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第6讲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作业
【岳麓版】高考一轮: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ppt课件(含答案)
![【岳麓版】高考一轮: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ppt课件(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58c1ddd36a32d737581c2.png)
3.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立法者应 “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 “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 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 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 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 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 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洪仁玕( ) A.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 B.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较为清楚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来振兴天国 D.主张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
2.阻碍作用 (1《) 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 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生产力,迟滞了这些省份的 近代化进程。 (3)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 战争,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大好时机。
1.1753—1851 年广西人口、耕地面积和额定地丁银变化表
3.朝廷式微,中央集权破坏 最突出表现为东南互保的出现。 1900 年 6 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 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于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 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 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 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 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 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 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 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 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朝廷的命令。
岳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 课时规范练6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岳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模块一 政治文明历程 课时规范练6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1c36467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2.png)
课时规范练6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除了“天父天子”的口号外,太平天国所宣传的思想内涵,与中国历史上传统民间宗教的思想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平均主义”的部分,也只见于文字号召,并未付诸实施。
材料表明( )A.洪秀全融合了西方宗教和中国本土宗教B.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在中国缺乏实施条件C.太平天国革命实践与革命理想出现背离D.太平天国的思想很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2.(河北唐山三模)1853年春,法国驻中国领事在给法国政府的公文中提到:几个星期以来,南京等地洋布一匹也销售不出去,就连鸦片也无法销售,价格急剧下跌。
材料表明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当时的中国( )A.国内政治形势变动B.民众自发抵制英法联军的侵略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3.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革命解除了种种封建束缚,特别是在克复苏、浙地区后,执行奖励工商业,大力扶植生产的政策,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十分活跃,农产丝业大量增产,贸易繁荣,商业兴盛。
据此,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要求C.部分突破了农民阶级局限性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变动4.(广东华大新高考联盟4月质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江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安民造册、招辑流亡、管理诉讼、治理土匪、兴办团练、整饬军纪、保障农业、兴修水利、减赋限租、招贤之制。
这些举措( )A.获得了民众普遍支持B.使江南地区长治久安C.在江南地区得到了有效推行D.其意在应对社会危机5.(山西太原三模)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这说明“这场革命”()A.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瓦解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D.获得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6.孙中山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同步练习: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同步练习: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2a746c0cbe23482fb5da4c06.png)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菏泽高三质检)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A.强烈的排满色彩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答案:C2.(·泰州高三联考)黄炎培回忆:“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革命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以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B.使国民体质大幅度提高C.使民众的思想极大地解放D.使社会风俗彻底地改变答案:C3.(·沈阳高三段考)袁世凯在直隶省的新政中,成效卓著,那时他众望所归,远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
立宪派不信任孙中山并支持袁世凯和列强的挺袁态度使孙中山不让位也很难。
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票(全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材料说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是() A.革命派在各种压力下对袁世凯被迫妥协B.当时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结果C.列强为寻找在华代理人支持袁世凯的结果D.袁世凯的权术蒙蔽各派政治势力双眼答案:A4.(·晋中高三摸底)有学者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
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成为社会共识B.仅凭暴力不能使革命胜利C.对袁妥协是革命党人正确选择D.妥协与斗争都是革命方式答案:D5.(·攀枝花高三调研)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
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揺军心。
【名师推荐资料】新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 岳麓版
![【名师推荐资料】新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e7fc117e21af45b207a81f.png)
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考点1|追梦与毁梦——太平天国运动[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自然灾害。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二、经过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全盛:1853—1856年,太平军北伐与西征并举,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转折:天京内讧(1)原因:领导者进取心衰退,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发生内讧。
(2)表现: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被处死;石达开遭猜忌出走,全军覆没。
6.后期斗争(1)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洪仁玕总理朝政。
(2)稳定天国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3)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纲领[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
史料二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到后期指导思想的转变,揭示了从初期的“毁儒”到后期“尊儒”的变化,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借助尊孔的方式维护政权。
2020版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课件: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2020版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课件: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5f8f2c20975f46527d3e199.png)
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第 6讲
