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_PPT幻灯片
新版第八章-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课件.ppt
精选
8
3、植物修复的特点
– 今年来的研究表明 ,植物修复是一个更经 济、更适于现场操作的去除环境污染物的技 术。植物具有庞大的叶冠和根系,在维持生 态环境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修复适 用于大面积、低浓度的污染位点,不仅可以 环境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去除重金属和放 射性元素。
精选
9
⑴、植物对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
• 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直接吸收作用 • 植物释放分泌物和酶 • 强化根区的矿化作用
精选
16
⑷、富营养化水体修复
• 富营养化水体 –水华和赤潮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对策: •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
精选
17
– 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措施:
• 工程性措施:挖走底泥、水底深层曝气等;
精选
25
营养盐 空气
抽 水 井
地下水位
废水处理系统 污染区
注 水观 井测
井
生物修复原位处理方式示意图
精选
26
四、地下水生物修复工程技术
• 原位处理
– 特点:与土壤原位处理基本相同。
• 物理拦阻
– 指使用暂时的物理屏障以减缓并阻滞污 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进一步迁移。
精选
27
• 地上处理
–又称抽取-处理技术,将受污染的 地下水从地下水层中抽取出来,在 地面上用一种或多种工艺处理之后, 再将水注入地层。
工程前期投入高
费用低
可与其它技术结合使用
需增加微生物监测项目
精选
4
4、生物修复与生物处理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 用,也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同化作用扩大 繁殖,并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生物处理过 程有很高的效率,在处理特殊废物时都 需要驯化和筛选高效微生物。
污水处理培训ppt课件
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 浮物、油脂等污染物,包括沉
淀、过滤等方法。
化学处理法
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溶 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方 法。
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 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等污染 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 法等。
工艺流程
污水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 处理→深度处理→污泥处理与
THANKS
感谢观看
处置。
02
污水预处理技术
格栅拦截与清理
格栅拦截
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格栅 ,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悬浮 物和漂浮物,保护后续处 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清理方式
定期或连续清理格栅截留 物,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清 理方式,确保格栅通畅。
格栅类型
根据处理需求,选择不同 材质和结构的格栅,如钢 制格栅、塑料格栅等。
调节池均质均量
06
运行管理与维护保养知识
设备运行参数监控及调整策略
关键参数实时监测
对污水处理设备的关键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进出水流量 、水质指标、设备运行状态等。
参数异常预警与处理
建立参数异常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调整策略制定
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优化设备运行参 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常见故障识别与排除方法分享
常见故障类型
介绍污水处理设备常见 的故障类型,如机械故 障、电气故障、自控系 统故障等。
故障识别方法
分享故障识别的经验和 方法,包括观察、听取 、测量等多种手段,帮 助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 识别故障。
排除方法与步骤
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 提供详细的排除方法和 步骤,指导操作人员及 时有效地处理故障,恢 复设备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共66张PPT)
〔二〕沉砂池
1.沉砂池一般位于泵站之前或初沉池之前, 用以别离水中较大的无机颗粒,如砂子、 煤渣等。以使水泵、管道免受磨损和阻塞 ;减轻沉淀池的无机负荷;改善污泥的流 动性,以便于排放、输运。
2-2
表2-1格栅的分类
格栅分类特征 按格栅间距分
按清渣方式分
格栅名称 粗格栅 细格 密格栅 人工清渣格栅 机械清渣格栅
说明 栅条间隙 > 40mm 栅条间隙l0~30mm 栅条间隙 < 10mm 主要是粗格栅 机械清渣
GL型格栅除污机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
上海嘉定水质净化厂 曝气沉砂池前细格栅
粗滤、微滤等过滤因污染物都被截留在过 滤介质的外表,所以又称外表过滤(surface filtration);而粒状材料过滤时,污染物可以 深入到过滤介质的内部,所以又称深床过滤 (depth filtration)或滤层过滤。
