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
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地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场,这里面有四个超酷的“小伙伴”在玩耍互动,它们就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就像是地球的“羽绒服”,它总是洋洋洒洒地把地球包裹起来。
有时候它会耍耍小脾气,吹来一阵狂风,那风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到处疯跑,把地上的东西吹得七零八落。
大气圈和水圈可是一对欢喜冤家呢。
当大气圈中的水汽聚集得多了,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气球被扎破,雨水就哗啦哗啦地落下来,这时候水圈就像一个默默承受的小跟班,任由大气圈把水洒在自己身上,在地上形成河流、湖泊,就像水圈身上亮晶晶的项链和镜子。
岩石圈就像一个顽固的老头子,稳稳地坐在那里。
不过它也会被大气圈和水圈折腾得够呛。
大气圈带来的风可以像一把把小刻刀,慢慢地侵蚀岩石圈的身体;水圈的水流淌过岩石圈的时候,那架势就像一群小蚂蚁在啃食一块巨大的蛋糕,长年累月下来,岩石圈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模样,出现了峡谷、沟壑,就像脸上长满了皱纹。
生物圈就像一个魔法小精灵,在这三个圈层之间跳来跳去。
植物扎根在岩石圈里,就像抓住了大地爷爷的胡须,然后又贪婪地呼吸着大气圈送来的空气,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圈提供的水,茁壮成长。
动物们呢,就像一群四处闲逛的游客,在大气圈下跑来跑去,在水圈里游来游去,在岩石圈上爬来爬去。
大气圈要是生气了,来一场风暴,水圈就会波涛汹涌,像一群发狂的骏马奔腾。
而这时候,生物圈里的生物们就像受惊的小老鼠,赶紧找地方躲起来。
岩石圈还是那样默默承受,顶多被吹掉几块小石子,就像掉了几颗头皮屑。
水圈要是泛滥起来,像一个张牙舞爪的巨兽,淹没了很多岩石圈的领地,也会让生物圈里的很多生物流离失所。
可大气圈又会来帮忙,太阳一晒,水又慢慢蒸发回去了,就像把调皮的孩子拉回了家。
这四个圈层的相互作用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闹剧,它们时而争吵,时而合作,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又变幻莫测的地球。
要是哪一天它们之间的互动突然停止了,那地球这个大游乐场可就变得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趣味啦。
必修一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例子分析(吴静)
①阅读课本,注意理解相 关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 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
培养自主学习、分析归 纳的能力。
3
高中地理精品教案(样稿)
概念 和形 成条 件
用的方程式,归纳其作用的基 本原理;尝试归纳喀斯特地貌 的形成条件,将所给材料中词 组代表的序号填入图 2 中;读 课本“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 意图”,A、B、C 分别对应喀 斯特地貌发育的早、中、晚三 个阶段,说一说三个阶段喀斯 特地貌的演变过程,将图例 1~8 代表的地貌形态正确填入 表 2 中的空档中。 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 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 判。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
造化出我国西南地区如此
神奇的山山水水的?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 ①朗读学习目标;
键词。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设计意图
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的 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和探 究欲望。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 意注意。
[内容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属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在水和
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化学溶蚀、淀积作用,从而形成峰林、溶洞、地下
图3
课本图 3-3-2“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中,A 图表示大面积的可溶性岩 石,地表裂隙沟谷发育且具有一定的坡度,具有喀斯特作用的条件。B 图表示在 喀斯特作用下,岩石出现垂直裂隙、落水洞、地下溶洞,地表侵蚀严重,出现了 “坝子”。C 图表示地表和地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完全,形成的典型的喀斯特景 观。将图例 1~8 代表的地貌形态填入表 2 中的空档中,从上行始依次为:1、3; 2;5;6、7、8。
2
高中地理精品教案(样稿)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 4-6 人为宜,每个 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 1 名小组长,1 名记录员,1 名发言人,1 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 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 2 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 况。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成因苏桂成沂南第一中学一、教学目标: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1.实验观察组织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反应现象,并用该实验揭示说明地理问题。
(1)两个玻璃水槽,装半槽水,水中放置石灰岩碎块。
①利用导管向一水槽中通入CO2气体,使水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另一水槽保持原样。
观察两水槽中石灰岩碎块的变化情况。
②将两水槽放在支架上,在两水槽中都通入CO2,在一水槽下方放酒精灯给水槽加热,另一水槽下不放酒精灯。
观察两水槽中石灰岩碎块的变化情况。
(2)坩埚内放石钟乳碎块,用酒精灯加热坩埚,观察石钟乳碎块发生的变化(为了更名显的显示反应结果可将石钟乳碎块换成碳酸氢钙碎块)。
2.实地考察利用周日组织学生到沂水“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参观考察。
观察主要景观的特征,分析景观的形成以及开发利用状况。
3.搜集资料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报刊等收集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说明,并指导学生制成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利用。
三、课堂探究(一)课堂引入让学生利用课件展示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
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美称,它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是如此之美可以号称天下第一。
