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 教科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独立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5.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学习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
2、通过观察比较物体发声时的状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验记录表、队鼓、盐、泡沫小球、水、烧杯(两只,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2、学生准备:保鲜袋、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不好?
(播放《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鼓励学生跟着做动作)。
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轰隆隆的雷声提醒我们下雨了,叮铃铃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了,吵闹声使人烦躁,音乐声让人舒畅,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1、关于声音,你最想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为什么有好多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板书课题: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明确目标
1)能制造声音并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学会“做”中学。
3、预期效果
相信大家在自己观察和小组的讨论中能完成今天的目标。
自学指导
1、任务呈现:利用材料制造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请你们想一想,你觉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
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谈话:我们拿保鲜袋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看谁的发现最多;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开始!停!谁能把你刚才使用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2)、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声音,也制造了一些声音,那么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不是对物体施加外力就能产生声音呢?
下面我们共同探究,请看实验记录表,第一部分是我的预测,把你们刚才预测的内容填上去。
第二部分是我的试验,请按照要求做试验并填写表格。
第三部分是我的结论,做完实验后,把你们组的结论写在上面。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全班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提出要求: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制造声音,这儿老师有三点建议:(1)看谁的发现最多;
(2)制造声音时注意声音的大小!
(3)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变化?
2)教师引导:观察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使用哪些方法实验,结果怎样?观察交流尺子或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有什么不同?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
[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学会思考。
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
3、总结交流
1)小组展示使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说明发声的原因。
(小组互相帮助)课件填实验记录表(小组订正表)
师生小结: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
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动……这些“颤动”“抖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运动的重复)。
尺子发声时会振动,皮筋发声时会振动……什么情况尺子和皮筋不会发出声音?弯曲挤压尺子发声了吗?弯曲拉长皮筋发声了吗?
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
也就是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和学生一起小结)
2)验证猜想,归纳结论: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演示鼓面上的豆子振动。
说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演示按压鼓面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意图: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活动,这里围绕“发声的物体一定是振动了吗?”设计反证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这个过程观察得更仔细。
当然学生理解起来就更简单。
]
3)刚才我们验证固体振动产生声音,那液体和气体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1)拿杯子倒水,这是什么在振动?
(2)拿出空饮料瓶,对着瓶口吹。
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
(在水中和饮料瓶中加入黄豆大的泡沫塑料小球来验证)
[这里演示的两个实验,一个证明了液体的振动,一个证明了气体的振动。
] 当堂检测
1、目标检测(看题直接写出答案)
1)判断:
A、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B、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2)看图说出什么地方在振动?
吹长号、摇铃铛、敲架子鼓、弹钢琴、弹吉他、唱歌。
3)学生做喉咙发声实验。
知道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振动产生的吗?声带在哪里,有哪位知道?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喉咙上感觉一下。
(生跟着师做、说:“你好”、“我们爱科学”)手有什么感觉?(生尝试后写感觉)
讲述:
2、结果反馈
看答案同桌互相判,互相解决问题。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物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啸,那是空气在振动,我们歌唱,那是声带在振动……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损坏了,人的声音就会变得嘶哑、难听,甚至发不出声音。
同学们以后一定要注意保护声带,不要大声喊叫。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改进的?
4)拓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样传播等)
作业:
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
只是还未完成的,请同学们补写完。
声音的世界
北风呼呼,是空气在振动;
小溪哗哗,是在振动;
蜜蜂嗡嗡,是在振动;
咚咚的鼓声,是在振动;
滴答的闹钟,是在振动;
砰砰的心跳,是在振动;
啊,声音!