外表过滤的机理比较简单,它是在各类动 力条件下,通过过滤介质(栅、网、膜)孔隙 对悬浮固体的阻截作用而形成固液别离。深 床过滤去除悬浮固体的机理比较复杂,它涉 及到随水流流动的固体颗粒如何脱离水流流 线而与滤料外表接触,即迁移机理;以及粘 附机理。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外表过滤的机理比较简单,它是在各类动力条件下,通过过滤介质(栅、网、膜)孔隙对悬浮固体的阻截作用而形成固液别离。
筛网按网眼尺寸分为粗筛网络〔≥1mm〕、中筛网〔 二、污水的重力别离处理
一些附着不牢的被截留物质在水流作用下,随水流到下一层滤料中去。
池中央进水1,池~四0周出.0水 5mm〕和微筛网〔≤0.05mm〕,城市污水处 理中,常采用粗、中筛网。
污水生物处理(好氧、厌氧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
空气
进水 初次沉 淀池
曝气池
出水
二次沉淀池
回流污泥
污 泥
剩余污泥
氧化沟(OD)
1.概念: 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气池 呈封闭的沟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 其中循环流动,因此被称为“氧化沟”,又 称‘‘环形曝气池”。
采用立式表曝机的卡鲁塞尔氧化沟
(英国ASH Vale 污水处理厂)
小结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机理图) 不溶性有机物和高分子 溶性有机物
水解阶段 (细菌胞外酶作用)
原酸化阶段和产 乙酸阶段可合并 为一个阶段
小分子溶性有机物
产酸脱氢 (产酸菌作用) 阶段
细菌细胞
挥发酸 (如乙酸)
CO2+H2
其他产物 (如醇类等)
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作用)
细菌细胞
CH4+CO2
几种厌氧生物滤池
➢ 要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首先必须有足够数量 的微生物,同时,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营养物 质。
好氧生物处理
❖ 传统活性污泥法 ❖ 氧化沟 ❖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 生物滤池、生物转盘 ❖ 流化床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的特征与微生物
①特征 a、形态: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椭圆状,在水中呈“絮状”。 b、颜色:正常呈黄褐色,但会随进水颜色、曝气程度而变
UASB反应器工作原理
进水 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工艺流程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的回顾与前瞻
❖ 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质水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典式”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承受不了越来越沉重的 污染负荷。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了以 普通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高效的人工净化技术。但进入 20世纪70年代,严重的世界能源危机,迫使人们又转向研究 节省能源、资源和投资的处理方法。污水的自然生物处理作 为“替代技术”之一受到重视。
第八章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
第八章废水的微生物脱氮除磷第一节概述氮、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水体中氮、磷浓度增高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事实上,现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据报道,1991年我国共发生赤潮38次,1992年增加至50次,造成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
氨态氮排入水体还会因硝化作用而耗去水体中大量的氧造成水体溶解氧下降。
此外,饮用水中硝态氮超过10mg/L会引起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为此,对于水体中氮、磷的去除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对废水处理厂出水氮、磷都制订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常规的活性污泥法主要去除废水中含碳化合物,而对氮、磷的去除率很低。
鉴于此情况,废水的脱氮除磷技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由于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过程稳定可靠、处理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运用,为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提供了有效手段。
今后,微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方向就目前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研制和采用成本低廉,效果稳定的新工艺。
2.微生物除磷工艺如果同时具有脱氮能力将比单纯的除磷工艺具有更大的市场。
脱氮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使系统达到硝化,但系统中NO3-的存在将影响积磷菌的厌氧放磷,泥龄长也会降低除磷效果,所以在一个系统中如何兼顾脱氮除磷,使系统同时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利用微生物技术强化脱氮除磷过程,提高处理效果。
生物脱氮系统中由于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容易从系统中流失,受低温等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所以常常达不到良好的硝化效果而影响系统的脱氮效率,除了使用生物膜系统外,在活性污泥系统中使用投菌法,即在需要时或定期向系统投加硝化细菌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已有研究者在研究硝化菌的大量培养技术。