考纲要求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1.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 原因、过程和作用。②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辛亥革命:①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过程和作用。②中华民国成立。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史论归纳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及作用 1.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特点 (1)兴起于“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制定新方案:《资政新篇》。
(3)承担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4)面临新敌人: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属于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 2.阶级矛盾:战费和赔款由参战各省分摊,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吏治极端 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广西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组织准备: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某些教义创立①“ 拜上帝会 ”。
考点一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合作探究 主题
◆史料呈现 史料1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反映了农民千百年以来渴望得 到自己一份土地的根本要求,而且以磅礴的气魄,明确的主张规定下来,
全面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空前的第一次……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 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显然是分田到户,以家庭为生产单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五四运动:①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②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
2020届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必修部分)练习: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
![2020届高考一轮总复习历史(必修部分)练习: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ba2d3daf1ffc4ffe47acdd.png)
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度总督巡抚满族汉族满族汉族1837年7 3 8 121864年 3 7 0 15A.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D.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解析: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不得不更多地依靠汉族地主的力量,故C项正确;清政府历来对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有较强的防范之心,故A项错误;1864年洋务运动刚刚开始,故B项错误;地方督抚满汉的变化不能够反映中央政府权威性的丧失,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9·太原模拟)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这场“战争”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北伐战争D.淞沪会战解析:由材料“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可知战争主要在南方,由材料“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可知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
答案:A3.(2019·荆州质检)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但从1853 年至1863 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
该现象反映()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解析:材料“从1853 年至1863 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口、扬州、南京等地”是太平军的活动区域,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导致票号相继撤庄,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4.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各省谘议局相继成立。
立宪派一方面以谘议局为论坛,发表各种议论,通过各种决议,力图对地方政府的权力运作有所监督;同时互通声气,函电往来,发起和组织联合请愿,要求尽快成立“责任内阁”,加快立宪步伐。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含解析)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d5e68b84254b35effd3430.png)
第9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名师导语』太平天国运动是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
在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中未曾直接涉及。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江浙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晚清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需重点关注。
1.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其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
2.经过(1)兴起: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1853年3月,定都天京。
(2)全盛:经过北伐与西征,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转折:天京变乱。
(4)后期斗争⎩⎪⎨⎪⎧①军事上: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②政治上:任用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结果: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大同之世。
这些又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
他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
——摘编自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评传》【构图解史】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信息提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斗争的主要矛头是清政府,目标是建立小农经济的理想天国。
【构图解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信息提取:《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性质,都因具有空想性而根本无法实行。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64fcb6d0d233d4b04e692b.png)
核心素养提升练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这旨在强调拜上帝教( )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C.中西文化畸形结合产物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解析】选C。
“既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得出拜上帝教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但不是正常的结合,故C正确。
【加固训练】1861年,洪秀全邀请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到南京并度过了十五个月。
对此,罗孝全曾声称:(洪秀全)要我来,是让我来做官,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
洪秀全此举意在( )A.用外交手段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合法性B.利用宗教信仰实现其政治目的C.重振太平天国政权的内政以及外交D.打破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围剿【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是让我来做官,让我宣扬他的那套教条,还让我说服外国人皈依他本人”说明当时洪秀全是利用宗教宣传,以达到扩大和巩固其统治的目的,故B正确。
2.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受《北京条约》影响较深B.通晓国际水路交往规则C.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D.没有认清列强侵华本质【解析】选D。
根据材料“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可知,太平天国未能很好地认清英国行为的侵略本质,予以有效的还击,故D正确。
3.葛剑雄认为,“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但他同时又说,“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提升作业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提升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b63b23c27d3240c8447ef75.png)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6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课时提升作业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但是,“上帝”“上主”“天”都不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A.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践行《天朝田亩制度》C.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解析】选C。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发生的,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领导者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实践了《天朝田亩制度》,故B项错误;C 项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故C项正确。
2.(xx·晋冀豫三省联考)“评价太平天国,不能非此即彼。
无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无论洪秀全其人如何,也不能反过来说大清就是好的,大清的镇压是正义的,大清不需要被革命。
”这一观点认为对太平天国运动应该()A.遵从革命史观来评价B.功过折中进行评价C.结合事实作具体分析D.主要肯定其反清意义【解析】选C。