让学生在感受和赞叹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同时,激发他们探究其成因的兴趣。
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如何造化出我国西南地区神奇的山山水水的?在指出桂林山水实际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后,让学生自学教材第一段明确“喀斯特”是这类地貌的名称。
下面我们来来认识一下喀斯特地貌。
(二)互动探究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搜集的资料直接回答下列问题:(1)喀斯特名称的来源和发展。
云南省高中地理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上水”的成因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上水”的成因主备教师:董诗平【学习目标】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含义和喀斯特作用的四个基本条件。
2: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前先学】1. 喀斯特地貌:是有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2. 喀斯特作用指含有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和淀积作用。
3.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
4.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自然条件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问题与例题】问题:请你具体说说地球各圈层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并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例】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后要求:“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桂林旅游区,不仅有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以灵渠——中国最早的运河为代表的诸多人文景观,加之便捷的交通、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
据报道,在2000年国家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桂林为中心的旅游区旅客比1999年增加了三成,旅游收入是1999年的两倍,成为该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1)桂林山水的游览价值在于()A.山水的景观美B.野生动物的多样性C.对地貌、水文成因的科学研究D.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2)桂林著名的山水秀色是在可溶性石灰岩地区广泛发育而成的。
由于处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流水的______作用形成了______、______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可知,这一地区在地质史上应属于______环境。
讲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旅游资源的价值、形成,以及化学知识和地球演化史知识。
桂林山水属地质地貌景观,侧重于山水景观。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流水溶蚀的结果,其景观有峰林、溶洞、天生桥等。
解答:(1)A C (2)侵蚀(溶蚀)峰林溶洞CaCO3+H2O+CO2=Ca(HCO3)2(3)温暖浅海【课内检测】1.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是()A.风力的搬运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2.侵蚀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波浪侵蚀D.冰川侵蚀3.下列形态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峰林B.角峰 C.落水洞D.石笋4. 有关我国桂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差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尤其以5—8月降水较多C. 漓江自南向北纵贯全境D.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土壤中有机质积累丰富5.有关桂林山水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形成、发育与岩石条件、气候条件有关B. 其形成、发育与生物条件无关C. 其形成、发育与水循环无关D. 其形成、与发育与陆地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广布有关【课堂小结】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2.喀斯特作用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淀积作用:Ca(HCO3)2= CaCO3↓+CO2↑+H2O3.喀斯特地貌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圈层自然条件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课后作业】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 )A.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B. 流水的冲刷作用C. 对可溶性岩石的淀积作用D.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2.关于水对碳酸岩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不叙述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越多,溶蚀力越大B. 有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C. 无机酸越多,溶蚀力越大D. 水的流动性越弱,溶蚀力越大3.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 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 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C. 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 孤峰、溶洞、落水洞4.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① 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5.与喀斯特地貌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 黄土高原的成因B 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C 华北平原D 山麓冲积扇6.关于石钟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悬垂于洞顶的碳酸钙堆积B. 它是洞底往上增高的碳酸钙堆积C. 它是散立在溶蚀谷地的低矮山峰D. 其形态呈柱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B1-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6.喀斯特地貌的类型有哪些?
