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卤代烃 有机化学 第二版 (徐寿昌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PPT

合集下载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
第六章单环芳烃
一、写出分子式为C9H12的单环芳烃所有的异构体并命名之。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1.间二硝基苯2,对溴硝基苯3,1,3,5-三乙苯4,对羟基苯甲酸
5,2,4,6-三硝基甲苯6,间碘苯酚7,对氯苄氯8,3,5-二硝基苯磺酸
三、命名下列化合物。
叔丁基苯对氯甲苯对硝基乙苯苄醇
苯磺酰氯2,4-二硝基苯甲酸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4-甲苯基丙烯
四、用化学方法区别各组化合物。
解:环己烷环己烯苯
环己烷
环己烯

溴水
不变
褪色
解:乙苯苯乙烯苯乙炔
乙苯
苯乙烯
苯乙炔
溴水
不变
褪色
褪色
硝酸银氨溶液
不变
沉淀
五、以构造式表示下列各组化合物经硝化后可能得到的主要化合物(一种或几种)。
10,邻甲苯酚11,对甲苯酚12,间甲苯酚
六、完成下列反应式。
从硝化反应的中间体的稳定性看,在邻位和对位取代生成的中间体比在间位上取代稳定。
七、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错误。
八、试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环上硝化反应的活性顺序排列。
九、试扼要写出下列合成步骤,所需要的脂肪族或无机试剂可任意选用。
1.甲苯4-硝基-2-溴苯甲酸;3-硝基-4-溴苯甲酸
5,对二甲苯2-硝基-1,4-苯二甲酸
十、以苯,甲苯及其它必要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十一、根据氧化得到的产物,试推测原料芳烃的结构。
十二、三种三溴苯经硝化,分别得到三种、两种、一种一元硝基化合物,是推测原来三溴苯的结构,并写出它们的硝化产物。
十三、某不饱和烃A的分子式为C9H8,它能和氯化亚铜氨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化合物A催化加氢得到化合物B(C9H12)。将化合物B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得到化合物C(C8H6O4)将化合物C加热得到化合物D(C8H4O3),若将化合物A和丁二烯作用则得到一个不饱和化合物E,将E催化脱氢的2-甲基联苯,写出A,B,C,D,E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式:

最新《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第9章卤代烃

最新《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第9章卤代烃
ROH + SOCl2 RCl + SO2 + HCl
• 优点:速度快,产率高(90%), 无重排,副产物为气体,易 分离。此反应只是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备氯烷的方法。
(4)卤素的置换: RCl + NaI(丙酮溶液) RI + NaCl
这是从氯烷制备碘烷的方法,产率高,但只限于 制备伯碘烷。
9.1.3 卤烷的物理性质
《有机化学》徐寿昌第二版 第9章卤代烃
9.0 卤代烃的分类与官能团
①卤代烃: 烃类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后生成的 化合物。一般包括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②官能团:卤代烃分子中的官能团是卤原子。 RX
③分类: 按母体烃的类别: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等. 按卤原子的数目:一元卤烃、二元卤烃、三元卤烃等. 二元及以上的卤烃称为多卤烃。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应称为亲核取代
反应,用SN表示。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Nu-
δ+ δ-
+ R—X
R—Nu + X-
R—X为反应物,又称底物;
Nu-为亲核试剂;
X-为离去基团。
以下反应都是由亲核试剂去进攻C-X键中电子云 密度较小的C原子引起的:
HBr
Br
过氧化物 CH3CH2CH2Br
马氏 卤素加成
自由基
(3)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
(A)醇与氢卤酸作用(注意重排问题):
ROH + HX
RX + H2O
反应可逆,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并除去生成的水利于
反应完成。
氯烷的制备: 将醇和浓盐酸在无水氯化锌存在下制得.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篇一: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1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3)2CHC(CH3)2 2. CH3CH2CH2CH2CH3 CH3CHCH3 CH3CH(CH3)2 2,3,3,4-四甲基戊烷3-甲基-4-异丙基庚烷2 3. 1 7 8 CH3CH2C(CH3)2CH2CH3 CH3CHCH3CH2CH3 6 4.CHCHCHCH 322223 3 4 5 CH3 3,3-二甲基戊烷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6 5.7 5 3 2 1 4 6. 8. 67 5 4 2 1 2,5-二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己烷7. 2,4,4-三甲基戊烷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2,2,3-二甲基庚烷CH3CH3 CH3 CH2CH3 33 CH3 CH32CH2CH2CH3 3 3、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3 CH333 CH3CH3 CH3CHCH2CCH2CH2CH3 3 5、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3 CH3CHCHCH2CH2CH3 2CH3 CH3CH2CHCH2CH3 2CH3 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3CHCH(CH3)2 2CH3 CH3CH2CHC(CH3)3 CH2CHCH3 CH3 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11. 100343 2 1 00 1 2CH3 1 2CH3CH3 1 CH3 2. 1 3323)333 4.1. 1 2. 3. 4. 5. 6. 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1) 2,3-二甲基戊烷(2) 正庚烷(3) 2-甲基庚烷(4) 正戊烷(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有机化学》第二版全册教材完整课件

