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分享资料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世界比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特点和贡献-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和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2.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埃及、希腊、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异同-世界文明交往与融合的历史案例【第二单元:封建社会与科技进步】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农业经济的基础与特点-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2.科技进步与社会变革-农业文明与手工业的发展-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出现及影响-科技进步对封建社会及人民生活的改变【第三单元:民族融合与元明清的王朝更迭】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融合过程中的文化、经济交流与影响2.元明清王朝的更迭-元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明朝的建立与社会制度-清朝的建立与统治特点-欧洲的商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文化交流与科技传播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经济衰落原因分析-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探索【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近代科技】1.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与起因-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新发明的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2.近代科技的发展与变革-近代科技的典型代表及其应用领域-科学思想的更新与教育-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第六单元:民主与科学的伟大变革】1.民主思想与美国独立战争-自由、平等、人权等民主思想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与过程-美国宪法的制定和意义2.科学思想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科学革命的影响与启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因与过程-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制定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4.《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5.印度种姓制度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的成就 (1)古埃及的太阳历;(2)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3)古印度人发明的通用计数法(4)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 (5)古印度的佛教 (6)古代中国的文字 8.古代印度的佛教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6世纪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 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

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印度——中亚——东亚) 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印度——东南亚) 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①宗教倡导的宽容、慈善、诚信、尊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提高,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②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

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西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1.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

2.分封制和宗法制3.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规范贵族的身份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1.百家争鸣1)争论核心:如何治理国家2)百家争鸣各流派及主张3)百家争鸣的影响⑴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

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八上一、历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迁徙和进化,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文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其中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中,秦朝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丰富了科技、文化;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开放了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独特的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以城邦制为基础,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古印度文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近现代史近现代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各种革命运动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发生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格局,各种革命运动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等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包括家庭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政治制度分为君主制、共和制、民主制等,经济制度一般包括农耕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等。

2.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层社会(统治阶级)、中层社会(小资产阶级)、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

这三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关系和矛盾。

3.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是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变革和调整。

社会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

近现代历史上,各种国家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改革,如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改革等。

4.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

历史与社会八上知识要点

精心整理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一、 古代埃及:1. 埃及的兴衰: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逐渐形成几十个最初小国。

234. 1.(幼234.三、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及河流:南亚次大陆。

重要河流是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构成;作用 3佛教:创始人,时间、地点、教义以及传播路线(阿育王的贡献)四、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具有双重性:积极性: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

消极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斯巴达:尚武,贵族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征服希腊,希腊城邦时代终结。

之后,国王亚历山大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罗马帝国的兴衰:制作年代尺(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2)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

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西方文明的特点:属于海洋文明,自然环境优越,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一、西欧国家与基督教文明A 中世纪的王国和帝国1 法兰克王国:日尔曼人中的法兰克人建立2 查理曼帝国:800年,教皇为查理加冕BC手工业3D、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封君封臣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庄园制度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农奴制度终老庄园的土地租种关系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教权与王权的结合二、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一个人物:默罕默德•一个宗教:伊斯兰教:创始人,时间,地点,教义,经典最大的特点: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一个帝国: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麦加,麦地那、巴格•二、向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改革的影响: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消极性,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大化改新,日本在制度,建筑、文字、服饰等等方面都借鉴了中国日本的民族特性: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等特点(2)唐朝后期,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

初二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极品)

初二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极品)

八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第五单元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1、最后的盛世(明朝建立—鸦片战争前)(明清总体情况和当时的西方发展):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636年清建立,1644年清军入关并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和西方的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18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

国内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大的商帮和工商业市镇。

这一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但皇权高度强化,国家日渐闭关自守,盛世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

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起,手工工场逐渐取代手工作坊,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在思想领域,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从近代科学的诞生到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纷纷开始向海外拓展殖民地。

在上述变化的基础上,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西方一些国家先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2、“明修长城清修庙”,这反映了明清2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态度有什么差异?明朝采取防御政策,而清代统治者认为民族关系的处理重在以德服人,因此采取了比前代更加有效的怀柔政策。