●地面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钟乳石
A图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幼 年期,出现石芽、漏斗,整 个地表呈高原状态。 B图表示中年期,地表喀斯 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同 时发育,地表呈山地状态。
C图反映的是喀斯特地貌发 育进入老年期,出现溶蚀、 冲积平原和孤峰。 钟乳石
8.分析圈层相互作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①弄清地理事物的形成变化过程 ②分析案例所在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生 物和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的主要特征
③对照地理事物形成过程,找出案例所在地区 的主要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情况ຫໍສະໝຸດ 7.桂林“山水”的形成条件
喀斯特作 自然 圈层 用条件 因素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 和环境特征 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 岩石的 岩石圈 岩石 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 可溶性 广,可溶性、透水性好 大气圈 气候 亚热带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地势三面高,中南低,漓江 水圈 水文 水的 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强 溶蚀性 暖湿气候利于生物生长, 生物圈 生物 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 较高,水的溶蚀力强
4.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是什么?
●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
5.影响喀斯特作用的条件有哪些?
●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空隙和裂隙发育程度 ●水的溶蚀力←CO2及有机酸无机酸含量+水的流 动性←大气降水、地面坡度、岩石裂隙连通性
B1-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什么?
第3单元第3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 5、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 为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条件有那些?
• 1、岩石的可溶性强
– 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 白云岩。
• 2、岩石的透水性强
– 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
• 1、喀斯特是原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 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
• 2、喀斯特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 貌类型
•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 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溶蚀 CaCO3+H2O+CO2=Ca(HCO3)2
淀积 Ca(HCO3)2=CaCO3↓+CO2↑+H2O
`
5、桂林地区的生物条件如何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 形成?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哪些自然因素有
关?
岩石、气候、水文、生物
2、桂林地区的石灰岩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特 点? 海相沉积形成大量石灰岩。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裂隙发育广泛, 可溶性、透水性好。
3、桂林地区的气候有何特征?
【知识拓展】
材料分析:喀斯特地貌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 来哪些影响?
有利:有丰富的_旅__游___、_地__下_水__、__疗__养____、 __矿_产____等资源。
不利:
1、地形崎岖;水易漏入地下深处,地面容易出现干旱, 不利于农业生产;
2、交通不便;
3、建设工程和采矿时,易漏水或地基沉 陷。
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幼年期,地表呈高原状态 青中年期,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 同时发育,地表呈山地状态。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桂林“山水”成因的教学过程设计
请 两位 同 学上 黑 板 分 别 写 出溶 洞和 钟 乳 石 形成 的
看 ,你看到过哪些形态的喀斯特地貌?
( 鼓励 学 生说 说 自己的旅 游 见 闻 ,投 影 喀 斯特 地
( 的 溶 蚀 力 的 大 小主要 取 决 于水 中所含 二 氧 化 水 碳 、有机 酸和 无机 酸 的数量 ,以及 水 的流动性 。 )
1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 “ 喀斯特地貌 ”这一名称
是怎 么得Leabharlann 的? ( 喀斯 特 地 貌 :原 南斯拉 夫 西 北部 的喀 斯 特 高原
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地 区 ,喀斯特地貌往往会 广泛发育。下面我们通过动画来看一下它的形成发育过
■ 一 垒 21 第2 0年 1 1 期
高地 中理
一
、
情 景导 入
的 可溶性 岩石是 哪一种 ? ( 石灰岩 )
古往 今 来 “ 桂林 山水 甲天 下 ”不 知 唤起 了多 少 人
喀斯特作用能否进行主要取决 于岩石的可溶性和 水的溶蚀力,而喀斯特作用的发育程度则受岩石的透水 性和水的流动性的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 素有关呢? (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 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貌类 型 图片。激发 兴趣 ,活跃课 堂气氛 ,调动 学生参 与
课 堂。 )
化 学方程式 。投 影验 证 学生的板 演情 况。
溶 洞 的 形 成 :Ca O C +CO, +H, O=C a( HCO , )
分 两个组 看课本 讨论 回答 :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学习目标] 1.了解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类型、特点及其分布特征。
2.掌握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认识。
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
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其化学过程如下:3.(1)岩石⎩⎪⎨⎪⎧ 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透水性: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程度越高,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2)水⎩⎪⎨⎪⎧ 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取决于大气降水、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4.喀斯特地貌的分类(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以及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岩石条件:石灰岩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2.气候条件: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3.地形条件: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4.水文条件: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容易富集,流水侵蚀作用强。
5.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
思考 我国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为什么不如南方典型?答案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少,流水的溶蚀与淀积作用弱,所以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充分。
探究点一认识喀斯特地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答案①峰林②溶蚀洼地③孤峰④落水洞⑤地下河⑥石钟乳⑦石笋⑧石柱2.下列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多选)(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答案AB3.一般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2~4倍。