《有机化学》第二版全册教材完整课件
在强碱作用下,卤代烃的卤素原子可被亲核 试剂取代。
与金属反应
卤代烃可与金属镁、锌等反应生成相应的有 机金属化合物。
醇的结构和命名
醇的通式
R-OH,其中R为烷基。
命名规则
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将羟基作为取代基进行编号,并注明羟基 的位置。
醇的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低级醇为无色液体,高级 醇为白色固体。
稠环芳烃的命名
以共用碳原子数最少的苯环 为母体进行命名,如萘、蒽 等。
稠环芳烃的结构
具有多个共轭的苯环结构, 稳定性较高。
稠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稠环芳烃的外观
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固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
稠环芳烃的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 。
稠环芳烃的熔沸点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和共轭体系的扩大,熔沸 点逐渐升高。
物理性质各异,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或固体 具有不同的气味和溶解性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酰卤易水解生成羧酸和卤 化氢
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和 醇
酸酐易水解生成羧酸
酰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 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酸 和胺
谢谢聆听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03 烯烃和炔烃
烯烃的结构和命名
烯烃的通式
CnH2n,其中n≥2
烯烃的结构
含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的烃
烯烃的命名
选取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 链,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编号 ,双键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并用“烯”字结尾
烯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的状态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稠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课后答案全解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课后答案全解

徐昌寿编《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3,3,4-四甲基戊烷(2)3-甲基-4-异丙基庚烷(3)3,3,-二甲基戊烷(4)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2,5-二甲基庚烷(6)2-甲基-3-乙基己烷(7)2,2,4-三甲基戊烷(8)2-甲基-3-乙基庚烷2、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CH3)3CC(CH2)2CH2CH3(2) (CH3)2CHCH(CH3)CH2CH2CH2CH3(3) (CH3)3CCH2CH(CH3)2(4) (CH3)2CHCH2C(CH3)(C2H5)CH2CH2CH3(5)(CH3)2CHCH(C2H5)CH2CH2CH3(6)CH3CH2CH(C2H5)2(7) (CH3)2CHCH(CH3)CH2CH3(8)CH3CH(CH3)CH2CH(C2H5)C(CH3)33、略4、下列各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对吗?如有错,指出错在哪里?试正确命名之。