3、明清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措施:A、明朝初年,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官,明成祖时,从中央派官员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直接管理。

B、清朝统治者修建避暑山庄,采用各种方式联络少数民族领袖。

C、清朝通过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立驻藏大臣等,加强对西藏管理。

D、粉碎准葛尔和回族贵族叛乱。

E、组织雅克萨之战,签定平等的《尼布楚条约》。

作用:达赖、班禅系统的确定和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联系;改土归流的进一步实施,保证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

此外,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地打击。

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并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4、明清对封建专制皇权的加强明朝清朝措施废丞相,分权六部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特务机构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推行学“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的科举考试社会领域其它方面,如对妇女的束缚等影响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影响,加强皇帝的专制统治。

历史与社会八上目录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上目录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上目录提纲一、第一单元:大宇宙为什么能产生生命1.1历史背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1.1.1宇宙的起源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红移理论1.1.2宇宙的演化过程:宇宙的膨胀、星系的形成、星系的演化1.2太阳系的诞生1.2.1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分子云的坍缩、原行星盘的形成、行星的生成1.2.2地球的特殊性:适宜的距离、适宜的质量、适宜的成分1.3地球上的生命出现与多样化1.3.1生命的起源理论:化学进化理论、原核生物起源论、真核生物起源论1.3.2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形成、进化的机制、生态系统的互动二、第二单元:人类初生:人类的起源和迁移2.1人类智慧的起源2.1.1人类的智商发展:智商的定义、人类智慧的独特性2.1.2人类大脑的进化:灵长类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2.2人类的起源2.2.1不同的人类起源理论:直立人起源理论、智人起源理论、多地区起源理论2.2.2人类基因的变异和迁移:人类基因组的异质性、人类的迁移和扩散2.3文明的起源和流变2.3.1定居与文明的兴起:农耕的出现和影响、城市文明的形成2.3.2不同文明的特点与贡献: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三、第三单元:社会转型: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3.1封建社会的兴衰3.1.1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制度的定义、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封建国家体制3.1.2封建社会的衰落:封建社会的矛盾与动荡、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3.2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崛起3.2.1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的定义与背景、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3.2.2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3.3社会阶级与社会变革3.3.1社会阶级的形成: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转变3.3.2社会变革的影响和挑战:工人运动与劳动条件改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四、第四单元:世界格局:世纪之交的社会与科技变革4.1科技革命引发的社会变革4.1.1信息科技的兴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4.1.2社会变革的影响: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变4.2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与政治体系4.2.1冷战的结束与国际关系的重构: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终结、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4.2.2政治体系的新变革: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全球治理的挑战4.3社会问题与可持续发展4.3.1社会问题的严峻性:贫富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4.3.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挑战: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上为《历史与社会八上》的目录提纲,涵盖的内容包括宇宙起源与生命诞生、人类起源与迁移、社会转型过程以及世纪之交的社会与科技变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文化上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

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

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3.古巴比伦文明: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 历史与社会 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1.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

①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

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③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2.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3.4.生活时间 特点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人 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距今约100万-50万年 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 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群居 距今约18000年山顶洞人外貌与现代人一样、懂磨光钻孔技术、会使用人工火、氏族生活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年 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距今约7000年 浙江河姆渡人 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距今约6000-5000年 陕西半坡人 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种粟、彩陶 距今约5000-4000年 炎黄尧舜禹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 5.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6.19世纪末,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

半坡遗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证明形成了科学知识的萌芽。

7.古代西亚,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

特洛伊人用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1)秦王嬴政统治期间,历经十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在公元221年统一全国,建立起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定都咸阳。

2)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称“秦始皇”。

3)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在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在地方,废除分封制,统一采有郡县制。