高中地理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件 鲁教版必修1
Ca(HCO3)2 = CaCO3↓+CO2↑+H2O (淀积作用)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 ==== CaCO3↓+CO2↑+H2O
喀 斯 特 地 貌 的 形 成 条 件
• 岩石
可溶 性 (碳酸岩类岩石,如 石灰岩\白云岩 ) 透水 性 (取决于:岩石的 空隙 和 裂隙 的发育程度) 溶蚀 力 (取决于:
)
)
)
7、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A、玄武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判断8~10题。
8.该版面景观是 ( B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9.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B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D 10.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 境 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学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它学科知 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 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的情感。
喀斯特地貌的名称由来:
—— 喀斯特是原南斯拉夫一个石灰
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因可溶性岩 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奇特 地貌。后来逐渐演化成对这类地貌的专 门术语。
喀斯特作用
• 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 岩石的溶蚀与淀积作用。 •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云南省高中地理 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学案
云南省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33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3、桂林“山水”发育条件学习重难点:桂林“山水”发育条件【前置作业】1.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的水对岩石的和作用。
(2)形成条件①岩石:种类: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
特性:性、透水性②水:溶蚀力:取决于水中所含的、有机酸和的数量及水的的强弱。
流动性:取决于、地面坡度以及的类型与连通性。
(3)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
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地下河等。
2.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①岩石条件: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透水性都很好。
②气候条件:位于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③地形条件:该区、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④水文条件:河流水量丰富,作用强烈。
⑤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含量较高。
【问题与例题】【问题1】阅读教材,探究完成以下问题:“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哪一个?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哪一种?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喀斯特作用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
最基本的条件是岩石的可溶性。
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石灰岩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以及水的流动性。
)在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往往会广泛发育。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一、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的理念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未来人生有用,有利于培养热爱生活、态度积极,人格独立,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在课程实施上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提高“提问”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式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
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人生规划能力,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该班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思维活跃,能积极的进行讨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究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桂林“山水”的成因。
四、教学难点: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五、教学准备收集大量的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并进行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材料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板书: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导入]图片(人民币20元背后的截图)师:这张图熟悉吗?生:辨认、回答。
师:这是哪的风景呢?生:回答(桂林山水)师:对,我们课前看的那是哪呢?生:回答(桂林山水)师:出示几张相关图片,道出桂林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迷人景色。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ppt 鲁教版
体验新课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4单元 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课
以区域 案例的 形式考 查地理 环境整 体性的 表现、成 因,突出 因果逻 辑的推 理,多以 综合题 为主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3-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并不断进行 物质运动 和 能量交换 ,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 变化。
考向一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20考向二 素养提升7
思路分析第(1)题,
第(2)题,
考向一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21考向二 素养提升7
第(3)题,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材料, 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学生的区 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水循环
物 质 循 环 简 图
能 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 输送)、重力能(降 水、径流)
生物循环
太阳能 化学 能 热能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热能、太 阳能、重力能
考向一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6考向二 素养提升7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 意 平衡;②缓解不同纬 度间热量收支不平 义 衡的矛盾;③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不 断塑造地表形态
解析 答案
考点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8-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7.读图,回答问题。