均有错,正确命名如下:(1)3-甲基戊烷(2)2,4-二甲基己烷(3)3-甲基十一烷(4)4-异丙基辛烷(5)4,4-二甲基辛烷(6)2,2,4-三甲基己烷5、(3)>(2)>(5)>(1) >(4)6、略7、用纽曼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H交叉式最稳定重叠式最不稳定8、构象异构(1),(3)构造异构(4),(5)等同)2),(6)9、分子量为72的烷烃是戊烷及其异构体(1) C(CH3)4(2) CH3CH2CH2CH2CH3 (3) CH3CH(CH3)CH2CH3(4) 同(1)10、分子量为86的烷烃是己烷及其异构体(1)(CH3)2CHCH(CH3)CH3(2) CH3CH2CH2CH2CH2CH3 , (CH3)3CCH2CH3(3)CH3CH2CH(CH3)CH2CH3(4)CH3CH2CH2CH(CH3)214、(4)>(2)>(3)>(1)第三章烯烃1、略2、(1)CH 2=CH — (2)CH 3CH=CH — (3)CH 2=CHCH 2— CH 2CH CH 3M eH H i-P rE t M en-P rM e M e E t i-P rn-P r (4)(5)(6)(7)3、(1)2-乙基-1-戊烯 (2) 反-3,4-二甲基-3-庚烯 (或(E)-3,4-二甲基-3-庚烯 (3) (E)-2,4-二甲基-3-氯-3-己烯 (4) (Z)-1-氟-2-氯-2-溴-1-碘乙烯(5) 反-5-甲基-2-庚烯 或 (E)-5-甲基-2-庚烯 (6) 反-3,4-二甲基-5-乙基-3-庚烯 (7) (E) -3-甲基-4-异丙基-3-庚烯 (8) 反-3,4-二甲基-3-辛烯 4、略 5、略 6、CH 3CH 2CHC H 2CH 3CH 3CH 2CCHC H 3CH 3OH BrCH 3CH 2CCHC H3CH 3Cl ClCH 3CH 2C CHC H3CH 3OH OHCH 3CH 2CHCHC H 3CH 3OHCH 3CH 2COCH3CH 3CHOCH 3CH 2CHCHC H 3CH 3Br(1)(2)(3)(4)(5)(6)(7)7、活性中间体分别为:CH 3CH 2+ CH 3CH +CH 3 (CH 3)3C + 稳定性: CH 3CH 2+ > CH 3CH +CH 3 > (CH 3)3C + 反应速度: 异丁烯 > 丙烯 > 乙烯8、略9、(1)CH 3CH 2CH=CH 2 (2)CH 3CH 2C(CH 3)=CHCH 3 (有顺、反两种) (3)CH 3CH=CHCH 2CH=C(CH 3)2 (有、反两种)用KMnO 4氧化的产物: (1) CH 3CH 2COOH+CO 2+H 2O (2)CH 3CH 2COCH 3+CH 3COOH (3) CH 3COOH+HOOCCH 2COOH+CH 3COCH 310、(1)HBr ,无过氧化物 (2)HBr ,有过氧化物 (3)①H 2SO 4 ,②H 2O (4)B 2H 6/NaOH-H 2O 2 (5)① Cl 2,500℃ ② Cl 2,AlCl 3(6)① NH 3,O 2 ② 聚合,引发剂 (7)① Cl 2,500℃,② Cl 2,H 2O ③ NaOH 11、烯烃的结构式为:(CH 3)2C=CHCH 3 。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篇一: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1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烷烃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3)2CHC(CH3)2 2. CH3CH2CH2CH2CH3 CH3CHCH3 CH3CH(CH3)2 2,3,3,4-四甲基戊烷3-甲基-4-异丙基庚烷2 3. 1 7 8 CH3CH2C(CH3)2CH2CH3 CH3CHCH3CH2CH3 6 4.CHCHCHCH 322223 3 4 5 CH3 3,3-二甲基戊烷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6 5.7 5 3 2 1 4 6. 8. 67 5 4 2 1 2,5-二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己烷7. 2,4,4-三甲基戊烷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2,2,3-二甲基庚烷CH3CH3 CH3 CH2CH3 33 CH3 CH32CH2CH2CH3 3 3、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3 CH333 CH3CH3 CH3CHCH2CCH2CH2CH3 3 5、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3 CH3CHCHCH2CH2CH3 2CH3 CH3CH2CHCH2CH3 2CH3 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3CHCH(CH3)2 2CH3 CH3CH2CHC(CH3)3 CH2CHCH3 CH3 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11. 100343 2 1 00 1 2CH3 1 2CH3CH3 1 CH3 2. 1 3323)333 4.1. 1 2. 3. 4. 5. 6. 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1) 2,3-二甲基戊烷(2) 正庚烷(3) 2-甲基庚烷(4) 正戊烷(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2024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精品PPT

2024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精品PPT

全精品PPT•有机化学概述•烃类化合物•烃的衍生物•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有机合成与策略•有机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定义与特点定义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的一门科学。

特点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分类按照碳架分类、按照官能团分类、按照性质分类等。

命名系统命名法、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等,遵循IUPAC命名规则。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早期历史从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和利用开始,如糖、油脂、染料等。

现代发展合成有机化学的兴起,如塑料、橡胶、药物等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广泛应用。

有机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制备与改性。

药物的合成、分析与新药研发,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农药、化肥的研制与使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领域医药领域农业领域环境领域烃类化合物烷烃是碳氢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通式为CnH2n+2,仅由碳碳单键和碳氢单键构成。

定义与通式根据IUPAC 命名法,烷烃的命名基于其碳原子数和结构。

直链烷烃称为正烷烃,带有支链的称为异烷烃。

命名与结构烷烃通常为无色、无味、非极性的气体或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物理性质烷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燃烧、卤化、裂化等。

化学性质定义与通式命名与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烯烃是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烃类化合物,通式为CnH2n。

