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
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研究在软件工程领域,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加,为此,需要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系统。
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模型和分析技术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提高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提升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系统建模是软件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简单的设计方法和技术难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系统建模技术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复杂性,指导系统开发和管理。
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UML等。
结构化方法是最早的系统建模方法之一,通过划分系统为不同的模块,描述模块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系统设计。
这种方法有助于分解系统,清晰地描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对于复杂系统的描述能力较有限。
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系统建模方法,通过对象的概念来描述系统,将系统分解为对象并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满足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
UML是一种常用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图形符号和语法规则,帮助工程师更好地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除了系统建模技术外,系统分析技术也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系统分析技术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和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软件工程师理清系统需求和功能,指导系统设计和开发。
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功能分析、性能分析等。
需求分析是系统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用户需求和系统功能进行分析,确立系统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功能分析是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功能和交互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方法。
性能分析则是分析系统的性能需求和限制,指导系统的性能优化和测试。
通过系统分析技术,软件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系统的需求和行为,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的研究中,还涌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如建模语言、形式化方法、仿真技术等。
软件工程中的大数据分析和建模
软件工程中的大数据分析和建模在当今信息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软件工程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大数据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探讨大数据分析和建模的相关内容。
一、大数据分析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产生的数据呈爆发式增长。
这些海量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但要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却相当困难。
于是,大数据分析应运而生。
大数据分析是将大规模的、异构的、高维度的数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挖掘和分析,以发现隐藏在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大数据分析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和组织快速而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它也为科学研究、医疗健康、金融风控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数据分析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虽然大数据分析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伴随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的海量性和复杂性,需要运用合适的技术和算法来处理和分析。
其次是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
再次是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性,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
针对这些挑战,软件工程提供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是构建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例如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框架,以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计算。
其次是设计有效的数据预处理和清洗算法,包括数据去重、特征提取等操作,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再次是采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技术,例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手段,保障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三、大数据建模的方法和应用大数据建模是大数据分析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预测未来趋势,做出科学决策。
在软件工程中,常用的大数据建模方法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神经网络等。
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算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和改进的方法。
它可以根据训练数据集中的样本,自动构建模型并进行预测和分类。
UML系统需求分析建模实例包括业务建模
UML系统需求分析建模实例包括业务建模一、背景某公司为了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决定开发一个在线人事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目标是帮助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人事管理工作,包括员工信息管理、薪资管理、请假管理等功能。
二、业务建模1. 参与者- 员工:具有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的权限。
- 人事部门:负责对员工信息进行管理、薪资管理和请假管理。
- 管理员:拥有所有功能权限。
2. 用例图用例图展示了系统的功能视图,包括主要的参与者和他们的交互。
