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电阻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生物电学和生物磁学
主要内容
生物电学特性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生物磁现象 磁疗 生物磁测量技术,心、脑磁图
5.1 生物电特性
生物电现象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性。几乎所有生命过程都伴 随着生物电的产生。
生物电是以细胞为单位产生的。
生物电的发现
1939年两位生理学家Hodgkin和Huxley以枪乌贼 的直径为1mm的巨大神经轴突为实验材料, 采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证明了细胞生物电现 象的存在。
5.2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生物电阻抗测量(Electrical Bioimpedance Measurement),或简称阻抗技术,是一种 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 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 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
特点:无创、无害,廉价、操作简单和功 能信息丰富等,医生和病人易于接受。
1)全身测量
在全身阻抗测量中,多采用四电极法,以减少 接触阻抗的影响,以其他参考方法,如皮褶计 法,水下称重法,双能X 射线吸收法,CT法等测 量人体成分作为对照, 即可得到基于阻抗分析 法的人体成分预测公式。
人体成分分析
2)分段测量
在全身阻抗测量中,上下肢的贡献和影响最大, 即全身测量难以正确反映身体各部位含水量及 其变化的真实情况。
单根血管与组织阻抗并联模型
阻抗血流图
是生物阻抗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促进了血流图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领域:
阻抗心动图:利用四电极法测量跨胸阻抗及其 微分图(或导纳),然后计算每搏输出量。
脑阻抗血流图:应用于脑动脉硬化、闭塞性脑 血管病及血管性头痛。
肺循环阻抗图:反映随着每个心动周期肺循环 容积变化的曲线图。
人体成分分析
与同位素稀释法、总体钾法、双能x线吸收 法以及皮褶厚度法等方法相比,生物电阻 抗法测量人体成分简单、快速和准确,是 体成分测量的理想手段。
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体成分测量原理: 人体的电阻抗特性与体成分之间存在统计 关系。(例如:非脂肪组织具有比脂肪组 织更小的电阻抗。)
人体成分分析
生物电产生机制
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静息电位
细胞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 差。(内负外正)
生物电产生机制
1.静息时,细胞内的K+浓度远 高于细胞外。 2.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 有通透性。 当3.因跨此膜,的胞浓内度的差K(+驱顺动浓K度+梯外度流) 和扩电散位到差细(胞阻外止,K形+外成流电)位达差到。 平衡时,膜内外电位差就稳定 在某一水平。
人体可看成是一个电解质电容器和电阻的并联电 路。 直流在细胞间隙流过;交流可通过细胞间隙 和细胞。
人体肌肉组织电阻率与频率的关系
频率 0 电阻率 90
100Hz 10kHz 10MHz 10GHz
9.1 7.7
2.0
0.8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通常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检测对 象送入一微小的交流测量电流或电压,检 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然后根据不同 的应用目的,获取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人体电阻抗
组织
人体组织的直流电阻率( Ω·m)
电阻率 组织
电阻率
脑脊液 血清 血液 神经 肝
0.555 0.714 1.85 25.0 80.0
脑 脂肪 来自百度文库皮 干皮 无膜骨 肌肉
107 10.8×102 38.0 ×102 40.0 ×103 20.0 ×105
90.0
人体电阻抗与电流频率的关系
多频率和阻抗谱的测量包含更为丰富的阻抗和 人体成分信息,有望从中得到人体成分分析更 为全面而准确的结果。
电阻抗成像技术
阻抗成像
接触式
扫描成像 EISI 断层成像 EIT
感应电流成像 ICEIT
非接触式 磁感应阻抗成像 MIT
功能成像
阻抗成像:
以人体组织、器官的阻抗分布或阻抗变化为研 究对象,通过配置于人体体表的电极系统,提 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 电特性信息,给出反映组织、器官功能状态及 其变化规律的功能性图像结果。
生物阻抗技术应用
阻抗血流图 胃动力学检测 人体成分分析 电阻抗成像技术
阻抗血流图
根据体表测量的电阻抗变化的信息来确定
体内组织器官由于血液循环引起的(生理、 病理)容积变化的方法。
简化模型
一般使用20k~100kHz频 率的恒流(恒压)源, 测量计算被测部分阻抗Z、 阻抗变化ΔZ,以及ΔZ 微分dZ/dt等。
Nernst公式:
生物电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
细胞接受刺激后,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 上出现迅速的倒转和恢复的电位波动。
1.静息 2.去极化 3.复极化 4.后电位: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生物电产生机制
去极相:
在受到刺激时出 现了膜对Na+通透 性的突然增大
复极相:
Na+ 通透性的消失,并伴随出现电压门控性K+ 通道的开放
后电位:
Na+ - K+泵将Na+ 、 K+分布复原,保持细胞的 兴奋性。
典型生物电信号
生物电参数 心电图(ECG)
正常值 0.5~4 mV
频率/Hz 0.1~100
脑电图(EEG) 肌电图(EMG)
5~300 µV 0.1~5 mV
dc~50 20~8000
眼电图(EOG) 50~350 µV 0.2~15 胃电图(EGG) 10~1000 µV dc~1 皮肤电阻抗(GSR) 0.5~500 MΩ 0.1~150
胃动力学检测
原理:在胃的活动期,由于其形态及其内容物组 成情况与容积的改变较大,其电特性变化非常明 显,变化规律与胃动力学状况相对应。
胃运动的频率约为3次/分,对检测系统的实时性 要求不高。采用普通阻抗方法,灵敏地提取这种 电特性变化信息已有初步临床应用。
如采用代表阻抗技术的发展方向阻抗断层成像方 法,以图像形式给出检测结果,无论在灵敏度或 获取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上都将更好。
人体成分分析
2)分段测量
从理论上来说,分段阻抗测量要优于全身阻抗测量法,尤 其对于人体成分不均匀分布的人群(胖、瘦、高、矮等) 更是如此。
人体成分分析
3)多频率测量
采用多频率测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阻 抗测量,而且还从简单的测量脂肪与非脂肪, 向多参数,如细胞外液体积,全身含水量,非 脂肪物质,蛋白质,骨矿质, K,Ca,Na离子 等测量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