烯烃通常为无色气体,不溶于水,但部分烯烃可溶于水。

烯烃的命名基于其碳原子数和双键的位置。

双键可以位于分子链的任何位置,形成不同的异构体。

烯烃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加成、氧化、聚合等。

由于双键的存在,烯烃比烷烃更活泼。

定义与通式命名与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炔烃01020304炔烃是含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的烃类化合物,通式为CnH2n-2。

炔烃的命名基于其碳原子数和三键的位置。

三键使得分子具有直线型结构。

炔烃通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章习题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2,3,3,4-四甲基戊烷 3-甲基-4-异丙基庚烷 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 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 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 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3、 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 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4.2.3.4.5.6.1.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1) 2,3-二甲基戊烷 (2) 正庚烷 (3) 2-甲基庚烷 (4) 正戊烷 (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 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6.作出下列各化合物位能对旋转角度的曲线,只考虑所列出的键的旋转,并且用纽曼投影式表示能峰、能谷的构象。

(1) CH 3-CH3(2)CH 3CH 3CH 3CH 3CH 33(7.用Newmann 投影式写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解:对位交叉式构象 最稳定 全重叠式构象 最不稳定8.下面各对化合物那一对是等同的不等同的异构体属于何种异构解:1. 不等同,构象异构2. 等同3. 不等同,构象异构4.不等同,构造异构5. 不等同,构造异构6等同化合物9.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72,氯化时(1)只得一种一氯化产物,(2)得三种一氯化产物,(3)得四种一氯化产物,(4)只得两种二氯衍生物,分别这些烷烃的构造式。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3)2CHC(CH 3)2CHCH 3CH 32.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CH 3CH(CH 3)22,3,3,4-四甲基戊烷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CH 3CH 2C(CH 3)2CH 2CH 34.CH 3CH 3CH 22CH 2CCH 2CH3CHCH 3CH 3CH 2CH 312345678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12345676.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7.8.1234567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CH 3C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2CH 2CH 3CH 33、 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 3C CHCH 3CH 3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3CH 3CH 3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 3CH 3CHCHCH 2CH 2CH 32CH 3CH 3CH 2CHCH 2CH 32CH 3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 3CHCH(CH 3)2CH 2CH 3CH 3CH 2CHC(CH 3)3CH 2CHCH 3CH 3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3CH 2CCH 32CH 3CCH 3CH31.1111112CH 3402.431323)334.2.3.4.5.6.1.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 (1) 2,3-二甲基戊烷 (2) 正庚烷 (3) 2-甲基庚烷 (4) 正戊烷 (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 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大学有机化学 卤代烃PPT课件

大学有机化学 卤代烃PPT课件

1.SN2 机制
溴甲烷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速率不仅与卤烷的浓度
[CH3Br]成正比,也与碱的浓度[OH-]成正比,动力学上为二级
反应。
CH3Br
+
OH-
CH3OH + Br-
= k[CH3Br][OH-]
过渡态
第19页/共54页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二节 化学性质 (一、亲核取代)
C—O 键 部分形成
试剂的碱性碱性越强浓度越大越有利于消除溶剂的极性低极性溶剂有利于消除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有利于消除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二消除反应上页下页首页ch第六章卤代烃第二节化学性质三不饱和卤代烃三不饱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这些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与卤原子和p键相对位置有关
第六章 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而生成的 化合物称卤代烃。卤原子(F、Cl、Br、I) 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二、命名)
CH3CH2 CH CH2 CH CH2CH3
CH3
Cl
3-甲基-5-氯庚烷 (3-Chloro-5-methylheptane)
H2C C CH3 Cl
2-氯丙烯 2-Chloropropene
CH3CH CHCH2Cl
1-氯-2-丁烯 1-Chloro-2-butene
BBrr rr
((CC22HH55))2N2NHH
CC2H2H5B5Br r _ H_ HBBr r
(C(C2H2H5)53)N3NC2CH25HB5rBr(C(2CH25H)45N+)4BN+r-Br-
第14页/共54页
上页 下页 首页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二节 化学性质 (一、亲核取代)

有机化学课件ch6卤代烃(共28张PPT)

有机化学课件ch6卤代烃(共28张PPT)