(图1:用例图)3. 用例描述- 查看个人信息:员工可以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资料、联系方式和工作历史。
- 修改个人信息:员工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和地址等。
- 管理员登陆:管理员可以使用管理员账号登陆系统。
- 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员可以查看和修改员工信息,包括添加员工、删除员工和修改员工信息等。
- 薪资管理:人事部门可以查看和修改员工薪资信息。
- 请假管理:人事部门可以管理员工的请假信息,包括请假申请和批准等。
4. 状态图状态图描述了系统中的一个对象或参与者的状态变化。
(图2:状态图)5. 类图类图展示了系统中的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图3:类图)三、系统分析1. 需求分析对于查看个人信息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员工输入自己的员工号,然后显示员工的个人信息。
对于修改个人信息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员工输入员工号和想修改的信息,然后保存修改后的信息。
对于管理员登陆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管理员输入管理员账号和密码进行登陆。
对于管理员工信息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管理员查看和修改员工信息,包括添加、删除和修改员工信息。
对于薪资管理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人事部门查看和修改员工薪资信息。
对于请假管理的用例,系统应该提供一个界面给人事部门管理员工的请假信息,包括请假申请和批准。
2. 非功能性需求- 界面友好:系统应该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教学设计 (2)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UML系统建模工具的使用方法;3.能够通过实际案例进行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4.能够运用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方法,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
二、教学内容1.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概念1.1 UML概念介绍 1.2 UML系统建模概念介绍 1.3 UML系统分析设计概念介绍2. UML系统建模工具使用方法2.1 UML系统建模工具环境介绍 2.2 UML系统建模工具基本操作 2.3 如何使用UML系统建模工具进行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3. 实际案例3.1 实现实际案例的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 3.2 进行实际案例系统的开发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操作实践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四、教学流程1.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概念介绍(2课时)2.UML系统建模工具使用方法(2课时)3.实际案例运用(4课时)4.课程设计(2课时)五、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2.课程设计汇报六、教学资源教材1.《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2.《软件工程导论》工具1.Rational Rose2.Visual Paradigm七、教学建议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建议学生在参加实验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的相关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2020/3/7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教研室
15
①数据模型 描述对象系统的本质属性及其关系。常用的建模工具有 实体-联系图等。 ②功能模型 描述对象系统所能实现的所有功能。而不考虑每个功能 实现的次序。常用的建模工具有数据流图、IDEF0等。 ③行为模型 描述对象系统为实现某项功能而发生的动态行为。常用 的建模工具有控制流图、状态转换图等。
2020/3/7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教研室
24
X
1
3
2
1.1 1.3 1.2
2.2
2.1
2.3
3.2
3.1
3.3
图3-3 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图
2020/3/7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工程教研室
25
结构化分析的过程如下 1.建立当前系统(现在工作方式)的概念模型。系统的 概念模型就是现实环境的忠实写照,可用系统流程图来表 示。这样的表达与当前系统完全对应,用户容易理解。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系统的概念模型, 抽象出其本质的因素,排除次要因素,获得用数据流图 DFD 图等描述的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 逻辑上的差别,从而进一步明确目标系统“做什么”,建 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修改后的数据流图DFD 图等)。 4.建立人机交互接口和其他必要的模型,确定各种方案 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选择其中 一种方案,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 分析模型的结构如图3-4所示。
Y
用户和设计者是否满意
N
运行原型
是否放弃
Y
N
把原型作为 把原型作为应 应用系统 用系统开发的
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
第三章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 System Modeling & System Analysis )1、系统建模及其方法2、系统分析及其方法目的:了解系统模型及建模方法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3.1 系统模型第三章系统建模与系统分一、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性1.定义系统模型是对一个系统以某种确定形式( 文字、符号、图表、实物、数学公式等)进行描述、模仿和抽象,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
..同一个系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建立不同的系统模型..同一个模型可以描述不同的系统。
2.特征..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它集中体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例3-1 :耐用消费品新旧更替模型研究国家某类耐用消费品(冰箱、洗衣机等)拥有情况。
假设家庭购买新冰箱并一直使用到其损坏或者报废。
故任一时刻,全国有一个用了不同时间的冰箱拥有量的分布。
.假定以一年为单位考察不同使用年限的冰箱的拥有量。
.任何已使用了i年的冰箱至少还能使用一年的概率为仇.假设冰箱的最长寿命为n 年.第k 年新购买的冰箱数目为u(k).、为什么要用系统模型..经济、方便、快速、安全..可以对“思想”或“政策”试验..可以导致对科学规律、理论、原理的发现。
..系统模型的作用是局限的实际系统模型模型化实验、分析比较现实意义解释结论三、系统模型的分类1. 按模型的形式分类实体、比例、模拟模型解析、逻网络、图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任务书、说明书技术报告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网络模型图表模型逻辑模型解析模型比例模型模拟模型实体模型系统增加研究的速度现实性减修改的方便性建模时抽象性建模费2. 按其它方式分类按相似程度分同构模型同态模型按结构特性分形象模型模拟模型符号模型数学模型启发式模型按对对象的了解程度分白箱模型黑箱模型灰箱模型四、数学模型的优势数学模型——使用最广泛的模型..定量分析的基础;..它是系统预测和决策的工具..它可变性好,适应性强,分析问题速度快、省时、省钱,便于计算机处理。