(4)关于该种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 B )。 A.完全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B.与当地的岩石、气候、生物等条件密切相关 C.是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D.生物活动不参与其形成过程
1.该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 B.鼎湖山保护区 C.桂林山水 D.长白山天池
C
)。
看“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回答1 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D
)。
看“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回答1 ~ 4题。
3.该地区此景观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A ) 。 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②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厚度大 ③该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 ④该地区地形相对较平坦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④ D. ③ ④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计划课时:1课时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3年3月4日
学习目标
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 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 的结果,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四大圈层: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下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还是整体性?整体性
5.关于石灰岩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 A.石灰岩按成因分属于沉积岩 B.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C.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 D.石灰岩中不可能找到化石
九乡风景区位于昆明宜良县东北,距昆明市区90千米, 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有卧龙洞、神女宫、白象洞等 景点,这种景观(如下图)的形成与当地广布的石灰岩和 湿润的气候有关。回答5 ~ 6题。
看“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回答1 ~ 4题。
高中地理课件3.3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2 3-4 5 6
5. 滇、黔、桂三省区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 B.三省区地势起伏和缓,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差 C.三省区地质灾害多发,与石灰岩广布关系密切 D.广西境内地表破碎,喀斯特地貌均分布在地下 解析:喀斯特地貌是由可溶性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形成的; 三省区石灰岩广布且其石灰岩可溶性、透水性好;三省区地质灾害 多发,与不稳定的地壳关系密切,与石灰岩广布关系不大;广西境内 的喀斯特地貌既有地面喀斯特地貌(如峰林、峰丛等),也有地下喀 斯特地貌(如石钟乳、石笋等)。 答案:A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掌握喀斯特地貌 形成的条件,能够 说出不同的喀斯 特地貌、地形 2.掌握桂林“山水” 的成因并说出喀 斯特地貌形成过 程中岩石圈、水 圈、大气圈、生物 圈的相互作用,学 会用综合的观点 分析问题
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桂林的山, 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 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 工。于是形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 桂林“四绝”,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山水”的成因有哪些?喀斯特地貌给人们 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育,透水性、可溶性好
探究
喀斯特 作用
圈层
自然 因素
桂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
大气 气候 圈 条件
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水的 溶蚀性
水圈
水文 条件
地势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利于地表 水、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 的流动性强
生物 圈
生物 条件
第三单元第三节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4)水文条件:河流水量丰富,________作用 侵蚀 强烈。
(5)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有机质
有机酸 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__________的含 量较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要点串讲•知能突破
桂林“山水”的成因
水的 溶蚀力
水圈
生 物 圈
生物 条件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方法突破 图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1)图乙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 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
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目标定位 1.以桂林“山水”的成因为案例,说明地理环
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加深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并联系其他学 科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栏目 导引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这时漏斗、落水洞、地下溶洞等地貌开始发 育。
C阶段:地下水系发育,溶蚀作用继续进行,
地面溶沟加深加宽,漏斗、落水洞扩大,地势 起伏加大,地表崎岖不平。地下溶洞扩大,且
互相沟通发育成洞穴系统。此后,地表漏斗扩
大归并,形成溶蚀洼地、峰林等地形。溶洞进 一步扩大,洞顶或地下河顶板坍塌,许多地下 河又转化为地面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脑筋
1、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 ﹚
A、可溶性岩石 大
B、岩石裂隙、空隙
C、水 2、喀斯特地貌( C )
D、流动的水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是以化学作用为主,流水机械作用为 辅,共同作用的结果。
初期:地表呈高原状态
中期:地表呈山地状态
C
4、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形态和成因
地面喀斯特地貌: 峰林、峰丛、孤峰、 溶蚀 溶蚀洼地、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溶蚀
石钟乳、石笋、石柱 淀积
天 坑
峰丛
峰林
孤峰
地下河
落水洞
博山溶洞
芙蓉洞
石柱
石钟乳
石笋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2、桂林地区的石灰岩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
【答案】 (1)峰林 溶蚀洼地 孤峰 落水洞 地 下河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2)喀斯特 喀斯特作用 (3)①岩石条件:桂林地区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 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②亚 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③东部、西部、 北部地势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 纵贯全境;④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强 烈;⑤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 壤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条件有那些?