(3) 与硝酸银反应
可用于鉴别
RX + AgNO3 EtOH RONO2 + AgX
(4) 被烃氧基 (-OR) 取代
卤代烷与醇钠(或酚钠)作用, X 被 -OR取代, 生成醚。
C H 3 C H 2 C H 2 B r + N a O C H ( C H 3 ) 2C H 3 C H 2 C H 2 O C H ( C H 3 ) 2
反应得混合物,氨过量时主要生成伯胺。
CH3CH2Br
NaI CH3CH2I
ONa
CH3CH2O
H2NCH2CH2CH2CH2Cl
+ HCl
N H
8
第八页,共28页。
亲核取代反响(fǎnxiǎng) 历程
叔丁基溴的碱性水解反响(fǎnxiǎng)如下
C H 3 C H 3CB r+O H -
C H 3
间二氯苯 邻溴甲苯(jiǎ běn) (1,3-二氯苯) (2-溴甲苯(jiǎ běn))
Br
-溴萘 (2-溴萘)
CH3
I
5-甲基-1-碘环己烯
特殊(tèshū)名称 如CHCl3、CHBr3、 CHI3分别称为氯仿、溴仿、碘仿
4
第四页,共28页。
第二节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自学
(wùlǐ xìngzhì)
上述由亲核试剂(shìjì)进攻而引起的取代反响叫亲核取 代反响,用SN表示(S代表取代,N代表亲核的 Nucleophi1ic)。
6
第六页,共28页。
(1) 被羟基(qiǎngRjīX) + NaOH H2O ROH + NaX (2) 取被代氰基取代
RX + CN- 乙醇 RCN + X- H2O/H+ RCOOH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1-2024鲜版

有机化学课件(徐寿昌全)1-2024鲜版

状态
常温下,低级卤代烃多为气体或液体,高级卤代烃多为固体。
溶解性
低级卤代烃易溶于有机溶剂,部分可溶于水。随着碳链增长,溶解 度逐渐降低。
密度
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
31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01
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可被亲核试剂取代,生成相应的醇、醚、胺等化合
物。例如,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醇和卤化钠。
2024/3/28
27
芳香烃的来源和制备
2024/3/28
来源
芳香烃广泛存在于石油、煤焦油等天然资源中,也可通过化 学合成方法制备。
制备
工业上主要通过石油裂解、煤焦油分馏等方法获得芳香烃原 料,再经过精制、分离等步骤得到不同种类的芳香烃产品。 实验室中可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特定的芳香烃化合物。
28
医疗卫生
环境保护
有机化学在医疗卫生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 用,如合成药物、生物医用材料等都需要 有机化学的支持。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机化学也致力 于开发环保型化学品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和破坏。
2024/3/28
6
02
烷烃
2024/3/28
7
烷烃的结构和命名
结构特点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其 余价键被氢原子饱和。
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现代化学 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有机化 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深化, 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许
多新的分支领域。
2024/3/28
5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农业生产
工业生产
有机化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农药、 化肥等化学品,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
有机化学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合成纤维、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的生 产都离不开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徐寿昌版PPT课件