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详解课件
第三章
如今,兰德公司的研究范围已从最初的 军事、外交事务扩大到经济、交通、通 讯等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系统分析方 法也从改善武器装备系统,走向了经济 管理、社会发展等各个域。
第三章
3.3.1 系统分析的定义
目前对于系统分析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解释是把系统分析作为系统工程的同义 语,认为系统分析就是系统工程。 狭义的解释是把系统分析作为系统工程的一个 逻辑步骤,系统工程在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 研制和运用问题时,必须经过这个逻辑步骤。
第三章
步骤
明确 问题
确定 目标
探索 建立模型 方案
优化或 仿真 分析
系统 评价
Y
决策 (分析)
N
第三章
案例: 企业与系统管理案例—— 海尔OEC管理法
O—Overall;E—Everything, Everyone ,Everyday; C—Control and clear
OEC—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的所做的每 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即“日事日毕,日 清日高”,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 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3.地位:模型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作用的局限性。它不 能代替以客观系统内容的研究,只有在和对客体系统相 配合时,模型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第三章
3.1.2 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 般来说主要有三种,即实验法、抽象法、模 型法。
第三章
三种系统研究方法对比
实验法 抽象法
模型法
目标
发展能源
手段 目标
发展能源生产
开发新能源 节能
手段 资源 基地 目标 勘探 建设
运输
太生 阳物 能能
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课件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案例二
气候变化问题
案例三
生态系统问题
04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
离散事件系统的基础知识
离散事件系统的定义
离散事件系统是由一系列离散事件驱 动的动态系统,这些事件在时间上相 互独立且具有确定的触发条件。
离散事件系统的特点
离散事件系统的分类
根据事件的触发条件和系统状态的变 化方式,离散事件系统可以分为同步 系统和异步系统、确定性系统和不确 定性系统等。
03
系统动力学建模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01
系统动力学是研究系统行为变化的一种方法,通过建立系统模 型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
02
系统动力学模型由变量、参数和结构组成,通过模拟和仿真来
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和性能。
系统动力学适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变化,如经济、生态、
03
交通等领域的系统。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确定系统边界和变量
明确系统的范围和关键变量,确定系统的输 入和输出。
设定系统参数
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验数据,设定系统模型的 参数值。
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根据系统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结构 模型,包括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进行系统仿真和预测
利用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预测,分析系统的 动态行为和性能。
系统动力学建模案例分析
排队论的模型建立
建立排队论模型需要考虑顾客到达的 时间间隔和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并 确定服务台的数量和服务规则。常见 的排队模型包括M/M/1、M/M/n、 M/D/1和D/M/n等。
03
排队论的应用
排队论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系统中 的资源分配、流程优化和质量控制等 领域,例如电话呼叫中心、银行取号 机、机场安检通道等场景。
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课程名称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院部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地点课程设计学时指导教师设计工程名称: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学时:同组学生XX: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局部,使用计算机对物资信息进展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较的优点。
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实验室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根底设施,实现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的手段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改良其质量,从而树立现代实验室的新形象,这也是未来实验室开展的必然方向。
该系统的实施将在整个实验室建立企业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其根底上构建企业级的应用系统,实现整个实验室的人、财、物等各种信息的顺畅流通和高度共享,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现代化和领导决策的准确化打下坚实的根底。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字典;E-R图;Visual 2005;SQL SERVER 2000;Visio 2003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学会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二、课程设计的仪器和设备1、支撑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开发工具及环境:Visual 20052、支撑硬件机器配置最低要求:硬盘可用空间20G以上;CPU P3 1G以上;内存256M以上;显卡要求32真彩、分辨率1024*768以上;建议使用PC效劳器。
三、课程设计的过程1、系统建模1.1本系统总的功能构造图1.2类图设计1.2.1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类/对象图1.2.2实验室管理子系统类/对象图1.2.3系统管理子系统类/对象图<图8 用户类><图8 管理用户类><图8 登陆类><图8 更改密码类>1.3动态模型1.3.1局部子系统中局部对象的状态图<图1.3.1.1 信息资源对象状态图><图1.3.1.2 设备对象状态图><图1.3.1.3 课程对象状态图><图1.3.1.4 用户对象状态图> 1.3.2局部子系统的活动图<图1.3.2.1 信息资源管理模块活动图>图1.3.2.3 系统管理模块活动图1.4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一个良好的数据库构造既具有数据冗余少、操作处理过程简单等特点,同时也应具有信息查找比较容易、系统开销低等特点[6]。
软件需求分析和建模
易变问题:分清需求稳定部分和易变部分
收集活动: 识别真正的客户/用户 正确理解客户的需求
耐心听取客户意见和思考
尽量使用符合客户语言习惯的表达
25/150
2.3 分析和精化
开发一个精确的技术模型,用以说明软件的功能、 特征和约束。
精化是一个分析建模动作,由一系列建模和求精 任务构成
2.1.2 扩展流程:......