• 1、岩石的可溶性强 • 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
岩、白云岩。 • 2、岩石的透水性强 • 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 • 3、水的溶蚀力强 • 水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
(正相关)。 • 4、水的流动性强 •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性有取决于大气降水、
【成果检验】
1、该版面景观是 C
〔
〕
A、九寨沟 B、鼎湖山保护区C、 桂 2、林该山景水观的D主、要长成白因山是天〔池 B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
3、该景观位于__广_西_壮族_自_治_区___〔省/区〕,这里 广泛分布着__石_灰 _岩,且岩石的__可_溶_性__、_透_水_性 都很好;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是我国的_亚_热_带_湿润___ 区;生物生长旺盛,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_有_机_酸___含 量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中国最美的地下河——神农宫
连州地下河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 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大自然的鬼斧神
工究竟是如何造化出如此美景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及成因。
2.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主要内容
一
认识喀斯特地貌
二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
三
生物生长旺盛,使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 水的溶蚀力强,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有利地形 流水侵蚀
水圈
【知识梳理】
石灰岩:
岩
峰林、峰丛、 地下河、溶
广、厚、
石
孤峰、溶蚀洼 洞、石钟乳、
纯、裂、
圈
地、落水洞 石笋、石柱
空 大
气候:温
气
喀斯特地貌
典型 桂
地面坡度以及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
【重点巩固】
岩石成分易溶--→ 可溶性强---→
喀
斯
岩石空隙、裂隙大-→ 透水性强---→
特
水中二氧化碳、有机酸、
无机酸含量多-→
静态溶蚀力强-→
作
降水多、坡度大、岩石 裂隙大且连通-→
水的流动性强-→
用 强
可溶性岩石只有碳酸盐类岩石,可溶性岩石包括碳 酸盐类(如石灰岩、白云岩)、硫酸盐类和卤盐类三类。 但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盐类,尤其是石灰岩 分布区。
3、桂林地区的气候有何特征? 4、桂林地区的地形情况及其对水文条件的影响?
5、桂林地区的生物条件如何促进了喀斯特地貌的 形成?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桂林山水的形成和发育与哪些自然因素有
关?
岩石、气候、水文、生物
2、桂林地区的石灰岩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特 点? 海相沉积形成大量石灰岩。
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裂隙发育广泛, 可溶性、透水性好。
3、桂林地区的气候有何特征?
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 因
4、桂林地区的地形情况及其对水文条 件的影响?
地势东、北、西部高, 中、南部低,利于地 表水、地下水的形成 和富集,使水的流动 性强
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5、桂林地区的生物条件如何促进了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暖、降水 多
圈
溶淀
林
蚀积
地 水文:地
水
喀斯特作用
强烈 区 表水、地
圈
下水富集
岩石的可溶性 水的溶蚀性
生
生物:提
物
供有机酸
圈
读石灰岩溶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貌类型称为什么?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①②是什么类型?它们是什么作用形成的? (3)这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
读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桂林美的让世界静止
唐代韩愈:“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地面路线(漓江)
峰林
洞
地下路线 (芦笛岩溶洞)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溶洞
地下河
仙桥地下河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貌名称: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
(2)从A→B→C的过程反应了
地貌的形成过程,
促使这个过程发生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形成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四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 因
思考
一、自主学习 认识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名称的来由? 2、喀斯特的含义?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5、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 6、喀斯特地貌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 1、喀斯特是原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 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
• 2、喀斯特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 貌类型
•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 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
溶蚀 CaCO3+H2O+CO2=Ca(HCO3)2
淀积 Ca(HCO3)2=CaCO3↓+CO2↑+H2O
• 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岩石 的可溶性。
• 5、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 为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