本题考查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方法问题。
题目中关键信息“不能非此即彼”,即要按照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结合事实对历史事件作具体分析。
【拓展延伸】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1)清政府和列强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动势力空前强大。
(2)领导这次起义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农民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自私、保守等弱点。
(3)太平天国未能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纲领。
(4)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存在严重的宗派思想,造成内部团结破坏,革命力量削弱。
(5)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领导集团享乐腐化。
(6)太平天国军事战略的严重失误。
3.“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解析】选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45.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教师用书岳麓版45.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23b8d31a37f111f1855bbc.png)
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考点1| 太平天国运动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
[轻巧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二、经过1.兴起发展(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2.进入全盛(1)军事上:进行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达到全盛。
(2)政治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3.由盛转衰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后期斗争(1)军事: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士气重新高涨。
(2)政治: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走向失败1864年7月,湘军轰破天京城墙,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易混辨析]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区别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上,两者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各自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三、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轻巧识记] 太平天国运动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名师推荐资料】新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
![【名师推荐资料】新2020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6c1541376baf1ffd4fad1f.png)
课后限时集训(六)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A[材料中天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的这一举措是由于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筹集军粮),并不是为了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依然保留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
]2.(2017·榆林高三模拟)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
这说明了( )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D.傲岸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D[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并未体现重振太平天国威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太平天国外交观念的转变,故D 项正确。
]3.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99ecf828ea81c758f5784f.png)
6.失败
(1)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2)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朝田亩制度》在发展经济的主张上是相互矛盾的。
(3)史料3中天京的建设反映了定都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 重,革命进取心减退,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问题思考
(1)依据史料1、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 新篇》的认识。 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都具有反封建性质,但二者的 社会经济主张相反:前者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考点二 辛亥革命
自主学习
一、背景
1.民族矛盾加深: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
和掠夺。
2.阶级矛盾加深: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
二、酝酿准备
1.组织准备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 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
▶图证历史
大同社会的梦:《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田凭,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农民阶级获得土 地的迫切愿望,从反封建的角度看具有革命意义。
三、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其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 政新篇》,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6_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word版有答案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课时强化练6_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0f1dd9e31433239689378.png)
课时强化练(六)(限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1.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
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
这体现出()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B.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D.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权力的争夺,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定都后,通过北伐、西征达到全盛时期,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的实权仍掌握在洪秀全手中,故C项错误;杨秀清假借代天父传旨来争权夺利,故D项正确。
【答案】 D2.(2016·济宁调研)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D.兴办学校教育【解析】“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兴办学校教育在《资政新篇》中有提到,但是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故D项错误;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
【答案】 A3.下列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所有胥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D.“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解析】A项属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不符合潮流,错误;B项属于配给制,与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背道而驰,错误;C项是一种国有制思想,与资本主义社会保护私有制相冲突,错误;当时时代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从政治上来说,是从人治走向法治,法制化是当时时代的发展潮流,故选D项。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
![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教案: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6f31731126edb6f1a1046.png)
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考点1| 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广西地瘠民穷,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2.过程(1)兴起与发展①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3月,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达到全盛①1853—1856年,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
②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③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3)由盛转衰: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发生天京事变。
(4)后期斗争①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人。
②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关系《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3.意义(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数字法归纳太平天国运动(1)一个组织:拜上帝会。
(2)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三大事件:金田起义、天京内讧、天京陷落。
(4)四个阶段:兴起、发展、转折、失败。