31/150
系统需求
系统需求是比用户需求更详细的需求描述,是系 统实现的基本依据
系统需求描述可能包括许多不同的模型,如对象 模型和数据流模型
32/150
软件需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3/150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原则
从现实中分离功能,即描述要“做什么”而不是 “怎样实现”
用户交流不够 需求规约质量差 低效的需求分析
有拓展性的系统设计,才会给 系统更大的扩展空间,从而在 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更从 容的修改。
13/150需求分析的Fra bibliotek要性需求的重要性: 需求是产品的根源,需求工作的优劣对产品影响最大。 是系统开发的基础,质量和成败的关键 国内软件业的痼疾:人们并不清楚究竟该做什么,但却一 直忙碌不停地开发。
软件工程方法与实践
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
1
主要问题
什么是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分析有哪些过程? 如何启动分析过程? 什么是面向数据的建模? 什么是面向数据流的建模? 什么是非形式化建模、半形式化建模和形式化建模? 什么是统一建模语言(UML)? 什么是用例建模? 什么是领域模型?
2/150
软件需求分析过程
软件需求规格(SRS,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是需求分析任务的最终“产品”, 它是客户、管理者、分析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维护工程师交流的标准和依据。
软件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
软件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是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的过程。
通过软件需求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系统建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表达系统的各种模块、组件、操作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软件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一、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系统工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需求收集需求收集是软件需求分析的第一步,它通过与用户、管理人员、开发团队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到系统的需求信息。
需求收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文档分析等方法,确保获取到全面、准确的需求信息。
1.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对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需求建模技术,将需求分解为不同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1.3 需求验证需求验证是验证需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过程,它通常包括需求评审、原型验证、用户验收等环节。
通过需求验证,可以确保系统需求符合用户的期望和要求。
二、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描述系统的各种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系统建模方法有数据流图、用例图、类图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系统建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场景。
2.1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图形化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
数据流图由数据流、处理、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要素组成,通过连接和箭头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数据流图适用于描述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功能。
2.2 用例图用例图是一种描述用户与系统之间交互的图形化工具。
用例图由参与者、用例和关系等要素组成,通过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连线来表示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用例图适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用户需求。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案例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案例软件设计师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职业,他们负责开发和设计各种软件应用程序。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帮助软件设计师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软件功能和特性。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介绍软件设计师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案例背景:某公司需要开发一款跑步记录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该应用记录跑步的路程、时间、速度等数据,并能够查看自己的跑步记录历史。
公司希望该应用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良好的性能。
1. 需求获取在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的第一阶段,软件设计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
对于该案例,设计师需要和公司的代表会面,详细了解他们对跑步记录应用的期望和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可以使用面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需求获取。
2.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软件设计师将分析所获得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软件功能。
对于跑步记录应用程序,设计师可以将需求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两个方面。
2.1 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描述了软件所必须实现的功能。
对于该应用,设计师可以确定如下功能需求:- 用户可以创建账户,用于记录自己的跑步数据;- 用户可以输入跑步数据,包括距离、时间和速度等;- 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跑步记录历史;- 用户可以设置目标,比如每周跑步次数、跑步里程等;- 用户可以分享跑步记录到社交媒体平台。
2.2 非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描述了软件除了功能之外的其他要求。