有机化学徐寿昌版PPT课件

(3) 乙炔的键
• C : 2s22p2 2s12px12py12pz1 • 乙炔的每个碳原子还各有两个相互
垂直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 不同碳 原子的p轨道又是相互平行的. • 一个碳原子的两个p轨道和另一个碳原子对应的两 个p轨道,在侧面交盖形成两个碳碳键.
(4) 乙炔分子的圆筒形 电子云 • 杂化轨道理论:两个成键轨道(1, 2),两个反键轨道
为反式加成.
例2:
HCCH + HCl
Cu2Cl2 或HgSO4
H2C=CH-Cl 氯乙烯
•亚铜盐或高汞盐作催化剂,可加速反应的进行.
例题
H C C H +HBr H 2 CC HB r+HBr H3C CHB 2 r
Cl
H3CC CHH HC g2lCH3lC C
HCl
CH2 HgCl2
H3C
C
4.2 炔烃的结构 (1) 乙炔的结构 •乙炔分子是一个线形分子,四个原子都排布在同一 条直线上. •乙炔的两个碳原子共用了三对电子.
•烷烃碳: sp3杂化 •烯烃碳: sp2杂化 •炔烃碳: sp杂化
(2) 乙炔分子中的 键
•由炔烃叁键一个碳原子上的两个sp杂化轨道所组成 的键则是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键. •在乙炔中,每个碳原子各形成了两个具有圆柱形轴 对称的 键.它们是Csp-Csp和Csp-Hs.
OO
CH3(CH2)7CC(CH2)7COOH
KMnO4 H2O
CH3(CH2)7-C-C-(CH2)7COOH
pH=7.5
92%~96%
•利用炔烃的氧化反应,检验叁键的存在及位置
•这些反应产率较低,不宜制备羧酸或二酮.
4.4.4 聚合反应 •只生成几个分子的聚合物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课后答案全解(共3)-2024鲜版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课后答案全解(共3)-2024鲜版
增大。
15
炔烃结构和性质
01
炔烃的通式为CnH2n-2,具有 一个碳碳叁键。
02
炔烃分子中的碳碳叁键是由一 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的,其中 π键容易断裂,使得炔烃性质 活泼。
03
炔烃的物理性质与烯烃相似, 但熔沸点更低,密度更小。
2024/3/28
16
二烯烃结构和性质
二烯烃的通式为CnH2n-2,具有两个碳碳双键。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亲核 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亲核取代反 应是指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被亲核 试剂取代的反应,消除反应是指卤 代烃在强碱作用下失去卤化氢分子 的反应。
25
醇结构和性质
01
醇是一类由羟基与烃基相连的 有机化合物。
02
醇分子中的羟基是一个极性基 团,因此醇具有极性,可以与 水形成氢键,具有一定的水溶
醌的结构
醌是含有两个羰基的六元环状化合物,分为苯醌和萘 醌两种类型。
物理性质
大多数醌为黄色或橙色晶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它们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醌类化合物具有氧化性,能与许多还原剂发生反应。 此外,它们还能进行加成、取代等反应。
2024/3/28
31
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亲核试剂进攻羰基碳
02 03
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卤代烷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 和卤素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卤 代烷的熔沸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密度也随着分子量 的增加而增大。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卤代烷是一类较为活泼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 应如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镁的反应等。其中取代 反应是卤代烷最常见的反应之一其反应机理通常涉及到 SN1或SN2过程。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课后1-13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 卤代烃1.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2Cl 2CH 2CH 2CH 2ClCH 2=C CHCH=CHCH 2BrCH 3Cl1,4-二氯丁烷 2-甲基-3-氯-6-溴-1,4-己二烯CH 3CH 2CH 3CHCH 3CH 32-氯-3-己烯 2-甲基-3-乙基-4-溴戊烷ClBrCl4-氯溴苯 3-氯环己烯F 2C=CF 2CH 3Br四氟乙烯 4-甲基-1-溴环己烯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烯丙基氯 (2)苄溴CH 2=CHCH 2ClCH 2Br(3)4-甲基-5-氯-2-戊炔 (4)一溴环戊烷CH 3C C CHCH2ClCH 3Br(5)1-苯基-2-溴乙烷 (6)偏二氯乙烯 (7)二氟二氯甲烷(8)氯仿CH 2CH 2BrCL 2C=CH 2CCl 2F 2HCCl 33.完成下列反应式:CH 3CH=CH 2+HBrCH 3CHCH 3Br CH 3CHCH 3CN (1)CH 3CH=CH 2+HBr ROORCH 3CH 2CH 2Br H 2O(KOH)CH 3CH 2CH 2OH (2)CH 3CH=CH 2+Cl 25000CClCH 2CH=CH 2Cl +H O ClCH2CHCH 2ClOH (3)+Cl 2ClCl2KOH(4)KICH 3COCH 3I(5)CH 3CH CHCH CH 3OHPCl 5CH 3CH CHCH 3CH 3ClNH 3CH 3CHCH 3NH 2CH 3(6)(CH 3)3CBr +KCN25CH 2=C(CH 3)2(7)CH 3CHCH 3OHPBr CH 3CHCH 3AgNO 3/C 2H 5OHCH 3CHCH 3ONO 2(8)C 2H 5MgBr +CH 3CH 2CH 2CH 2C CHCH 3CH 3+CH 3CH 2CH 2CH 2C CMgBr(9)ClCH=CHCH 2Cl +CH 3COONa 3ClCH=CHCH 2OOCCH 3+NaCl (10)CHCH+25ClC=C ClH Cl Cl 2CHCHCl 22Cl (11)CH2Cl+3CH2CH2CH2CH2CH2OC2H5CNNH2IOH(12)4.用方程式表示CH3CH2CH2CH2Br与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_课后1_13章习题答案