(5)五个新特点:新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方案——《资政新篇》;新任务——反封建、反侵略;失败新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新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请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
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这一举措() A.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B.吸引地主阶级参加革命C.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D.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解析:选A。
材料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诸王向洪秀全建议,军队人数增加,为了筹集军粮,安徽、江西应该“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得到洪秀全的赞同,说明他们主张维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与《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故A项正确。
2.(2019·榆林模拟)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
这说明了()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D.傲岸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解析:选D。
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材料中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得出洪仁玕只是为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创造有利的环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太平天国外交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
3.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
”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B.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解析:选A。
两位史学家都认为太平天国的成功是历史“倒退”和“失败”,原因就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不能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
4.(2019·郑州高三质检)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
这一变化反映出()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解析:选B。
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督抚由满洲贵族担任变为汉族地主担任,反映了清朝重用汉人超过满人,清朝的军政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切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故C项错误;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5.(2019·唐山期末)1907年,中国有人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
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
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
这种认识()A.宣传三民主义B.唯恐天下不乱C.鼓吹民主革命D.绝非时代主流解析: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即不能不杀人流血”的说法具有肯定和强调的意味。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07年正处于维新变法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的时期,材料中的观点对“革命”的态度是肯定和赞成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三民主义,A项错误,排除;B项说法欠妥,排除。
6.1911年10月30日,清政府在《实行宪政谕》中说:“促行新治,而官绅或藉为网利之图;更改旧制,而权豪或祗为自便之计。
……驯致怨积于下而朕不知,祸迫于前而朕不觉。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导致清末立宪失败B.清末立宪削弱了皇帝权力C.清末立宪导致了官吏的腐败D.清末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选D。
A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因果倒置,故A项错误;材料“朕不知”“朕不觉”,表达了皇帝对清末立宪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浑然不知,故B项错误;除官吏腐败外,C项不能体现“权豪或祗为自便”“怨积于下”等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官绅或藉为网利”“权豪或祗为自便”“怨积于下”“祸迫于前”,可知清末立宪引发了官绅豪强与底层人民的矛盾激化,故D项正确。
7.(2019·南昌模拟)1911年5月,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前夕,一位名叫石长信的监察干部(给事中)在上奏中写过:“四川、湖南现兴修铁路,因资金紧张,以租股为名,每亩土地皆征税,以充路款。
我听闻两省农民,民怨沸腾,又遇荒年,用强制手段收取更难以操作。
深恐民穷财尽,本欲图富强却使其更加贫弱。
所以于路收归国有之日,不必担忧百姓会阻挠。
”材料印证了()A.铁路建设资金短缺B.民众抵触铁路修建C.铁路国有恰逢其时D.保路运动发生原因解析:选D。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它不仅堵塞了民间资本介入投资的通路,而且将之前民间集资的铁路费用也收归国有,引起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故D项正确。
8.(2019·张家口高三期末)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
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
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藉社会声望。
这可以佐证() 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解析:选A。
辛亥革命的成功,既离不开革命派对新军的思想动员作用,也离不开立宪派的社会号召作用,这是二者合力的结果,故A项正确;新军虽然是推翻清王朝的主体力量,但这并不是材料所要佐证的观点,故B项错误;立宪派的革命目标是君主立宪而非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错误;各省独立与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联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 项错误。
9.(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解析:选C。
袁世凯最终能够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与两个“临时”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也绝非是“本质体现”,故A项错误;两个“临时”与孙中山的个人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B项错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这一时期已然认识到,民主共和之路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两个“临时”正是其不懈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故C项正确;有无“临时”两字与中华民国政权是否获取人民支持同样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10.(2019·丹东高三质检)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
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A.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D.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可知,《临时约法》本身在政体构建方面就存在着天生的缺陷,故D项正确。
11.(2019·临沂模拟)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
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
”这一规定() 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B.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解析:选C。
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看出符合革命派的诉求,“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北洋集团的胜利,同时体现革命派和北洋军阀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A、B项均以偏概全,故A、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湖北派的意志,故D项错误。
12.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
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这表明()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C.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D.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解析:选B。
民主共和观念应该强调反帝制的内容,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宣传民主思想的新报刊数量及发行量增多,普通百姓也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说明社会思想环境自由,联系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公众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未体现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高涨,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近代报刊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因而无法得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的结论,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
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材料二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谕此,任众处罚。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材料三这是两种对立的宪法精神之中和、妥协的产物:即革命党革命主义的宪法,与“逊位诏书”中所承载的、从晚清立宪以来的、和平改良的立宪派的宪法精神,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国构建时期的宪法根基,为我们现代中国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政治时期或者立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