对于该应用,设计师可以确定如下非功能需求:- 用户界面应美观、简洁,便于操作和浏览;- 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应快速;- 应用程序应支持多平台,包括iOS和Android等;- 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应安全可靠。
3. 需求建模在需求建模阶段,软件设计师将需求进一步转化为模型。
常用的需求建模方法包括用例图、活动图和类图等。
3.1 用例图用例图描述了软件系统与其用户之间的交互。
对于跑步记录应用,需求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用例图:(图中显示)3.2 活动图活动图描述了用例的具体操作流程。
系统分析及软件建模
系统分析及软件建模如果眼光仅仅放在满足客户眼下的需求,当问题不断出现时再不断修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系统构架需要不断调整或重新设计,那么,很快就会陷入代码泥潭或坠入系统重复开发的无底深渊,当初项目完成时的成就感将被无止境的沮丧所代替。
系统分析决定系统开发的成败,软件建模使系统开发走向成熟。
一:系统分析在网站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在进行了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分析并得到客户的认可之后,对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系统分析是能体现整个系统的灵魂的文档,将客户的需求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并制定编码人员可实施的规范和标准。
由于Web应用技术发展的历史相对与软件的历史短得多,在开发网络应用系统尤其是网站制作的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对系统分析重视的不够,特别是设计一些初期比较简单的或交互及功能较少的网站时,主要原因通常为:客户初期的需求比较简单,忽略了客户潜在的巨大需求;项目实施周期短,初期阶段采用最快的而不是最合理的实现手段;经费有限,难以支付高质量的人力费用;Web编程技术手段多样,容易上手,设计人员参差不齐;从现实中来看,网站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和实施远不如软件工程规范,在编程语言、数据库、通信协议、应用服务器等相关环境都在不断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的确很难期望每一个设计师都能网站项目进行系统的合理的分析,从而制定一套跨平台、健壮的、易扩展和升级的系统方案。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系统分析员逃避或懈怠的借口,如果把一个系统比做一部汽车,系统分析的工作相当于设计发动机,也许很容易就想像的出用125cc的摩托车发动机去牵引10吨重载卡车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需求分析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分析,通常客户及业务人员在需求分析和流程分析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功能上的表现和定义,即使是做出正规的用户界面原型,对系统的需求也是不完整的,处于非技术人员的缘故,很难苛求能提出完整清晰专业的性能需求,但不意味着这需求不存在,而且这隐藏的需求对编码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
软件设计师中的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软件设计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负责分析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的详细规格。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的关键环节,而软件建模又是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软件设计师在软件需求分析与建模中的作用与方法。
一、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师在开发软件之前必须进行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理解用户需求,明确软件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和性能。
软件需求分析的核心是搜集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的软件规格。
1. 需求搜集软件设计师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
设计师需要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了解他们的业务流程和需求。
2. 需求整理在搜集用户需求之后,设计师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
将用户需求整合为一个需求文档,明确每个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
3. 需求验证需求验证是确保软件规格准确无误的过程。
设计师需要与用户再次沟通,确保需求文档中的每一个需求都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期望。
在需求验证过程中,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原型设计、模拟演示等方式,让用户更好地理解软件系统的功能。
二、软件建模软件建模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的具体设计。
它通过建立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和交互,为软件开发提供指导。
1. 功能模型功能模型是描述软件系统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模型。
常用的功能建模工具有数据流图、用例图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清晰地展现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流程,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需求。
2. 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是描述软件系统组成结构的模型。
常用的结构建模工具有类图、对象图等。
设计师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展示软件系统中对象之间的关系与属性,有助于编写高效且易于维护的代码。
3. 行为模型行为模型是描述软件系统动态行为的模型。
常用的行为建模工具有状态图、活动图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展示软件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交互,帮助开发人员理解和实现系统的逻辑。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
《软件设计模式》
系统总结常见的软件设计 模式,有助于提高软件质
量和可维护性
UML示例图
第24页 附录
测试报告范例
设计模式应用案例
展示UML建模在软件系统 分析与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场景
示范测试报告的撰写和分 析,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
和成果
实际案例展示设计模式在 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帮助
理解并应用于实践
设计和部署应用程序以最大限 度地利用云计算的优势
模块化
将系统拆分为独立模块
软件设计原则
高内聚低耦合
模块功能相关性紧密、耦合度低
可维护性
便于系统维护和更新
软件设计方法