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_课后1_13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无课后习题第二章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3)2CHC(CH 3)2CHCH 3CH 32.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CH 3CH(CH 3)22,3,3,4-四甲基戊烷 3-甲基-4-异丙基庚烷3.CH 3CH 2C(CH 3)2CH 2CH 34.CH 3CH 3CH 2CHCH 2CH 2CCH 2CH3CHCH 3CH 3CH 2CH 312345678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12345676.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7.8.1234567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 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CH 3C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2CH 2CH 3CH 33、 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 3C CHCH 3CH 3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CHCH 3CH 3CH 3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 3CH 3CHCHCH 2CH 2CH 3CH 2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 3CHCH(CH 3)2CH 2CH 3CH 3CH 2CH C(CH 3)3CH 2CHCH 3CH 3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CH 3CHCH 2CCH 3CH 3CH 2CH 3CCH 3CH 31.13411111122CH 2CH 32402.2401331111CH 3CH(CH 3)CH 2C(CH 3)2CH(CH 3)CH 2CH 324.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对吗?如有错误的话,指出错在那里?试正确命名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子中C—X 键的键能(C—F除外)都比C—H键小。
键 键能KJ/mol C—H 414 C—Cl 339 C—Br 285 C—I 218
故C—X 键比C—H键容易断裂而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烷烃
各种有机 化合物
R-X
烯烃
金属化合物
一、 亲核取代反应 (SN)
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 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称为亲核取代反应。 通式:
叔卤代烷 R-I 时温下沉淀 > 仲卤代烷 > 伯卤代烷
加热才能沉淀
二、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s)
定义:卤代烷失去一分子卤化氢,生成烯烃的反应 称为卤代烷的消除反应。
R-CH—CH2 H X KOH C2H5OH RCH = CH2 + KX + H2O
KOH CH3CH2-CH-CH3 CH3CH=CHCH3 + CH3CH2CH=CH2 C2H5OH 81 % 19 % Br
卤代甲烷>伯卤代烃>仲卤代烃> 叔卤代烃
SN1和SN2历程同时并存,相互竞争 SN1增加
CH3-X
RCH2-X R2CH-X R3C-X
SN2增加
§5 消除反应历程 一、 双分子消除反应(E2)
1.历程
β α
R CH CH2 X Nu H

R CH Nu H
CH2 X
过 渡态
快 RCH CH2 + HNu + X
CH2= CH-CH-CH 2-Cl CH3 Cl CH3
三、同分异构现象
3- 甲基 -4- 氯 -1-丁烯 2- 甲基 -1- 氯 -3- 丁烯
×
4 - 甲基 -5- 氯环己烯
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的烷烃的异构体要多,
例如,一卤代烃除了碳干异构外,还有卤原子的位置异 构。
6.2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中心碳原子
RCH2–L + Nu:
底物 受进攻 的对象 (进入基团) 亲核试剂
RCH2–Nu + L:
产物 离去基团
一般是负离子或带未用电 子对的中性分子
反应实例:
NaOH (水) R’ONa NaCN
ROH 醇类 ROR’ 醚类 RCN 腈类 RCCH 炔类 RNH2 胺类 R’COOR 酯类 RONO2 硝酸酯+AgX↓
RCH2 H RCH2 X X = Cl Br I
自然界中存在极少,主要是人工合成的。
R-X因C-X键是极性键,性质较活泼,能发生多种化学反 应转化成各种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所以卤代烃是有机合成 的重要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同时卤代 烃在工业、农业、医药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卤
代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CH3COCH3
甲基叔丁基醚 (MTBE) 汽油抗震剂
3、卤代烷的氰解(与氰化钠、氰化钾作用)
RX + NaCN 乙醇 R-CN + NaX
增长碳链的方法
增加一个 碳原子
—CH2Cl
[H]
NaCN —CH2CN
H 2O 部分水解 H2 O 彻底水解
—CH2CH2NH2 O —CH2CNH2 O —CH2COH
X R-C H X R-C X H CH X H CH H KOH C2H5OH RC CH
三、与金属反应 1.同金属钠反应
RX (Br, I)+ Na
RNa
RNa + RX
R-R
R-R
武慈反应
RX + Na
例:乙烯合成丁烷
CH2=CH2
HBr
CH3CH2Br
Na
CH3CH2CH2CH3
2、与金属镁的作用 ——格氏(Grignard)试剂的制备 无水乙醚 R—X + Mg RMgX
CH2OH + HCl
2、卤代烷的醇解(Williamson反应)
R OH + Na
R O Na + RX
例: CH3
R ONa + H2
ROR + NaX

CH3 CH3
CH3CONa + CH3I CH3
R-X一般为1°RX,(仲、 叔卤代烷与醇钠反应时,主 要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查依采夫规则: 卤代烷在消除卤化氢时,总是优先得到双键碳原 子上烃基取代比较多的烯烃。
注:当消除能够得到共轭烯烃时,优先得到 共轭烯烃。例: CH3
CH3 KOH -CH2-CH-CH-CH3 C2H5OH Br ´

