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自动化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计算机为主体,与通信系统相结合,对图书 馆工作各环节实行自动控制的全过程。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二、图书馆自动化的内容
–1、图书馆业务操作系统化 –2、数据处理自动化 –3、记录事项标准化 –4、图书馆管理自动化 –5、建立图书文献数据库 –6、数据传输网络化 –7、数据利用大众化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三、网络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在)
– 1、电子计算机在信息检索中的批式处理技术开始向联机检 索发展。 – 2、这一时期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人和计算机的 关系以会话的方式连接起来,并向大型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美国的DIALOG系统、ORBIT系统、BIT 系统、MEDLINE系统,英国的INSPEC系统,德国的STN系统等 大型跨国联机信息检索系统。 – 3、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球性计算机检索和检询网络开始 走上实用阶段,实现资源共享。典型代表是美国的OCLC和大 英图书馆的BLLINK(British Library Link)。 – 4、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其他图书馆的网 络化连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式信息服 务。
• (3)在检索方面,出现了手工穿孔卡片系统 装置、光电穿孔卡片系统装置和缩微胶片(卷)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二、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期)
– 1、1953年,美国的卢恩(A.P.Luhn)实现了把文献按照固定的词 库编制索引;1957-1958年,他又完成了以关键词的统计处理为基 础的自动文献法和引文关键词索引法。 – 2、随后,美国人肯特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在情报检索领域。 – 3、1954年,美国海军兵器中心图书馆使用IBM701型计算机实现了 单元词组配检索,成为最早使用计算机的图书信息机构。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一、机械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期)
–该阶段的自动化,主要是解决出纳台至书 库之间的借阅单和图书的传送装置,减少 图书管理人员的体力劳动,自动化水平较 低。 –这一阶段的自动化装置,如:
• (1)以电力作为动力,应用于图书传送和升 降,空气压缩机传送借书条和图书; • (2)书库采用手推车以加速图书流通速度, 减轻劳动量;
图书馆自动化
第一章 绪论
目 录
•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1.2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及其构成
•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1.4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意义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什么是图书馆自动化?
– Mysteries of the Book Depository REVEALED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一、图书馆自动化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图书馆自动化包括用可能的 现代化手段对图书馆工作各环节进行自动 化管理,如搬运、取书、上架等。
–从狭义上说,指应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 进行图书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目前图书 馆自动化一般限于狭义的自动化范围。
–图书馆自动化化的概念可概括为:
–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计算机定题批次处理和回 溯检索系统。 – 5、195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图书流通自动控制系统。 – 6、1960年,美国人L.R.Bunnow提出的编印目录卡片的自动化系统, 1961年开始编印只用大写字母的目录卡片,这是最初的机读目录。 – 7、1962年,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建成期刊管理自动化系统。 – 8、1964年,美国化学文摘社建立了资料处理自动化系统,1970年, 该系统借助电话线改进成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
第二章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
目 录
• §2.1 系统分析
• §2.2 系统设计
• §2.3 系统开发 • §2.4 系统运行 • §2.5 系统评价
§2.1 系统分析
• 系统分析指的是在对原有实际业务工作 进行必要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 一定的科学方法对需要建立的自动化系 统的目标、功能、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 分析的所有工作。 • 通过系统分析,可以收集、处理有用的 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为新系统确定系统目标、系统结构,制 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并形成作为系统设计
§1.4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意义
• 一、促进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
–图书馆高度的自动化,通过数据通信系统 连接众多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读者实现 远程检索和借阅,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 二、图书馆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 三、图书馆信息处理数字化、体系结构 虚拟化
–指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这是美国Topeka and Shawnee公共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颇为 正式的视频(Mysteries of the Book Depository REVEALED)。 – 图书馆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很简单,只需识别条码或RFID完成 还书手续,图书、CD等入还书箱即可;也可以很复杂,接着 把归还后的图书等通过传送带,自动按类放到不同还书箱/ 车中,便于馆员直接上架。 – 该馆采用条码,使用的是Tech Logic公司的自动资料处理系 统(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AMH),后台处理像一家 大型工厂的流水线。 – 此外,还有采用RFID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图书分拣系统视频 (Seattle Public Library Robotic RFID Book Sorting System)
§1.2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及其构成
• 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 即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的系统,也就是应用计算机技 术对图书馆业务进行管理的系统。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 1、硬件,指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其他相关设备,是系统的 物质基础。 – 2、软件,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开发、管理 工具等。 – 3、数据库。 – 4、人员。 – 5、管理。 – 一般来说,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包括若干子系统,如文献采访、 编目、检索、连续出版物管理、流通等。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二、图书馆自动化的内容