在生物除磷系统中也可以通过投加积磷菌制剂来提高或保持系统的除磷效果。
第二节微生物脱氮一、发展历程1930年Wuhrmann首先发现,在生物滤池的深处,氮的浓度减小,他还通过试验证明,在生物滤池和曝气池中均可存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并提出以微生物细胞内物质作为脱氮菌还原硝酸盐的供氢体的微生物脱氮法。
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培训资料ppt课件
1、酸性污水、废水更容易腐蚀处理设施;2、偏碱性有利于后段混 凝沉淀效果的提升;3、就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来讲,抗碱性污水、 废水的能力要优于抗酸性的能力;4、偏碱性废水更容易形成氢氧化 物沉淀而为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提供便利。
完整最新版课件
30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
1、pH值:pH值的控制不但是排放水要求的控制,更是对活性污泥法 主体微生物生长条件的要求。控制不好直接影响处理效果,甚至造 成生化系统的瘫痪。 2、水温:进入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原水,其水温控制也很重要, 适合的水温是发挥活性污泥法最高处理效率的前提条件。 3、原水的成分:活性污泥法作为处理有机污染物的首选工艺,有机 污染物的浓度固然重要,但是其水质成分的均匀、全面性也至关重 要。
物。它的出现一般表明水质较好。
• 5、微型藻类
• 放出氧气,减少营养物质,使无机盐含量减少。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五、外界环境对微生物影响
• 1、温度:高温,中温(20~40),低温,影响效果
• 2、酸碱度:6 ~ 9
• 3、营养物质:无机盐类(S)、微量元素
好氧
C:N:P≈100:5:1
厌氧
C:N:P≈200:5:1
• 原生动物:首次捕食者(如肉足虫纲,鞭毛纲和 纤毛纲等)
• 后生动物:二次捕食者(如轮虫、线虫等)
完整最新版课件
15
活性污泥的外观
• 生物活性──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细菌、原生、后生 动物)
• 絮状,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细菌在一定 生长条件下的细胞分解物(菌胶团)形成
• 易于凝聚沉降 • 一般为黄、褐色,依废水特性和培养条件而异
污水处理培训讲义 PPT
污水培训讲义
污水处理工
2017.07
目录
第一部分 水质指标 第二部分 污水处理方法及流程 第三部分 污水处理构筑物 第四部分 污水处理设备 第五部分 污水的生物处理 第六部分 工艺参数 第七部分 污泥异常调控 第八部分 工艺调控
第一部分 水质指标
有标准指标
(3)其它类型水泵:这一类是指除叶片式水泵和容积式水泵外的特殊泵。 属于这一类的有螺旋泵、射流泵等。
螺旋泵
射流泵
第四部分 污水处理设备
4、离心泵的基本参数
(1)流量Q:值水泵的出水量,它表示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液体量的大小。 单位为L/s、m³/s、m³/h等。 (2)扬程H:俗称水头,即水泵从金水池面将水提升到高处的最高高度, 加上管路的总水头损失,单位为m。 (3)转速n:指泵轴每分钟的转数,单位为r/min。 (4)功率N:表示水泵在单位时间内所作功的大小。单位为kw。 (5)效率η:水泵输出的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它用%来表示 η=Rqh/102n
(一)方法分类: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采用各种技术与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
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现代污 水处理技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三类。
物理处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 态的固体污染物质。
化学处理法
生物化学处 理法
•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个,分离回收 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 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
富营养化,从而引起如滇池、太湖等藻类问题。很多新建污水厂对此都 采用最严格的一级A标准限制对水体的排放。据相关文献报道, P>0.5mg/L则会促进水体富营养化。许多金属离子可以使磷有效的沉淀下 来,其中费用较低且有实用价值的分别为铝、铁、钙。
第八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24——14-20
11-25——14-21 注意:三个假定(75-76页) 即:微生物和底物浓度均匀,为常数,O供应
充分
例题中:总变化系数未用
已知部分参数,选择常数,求得出水 溶解性BOD5,计算体积和需氧量
深度、曝气或布气变化与否、变化方式等 (空间:产生、传递;时间:长短) 池型——推流、完全混合(分建与合建)、二 池结合
池深1/2处设排液管,为什么?—— 投产时驯化活性污泥
二沉池: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表面负荷 堰板溢流负荷 污泥层深度(沉降性能指标) 固体表面负荷
整个工艺系统参数
水质水量 回流污泥量 回流比 回流污泥浓度 剩余污泥排放量 泥龄
四、曝气运行:
曝气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曝气深度、曝气或 布气变化与否、变化方式等(空间:产生、传 递;时间:长短)
加上——某些其他工艺参数的改变——活性污泥 法的发展和演变
渐减曝气——推流,布气距离 分步曝气——进水分配,布水
完全混合——更加均匀,缓冲能力更强(水、气、 污泥)
浅层曝气、深层曝气(深井曝气)——曝气深度
延时曝气、氧化沟——偏低,无剩余活性 污泥,内源呼吸
变型曝气、克劳斯法、纯氧曝气、AB中A 段——偏高,为什么可以??