-CH = CH-CH-CH3 CH3 -CH2-CH = C-CH3
邻二、谐二卤代烷消除则得到炔烃
2)与羰基化合物作用
O RMgBr + 醛或酮 H2O ,H+ 无水乙醚 R C O MgBr
R C O MgBr
R C O H + Mg(O H)Br 醇
δ δ R—MgX + O=C=O
O RCOMgX
H2 O
O RCOH
• 格利雅试剂在空气中能慢慢吸收氧气,生成烷氧基 卤化镁,此产物遇水则分解生成相应的醇。所以格 利雅试剂的保存应与空气隔绝。
RCl RBr + NaI 丙酮 NaCl RI + NaBr
卤离子的交换反应是可逆的,在丙酮溶 液中进行是基于NaI可溶于丙酮,NaCl和 NaBr不溶于丙酮而形成沉淀,发生碘离子 交换生成碘代烷。
7.与AgNO3—醇溶液反应
R-X + AgNO3

R-O NO2 + AgX 硝酸酯
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卤化物,因卤原子不同、或烃基 不同的卤代烃,其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有差异。 卤代烃的反应活性为: R3C-X > R2CH-X > RCH2-X R-I > R-Br > R-Cl
卤代烷
仲卤代烷
CH3-CH-CH3 (20) Br
叔 卤代烷
CH3
0 CH3 -C-CH3 (3 )
Br
卤代烯烃
R-CH=CH-X R-CH=CH-CH2-X R-CH=CH(CH2)n-X ≥2
X CH2X
乙烯式 烯丙式 孤立式 乙烯式 烯丙式
卤代芳烃
二、命 名 简单的卤代烃用普通命名或俗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
(1)在制备Grignard试剂时:若仅连有惰性基团
(如:-OCH3、烷基等)时,容许。 (2)若含有活泼 H(如:-NH2、 H2O、醇等)、或碳 杂双键(如:-CHO)等,则不能制备Grignard)试 剂(它们之间有反应)。 涉及这些基团,需 要先保护之,再制 备格氏剂。
四、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第六章 卤代烃
学习要求:
1.熟练掌握一元卤代烃(RCl,RBr)的化学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制法 3.掌握不同类型卤代烃反应活性及鉴别方法 4.理解亲核取代及消除反应的历程
•作业:1(b.h)4.5(b) •6.8.11.12.13
概述
卤代烃是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 而生成的化合物。
=
=
4、卤代烷的氨解
RX + NH3(过量) RNH2 + NH4X
5、与炔化钠作用
RCC Na + R—X
CH3CH2CH2Br + NaCCH
H2O HgSO4
OH
RCCR + NaX
CH3CH2CH2-CCH
O
CH3CH2CH2-CCH3
O CCH3
=
?
6、卤原子交换反应
Cl Cl C Cl H Cl
F C Cl F H F C F Br C Cl H F
氯仿
Br H C H
氟里昂
熏蒸杀虫剂
氟烷-麻醉剂
第一节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一、分类 (1)、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的数目,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 烃。
(2).按分子中卤原子所连烃基类型,分为: 3CH2CH2Br (10) 伯 卤 代 烷 CH 卤代烷烃
R-X
HCCNa NH3
R’COONa
AgONO2
NaI
丙酮
RI + NaX
1、卤代烷的水解
RX + H2O ROH + HX
RX + H2O
NaOH
ROH + HX
例:
CH2 = CHCH2Cl + H2O
_
Na2CO3
Na2CO3
CH2 = CHCH2OH + HCl
_
CH2Cl + H2O
MgCl
1)Grignard试剂很活泼,易于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 作用而被分解为烷烃。 格氏试剂很活泼,遇到有活泼氢的化合物时会分 解,所以格氏试剂的制备须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
HOH HOR RMgX + HNH2 HX HOOCR HCCR RH +
Mg(OH)X Mg(OR)X Mg(NH2)X MgX2 Mg(OOCR)X RC CMgX 用于制备炔基格氏试剂
3- 甲基 -2- 氯戊烷
CH3-CH2-CH-CH 2-CH-CH 2-CH3 CH3 Cl
3- 甲基 -5- 氯庚烷 3- 氯 -5- 甲基庚烷 × 4- 甲基 -2- 氯己烷
CH3-CH-CH 2-CH-CH 2-CH3 Cl CH3
CH3-CH2-CH-CH-CH 2-CH3 Br Cl
3- 氯 -4- 溴己烷 3- 溴 -4- 氯己烷 ×
1. 沸点:M↑,b.p↑。 支链↑, b.p↓。
碳原子数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卤代烷:RI>RBr >R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