4)秦统一后,将秦的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给范文字。

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
纽带;
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统一了度,量,衡;
秦始皇下令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为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5)秦朝疆域广阔,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6)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爷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各地联系加强,国富兵强,又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全复习资料1.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条件(地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森林面积减少,退化成草原)2. 人类化石最早的发现地:东非大裂谷3. 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4. 直立姿势对人体体质的形成产生的影响:1.直立使胸廓向两侧发展,胸腔扩大,使上肢的活动更加自如.2.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进化.3.直立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4.直立使脊柱发展为s型弯曲,全身重心向下移,保证行走的稳定性.5. 人手和猿手的区别:1.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同其它各指配合活动.2.人手经过劳动,大拇指增长,大鱼际肌群发达,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可以做出精细动作.6.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300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100万年前)7. 1.古人类生活的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温暖,湿润,植物茂盛3.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云南省元谋县的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8.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类别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生活时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距今约一万八千年体质特征外貌特征接近现代人,但仍有猿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生产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木棒使用磨制石器,仍以打制为主,懂钻孔技术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状况群居生活氏族生活9.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在外貌上有什么区别?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有猿的特征。

山顶洞人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10. 人工取火比利用天然火有哪些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2. 土耳其、希腊是最早驯养牛的国家。

3. 墨西哥最早培育出玉米4. 西亚是最早驯养羊,种植小麦和大麦地区5.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变化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1、生产工具有了明显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知识要点梳理

一、古代文明1.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2.世界三大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3.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罗马帝国等。

二、世界古代史1.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斯巴达军国、亚历山大帝国。

2.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皇帝统治、罗马法等。

3.伊斯兰文明:麦加伊斯兰帝国、阿拉伯数字、伊斯兰教的兴起。

4.欧洲中世纪:封建体制、十字军东征、封建经济等。

三、中国古代史1.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夏商周等。

2.早期封建社会:西周、春秋战国。

3.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汉朝。

4.唐宋辽金元时期:唐朝的繁盛、宋金的对立、元朝的统一5.明清时期:明朝的繁荣和亡国、清朝的建立和后期的衰退。

四、世界近代史1.大航海时代与文艺复兴:哥伦布的航海、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

2.宗教与宗教战争:路德的宗教、宗教战争的起因和后果。

3.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英国的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君主专制与启蒙运动:法国的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

五、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外的变革。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推动力量。

3.民主革命的发展:北洋政府的建立、政治派别争夺的过程。

4.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的抵抗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六、现代史1.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和冷战的主要事件。

2.世界经济的变革: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3.当代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社会矛盾。

八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古代哲学思想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中,古希腊哲学是古代哲学思想的鼻祖。

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类世界的起源、宇宙万物的本质和人类行为伦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提倡“辩论哲学”,认为人们通过辩论才能更好地认识真理。

柏拉图则建立了理想国的哲学思想,认为理想国应该由智者来治理。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20世纪初,是由于欧洲各个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而爆发的。

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也成为了后来的二战的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年至1945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更加广泛,战争规模更大,破坏更严重。

纳粹德国以及日本等国家对世界各地进行了侵略,并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主要包括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和其他诸多发明创造。

这些发明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包括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这些文化形式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通过这些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当今世界,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全球视野和历史意识。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

教会通过宗教仪式、教义和道德规范等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03
城堡与骑士
城堡是中世纪欧洲的重要建筑,它既是领主的居住地,也是防御工事。
骑士则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军事贵族阶层,他们以武力和荣誉为准则,
保卫领地和维护封建秩序。
中世纪科技与文化
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逐渐兴起,成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大学的学科设置和 教学方法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的先声
中世纪的欧洲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和人物,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 动奠定了基础。
哥特式建筑的兴起
哥特式建筑风格在中世纪逐渐兴起,以其高耸、尖顶和细长的特点成为中世纪欧洲建筑的 代表之一。哥特式建筑在技术和美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04 近代历史与社会
近代文明的发展
文艺复兴
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盛行,人们追 求物质享受和品牌消费。
现代科技与文化
信息技术
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工作方式。
现代艺术
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在 技术和商业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和
发展。
流行文化
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成为 现代社会中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
方式。
06 历史与社会对现代社会的 影响
历史与社会
两者相互关联,历史研究 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而社会的发展又影响历史 的演变。
历史与社会的重要性
理解过去
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社 会的发展历程,理解历史事
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培养公民素养
学习社会知识,培养公 民意识,了解社会规则
和公共事务。
培养批判思维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精华提纲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精华提纲

