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喜忧参半的人生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喜

忧参半的人生书写

图为黄永玉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首发式上上世纪40年代,黄永玉开始动笔写长篇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之后几经周折,多次无奈停笔,最终在作者80岁时得以续写。经过一个甲子的磨砺和雕琢,这部体量庞大的长篇小说的第一部《朱雀城》终于在近日面世。9

月3日,《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首发式在京举行。黄永玉在首发式上深情地说:“一个老头到了90岁,脸上、身上都长了‘青苔’的时候才出这部书,是喜剧也是悲剧。”

《朱雀城》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80余万字,2009年来曾陆续在《收获》杂志上连载。小说描写了1926年到1937年前后10年发生在朱雀城的故事,小说笔法看似随意,实则取材严谨、细节准确。在小说中,黄永玉从日常

细节入手,深入表现民间世界,其中涉及人物90多位,他们的语言活泼形象具有独特的湘西地方特色。通过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作者生动还原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丰富多彩的生活景象,细致地刻画了朱雀城、朱雀人的各个侧面及其所经历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现场,黄永玉告诉读者,在绘画、雕塑、木刻等众多艺术门类中,自己始终将文学视为最倾心的“行当”。他说,文学好比乐器中的钢琴,表现力最全面、最丰富。而不管

是绘画还是文学,自己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一方面是他的缺点,但同时,这种缺点也恰好成就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朱雀城》鲜明地体现了黄永玉的艺术风格,书中所描写的朱雀城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原生态文化范本。在作品中,黄永玉力求全面地表现故乡生活和故乡人的各个方面,对于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政治意义却并不关心。他说:“至于对历史的归纳,就让读者去研究、考虑,或者批评吧。”

在《朱雀城》的封底上,黄永玉写了这样一句话:“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几个月后,父母将他带回老家凤凰。从此,这个被自己的表叔沈从文无数次倾心描摹过的湘西“边城”,成了黄永玉一生挥之不去的生命印迹。12岁时,黄永玉外出谋生,从此漂泊大半生。然而,凤凰人的行为准则、行事风格、价值观念,却时时影响着这位游子。小说中的朱雀城便是凤凰的化身,其中活灵活现的人物、富有

地方特色的对话,无不激活了这座古城的勃勃生机。黄永玉说,自己对故乡有着极为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包括爱、眷恋、怀念,也包括追悼和伤心。故乡凤凰对他来说,“是温馨的故土,也是肠断的故土”。

据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共计划写作3部,每部约80万字,时间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文革”结束。目前,黄永玉正在进行第二部的创作,是关于“八年抗战时期”的作品。谈及后两部作品,黄永玉表示,自己会努力

直面历史,尽量做到不漏下重要人物、不漏下重要事件。同时,他认为,应该以正常的人情和怜悯之心来看待历史、对待问题,“不用谴责,老老实实地把事实写给大家,而不是要掀起一种激烈的情绪”。

圖為黃永玉在《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首發式上上世紀40年代,黃永玉開始動筆寫長篇自傳體小說《無愁河的浪蕩漢子》,之後幾經周折,多次無奈停筆,最終在作者80歲時得以續寫。經過一個甲子的磨礪和雕琢,這部體量

龐大的長篇小說的第一部《朱雀城》終於在近日面世。9月3日,《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朱雀城》首發式在京舉行。黃永玉在首發式上深情地說:“一個老頭到瞭90歲,臉上、身上都長瞭‘青苔’的時候才出這部書,是喜劇也是悲劇。”

《朱雀城》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共計80餘萬字,2009年來曾陸續在《收獲》雜志上連載。小說描寫瞭1926年到1937年前後10年發生在朱雀城的故事,小說筆法看似隨

意,實則取材嚴謹、細節準確。在小說中,黃永玉從日常細節入手,深入表現民間世界,其中涉及人物90多位,他們的語言活潑形象具有獨特的湘西地方特色。通過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作者生動還原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湘西豐富多彩的生活景象,細致地刻畫瞭朱雀城、朱雀人的各個側面及其所經歷的重要歷史事件。

在現場,黃永玉告訴讀者,在繪畫、雕塑、木刻等眾多藝術門類中,自己始終將文學視為最傾心的“行當”。他說,

文學好比樂器中的鋼琴,表現力最全面、最豐富。而不管是繪畫還是文學,自己都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這一方面是他的缺點,但同時,這種缺點也恰好成就瞭他獨特的藝術風格。《朱雀城》鮮明地體現瞭黃永玉的藝術風格,書中所描寫的朱雀城是一個極具生命力的原生態文化范本。在作品中,黃永玉力求全面地表現故鄉生活和故鄉人的各個方面,對於其背後的歷史、文化、政治意義卻並不關心。他說:“至於對歷史的歸納,就讓讀者去研究、考慮,或

者批評吧。”

在《朱雀城》的封底上,黃永玉寫瞭這樣一句話:“文學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鄉思維。”黃永玉1924年出生於湖南常德,幾個月後,父母將他帶回老傢鳳凰。從此,這個被自己的表叔沈從文無數次傾心描摹過的湘西“邊城”,成瞭黃永玉一生揮之不去的生命印跡。12歲時,黃永玉外出謀生,從此漂泊大半生。然而,鳳凰人的行為準則、行事風格、價值觀念,卻時時影響著這位遊子。小說

中的朱雀城便是鳳凰的化身,其中活靈活現的人物、富有地方特色的對話,無不激活瞭這座古城的勃勃生機。黃永玉說,自己對故鄉有著極為復雜的感情,這種感情包括愛、眷戀、懷念,也包括追悼和傷心。故鄉鳳凰對他來說,“是溫馨的故土,也是腸斷的故土”。

據悉,《無愁河的浪蕩漢子》共計劃寫作3部,每部約80萬字,時間跨度從上世紀20年代一直到“文革”結束。目前,黃永玉正在進行第二部的創作,是關於“八年抗戰時

期”的作品。談及後兩部作品,黃永玉表示,自己會努力直面歷史,盡量做到不漏下重要人物、不漏下重要事件。同時,他認為,應該以正常的人情和憐憫之心來看待歷史、對待問題,“不用譴責,老老實實地把事實寫給大傢,而不是要掀起一種激烈的情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