2. 泥龄
至少大于三天,为什么?一般微生物生长 世代期为3天
脱氮除磷(见后)分别需要低负荷高泥 龄;高负荷低泥龄
F/M越高,泥龄越小,活性越高 (SOUR——生物活性),分解能力越 强,沉降差
可变微孔曝气器——可调整曝气量, 节约能源;
射流曝气器——省掉鼓风机。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PPT 84页)
52
A段处理过程
53
B段处理过程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3.SBR的发展
在SBR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工艺,ICEAS、CASS、 DAT-IAT、 MSBR、UNITANK。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连续进出水、生物选择器、循环混 合等功能。
46
47
48Leabharlann 4950四、AB法污水处理工艺
1.AB法特点
①无初沉池 ②A,B段各拥有自己的回流系统,两段分开,有各自的微生物群体 ③由于A段的负荷高,有效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④可以分期建设,条件成熟建二级。
2. AB法工艺
3、A段的效应、功能及设计运行参数 4、B段的效应、功能及设计运行参数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连续进出水、生物选择器、循环混 合等功能。
79
80
81
82
五、二沉池 六、曝气沉淀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七、处理水的水质
4.10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维护管理
一、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投产与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1、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同步培训法 异步培训法 接种培训法 2、试运行 混合液污泥浓度 空气量 运行方式
进水 来自初沉池
V、X
曝气池
出水
Q-Qw、 Xe
二沉池
回流污泥 Xr
Qw、Xr
剩余污泥
污泥龄定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VX)与每日排放的污泥量(△X )之比。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PPT幻灯片课件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又名转盘式生物滤池,属于充 填式生物膜法处理设备。
生物转盘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生物转盘的运行特点(同活性污泥法和生
器
18
排水系统
收集滤床流出的污水与生物膜 作
保证通风 用
支撑滤料
19
排水通风系统
20
生物滤池性能的影响因素
(1)滤池高度 从上往下,随着滤床深度的增加,生 物量逐渐减少,微生物的种类逐渐增多,生物相趋于 复杂。由于微生物量和有机物浓度随深度的增加逐渐 降低,所以污染物的去除速度逐渐降低
(2)负荷率 a.有机负荷率(容积有机负荷率和面积 有机负荷率) b.水力负荷率(面积水力负荷率和容积 水力负荷率, 面积水力负荷率又称过滤速度或空池流 速。水力负荷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有机负荷率、空池流 速和水力冲刷作用)
交替式二级图生6-物39 交滤替池式二法级生工物滤艺池流法工程艺流程
11
回流式生物滤池法
Q—污水 流量; r—回流 比
12
回流式生物滤池法
13
生物滤池的构造
滤床 是滤料(生物载体)堆积而成的一定厚度的床层 滤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早期的滤料主要是碎石、卵石、炉渣和焦碳等,近年来
多采用塑料滤料,主要有波纹填料、环状填料和蜂窝 填料等 池壁 布水设备 普通生物滤池常采用固定式布水装置,高 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常采用旋转式布水器 排水通风 排水系统分为两层,即渗水假底和集水沟, 滤料堆在假底上。常见的渗水装置如图所示,为混凝 土栅板(a)、砖砌装置(b)、滤砖(c)和半圆形陶 土管(d)
22
生物滤池的设计
生物滤池的设计包括工艺选择、滤池类 型、滤床设计和布水装置设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
促进絮凝:分泌黏液,促进生物絮凝,从而改善 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特性。
净化作用:能吞食游离细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 该是水质;
指示作用:根据出现的原生动物的种类可判断活 性污泥的状态和处理水质的好坏。
植鞭毛虫 → 肉足虫 → 动鞭毛虫 → 小型游泳型纤毛虫 → 大型游泳型纤毛虫 → 固着型纤毛虫 → 匍匐型纤毛虫 → 轮虫。
率仅为1/3; 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18.5%. 全国七大水系有一半河段污染严重; 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且逐年加重。
(二)污水中化学污染物的特点及危害
按化学性质分
无机污染物
可生物降解性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难生物降解性污染物
悬浮固体(粒径0.1~0.45微米以上)
按物理状态分
胶体性物质(粒径0.1~0.001微米) 溶解性物质
(3)其他微生物
活性污泥中的真菌主要为霉菌
青霉属(Penicillium) 头孢霉属 (Cephalosporium) 枝孢属(Cladosporium) 镰孢霉(Fusarium) 地霉属(Geotrichum) 假丝酵母屑(Candida)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一级水BOD5<1mg/L;二级水<3mg/L;三级水<4mg/L, 若> 10mg/L时,表示该水已严重污染。
(四)总有机碳
指水体内所含有机物中的全部有机碳的和含量。 可通过把水样中所有有机物全部氧化成CO2和 H2O,然后测定生成CO2 的量来计算。
(五)总氮 指污水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氮含量,是表示污 水被氮污染的综合指标
(六)总磷 指污水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磷含量,是表示污 水被磷污染的综合指标
三、污水排放标准及处理要求
分为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四、污水处理的一般技术途径