软件设计方法是指在进行软件设计时应该采用的方 法。结构化设计是一种将系统划分为各个部分进行 设计的方法,面向对象设计则是以对象为中心进行 设计。数据驱动设计和事件驱动设计都是根据数据 或事件来进行软件设计的方法。不同的设计方法适 用于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软件设计至 关重要。
软件设计方法
软件设计方法是指在进行软件设计时采用的 一些具体方法论,包括结构化设计、面向对 象设计、数据驱动设计和事件驱动设计。结 构化设计是一种按照结构化原理进行软件设 计的方法,面向对象设计则是以对象作为设 计和实现的核心,数据驱动设计和事件驱动 设计则是在设计过程中以数据或事件驱动系
统行为和逻辑。
实体-关系图,描述数据实 体及其关系
需求变更管理
需求管理
需求跟踪管理
需求优先级管理
管理需求变更,确保系统 稳定性
追踪需求实现情况,保证 需求准确性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合理 安排开发顺序
结语
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 过分析用户需求、设计系统结构,能够为软件开发 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合理的需求管理可以有效避 免项目中的需求风险,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如何实现对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与建模
序代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并且代码还能回溯需求的过程
(2)为什么要建模
通过建模可以更好地帮助开发人员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同时也能够表达我们所渴望的系统结构和行为、展示和
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最终达到风险控制之目的。
通过建模可以实现把复杂的系统简单化
(3)面向对象的建模与结构化模型设计方法的不同 传统的结构化模型的设计所建立的模型不能反应源代 码,与程序设计脱节。 模型与代码几乎没什么关系。
二、域模型
1、什么是"问题域"和"域建模" (1)问题域
如金融、财务等
现实世界中系统所要解决问题的领域为“问题域”
(2)域建模---对问题域中的各个问题进行建模
我们设计一个系统,总是希望它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总 是映射到现实问题和概念。 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的过程就是域建模(这个域,指 的就是问题域)。
(1)ATM系统自动售票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2)ATM系统自动售票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3)找出名词短语------域模型 (4)发现出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4、建模实例二:某一网站域模型的建立例
(1)用户所罗列出的一些需求 (2)需求分析 (3)找出名词短语------域模型 (4)发现出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5、建模实例三 下面给出"铁路呼叫中心"项目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 的需求,从而获得"问题域"中的相关的类;
(1)呼叫中心项目的功能性需求 (2)呼叫中心项目的非功能性的需求 (3)找出名词短语------域模型 (4)发现出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4、动态建模及设计要点 (1)UML的动态建模机制
主要的UML图
包括时序图、协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等; 动态建模描述了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这些行为是用从静 态视图中抽取的瞬间值的变化来描述的。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模型与建模工具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模型与建模工具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过程。
而软件模型与建模工具则是软件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用于描述、分析和设计软件系统。
本文将介绍软件工程中常见的软件模型以及相应的建模工具。
一、需求分析模型1.1.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数据流图是一种表示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动的图形化工具。
它将系统划分为各个模块,用箭头表示数据流向,用矩形表示处理功能。
数据流图可以清晰地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帮助软件工程师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
1.2.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用例图是一种表示系统行为和角色之间关系的建模工具。
它描述了系统与用户、外部系统之间的交互情况。
用例图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识别系统的功能需求,捕捉用户的操作场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二、设计模型2.1. 类图(Class Diagram)类图是一种描述类、对象及其之间关系的建模工具。
它用于展示系统的静态结构,包括类之间的继承、关联、聚合等关系。
类图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对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
2.2. 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时序图是一种描述对象之间交互顺序的建模工具。
它展示了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
时序图可以用于详细描述系统的时序交互过程,指导软件开发过程。
三、实现模型3.1. 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组件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部组件之间关系的建模工具。
它展示了系统的结构和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组件图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理清系统的组件划分,指导代码编写和软件集成过程。
3.2. 部署图(Deployment Diagram)部署图是一种描述系统物理部署情况的建模工具。
它展示了系统组件在物理节点上的部署情况,帮助软件工程师进行系统的部署规划和资源配置。
四、建模工具4.1.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UM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软件建模语言,包括了多种建模工具,如用例建模、类建模、时序建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
课程名称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院部名称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
设计项目名称:软件系统分析与建模课程设计学时: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物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实验室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实现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改进其质量,从而树立现代实验室的新形象,这也是未来实验室发展的必然方向。