正是有了你,
我们的世界才如此美妙。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产生声音
物体
停止振动声音消失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练习含答案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练习
一、填空。
1、声带越(),发出的声音越(),声带越(),发出的声音越()。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而产生的。
3、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4、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填“能”还是“不能”)发岀声音。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
二、选择。
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2、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做法中,()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揉搓橡皮筋
C 用手按压鼓面
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4、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A 用力拉伸橡皮筋
B 轻轻拨动橡皮筋
C 揉搓橡皮筋
D 挤压橡皮筋
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更慢了
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
3、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
4、振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
5、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
6、敲击音叉后轻触水面,水面会有变化。
()
四、你能想办法使塑料小尺发出声音吗?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五、实验操作题:利用音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目的:探究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水槽、水、音叉
实验猜想: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
(3)观察水面,用手轻轻触模击打过的音叉
实验现象:
(1)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
(2)用手轻轻触摸击打过的音叉,感觉音叉在()
实验分析: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会产生水花和波纹,说明此时的音叉正在快速地振动。
用手轻轻触音叉产生“麻麻”的感觉,也能说明音叉在振动。
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声音
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作业设计
一、填空。
1、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声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
3、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4、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不能)(填“能”还是“不能”)发岀声音。
5、敲击音叉,然后轻轻按住,感觉音叉在(振动)。
6、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二、选择。
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声是由于( B )。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2、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
C、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下列做法中,( D )会发出声音
A 拉伸橡皮筋
B 揉搓橡皮筋
C 用手按压鼓面
D 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4、使橡皮筋发出声音的最佳方法是( B )。
A 用力拉伸橡皮筋
B 轻轻拨动橡皮筋
C 揉搓橡皮筋
D 挤压橡皮筋
5、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立即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 )。
A、锣面停止了振动
B、锣面振动更慢了
C、声波传到锣内去了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2、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
3、被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音叉在振动。
(√)
4、人类生活中离不开振动,振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功能,如心脏的搏动。
(√)
5、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
6、敲击音叉后轻触水面,水面会有变化。
(√)
四、你能想办法使塑料小尺发出声音吗?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弹拨小尺。
方法二:用小尺拍打桌面
方法三:把小尺使劲摔到地上。
五、实验操作题:利用音叉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目的:探究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水槽、水、音叉
实验猜想:音叉发声是由音叉振动产生的。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
(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
(3)观察水面,用手轻轻触模击打过的音叉
实验现象:
(1)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荡起波纹)。
(2)用手轻轻触摸击打过的音叉,感觉音叉在(振动)
实验分析: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会产生水花和波纹,说明此时的音叉正在快速地振动。
用手轻轻触音叉产生“麻麻”的感觉,也能说明音叉在振动。
实验结论:用力击打音叉,音叉会产生振动,发出声音,当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引起水面振动,使水面会荡起波纹。
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
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
(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
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
(4)把钢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就不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钢尺仲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分析:
(1)通过对记录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的频率有关。
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钢尺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声音高低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记录实验数据
2.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
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单位:赫兹。
我们可以用柱形图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分析:
通过对“音高变化柱形图”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音高与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关系。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认真听讲学习。
柱形图是我们科
学活动中经常用
到的,它可以帮
助我们对实验数
据进行整理,便
于我们分析数
据,它可以直观
地表示数据之间
的差异,从而让
我们我出数据之
间的规律。
这给
我们的观察和预
测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同时也
锻炼了我们的动
手操作能力和综
合分析数据能
力。
3. 科学研讨研讨一: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
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
间的关系吗?
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钢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越长,声音越低。
钢尺声音的高低与钢尺的振动
频率有关,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反之则越低。
研讨二: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
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通过学习,对于
这个问题,学生
们能够用语言简
要的描述振幅和
声音强弱的关
系。
思考生活中的实
例。
通过研讨环节,
能够回忆思考今
天的实验内容,
能够用语言简要
的描述振动频率
和声音高音的关
系。
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对生活
中的现象进行思
考,运用到生活
学习中去。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声音的高与低练习题
一、填空。
(1)声音的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
单位: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
(2)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改变了。
(4)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
二、选择。
(1)()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
(2)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
(3)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
A.左边
B.右边
C.中间
(4)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5)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三、实验探究
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 皮筋离开铅笔盒面。
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 。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 有关。
四、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
尺子伸出桌 面的长度(厘米)
我的预测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的快慢
8 高 快 高 快 12 较高 较快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较低 较慢 20
低
慢
低
慢
音高的变化规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 ,音高越 。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 ,音高越 。
五、培优训练
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
六、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快,所以声音就,而长的、粗的物体慢,所以声音就。
参考答案:
1.(1)高低快慢越高越低次数(2)粗细(3)长度快慢
(4)越长越低越短越高(或越短越高越长越低)
2.(1)A (2)A (3)B A (4)C(5)B
3.(1)慢(2)快(3)物体振动的快慢
4. 慢低快高
5. 6 5 4 3 2 1
6.低→高低→高高→低振动振动高振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