–1、图书馆业务操作系统化 –2、数据处理自动化 –3、记录事项标准化 –4、图书馆管理自动化 –5、建立图书文献数据库 –6、数据传输网络化 –7、数据利用大众化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三、网络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在)
– 1、电子计算机在信息检索中的批式处理技术开始向联机检 索发展。 – 2、这一时期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将人和计算机的 关系以会话的方式连接起来,并向大型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这一阶段,相继出现了美国的DIALOG系统、ORBIT系统、BIT 系统、MEDLINE系统,英国的INSPEC系统,德国的STN系统等 大型跨国联机信息检索系统。 – 3、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球性计算机检索和检询网络开始 走上实用阶段,实现资源共享。典型代表是美国的OCLC和大 英图书馆的BLLINK(British Library Link)。 – 4、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其他图书馆的网 络化连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式信息服 务。
• (3)在检索方面,出现了手工穿孔卡片系统 装置、光电穿孔卡片系统装置和缩微胶片(卷)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二、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期)
– 1、1953年,美国的卢恩(A.P.Luhn)实现了把文献按照固定的词 库编制索引;1957-1958年,他又完成了以关键词的统计处理为基 础的自动文献法和引文关键词索引法。 – 2、随后,美国人肯特率先将计算机应用在情报检索领域。 – 3、1954年,美国海军兵器中心图书馆使用IBM701型计算机实现了 单元词组配检索,成为最早使用计算机的图书信息机构。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一、机械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前期)
–该阶段的自动化,主要是解决出纳台至书 库之间的借阅单和图书的传送装置,减少 图书管理人员的体力劳动,自动化水平较 低。 –这一阶段的自动化装置,如:
• (1)以电力作为动力,应用于图书传送和升 降,空气压缩机传送借书条和图书; • (2)书库采用手推车以加速图书流通速度, 减轻劳动量;
图书馆自动化
第一章 绪论
目 录
•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1.2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及其构成
• §1.3 图书馆自动化发展历程 • §1.4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意义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什么是图书馆自动化?
– Mysteries of the Book Depository REVEALED
§1.1 图书馆自动化概念及内容
• 一、图书馆自动化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图书馆自动化包括用可能的 现代化手段对图书馆工作各环节进行自动 化管理,如搬运、取书、上架等。
–从狭义上说,指应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 进行图书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目前图书 馆自动化一般限于狭义的自动化范围。
–图书馆自动化化的概念可概括为:
–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计算机定题批次处理和回 溯检索系统。 – 5、195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图书馆采用了图书流通自动控制系统。 – 6、1960年,美国人L.R.Bunnow提出的编印目录卡片的自动化系统, 1961年开始编印只用大写字母的目录卡片,这是最初的机读目录。 – 7、1962年,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建成期刊管理自动化系统。 – 8、1964年,美国化学文摘社建立了资料处理自动化系统,1970年, 该系统借助电话线改进成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
第二章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
目 录
• §2.1 系统分析
• §2.2 系统设计
• §2.3 系统开发 • §2.4 系统运行 • §2.5 系统评价
§2.1 系统分析
• 系统分析指的是在对原有实际业务工作 进行必要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 一定的科学方法对需要建立的自动化系 统的目标、功能、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 分析的所有工作。 • 通过系统分析,可以收集、处理有用的 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为新系统确定系统目标、系统结构,制 定合理的实施方案并形成作为系统设计
§1.4 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的意义
• 一、促进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
–图书馆高度的自动化,通过数据通信系统 连接众多图书馆的各种数据库,读者实现 远程检索和借阅,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 二、图书馆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 三、图书馆信息处理数字化、体系结构 虚拟化
–指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将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这是美国Topeka and Shawnee公共图书馆自动还书系统颇为 正式的视频(Mysteries of the Book Depository REVEALED)。 – 图书馆自助还书系统可以很简单,只需识别条码或RFID完成 还书手续,图书、CD等入还书箱即可;也可以很复杂,接着 把归还后的图书等通过传送带,自动按类放到不同还书箱/ 车中,便于馆员直接上架。 – 该馆采用条码,使用的是Tech Logic公司的自动资料处理系 统(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AMH),后台处理像一家 大型工厂的流水线。 – 此外,还有采用RFID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图书分拣系统视频 (Seattle Public Library Robotic RFID Book Sorting System)
§1.2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及其构成
• 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 即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的系统,也就是应用计算机技 术对图书馆业务进行管理的系统。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 1、硬件,指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其他相关设备,是系统的 物质基础。 – 2、软件,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开发、管理 工具等。 – 3、数据库。 – 4、人员。 – 5、管理。 – 一般来说,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包括若干子系统,如文献采访、 编目、检索、连续出版物管理、流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