污水处理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各种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 物分离去除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物理处理法 污水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
(三)“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 氧量”
又称生物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 指在1L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被氧化的有机物, 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 BOD的测定条件一般规定在20℃下5昼夜,故常用BOD5 表示。
我国对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为:
(二)化学需氧量(COD)
是表示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简便的间接指标, 指1L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 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常用的化学氧化剂有K2Cr2O7和KMnO4,但前者 的氧化能力更强,能使水体中80%-100%的有 机物迅速氧化,由此测得的COD值应标以 “CODCr”。
根据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 可将污水处理分为
好氧处理与厌氧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污水生物处理法类型 厌氧生物处理法
氧化塘法
土地处理法
有机污水生物处理总的生化过程见图8-2
二、好氧生物处理
(一)活性污泥法 利用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
通气的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1.活性污泥的性质和生物相 活性污泥:以好氧性细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和水中的
的条件下,可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净化。 水体自净过程主要包括: 稀释、沉降、扩散等物理作用; 氧化、还原、分解、絮凝等化学作用和生物降解作
用,而生物降解即生物净化作用是水体自净的主要 动力。
污水生物处理法:通过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微生物 高浓度的富集在特定的构筑物,即污水处理装置中, 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高速度、高效率的分解/ 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肉眼可见 的絮状颗粒。
颗粒大小约0.05~0.5mm,表面积为20~100 cm2/mL,比重约1.002~1.006,静置时能立 即凝聚成较大的绒粒而沉降。
絮状体一般呈黄褐色,因水质不同也有呈 深灰、灰褐,灰白等色。
活性污泥中的生物组分
(1)细 菌 起主导作用,活性污泥中有多种细菌; 主要的优势种有:产碱杆菌属、芽孢
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 胞菌属和动胶菌属以及球衣菌属等。
动胶菌属
球衣菌属
活性污泥中,细菌大多数以菌胶团的形式 存在,呈游离状态的较少;
生枝动胶菌是最早发现的菌胶团形成菌; 现已知道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产碱
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菌株均可以产 生菌胶团。
活性污泥絮状体的作用
有机物的吸附或黏附及其分解; 金属离子的吸附; 防止原生动物对细菌的吞食; 增强污泥的沉降性,有利于污水分离。
在活性污泥中的一些丝状细菌,如球衣 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和硫发菌属等, 附着在菌胶团上或与之交织在一起,成 为活性污泥的骨架。
(2)原生动物
① 纤毛虫类 :游泳型和固着型 ② 鞭毛虫类 ③ 肉足虫类 ④ 都为好氧性生物,主要附聚在活性污泥的
第一节 概述
一、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一)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污水:指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排放水的总称,是水环
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 水、农业污水,被污染的雨水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污水排放量 大且处理率低等严峻现实。
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 工业废水排放量占一半,处理率约70%,而出水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原理主要分离污水中的 悬浮固体。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解污水中各种形态的 污染物。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转化污水中的胶体 性或溶解性污染物,使之成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生物处理法是污水处理工艺的主流技术
根据处理对象与程度,污水处理可分为
一级处理:主要通过过滤、沉淀等物理学方法去 除污水中粗大固形物及部分悬浮物。
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要去除水中 有机物。
三级处理:也称深度处理,是使二级处理后的出 水进一步净化,使各种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去除 率达98%以上。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 种手段。
第二节 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
一、有机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有人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