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教学实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教学实录(一)

令狐采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一、(板书课题)[学生看老师板书同时书空]“迅”要注意笔顺。读一读。(生读课题)[在于老师的教学开始,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板书的时候,老师请学生注意观察,同时对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示学生书写中的注意事项。不要小瞧了这简单的一句话,课堂上老师的书写是很少的,抓住这极少的而又是必须去做的时机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规范学生的书写,体现了课堂上无处不在的教育契机,也体现了教师对写字的指导。反思自己的教学,识字是识字,写字是写字,好象不这样做就不实在,就会识不好写不准似的,结果占用大量的时间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注意这一点点上滴滴的零散时间,并注意在教学中随时抓住机会点拨提示,可能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

指导识写的目的。]

师:大家对鲁迅比较熟悉。好好预习了没有?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就知道了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一读课题就知道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作者周烨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师:对,因为她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作者周烨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我再问大家,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生:是鲁迅先生的兄弟。

师:说具体点,是兄还是弟?

生:是鲁迅先生的弟弟。[生活常识]

师:周烨喊鲁迅先生为伯父,可见周烨的父亲是鲁迅先生的弟弟。鲁迅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周建人,周建人就是周烨的父亲,还有一个叫周作人。[文学常识]

师: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读一遍,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把它读准,把它记住,同时还要求大家,边读边把不

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读书的同时,老师板书以下内容:追悼吊唁爱抚呻吟囫囵吞枣饱经风霜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注意这个环节。第一次接触课文,一定要有认真读书,完整地阅读课文的过程。这个时间要给充分。另外,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书写到黑板上,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板书的基本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这也是一种教学机智。]

师:好,读完的举手。还有没读完的,一定要读完。继续读。

师:我根据同学们画的写了一部分,还有一些没有写,这些词的意思,还有这些话的意思,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好好思考,它的意思不难理解。下面拿起书来,我们一段一段读。谁能站起来把第一段读一读?好请你读。

[一段一段地读书,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我

们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大概让学生自己读一遍就算了。学生到底读得怎么样?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能读清楚?读明白?在这里,于老师非常认真地请学生从头到尾读一遍课文,随着读随着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一些重点句子在反复体会的同时读出情感。这样做也许感觉没有什么花样,很平淡,但却是符合阅读规律的。不读书,不弄懂课文内容而一味考虑热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生1:(读第一段。读到“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

师:读得很正确很流畅。你看第一句话,周烨那时候小,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幼稚。“伯父在世的时候……”(范读)小孩的语气,想一想,怎么表达?再来一遍。

(强调“根本”)

师:谁来读这一句话。(一生再读后前一个学生继续读完)

师:读得很好,很流畅。看“追悼”这个词,

这个词下面的话,后边的话就是对它的解释,什么是“追悼”呢,大家注意看书,我读前面的话,你们读后面的话啊:“伯父去世了,……人们都来追悼他——”(生读)追悼懂了吗?追悼就是通过刚才我们读的那些形式,送花圈呀、致敬呀、送挽联呀、痛哭呀,通过这些活动来纪念他,怀念他,这些内容就是追悼的内容。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生读后前一个学生继续读完这一段)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做法我们一直提倡。但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却很难落到实处。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好的范例]

师:他正确流利地读完这一段,其实刚才这一段要认真去思考,思考周烨这时候是什么心情,如果你想了的话就会读得很有感情。大家想周烨这时候什么心情,然后去练习读。[指导读书]“那时候,我有点……”(学生练习读)

师:好,谁来读这句话,想一想周烨这时候是什么心情?

(指名一生读课文这一句。)

师:好,体会得不错,这一句很难读,大家再来读一读。

师:好,还是想请刚才读书的同学读这一句,看看他体会得怎么样。(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同学读这一句)

师:嗯,真正把这一句读好,还要读下面部分,读了下面内容再来读这一句话就能读得更好,感情更充沛。好,再看黑板,吊唁——和追悼的意思有相同之处,这两个词都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但是有不同,吊唁又多了一层意思,除了表示怀念以外还有什么意思?[比较词语的不同,加深理解,积累词语。像这样的做法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是经常可以见到的。][补充一点,这两个词都是在课文中出现的,作为教师要把课文理解透彻,善于发现课文中语言的积累训练点!]

生1:除了表示怀念外,还有对死者敬仰之情。

师:这个意思都有了,还有什么意思?

生2:对家属表示安慰的意思。

师:向死者的家人表示安慰,不要叫他们难过,

懂了吗?我们再来读一读。[板书了问题就要一个个解决、落实]

师:好,看黑板,“追悼”和“吊唁”我们都是通过读书读懂了。所以,好多词的意思,只要多读书,联系课文的意思都能把它读懂。至于,什么叫“爱抚”,读下面的一个故事你就懂了。(生读下一部分)

师:(生读到“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好,读到这里。先坐下,读得好不好呀?(生:好)看,他读得这句话,就是对“囫囵吞枣”的解释,我读这句话,你们接着读,就是对这个词的解释。(生读)水浒传读懂了吗?(没读懂)读书很粗心,是不是啊?(是)这就叫——“囫囵吞枣”。

师:谁知道“囫囵吞枣”原意是什么意思?

生:(讲这个故事)

师:多有意思的故事。本意懂了吗?谢谢你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我们再回头把这句话读一遍。(生齐读后原生再读这一段)[对于成语既讲了课文中的引伸意,又讲了原意,知道了故事。不同的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