如生。围屋有内、外 两重围墙,外墙俗称大墙,用泥沙、石灰 和大石夯建成,内外墙四角都有3层高的楼 阁。这种城堡式“宝斗”形的建筑是客家 人抵御外侵、防盗的实用主义建筑思想的 体现,墙上古旧的枪眼,仿佛在向人们讲 述客家人沧桑的历史。 整座围屋形成“八阁走马楼、九天十 八井”的格局,天街布局为纵六横三,间 有小巷,纵横交错,井井有条,街巷地面 全用灰沙或鹅卵石铺砌。更妙的是各天井 有地沟,与天街排水沟相通,排水沟有涵 管,与围屋外的半月形大池塘相通,池塘 有出水闸,排水极为方便。整个围屋布局 科学合理。
进入大门,围屋南北两头是开阔的大天街,前面是一正方形广场, 叫牌楼下,可容数百人围观舞狮、比武或筑台演戏,体现出客家大户人 家的昔日生活。当年的几十围大盆菜就在这里开台,重大的集会也在这 里举行。穿过牌楼进入宗祠,灰塑的“端义公祠”4个大字十分醒目,这 就是围屋的核心地带,曾姓家族的先祖灵位设在正前方,祠堂格局为三 进二天井二厢廊,三进分上、中、下厅,中厅是当年曾氏族长和元老们 开会议事的地方。祠堂后隔一天街,“魁星楼”设在旁边,这是围屋的最 高点,称为“魁星点斗”。
大鹏所城
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始建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 战略地势险要,是外敌入侵岭南重镇广州的必经之地,有省会门户之称。
诞生背景
明初建立了“卫”、“所” 的军事制度。“卫”、“所”是 最基本的军事编制单位,最初一 卫编制5600人,每卫设前、后、 左、中、右五个千户所,千户所 一般是1120人的编制。随着海域 在贸易和国防领域的地位日显, 陆域控制权向近海制海权延伸, 明太祖朱元璋初年即在中国沿海 地带布防军事卫所,由于军士和 家眷的到来,在沿海地带诞生了 一些新的村镇,鹏城所城便是其 中之一。
从这些民居的特点来看,具有广府 和客家两处民居的综合的特点,因为深 圳处于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潮 汕)的交汇点上,而大鹏又处这个交汇 点的东北角上。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造就了大鹏民居的这种特殊风格。
将军第
数座建筑宏伟、独具特色的清代“将军 第”有序分布。其中以抗英名将赖恩爵的振 威将军第最为壮观,该将军第有 150年的历 史,拥有数十栋屋宇、厅、房、井、廊、院 等,其中牌匾众多,雕梁画柱,是广东省不 可多得。
大鹏仓
“大鹏仓在大鹏所城中,与永盈仓同设,万 历十四年(西元一五八六年)建仓厫一 座。”“大鹏仓大使署在大鹏所城内,与永盈大 使同设,崇正十五年(西元一六四二年)裁汰, 久废。”“大鹏所屯仓在县丞署东,康熙八年 (西元一六六九年)原建二间,雍正十年(西元 一七三二年)增建六间,续建三间,归县丞管 辖。”清嘉庆舒懋官《新安县志》卷七建置略废 署;及同书卷二十政经四仓贮条。
保护管理
大鹏古城原居民大都已经移居国外。村里些民宅大部分被当做出租屋出租给外 来人员居住因此大鹏古城出现了些自损坏、人破坏、消防安全隐患、环境卫生四大 问题。市文化部门多次现场考察基础上已大鹏所城管理体制、产权、保护规划、安 全等问题向市政府提出了建议。大鹏古城正式划归市管。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制订 专项文物保护规划。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已经共同委托国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深圳市大鹏所城保护规划》该规划即组织专家论证一旦通 过则表示大鹏古城纳入深圳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整体格局
城内不少是清代建筑,有建于清 嘉庆、道光年间的“振威将军第”以 及许多清代民居。但却保留了许多明 代的格局。作为古代海防军事设施的 大鹏城,城内有三条主要街道,分别 为东门街、南门街、正街(西门至南 门街相交)。它有一条长约278米、宽 1.8米的南门假街道贯穿南、北城门, 跟通东门与西门的东门街成十字交叉。 其它纤陌般条条小巷,迂回曲折,间 隔着鳞次栉比的民居古建。
大万世居
占地面积2.5万余平米,曾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具有250 多年的历史,由于围屋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大万世居客家民俗 文化博物馆。
பைடு நூலகம்
简介
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 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 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 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 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 “大万世居”4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 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 石。
荣辱兴衰
大鹏所城自诞生至今600多年 来,曾受倭寇之害,一度被围城 40多天;曾抵御过葡萄牙人的侵 扰;时而处在鸦片战争的最前哨; 又被日本军人的魔爪控制过。随 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失利后的割地 条约,大鹏失去了大部分海防辖 地,军事地位顿减,日益凋敝。
城内主要格局、街道及建筑至 今保存完整,是研究岭南古建筑发 展史、明清民俗文化及中国历代军 事文化发展史的重要标本。目前是 深圳惟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道光年间的赖恩爵“振 威将军第”门前的赖府巷,仍保留 着 160多年前铺设的长条青麻石。
碉楼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 1723年),后屡有增建,至今已有近 300年的历史。古楼直耸云霓,气势 雄壮。古楼四壁设有望窗和“炮眼” 多处,为清代钟氏大宅的防卫设施。 楼顶为拱形,四面滴水,套瓦重檐, 飞桷流丹。朝东的檐下有“天一涵虚” 四个斗大苍劲雄健的欧体楷书。主楼 内原有3层木板棚,均由粗大的杉木 架设,可惜早被拆去。整座古楼墙基 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垣据说用浓灰 沙拌糯米饭舂成,极是坚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