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学校管理制度及其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统一
现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日趋复杂,学校与社会以及社区的关系日 益密切,客观上需要有一些规章制度来调节学校内外各部门及各工 作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实施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需要建立校内 领导干部的分工责任制;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力量,形成有效的 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需要建立和健全校外教育制度、学 生家长联系制度以及家长学校制度,等等。就是通过这些制度,千 头万绪的学校工作才得以协调统一,有序进行。
➢地方性教育法规,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办法》等。
➢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的规范性文
件,如《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聘任办法》等。
2、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
这通常是指学校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及其相关配套活动所制定的各 种条例、规定、章程、实施细则等的总称。
它是由学校校长、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 策和法律法规,在学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经验进行筛选、 整理和总结,并结合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具体环境加以制定的。
5、制度变迁与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处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 现有的学校制度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问题。所 以,学校管理制度的变迁也是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 对每一个学校管理者的新挑战,它要求我们的校长要考虑如何准确 地把握时代的特征,改革现存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种陈规 陋习,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出发,设计和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 适应的并能显示自身办学特色的学校管理制度。
2、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由于学校内部各个组织机构担负着各不相同的工作任务,赋有各 自的管理职能,容易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因此在工作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摩擦甚至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为了保证各 机构之间在管理活动中的协调配合,就需要依靠科学而合理的制度 来进行调节。
如现行学校领导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通过明确划分学校党政职 能,使管理学校的责任及相应的职权统一于校长一身,避免了过去 因党政不分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从而大大提高了学校行政管理的效 率。
第二讲 学校管理制度及其建设
一、学校管理制度概述
(一)学校管理制度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包括一个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 教育教学及其配套相关活动的所颁发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 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是协调和控制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涉 及教育活动行为的统一准则。
从狭义上说,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教育教学及其关配 套活动所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定、条例及实施细则等的总称,它 是调节与控制学校内部各种关系和部门及个人行为的规范。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源自文库用
现代学校的管理实践表明,没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制度,学校便对 现代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学校各项 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大体上说,学校管理制度具有如下作用。
1、维持正常的学校工作秩序
从学校自身来说,它是一个正常的管理组织,它所制定的各项规 章制度能调控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师生员工只 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去。如 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各行其是, 各自为政,就会造成学校管理混乱、组织纪律涣散、教学设施流失, 最终导致教育教学工作陷于无序状态,教育质量严重下降,损害了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一样,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对本校 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特征
1、制度建立的目的性
所有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都必须围绕着学校这一教育教学机构 所承担的教书育人的职责来进行,着眼于如何有利于青少年学生 的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来安排。
因此,管理制度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其他各项工作 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的控制作用。
4、制度施行的稳定性
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着长期性、延续性和内在的规律性,各个层次 和部门的工作任务与管理职能也有其一贯性和稳定性,因此,保持 管理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显得十分重要。
学校各种管理制度一旦建立,一般不宜轻易变更,朝令夕改势必 会给师生员工的思想造成混乱,使其行为无所适从,甚至会导致学 校的各项工作陷入无序状态。
1、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
在我国,由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律和由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颁 行的教育法规、规章,构成了国家和政府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相 关配套活动的基本管理制度,同时也为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 的建立提供法律上和政策上的依据。在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 制度中,对中小学管理起到基础性指导作用的有以下几类:
规章制度的各种规范及其实施都应体现学校管理的总目标,从 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使其协调、稳定、 有序地进行。
2、制度操作的规范性
不同层次和类别的管理制度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职能,但它们 之间决不能相互矛盾和抵触。在落实学校管理制度时,一般应遵循 以下几点原则:
➢ 学校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服从于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制度,
➢ 国家教育法律及其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国家教育行政法规和其他行政法规,如《教师资格条例》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
➢国家教育行政规章,如《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
要求》(试行)等。
校内部门制度服从全校性制度;
➢在制度的执行上,对各个部门或师生员工个人应持同一尺度进行
裁决;
➢在执行过程中应保持裁量的前后一致性;
➢在涉及一些重要事宜的决定与问题处理上,应严格遵循制度预先
所设定的操作程序。
3、制度实施的强制性
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各个部门和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 等行为活动提出的带有指令性的准则和规范。作为协调教职工的力 量、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共同行为规范,学校管理制度与学校舆论、 师生员工应遵循的道德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