该系统的实施将在整个实验室建设企业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企业级的应用系统,实现整个实验室的人、财、物等各种信息的顺畅流通和高度共享,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现代化和领导决策的准确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字典;E-R图;Visual 2005;SQL SERVER 2000;Visio 2003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学会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二、课程设计的仪器和设备
1、支撑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0
开发工具及环境:Visual 2005 2、 支撑硬件
机器配置最低要求:硬盘可用空间20G 以上;CPU P3 1G 以上;内存256M 以上;显卡要求32真彩、分辨率1024*768以上;建议使用PC 服务器。
三、课程设计的过程
1、系统建模
1.1本系统总的功能结构图
1.2类图设计
1.2.1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类/对象图
1.2.2实验室管理子系统类/对象图
1.2.3系统管理子系统类/对象图
<图8 用户类>
<图8 管理用户类>
<图8 登陆类>
<图8 更改密码类>
1.3动态模型
1.3.1部分子系统中部分对象的状态图
<图1.3.1.1 信息资源对象状态图>
<图1.3.1.2 设备对象状态图>
<图1.3.1.3 课程对象状态图>
<图1.3.1.4 用户对象状态图> 1.3.2部分子系统的活动图
<图1.3.2.1 信息资源管理模块活动图>
图1.3.2.3 系统管理模块活动图
1.4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一个良好的数据库结构既具有数据冗余少、操作处理过程简单等特点,同时也应具有信息查找比较容易、系统开销低等特点[6]。
本系统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先根据在需求分析中得到的业务数据流,进行高度抽象得出系统实体,构造E-R图,然后再将E-R图转换生成特定的DBMS支持下的关系模式,再对确定的关系数据模式进行优化,最后确定数据的物理存储。
1.4.1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的重点在于信息结构的设计,它是整个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
它独立于逻辑结构设计和DBMS。
现实世界中一组具有某些共同特性和行为的对象就可以抽象为一个实体。
对象类型的组成成分可以抽象为实体的属性。
为此本系统从业务逻辑数据流中抽象出各个实体:学生、教师、管理员、实验课程、实验报告等。
并根据系统实际确定各实体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对系统数据信息流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可以设计出本系统的E-R图(实体-联系图)如下:
图1.4.1.1 学生E-R图
图1.4.1.2管理员E-R图
1.4.2逻辑结构设计
设计逻辑结构应该选择最适于描述与表达相应概念结构的数据模型,然后选择最合适的DBMS。
设计逻辑结构时要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并将转化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再设计外模式。
由此,我们将概念结构得出的结果(E-R图)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得出如下表:
度
Sid nchar 10 学号(主键)
Sname char 8 姓名
Sex varchar 2 性别
Pwd varchar 20 密码
Grade varchar 50 年级
Major varchar 50 专业
Class varchar 50 班级
Phone varchar 50 电话
Email varchar 50 邮箱
表2 Major(专业)
字段数据类型长
描述
度
Mid varchar 50 专业编号(主键)
表3 Grade(班级)
描述
字段数据类型长
度
Mid varchar 50 专业编号(主键)Gid int 4 班级编号(主键)Grade varchar 50 班级名称
度
Cid nchar 10 实验编号(主键)Cname varchar 50 实验名称Ccontent text 16 实验内容
Wanted int 4 预约限制人数Real int 4 实际预约人数Date datetime 8 时间
Address varchar 50 地点
Score int 4 实验学分Teacher varchar 8 辅导教师
度
Cid nchar 10 实验编号(主键)Sid nchar 10 学生编号(主键)
表6 Lib_Report(实验报告)
描述
字段数据类型长
度
Cid nchar 10 实验编号(主键)Sid nchar 10 学号(主键)
Tid int 4 教师编号
Title char 10 实验题目
Content char 10 实际内容Abstract text 16 备注
表7 Lib_Public(实验发布)
描述
字段数据类型长
度
ID int 4 实验报告编号(主键)
Title varchar 50 报告题目
text 16 报告内容
Conten
t
Time datetime 8 添加时间
表8 Teacher(教师)
度
TID int 4 教师编号(主键)
Tname char 10 教师姓名
Tsex char 2 教师性别
Tpwd varchar 50 密码
在对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时,为了对关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通过设置实体唯一主健、数据类型及长度约束来保证系统实体的完整性,数据正确的域完整性。
系统还设置了表间约束关系来维护表与表之间数据一致性的参照完整性。
表间约束关系如图:
图1.4.2.1表间的约束关系
前面我们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了局部应用视图,这种局部应用视图只是概念模型,用E-R 图表示。
在我们将概念模型转换为逻辑模型后,即生成了整个应用系统的模式后,还应该根据局部应用需求,结合具体DBMS的特点,设计用户的外模式。
目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都提供了视图概念,支持用户的虚拟视图。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功能设计更符合局部用户需要的用户外模式。
定义数据库模式主要是从系统的时间效率、空间效率、易维护等角度出发。
由于用户外模式与模式是独立的,因此我们在定义用户外模式时应该更注重考虑用户的习惯与方便。
为此,系统为不同角色的用户定义了符合自己需求的视图。
1.5定义视图
以下定义的视图是为学生查询预约实验返回查询结果而设计的特定视图。
图1.5.1
2、系统设计
2.1学生功能模块
1、学生登录
图2.1.1学生登录
学生登录后进入主界面
图 2.1.2 系统主界面
关键代码:
protected void btnStuLogi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登录系统{
string stuID = this.txtStuID.Text;
string stuPwd = this.txtStuPwd.Text;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 //定义一个学生对象
if (stu.checkStu(stuID, stuPwd) > 0) //核实学生记录是否在数据库中存在
{
Session["stuID"] = stuID;
Response.Redirect("/student/Default.aspx");
}
else
{
this.lbstu.Visible = true;
this.lbstu.Text = "错误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
}
四、课程设计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