八上“历史与社会”复习精华提纲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一)古代埃及:1、“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1)尼罗河定期泛滥,促进灌溉农业的发展。

(2)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3)尼罗河水流平缓,是一条宝贵而又可靠的交通运输线,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2、发展历史:(1)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小国,标志着尼罗河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2)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埃及国家。

(3)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4)公元前6世纪,古代埃及被波斯所灭。

(5)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埃及人与阿拉伯人逐渐融合。

3、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

(1)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独揽国家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

(2)为了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神圣化,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

还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自己修建了宏大的陵墓——金字塔。

4、文化成就:(1)建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①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②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王权的神圣权威。

③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即“灵魂不死”。

④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2)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

它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

(3)天文历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与回归年的天数仅有1/4天误差。

后来的罗马历法和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都源于此。

(4)医学: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分类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分类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社会形态发展进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人类的起源说:人类是由低级生物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其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其进化过程为直立行走、手脚分工、语言产生、大脑发育。

3、原始人类遗迹: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20万年,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但能制造使用工具,并会使用天然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处于旧石器时代。

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距今约30000多年,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样,会使用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器物,并会人工取火。

除采集和狩猎外,还会捕鱼。

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西亚村落:在距今约9000多年的西亚,是已知最早的古代村落,人们开始定居生活。

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距今约七千年左右,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代表作。

半坡遗址:陕西西安,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还会使用纺轮,种植粟,并能制造彩陶,如人面鱼纹彩陶盆,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

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时为夏商时期,发现大型宫殿。

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了解各自功绩),后尧、舜、禹(了解禹的事迹)选任部落首领,是为禅让制。

第二单元1、四大文明古国:特征国家洲别河流时间文字民族君王建筑或工艺埃及非洲尼罗河公元前3000年统一象形文字埃及人美尼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巴比伦亚洲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公元前3500年,最早的文明发祥地楔形文字苏美尔人汉谟拉比空中花园印度亚洲印度河恒河公元前2500年图画文字达罗毗荼人阿育王泰姬陵中国亚洲黄河长江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统一甲骨文华夏族禹、启长城司母戊大方鼎特征宗教创立时间创始人创立地区经典主要区域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印度——亚洲地区基督教1世纪耶稣巴勒斯坦地区《圣经》欧美地区伊斯兰教7世纪穆罕默德阿拉伯地区《古兰经》亚非地区道教东汉末年张道陵中国《道德经》中国、日、朝2、古代世界强国埃及在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军事强国。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八年级上学期是学生初中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历史与社会是必修课程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第二个朝代,周朝是第三个朝代。

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2.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割据的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如孔子、韩非子等。

3.秦汉三国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朝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充满变化的时期。

二、世界史1.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极为重要的两大文明。

希腊文化影响深远,如民主、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等,罗马文明的法律、建筑、天文学等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中世纪欧洲史: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特点,如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等。

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文化、思想发展的一次革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欣赏度。

三、地理知识1.地球: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唯一一颗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

2.世界地理:世界地理的知识非常广泛,包括世界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内容。

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

3.中国地理: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国家,要了解中国地理就要了解中国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口分布、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以上是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加强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好好掌握这些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观点,向上帝造人说发起了挑战。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

2、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称为史前时代。

在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

3、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

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巳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

4、我国境内以知的最早的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5、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术。

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6、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

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洞穴,巳会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的外貌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上一样了。

山顶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经过磨光和钻孔处理的小件器物。

巳使用骨针。

但山顶洞人仍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生活群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7、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要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居民还发明了陶器。

8、大约一万年以前,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起来。

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于是,在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人们经过长期的尝试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野生动物,以补充食品。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逐渐产生了。

九千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西亚地区。

10、19世纪末,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壁上发现许多动物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这里人们的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制作了项链,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也有了宗教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